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文末为什么说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吧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的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鉴赏,以散文为主。在高三语文复习中,对散文的鉴赏,应就散文自身的特点去认真研究这一文体自身的规律,抓住其关键点,使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起来,在实实在在的阅读理解中提高阅读能力,达到备考目的。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高三复习中的散文鉴赏,不同于平时的阅读教学。它是在《考纲》要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是在多年来高考考查范式相对固定的形式下的阅读教学,是很注重回答问题质量的、理解层次较高的阅读教学。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对策之一:理解大纲,理解高考到底考什么。
考纲在文学作品阅读上的要求连续几年并没有变化。仍然是以下内容: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对策之二:看试题与考纲的吻合程度,理解高考是怎么考的。
  我们为什么先从这个角度来谈文学作品阅读的问题,因为考纲要求,这是命题者必须参照的,要从考卷中尽量考查出这些能力来的。考纲是以能力层级来划分的,理解是B级,分析综合是C级,鉴赏评价是E级。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考纲的理解,一是看高考试题是如何考的。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所谓“文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在理解一个词语时这两种含义在阅读分析过程中都同时起作用。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很难准确地把握文意。
  例如:2005年高考试卷:(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冰心
  14.“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案:吞咽的含义:尽情的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期盼之情。
  前一问是属于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这里的词语的含义,不是词语的词典义,而是文中的语境意。后一问是对这个词语所在句子的表情达意作用的理解,其实就是“吞咽”这个词语饱含着的作者的情感。
  再如《一日春光》的另一题: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第二问:
  ⑵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答案: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苦。
  第二问形式上像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但实际上不是,题干的指向不是要考生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而是要理解“遗憾”所指向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属于“遗憾”这一情感的。这是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所以,这个“遗憾”涉及到前文大部分篇幅的内容。
  这两个题中的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实际上都涉及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问题,只有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才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这里的“含意”与上面那个理解词语的“含义”写法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含义”是(字、词、话语等)里边所包含的意义,在科技说明文和社科类文章中,“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与文学作品中“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文学作品中考查的实际上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境义;与“含意”([诗文、话语中]含有的意思[多指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相同。对“重要句子”的理解,从考纲说明上看,重点有两种: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种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说,主要指后者。
  在散文中,主要指:
1.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要通过理解修辞方法进而理解句子的原本意思,而这个句子对文意的理解又有着重要作用的。(一篇文章的理解一般只有四个题,命题者不会出那些只考虑表达技巧而与内容关涉不大的句子)
2.内涵比较丰富、含义比较深刻,表达作者某种情思的语句。
  3.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的议论、抒情性句子。这些句子或者是作者的某种观点,或者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4.表达上形成前后冲突的矛盾句。语段中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一定的用意。
  5.引用句。在文中引用名言名句,表现了一定的思想内涵。
  6.在结构上起提领、过渡、归结等作用的关键语句。这样的语句不仅可以使文章在外部结构形式上交织缝合在一起,而且能使文章内部意义前后照应,上下贯通。
  1—5是从文章内容上理解,6是主要从文章形式上理解。
理解重要语句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避免囫囵吞枣,要确认句子的基本意义。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分析句子的结构。这是探明句子的特定含意的基础。
二是要结合语境,探明句子的特定含意。理解句子的语境既是全文的,要注重对全文基本文意的理解,也是具体上下文的,看是否有与文句对应的解说句。
例如“双基”考试第19题:“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请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考虑全文,文章主要围绕现代城市生活和田园生活来写,“居魏阙(原指宫门两旁的建筑物,后来指朝廷,这里用来指城市)”和“思江湖(原指士大夫隐居的地方,这里指远离城市的田园)”就是两种生活,再考虑前文的“忙碌的现代人”“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和“倾向山水田园”“寻幽探胜”“遁迹深山”之间的对比,就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即答案中所说的“在现代城市中生活而向往幽静的田园生活”。
理解词语、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它的深层含意,是一个必须遵循的解题思路,一个句子的含意再丰富,它也是附着在基本意思之上的。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筛选并整合信息就是根据题干的要求去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
  例1:《大地山河》中第二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
  从考纲上看,本题是重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什么?审题时重点落在“怎样”上,即把原题理解为真正了解“西北高原”的办法有哪些。纵观全文,1-5段谈河流,6-8段谈高原,9-10段谈雪。本题要求回答作者对高原的态度,因此要到6-8段里寻找答题信息。答题时要认真审读有关高原的三段内容,扫描重点语句,并进行合理归纳和恰当概括。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这个问题结合后面的内容讲)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或某一部分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一段活几段文字内容很多,但其核心的意思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概括,这是一种很强的阅读能力的考查。
  这类题是阅读文题的重头戏,它的题量最大、赋分最高、难度也较大。
  例如2005年辽宁卷《切梦刀》一文的前两个题,都是对这一能力的
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题干要求,即概括的是哪一部分内容的要点,概括的是哪一部分内容的中心意思,是全文还是局部。
  第二,无论是全文,还是局部,答题者都胸有全文。要总观全文,把握思路,联系主旨,归纳出要点。
  第三,在基本意思明了的情况下,学会提取关键词、中心句恰当地表述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略)
 3.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现在把以上内容归纳一下,从试题与考纲的吻合程度看,各类试题都没有超出考纲要求的范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考纲的能力点(或者说考点)是比较全面地涵盖了作品阅读的不同层次的要求的。这里主要体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在我们分析的8套卷中,涉及到词语理解的3处;涉及到重要语句的有2处;涉及到归纳内容要点的有7处;涉及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评价的有5处;涉及形象及表达技巧的有11处;涉及文章结构、思路的有4处。可见问题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对文章中作者情感、观点的把握,对作品形象的认识,对各种表达技巧的鉴赏,对文章结构思路的把握这一一些问题上。
下面我们就着其中的几点,从散文这一文体本身谈谈阅读训练的问题。
(三)对策之三:对散文阅读的再认识
    1.关于文章结构、思路的把握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内部的层次,才有可能把握思路。
  散文是一种非常随意、自由的文体,没有固定的模式规范,所以散文的构成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散文研究家佘树森先生说:“散文的表现形式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要给作者所表露的思想情绪,找一个最佳的流动方式。”而这个“最佳”在于作家的感悟,在于作家要表达的“意”,在于作家达“意”时所凭借的景、物等。表达情绪所借助的材料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思路(流动方式)就不同。
  研究者通过对散文的结构方式归纳整理,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构造形态,其中最常见的是“链型构造”,指散文的形象组织是一个节节推进、层层相贯的纵向过程。这个链可能是一条叙事链,从始到终描述某一过程;也可能是一缕情思,展现前后相连的一条心路历程。
在这其中起连接作用的线索往往是:
(1)时间的变迁;
(2)某种体悟的逐层显示;
(3)“我”的活动足迹;
(4)某种情感化了的意象。
  另一种常见的构造形态是“扇型构造”,这种构造没有明显的时间的纵向进程,大致在几个并列层面上展开艺术形象的组织。
  那么这些处于并列层次上的形象是怎样连贯起来的呢?一般常见的方法有:
  (1)用片段中共有的某种性质来连缀整体形象;
  (2)用特有的情思氛围来连缀各种片段;
  (3)用某种或隐或显的逻辑关系来连缀整体形象;
  (4)用“我”的所见所闻来连接各种片段。
  例如2004年全国卷:《大地山河》第一题: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本题重点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文题是“大地河山”,描写的对象是河、高原、雪,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呢?本文中的三幅画面,不是靠行踪,也不是靠统辖材料的情感,是靠作者的观感和想象衔接起来的。在作者眼中和心中,西北高原是独特的:河,“到了冬季水浅”,但夏季涨水,“却也实在威风”;高原,一望平畴,麦浪起伏,而极目远望,“有的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雪,在大野,一望皆白,“空气也清洁得好像过滤过”。作者的这些印象、感想和想象,连接起了涉及“河、高原和雪”的所有材料。
参考答案: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文章行文的线索。(这个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知识性,不很好地读几遍文章,不了解结构文章的一些常识知识,很难回答恰当。
  情感线索在散文中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孙犁的《老家》,是以思念故乡的情感为线索;冰心的《一日春光》是以一种盼春的情感为线索……
  2.关于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散文家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往往是一种个人的独特体验。这一点散文和诗歌有共同之处。阅读散文如果不从作家的独特体验入手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而是以一般的事理逻辑来思考,就往往把握不了作家的独特的思想情感。
  文艺理论家、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对2002年全国卷选林非的散文《话说知音》提出批评,认为这不是一篇格调、水准上很高的文章,他认为,文章是一本正经地提出实用理性的问题:为什么知音只能有一个呢?世界上水平高的人,多得很,只要你一直弹奏下去,就会有新的知音。这就从审美价值下降到实用价值的层次上去了。从艺术创作上来说,俞伯牙弹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而且能够解读俞伯牙的弹出的音符,“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能够神奇地理解俞伯牙弹奏出来的情思,真像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所以当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就再没有心思弹琴了。这是非常具有审美价值的,它与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月是故乡明。情人眼里出西施。都因其片面性、绝对化而显得可爱。讲究客观性,或者全面性,就没有感情了。这在中国古典文论家严羽那里,叫做“非关理也”,在清代诗论家吴乔那里叫做“无理而妙”。孙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强调知音唯一,世间难求,富于诗意呢,还是强调知音无穷有诗意呢?不懂得审美价值对实用价值的超越性,把审美的情感价值和实用价值混为一谈。把感情的价值看得很轻,死了知音无所谓,就不能不是煞风景的。
  这个例子说明,对于散文中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必须要注重作家的独特体验。
  例1:《老家》孙犁20.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6分)
  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回去。一是因为家里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这种心情应该是一种作家所独有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符合人之常情,让人们可以理解并能引起共鸣的。不管阅读文章时有没有设题,应该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3.关于散文形象的理解
  在探讨散文的形象之前,我们先把散文放在一个大的艺术空间来看一下,我们知道,舞蹈艺术创造的是“流动的形象”,绘画艺术创造的是“空间的形象”,音乐创造的是“听觉的形象”,戏剧创造的是一种综合艺术形象,小说、散文、诗歌创造的是由语言承载的艺术形象。我们欣赏各种艺术,实际上就是在欣赏不同艺术所创造的形象。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和散文最接近的是小说和诗歌。但是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散文、诗歌时,却很少在这三者之间进行一些最基本的比较。
对于小说,亨利·詹姆斯有过这样的阐释:“在最广泛的范围里,可以把小说看做个人的和直接的生活印象的反映,因为小说的价值首先是由这一点决定的,而价值则因印象的丰满与否而降低或提高。”小说注重客观描述,注重对人生世态心态的实体性、过程化描述,即使是像卡夫卡的《变形记》这样的荒诞小说,作者也是要细致地描述格里高尔这位可怜巴巴的公司小职员长年累月奔波、挣钱养活家人,最后变为一只大甲虫,又在全家忍无可忍中悄然死去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说,对那些最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故事,作者也要以最符合生活逻辑的细节去表现。所以小说的支柱性要素是情节。人们把小说的这种客观描述性称为偏重再现的。
  诗歌无意于描述生活图像,它是把生活中点点滴滴情景变成充满情感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诗歌的支柱性要素是意象。人们把这种主观抒发性叫做偏重于表现的。
  散文是处于偏重再现的小说和偏重表现的诗歌之间的,带有双重特点的一种文体。叙事散文偏重于再现,抒情和哲理散文偏重于表现。在抒情和哲理散文中,散文形象的呈现方式是散跳式的,它不在乎情节框架是否完整,过程推进是否严谨,所以我们通常说它“形散”。也可以说,散文之所以有“散”这样的特点,才使散文的形象在审美空间上大大加宽。那么散文在形象创造上有哪些特点呢?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看法,对我们来说,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对描写对象的独特审视(即以一种什么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散文描写对象之丰富,是小说和诗歌难以比拟的,用一句古语,那就是“万物皆备于我”。在茅盾先生的《大地山河》中,写了河、高原和雪。写雪,江南的雪,“清灵俊逸”,北方的雪,厚重坚实,给人以心境清凉而实在的感觉。这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而原卷的20题,就是考查阅读时能否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受。原题:“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雪的特点,带有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独特审视,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是作者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形象的创造和对形象的阐发评说等表达手段传达给读者的。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是要注意这些东西的。因为作者是以这样一种独特审视的目光来看待事物、创造形象的,而文章的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也是与之有关的。
  再如:基础知识测试的第21题:“作者在第二段提到了陶渊明,倒数第二段提到了“书桌边一树枯藤……”,这两则材料各自是从一个什么角度来表现主题的?”(6分)
  文章的作者认为“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所以她认为: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已有电话,陶先生一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他念一首新作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番。所以,陶渊明这则材料是从身居幽静的田园也敌不过友情的温馨的角度,说明人不能生活在没有友情的与外界隔绝的田园里。“书桌边一树枯藤……”这则材料说明了即使身居忙碌的都市,也可以追求一种“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的宁静与超脱的田园之趣。两个材料表现的角度是不同的。在设题上题干是非常直白的,但是很多学生回答不出,就是没有把材料和作者的情感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到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独特审视。
(2)个性化的情感注入(以一种什么情感来体验人或事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中的形象,是人化的自然,是情感化的对象。朱自清可以写父亲的“背影”,其他人也可以写,因为不仅每个父亲的背影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对父亲的感受是不同的。推而广之,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人,在作家的笔下都是“这一个”,是独一无二的。写“春”的散文数不胜数,而在苏叔阳笔下有怎样的独特体验呢?
  有关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学作品的思想这类能力的考查,都属于对作者的个性化情感的体验的。2005年辽宁卷20题、全国卷Ⅲ17题第二问等。
  我们知道,在散文中,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有四种:①直抒胸臆;②借事传情;③以景融情;④托物寄情。而直抒胸臆的方式在许多散文中是不用或少用的,“事”“景”“物”是情思表达的载体,所以我们只有仔细体会散文中所描写的形象,才能更好地感受作家的情感。
(3)哲思意味的深入开掘
  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从人情事态、自然景物中体会到作者独到的、深刻的、能发人深省的思考,或者说一种哲思,是许多抒情、哲理散文所追求的。
  以上谈到散文的形象问题,可以说我们分析的这些散文的形象,大多都不是什么新奇、独特的,不是小说中的故事,本身就很新鲜,有吸引力。散文的形象不是这样,它的吸引力来自于作家给它注入了“个性”,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写,表达出来的情和意是一般人平时想不到或感觉不深的,一经作家写出来,就与读者产生了共鸣。从这一点说,散文中表达的情和意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4.关于语言、表达技巧的理解
  由散文这一文体特点所决定,散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各种叙议结合、情景结合、物情结合,各种正面、侧面描写,各种渲染、衬托、象征等,都属于表达范围之内的)很容易在一篇文章中综合运用,而语言技巧(各种修辞方式,如传统的修辞格、整句散句、句式变换等)也更灵活。
  这里主要多说一说描写。
  可以说,散文是最方便将日常生活艺术化的样一种文学文体。说它方便,主要是因为它不需要像小说、影文学那样去虚构形象,作超现实的艺术提炼和重组;也不像诗歌那样,对形象进行高度概括与抽象,而后再创造新的意象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散文的艺术形象是实性的,其表现的形象是真实的,其情境也是亲历亲睹的。所以,散文可以随意地、直接地将日常生活灵巧地转化为艺术形象。这种转化,则是借助于多姿多彩的描写技巧来实现的。
  描写,作为一种表现方式,它和叙述一样,其表现对象是客观的,思维对象是具体的。但它又不同于叙述。叙述的基本特点和运用目的是在于展现一个过程,一段经历,而描写的本质特征是它要使表现对像形象化,要传神写真,惟妙惟肖。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感观印象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情状。正是叙述与描写的这种交互运用,才使得作品既有宏观轮廓,又显微观细貌,使得艺术形象更完整、生动和丰富。
  (一)散文的描写手段是多姿多彩的。
  1.再现性的客观化描写。这是一种纯客观的描写方式,写起来跟小说的再现性方法差不多,其艺术效果也和小说相同。这种描写,其效果是形象、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满足读者对某些未知情景的了解。
  2.带有明显主观化的描写。散文的描写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无论是人、物、景、境、事,还是转瞬即逝的意绪、心像、幻象,都曾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和呈现。它不能像小说、戏剧、影视文学那样虚构、虚拟,也不能像诗歌那样虚化、抽象化。但作者充盈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结合在一起,就会使描写对象产生新变,变成一种既富有情趣而又具有审美特质的艺术形象。有如平凡的紫藤萝,在宗璞的笔下,就特别的不平凡。在作者喜悦的情感作用下,活跃的想象改变了眼前的视觉形象,静态的植物变成了流动的瀑布。不仅如此,在作者眼中,这紫藤萝还“在欢乐”着,还“在和阳光相挑逗”。在读者的想象中紫藤萝是一个美丽的少女,是一个调皮的男孩,是一位快乐的天使。
  有时作者用联想、梦境、比喻、通感等方式进行一种感觉化的描写,不刻意追求形真形似,而是用主观世界的真实折射出客观世界的真实。或者说是让描写对象折射出自己的心绪、心态。这实际上是一种写意性的描写。
  例如2004年《老家》中的第一题。
  这样的描写,重在表现,它更直接地触及到了作家的情感深处,也就更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再如这样的描写:在一阵深秋的夜风来临之前,“秋天愁惨得像铅石,像死灰。”“太阳化为一团无光的白纸,天空变成一汪停滞的死水,混混沌沌,郁郁闷闷,全不见高爽的清,宁馨的静”。这无疑是作者苦闷与压抑的心绪的折射。
  3.间接性描写与比较性描写。上述种种描写,无论是客观化描写,还是主观化描写,都是对描写对象的直接展示,而见解描写也是散文中常见的表达手段。
  间接描写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景、物的展示,来侧面表现;二是通过描绘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来表现对象。这就是变换角度的间接描写了。三是从侧面着笔,布设一种氛围、背景、情调,利用宾位形象烘托主位形象,利用外围烘托核心。这就叫烘托。即宋代画家郭熙所谓“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比较描写,比较容易理解。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来比较。郁达夫《故都的秋》,以江南的秋与北国之秋比较。郭建英的《秋潮》写秋,则以“今年的秋”与往年的秋,“今夜的秋风”与“欧阳子笔下的秋风”比照。比较的目的是显示一种区别,形成一种反差,使主体形象的特点更加突出。
  (二)描写技巧的多样性的
  散文写作是最讲真实、最显作者性情的,所以,描写技巧的运用也是极为灵活而又富于创意的。
  1.工描。工描,就是用细密、逼真的笔法,精雕细刻,无论写人写物,它既写形写态,又写神写意,写得纤毫毕现,血肉丰满,以其逼真的形貌体现其内在的神韵,传神而达意。
  2.白描。白描,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形象。与工描相对而言,白描的特点在于:一是径直、直观。它在再现外物形象时,直接聚焦描写对象本身,对准其本质特征,不用比,不设喻,也不用烘托陪衬,呈现一个直观形态。在寥寥几笔的轮廓勾勒中,显示出事物的内在神韵。
  二是质朴、淡雅。它崇尚淡雅清真,用质朴的语言,简练的笔墨,不事渲染,甚至在遣词造句中也很少用浓艳的形容词之类,而是着重发挥名词、动词的表意作用,文笔疏淡而求含蕴不尽。
  三是富有自然流走的动态性。白描通常不对客观外物作孤立的、静态的全息性展现,而是借重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来传神,所以,它常常与叙述相依相伴,相得益彰。
  孙犁的《老家》中的第二题,就是考查“白描”这种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
  当然,工描,白描,是就描写技巧的特点相对而言的。两种技法,各有所长。其实,在散文行文中,很多的描写或是介乎两者之间,难分彼此;或是两者交互使用,难辨泾渭。同时,该用白描还是工描,如何运用,都是依据特定事物的情景,依据特定的行文环境来确定的,更是由写作主体特定的表达主旨、情意兴致、创作风格和才气能力来决定的。
  描写是散文的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无论从什么角度去描写,也无论采用或创造什么样的方式、技巧,其表现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能敏锐地发现、把握描写对象的审美特征,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表达技巧涉及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给它分为几个方面来把握: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反衬等。
  3.修辞手法:整句、散句、比喻、拟人、夸张等。
  4.材料安排:主次、详略。
这里面又包含着许多内容,如记叙,就有不同的人称效果不同的问题,议论有直言与反讽等问题,抒情有直接与间接的问题,而间接抒情又与描写中的各种方式密不可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融情于事等)。
高考题演练
(北京卷)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给“书虫”当夫人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州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天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面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锻造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另人玩,自己却借此抽射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的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居,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轻他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取村于肖融《给“书虫”当夫人》)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 B、 】【 D 】
A.所谓“惨”状,是说写字台及其周围又被书籍和文稿占据了,显得又乱又挤。
B.“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说明妻子对丈夫有点畏惧。
C.妻子有时“不免有点失落”,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点生活的乐趣。
D.丈夫说“不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为书痴”。看来这对夫妇也存在着沟通障碍。
E.丈夫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情都一丝不苟。
19.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分)
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答:“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
②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答:幽默(风趣、诙谐);富于收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
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分)
答: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
21.文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要点一:丈夫耐心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
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肯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
杨柳①&&&&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欢喜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宅边所种的。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蔽”“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抑。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番。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变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竞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注]①杨柳,泛指柳树。古人因杨树之实也成白絮飞散,故常以杨称柳,杨柳多通用,如“垂柳”也称“垂杨”。
&&&&&&&&&&&&&&&&&&&&&&&&&&&&&&&&&(文章发表于1935年。有删改)
18.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4分)
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2分)
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僧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
19.“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4分)
“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
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
20.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
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21.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6分)
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2分)
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2分)结合原文赏析。2分)
以上四题,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垂杨柳北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