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评职称发表期刊时能加分吗

[转载]教师评职称用的论文应当有稿酬汇款通知单
内容提要:国家新闻出版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向作者支付稿酬,禁止新闻出版单位向作者索要版面费、评审费、出版费、活动费。只要杂志刊物(包括论文集、论文汇编之类的把戏)不给作者稿酬,还向作者索要版面费、评审费、出版费、活动费,你就应当防止上当受骗。
如今的职称评定,大多要求有论文在某一级报刊发表。
有的地方"只认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杂志",两家报刊得出多少版,才能满足全国评职称教师的要求啊!
教师论文发表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全国教师人数已达1000多万人。就算全国教师里只有一半人涉及评职称,也有足足500万之数,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论文交易市场。那些利用教师急于发表论文的心理,索要版面费、评审费、出版费、活动费,带上了鲜明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或曰实用性。为了自己的论文能发表,许多教师"甘愿"节衣缩食,从有限的工资里拿出一笔“版面费”来。
日《大众日报》(记者滕敦斋报道)《中小学教师饱受论文之累
》:按照市教育局文件,没有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的他将没有资格申报副高级职称。由于许多中小学教师不甘心被论文“一票否决”,两种现象便出现了:一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各种关系发表论文。沂水县的一位中学教师说,他四次带着论文到省城,托老乡、求熟人,请客花了上千元,至今也没发出一篇。二是论文造假。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生拼硬凑或直接抄袭,甚至不管论文内容与自己所教学科、所学专业是否沾边。另一种更严重,找个印刷厂,把已经出版的刊物改造一番,将某篇论文原作者的姓名换成自己的。实际上,在我省即使中小学教师写了论文,质量也不错,发表也是十分困难的。省教育厅主办的期刊《山东教育》,是我省发表中小学教师论文最多的刊物。该编辑部的一位副主编说,全省省级教育刊物只有两三本,一年下来刊发论文总量不过四五百篇,而全省中小学教师有76万人。这位副主编说,每年职称评审前的几个月是他最头痛的日子,这期间,最怕的是见临沂的客人、接临沂的电话,他们别无他事,肯定是找他发论文的。  
日《齐鲁晚报》 ( 文/项仙君)《小混混竟给教授评奖》介绍:
广东省茂名市人简达凡,只有初中文化,无任何专业技术职称。其人左脚有残疾,一向不务正业,善于钻营。虚构了“中华科学教育研究杂志”和“当代中国学术促进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名目伪造公章征集论文行骗。书号是从北京某文化出版公司买的.《当代中国学术研究》(上、下册)竟公然冒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之名,使用假书号。从简达凡已出版的“论文集”看,三年多来,已有成千上万人被卷入了这场交钱出书的闹剧中,涉及范围达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尤以广东为甚。他们当中,既有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学教授、硕士生、医生、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中小学老师及普通政府工作人员,究竟有多少钱流入了简的腰包无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借着其“论文集”获评职称也无从统计。
新华网贵阳日电(记者石新荣)一本打着国际核心期刊和国际期刊网收录期刊旗号的非法出版物《中华教育论坛》,利用教师评职称急于发表论文的心理,近年在贵州大肆骗取钱财。贵州省新闻出版局27日查处了这起利用境外刊号从事非法出版活动案件。记者在杂志社印制的“常年征稿通知”上看到,发表一篇文章交费名目繁多:版面费2000字以内150元,每超1000字加收30元;全国级评审办证费60元、国际级180元;需将作者简介加印在论文后另收100元等等。每篇文章收费在300元左右。而不会写论文的教师,只要交500元至1200元,编辑部也可找人“捉刀”。据贵州省出版物市场稽查队队长刘筱平介绍,被查处的《中华教育论坛》杂志社中国西部编辑部,从2002年11月至今,已非法印刷出版20期7850册,非法收入5.8万元。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印制粗劣的杂志,却欺骗了不少教师。在上面发表文章的,不仅有贵州一些地县的中小学教师,也有青岛、西宁等部分省外教师。据了解,每期杂志的厚薄根据文章多少来定,最多时每期刊登上百篇,平均收费可达2万元左右。从印制情况看,2003年12期厚薄各半,而2004年上半年,却已是4期厚2期薄,刊登文章的教师人次大增。
  &&新闻出版部门提醒教师和有关职称评审部门,擦亮眼睛,增加辨别真伪的能力,在这种非法出版物上刊登的文章,对评职称是无效的。
近年来,有教职员工用花钱(审稿费、版面费等)在某些杂志上发表论文。教职员工持有杂志的样刊,却没有稿酬汇款通知单和用稿通知书,有人连自己发表的文章都读不顺畅,说不清楚创作思路。花钱买假证书,发假论文,使教育评定职称工作权威性打折扣,使教师学术水平资信蒙羞,严重败坏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山东省淄博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特级教师秦克铸曾写《校园内的非法出版物,比“网上订做论文”更可恨!》他收集了《部分“收钱发文章”的香港刊号(NR、HK)的教育类报刊》,用笔名[卧游斋主]发表在&&山东教育&&小学版
第1\2期上。(秦克铸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路66号,邮政编码:255100
日 《中国青年报》发表 《圈内人编假学术刊物敛财 为评职称数百教师受骗》:
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规定,年龄在40岁以下、大专学历的中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需提供两篇在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其他教师在评职称时并无此硬性要求,但许多人仍然踊跃花钱找门路登论文,为的是在评职称时能加分,以便在评审时获得相对优势。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先后派人到浙江、广西、北京、吉林等地,查证教师发表论文刊物的真伪情况。泉州市教育局负责人强烈谴责以非法出版物骗取教师钱财的行径。他说,这种行为比社会上卖“假文凭”的行为更恶劣,它是由学术圈内个别有身份的人暗中操作的,受害者也是知识分子。学术界的这种腐败行为不清除,很可能通过受害教师传递给下一代,其后果不堪设想!
日,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文件
&&关于非法出版物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调查结果及对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处理意见的通知&&(泉教职改〔2004〕8号):经向新闻出版部门和有关单位查实,以及在"中国期刊网"(
ki.net/)查询有关刊物的论文目录,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及其刊号,对发表在非法刊物上的论文提出了处理意见。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应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强烈要求,对不法期刊进行了查处,净化了教育论文刊发环境。  
为了在学术领域打假,有些地方职称评定部门已经立下规矩:评职称用的论文应当有稿酬汇款通知单和用稿通知书。没有稿酬汇款通知单和用稿通知书的论文,不仅不能作为评职称的依据,而且应当成为鉴定假文凭的证据,视为德育方面有缺陷,在实行教职员工聘任制时,可以作为优先下岗(待聘)的重要条件,可以作为教育行政机关收缴造假论文的人《教师资格证书》的理由。
可能有人为了达到个人评职称的目的,与期刊“同流合污”,先把费用给期刊杂志,然后,期刊杂志付给发稿人“稿酬”,不足为怪。事实说明,赝品与原作是有区别的,光明正大与猫窃鼠偷是有区别的。哪些期刊的论文有假,几乎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别自欺欺人,好吗??
必须提醒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仍然会有人采取各种手段吸引教育工作者在某些期刊上发表花钱的论文。不管某些人打着多大的旗号,不管他挂着啥样的招牌,不管说得天花乱坠,只要杂志刊物(包括论文集、论文汇编之类的把戏)不给作者稿酬,还向作者索要版面费、评审费、出版费、活动费,你就应当防止上当受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有点真才实学。弄虚作假,总是一块心病。一辈子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做人,就应该堂堂正正。
对评教育专业技术职称过分强调论文作用的地方,要逐步转为考核教师的世纪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发现非法出版物,可以向新闻出版机构举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光明日报》发表的六篇“透析职称评审制度”系列重要文章 ... ...
热度 8已有 2868 次阅读 09:02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光明日报》发表的六篇《透视职称评审制度》
系列重要文章
职称评审制度为发现人才、建设人才队伍曾经起过应有的正面作用,随着客观现实的发展和队伍现状的变化,这一评审制度逐渐显示出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加以改革。
这是一个老话题,却似乎仍然没有找到正解。
这是每一个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磨砺,有些人终其一生而不得,有些人屡屡受挫却欲罢不能。
是什么如此折磨我们的身心?三个字——评职称。
很少有人不怨它,又很少有人能不在乎它。我们期待有一把钥匙能解开这愈加变形的枷锁,这需要“破”的勇气,更需要“立”的智慧。
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竞相涌现,却一定要有合理的制度做保障。
早在1988年2月至4月,本报就曾以《职称议》、《职称再议》、《职称三议》就职称改革发表连续报道,掀起对职称评审制度的思考。20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再次透视职称评审制度,希望以我们的努力推动,为“评好职称”真正打开一扇希望的窗,让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为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给人才以冒尖的机会,充分发展的空间,应该成为深化职称改革的努力方向。
&& & &&——蒋梦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082701
&&&& & 此前,有学者就曾披露,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其规模已膨胀5.5倍,论文买卖的销售额近10亿元。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全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论文248万篇,而身负论文发表指标的人数达到1180万人,论文发表“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
& &&这只是一家之言。但在这一数字背后,多少可以看到一个无奈而又明显的事实:曾经神圣的学术评价制度已经不那么神圣了。
&&&&& 只有paper(论文)?
& & & &&“我们不自觉已进入这团混沌,正在被同化。”大学教师吴梓同说,“paper(论文)、paper还是paper,论文已让老师们惶惶不可终日。”
& &&“学校新的职称评审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增加到了10篇,如果有20万以上的科研经费,可以减少到8篇。而原来,这个指标还是5篇。”让吴梓同不解的是,高校作为一个权威的学术机构,自己竟然没有学术鉴别能力。
&&郑杰是一位副主任医师,也是我国腹腔镜手术的第一批实践者。让他觉得奇怪的是,“衡量我们水平的标准不是手术做了多少,也不是治好了多少患者,而是论文发表的数量到底够了没有。这是个硬指标,你手术技术再好也不行!”
&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做法中隐含着一种奇怪的逻辑,就是把期刊社的编辑当成了评判学业和学术水准的权威。”周国平表示。
& &&吴梓同认为,即便强调所谓“论文引用率”,也不是能天然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因为同样存在造假的事实。做学术到底为了什么?仅仅为了发文章吗?如果说过去我们论文发表数量不多,这个政策有一个引领作用。但在今天,当论文泛滥的时候,这个宽泛的指标系统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 &&“应当说,加入论文因素,是对过去不规范的职称评审的一个修正。起码,有了一个客观依据。但这依然改变不了现在职称评审中以行政为主导的现状,它仍非一个专业的学术管理体制。只看数量,在哪儿发表,而对论文的真实性和学术性则没有了专业水平的鉴定。”储朝晖说。
&&&& & 高度一体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学术刊物版面的巨大需求,制造了独特的供给能力。这种以论文量来衡量学术水平的现象正一步步泛化。
& &&早在2009年发布的研究中就显示:论文交易网站选题涉及范围广,文、艺、理、工、商、法、医无所不包;经营业务流程完整,包含论文写作、论文发表、论文检索;在所属行业或群体设联络员,引荐推广,收取加盟费用。
&&“如此一来,抄袭的论文、买卖版面发表的论文、雇人完成的论文,甚至粘贴的垃圾论文也都堂而皇之地变成了一些人的科研成果。至于论文写的是什么,在专业领域水平如何,评聘小组根本不予顾及,这样的评聘能保证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吗?”
& &&已奔50,还是中教一级的兰州某中学教师马得清只能自我安慰:“无所谓了,就那么回事。让自己沉入教学和写作,也就安心了。”
& &&“国内一些期刊编辑水平有限,上稿压力却很大,也缺少专家委员会把关,因此把‘文责自负’等推卸责任的语言放在封底,这是彻底的不负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说。
& &&还有两年,年轻的杨新就要开始评副教授了。在入校培训的第一天,他就从人事处那里听到论文、课题的重要性,因此不敢怠慢。
& &&“从讲师到副教授,按学校规定,至少需要1部专著,3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收录的论文,同时须承担教学科研项目两项,其中主持纵向项目(含国家各部委及省级政府正式委托项目)1项,或主持到校经费20万元(理工科)、10万元(人文社科)的横向项目。但听说,现在是水涨船高,很多都不止3篇了,7、8篇,甚至10来篇都有。有些申报的课题数也不止两个。”这让杨新的压力陡然增加,但他还是希望用自己最好的学术成果去冲击。
& &&而他等来的却是索取费用的电话。“一篇五六千字的论文,要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这简直是一种侮辱!看看现在的所谓学术期刊,一个月一期,厚厚的一本,这哪是学术,明明是花钱买垃圾!”杨新愤愤地说,“发表论文,一些期刊认‘人’,认‘钱’,就是不认‘文’!这已不是什么潜规则,差不多就是明规则。”
&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农田里西瓜越种越多,但允许卖瓜的人就那么几个。而衡量标准不是瓜甜不甜,而是瓜有没有卖出去,当中自然会出现种种乱象,可能好瓜烂在地里,不熟的倒卖了。”某学刊副总编辑沈飞形象地说。
& &&于是乎,大家见怪不怪。
& &&“期刊上充斥着花钱发表的、专为学业通过和职称评定而写的所谓论文,出版社出版了大量花钱、专为职称评定而写的所谓专著。其中许多质量低下,永远无人阅读,又有什么奇怪呢?如此劳民伤财地生产出许多学术垃圾,其价值仅是维持现有学业和学术评价机制的运转,岂非一件荒谬的事?大学本应是学术权威机构,竟在学术问题上如此谦卑地仰视出版机构,真是奇闻。”周国平也只能一笑了之。
& & & &&储朝晖给自己立个规矩:需要版面费的,一分不交。他清楚,一份期刊必须要有撑得起台面的文章,哪怕机会微乎其微,他也要用自己的实力去争取。
& &&这种坚持,让他得到了认可。
& &&沈飞说,杂志社并不是每篇都收钱,大概是三三制,三分之一是名家稿,不但不收钱,还会开很高的稿费。三分之一是比较弱的稿,是收费的。有的论文写得并不差,但由于种种原因就是发不出去、或者着急发表,也会收费。收费标准跟杂志的层次有关:一般杂志按页收费,每页700元到800元不等,一篇论文大概2000元到3000元。某些层次比较低的杂志,一篇就1000多元。
&&“国外知名期刊有一部分是收费的,主要目的是涵盖成本,同时,不依附于财团等机构,以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沈飞告诉记者,这些期刊会在“投稿须知”里讲清楚,也会有所区分。例如有的杂志对发展中国家学者不收费;有些期刊鼓励言简意赅的文章,会规定论文超过三页者收取版面费;有些期刊黑白页面不收费,但彩色图表收费。也有很多国外期刊并不收费,他们主要通过数据库出售以平衡成本。很少有期刊会以收费牟利。
& &&但在他看来,收版面费也许不完全是坏事。“打个比方,重点杂志、核心期刊就像是‘高端俱乐部’,年轻作者很难进去。一些年轻作者没有门路、没有知名度,但他们的功底并不差,他们通过交版面费发表稿件确实慢慢进入大众的视野。另一方面,编辑在编发收版面费的稿件往往更认真。我觉得,如果能给予规范化管理,也能避免暗地里的权力寻租。”
& &&可在现实中,收取版面费的期刊走上的却是一条“敛财”之路。规范又从何谈起?
& & 杨新有着与储朝晖一样的倔强和坚持。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同样的结果能否落在杨新身上?他无法推测今后的论文发表之路究竟会怎样。“论文和职称挂钩,而职称牵扯的东西又太多了:工资、房补,还有许多看不到的利益。”但这样一种晋升之路,对一个普通的教师来说,太难了。比如,在学校,要申报课题,有副教授头衔的才可以有资格审请。一切好事,现在还都不与自己沾边。他还要背负论文的重担,一点一点往上爬。
& &&教育部近期出台了《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称为“史上最严厉”,其中规定:出现论文作假的学生将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撤销学位,3年内不得再申请学位,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也不能“幸免”。社会中介组织、互联网站和个人,组织或者参与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的,由有关主管机关依法查处。
& &&“但愿这个规定还能继续往前延伸。”杨新说,这里还只是针对学生,而“学生论文作假,与老师花钱刊登论文相比,在能否反映真实学术水平这点上,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用各种量化指标衡量教师的优劣,决定地位的高下,暂且不去说更糟糕的权力腐败的因素。在这种体制下,教师素质的平庸化是一般趋势,还有多少人能够充满想象力地去探索知识,并且以此影响学生?”周国平表示,“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劣胜优汰的机制下,我们的教师队伍正在发生可怕的蜕变,长此以往,真会耽误我们的学生,毁掉我们的教育”。
&&&&& &&&&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②
职称评审患了什么病?
《光明日报》(2012年08月28日01 版)
&& &评职称要经过怎样的历程?不少高校教师对此讳莫如深。
& &&今年以来,由高校职称评审引发的社会关注不断: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因不满职称评审,挥拳打向评审委员会的教授;湖南省高校职称评审中,有评审委员在宾馆“开房收钱”;西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在网上公开宣布,以后不再参加“职称游戏”……
&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称,大学职称评审制度“病得不轻”。
& &&职称评审制度到底患了什么病?它的程序是否公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 &&病症一:程序“外紧内松”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职称评定并不像它表现出来的那么“乱象丛生”,甚至,它的过程可以用“程序合理、规则严谨”来形容。
& &&北京某大学副教授李易向记者还原了评职称的大致经过。“如果年底要进行职称评选,那么在6月份的时候,学校会把相关规定发到院系,大家根据条件做准备;8月份,校方一般会确定名额、出台细则,并给予老师一两周的时间准备材料报名。材料一般一式三份,这时,报名的老师要先经过第一关,就是‘盲审’。‘盲审’制度是双向匿名,彼此不会知道对方的信息。这个过程会‘淘汰’掉少量的报名者,相对公平。通过‘盲审’后,老师们要通过第二关‘专家评议组’的审核。如果是经济管理专业,一般是中文、金融等‘文科评议组’专家进行评审,如果得到了全部选票的三分之二,就进入第三关——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评议。学术委员会根据各项条件以及得票等标准综合考虑,评议出最终结果并进行公示。整个过程会历时3到4个月的时间。”
& &&而在这种看似严谨的程序下,却滋生出各种“潜规则”。李易解释道:“比如‘盲审’,尽管双方的信息都保密,但学校之间却总有默契,因为,自己学校总有机会落到对方手里,大家对此心照不宣,除非真的说不过去,不然不会被‘盲审’拦住脚步的。当然,一个都不淘汰也说不过去,会象征性地淘汰掉准备不太充分的。”
& &&同时,李易认为,评议组专家“外行评内行”,“他们往往是‘大文科’或‘大理科’的范围,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难给出客观评价”。
& &&而最不合理的却并不在此,李易认为:“‘专家评议组’一般只有一下午的时间投票,一摞摞资料他们翻完一遍都有难度,更何况是认真看。这样外紧内松的政策最容易滋生各种潜规则,而极低的通过率更助长了这种潜规则的‘发扬光大’。”
& &&于是,出现种种乱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 &病症二:关系网的“侵蚀”
&& &关系网,是职称评定绕不过去的坎儿。
& &&“发稿子要找人,申请课题要找人,报名要找人,投票还要找人。总之,找不到人寸步难行。”李易说,“有几篇论文、有多少课题都是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而这些,都要靠找人。”
& &&厦门某大学老师李兴(化名)告诉记者,按学校规定,讲师评副教授要在权威期刊上发三篇论文,还要有几篇核心期刊论文。“就权威期刊发的论文数,达到的可能性非常小。”他说,院里有两位青年教师工作六年还没完成任务。为了在评职称的先决条件上高人一筹,这个暑假他打算不回家看父母了,留在学校专心写论文。
& &&任教于上海某著名高校的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找关系发论文和国内学术期刊的评审制度有关。他说,国外有一套比较好的制度来分配各种学术机会,比如学术期刊要进行双向匿名评审。“他们一般是编辑初审,然后送出去给专家审,用稿的权力在专家。而我们是编辑办刊,用不用稿子权力在编辑。”
& &&申请课题也得“有关系”。李兴说:“课题评审中有很多问题。”根据他的经验,教育部课题“公正一点”,因为是网上匿名评审,“比较难知道评议人是谁,也就不好找关系去活动”。
& &&而有的课题申请就不一样了。以国内某项评审为例,按程序,评审先要交材料,然后主管部门将材料寄给评议者,“这其实相当于知道评议者是谁了,有的老师就会比较积极地私下去活动。”最近,他在上海一所高校的同学,正在申请其中的课题,得知李兴所在学院的一位教授是评审者,就找到他,希望他去活动“照顾”一下他们的课题。
& &&关系网越来越庞大细密,一些学校开始放权,把职称评审的权力下放到院系,“但学院院长又顶不住压力,因此,院里复杂的人事关系会影响投票的公正性。在现有体制下,谁人缘好、关系硬,谁就能评上。”上海那位知情人告诉记者,“评审中山头、派系色彩太厉害,不看水平,只看人”。
& & &后遗症:学风浮躁
& & &自从当大学老师以来,课题、职称的压力一直伴随着李兴。
& &&每年学校都要制定一个总目标,然后分解到各学院,学院分解到各系,各系又分解到各个老师。“我们老师就要到处去找课题。”李兴说。
& &&“大学职称评审的本质是对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可是我们的大学职称评审被异化了。”熊丙奇说,高校以课题、论文数量作为评职称的标准,“这看似很公平,但学术贡献的大小能用论文的多少来衡量吗?”他说:“我们的标准是关注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至于论文在讲什么内容,评审时很少有人看。”
& &&熊丙奇把课题比作“学术化肥”:“现在职称评审比的是拿到国家学术化肥的能力,而非产生学术成果的能力。它不管产生成果的好坏,后果是滋生了浮躁的风气,破坏了学术生态。”
& & 目前高校的职称评定标准大多是量化的,有人认为它只认论文不认人,相对客观,但李兴说:“这种量化的考核体制,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助长了学术浮躁。”李兴说,要发一类核心期刊,就要想方设法去拉关系,这对教师来说,“成何体统”?一些刊物办得不规范,而学校又要有数量,就只能给那些刊物写。李兴说:“这对你的研究约束性很强,你只能跟着他的指挥棒走,而自己感兴趣、有意愿做的研究往往因此耽搁下来。”
& &&课题也是一个指挥棒,其题目绝大多数是现实性很强的。李兴认为:“这对比较基础的学科、纯理论的学科,比如思想史、哲学研究等是很不利的。而对学术的长远发展来说,基础学科又非常重要。”他感觉很无奈:“我们根本不可能去抗拒,除真正的学术权威外,我们的圈子里,都要为申请课题去有意识地迎合,去找现实课题。”在这种浮躁的风气下,“一年到头,大家都在赶着申请课题,找能长时间吸引眼球的题目,很难静下心来,做社会关注之外的基础课题研究”。
& &&李兴笑称:“现在的大学有点像企业,企业在推新产品,我们则在想新课题。”熊丙奇也认为,大学职称评审强调论文数量、期刊档次,导致高校教师努力去炮制论文,没有人沉下心来,花多年长时间去做一个课题。他说:“用这个来引导教学科研,结果是学术生态功利化,教师整体变得浮躁,突破性的成果很少出现。”
&&(本报记者&谢&文&姚晓丹&靳晓燕)&
&&(请关注下期报道《学术人才,用什么度量?》)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③
学术人才,用什么度量?
《光明日报》(2012年08月29日01 版)
& 你能想象出胡适、刘半农等被聘为教授时的年龄吗?
& 二十六、七岁。
&& &&在1918年北京大学选聘的217个教员中,90个教授,教授平均年龄30来岁。对其中76人的统计显示,50岁以上6人,35岁以下43人。而梁漱溟投考北大落选,但曾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究元决疑论》,为蔡元培所赏识,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印度哲学教席。那一年,他24岁。
& &&“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梁漱溟、胡适、陈独秀、刘半农、朱希祖、徐悲鸿……如今,哪一个提起来不都是如雷贯耳。”大学教师吴梓同一口气说出来。这时,他已年过40,刚刚评上副教授。
& &&“一个我很敬重的长者这样告诉我:把职称评好,再做你想做的事情。其实,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能体会到他内心的情绪。”
& & “为什么我们不能从从容容地做事情呢?”
& &&谁来评价学术?
& & 评职称,看什么?毫无疑问,是看一个人的学术水平。
&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刘培育讲了一个还称不上遥远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招收研究人员。任继愈先生做主考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应聘者,前来面试答辩,他并不认识任先生。任先生说,你讲讲藏传因明吧。听了他的讲解,任先生大为赞赏,将他破格评为研究员。可这位应聘者当时连讲师也不是,也没有什么文章。
& &&而现在,报纸上一个个负面新闻,让刘培育对职称评审越来越看不懂了。这样一件单纯的事情为何越来越复杂?这样一件干净的事情为何变得越来越混浊?
& &&“表面看,好像评聘工作组织健全,但是问题恰恰在于,教师职称评聘组织不是由专业水平领先和学术水平领先的教师组成,而是由校长、书记、副校长、中层管理者组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群众推荐实际上演化成了个人关系,量化打分演化成了形式,领导小组评议演化成了关系亲疏之争,择优推荐也就演化成了校长说了算。”兰州某中学教师马得清告诉记者。
& &&“在大学里,学术委员会是有,但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一个校级领导的指导性意见就会影响整个评比。”吴梓同表示,“搞职称评审,我们想得到什么?显然,公平、水平是最重要的。重学术同行评议是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 是论文量化还是“一文定乾坤”?
&& &当年,储朝晖是背着自己一麻袋的著作和发表论文的期刊评上正高职称的。他知道,如他一般的后来者没有如此被“眷顾”。
& &&如果赶上复旦大学在高级职称评定中推行的“代表作”制度,他可就轻松多了。只要拿得出过硬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哪怕是只发表一篇论文,不管多年轻,都有机会当教授!
& &&据了解,“代表作”制度的基本做法是,在高级职务聘任过程中,现有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学术标准难以判别的、少数真正优秀的申请人,可以自主向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1—3篇代表作。学院学术评估通过后,由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如学科带头人、院士等,匿名对申请人是否“真正优秀”“能否破格”“是否胜任”等问题进行学术评估。根据专家的学术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候选人参加竞聘。这样,人事方面的学术权力更多地回归给院系及其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校在各学科学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始按学科领域设立和完善专家库,目前总计有1000多位专家入库。不论是设定启动“代表作评审制度”的门槛、校外同行评审,还是校内按学科评议、投票,都是同行主导学术评价。各院系都有自主设定标准和程序细节的权力,人事部门只是根据设定的程序提供服务和保障。
& &&“代表作”制度的核心就是“由同行主导的学术评估”,它更加注重科研的原创性,学者不再依靠论文数量,而是以质量取胜。这无疑是对当下职称评审制度的纠正。当然,这对主评者的学术水平和道德风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多年前,周国平就表示,我们衡量一个研究生的学绩,只能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包括学位论文所体现的思想学术价值进行考察,着重看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贡献。谁来考察?当然是他的老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
& &&这同样适用于对大学教师的评价。
&& &“大学的校长应该是知人善任的教育家,其使命是招才纳贤,组织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他们提供自由的环境,使他们拥有治学和影响学生的充分权力。校长是真正懂教育的,教授是真正优秀而且有权威的,职称评审就不是问题了。”周国平感慨。
& &&“什么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门类应有不同的评价。还是应该同行评价:比如教育学需要大同行,再细到教育心理学就需要小同行。衡量人才应该大同行和小同行相结合,组成专家委员会,给予最客观公正、最有说服力的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表示,职称评审的制度从表面看没有很大的漏洞,却让潜规则从幕后走到台前。他认为,这是缺乏监督所致,制度设计挺好,却没想到不正之风也会与时俱进。
& &&他告诉记者,早先职称评审的时间比较长,相对客观,但原来能做到的“认真负责”现在做不到了。比如博士生论文,以前教授很久才看一本,现在教授一天看五六本,只能粗看。其实看看国外,他们的很多制度并没有国内严密,他们考大学都可以教授推荐。因为,国外的教授如果一天看几本博士论文、学生程度不好也推荐,很快就会有诚信记录,他在学术圈里是无法立足的。反观国内教授,由于没人管而得过且过。没有约束、没有监督的制度是没用的。我们一直在出台新政策,为什么没用?因为一没有监督、二没有奖励,尤其缺乏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在缺乏监督的制度下,不少行政领导无论学术水平如何都给自己办个教授职称,这是值得深思的。
& &&储朝晖表示,对待职称评审,我们需要有理性的态度,要看到各方面都在不断探索求解,问题的关键是要逐步让同行评审成为主导,让行政力量慢慢消退。“第三方专业评价系统是彻底根治卖版面和学术腐败的根本和长久之计。对于眼前问题的应急之策不外两点:一是加大对违规报纸和期刊的惩罚力度;二是提高职称评定或绩效评价过程的开放度、参与度、透明度,使同行和相关当事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监督,让灰暗部分都被阳光照到。”
&& &职称是待遇还是岗位?
&&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胡适的话,隐约会在吴梓同耳边响起。
& &&“看看学校的职称评比标准,几年就一个变化,而且是越来越严,这对年轻老师非常不利。”吴梓同说,“新来的一些名牌大学的老师,他们的研究水平并不弱,一个上世纪80年代评上的教授并不见得就比现在一个讲师水平高。然而这群正值创造力勃发年龄的人,很多处于郁闷、浮躁之中。”
& &&“做学问就是做人,把眼光放远一点,你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以真性情做真学问,让自己真正得到提高,也就感到快乐。”尽管也曾面临量化指标的问题,但周国平还是坦然面对。
& &&发表了大量哲理散文,不能算作学术成果,周国平依然欣然为之。对于自己的学术和写作,他用两个坐标来衡量:一是在自己人生中的价值,二是在人类文化和社会现实中的价值,“其余概不重要”。“我写我喜欢写的东西,这本身是莫大享受,我不会因为利益考虑而放弃这个享受。”他说。
& &&“也就这么一二十年,职称评审变得匪夷所思。真希望能早点成为历史,回归到纯净的学术环境里,安然地做自己心仪的事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这样认为。“要淡化职称的作用。比如在中国科学院,前些年我们评、聘是分开的。你有这个职称,聘与不聘要看综合素质。要让职称回归学术本质,不要跟利益死死地、紧紧地挂在一起。”
& &&储朝晖也有同感:有些国外大学实行教授职位的岗位制,只要能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就可以成为教授。最关键的是要在大学里建立这样一种价值取向:谁走在探索科学真理的前面,就把谁作为团队的领队。
&&&&(本报记者&姚晓丹&靳晓燕&谢&文)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④
祛痼弊 创机制 荐人才
——本报“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光明日报》(2012年08月30日01 版)
&& &“光明日报轰向‘职称评审’的这几炮轰得准、炸得响!这几炮早就应该炸响了。因为‘职称评审’而引发的‘论文之殇’已经使中国的学术界变了样、走了形,‘学术腐败’因‘职称评审’而生,这已经将中国的学术界引向了不轨之路。这种混乱局面若不予以澄清、纠正,中国的学术界就会彻底走向浮躁、不实的境地,中国的学术领地就会被邪恶掌控,真正的学术成果将被埋葬,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就会彻底丧失!”在翻阅本报“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第一篇后,大连金州新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主任王志光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而其博客显示已有41288人次阅读过这篇博文。
& &&8月27日起,光明日报连续3天在头版重要位置推出了关于“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的系列报道文章。报道刊发后,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青在线、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主流门户网站都纷纷转载,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的强烈反响。很多读者和网友在网上撰写博文、帖文,发表评论留言,对这组系列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由此展开了关于职称评审制度的热烈讨论。
&& 呼唤中国学术界的良知
&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总编辑王宣民在自己的博客全文转发了《论文之殇》,并写下了这样的话:“早在1988年2月至4月,光明日报就曾以《职称议》、《职称再议》、《职称三议》就职称改革发表连续报道。20多年后的今天,光明日报再次透视职称评审制度,我们希望真正带来实质推动。”
& &&腾讯网网友张泽强认为:“光明日报头版连续3天直击职称评审制度,可谓管中窥豹。”他在网上疾呼:“如何让有才华的老师人尽其才,才是大学之道。”
& &&“我们的职称评审为什么就不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地向这些一线的优秀教师倾斜?”王志光感慨万千,“面对当前在职称评定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由衷地向敢于炮轰弊端的报道叫好!”
& &&“呼唤我们中国学术界的真、善、美,以此猛烈鞭挞存在于中国学术界的各样假、丑、恶。”王志光急切地盼望:让真正的公平与正义降给那些真才实学者吧!改变目前中国学术界的这种不实做法,彻底扭转学术研究的腐败现象,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除了对学术不轨者予以曝光外,对组织学术造假、经营论文买卖的人应该予以严惩。
& &&完善我国高校管理制度
&&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稳定、规范、公开、透明的职称评审制度,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其中的作用,并让高校中青年教师能够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引导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贤明认为,我国高校目前纷纷制订各自的《大学章程》,应以此为契机,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配套制定一系列规章,完善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真正实现教授治学与依法治校相结合。
& &&他举例,在职称评审方面,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公开各学科的职称岗位设置和入门条件,并向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公开招聘,将职称评审制度改为岗位公开招聘制度。校内教师与校外申请者一样申报应聘,所有机会公开均等。学校应通过一定的民主过程制定并公开一系列具体详细的岗位招聘和评议程序,招聘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程序,接受同行和社会监督。同时,为了保障这一系列制度能够真正落实,还应配套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和处罚规则,并同样予以公开透明地执行。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缪青表示,在法治参与框架下对人的行为约束更为现实。如果说现代治理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超越了传统治理,那么,这种超越主要不是表现在道德宣示上比传统更高调,而是表现在一旦遭遇不公正和侵权,在法治参与框架下能够找到更多的办法来应对它。沿着法治路径前行,学术公正将更多地运用“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这显然对铲除学术腐败的土壤和扭转风气有重大作用。
& &&改革职称评审机制&培植学术创新活力
&& &“祛痼弊、创机制、荐人才,实为疏通中国当前学术发展‘瓶颈淤塞’的战略突破口——这也是光明日报围绕‘职称评审’问题连续刊发3篇重点报道的深层用意所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潘涌表示,改革并创新学术评审的机制,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工作,且需要顶层设计、全面拓宽的社会条件配合。学术单位首先亟须通过改革职称评审机制培植学术创新活力,概而言之,不出下述荦荦大端:创新学术观念→重建评价标准→优化职评组织→革新操作流程。
& &&人民网网友“畔山林语”对目前的人才评定现状感到忧虑:“大学职称评审制度水很深,说‘病得不轻’一点不为过。”光明网网友罗亚田则提出:“要改变目前中国学术界的这种不实做法,彻底扭转学术研究的腐败现象,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
& &&潘涌指出,“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提出的“监督制”就包含此意,可以试行。为此,即使需要对职称评审投入大量成本,也是完全值得的——小而言之,这是鉴别和擢选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的正途,“谁走在探索科学真理的前面,就把谁作为团队的领队”;大而言之,这是为国家文化建设而培植最具战略意义、最有增值前景的学术创造力资本。
&&&&(光明网记者&田文姝&本报记者&靳晓燕)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⑤
转变人才观念 深化职称改革
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2012年08月31日01 版)
&& &近日,本报头版连续发表“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披露当前职称评审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以及滋生的流弊,反映众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职称困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职称评审问题的众多讨论。
& &&职称评审制度是稳定和发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各行各业尤其是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职称评审制度所体现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特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与日新月异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却显得相对滞后,不仅未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而且随着形势发展还滋生了不少弊病和恶习。如系列报道中所披露的单一追求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评审过程“外紧内松”“外行评内行”,甚至论文造假、钱权交易等。面对当前的困境,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当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入推动职称改革。
& &&职称评审,是对人的职称评审,其本质是一种人才的评价和发现机制。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资源被提升到了第一资源的重要位置。目前,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所以,我们依然要不遗余力地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建设新时代的职称评审制度,让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为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 &&建设新时代的职称评审制度,需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从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转到数量和质量并重上来。对人才不求全责备,要有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慧眼和勇气。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学术论文和科研课题为主的评价标准,而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审出更多有创新特质、能脚踏实地为行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人才来。
& &&加强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需要健全人才评价过程。要坚持以品德为底线和基础,坚决反对在评审过程中有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净化评审环境,对于论文造假和权力寻租等恶劣行为应严惩不贷。坚持开放评价过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强监督力量。尊重同行内部的看法,避免因为专业不同而造成的评判失真,对于行政凌驾学术之上的行为,要坚决加以纠正。要拓宽人才评价的方式和范围,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相结合。
& &&新时代的职称评审体制,理应成为人才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压抑人才的铁屋子。职称评审体制不是一张冷冰冰的数据表格,而是闪烁着智慧与人性的人与人的交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真正以人才的发展为第一要义,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正确轨道上来,并把深化职称改革当做一个系统工程,协调推进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配套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职称评审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做好了,一定会事半功倍。
透视职称评审制度系列报道⑥
让职称评定回归学术正道
——职称评审三人谈
《光明日报》(2012年09月12日06 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贤明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潘&涌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缪&青
祛“学术”之蔽,开创新之途
学术著述既非文字符号的无机堆砌,也非学术材料的简单累加,而是思想力与表达力和谐融汇后的智慧结晶,贯穿其中的当是创新性思想之魂。
潘涌:作为一种精英文化的标志,学术著述既非文字符号的无机堆砌,也非学术材料的简单累加,而是思想力与表达力和谐融汇后的智慧结晶,贯穿其中的当是创新性思想之魂。这本是学术研究和评价中最基本的常识,却被职称评审中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深深遮蔽了。
以多学科、大跨度和可持续的创新思维而颇具特色的钱学森先生,晚年常常怀念恩师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反复称道他的精神遗产“good&idea”。这里,蕴含着钱先生对中国学术文化建设的启发性价值。钱老津津乐道的“good&idea”,实质是对中国学术研究中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缺乏创意的一种委婉批评。
推动着人类学术进步的究竟是什么?当然是新概念、新判断、新思维。大而言之,一部人类数千年学术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学术思想与学术概念曲折演绎的变迁史。针对中国学术界,当务之急在于回归学术正途:聚焦纷纭复杂的研究对象,发现真问题→提炼新概念→作出新判断→形成新思维。这才是正本清源的学术建设和学术创造,唯此,才可能奠定职称评审之健康科学的基础,才可能夯实学术人才辈出的根本。
缪青:为什么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加大,高端产品和创新人才的涌现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评价不公和侵权行为损毁了高端研发的软环境,这加剧了学风败坏和研究成果“有数量奇迹和少质量惊喜”,也是“钱学森之问”所触及的深层次问题。
评价不公说到底是对老实做学问和专心搞研究的学者的一种侵权行为。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要发现评价不端并非难事,然而一旦遭遇侵权需要通过哪些程序来投诉和正当维权?碰到评价上的争议或违规,由哪些部门和专业组织来受理,以及使用什么程序来确认损害和责任?至今讨论甚少。
很明显,当违规的成本很低,低水平研究可以借助评价不公不断获利,“认真做学问有什么用,还是多搞关系吧”就会成为至理名言,道德底线被频频突破就毫不奇怪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师还能够成长吗?即便冒出了一些高端研发和创新也很容易在不公平竞争中夭折。这也正是一些有远见的学者所痛批的不健康科研文化“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破“蚁腐”侵袭,还学术之魂
履新校长“三不”、“四不”的承诺赢得了舆论的广泛赞誉,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学术环境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项贤明:当潜规则逐渐成为学界正常规则的时候,也就深深腐蚀了学界的灵魂。不良学术环境导致一些学者适应性的蜕变,从而使原本不正常的学术腐败被大家当作正常现象接受下来,以致产生人人追求腐败的所谓“蚁腐”局面。
职称评审本来是专业资质的认证,是属于学术权力范围内的事情。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从一开始就破坏了职称评审过程的公正性,使中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学术未来发展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也诱导了中青年教师将精力转移到学术以外的行政权力寻租上去。两种投入之间的收获差距,正在引导着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投身于关系网的编织而非科研和教学。
潘涌:聚焦当前职称评审,利弊并存、激励功能弱化。其弊虽多,集中表征为:缺少一番公正意义上的“评”、缺少一种科学立场上的“审”,往往只是流于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过场”。学术成果的鉴定,但求数量、偏废原创,崇尚论文发表规格、立项课题等次,致使金玉其外、败絮其里的所谓“科研成果”走俏;人才评价上,乱象丛生,媚我者兴,官衔至上、权术有价,导致人事腐败在学术名义下获得表面光鲜的合法化,在一定程度上使最为稀缺的创新性学术思想贬值。这是经济领域流行的“量化统计、刚性考核”的一统模式在职称评审中的泛滥,更是官场上“权力寻租”异象在学术界的丑陋蔓延。
两相比较,比学术评价上的“无知”更具杀伤力的是“明知”故犯:“明知”评审的是人缘人情而不是申请者的学力才力,于是,以致一部分变质的“权力意志”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兑现。无论是自己评他人,还是他人评自己,变质部分的“权力意志”总是以无可比拟的“软实力”而居于学术中心地位,受到“没有商量”的格外的“学术优待”。久之,“学术寻租”异象快速滋生。
最近,履新校长公布的“三不”、“四不”承诺固好,但如撇开其本意为何,其实微妙而隐晦地折射出了当前教育界“不足为外人道”的学术生态链,即“官大为本”→“资源垄断”→“学术优待”。如是关乎学者个体长远利益和专业发展的所谓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审,怎能不隐性地斫伤着学人的学术良知、学术进取心和学术思想创造力,怎不使学界逐渐丧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尊崇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种学术之魂。
建学术公共秩序,显宽严相济之律
“对那些希望冲浪高端的学者来说,要为其探险提供一个安全环境,还需要做得更多”,就不仅仅是投诉和处理几个学术不端之人,更重要的是为高质量的科研活动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项贤明:在职称评审方面,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公开各学科的职称岗位设置和入门条件,并向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公开招聘,将职称评审制度改为岗位公开招聘制度。校内教师与校外申请者一样申报应聘,所有机会公开均等。
学校应通过一定的民主过程制定并公开一系列具体详细的岗位招聘和评议的程序,招聘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程序,接受同行和社会监督。应聘人中无符合条件者,宁缺毋滥;符合条件者多于岗位数,则公开进行同行评议择优上岗。为了打破校内关系网对学术管理的干扰,同行评审须跨校匿名进行,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全国同行评议逐步走向国际同行评议。
潘涌:学术评价的基本标准必须回归到学术成果自身的品质上,而不能简单化地停留在某些脱离学术品质的外部标记上,仅仅供评审者“度量”或“计算”之用。
作为职称评审中必须要通过的门槛,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省、校、院职称评审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及其优化是确保操作公正的必要环节。这里,首先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适当分离,“制度化”地压缩行政权力“学术寻租”的合法空间。其次,与此同时应当切实试行“去学术量化”“立学术质检”。科学化的职称评审机制势必要求以“质检”立学术,即主要严守学术评价标准、适当兼顾附属性条件而作出细致、精确、严肃并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术鉴定。
在优化职称评审组织的前提下,进而尚需革新职称评审操作流程的细则。除了申请人论著接受学术信度的软件检测、接受专家双向乃至多向对学术创新度的匿名评审等等以外,当前迫切需要引入同行公议制和口头答辩制,尤其是在正高级职称评审中,这完全必要和切实可行。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各种形式的学术造假,必须同步跟进严厉的惩治措施,以捍卫职称评审所必需的公正公平和至为珍贵的学术尊严。
缪青:近年来尽管不乏“零容忍”的呼声和道德规劝,学术规范也出台了,但就是有人不愿培养自己的操守,怎么办?在这里,法治参与框架下的制度跟进和实施细则比原则说教更重要。
为此,有必要提出预防侵权的细则:1.明确告知学术公共生活中的每个公民,一旦碰到评价争议或遭遇侵权,可以到哪里并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投诉。2.公示投诉受理和调查的基本程序。3.根据投诉性质的不同,视情节轻重提出损害认定和责任认定。如果是一些误解,则可以酌情对控辩双方给予调解。
可以预见,在未来遏制学术评价侵权的制度清单所列还会增加。然而考虑到制度建立、执行和维护的成本,就遏制不端的制度设计而言,是越多越好,还是以精确和适用为原则?是越严越好,还是在宽严相济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
归根到底,还在于构建一个公平竞争和成就取向的学术公共秩序。因此,当我们说“对那些希望冲浪高端的学者来说,要为其探险提供一个安全环境,还需要做得更多”,就不仅仅是投诉和处理几个学术不端之人,更重要的是为高质量的科研活动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在这里,“严”是指努力构建在科研立项和研究成果评议中的公正秩序,以及支撑其后的软环境——资源开放、任期制、投诉和问责制以及预防侵权指南等等。而“宽”则是指对公正评选出来的项目包括高端研发应当提供宽松的条件,包括经费使用、资源配比以及弹性的结项期限等等。
确立公正秩序的软环境包括,科研机构的评价共同体的当事人在处置学术资源时,应能满足下列条件:1.资源控制权是开放的,评议人是定期轮换的而不是长期不变或者终身制的;评审程序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有利益相关方的听证。2.对资源处置的规则是透明的,例如评审的流程是开放的并留有记录,相关公众可以依法核查;3.对评议人的问责机制是健全的。
通过投诉、维权等程序公正来实现对侵权的早期发现,通过规则透明和问责来实现对侵权的普遍抵抗。这些诉诸“看得见的正义”的举措是对学术评价侵权的主动防御。
& (本报记者靳晓燕整理)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谢谢先生关注!问好、保重。祝周末愉快!
今日关注 /8
  有关MERS病毒,人类是如何感染的?这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是否容易传播?已经确切的病毒感染来源有哪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MERS病毒?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光明科学沙龙拟于本月12日举行线下科学沙龙,邀请呼吸道疾病专家和研究学者现场解读。
  日起,铁路部门将推出“变更到站”服务措施,旅客购票后,如需调整行程,变更新的目的地,在车票预售期内、开车前48小时以上到车站售票窗口或12306网站变更新的到站即可,无需将原车票退票后再另购新车票。
  近日,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本届宣传周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主题,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中国好网民”。
   南方某报记者在一替考组织卧底,与多名大学生到江西当枪手替考。报道一出,争议四起。曝光枪手替考、曝光组织枪手替考等违法行为,记者能不能用“卧底”的形式进行采访,是不是非要用“卧底”的形式进行采访。
  201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各地的作文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给予褒奖的,也有给予吐槽,说法不一,争论不休。任何一个命题不可能得到所有考生的赞同,要看主流是什么,如果能够全面、综合地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命题应该是不错的。
  南宁市爱卫办表示,控烟令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加大,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全部列为禁烟区。但据相关机构调查,南宁乃至广西烟民年轻化趋势明显,青少年初次尝试率有所上升。无论是青少年主动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在执法监管上仍存在“真空”。
6月1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近千名高三陪读家长不断涌入“神树”所在的窄巷中,赶在零点时分抢拜“神树”,抢烧高考前最后一个农历十五的头柱香,祈求孩子在高考中博得高分。结果,引燃瓦棚险酿火灾。
  上天猫买茅台和五粮液,结果花13万多元买到的168瓶酒全是假酒,消费者朱先生为此状告天猫公司。 在首次庭审之后,他已向法院申请追加被告要将两个商家都列为本案被告,要求商家“退一赔十”,支付133万多元赔偿,而天猫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评职称论文发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