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城南医院 精诚 博学 传承 创新 “写一段双十一宣传语语,简单明了

语言表达创新题
2011年高考二轮复习指导之语言表达创新题
语言文字表达题,每年都有创新题型。创新题型的考查点包括“扩展语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内容。虽然这类题设题非常灵活,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特点是:把生活、社会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在内容上,往往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情境多为社会热点,如2009年汶川地震周年祭,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表达上,往往提出一个具体要求,这个要求多为修辞手法。2008年要求反问,2009年要求排比,2010年要求拟人。话题简单明了,要求具体明确,答案灵活开放。
今年会继续坚持这一命题原则,只是在运用语言表达技巧上会有变化,如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或得体或生动的具体要求等。
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一直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还没有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在此期间,中国将举行“中国节水大使”遴选活动,如果你有幸成为节水大使候选人,那么,请你写一句“节水感言”表达自己对节水的认识。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以“感言”的形式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与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感言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或想发表的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但是要注意题目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要求。
答案:示例一:水是万物之源,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绿色之源,让我们共同节约用水,共同保护宝贵的水资源吧!
示例二:珍爱水,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一起珍惜水资源吧!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对人物的崇敬赞美之情。要求:抓住人物特征,感情真挚,使用两个对称的比喻句,不超过40字。
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沈浩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几年里,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跻身“全国十大名村”荣誉行列。日,他因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
解析:此题答题关键是满足题干各项要求。
答案:示例一: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埋进了这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示例二:无私献身农村,你是一尊雕塑;有心创下伟绩,你是一座丰碑。
因为创新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以套用,考查的又是学生平时语文素养的积淀,所以,它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几乎被搁置,未作独立切块复习,致使学生做这类题有时得分极高,有时因无话可说而得分较低,存在着生活积累不够或语言表达知识掌握不到位(如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两方面的问题。
【二轮对策】
1.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生活,尤其关注社会热点,使自己在遇到社会热点时能有话可说。
2.以不变应万变,正确应对创新题型。
创新题型有“变”的方面,如情景材料的变化、命题角度的变化、载体样式的变化,但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变,依然考查句式、修辞、简明、连贯、得体等知识点,只是多以知识点综合为主。一定要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突出得体和修辞手法的训练,才能应对创新题型。
3.重审题和解题技巧揣摩,要绝对接受题干指令,并能在答案中一一落实。
【示例点拨】
1.(2010&江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
”铜像。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审题点拨:
显性要求:写一段话
答题方向:以“小美人鱼”的口吻祝愿或赞美上海世博会
限制:不超过30个字
隐性要求:①以“小美人鱼”口吻,暗示用第一人称写,把她拟人化。②“祝愿”“赞美”表明语言要充满感情。
答题点拨:点拨 从“小美人鱼”初来上海世博会角度入手,使用第一人称,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最好有感情,有文采。
答案:示例一:哎呀!真美呀,我到过五湖四海,还没有哪一届比得上上海世博会!
示例二: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依然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里。
2.(2009&江苏)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审题点拨:
显性要求& 震后一周年关于生命或自然的感言
形式:排比手法留言
答题方向:生命或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限制:①是“震后”的思考感悟。②“或”表明在“生命”与“自然”中任选其一,二者不能兼顾。③不超过30个字。
答题点拨:①表达形式上最好以“自然”或“生命”作主语。或在句中一定出现它。②保持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言一致的句子或成分。
答案:示例一: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示例二: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学会审题】
创新题综合性强、要求限制多,故审题极为重要。
①注意显性要求的复杂性和隐性要求的隐蔽性。
②明确命题人意图,直奔主题,不要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③吃透条件限制,在限制中发挥,杜绝随意性、盲目性。
【答题技巧】答题时,答案当须一一满足题目要求,如某个方面违背了题目要求,就要扣分。答案应突出文采,既要简明、连贯、得体,又要保持内容积极健康,避免语言粗俗。
【试题精练】
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16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要求。
(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2)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至少两点。
答案 (1)“书香满校园,读声伴成长”等。
(2)示例:诸葛亮 理由关键词:智慧和忠诚的化身。(或哈利波特 理由关键词:天真活泼,智慧神奇。)
2.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认为:“‘被时代’传播的信任危机,将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如今“被字句”红遍网络。请根据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每条答案不超过60字。
(1)某高校的2009届毕业生张某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单位,但就在他为找工作到处奔波时,同学告诉他,学校已经公布了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名单,他已经到一家大型国企就业。他听后苦笑着说自己“被就业”了。
(2)为四川地震灾区同胞捐款,本是善举,但却有企业嫌捐款数额不够多,没面子,竟强制扣除员工奖金凑数。广州某大型餐饮集团将旗下3000多名员工的奖金强行扣除,作捐款之用。员工们无奈地说,自己“被捐款”了。
(1)被就业:_____(2)被捐款:_____
解析:应从材料中提炼词语的含义。答时一定要突出“被”字含义。
答案:(1)(被就业:)在应届毕业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为提高就业率,在学生就业信息表上随意填写就业单位,来说明该生已经就业的情况。
(2)(被捐款:)是指某些单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尊重员工意愿,强制扣除员工奖金作捐款之用,来表明员工已经捐款的现象。
3.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1月4日宣布,该校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张磊1989年考进人民大学,1998年到耶鲁大学留学,毕业后回到中国创建了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张磊给耶鲁捐款一事一经披露,即引发了热议,赞叹者有,失望乃至气愤者也有。你是如何看待张磊捐款事件的?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畅,不超过80字。
解析:语言得体,不可出于情绪原因而辱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①教育是无国界的,张磊捐钱的目的不是济贫,是为了感谢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母校。②中国养育了张磊,张磊又是在中国赚钱,他也应该回报祖国。③张磊的捐款事件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中国应该对此反省。
4.季羡林和钱学森一文一理,均是中国当代巨擘,2009年先后仙逝。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人,写一段颂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
季羡林先生(日~日)&#年留学德国,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奠定了自己在国际印度学学界的地位。②他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国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③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④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钱学森(日~日)①在美期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28岁时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年历经艰难回到祖国后,他组织领导了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发工作,为中国火箭导弹和世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③在工程控制、应用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和思维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均有划时代的意义。④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奖”荣誉称号和一级影响模范奖章。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时应注意:①内容充实,②修辞运用准确,③富有感情。
答案:(示例)钱学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5.下面是一段学生作文的原稿和老师的修改稿。文章记叙了“我”和外公之间的真挚感情:外公和“我”嬉戏,外公送给“我”石榴树的种子,和“我”一起种树、浇水、施肥,外公生病去世。老师对该作文的标题和结尾进行了修改。请你比较原作和老师的修改稿,并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老师这样修改的理由。
标题:我和外公
结尾:今年初夏的一天——外公的忌日,我回到了外婆家,见到熟悉的一切,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亲爱的外公,想起了外公对我的关心。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眼婆娑,亲爱的外公,你还好吗?
标题:石榴树
结尾:今年初夏的一天——外公的忌日,我回到了外婆家,看着那棵枝繁叶茂、星红点点的石榴树,我记忆的闸门刹那被打开:外公慈祥的笑容,外公询问“我”学习的情形,又红又大的石榴……
(1)标题修改的理由:_____(2)结尾修改的理由:______
答案:(1)原标题过于平淡。修改后的标题形象生动,以“石榴树”喻指外公对“我”的关心,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2)原结尾感情的抒发过于直白,不够含蓄。修改后的结尾照应标题,以石榴树来渲染氛围,表达了物在人去的感伤。
6.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一遇,百年梦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下句,彰显世博会理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_____。
解析:做此题,应熟悉世博会理念,诸如交流、进步、理解、沟通等,同时语言须与上句对偶。
答案:示例一:世博,使社会愈和谐示例二:世博,使人类再创新
7.为了送别地震中夭折的孩子,有人创作了《妈妈,那些花朵就是我》这首歌,请用整齐的句式点评这首歌,不少于30字。
妈妈/我走了/请记得想我/想我的时候/看看大地上的花/那些花朵就是我
妈妈/我走了/我会想你
的/想你的时候化作云朵/你抬头看/那就是我
我们彼此想念/那一刻/天空下起蒙蒙细雨/雨滴滑过你的脸庞/就像我在亲吻你
我们并未分开/我不在的时候/世间一切都是我/那些孩子就是我
解析:关键是选准评点的角度,如主旨、手法、语言等。
答案:视角独特,用身在天堂的孩子的口吻,道出对母亲和原有世界的无限留恋;情感真挚,用富有诗歌灵性的语言,营造出风雨过后彩虹重现的安详意境。
8.在近日公布的2010年的《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政坛人物纷纷上榜。让中国网民意外的是,青年作家韩寒也榜上有名。对此,《时代》公布的官方理由是“这位27岁的年轻作家在出版以自己的中学辍学经历为背景的第一本小说后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网友对此颇有争议。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60字。
解析:要求:①观点明确,阐述清晰;②修辞运用恰当;③有文采。
答案:我对此表示支持。韩寒的文字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心,对正义的追求,对丑恶现象的无情鞭挞,代表着新一代青年对社会责任的全新理解。
我对此表示怀疑。难道韩寒的影响力已经到了全球的高度了吗?难道仅凭中学辍学、小说畅销就能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吗?
9.根据所给信息,为电影《建国大业》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要点全面,句式整齐,不超过25字。
《建国大业》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该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全景描写共和国领袖和众多政坛名人的群像。
《建国大业》各创作部门荟萃了中国电影的精英力量。尤其是《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几乎囊括了中国电影的实力明星、知名导演,可视之为对中国电影演艺队伍的一次大阅兵。
广告宣传语:_______
解析:答案要包括三个方面:喜迎国庆、场面宏大、明星云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迅速推广,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江苏省许多地区电视台开办了方言栏目。比如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宜兴电视台的《阳羡茶馆》、扬州电视台的《今日生活》等。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请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看法:_____理由:______
答案: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方言就是乡音,它像动听的童谣永久留在人们心中。方言是祖国语言大花园中的一朵,保护方言就保护了语言的多样性。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就像一道围墙阻隔了人们的交往,因此,只有摒弃方言才能消除语言隔阂,更好地促进多地区的交流。
11.某班将举行“远离烟草,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撰写一段有关烟草危害的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的能力。题干中明确要求两点:谈烟草危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谈危害可从对自身、他人、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入手。
答案:吸烟会污染生活环境,吸烟会损害自己生命,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觉得吸烟够时尚够成熟,禁不住朋友的劝说吸上第一口,那么,这烟雾就将变成死神的索命符,开始悄悄地跟踪着你。
12.以下是香港大学2009年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
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受欢迎?甲型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因为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措施保障孩子们的利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怎样看待男生和女生的地位?你怎样看待上海闵行一座新楼的倒塌?你如何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2)你对这样的试题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解析:答案开放,只要观点正确,理由充分,语言流畅即可。
答案:(1)关注社会热点,彰显人文关怀 。
(2)示例:这样的试题能够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自然体现。那些能够为社会服务、具有强烈社会道德责任感的人才是真正的优秀的人才。
【复习建议】创新题设题非常灵活,复习时无法预设,这里再次强调:仔细审题,明确各种显性、隐性要求,写答案时必须一一满足这些要求。时评题是创新题型中较为稳定的一种,它以社会热点人物、事件为依托,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做这种题,要注意思想的针对性、深刻性,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还要注意评论的艺术性。言之有故,持之成理,是答题的关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疽发于背,薨,年六十&&(《宋史》卷三百一十六)&注&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可能感兴趣2012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之必修一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复习2012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之必修一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复习&&2012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之必修一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复习发布时间: 浏览:-【学习目标】1.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能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资源网【考点梳理】一、&&&&&&&&&&&&& 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何厌之有(
)4.阙秦以利晋(
)5.失其所与,不知(
)6.秦王必说见臣/秦伯说(
)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8.今日往而不反者(
)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10.燕王拜送于庭(
)11.图穷而匕首见(
)12.秦王还柱而走(
)13.卒起不意(
)14.成五采(
)15.距关,毋内诸侯(
)16.张良出,要项伯(
)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9.令将军与臣有郤(
)2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参考答案] 1.“已”通“矣”,了 2.“共”通“供”,供给 3.“厌”通“餍”,满足 4.“阙”同“缺”,损害 5.“知”同“智”,明智 6.“说”通“悦”,高兴 7.“陵”通“凌”,凌辱,欺侮 8.“反”通“返”,返回 9.“振”通“震”,恐惧 10.“庭”通“廷”,朝堂 11.“见”通“现”,出现 12.“还”通“环”,环绕 13.“卒”通“猝”,突然 14.“采”通“彩”,色彩 15.“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16.“要”通“邀”,邀请 17.“倍”通“背”,背叛 18.“蚤”通“早”,早些 19.“郤”通“隙”,隔阂20.“不”通“否”,否则& 二、&&&&&&&&&&&&& 古今异义1、且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 今义:二&&&&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4、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困乏,疲倦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 古义: 那个人&&&&&& 今义:对已婚妇女的尊称6、今老矣,无能为也&&&&& 古义:不能&&&&&&&&& 今义:没有能力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省名8、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十分,极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 今义:鱼身上的肉11、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结果12、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1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1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15、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1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矛盾双方中的一方1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18、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击&&&&&&&&&& 今义:垂手拿着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 今义:与“古人”相对,现在人20、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三、&&&&&&&&&&&&& 一词多义1、之&& 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辍耕之垄上 (动词,去、到、往)2、以&&&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3、夫&&&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fū 名词,指男人、老师)夫晋,何厌之有 (fú 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fú 代词,那) 4、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5、其&&&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6、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7、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发尽上指冠& 头发8、故&&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故人具鸡黍& 老,旧9、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10、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11、军&&&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 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 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 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动词,感谢 12、意&& 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词,神态,神情 13、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 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 介词,因为 14、举&&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动词,举行、施行 举不胜举: 动词,列举、举出 15、胜&&&& 沛公不胜杯杓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形容词,优美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动词,胜过、超过四、&&&&&&&&&&&&& 词类活用1.名次作状语规律:名词动词,名词如果不作动词的主语,即作状语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秦兵旦暮渡易水&&&&&&&&&&&&&&&&&&&&&&&&&&&&&& 箕踞以骂曰头发上指&&&&&&&&&&&&&&&&&&&&&&&&&&&&&&&&&&&& 持剑盾步走&&&&&&&&&&&&&&&&&&&&&&& 常以身翼蔽沛公2.名词作动词规律:名词名词(代词),前一名词若非定语或前有副词,即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与郑人盟&&&&&&&&&&&&&&&&&&&&&&&&&&&&&&&&&&&& 函梁君臣之首& 皆白衣冠以送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籍吏民,封府库&&&&&&&&&&&&&&&&&&&&&&&&&&&&&&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范增数目项王&&&&&&&&&&&&&&&&&&&&&&& 道芷阳间行&&&&&&&&&&&&&&&&&&&&&&&&&&& 3.形容词作动词规律:形容词动词, 动词(介)形容词因人之力而敝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其人居远未来刑人如恐不胜&&(用尽酷刑)素善留侯张良&&&&&&&&&&&&&&&&&&&&&&& 4.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供其乏困&&&&&&&&&&&&&&&&&&&&&&&&&&&&&&&&&&&&&&&&&& 此其志不在小&&&&&&&&&&&&&&&&&&&&&&&&&&&&&&&& 沛公今事有急&&&&&&&&&&&&&& 5.动词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 6.使动用法规律: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带了宾语,该词译作“使……做……”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阙秦以利晋&&&&&&&&&&&&&&&&&&&&&&&&&&&&&&&&&& 拔剑撞而破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7.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 &&&&&&&&&&&&&&&&&&&&&太子迟之群臣怪之8.被动用法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五、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3.夫晋,何厌之有:4.常痛于骨髓: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6.群臣侍殿上者: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8.欲呼张良与俱去:9.大王来何操:10.沛公安在:11.吾属今为之虏矣:[参考答案] 1.判断句 2.状语后置句 3.宾语前置句 4.状语后置句 5.定语后置句 6.定语后置句 7.被动句 8.省略句,“与(之)俱去” 9.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 10.宾语前置句,“在安” 11.被动句,“为”译为“被 六、重要语句翻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译文: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译文: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文:5.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译文: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参考答案] 1.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2.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3.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只是)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4.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5.(项伯)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6.(我)派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的发生 七、名句名篇1、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2、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鸿门宴& 司马迁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高考演练】1.(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字形推求字义,并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原句,看是否合乎语境“渝”,在文中的含义应是“改变”“违背”,才和后面的“信也”语意一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答题时,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C项,两个“则”均为连词,表假设A项,“于”,前者为介词,到;后者为介词,和,同B项,“而”,前者为连词,表修饰;后者为连词,表承接D项,“之”,前者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者为助词,的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③省刑罚,薄赋敛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①强调国君要了解百姓疾苦,以仁德为百姓分忧;③说国君要减轻刑罚,减少赋税;⑤是把齐国百姓看做国家的根本:这三者都是民本思想的直接体现②说的是当前严刑重赋下百姓生活悲惨的事实,不是民本思想的体现④是齐桓公命令百官制定法令,不能体现民本思想⑥是以忠信礼义教化使百姓归附的治民措施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解析】选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意,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反复比较,找出“不正确的一项”由“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句可知,管仲对于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并未明确反对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译文:&&&&&&&&&&&&&&&&&&&&&&&&&&&&&&&&&&&&&&&&&&&&&&&&&&&&&&&&&&&&&&&&&&&&&&&&&&& &&&&&&&&&&&&&&&&&&&&&&&&&&&&&&&&&&&&&&&&&&&&&&&&&&&&&&&&&&&&&&&&&&&&&&&&&&&&&&&&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译文:&&&&&&&&&&&&&&&&&&&&&&&&&&&&&&&&&&&&&&&&&&&&&&&&&&&&&&&&&&&&&&&&&&&&&&&&&&& &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译文:&&&&&&&&&&&&&&&&&&&&&&&&&&&&&&&&&&&&&&&&&&&&&&&&&&&&&&&&&&&&&&&&&&&&&&&&&&&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两个句子都是状语后置句,即“勿以罪惧,勿以力止”,“以”,介词,用“惧”,恐惧,害怕,这里有使动意味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出令”,发出政令;“正”,形容词用作动词,务正,追求正轨(正道)第(3)题翻译时要注意,“若”,如果;“霸王”,称霸天下,做天下的盟主;“举”,成就,发动,兴办;“本事”,根本事情参考答案:(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正常了”)(3)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附【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要厚施德惠,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言说:舍掉性命而不肯违背,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啊!”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会诸侯于天下,可以做到吗?”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治理公族,家治理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联,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怕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命令百官确立法令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势,竟好像流水一样2.(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 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选自明 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注】①上:皇上指朱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语诸将曰…&&&&&&&&&&&&&&&& 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 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标志D.噫!我固无恙&&&&&&&&&&&&&&&& 祸患【解析】选D解答此类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把给出的词义放在句子里面,看是否准确通顺,当然这要先读懂文意和句意然后常见的一些判断方法要掌握,比如,是否是通假字、是否是古今异义词、词性是否准确A项应为“对…说”,B项应为“抛弃”,C项应为“知晓,明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俞瑱得之&&&&&&&&&&&& B. 利为彼有乃令昊玉守之&&&&&&&&&&&&& 宜为报仇C. 降家皆为上所杀&&&&&&&& D.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几为所误&&&&&&&&&&&&&&&&&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解析】选B要解答这类题目,就要掌握一些考查的频率相当高的虚词,比如“以”“之”“为”“其”“于”等;再则对于一些细节难点部分要自己领会理解,比如“以”都可以翻译成“因为”,但有时作介词,有时做连词;比如“与”翻译成“和”,有时作介词,有时做连词如果能先从词性上判断出它们的不同,选项就会轻易选出再比如“其”作疑问副词时有三种解释,表示猜测语气、表示反问语气、表示祈使语气此题中第一个“为”是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给A项均为代词,代居庸关C项均为助词,“为…所”表示被动D项均为介词,在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一组的是&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解析】选D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清题干、弄清对象紧扣“料事如神”中的“料”,为预料、预测之意,①②⑥均与“预料、预测”无关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B. 俞瑱逃亡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把选项回扣到原文,依据原文逐一做出理解判断原文“获贼间谍”,是皇上(朱棣)擒获敌人的间谍,而非选项中“宋忠…被敌方间谍获知”之意9.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参考答案】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每错3个扣1分(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参考答案】①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以:把译对“以”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②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直冲向敌人的队列噪:呐喊译对“噪”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2.(2009·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 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 [xiá,木笼]以予齐(节选自《管子·小匡》)[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B.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权柄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解析】选A A项中的加有“增加”的意思,但是考生可以根据语境加以推断,“增加”的含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而在语境中没有原来的标准,所以可以推测“加”的其他动词的含义,可以解释为:施加今乃用之,可乎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精思傅会,十年乃成A.&其为君亦犹是也&&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彼知其将反于齐&&赵尝五战于秦C.&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D.&【解析】选D.A项中“乃”的含义分别是“竟然”和“才”的意思,同样是作副词,但是可以透过语境推测出不同的含义;B项中的“其”,第一个其用作句首,做主语,应为代词,他,指代管仲,第二句中的“其”也是代词,表示物主,他的;C项中的“于”均做介词,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向,可解释为“到”,后一个可解释为“和”;D项中的“而”均做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解释为“然后”“接着”“再”等义10.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④夷吾事君吾二心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A.①③⑤&&&&&&&&&&&&&&& B. ①④⑥C.②③⑥&&&&&&&&&&&&&&& D. ②④⑤【解析】选A②是将任用管仲的依据,是执政的方法;④不是表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而是表现他是国家的忠臣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候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解析】选C C项中的信息“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在原文中的表述是“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意思是说“如果管仲接受鲁国的任用,就会是齐国的力量削弱”是假设的情况,而不是“必将”被鲁国任用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来缚而柙以予齐【参考答案】(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3.(2009·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B.会天疾风&&&&&&&&&&&&&&&&& 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解析】选D过:错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攻原得卫者假舆马者B.& 侍公而食信而见疑C.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洎牧以谗诛D.& 敌人旦暮且至击汝若属且为所虏【解析】选D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解析】选B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解析】选D “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四、(12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3分)(2)&&&&&&&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3分)(3)&&&&&&&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4分)【参考答案】(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考点模拟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且为所虏(lǔ)&&&&&& 逢孙(fénɡ)& 夜缒而出(zhuì)&&&& 若不阙秦(quē)B.瞋目(zhēn)&&&&&&&& 忤视(wǔ)& 皆为戮没(lù)&&&&&& 切齿拊心(fǔ)C.鲰生(zōu)&&&&&&&&& 彘肩(zhì)& 目眦尽裂(cì)&& &&&&按剑而跽(jì)D.箴言(zhēn)&&&&&&&& 童叟(sǒu)& 慵懒(yōnɡ)&&&&&&&& 并行不悖(bèi)【解析】选D本题关系到生字词的读音积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工具书为本,准备好识记常见字的字音A项“逢”读pánɡ;B项“瞋”读chēn;C项“眦”读z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朝济而夕设版焉【解析】选DA项,要邀;B项,倍背;C项,卒猝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B.梅花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被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C.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从1977年至2006年的30年问,中国的省市县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拔尖的人才D.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解析】选BA项,搭配不当,应在“即一辈子爱读书”后加上“的人”.C项,成分残缺,应在“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后加上“显示”之类的谓语D项,成分残缺,应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前加上“建立”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国政府推出优惠政策,比如为购买新电视机的居民提供补贴,以刺激居民据美国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斯坦利保守估计,到2018年,中国总消费支出将超过美国(2)王芳的基础较差,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的鼓舞,她决心学习,积极上进(3)听王教授那富有哲理的讲话时,同学们往往先是一愣,接着猛然,不约而同地欢笑起来A.消费&& 发奋&& 醒悟&&&& B.消费&& 发愤&& 醒悟C.耗费&& 发奋&& 省悟&&&& D.耗费&& 发愤&& 省悟【解析】选A(1)“消费”指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耗费”多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2)“发奋”指振作起来,奋发;“发愤”指决心努力(3)“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省悟”多指对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5、(2011·唐山一中一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B. 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士李一利用已有的社会地位,办“养生班”使多人受害北碚区民宗局、税务局、法院等已开始对他清查或审理,真可谓墙倒众人推C. 全区人民行动起来,一首高亢雄壮的“热爱丰南、建设丰南、美化丰南”的建设之歌响彻丰南大地,一座生态水城将在嘹亮的建设号角声中呼之欲出D. 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工在角落里做保洁,大多数服务部门和会讲汉语的职员都下班了【解析】选A A秀色可餐:原形容女子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B 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多用于针砭世态炎凉李一行骗被查被审,既非“失势”,也非“倒霉”,更不是“备受欺负” C 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D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这里不合语境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秦军南(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 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 沛公安在(在哪里)D.其与能几何(赞许) 甚于防川(比)【解析】选B (购:重金悬赏)7.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大王来何操&&&&&&&&&&&&&&&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解析】选C (宾语前置句,其它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2011·镇江市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董卓杀帝,图危社稷,洪说广陵太守张超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超然其言,与洪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亦素有心,会于酸枣,邈谓超曰:“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动任臧洪,洪者何人?”超曰:“洪才略智数优超,超甚爱之,海内奇士也”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致之于刘兖州公山、孔豫州公绪,皆与洪亲善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洪乃升坛操盘歃血而盟,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值公孙瓒之难,至河间,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达而袁绍见洪,又奇重之,与结好会青州刺史焦和卒,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洪在州二年,群盗奔走绍叹其能,徙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太祖围张超于雍丘,超言:“唯恃臧洪,当来救吾”众人以为袁、曹方睦,而洪为绍所表用,必不败好招祸,远来赴此超曰:“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洪闻之,果徒跣号泣,并勒所领兵,又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而绍终不听许超遂族灭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绍令洪邑人陈琳书与洪,喻以祸福,责以恩义洪答曰:足下徼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亲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 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谷以尽,外无强救,洪自度必不免,呼吏士谓曰:“袁绍无道,所图不轨,且不救洪郡将洪于大义,不得不死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将吏士民皆垂泣曰:“明府与袁绍本无怨隙,今为本朝郡将之故,自致残困,吏民何忍当舍明府去也!”初尚掘鼠煮筋角,后无可复食者主簿启内厨米三斗,以为糜粥,洪叹曰:“独食此何为!”使作薄粥,众分饮之城陷,绍生执洪绍素亲洪,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洪终不服&&&&&&&&&&&&&&&&&&&&&&&&&&&&&&&&&&&&&&&&&&&&&&&&&&&&&&&&&&&&&&&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贼臣未枭&&&&&&&&&&&&&&& 枭: 消灭B.致之于刘兖州公山&&&&&&& 致:送达,引荐C.并勒所领兵&&&&&&&&&&&&& 勒:率领D.责以恩义&&&&&&&&&&&&&&& 责:责任9.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臧洪“讲义气”的一项是①唯恃臧洪,当来救吾&& ②乃设坛场,方共盟誓&&&& ③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④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 ⑤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 ⑥使作薄粥,众分饮之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②③⑥&&&&&&& D.②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董卓杀了汉灵帝,危及社稷,臧洪游说张邈起兵反董,张超和其兄长张邈等人与臧洪盟誓B.众人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空自遭来祸患而远来赴难C.臧洪起初受到袁绍赏识,并任命担任青州刺史,任内整肃治安,叛贼莫不逃得远远的,袁绍叹服臧洪的才干,将他调职为东郡太守D.臧洪与士兵和城中居民死守城池,粮草已尽,又无援兵,臧洪与将吏士民同甘共苦,直至被捕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2)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3)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答案:8. 【解析】选D& 责:责备9. 【解析】选B& 10. 【解析】选A& 臧洪游说的是张超11. 【答案】(1)张邈随即接见臧洪,与他对话,(张邈)大大惊异于臧洪的才能(2)臧洪是天下讲义气的人,始终不会背叛本心的,只是恐怕会被袁绍控制,可能来不及赶到这里(3)如今你们白白承担这次灾祸,可以在城池没被攻破之前,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出译文: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董卓杀了少帝,图谋危害社稷,臧洪劝广陵太守张超道:“明府(对长官的尊称)您祖先数代均在朝为官,而现在你们兄弟俩(指张邈和张超)均担任重要地方的郡守今日乱臣贼子犯下滔天之罪而未被消灭,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的时候呀!眼下广陵郡未受侵犯,吏民富裕,若是大力号招,马上可得两万人马,凭著这个力量诛除国贼,给天下人做个榜样,这才是义之大者”张超非常赞同他的话,于是和臧洪一起到陈留郡,拜见其兄陈留太守张邈共同讨论这件事张邈也早有这个想法,等到酸枣大会时,张邈对张超道:“听说弟弟你担任广陵太守的时候,行政教化赏罚等的措施均不自己施行,而是每每交由臧洪来做臧洪是怎样的一个人呀?”张超答道:“臧洪才略智数均优于我,我非常器重他,像臧洪这样的人真可谓海内奇士” 张邈随即接见臧洪,与他对话,(张邈)大大惊异于臧洪的才能于是向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推荐臧洪,刘、孔二人因而相当亲近重视他于是设置盟誓用的祭坛,正当一起盟誓时,诸位刺史、郡守互相辞让,没人敢担任执牛耳的任务,于是大家共同推举臧洪臧洪因而登上祭坛持盘歃血而盟,臧洪语气慷慨激扬,说到激动处涕泗纵横,当时在场听到这篇誓言的,就算是卒伍仆隶等人,没有不因此热血沸腾的,人人想着誓死报效国家张超派遣臧洪北拜访大司马刘虞,为刘虞出谋划策对付公孙瓒,臧洪到了河间,刚好碰到公孙瓒与袁绍两军交战,没办法继续北行袁绍见了臧洪,也非常器重他,跟他交好刚好那时青州刺史焦和死,袁绍派遣臧洪治理青州并安抚焦和留下来的部众臧洪担任青州刺史的两年内整肃治安,叛贼莫不逃得远远的袁绍叹服臧洪的才干,将他调职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曹操包围张超於雍丘,张超说道:“大概只有臧洪会来救我吧!”众人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空自遭来祸患而远来赴难张超道:“臧洪是天下讲义气的人,始终不会背叛本心的,只是恐怕会被袁绍控制,可能来不及赶到这里”臧洪听到张超被围,果然赤脚痛哭,并率领所带领的军队,又向袁绍请求援军,请求将救张超,但袁绍始终不许臧洪前往救援于是张超全家都被曹操杀光臧洪因此怨恨袁绍,不再听袁绍的命令于是袁绍兴兵包围东武阳,打了一年还打不下来袁绍命令洪邑县人陈琳写信给臧洪,晓以祸福,责以恩义臧洪回信道:你既然汲汲於功利而委质於盟主(盟主指袁绍),则我当效命故主且尽忠天子你说我身死而名灭,我亦笑你苟活老死而无令闻于天下,真是让人悲伤呀!袁绍见到臧洪的回信,知道臧洪决心不降,故增兵急攻臧洪城中粮食已尽,城外又缺乏有力的援助臧洪自己估计不能幸免,把部下叫来对他们说:“袁绍无道,图谋不轨,且不救援郡将张超我臧洪於大义不得不死如今你们白白承担这次灾祸,可以在城池没被攻破之前,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出”臧洪的部属百姓皆垂泣道:“大人您与袁绍本来没有任何龃龉,今日为了郡将张超的缘故残困至此,我们这些下属怎麼忍心离您而去呢!”一开始还有老鼠和弓弩可吃,后来可吃的全部被吃光了臧洪的主簿拿出了官府仅存的三斗米,煮成稀饭给臧洪吃,臧洪叹道:“我一个人吃有什麼用处呢?”于是把这三斗米煮成像白水一样的稀饭给所有的人吃东武阳被攻陷後,袁绍把臧洪生擒住袁绍素来亲近臧洪,用了很多布幔来布置现场,大会诸将来召见臧洪臧洪始终不服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君子坦荡荡,&&&&&&&&&&&&&& (《论语》)(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勿施于人&&&&&&&&&&& (《论语》)(3)千古江山,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虽趣舍万殊,,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人长戚戚(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己所不欲(3)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 静躁不同&& 曾不知老之将至13、(2011·福建四地六校第二次联考)&&& 有位老者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风吹雨打不回头,力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这首诗可以想象成若干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经写出,请续写最后一个特写镜头(特写是一种电影艺术手法,把人和事物的局部放大、突出,造成清晰而强烈的视觉形象)要求:(1)想象合理,与上面的镜头相连贯;(2)能表现拓荒牛的精神风貌;(3)字数不超80个字远景:灰色的天幕下,广袤荒芜的原野一直铺展到天尽头风冷冷地吹着,冰凉的雨斜斜地打在地上若有若无的绿意浮在空气中,一块块黝黑的泥土被一片片地翻开来& 近景:一个农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扶着犁,在齐膝深的泥土里艰难地行走着手中的皮鞭高高举起,猛地一挥,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发出“啪”“啪”的鸣响特写:&&&&&&&&&&&&&& 答案:示例:(3分)(特写:)牛弓着腰吃力地往前走,喘着粗气它的头微微低着,木轭深深勒紧脖根,肩峰上的牛毛在冷风中抖动但是,它的眼睛热切地直视着前方,透着一股犟劲、韧劲和顽强不屈的精神14、(2011·襄阳市第一次统考)& 请用一个对偶句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其中上下句要分别出现事件当事人“乘客”和“的哥”,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本报讯)7日晚8点多钟,安徽出租车司机费某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带了一名男子,该男子说去丹阳费某便和那男子谈好价格前往丹阳40分钟后,当车行驶到南京江宁区丹阳与安徽省交界处时,那男子突然亮出一把匕首,抵住费某的腰部,并威逼费某交出所有的钱机智的费某一边说马上停车给钱,一边思索着如何寻机脱逃大约离丹阳还有一公里的地方,迎面正好驶来一辆汽车费某迅速向左打了方向,然后一个急刹车,惯性让那男子向右边的车门倒去,费某立即下车,弃车奔跑,并大声呼救那名男子见状,心生胆怯,下车后慌忙向村落里逃去随后,费某向江宁警方报了警警方赶到现场后详细地了解了情况,目前,警方正根据相关线索进行调查答案:示例:凶乘客拔刀索钱& 智的哥刹车呼救15、(2011·汕头市一模)南粤中学举行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为主题的现场书法比赛,请你为该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求:①主题鲜明,2语言生动得体;②60字左右(6分)答案:书法的世界,飞扬的墨迹,弘扬的是民族传统,培育的是民族精神;不要犹疑,来参与吧,即席挥毫,一同展示艺术不朽的魅力,一同激发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11/0309/1609/0908/2306/2506/2006/2001/0812/1412/1412/1412/1412/1412/1412/1409/1212/2006/3009/0209/2605/1112/2509/1803/1307/0312/0602/2605/1110/1603/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棍节宣传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