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爸爸去哪儿的思想水平去到那里

铂程斋--回應韓寒《太平洋的風》,及一點小看法
xilei 发布于
最近韩寒一篇《太平洋的风》引发热烈讨论,他这篇游台见闻,恐怕比台湾政府砸大钱买广告还有用。文章读罢,让人真有一阵舒服的海风扑面而来,对啦!这标题这文章给人清爽的感觉,就像在台湾东部小离岛兰屿有个当警察的金曲歌王陈建年,他拿着吉他面朝太平洋,坐在浪花拍石处爽快得唱他的那首成名曲《海洋》
韩寒文章的台湾人,至少是他遇到的几个台湾人,都那么好相处那么客气,读到最后,结论是台湾保留了中华文化传统中那好的一面,我读的时候,一边苦笑一边尴尬,想想,科科...好像...没有他说的那么好啦!不过既然他这样说了,被人称赞难免心花怒放,也就心虚得接受了。&&
其实这几年常听到一种说法"台湾保存了中华文化的良好传统",而且这说法还挺流行的。我在写第一本书时,参考了很多名人游台的旅记,几乎都会提到这个说法;他们来台湾,觉得台湾人好有礼貌,好亲切,服务态度很好,最常见的例子也就是旅客最常遇到的台湾人,比如说出租车司机、饭店的柜台服务人员、百货公司营业员,又或着是路人等等,在台湾体验到与大陆不同的气氛后,都很有志一同的得出同样的个结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台湾得到继承。
这个说法从我第一次听到直到现在,恐怕也十几年了,而且越来越成为主流。只是台湾人听到,想想,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我跟几个朋友讨论起这件事,大家都无奈的苦笑,不仅仅只是台湾其实也有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另一方面,恐怕很少台湾人会真的认为,台湾社会所谓的"温良恭俭让"真的是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良好继承的结果。
我问朋友,这有必要跟大陆朋友说清楚吗?他抽了口烟,「哼」的一声冷笑说「就让他们继续活在他们的幻想之中好了」
这篇文章,可能会引来某些朋友的不爽拍砖,挑战某些的观念,但我还是就现在这个流行的说法做些深一点的思考。不能代表所有台湾人,至少能代表某些部份人的想法,就简单说一下我的感想。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所谓的"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到底是指什么,只是越想,发现这概念越来越模糊,越说不出个所以然,为什么大陆的朋友会有台湾"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优良传统的这种想法,那"继承"也就是说,没有断裂,延续了下来;一般觉得,就是中华文化在台湾没有断裂过,中华文化在台湾一脉相传
换个方式讲,一般也认为,大陆现在不佳的社会气氛,许多病因都可追溯到文革,文革在大陆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对传统文化的伤害已经深入骨髓,文革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也造成失落的一代人...每次跟大陆朋友聊到这里,我常常又很不识相的补上一句「被摧残的失落一带教育出的下一代已经长大了」此话一出,常常引来许多围攻。
我发现许多朋友,尤其是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喜欢讲"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台湾得到继承"的比例更高,不管他们有没有有来过台湾,一聊到台湾,都难免会很感慨得脱口而出这句话。
但在我的记忆里,大陆社会现在的毛病,台湾都曾经有过,过去台湾人也曾经买票不排队、也曾经爱乱丢垃圾爱随地吐痰,不守公德心,出国也曾经是一幅暴发户形象,不时有某国旅社酒店拒接台湾团的新闻传出。
说到这里,恐怕已经有人知道我想表达些什么,是的,我并不认为现在台湾所谓"温良恭俭让"的社会气氛,跟中华文化传统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在大陆混了几年,我知道许多人对现在大陆社会气氛不太满意,尤其是每天早上一开计算机,微博上各种匪夷所思光怪陆离的事又像潮水般涌来,看了是又气愤又充满无力感,于是;但来到台湾,一个相似又陌生的地方,发现台湾社会气氛跟现在大陆很不一样,难免会想在台湾寻求些一直以来,与目前大陆社会乱像不同的过去"传统中国"风貌,这种寻求,就变成了一种心理的投射;这我们看到现在吹起了"民国风"都是这种心态下的结果:民国多好啊!社会自由开放、风气纯朴,那像现在如何如何....
在这种心态下,在许多人眼中,台湾就是个保留传统中华文化,没有受到摧残的地方,所以什么事都能套上用"中华文化传统"去解释,台湾相较于大陆现况,彷佛是一个精神上的"桃花源";所以我们看到许多文化名人,来过台湾后,总会发几篇自省反思性的游记,这些文章,看得出来其实是想要对大陆社会说些什么,冲击一下当今中国现况,却又不说得那么明,包装在思古忧情当中。
当然每个人到了旅游目的地,总是想要寻自己心中对那里的印象,这就跟我们一讲到巴黎,就会想到那些符号性的词汇:优雅的、浪漫的、悠闲的....一样,等真正到了巴黎肯定会找个时间,坐在街边咖啡店感受那优雅浪漫悠闲的下午茶,完全无视巴黎其实很脏,到处是狗屎。许多大陆朋友来台湾的游记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角度,会刻意追寻印象中台湾的那种美好,并且不断得刻意去印证并加强它,然后自我陶醉一翻。
我只能说,这些文章中的台湾,与台湾人眼中自己的台湾实在有些落差。
经常往来两岸,不是我捧台湾,不可否认的台湾人在素质水平上高出目前大陆很多,让我每次一回台湾,遇到小事我都要内牛满面,不管是客客气气的便利商店店员、或是下车时会跟你说谢谢的公交车司机、把你当作贵宾的区公所办事员、甚至是笑容满面热情洋溢的槟榔西施...他们都让我在心中忍不住吶喊「台湾真棒!」而在人来人往中握着拳激动不已,妈妈都要把小孩快拉开
常听到几个对台湾符号性的形容词:守秩序、讲究公德、礼貌、尊重私人空间、守法....只是这些都跟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有关吗?台湾人每次听到这样的赞美,或许会客气又心虚得笑一笑,但更多的是有点不太舒服,好像台湾社会现在的一切"美好",都只能用中华文化来解释,这一切都源自于中华固有传统美德,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割断台湾跟中华文化的关系,只是台湾人更愿意相信,这是台湾人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
如果真要说"台湾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这句话也没有错,比如说过春节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又或着风水、中医、武术等等,这些那一样是只有台湾有而大陆没有的;至于"台湾继承了中华传统优良传统文化",也就是大陆缺乏而台湾比较丰富的,这"优良"在那里:"有礼貌"、"温文儒雅"、"守公德"....你能说那一样与中华文化有必然关系?并不是说现在这些事台湾已经做得多好,只是这些素质,我认为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高度后,都会有的现代社会的特征,硬是要把它扯上中华文化,我觉得有些牵强。
我挺喜欢福州这个城市的,悠闲又缓慢,常常在闹市区就能转进绿荫蔽天的老房小巷,脚步不自觉得都放慢下来悠闲得散步,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旁边的小河,或着应该说臭水沟,常常让我眉头一皱想要掩鼻。福州这城市水道纵横,有水流过的城市应该是最有灵气的,而这些流过旧城区的小水道确让人失望。这几年不只听说过一次福州要做内河整治,的确也做了几次,但效果却不怎么样。直到我往下探探这些流过老房之间的小水道,发现河床上成堆的垃圾,我知道这整治是怎么整都整不好了,这垃圾都是两岸居民直接往下扔的,而且丢得很自然,因为他们的父辈祖辈都是这样丢的。
我想这种现象肯定不仅仅只发生在福州,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讲"差序格局"这章一开始就提到,当年苏州的河道,就是家庭垃圾人畜粪便任意倾到的地方,看来这种现象老早就有,但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存在于现代中国。
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即认为,中国人根本没有"公"的概念,讲求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若有,也只是家族道德,家族利益,完全没有公共道德的概念,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方便,完全可以牺牲别人。
若分析这原因,简单得说,儒家的思想传统德治(人治)的传统太浓,进入现代社会,它没有与时俱进,也先天不足得无法带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法治及公平正义观念。
中国人向来很缺少的就是法治观念,若没有法治观念,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无所依从。有识之士不要怪一般小老百姓自私市侩又俗气,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在一个没保障,没有公平正义,好像身家财产随时会失去的社会,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私自利。
而老话"上行下效"也颇能说明这么一回事,因为人治色彩浓厚,官讲的话,就如同法律!官说你有罪就有罪;说你无罪,你就无罪!一般人很难有保障,这还真不用从历史上找例子,现在大陆就是这样,尤其越往地方越夸装,与其守法,还不如学会如何跟政府高官打好关系,拍马屁,耍特权,官商勾结,守法反而死得快,这例子太多太多。
台湾比较幸运,在约三十年前开始走上了一条与大陆不同的路,尽管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但也是开始走了,我不敢说到现在走的有多好,事实上,台湾的问题还是很多,真的很多,与大陆社会上发生的类似事情,到现在也没少过。
就在韩寒写那些文章的那几天,台湾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富二代酒驾撞死人的事故,另一是有两高中学生泼游民粪便为乐的事,每次看见这样的新闻,台湾人也群情激愤,也是无奈,而舆论网络吵过一阵子后,事过境迁,归于平静,等下次有类似的事发生再起波澜。当然,这些事是那些形容台湾"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文章很少会告诉你的。
只是这三十年来,我感触很深,台湾从一个有钱而浮躁的社会,慢慢成为一气氛敦厚温和的社会。在这里我就不从历史的角度慢慢细说百年来各时代台湾人性格的演变了;而目前这敦厚宽容的社会气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在这几十年间,台湾人慢慢学会"尊重别人"这回事。
记得约莫90年代初期,台湾的政治刚开放,全民简直就是陷入政治狂热之中;想想看,本来绑得死死的,一下完全松开,解放啦!大家都想参与政治,都想聊政治,都想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在那时,报纸上常常看到有什么新闻:某某兄弟因为聊政治一言不合闹得阋墙;朋友因为聊政治聊到大打出手;夫妻因为政治立场不同搞到离婚收场。
那些年,类似的新闻太多,付出的社会成本太多,也许是讲求实际的台湾人觉得代价太大,慢慢得发现体会到,尊重对方不同的意见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对方也才会尊重你。
有些人会形容台湾的民主是半残,但就跟上面说的,台湾到现在仍然在学习,也不能说有多好,但就是因为台湾走上了这条路,社会讲求法治,公平正义也渐渐得到落实,也就是因为跟过去比,有更多的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相处,只要是彼此尊重,都不会吃太多的亏,个人的权利有更多的保障,并且越来越完善。到现在,在政治上不管政客如何操弄,你看到新闻里台湾政坛如何恶斗,但百姓基本上是淡定的。
我不太喜欢用"百姓"这字眼,好像他跟"官"是对立似的,我更爱用"公民"这词汇,台湾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说出"公民"的定义或精神,也不知道这词在学术上的意义,但现在台湾人的心态上,已慢慢认定自己是这样一个身份,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并且有机会就试着去参与,去改变他;而非只是逆来顺受的"百姓"。
前不久在机场遇到一个当导游的朋友,看他对着他的团大声用吼的,我还吓一跳,这家伙不是平常都和和气气温和的吗?都没见过他用吼的,而且竟然还是对旅客。后来跟他小聊会,他满脸尴尬,他说带大陆团,尤其中老年团,一定要用命令口气才有效;以前他刚开始接大陆团时,总是很客气得说「各位贵宾,请到这里集合」,结果很少有人理他,效果不大,游客还是自顾自的;后来他有经验了,对大陆团,尤其中老年团一定要用命令式,大声喊「过来这!」说也奇怪,还真的很有效。他感叹,到底算是谁改变了谁呢?
人要别人尊重他,首先要自己先尊重自己;你会觉得台湾社会风气普遍比大陆敦厚吗?那是因为台湾人渐渐学会了互相尊重,在不断完善的公平正义当中,慢慢学习知道自己的权利在那里,知道自己对人的的分寸能够到那里,说俗气一点,互相尊重,对彼此都有好处,这是最符合效率最节约成本的方法。
“公德”的建立与一个社会的法治、尊重他人的程度呈正比。
前几天我在静安寺这散步时,走在前方的是一日本妈妈带着他的小朋友,有一油腻腻脏脏的垃圾车停在一旁,环卫工正在收垃圾,日本小朋友掩着鼻做嫌恶状说好臭,拉着妈妈要快步经过;结果日本妈妈没有快步走,反而婉言责备小朋友,说「在收垃圾的叔叔们旁边说垃圾臭,很不礼貌,如果你都觉得臭,那天天帮我们收垃圾的人怎么办,如果觉得臭,就忍住呼吸照常经过。」小朋友听了,蹦蹦跳跳得返过头去用日语跟说垃圾的环卫工说对不起,那环卫工也一头雾水,就在那傻笑。
我不得不佩服这日本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能够尊重他人,他人也觉得受到尊重而做得开心,每个人都觉得,我能够做些什么,久了,整个社会的风气慢慢得就在提升。
就拿流过市区的小水沟来说吧!以前台湾一样有很多臭得要命的河呀沟的,住在两岸的居民一样直接把垃圾往窗外一扔,方便嘛!河道又脏又臭,又养蚊子,卫生很糟,大家都在抱怨,但也没有人去改变,因为有个博奕心态,别人扔,自己不扔,那就吃亏了;河水也不会因为我一个不扔而改变。
后来这些河道开始整治了,配合了更强制的法律,一开始,居民也是觉得生活习惯受影响而抱怨连连,不想配合,只是害怕触犯法律受到罚款只好心不干情不愿照着做。只是时间一久,这些小河也变得干净了,河两岸变成公园,环境卫生变好,生活质量高了,连带,这”亲水房”的房价也开始变高,大家都受惠。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小区居民开始为自己住在这里而自豪,常常在河边办些活动,凝聚力一强,大家都觉得自己能为这个小区做些什么,都觉得这个小区能够变得更好。
公民社会,其实就是这么形成的;所以你会见到,台湾这十几年来,政治依然恶斗,经济可能没以前增长得那么快速,但是公民社会意識的凝聚,却以前所未有,更澎湃的姿态在发展着。
人性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地区都是一样,并没有不同。回过头来说台湾的"温良恭俭让",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台湾人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国学教育,因此道德素养普遍比大陆还高,我只能说,这种说法很荒谬,若是国学学得好,背些经典道德素养就能得到提升,那么古代那些科举应式生,甚至是当官的,他们的道德素养应该是最高的了,但实际上普遍的情况是怎样,大家都知道,说一套做一套恐怕才是中华文化悠久传统。所谓"温良恭俭让"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时代成为社会风气的主流,这顶多只能算是古先贤追求的做人至高理想,正是因为风气败坏,所以才需要"温良恭俭让"。
但在一个法治建全的文明社会,整个社会自然朝着"温良恭俭让"的气氛慢慢进步,我们会羡慕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因为他们的社会气氛更趋于这些点,任何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你都能拿这几个字来形容,难道你也能说他们也"继承了中华文化良好的一面"吗?
这些年,台湾也还继续朝着这境界在努力;"温良恭俭让"应该是公民社会的一种自然而然达到的境界,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公德",这也算是一种普世价值;并不是说,不用”公德”形容,而是拿了这几个好像颇有古风的形容词来形容台湾社会,就一厢情愿得觉得这小岛的情调是继承了中华文化良好传统,那恐怕只是一种意淫而已
我愿用胡适的一句话做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都开始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人人都争当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都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一个流氓家长能教育出有彬彬涵养的孩子吗?我看有点难,因为国民素质与执政者的对法治的尊重绝对有着内在的关联
你讲的道理你懂 别人就傻吗?你以为执政的不懂吗& 丫们就是不改 就是那句话“老爸,那么我的生意怎
么办”to47L搞不懂:论点是民主法治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好的改变,论据满篇都是,你搞不懂是因为自己选择性失明,不知到底谁是狗屁。台湾能有现在的成就,我看倒是和日本统治的那五十年有些关系,正是日本统治的50年,奠定了台湾文明的基础,而这种文明归根结底来自西方。
另外,80年代的时候大陆公知推崇原始社会,认为那才是黄金年代,跟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都开始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人人都争当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都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中华文化的良好传统”不过就像“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地大物博”一样是吹出来的一个泡泡而已。就是很简单,彼此尊重,法制规范,确实和什么优良传统扯不到一起了骗子又在卖弄阉割版的民主,为主人乱叫韩寒不能倒,有多少人靠韩寒写文章呢,有多少人拿着韩寒的文章去卖弄呢,要是韩寒是个骗子,这些人岂不成了2b了,所以韩寒不能倒,各位顶住,继续支持韩寒,虽然是个阿斗。为切尔不是说台湾有多好,只是中华儒家思想在大陆全被废了,就显得台湾那一点了。最后一句 点睛都觉得房间脏乱差,都咬紧牙,握紧拳头怒不可遏,怎么这么脏了还不打扫,都发了一顿闷气后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要么说明国人还比较单纯,要么说明国人比较年轻,向往美好的事物,比如真自由(非“某西方国家的两面自由”),比如存在感,可是那又有什么错?人总会成长。如果有一天,此文能做为中学课本上的范文,则中国有希望!写得很实在!一点也不装逼不知韩寒看过有何反驳?儒家算了吧,几千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儒家是容易被利用而不太实际的东西道德只是幌子而已。
如果一个人,老谈道德,你就要注意了。
道德以法律为基座。如果绕开法律谈法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注:欺:欺骗)
&是“如果绕开法律谈道德”。对待每件事情,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不要为了出位,拿别人当靶子,你的狗屁文章真鸡巴恶心写得真好!!!!69楼,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支持道德是法律的基座,而不是反过来道德以法律为基座。学点常识有那么难吗?法律是道德的基座,比法律更高的是道德。
69楼,我确实知识不多,请把你认同的理论摆上来,让我等知识不多的人学习一下。在一个人治的国度,道德就是一个幌子,一块遮羞布。我窃以为,《太平洋的风》作者(是韩寒也好不是韩寒也好)其实理解制度(民主、法制)造就民众早就社会秩序这么个道理的,并且在文中也隐隐提到了这么个观点。但是就象文中所写:“不停的考虑措辞,以免哪个地方说过了线。”他只能以中华文明来概括民主与法制的成就,虽属偷换概念,也许确实是有说不出的苦处。韩2太伟大了,
不愧是鲁迅第二。说的有点道理哦
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伪君子遍布法律源自于权利,而非道德。这才是常识,说什么道德是法律的基座才是缺乏常识。在一个不讲道理的地方,何谈道德?
在一个吃屎的地方,谈厨艺,有意义吗?在一个不讲道理的地方,何谈道德?
在一个吃屎的地方,谈厨艺,有意义吗?台湾30年前和大陆一样,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描述的和现在大陆很像。不同的是台湾30年前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确实跟中华文明传统没关系。不知所云!中国人一向认为好的就是自己的,比如说什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好像其他民族就只会欺老辱幼似地,所以看到台湾那种制度下造成的优越那叫羡慕嫉妒恨呀,又不愿承认是制度造成的,于是就有了台湾最好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这一说,还不如直接说吃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吃屎的。。。。。。。。。。。。。[video]回應韓寒《太平洋的風》,及一點小看法进来后,没发现video,video在哪呀,小编?历来,台湾有许多我D潜伏的人~~~作者的意思很明显,台湾没外人看的那么好,台湾人自己觉得还得改进。而大陆作者是不喜欢住的,因为比台湾更差。看到大陆这些人流氓家长,想来也教不出好儿子,台湾要引以为鉴,别谈道德,把秩序搞好。h2只不过是一根棍子,没有拿棍子的人是不能动的,拿着这边的钱,跑去哪边抛媚眼,事物都有两面性,哪里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差的一面,不用这么抬一边,骂一边,好象哪边是天堂,这边是地狱。反感H2,是因为我们都有儿子,女儿,象这个宣传不读书,初中泡女人的“公知”是所有家长必需批判的人。韩寒的文章是没有深度的,后续一些批驳和续写的文章更有深度。但决不能否定韩寒的作用,他的知名度是既定的,能引发大家讨论,这是很好的。这篇文章的深度远远超过韩寒的文章了,而且也从侧面否定了韩寒的一些表面式观点。韩寒还是读书太少,看问题太简单化了,这篇文章,作者的观点,我基本同意。确实如此,台湾的现状跟传统文化是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台湾人自己的努力才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特别是知识分子,传统文化被保留下来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临渊羡鱼不如就地养鱼?作者是这个意思吗,甚至我高攀了你的深奥?你说来说去我真没怎么看懂你想要说啥,但还是忍不住想要给你的赋闲文章试着打分。这样吧,我很肯定地估计:你说话的方式很轻松暴露了你是一不置可否的骑墙派,草?我们多想就下结论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一个流氓家长能教育出有彬彬涵养的孩子吗?我看有点难,因为国民素质与执政者的对法治的尊重绝对有着内在的关联。
——这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一件事
门里和门外的两种看法
很奇怪吗???
有什么好反驳的?
也就你们这帮傻逼似的乌有倒韩派才会有这么脑残的思维!儒家讲仁,基督教,佛教也讲仁,不认因此就说基督教,佛教就是儒家吧,这种东西也讲专利吗?就像自由,民主我不会认为他们 是属于西方的东西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只有伸出三个指头,说两个字:乱! 9
  喷嚏阅读App
coming soon
  最近日志
  最新评论
  特别申明
,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正规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联盟广告】联盟广告是由喷嚏提供广告位置,广告联盟商提供广告内容。广告内的产品真假和质量,喷嚏无法一一核实(喷嚏和联盟商沟通过,事实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骗局:已经审核过的广告内容和产品,上线后变成了山寨产品。)。请各位在购买贵重物品的时候(比如:手机、摄影器材或二手汽车等),到有信誉的大的商城购买,切勿贪图便宜造成财产损失,切勿认为这是喷嚏推荐。喷嚏建议你在任何购买行为发生时,都保持清醒的独立判断。如果你发现广告内容有欺诈嫌疑,请把链接发到: (# 换成 @),由喷嚏转交联盟商进行核实处理。
特别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Powered by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韩寒:数学学到初一就够了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18368人加入此小组
前几天发帖说了下华科大文科生对高数的态度。作为文科生,韩寒其实早就谈过这个问题(高数?高数你妹!高中数学都不要学,初一数学就够了!)原文如下:我以前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数学学到初二就够了,引起了很多数学爱好者的愤怒,有写信的有打电话的,有直接写文章说我这个观点是很偏激的。  现在事情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经过了我一段时间的社会经历,我重新安静下来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是我不得不向他们道歉。当初因为匆忙下笔也没有怎么考虑,导致这句话的确和我现在认识到的真实情况有偏差。  我错了。  因为数学其实学到初一就够了。  那些写信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反驳我,说,如果数学学到初二就可以的话,那高科技的尖端科学怎么办。我觉得这些喜欢数学的人阅读能力还真是差,我在这句话前面有四个字,就是“对我而言”,意思是说,我韩寒,数学学到初二就够了。  我在很小的时候曾经想过要做科学家,可是不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梦想改变了。我确定下来那些高科技的领域中将没有我的身影的时候,我觉得高中的数学实在是太浪费了。对于百分之八十的人来说,这个部分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四五年以后完全地忘记。  而为了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加少的人去牺牲大部分人的时间,是否值得?  当然你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人还没有定型,不知道学了有没有用。  我想说,一个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居然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那真是教育的失败。  我的意思不是说要让数学取消。因为数学取消了以后干什么呢?而且如果有觉得浪费的就取消,那学生在学校里就只剩下体育课了。况且出于扫盲和社会安定的原因,学校是不能没有的,所有以前有的也是不能没有的。但是数学在所有课程中明显的比例占得过分大,重要性也过分被突出。  初中,小学的数学应该占有很大的地位,但是高中甚至大学以后那些和数学完全不搭界的学科就应该降低数学的地位。但是可以有强化的课程,让喜欢这个学科的学生自己提高。  可能有人会说,数学是所有人应该学习到很深的程度的,因为那样能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想说的是——那是扯淡。  逻辑思维的能力一大半是与生俱来,另外一点可以靠后天培养,但是是否就一定要数学去完成培养的任务呢?那真不如去看侦探小说。  中国的数学学习有一个宗旨是不断地对试卷的题目熟能生巧,一切为了考试服务的过程,在这个大量同类型题目堆积的学科里,我很怀疑普通的人是否能够锻炼到所谓逻辑思维能力。  反正我是不能。  我也没有觉得刑警队的警察们数学好到什么地方去。  你可能说我狡辩,因为我怎么能知道他们逻辑思维能力是否很好。那既然你也知道,类似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衡量的,那为什么一口咬定,某门学科可以培养人这个能力,而别的学科不能呢。  你们不曾写过长篇小说。你不知道那些国内外的数学很差的写东西的人当中,有多少可以将一个故事写到滴水不漏?有多少学历很低,只会进行三位数运算的妇女们,能从事业有成,文凭很大的老公身上揪准一切蛛丝马迹,进行精密的分析和推理,最终成功地捉奸?  数学学得好不好,除了一部分有天赋的人以外,还是看你做的题目是否多了。我中考的时候老师就强调,数学就是做,不断做,做到你考试的时候发现试卷上所有的题目都做过,就行了。
+ 加入我的果篮
一团耀眼的光华如同流星一般飞逝而去!这颗带着螺旋纹路的超长弹头沿着欧阳莫预定的飞行轨迹,以六倍于音速的速度直直的飞过了三千四百米的距离,经过1.2秒后,狠狠的撞进了阿巴迪亚的脑袋!! 上面是小说《暗铁》中的一段,明确说明了学好数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6*340*1.2=2448,六倍于音速的子弹飞行1.2秒只能飞过2448米,除非子弹有1000米长,才有可能击中阿巴迪亚的头颅。
所以韩寒没法上果壳
能源工程硕士,油藏工程师
的回应:全美国人民平均水平也就高中数学而已……你不能看平均。美国的强大靠的又不是average people,而是他们的professionals
所以韩寒没法上果壳
一团耀眼的光华如同流星一般飞逝而去!这颗带着螺旋纹路的超长弹头沿着欧阳莫预定的飞行轨迹,以六倍于音速的速度直直的飞过了三千四百米的距离,经过1.2秒后,狠狠的撞进了阿巴迪亚的脑袋!! 上面是小说《暗铁》中的一段,明确说明了学好数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6*340*1.2=2448,六倍于音速的子弹飞行1.2秒只能飞过2448米,除非子弹有1000米长,才有可能击中阿巴迪亚的头颅。
他自己也强调了"对我而言"啊而且到初一为止都很好地掌握了的话,对于日常生活确实影响不大吧写作过程中需要的话也可以临时去了解的嘛
我中二的时候也曾这么认为过……不过很显然我现在已经过了这个时期了,而HH还在中二着……
数学可以不学逻辑必须重修。。。光买菜连初一数学都用不到,可是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和逻辑判断能力呢?你韩寒可以只会买菜程度的数学,可我无法想象全国人民都只会买菜数学。
让那些喜欢数学的人去做吧···反正自从高中毕业,我再没用过圆锥曲线啥的了,一次都没用到过。至于逻辑,有专门学过逻辑学,再说,上上果壳儿也行。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的回应:数学可以不学逻辑必须重修。。。光买菜连初一数学都用不到,可是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和逻辑判断能力呢?你韩寒可以只会买菜程度的数学,可我无法想象全国人民都只会买菜数学。全美国人民平均水平也就高中数学而已……
国际关系学学士
中国的数学学习有一个宗旨是不断地对试卷的题目熟能生巧,一切为了考试服务的过程,在这个大量同类型题目堆积的学科里,我很怀疑普通的人是否能够锻炼到所谓逻辑思维能力。------------------------重点是这一句吧。。。
大气科学专业,气象万千小组管理员
虽然我不喜欢数学,但是我很感激他,虽然后天我又要考一门数学类的课程,但是没有数学方法和思想,我想我很多其他课程都是不存在的(诶,怎么听上去好像是好事-_-!)。个人觉得,应试教育是一回事而不应该借由此批判数学什么什么的,更不应该有什么数学无用的论调…与其说数学只学到初一就够了,不如说数学到初一变选修好了。
的回应:中国的数学学习有一个宗旨是不断地对试卷的题目熟能生巧,一切为了考试服务的过程,在这个大量同类型题目堆积的学科里,我很怀疑普通的人是否能够锻炼到所谓逻辑思维能力。------------------------重点是这一句吧。。。其实很多题目都是换个样子就刷掉一批学习分子了,那些数学试卷上最后压轴的思考题就是如此,很好地印证了韩寒的说法
科普爱好者,科学松鼠会成员
韩寒。原来我一直很敬重你。虽然你不甚高明,可你至少是个心地善良,有点见识的正常人。如果你真说过这种话。那么,仅仅为了这句话。他妈的你练次男道去吧!!!
科普爱好者,科学松鼠会成员
能源工程硕士,油藏工程师
的回应:全美国人民平均水平也就高中数学而已……你不能看平均。美国的强大靠的又不是average people,而是他们的professionals
中学里除了数学还有啥能训练逻辑思维的玩意儿
生物技术学士
呃,你们说的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么?
我们到多数要到高中甚至大学以后才会慢慢发现自己真的想干的事情,如果那时候才开始重学数学,那必然要遇到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所以我觉得,小时候多学点有它的道理
数学有用啊,例如某只数学与应数的死失业派,居然在打工子弟学校谋得教师一职马上感激流涕,感觉自己学而致用。我想不久的将来,芒果台会开一档数学选秀节目,让数学派比赛解椭圆方程,而且奖品一定是免费吃一辈子的甜甜圈
问题是。。。。。。数学这玩意,初一真发现不了差距,到了初三,哗哗的刷分啊另外LS,美国的成功是他们有想法了,他们的教育告诉他们要坚持去做,就算和老师意见不同我们是有想法了,告诉老师,让老师先做,老师做不出你就别出啥风头了
土木工程研究生,FRP
的回应:一团耀眼的光华如同流星一般飞逝而去!这颗带着螺旋纹路的超长弹头沿着欧阳莫预定的飞行轨迹,以六倍于音速的速度直直的飞过了三千四百米的距离,经过1.2秒后,狠狠的撞进了阿巴迪亚的脑袋!! 上面是小说《暗铁》中的一段,明确说明了学好数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6*340*1.2=2448,六倍于音速的子弹飞行1.2秒只能飞过2448米,除非子弹有1000米长,才有可能击中阿巴迪亚的头颅。真心笑了=w=
高考结束后买了零下一度的路过
计算机系研究生,硬件开发工程师
的回应:你不能看平均。美国的强大靠的又不是average people,而是他们的professionals所以你不能用professionals的要求去要求中国的average people
这还是专科教育和普通教育之争吧。推崇专科教育的认为除了自己想要专研的那门意外,其它都只要日常生活中能正常生活就可以了。而普通教育则说,人要发展就要全面,所以学古汉语的也要过英语六级。到底哪个好,貌似也没什么定论。我个人觉得倒是应该折中的,就是大一之前是普通教育,到大二再转全面的专科教育。
物理学硕士,音乐、涂鸦爱好者,首届果壳漫画大赛三等奖
数学还是要学的,不过教学的确需改革。
韩寒恨了数学一辈子,阿弥陀佛
韩寒只是针对教育 不是针对数学这门学科把数学换成化学物理政治英语等等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对某些以后用不上这些学科的人)都说得通,确实没用
韩寒初一的时候知道他这辈子一定当作家?马后炮当得真欢乐啊~~~冷艳高贵的公共知识分子当真伤不起~~
全面发展还是全面平庸的问题吗我觉得应该尽早分专业吧还是,可以在各自的领域有更大的发展,每个人可以在16,7岁的时候挑几个专业来深入学习,剩下的科目就了解为主不要深究了
不断章取义何来骂声一片?
微生物学博士生
公民科学素养为什么一定要和数学水平相关?数学不好就不能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么?这是谁家的理论?至少对于我来说,高中以后的数学对我唯一的用处就是应付考试,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根本用不到。
信息安全专业,物理爱好者
高中数学也很简单的嘛……
信息安全专业,物理爱好者
俺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要是高中以后的数学都用不到,我觉得我混的好失败,还是直接自我了断的好……
的回应:中国的数学学习有一个宗旨是不断地对试卷的题目熟能生巧,一切为了考试服务的过程,在这个大量同类型题目堆积的学科里,我很怀疑普通的人是否能够锻炼到所谓逻辑思维能力。------------------------重点是这一句吧。。。表示我的邏輯思維能力完全不是在學數學中得到的…………
一直觉得韩寒说的话又偏激又自私,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哈他。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初中数学,对于函数的理解、求导、数列好像都没涉及吧,这些东西我觉得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能让人多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事情的眼光。
对我而言,虽然我现在根本用不到微积分,但我依然会用微积分的思维来看待生活:人生就像微积分里求曲线下面积时用来示意的一个个小矩形,虽然后一个与前一个比起来高度相差很少,但一步步积累下来,朝上走还是朝下走,就会有明显的区别了。
的回应:不断章取义何来骂声一片?+1
其实韩寒说的是整个教育制度的问题··干数学鸟毛都没有··你拿着这样一篇文章来说华科这件事,我觉得实在是站不住脚。按照韩寒这篇文章,你把大部分课程带进去都是可以的。欢迎自由组合。
同志们好,我是韩寒黑。我有个问题:请问,引用 韩寒:因为数学其实学到初一就够了。引用 韩寒:我想说,一个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居然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那真是教育的失败。这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貌似韩寒是用下面一句话作为对上面那句话反驳的回应。也许是韩寒上初一的时候是十八岁吧。
韩寒明确表明,他学到初一就够了如果有更高要求,请继续学习。有问题么?
韩寒这话没问题啊。主要是这里大多都是理工科的感触不明显吧。不信你去大街上随便拽个跑销售的,问问他平时用四位数以内的加减乘数多还是用微积分多。答案不言自明嘛。
  而为了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加少的人去牺牲大部分人的时间,是否值得?其实学初二数学的作用就是找到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啊只学到初一是不太够的
的回应:韩寒明确表明,他学到初一就够了如果有更高要求,请继续学习。有问题么?引用 韩寒 :而为了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加少的人去牺牲大部分人的时间,是否值得?如果我的语文水平达到了初一程度,我会认为这句话是一种对于教育制度的抨击,而不仅仅是论证韩寒怎么怎么样?不是吗?而如果要论证通识教育需要在高三之前就停止,请看39楼的问题,韩寒在该问题处表现了(我认为的)无逻辑。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M.von.laue)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唉,其实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很多人并不需要那么多数学知识。但是相应的,我们又真的需要了解古代文学和那套官方人人说没人信的哲学理论么?数理知识其实更靠近概念一点,做多少题目都比不上对概念的刹那间领悟。比如物理概念中的相对性原理,守恒原理,虽然不能说能对付所有刁钻的题目,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常规测试足以上良好线。我见过N多同学埋头苦干做题海,套公式,针对题型强记步骤.....功效不能说没有,但是实在辛苦过头了,最后得到的分数也不能说都是优秀。而语文考试更是近乎开玩笑,天朝的官方意识形态衍生的过度解读已经到了一种地步了,君不见连原作者都只能及格的现代文阅读题频出?
的回应:我中二的时候也曾这么认为过……不过很显然我现在已经过了这个时期了,而HH还在中二着……+10086
的回应:如果我的语文水平达到了初一程度,我会认为这句话是一种对于教育制度的抨击,而不仅仅是论证韩寒怎么怎么样?不是吗?而如果要论证通识教育需要在高三之前就停止,请看39楼的问题,韩寒在该问题处表现了(我认为的)无逻辑。很多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根本就是耍流氓……韩寒就是一直在耍流氓当年中二的时候熬夜看完了韩寒的全集会随便乱说嘛…记得当年看零下一度笑的满床打滚……好怀念啊……
国际关系学学士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文是他十几岁的时候写的。我对他不了解,但是拿一个人在高中时写的文章来评论一个人恐怕不是那么公平吧。。。谁没中二过?
的回应:一团耀眼的光华如同流星一般飞逝而去!这颗带着螺旋纹路的超长弹头沿着欧阳莫预定的飞行轨迹,以六倍于音速的速度直直的飞过了三千四百米的距离,经过1.2秒后,狠狠的撞进了阿巴迪亚的脑袋!! 上面是小说《暗铁》中的一段,明确说明了学好数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6*340*1.2=2448,六倍于音速的子弹飞行1.2秒只能飞过2448米,除非子弹有1000米长,才有可能击中阿巴迪亚的头颅。要不然你以为人家干嘛特地注明是 超长 的弹头
从小学到高中的数学确实应该适当降低难度;现在数学教育第一培养的是应试能力,第二才是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现实吧。韩寒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降低大学前教育的难度、减少应试教育的成分。
初一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之后的方向... ... ... 就像学线性代数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他丫的什么都能做...
的回应:红后你已经是气血两虚的状态了 注意影响!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寒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