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辽南船厂地区有一种粉红色木质的榆树叫什么?

&&&&&&&&&&&&&&&&&&&&&&&&&
秦岭主峰太白山:独具特色的植物宝库—太白山的植物资源
作者: 时间: 22:12:25
秦岭的形成历史和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它成为我国华北、华中和华西植物区系成分的交汇之地。这里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秦岭的千山万峰中,唯有太白山最有代表性。太白山,林海茫茫,不同草木结带成层,构成色调分明的垂直带谱,寒来暑往,雨雪风霜,变幻万般;太白山,奇花异草满山遍野,花开常有期,高低不同时,真是“高一丈,不一样”。太白山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已知种子植物有1550余种,隶属于640属,121科;苔藓植物302种,隶属于142属,63科;此外还有大量的蕨类、地衣和菌类植物;用材林、经济林木、药用植物名目繁多,素有“太白山上无闲草”之美誉。太白山还生长着一些特有种植物,据统计,太白山及其附近的光头山,就有29个单种属和一个特有属,150余个特有种。正因如此,太白山做为秦岭的典型代表早就闻名中外。一、色调分明的植被垂直带谱太白山的植被就北坡而言,自下而上大体可分为三个带,即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落叶阔叶林带又分为栓皮栎林亚带,锐齿栎林亚带,辽东栎林亚带,红桦林亚带和牛皮桦林亚带。针叶林带分为冷杉林亚带和落叶松林亚带。组成各带、各亚带的主要植物成分不同,因而它们的形态结构以及随着季节的更替,色调的变化也不相同。落叶阔叶树“一岁一枯荣”,而苍松翠柏却冬夏常青。栓皮栎林带,部分为农耕区,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较大,自然植被保存较少,而其它林带一般都保持着自然生长和更替的特征。这些完整的天然林,可以说是一个个综合自然实验室,它们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最理想的场所,是研究动植物群落发生、发育和演替规律最好的地方,同时,这些天然森林还是各种珍贵野生动植物的保存库和繁育场。它们是国家极为宝贵的一种自然资源。1.落叶阔叶林带(1)栓皮栎林亚带这是太白山北坡山麓的一个基带,主要分布在海拔740一1500米,即从营头到下白云之间。这里气候条件优越,地形起伏不大,一般土层较厚,属于典型褐土,这一切最宜于落叶阔叶树类的生长。然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这里早就成为农垦的对象,历史上长时间的不合理开垦、樵采,使这个带里的天然森林几乎被摧残殆尽。目前,河谷平地、低山缓坡上广布农田,而现有的栓皮栎林主要为萌芽林和近期的人造林。栓皮栎林是山地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栓皮栎是一种落叶乔木。叶矩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6厘米,锯齿具芒状尖头。叶表皮细胞外壁有发达的角质层,背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它们可以阻止内部水分蒸腾。栓皮栎根系强大,能广泛地从土中吸收水分和养料,并对树身起强有力的固持作用。这种阔叶树,萌芽力强,甚至经多次砍伐的根株,仍能更新成林,因此至老龄仍不衰退。栓皮栎虽属喜阳树种,但它的幼苗却能耐庇荫,特别是它的树干外皮为木栓组织,既能阻止内部水分蒸腾,又不易燃烧,因而拴皮栎具有抗旱、抗风、抗火的特征。它对气候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过在向阳山麓缓坡和山凹,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中栓皮栎生长得最好,多构成纯林。栓皮栎生长较快,一般高10-15米,林木分布均匀整齐,郁闭皮为0.5-0.7,群落结构明显分为三层。栓皮栎林多经人工修整,树冠繁茂、连片成盖,树干笔直、竞相向上,组成较为突出的乔木层。林下灌木主要有:(艹杭)子梢、狼牙刺、孩儿拳头、铁扫帚在林边和林间空地上零星散布着黄栌,黄栌为落叶丛生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单叶圆形。深秋时节,叶红如火,使山中秋景大为增色,形成北京“香山红叶”美景的正是黄栌等树木。黄栌春季开花,满树小花长着粉红色的羽毛,此时远看遍坡黄栌,颇似蒙蒙烟雾,故欧洲人多称黄栌为“烟雾树“。黄栌的木材可做名贵的黄色染料,过去封建帝王穿的黄云缎多用这种颜料染色。灌木层之下的草本层,主要由突脉苔草、野青茅、牡蒿、大油芒等组成。栓皮栎林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林之一。栓皮栎全身是宝;树身端正,纹理通直,木材致密、坚实,强度大,耐冲击,是用途很广的优质木材。外皮为木栓组织,可制软木,具有比重小、浮力大、弹性好、不透水、不透气、耐酸耐碱及对热、声、电绝缘等特性,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种仁、种壳均含单宁,可做化工原料。种仁还含大量淀粉和维生素B2,除去单宁的粉可食用,可作饲料,还可酿酒和制取葡萄糖。另外,树枝干材可烧木炭和培养香菇、银耳等。在栓皮栎林带内,侧柏广泛分布,并在有些地方结片成林。侧柏为常绿乔木,叶鳞片状,雌雄同株。侧柏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就是在向阳干燥瘠薄的山坡和石缝中都能生长,不过在悬崖峭壁和岩石裸露的坡面上的侧柏,多呈矮小的灌木状。侧柏冬夏常青,生长缓慢,干枝弯曲,树龄可达千年。风景区植以侧柏,常形成肃静、清幽的气氛,所以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侧柏怕涝,排水不良时,会导致烂根死亡。侧柏是改造环境的先锋植物。侧柏林多为天然次生林。由于人类长期开垦,使大面积天然栓皮栎林等落叶阔叶林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导致气候变干,水土流失,基岩裸露,于是栓皮栎等落叶阔叶树便无法生存下去,这时除一些地方发展为灌丛外,另一些地方便形成侧柏林。近年来,由于封山育林,开展水土保持,在人为影响下,栓皮栎林正在恢复和发展。随着环境的逐渐好转,侧柏将失去和栓皮栎等落叶阔叶树竞争的能力,这样以来,侧柏林除占据山脊梁顶、悬崖峭壁外,在其它地方将不断退缩,以至最后消失,所以,大面积的侧柏林是不稳定的,它只是作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的先锋乔木阶段出现的。在栓皮栎林带内,栓皮栎还和一些其它落叶阔叶树以及侧柏等常绿乔木构成一些杂木林。杂木林内,树木参差不齐,树叉交错,奋力争长,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本亚带除野生乔木外,栽培树木种类繁多,除部分果树连片成带外,其余多散生。主要树种有:杨、柳、臭椿、榆、槐、泡桐、揪树、侧柏、栾树、榉树、黄连木、刺槐等。栽培的落时果树有:苹果、梨、柿、板栗、核桃等。山前黄土塬目前已发展为眉县重要的苹果基地,低山区的核桃、板栗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锐齿栎林亚带本亚带主要分布在海拔米,即从蒿坪寺到上白云之间。土壤以普通棕壤为主,还有弱灰化棕壤。在这一亚带内,栓皮栎减少,锐齿栎增多,锐齿栎幼林常连片出现。本亚带还是油松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带,在下白云以下,油松远比华山松多,在西太白山,老爷岭以下及兰紫湾等处,还分布着小片油松林。锐齿栎为落叶乔木。叶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少,长11-25厘米,先端尖厂,基部宽楔形,边缘锯齿尖锐,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密生星状毛。树干通直,树皮暗灰色,纵裂。木质坚实,为优质木材和优良薪炭材。种仁富含淀粉,还可作化工原料。&油松为常绿乔木。叶二针一束,长6.5-15厘米,粗硬。树身高大通直,树冠塔形或卵圆形,孤立老树的树冠平顶,扁圆形或伞形。油松适应性强,喜光抗寒,比较耐旱。在深厚肥沃的棕壤及淋溶褐土等微酸性和中性、并且通气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在悬崖峭壁和山梁峰顶等条件很差的石缝中也能正常生长。油松不畏风雪严寒的特性,伟岸挺拔的姿态,在严酷条件下冬夏长青的顽强斗争精神,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革命者威武豪迈、坚贞不屈、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质。陈毅同志在诗中曾写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油松木质坚实,耐压耐磨耐腐,是用途很广的优质本材,所以油松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锐齿栎林外貌比较整齐,生长发育良好,林内层次分明。林下灌丛常见的有荒子梢、胡枝子等,其它少见。林外杂草甚多,占优势的有芒、大油芒、山棉花(Anemone tomentosa)及蒿类等。事实上,本亚带目前锐齿栎林所占的面积很小,而其它树种的混交林面积很大如板栗林、山杨幼林,还有一些由皂柳、青柞槭、鹅耳枥、水榆、灰楸、青麸杨、大果榆等组成的杂木林。太白山所含华中植物区系成分大体以这一亚带为分布中心,主要有四照花、八月炸、猫儿屎、八角枫、枳棋(拐枣)、猕猴桃、漆树等,特别是我国华中特有的世界单种属植物山白树(Sinowilsonia heryi)和串果藤(sinofranchetia chinensis),这里也有分布。闻名中外的猕猴桃,全身都是宝旷猕猴桃因猕猴喜食而得名。我国民间早巳发现猕猴桃这种果树资源,在《尔雅》中就有记载。这是一种落叶缠绕性藤本植物,藤长4-8米。性喜温暖潮湿,多分布在林缘和灌木丛中。浆果卵状长圆形或近球形,长3-5厘米,果皮上密生棕黄色长硬毛。成熟的浆果味道鲜美,香甜中略带酸味,是一种富含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水果。据分析,果实中含葡萄糖15.27%、果糖6.57%、蔗糖2.91%;每100克中还含维生素C156.86毫克。果实除了生食外,可以制成罐头、果脯、果酱,还可以用来酿酒。茎枝纤维,是制作高级纸张的原料,茎皮及髓中胶质可作造纸胶料。花是一种优质蜜源,并可提制香精。根皮可以入药,根茎叶还可制作农药。有趣的是,当前进入世界市场的新兴果品“基维果”,就是新西兰人从中华猕猴桃选育出的新品种。中华猕猴挑1900年传入英国,1906年新西兰开始引种,目前所谓的“基维果”已在欧美许多国家栽培。漆树为高大的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既是天然涂料树和油料树,又是用材树。它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温和湿润的环境中。由漆树割取的漆液,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刚割出的漆液为乳白色或灰黄色,;与空气接触后迅速变为黑色。生漆在空气中容易于燥,并结成黑色光亮的漆膜,附着力、遮盖力、耐久性和防蚀性都很强,而且耐水、耐热、耐磨、耐腐蚀,所以生漆是一种用途极广的优质涂料,漆树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漆蜡和漆仁油,既可做肥皂、油漆的原料,又可食用。漆树木质颜色黄亮,耐湿耐腐,应用较广。干漆和漆树的叫、花、果实都可人药,根和叶还可以制做农药是供农田厌虫用。太白山区,藤本植物在这一亚带内最为繁盛,除上述者外,还有大叶蛇葡萄、毛葡萄、复叶葡萄、西五味子及葛藤等。在上白云附近,栎林中藤蔓交织,张棚结盖,野花放香经久不散;香甜可口的八月炸,味酸色紫的山葡萄,鲜红如珠、集结成穗的五味子等,一束束、一串串、挂在藤上,琳琅满目,格外逗人喜爱。难怪当地有这样的谚语:“七月洋桃,八月炸,九月茅栗笑哈哈。(洋桃即猕猴桃)(3)辽东栎林亚带本亚带主要分布在米,即在下白云到大殿之间。土壤为普通棕壤,向上到大殿一带为生草棕壤。这里锐齿栎和油松明显减少,辽东栎和华山松占优势。辽东栎纯林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拔1820米处的上白云到大殿之间,大殿附近有散生的辽东栎大树。西太白山阴平梁上有较好的辽东栎萌芽林,母株根基直径最粗者可达1.5米,目前萌株最粗的已超过24厘米,但辽东栎所占面积不大,仍以混交林为主。华山松分布的范围最广,从海拔1140米处的蒿坪寺起,直到海拔3060米处的放羊寺都有华山松,但是在骆驼树到斗母宫之间,华山松比较集中,生长旺盛,郁郁葱葱,常形成小面积的纯林。辽东栎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老枝粗壮,暗灰色,具有多数明显皮孔。单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5-17厘米,宽1.5-10厘米,基部楔形,先端钝圆,边缘有圆波状锯齿5-7对,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沿叶脉有稀疏绒毛。这种树喜光,多分布在土层较厚和稍湿润的向阳山坡上,与其它树种组成混交林。辽东栎种子中富含淀粉,一般达40%左右,树皮、叶和斗壳均可作栲胶原料。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为常绿乔木。树身顺直高大,幼松皮平滑而薄,灰绿色,老树皮则开裂成方块状,不剥落。小枝绿色,无毛。针叶五针一束,长8-18厘米。喜光、喜温和、凉爽、湿润的气候,此较耐寒。能适应多种土壤,但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严格,在过干、过湿和盐碱性土壤中均不能正常生长,主要分布在阴坡、山脊和山顶上。华山松更新繁殖容易,生长比较迅速。木质较软,容易加工,木材用途较广。松子可榨油,还可供食用。树皮可提取栲胶,树上可割取松松脂。针叶可综合利用,提取芳香油等。华山松树冠优美,冬夏常青,气势雄伟,是重要的风景树之一。本亚带内,花岗片麻岩峰林地貌甚为发育,柱峰孤立,直指苍穹,其上一株株华山松亭亭玉立,构成一幅幅奇妙绝伦的风景画。本亚带混交林中,乔木、灌木种类繁多,主要有:山杨、辽东栎、太白杨、椅杨、皂柳、红桦、坚桦、千金榆、刺榛、三桠乌药、湖北花楸、陕甘花揪、尖叶枸子、蔷薇属多种;湖北山楂;无毛甘肃海棠、绣线菊、米面翁、膀膀果、槭属多种;暖木、光叶泡花树、少脉椴、来(木来)木、水曲柳、荚蒾属多种。裸子植物除华山松外,还有少量的巴山冷杉,大殿附近还零星分布着数株铁杉及刺松。混交林下的灌木层以华桔竹(又名拐棍们)占优势。在本亚带的上部及谷地中常见有水蒿群落,其它蒿也多属中众及湿生种类。本亚带内药用植物极为丰富,在大殿附近就可找到中草药二百多种。林内食用、药用菌类植物也比较丰富。林下土中盛产猪苓,辽东栎树上常生长着桑寄生,林中还产灵芝、猴头、蘑菇、木耳等。(4)红桦林亚带本亚带分布在海拔米,大体在骆驼树到斗母宫之间。这里气候偏凉,湿度较大,再加上地形起伏高差较大,多悬崖峭壁、柱峰危岩,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较差。土壤以生草棕壤为主,向上渐变为生草灰化棕壤。环境的变差,使得本亚带的树木种类大为减少,目前占绝对优势的是红桦。华山松愈向上,则生长不良,零星散布。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又名纸皮桦,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形端丽;树皮光亮,颜色橙红,其薄如纸,上被白粉,皮孔白色显著,薄皮常常成片剥落;单叶,互生,叶为卵形,先端尖,基部为圆形,边缘有锐尖锯齿,无毛,侧脉9—10对,叶质较薄,叶脉在背面不显著。这种树喜阳怕风,多生长在温凉湿润的背风山坡上。红桦生长迅速,木质细致,木材用途较广。红桦多构成大面积的纯林,红桦林的群落外貌整齐,结构简单,层次分明。由大殿南望,林冠黄绿如盖,干枝光亮橙红,与下面颜色暗绿、郁郁葱葱的栎林亚带截然不同。在斗母宫下面红桦稀疏的林下,常密生着太白杜鹃(又名药枇杷)灌木层及稀疏低矮的华桔竹灌木层。在林缘和林间空地上,常生长着峨眉蔷薇灌丛,五、六月间,白色花朵在枝头怒放,高洁清雅,芳香宜人,林内景色为之一新。八、九月间,果实长成,葫芦形的小果鲜红光亮,使绿色灌丛更加美丽。这种小果,甜中略带酸涩,尝此野果,颇觉新鲜。草本层以野青茅属占优势。红桦林下还生长着多种重要药材,如天麻、大叶三七等。华山松多残留于山峰、山梁及悬崖峭壁等处的裸露基岩上。本亚带内,还有少量巴山冷杉零星散布其中。红桦林和华山松在西太白山石垭子一带也有分布。(5)牛皮桦林亚带海拔米,即在大殿到明星寺之间,分布着牛皮桦林亚带。越向上自然条件越差,土壤由生草灰化棕壤,变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因而牛皮桦逐渐增多,并在斗母宫以上更为集中,形成大面积的纯林。由斗母宫向上,巴山冷杉逐渐增多,有时与牛皮桦组成混交林。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是红桦的变种,皮色较红桦稍浅,多呈深桔黄色或桔黄带褐色,而叶片背面沿叶脉有密生丝状柔毛,并具腋生丛毛。牛皮桦对生境条件适应性很强,它可以在完全裸露的流石滩上或石质山坡上生长,是原生裸地上的先锋树种, 形成原生林。它还可以侵入到次生的无林地上,发展成次生林。在土壤瘠薄,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红桦常常被牛皮桦所取代。牛皮桦一般生长不良,树干矮而多分枝,树冠疏松不整齐。斗母宫以上,牛皮桦占绝对优势。斗母宫到平安寺之间全是牛皮桦纯林。林下灌丛仍以华桔竹为主。在林间比较开阔的地面上,常出现以秦岭小檗(Berberis circumserrata)为主的灌丛,或为野青茅属的草地。在平安寺附近的空地上,还生长着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兰。柳兰的叶似柳叶,蓝紫色的花朵分外娇美。在平安寺和明星寺一带,柳兰成片分布,形成优美的柳兰群落。明星寺以上,在稀疏的桦树林下,常有金背枇杷(Rhododendron przewalskii)繁生,在有的地段还形成金背枇杷灌木丛林。金背枇杷为常绿灌木,叶和花均比太白杜鹃大,高可达3米,干粗约15厘米。叶宽卵形或倒卵形,大而肥厚,长5—10厘米,表面光滑翠绿,背面密被黄褐色绒毛。干枝弯弯曲曲,奇形怪状,纵横交错,重熏叠叠,枝密叶茂,林下幽暗,其它低矮灌木和杂草多难以入内,而苔藓类却十分繁茂。每年五、六月间,白色和粉红色的钟形花朵竞相盛开,一团团,一簇簇,堆锦铺霞,把一段段山坡装点得分外妖娆。金背枇杷的叶面上常有菌类形成的白色圆球,大者如核桃,名叫“仙人果”,此物和金背枇杷的花和叶都是较好的药材。在较稠密的桦木林下,金背枇杷稀少。牛皮桦进入金背枇杷林后,一旦成林,金背枇杷便难以生存了。我国特有的独叶草(Kingdonia nuiflora),在太白山,主要就生长在金背枇杷林下。2.针叶林带(1)冷杉林亚带本亚带分布在海拔米左右,大体在斗母宫与放羊寺之间。这里分布着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主要生长着巴山冷杉。在海拔2800米到3000米左右,常出现巴山冷杉林的片段。巴山冷杉(Abies farges“)还称太白冷杉,是我国特有树种,为常绿乔木。枝条平展而轮生,合为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的树冠。树皮粗糙,暗灰色或暗灰褐色,块状开裂。叶条形,先端钝而有凹缺,上面深绿有光泽,无气孔线,背面沿中脉两侧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叶在枝下面列成两列。巴山冷杉一般高13—25米,胸径25—45厘米。木质轻软,年轮 清晰,树皮可提栲胶。巴山冷杉喜冷湿而耐阴,上白云附近就有栽培,生长发育良好。大殿以上零星散布,所见不多。斗母宫以上才开始形成小片冷杉林,在放羊寺稍下的山梁上方可见到面积稍大的巴山冷杉林。冷杉纯林郁闭度较大,林下阴湿多苔藓,而在稀疏的冷杉林下,方有金背枇杷等灌丛。冷杉林下草本植物主要有高山老鹳草(Geranium alp-inum)等。(2)落叶松林亚带&本亚带分布于海拔米,主要由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纯林组成,其上界已是太白山森林分布的上限。这里由下向上分布着生草灰化土、森林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这里气候较冷,生长期短,立地条件很差。太白红杉就是在这种比较严酷的环境中,缓慢地生长着。太白红杉是我国秦岭山地的特有种,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太白山一带。它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暗灰褐色,或稍带黑色,裂成薄片状;小枝下垂;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1.5-3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尖或钝,两面中脉隆起。太白红杉林,植株稀疏,林带下部一般生长良好,120年生的平均高13.4米,胸径26.4厘米,树干通直,木质细致轻软,用途较广。太白红杉对环境适应性强。它的种子具有长翅,传播距离较远,可以作为先锋树种迅速占领岩石裸露的空地。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其它树种已难适应,因而太白红杉自成纯林,仅在该带下限附近,偶有散生的巴山冷杉、牛皮桦和极个别的太白花楸混入。这一林带的上部由于气候常年寒冷而且多大风,生物成土过程非常缓慢,因而太白红杉个体生长极慢,年粗生长多在0.3厘米以下,年高生长不足7厘米,干矮弯曲多分枝,当植株达2米以上时,除上部枝叶干枯外,且常有全株死亡现象。再往上,象太白红杉这样生命力相当顽强的乔木也难以生长,这里便成为太白山森林的上限,其上便是高山灌丛、草甸带了。落叶松林带内,灌木层有密枝杜鹃(Rhododendron fastiniatum)、银露梅(Dasiphora glabra)、忍冬、高山绣线菊等;草木层成分复杂,主要有禾叶嵩草、圆穗蓼、早熟禾等;另外,林中苔藓地衣甚多,多生长在地面和岩石上。陕西以至整个华中地区,天然落叶松林很少,在整个秦岭中只有太白山天然落叶松林已达气候上限,而且保存完整,主要分布在第四纪末次冰川活动区的下部,这一带正好又是一些河流的源头,因而天然落叶松林的存在,不仅对涵蓄水源、保持水土、稳定岩块、改造生物环境极为重要;而且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所以,太白山落叶松林带一太白红杉林带,一定要很好保护。3.高山灌丛、草甸带太白山北坡海拔335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这里地势高,曾是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冰源地段。自第四纪末次冰川消退以来,这里一直处在冰缘气候控制之下,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辐射强烈,常刮大风,蒸发旺盛,生长期短;这里基岩裸露,块砾遍布,现代冻融风化作用仍在强烈进行;这里成土过程极为缓慢,主要分布着高山草甸土、原始草甸土和原始土壤。在这块冰蚀地面上,乔木已经绝迹,目前主要分布着矮生匍匐灌丛、矮生草甸、苔藓群落、地衣群落,另有少数裸露岩面被微观藻类和细菌群落所覆盖。矮生灌丛主要由密枝杜鹃和怀腺柳(又叫高山柳)组成。有时高山柳群落能以小的片段与密枝杜鹃群落组成复合体,有时偶尔与密枝杜鹃组成共优种群落。密枝杜鹃为常绿小灌木,由于顶芽不断死亡,而向两侧大量产生新枝,因而植株低矮,一般高20-50厘米,枝条短缩密集,呈团状。树皮灰褐色,老时片状剥落。叶小,长椭圆形或长卵形,长1-2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两面均密生腺鳞,表面深灰绿色,背面黄褐色,叶集生小枝顶部。七、八月间,在一个个枝头开出1-3朵紫蓝色花朵,使高寒严酷的山巅显得生机勃勃。密枝杜鹃可谓是抗疾风,傲冰雪的“斗士”。另外它的叶子含芳香油,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典型的密枝杜鹃群落和高山柳群落,总盖度分别为70-80%和50-70%。灌丛中还有高山绣线菊等。灌丛群落中常有禾叶嵩草密生,其盖度可达20%。矮生草甸,主要以禾叶嵩草(Kobresia graminifolia)群落占优势,在局部低平较阴湿的地段还分布着以圆穗蓼(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为主的杂草群落和以发草(Desckampsia caespitosa)为主的杂草群落。禾叶嵩草是典型的耐寒耐旱中生地面芽植物,它着生于岩面或岩隙之后,就向周围猛长新枝,形成圆柱状矮生密丛,株高30-40厘米,以适应高寒风疾的环境。禾叶嵩草群落结构和区系成分都比较简单,禾叶嵩草占绝对优势,覆盖度达80-90%,其余成分象太白银莲花(Anemone taipaiensis)、淡黄青香(Anaphalis flavescens)、柔软紫苑(Aster flaccidus萎垂紫苑)、风尾七(Sedum dumulos-um)、秦岭蚤缀(Arenaria giraldii)、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等,其覆盖度均不到1%。禾叶嵩草及其群落成土与保水作用很强,禾叶嵩草群落发展之后,土壤会发生显著变化,土层一般可增至15-30厘米厚。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太自山顶部冰蚀地面上的真正土层,是在禾叶嵩草群落发展以后出现的。苔藓群落和地衣群落分布极为广泛,从平原到高山,从岩石、土壤以至树干枝头,都可见到不同种类的地衣和苔藓。在太白山顶部,灌丛和草甸合起来占不到一半面积,而苔藓和地衣群落却要占一半左右。除了新断开的岩面,所谓裸岩,实际上并非完全裸露,其表面往往被细菌和微观藻类所盘踞。细菌群落以反硝化细菌占绝对优势,氨化细菌次之,铁细菌更少,磷细菌最少。而微观藻类群落以兰藻和绿藻为主。地衣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植物体,而是由生活在紧密共生状态下的两个彼此不同的成分。真菌和藻类组成的复合体。地衣无根、茎,叶的分化,为原始植物体。地衣是岩石上明显的先锋植物,它们能在其它植被实际上不存在的生境中生长和繁殖。地衣在裸岩上的着生和发展是原始成土过程中很重要的阶段,地衣分泌地衣酸腐蚀岩面、粉碎岩石成为泥土;另一方面地衣残体的大量聚积,增加了泥土中的有机质,于是便会逐步形成原始土壤薄层。目前,太白山顶部,壳状地衣群落占全部地衣群落面积的8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而叶状地衣占10%以上,枝状地衣仅仅占到1%左右。苔藓属于高等植物,是苔纲和藓纲植物的总称。苔藓也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和地衣一样,也能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进行生物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太白山顶部,生长在裸岩上的有紫萼藓、黑扭口藓、角齿藓等;生长在灌丛杂草中的主要有太白茶(C1adonia vermiculata)、太白花等。在草甸土上有时苔藓密集丛生,结片成层,状似地毡,其中以高山对叶藓为优势种。近年来,有人研究指出:太白山冰蚀原生裸地植被的演替是从细菌和藻类组成的微生群落开始,然后经过地衣群落、苔藓群落、嵩草草甸,最后到高山柳和密枝杜鹃灌丛所覆盖。并预言,太白山顶部将在若干年后,会完全被高山柳和密枝杜鹃灌丛所覆盖。太白山南坡,在海拔1500米以上,植被分带与北坡基本一致,只是相同植被带的上界稍有上移。二、资源丰富 用途广泛太白山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用途广泛,人们从这一绿色宝库中,可以索取各种各样的物质,广泛应用于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1、林海茫茫木材的用途极为广泛,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太白山林海茫茫,绿波无垠,既有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的原始林,又有干直叶翠、茁壮成长的人工林。用材树种名目繁多,优质木材比比皆是。除垂直带谱中的各建群种,象栓皮栎、锐齿栎、辽东栎、侧柏、油松、华山松、冷杉、云杉、红皮桦、牛皮桦、松以外,还有小叶杨(又称河北杨、河杨等)、青杨、毛白杨、山杨、椅杨、太白杨、揪、臭椿、香椿、白榆、槐、刺槐、皂荚、五角枫、黄连木、大叶朴、小叫朴等等,这些落叶阔叶高大乔木,有的零星散生,有的组成杂木林,;有的为人工所栽培。另外,果树中的梨、怖、板栗子、核桃等,同时还是质量较优的木材树种。毛白杨(Popuhts fomentosa)为我国特产的天然杂交树种。这种树生长快、寿命长、分布广,树干高大通直,树姿雄伟壮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特有的乡土速生用材树种。山杨(P.davidiana)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垂直分布常常可达海拔3000米以上。椅杨又叫威氏杨(P.wilsonii Schneid),这是华中和华西的乡土树种,成年树高可达25米,胸径可达50厘米,为我国所特有。太白杨(P.purdomli Rehd)也是我国特产,又名波斯杨,太白山大殿附近常可见到粗约50厘米、高约30米的成年树。太白杨散生在其它林中,犹如鹤立鸡群,高大雄伟,超群越众。白榆(Ulmus pumila)就是人们常说的榆树。白榆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不仅适应性强,而且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很强,常可长成20多米高、一米多粗的大树。榆树作为一种行道树、观赏树,还深受美国人民喜爱,但是从1930年起,荷兰榆树病从欧洲传到美国,目前这种病四处蔓延,使美国榆树平均每年要死掉40万棵,许多过去榆树成行、浓荫如盖的大街通衢,现在变成光秃秃的一片。白宫草坪上有一棵高30多米的大榆树,是1880年第十九任总统海斯任期内种下的,素负盛名,后来也因病于1979年砍掉。现在还没有有效的办法防止和消灭这种病。据研究,中国榆树有抵抗荷兰这种榆树病的能力,目前美国迪斯尼乐园中的两行中国榆树,依然是茁壮繁茂,生机勃勃。因此,有的学者指出,今后中国榆树有取代美国榆树的趋势。2、天然粮仓淀粉不仅是人类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而且还是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除栽培植物外,野生淀粉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被誉为天然粮仑。太白山富含淀粉的野生植物非常丰富。已知的淀粉和糖类植物有34种。壳斗科中的许多植物种子富含淀粉。全世界壳斗种植物约有8属900种,其中5属300多种产于我国,可以说我国是壳斗科的家乡。除栓皮栎、锐齿栎、辽东栎外,被称为“铁杆庄稼”的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我国主要的木本粮食树之一。它的种子一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干果,味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淀粉56.8%,蛋白质5.7%、脂肪2%,无论生食、炒食、煮食、烹调做菜均宜,栗子粉可用来制做多种糕点。相传晋朝时,有一次晋王领兵穷追敌人,因粮食接济不上,遂蒸栗以作饭吃,军队里便将栗叫做“河东板”。另外板栗还有治脾补肝、健胃、强壮身体的医疗功能。茅栗是板栗属中的一种野生种,其种子较板栗小,但营养价值却在板栗之上。太白山茅栗树成林,茅栗产量可观。太白山蕨类植物分布较广,风尾蕨科一些种的根中含淀粉量甚高,有的干蕨根中含淀粉达36.86%,除去蕨根中的单宁后、可制取蕨粉。蕨粉质量较高,可代替豆粉、藕粉,可以做饴糖、饼干、粉条。蕨根还是一种酿酒的原料。一些蕨的嫩叶幼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菜。蕨的全身既是提取拷胶的原料,还是十种可治多种疾病的中草药。葛(Pueraria lobata)又叫葛条,太白山大殿以下广为分布。其根中富含淀粉,新鲜的葛根一般含淀粉19-25%。葛粉可供食用,亦可做轻工业原料,葛粉加水蒸煮后,粘性很大,似糯米汁状,葛根还可用来酿酒。此外,葛藤还是一种野生的优质纤维植物,我国古代就有用葛藤的茎皮纤维来织“葛布”的记载。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即洋姜)、低、中山区都有分布。其地下根茎含淀粉或糖类,可做蔬菜生食,亦可腌制咸菜,伺时菊芋还是酿酒的好原料。老榆树皮及根皮内含淀粉及粘性物,制成的榆皮粉可掺合面粉食用。此外还有榛子、百合、山药等,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淀粉植物太白山的糖类植物更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温带和暖温带的水果有:苹果、梨、杏、桃、柿、拐枣、猕猴桃、八月炸、五昧子、山葡萄、峨嵋蔷薇果等等。每到七、八月间,从山下到山上,鲜果盈枝,清香诱人。苹果甘美,甜梨酥脆,猕猴桃新鲜奇特,五味子如宝珠结穗……,在这种丰收的季节里,会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大自然的丰美。3、油脂植物潜力大油脂、蛋白质和淀粉是人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特别是油脂的构成元素中,有较多的碳和少量的氧;所以油脂在人体内比蛋白质、淀粉能发出更多的热量。另外油脂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太白山的油脂植物潜力很大,约有150种,被称为“木本油料之王”的核桃,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而野生油脂植物更是多种多样,用途越来越广。核桃实际上是胡桃科胡桃属中的植物胡桃。相传汉朝时,“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种”。核桃全身是宝,核桃仁营养丰富,含油脂60-70%,蛋白质17-27%;还含钙、磷、钾、铁及多种维生素。核桃是一种优良的干果,其油味美且香,系高级食用油,同时又是一种干性油,可制上等油漆和绘画颜料。另外,核桃仁味甘性温,长于补肾,是一种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疗效的滋补剂,故有“健康之友“的美誉。核桃仁之间的中隔和未成熟核桃的绿色肉质外果皮分别是中药材中的“分心木”和“青龙衣”。核桃树的皮和叶富含单宁,是制取拷胶的原料。核桃外果皮和树叶可制杀虫农药。尤其是核桃树木质细致坚韧,不翘不裂,耐冲击,纹理直,花纹美,刨面有光泽,是一种比较贵重的优质木材。松科和柏科中的许多植物的种子都含有丰富的油脂。华山松种子的含油率约为油脂42.76%,仁内还含蛋白质17.83%,味美清香,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是工业上制肥皂、硬化油、调制漆和润滑油的重要原料。油松种子的含油率为40%,同样可供工业用和食用。侧柏种子含油率稍低,约为22.17%,工业上多用来制肥皂和油墨。从侧柏的果实、枝叶和木材中还可提取一种芳香油,叫柏木油。柏木油经提炼后烘干即得“柏木脑”,除作香料和配料外,。还是一种药用消毒剂。榛(Corylus heterophylla)的种子含油率为51.6%,榛仁中还含蛋白质16.2-18%,碳水化合物16.5%,并含多种维生素。果仁香甜如花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干果,其油是高级食用油。另外,榛子油系不干性油,工业上多用于油画和化妆品,色泽经久不变。黄连木又叫药树(pistacia chinensis),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全果实含油率为35.05%,这种油酸值高,味常苦涩,可供工业制肥皂及润滑油,经过一定处理亦可食用。另外,黄连木的枝、叶、根、皮均可做杀虫农药。毛梾又名油树、梁子木、车梁木等(Cornus waletri),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毛梾的果皮、果肉和种仁内都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少量的糖与蛋白质。果实含油率达31.80-41.30%,含糖2.9-5.88%,蛋白质1.33-1.58%。油为半干性,并富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炼熟后可食用、毛梾油可供制肥皂、油漆和润滑油,药用可治皮肤病。毛梾生长快,结实早,盛果期长,株产果实可达200斤,因此人们称赞毛株是“一株车梁木,一亩油料田”。毛梾的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以前多用来制造车轴等,故有“车梁木”、“梁子木”之称。牛皮桦的树皮可提取桦皮油,出油率为33.12%,与矿物油相似,在工业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桦皮原油又叫桦皮焦油,油中含有消毒物质,是重要的制革用油。用桦皮焦油润皮革,可使皮革柔软舒适、富有弹性,且经久耐用。太白山的油脂植物还有漆树、苦楝树、五角枫、三桠乌药、香椿、臭椿、桃、李、榆、苍耳、播娘蒿、黄花蒿等等,真是不胜枚举。4.纤维植物种类多植物纤维的应用相当广泛,从日常生活到纺织、造纸、编织等等,都离不开它。人类利用植物纤维作纺织原料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许多多的植物纤维。将得到充分利用。太白山的纤维植物约有114种,有的是木本植物,有的是草木植物,有的用皮,有的用茎、叶,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桑科植物中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一种落叶乔木。从构树皮中可制取高级纤维。这种纤维性韧而柔软,能经受住较强的拉力,不仅是制复写纸、蜡纸、绝缘纸、制油纸雨伞用棉纸的重要原料,而且还可以与棉花混纺织布。构树钓皮、茎、叶可提取拷胶,果实可生食。榆树的幼皮纤维质量较好,出纤维率可达16-18%,是人造棉的原料之一。禾本科芦苇属的芦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纤维植物,含纤维素44%,仅次于棉、麻,与林木相仿,是理想的制浆造纸和编织原料。芦苇多生长在沼泽地中,而且一年一收,这是林木所不能比拟的。按平均产量计算,一亩芦苇提供纤维的数量,相当于四亩针叶树,五吨芦苇可以代替10立方米木材。芦苇纤维是一种优质造纸原料,可以制造凸板纸、铜板纸、胶板纸和高级卫生纸等。目前芦苇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造纸原料,因此有人称芦苇是“第二森林”。除造纸以外, 芦苇纤维不仅可以制人造丝,而且还可以用来制粘胶纤维, 与其它原料配合,5吨芦苇可制一吨粘胶纤维,这些粘胶纤维可织布16500尺,相当于2500斤皮棉。芦苇茎光滑、通直、坚韧,是编织的好原料,建筑、仓库、包装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各种苇席,就是用芦苇编造的。芦苇根是一种药材,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可熬糖、酿酒。芦苇还有固堤、防止水土流失、改良盐碱地的作用。近年来,人们还发观芦苇可以净化严重污染的水域,是一种保护环境的绿色植物。太白山比较潮湿的河谷低地,甚至到海拔1380米的中山寺一带都有芦苇成片分布;在蒿坪寺附近,还有一个地方名叫苇子滩,可见当年这里芦苇生长之盛。芒是一种大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太白山的林间空地上多有分布。这种草高可超过1米,杆直立,茎中实,茎皮和叶经脱胶后,可制人造棉和各种优质纸。马蔺’(1ris lacteal var.chinensis)也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低山和平原区,其叶坚韧,富含纤维,可以造纸和人造棉。还有许多种乔木的树皮和更多的草本植物都富含纤维,可作造纸原料。&5.单宁植物丰富多彩单宁就是人们习惯中常说的鞣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质。自然界的许多植物中,都含有单宁,从含单宁植物中浸提出的产品,叫做拷胶,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原料,被广泛地应用在皮革工业、制渔网工业、印染工业和医药卫生等方面。太白山单宁植物丰富多彩,已发现的约六十余种。栓皮栎、辽东栎等树的壳斗和种仁以及树皮均含单宁。栓皮栎的壳斗含单宁13.26-26.06%,每50公斤种子可提取拷胶约12.5公斤。这种栲胶质量好,在鞣革和印染工业上应用较广。油松、华山松、落叶松、冷杉、云杉、粗榧等的树皮中所含的单宁量多质优。华山松树皮中含单宁常达12-23%,从华山松和冷杉等的针叶中,还可以提取针叶芳香油。盐肤木的叶上生的虫瘿叫五倍子,青麸杨植株上也生长着五倍子。五倍子中含单宁非常丰富,一般可达60-80%,是相当重要的单宁原料。树皮中含单宁的还有毛白杨、小叶杨等,它们含质量甚优的水解类单宁,含量多在5%以上。鹅耳枥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含量可达16.43%。有的植物皮和叶均含单宁,如楝树树皮中含单宁6.9%,而叶中含单宁13.17%;臭椿的叶中比皮中含单宁多,叶中含单宁可达15%;还有毛栎、黄栌等等。构树的茎、皮、叶中,马桑的茎皮、根皮和叶中,黄连木的树皮、果实和叶中,都含有单宁。峨嵋蔷薇的根中含单宁,尤其是根皮中含单宁可达16.31%。全株含单宁的植物,主要是蕨类和一些草本植物。蕨全株含单宁在9%以上,柳兰全株含单宁可达10.65%,这些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野生单宁植物。6.其它经济植物多种多样太白山生长的其它经济植物还有橡胶植物、香料植物、漆液植物、胶料植物、树脂植物、农药植物、饲料植物、绿化植物等等。橡胶是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橡胶植物是制取橡胶的主要原料。太白山的橡胶植物有杜仲、猫屎瓜和卫矛等。杜仲 (Eucommia ulmoides)又叫丝棉树,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以上,树皮灰黑色,具有深裂,折断时可拉出许许多多银白色的胶质细丝。杜仲的树皮、果实和叶子中均含胶,但含胶量因植物部位和年龄而有所不同。一般成年树的含胶量占干原料的百分数为:叶子3—5%,树枝皮2—4.5%,树干皮8—9%,树根皮8—12%,果实15%以上。杜仲所含的橡胶属硬橡胶,这种橡胶有高度的绝缘性、耐水性;以及对酸碱等化学药品的高度稳定性,因而用途广泛而重要。另外,杜仲皮还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种子还可以榨油。猫屎瓜是一种落叶灌木,果皮中含胶量高达21%,果肉味甜可食,种子还可以榨油。卫矛也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茎皮和根皮中都含有硬橡胶。自然界许多植物都含有芳香油,它们是提取香料的主要原料。我国是世界上应用香料最早的国家之一,现在香料的应用更为广泛,饮料、食品、香皂、香水、化妆品、医药制品等许许多多的日用品都离不了它。太白山香料植物约有了70多种,大都是野生植物。松柏科植物是提取柏木油、松针油、冷杉油的主要原料;豆科植物刺槐和槐的花中都含有芳香油,从这两种花中可以分别提取刺槐花浸膏和槐花浸膏;三桠乌药油是从三桠乌药的枝叶中提取出来的;北五味子油是从五味子的茎、叶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纟散)形科小茴香的幼茎嫩叶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蔬菜,从它的果实中可提取小茴香油,唇形科植物薄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而且从它的茎叶中可提取薄荷油,薄荷油可进一步加工为薄荷脑,我国是世异上出口优质薄荷脑的主要国家;菊科的艾也是一种中药,在医疗方面用途较广,从艾叶中可提取艾叶油。此外,象漆树,桃树、松树、楝树、构树等还分别是漆液植物、胶料植物、树脂植物、农药植物,饲料植物、绿化植物等等。经济植物一物多用,全身是宝,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植物的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太白山上无闲草”我国人民利用一些植物治疗疾病的历史相当悠久,经验相当丰富,因而发现的药用植物的种类相当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已超过4000种,故我国有“世界药用植物宝库”之称。太白山得天独厚,药用植物满山遍野,多种多样,素有“太白山上无闲草”之美誉,目前已发现的药用植物约510种。这些药用植物有的名字前冠有“太白”二字,以示太白所产,与众不同。、当地群众还把部分重要药物归纳为“太白山七十二样七”。特别是新发现的一些具有抗癌性能的药物,更是弓[起各方面的重视。太白山真是一个 “药山”、“宝山”,直到现在,在当地群众中还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神话。1.太白山七十二样“七”“七”是群众对重要药物的总称呼。太白山“七”类中草药被列入《陕西中草药》一书的有五十余种。具有解表功能的植物鹅脚板和多花落新妇,分别被称为羊膻七和金毛七;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植物大叶堇菜、金线重楼、大血藤、流苏虾脊兰分别叫做寸节七、螺丝七、五花七、马牙七;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植物有水葫芦七;能健脾化湿的植物有盘龙七;具有消导功能的植物鸢尾又叫青蛙七,具有渗湿利水功能的蕨类植物铁角蕨、掌叶铁线蕨分别称做猪鬃七和铁丝七,而同功能的植物杓兰,叫做蜈蚣七;窝儿七、雷公七、拐枣七、竹根七、长虫七、铁牛七、金牛七、桃儿七、花叶狗牙七、追风七和天王七均具有祛风湿的功能,它们的植物名依次是山荷叶、七筋菇、荷青花、开口箭、长春七、铁捧锤、太白乌头、鬼臼、美丽鳞毛蕨、水杨梅和羽裂莛子簏;具有平熄肝风功能的白窝儿七(偏头七), 钮子七分别是植物鹿药和大叶三七;止血植物有白三七、狮子七,还有被称做荞麦七、蝎子七和芋儿七的翼蓼、珠芽蓼 和延龄草;可以活血的算盘七、大人血七、小人血七、红毛七、葫芦七、鸡血七、蓼子七、云雾七的植物名分别是羊耳蒜、大人血七、白屈菜、类叶牡丹、华丽橐吾、中华抱茎蓼、金线蓼、秦岭翠雀花;补气药物黄精又叫鸡头七;补血药物有麦穗七;补阴药物头发七、牛毛七、凤尾七、人头七的植物名依次是亚洲树发、山毛藓、香景天、角盘兰;补阳药物黑虎七实际i是中华凤丫蕨……。这些药物多以形态特征命名,因此在识别药物和采集药物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太白山的重要药材还有:太白贝母、太白黄连、太白米、太白花、太白茶、太白三七、太白黄精、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美花草、太白小紫苑、太白参、太白树等。太白贝母(Fritillaria raipaiensi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岩石裂缝中,药用鳞茎 味苦、古,性微寒,有润肺、化痰、止咳的功能,是治疗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中药之一。当地有“花似灯笼叶似韭,五月开花六月休,要采贝母岩上走”的民谚。太白黄连,植物名长果升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牛皮桦、冷杉或落叶松林下,药用根及全草,功能同黄连。太白米,植物名假百合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丛中,药用鳞茎及根。鳞茎称太白米,根叫太白蒜。太白米含生物碱、皂甙、醣等,有健胃止呕、镇痛止咳的功能,是一种良好的健胃药。太白菊又名肺经草,是—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太白山顶部高山草甸带,药用全草、味苦、微辛,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明目的功能,是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草药之一。祖师麻和百步还阳丹都是医治跌打损伤的重要草药。祖师麻植物名黄瑞香,是一种落叶灌木, 药用茎皮和根皮,味辛,苦,性温,有小毒,有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民间有“打得顺地爬,离不开祖师麻”的谚语。百步还阳丹植物名鸟巢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和全草,味甘,性平,可强心兴奋,活血散瘀,接骨生肌,有使垂危病人回生的功能。凤尾七,植物名香景天,又名凤尾草,多生长在高山裸露岩面上的小片薄土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及苗尖,有补肾、养心安神、调经活血、明目的功能,是主治虚劳症的重要草药,当地群众所说的“要叫虚劳好,离不开凤尾草”,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其它常用中草药如:党参、,黄芪、黄精、天麻、首乌、菖蒲、大黄、羌活、威灵仙、杜仲、五味子、灵芝、猪苓、空洞参、太子参、手儿参等太白山应有尽有。此外,太白山特有的金柴胡、太白洋参和太白美花草等都有独特的医疗价值。太白山药用地衣苔藓名目繁多,作用独特。黑石耳、白石耳的植物名皮果衣,网肺衣、珊瑚芽肺衣、南肺衣、绿皮地卷和黑点地卷在草药中均叫老龙皮,以及植物名冰岛衣的太白树等都是健胃、消食、利水的良药。黑红衣、高山黑红衣的草药名是石霜,东方珊瑚枝、珊瑚枝、混杂珊瑚枝的草药名是石寄生,扁枝衣和义扁枝衣的草药名是鹿角草,它们都有止血、止痛、生肌的功能,是医治外伤的常用草药。树花、地花、云雾草的植物名分别是粉粒树花、梅花衣和破茎松萝,它们都是清热泻火的良药。太白茶的植物名是地茶,是一种安神、镇静、定惊的草药。近年来还发现植物名黄底石耳的红石耳不仅是一种健胃良药,而且还具有抗癌的功能。太白针植物名并齿藓,太阳针植物名平珠藓,它们与大叶藓、牛角藓等都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尖叶提灯藓、杉枝鳞叶藓多用于外伤止血;列孢耳叶苔草药名地蓬草,可以补肾健肝、清心明目,对于眼睛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尖叶小羽藓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藓,从这种藓中可以提取重要的青苔素,其消炎作用不亚于青霉素。满天星植物名细叶泥炭藓,不仅具有清热明目、退云翳、消肿的功能,而且从中可以提取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体氧化酶、过氧化酶、乳糖酶、触酶、转化酶、干酪氨基酸酶、粉酶、麦芽糖酶、纤维素酶、尿素酶等,这种藓吸水性极强,因而还可做代用药棉。2.癌症患者的福音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世界各国死亡率统计中占总死亡人数的12-15%。癌症的病因和防治办法,至今仍是国内外医学上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是世界药田植物的宝库,在这些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中,目前已发现不少品种有抗癌消肿的功能,仅太白山一地,可用于治癌试验的药物已有十一种之多,它们副作用小,疗效好,有广阔的使用前景,这真可以说是癌症患者的福音。桃儿七植物名鬼臼,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末生出叶子前在茎顶端生一朵稍带粉红色的白花,六至九月结一浆果,鲜红色,似桃,故名桃儿七。药用根和根茎,果实亦可入药。桃儿七是民间常用草药之一,并为草药之首,味苦,性微寒,有毒。桃儿七中所含的足叶草树脂;足叶草毒等物质有抑制癌细胞分裂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对治疗皮肤癌有效,民间也常用于治疗子宫癌和食道癌。除此而外,桃儿七还是治疗心脏病、慢性气管炎、肝脏病的良药。桃儿七在太白山分布较广,主要生长在海拔米之间的松、杉、桦林下或杂草中,或山脊两侧平坦的小沟中。裸子植物粗榧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多分布在低山区林间空地上。粗榧含有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等抗癌物质,对血癌即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毒性小。目前已发现的菌类抗癌植物有猪苓、猴头、桦灵芝等。太白山松栎林下盛产猪苓,也产猴头,而桦灵芝主要寄生在桦及栎的树干上。猪苓是多孔菌科猪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自古以来,多用于利尿,而现在己知猪苓对原发性肺癌有较好的疗效。猪苓含有角甾醇、粗蛋白、多糖和2一羟基廿四碳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并无直接杀灭癌细胞的威力。猪苓抗癌的奥妙在于它含有一种葡聚糖的多糖体,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地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从而使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桦灵芝的植物名木蹄又叫桦菌芝,味淡;微苦,性平,含皂甙、鞣质、醣、氨基酸等,有抗癌功能,多用来治疗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猴头是担子菌纲多孔臼齿菌种的一种真菌,它的子实体新鲜时白色,基部稍窄,上部膨大,布满针状肉刺,形似猴子头部,因而称猴头。猴头既是山珍之一,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是一种佳肴,而且还是珍贵的良药。猴头主要含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酰胺物质等,对胃癌、贲门癌、食道癌等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应用较广的猴菇菌片,就是用猴头的固体培养菌丝体制成的片剂。据《陕西中草药》记载,太白山的抗癌药物还有螺丝七、三匹风、金刚刺,老虎草、龙葵、猕猴桃等。螺丝七植物名金线重楼,有的地方叫七叶一枝花,是一种生长在林下阴湿处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性寒有毒,可消癌肿。三匹风植物名蛇莓,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全草,主治癌肿。金刚刺是一种攀援状木质藤本植物,药用根茎,可消癌肿,它的植物名黑刺菝葜,还叫金刚藤。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败酱,当地叫老虎草,药用全萆及根茎,可治疗子宫颈癌。一年生草本植物龙葵和猕猴桃的根皮也有抗癌作用。3、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菌类食用菌类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有的称它们是“素中之肉”,有的赞它们是“健康食品”。我国人民食用蘑菇等菌类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太白山食用菌类除猴头外,还有木耳和多种蘑菇,它们都是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真菌。春雨过后,木耳遂生,直到秋季,一年可收采多次,而以春季头一轮木耳质量最佳。从春到秋,每当雨后,林内清新,草叶含珠,这时最令人注目的是生长在树干上、树根上、草丛中的各种蘑菇。为什么食用菌类深受人们喜爱呢?这是因为食用菌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滋补身体、医疗疾病,尤其是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食用菌类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l、B2、C、D等,同时还含有大量的钙和主要的造血物质铁、铜等,这是一般植物性食物望尘莫及的,就是动物性食物也难以伦比,所以食用菌类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常是其它食品难以代替的。食用菌类含有干扰素的诱导剂双链糖酸,并对胆固醇有溶解作用,因而食用蘑菇后,可以诱导人体内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能干扰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使病毒不能繁殖、蔓延,类似免疫作用的物质。所以,食用蘑菇对一些病毒性感染有较好的疗效。蘑菇中还含有一种可抑制血清和肝脏中血清胆固醇上升的物质,因而食用蘑菇,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等,都有相当程度的缓解作用。近年来,人们还发现食用菌类中含有一定量的抗癌物质,因而食用蘑菇等物,还有一定的防癌、治癌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菌类有毒,不能食用,因而采集时应特别小心。&4、“手儿参”和“鹿蹄草”酌传说手儿参植物名凹舌兰,又名手掌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圆锥状,肥厚,常分数个叉,白色,状如手掌,故名手儿参。手儿参有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的功能,与人参相似。相传人参原来生长在太白山,因被人发现后,连夜逃跑了。药王孙思邈闻讯后,立即带领人马紧紧追赶,追呀,迫呀,直追到长白山才追上了。于是药王下令将人参用绳倒绑双手,带回太白山。回到太白山一看,只剩下人参的两只断手,从此以后,人参便在长白山一带落户,而太白山就只有手儿参了。鹿蹄草又名鹿寿茶,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全草,味微苦、涩,性平,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调经活血、收敛止血的功能,多用于治疗虚劳咳嗽、肾虚盗汗、腰膝无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崩漏、白带、结膜炎和各种出血等。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跟前的一只金鹿私自跑到太白山游玩。王母娘娘发现后,立即派神兵前来捉拿,金鹿使尽神力,跃起四蹄,奔向天涯海角,直到海南岛的南端才被玉索套住拉回。金鹿奔驰时,留在太白山上的蹄印变成鹿蹄草,而金鹿被捉住的地方,至今仍叫鹿回头。古有“神农尝百草”之美谈,而真正的“神农”就是古往今来的劳动大众。正是他们在几千年,甚至好多万年的漫长岁月里,在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中医药学。也正是在辛勤地劳动中,他们用美好的语言来赞颂太白山的各种宝贝,甚至把它们神化。四、一草一木非等闲植物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改造大自然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保护环境功劳大&改造沙漠、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防治污染等等,都离不开绿色植物,在今天,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为什么绿色植物有这样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在生长旺盛季节,蒸腾作用强烈。一亩林地一年大约可以蒸腾三百吨水,林内浓荫密蔽,千亩林地还可以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正因如此,与无林地相比,夏天林内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大,小气候变化和缓。据观测,在炎热的夏季,白天林内气温要比无林地低3—4℃,日温差也较无林地小,所以,有人称森林是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调节箱”。树木花草还可以减小风速,拦截灰尘,净化空气。据观测,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一百多亩农田免受灾害;一亩树林一昼夜可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放出49公斤氧气,足够65个成人呼吸之用。不仅如此,绿色植物还可以吸滞烟尘和粉尘,还可以吸收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以及汞、铅、锌、铜、镉、铁等重金属气体和放射性物质。一平方米榆树叶和刺槐叶分别可以吸滞空气中的粉尘12.27克和6.37克;一亩树林一年可以阻留和吸收各种灰尘22-60吨;林内空气中的尘埃量要比林外少60%左右。近年来,人们还测定出,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四公斤,而空气中的氟化氢通过40米宽的林地后,平均浓度可降低47.9%。绿色植物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能散发多种杀菌素,可杀灭大量的细菌,因而林内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往往只有林外的1%。一亩松柏林一天能分泌二公斤杀菌素,可以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正因如此,松树林内空气中细菌的含量最少。由此可见,森林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空气的“净化器”。乔木林带还是一种“隔音墙”。各种声波碰到乔木林带后,约有26%被吸收,使音响强度降低20-25分贝,林带越宽,则降低的幅度越大。绿色植物正是这样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创造了安静清新、卫生舒适的优美环境。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植物还在监测环境污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现代最精确的理化分析方法也不能代替的。植物对环境污染最敏感,这是动物和人类望尘莫及的。比如,当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0.3ppm时,紫花苜蓿就会出现症状;而浓度达到1-5 ppm时,人才能闻到气味;浓度达到10-20ppm时,人才会咳嗽和流泪;所以,植物可以早期发现环境污染。&同一植物对不同污染的反应不同,不同植物对同一污染物的反应也不同,因而从植物受害的各种情况可以判断污染物质的种类,各种植物的生长状况综合起来,便可以反映出当地环境污染的程度。近年来,有些城市用冷杉、红松等植物的生长状况作为环境污染程度的标志,对监测环境污染很有成效。太白山可以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植物种类很多,象落叶松和油松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氯气和氯化氢;杏树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氟化氢;向日葵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氨;紫花苜蓿、荞麦可以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等。这样说来,植物确实是一个监测环境污染的“不下岗的哨兵”。2、莫要小看苔藓和地衣地衣是一种特殊的低等植物类群,它是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苔藓植物属于高等植物,是苔纲植物和藓纲植物的总称。地衣和苔藓在自然界分布广,数量大,是改造自然环境的先驱。但是由于它们多数体形微小,不易分辨,因而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地衣和苔藓都是植物界的拓荒者,地球上就是条件最恶劣的地方,也常常有地衣和苔藓类植物的生存。地衣和苔藓与其它类植物一样,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特别是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地衣和苔藓在监测环境污染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太白山已知的苔类植物有63种,隶属于29属,22科;藓类植物235种,隶属于113属,41科。太白山地衣类植物也比较多。除了药用苔藓地衣外,人们可以从毛叶苔、葡枝指叶苔、裂萼苔等中提取芳香油。三裂鞭苔富含蜡质,大孢紫背苔含反乌头酸、顺乌头酸、苹果酸、甘露棒糖醛酸等不挥发性有机酸,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长叶牛角藓还是碱性水的指示植物。苔藓和地衣由于组织简单、体形微小、生长缓慢,一旦受害不易恢复,因而对大气污染特别敏感,这是绝大多数高等植物难与相比的。据观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0.154ppm时,便对部分地衣和苔藓造成急性伤害,而常绿树在二氧化硫的浓度为0.4PPm的空气中,经过100小时,却很难用肉眼看出其受害情况。苔藓、地衣分布广,容易获得,因而用它们来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污染物质非常有效。另外,地衣和苔藓在鉴定地层、研究古气候、恢复古地理环境、推算冰川年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特别是苔藓植物不容易发霉和生虫,这至今还是一个谜,因而探索苔藓植物这一特殊性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闻名中外的独叶草太白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一些古老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能延续至今,这些幸存者在地球上犹如凤毛麟角,罕见难得,因此常常被人们视为“世珍国宝”,独叶草便是其中之一。独叶草目前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独叶草属,是一种矮小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特产。在太白山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牛皮桦、冷杉或金背枇杷林下,在放羊寺一带,独叶草的分布就相当普遍。那里常年气温低,湿度大,光照弱,尤其是土壤表面有一层10—30厘米厚的腐殖质层,腐殖质层通气好,偏酸性,这样的光照、水、热和土壤条件最适宜独叶草的生长。独叶草一般株高10厘米,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由具叶柄的营养叶和具长柄的单花组成。地下部分几乎全生长在土壤表面的腐殖质层中,由根状茎及着生其上的鳞片和不定根系所组成。它的地上部分“一岁一枯荣”,而地下部分的生命过程却一直要延续多年。每年春季,从根茎的顶芽和侧芽产生新的年苗,进行营养更新,可谓是“春风吹又生”。这一切与一般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颇为相似。独叶草的营养叶片近圆形,直径4—4.5厘米,全裂成五片,裂片宽楔形,每片再三深裂,顶端具细齿,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叶柄长4-8厘米,直立,基部具鞘。花柄高7-12.5厘米,直立、纤细、无毛,布满长条状紫色斑点,顶生一花,淡绿色,每年6—8月开放。小小的独叶萆之所以能闻名中外,引起植物学界的注意,主要是由于这种植物体上有许多原始性状。独叶草营养叶叶片的整个脉序是由一系列很明的二叉分细脉系统所构成,而且这些细脉数目又和叶片的每枚裂片的分裂程度和形态相关;例如它的中央裂片分成三个小裂片,其脉序就由三个较大细脉系统分别延伸到相应的小裂片中。这种脉序属于典型的开放的二叉分脉序,在被子植物中实属罕见,但却与裸子植物中的银杏和某些蕨类植物的脉序相类似;除此而外,在独叶草的根状茎和花的形态结构等方面,也保留了一系列原始特征。独叶草在我国分布较广,大致从云南西北部广经过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到陕西西部山地,呈连续分布,但以四川和陕西的高山区分布较为集中,这可能与第三纪以来的地质构造运动所引起的植物迁移有关。鉴于以上原因,目前多数植物学者认为,独叶草是反映喜马拉雅运动以前古老植物区系的孑遗分子,属喜马拉雅成分。研究我国独有的植物独叶草,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意义在于重新正确的确定独叶草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阐明此类原始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规律;进而为被子植物的演化提供新的资料。然而独叶草引起国内外植物学界的重视,仅仅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独叶草最早由美国人F.金敦.华德在我国云南采到标本,1914年由美国学者鲍尔弗和W.W.史密斯共同定名。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57年我国植物分类学者王文采重新指出独叶草叶脉的特异性,从而这种原始的被子植物又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植物形态学者佛斯特.A.S从1959年起,利用采自太白山的独叶草的腊叶标本进行研究,提出独叶草应另立为毛莨目中的一个新科,并认为这是一个残留科。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植物学者胡正海等人曾多次登上太白山,对独叶草的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独叶草各器官的内外结构及其个体发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系统观察,更进一步阐述了独叶草的原始性状,同时也指出独叶草还存在一些比较进化的特征。此后,美、英、苏等国的植物学家,陆续发表了各自研究独叶草的成果,有的还提出一些与上述观点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看法,于是在国际植物学界引起了激烈的学术争论。二十年来,围绕着生长在太白山上的独叶草的学术争论,反映出独叶草在植物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意义。争论在继续着,我国植物科学工作者,正在利用我国的优越条件,努力工作,决心在研究独叶草中,为我国的植物科学研究,为世界植物科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4.气候变化的活证据植物对气候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它们的生长发育状况能反映出环境因素中极微小的变化。因而从古到今,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物候知识,并用来划分季节,预告农时,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树木气候学,在研究古今气候演变方面更显示出惊人的准确性。一系列经过严格选择的、并且又处理恰当的树木年轮的宽度变化年表,相当于一部可靠的气候编年史,是气候变化的活证据,它不仅能反映出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一般变化,而且对于气候异常的特殊年份往往对应得更好。我们国家有气象观测记录的年代很短,光靠现有的气象资料来研究长期的气候变化和作超长期预报,显然是很不够的,然而配合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分析,来解决这一问题,却是切实可行而且十分有效的。太白山的原始林木种类多,树龄长,一般未受到人类活动和动物的伤害,故可以从中选取做年轮气候分析的标本。1975年,气象部门在太白山南边的黄柏塬公社大南沟一带,采集了三个标本,两株是太白落叶松,一株是铁杉,树龄均在143年以上。其中有一株落叶松采自海拔2750米的高度,胸径约40厘米,树高约16米,树龄为165年。 通过对这株标本年轮的分析,发现这一标本年轮宽度的变化与西安的气温以及与佛坪的降水相关较好。现有的气象资料表明,陕西全省气温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利用这一太白落叶松的年轮表,便可以大致推知165年以来陕西气温变化的情况。据分析,自上一世纪30年代以来,气温持续下降到60年代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到本世纪40年代初达到最高点,40年代以后气温又开始下降,60年代到70年代初气温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仍高于上世纪60年代。这一结果与有关我国近500年气逼变化的研究结果相比,二者的冷暖期是相当吻合的。也反映出我国大范围温度变化的一致性。当时还进一步推测出年陕西气温的变化趋势是:前期偏高,1980年前后可能最暖,后期的气温将偏低。除此而外,还可以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植物化石来研究古气候。而新兴起来的孢粉学,在这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孢子和花粉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在菌、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叫孢子,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叫花粉。孢粉体微、身轻、量大,能通过各种途径散布到很广的地方。特别是孢粉有一层很坚固的外壁,里面含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化学物质—孢粉素,它能耐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能耐强酸强碱,因而可使散布在各地质时期的沉积地层中的不同的孢粉,能完好地保存千百万年、亿万年之久。孢粉分析正是研究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孢粉。植物的种类不同,孢粉的形态结构也就不同。通过对各个时期地层中孢粉的鉴定对比和全面分析,便可以知道各地质时期主要生长着哪些植物,进而判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和地理环境。近年来,根据孢粉分析和其它研究成果,有的学者还对太白山以至整个秦岭第三纪以来的气候变迁以及由气候变迁所引起的植被变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的应用范围将更为广阔,丰富的植物资源将在更多的方面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秦岭主峰太白山:
本网站属非商业性个人网站 引用内容如有版权要求请与制作者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南视听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