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更换开关全力优保安全刷信誉平台范文

电力局工作总结_搜一百范文
→ → → 正文 电力局工作总结
电力局工作总结
2003年是我局整章建制、全力扭转安全生产不利局面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陇南电力局及武都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围绕上级工作安排和我局年初工作部署,紧紧依靠全局广大职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 —— 售电量:完成7218万千瓦时,比陇南局下达任务增长了18万千瓦时。—— 线损率:由于抄表到户率的增加,实际完成27%,比陇南局下达任务上升了15个百分点。—— 供电可靠率:完成98.5%。—— 电压合格率:完成97%。&&& —— 全年安全记录:全年截止日止,取得了安全生产360天的记录。&&& 围绕以上经济任务指标的完成,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安全生产管理漏洞。2003年,我们针对“12.26”事故暴露出来的“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知识不掌握”等突出问题,努力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从春季安全大检查工作开始入手,强化了制度落实,明确了安全责任,有效促进了全局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1、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力度。为了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局里对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将工会民主监督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同安全生产挂钩,转发了陇南电力局《工会安全生产民主监督体系实施办法》,制定了《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实施办法》,在各供电所聘任了专职安全监督员,进入所领导班子,享受副科级待遇,负责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制定了重大工作项目局领导、供电所负责人、安全监督员必须到达现场监督指导制度,坚持一般高空工作必须有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所领导到场;重大施工,局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必须现场监督,负责指导现场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方案的制订,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杜绝了工作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有力的堵塞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漏洞。2、加强了两票执行的管理及考核。为规范两票管理工作,根据目前实际存在的问题,参照陇南电力局下发的有关标准,制定下发了《两票填写及考核规定》。并依据规定对各所“两票三制”及生产作业现场安全工作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指导,逐步规范了两票管理。3、规范了工作程序。为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杜绝习惯性违章,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制定了《工作项目提前申报制度》,并重新修订了临检工作审批表,进一步完善了开工审批制度,明确了工作申报程序,同时制定了较详细的危险点分析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全年工作中,各项检修及施工项目均执行了开工报批手续,并在每项工作开工前一天,由工作负责人组织工作班全体人员,针对实际情况开展认真讨论、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现场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同时,制定了每天各所班前安全会议制度,安排当天工作,制定安全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使工作有了超前准备,杜绝了工作上被动应付和盲目蛮干现象,提高了工作安全系数。4、落实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在同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合同》的基础上,制定了领导包片、科室包所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分解到每个领导和职能科室。同时,局里同各所和各生产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安全警示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各类人身事故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杜绝各类人身事故的责任。5、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激励机制。为了提高全员安全风险意识,局里实行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同时,实行安全效益浮动工资,制定了《武都县电力局安全效益浮动工资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如果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问题,扣发全单位浮动工资。有效地提高了职工安全风险意识,有效遏制了各种习惯性违章。6、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加强职工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新进职工的业务素质。为了改变目前职工业务能力良莠不齐的不良现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实行了“导师带徒”制度,每个所的新进职工都由单位指定师傅,签订《导师带徒责任书》,全局共结成导师带徒32对70人,有效提高了新进职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对今年刚毕业的15 名电校毕业生在东江进行了安规和实践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全局职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7、做好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消除设备缺陷,夯实安全运行基础。根据全年安全检查工作计划和全局缺陷记录,局里制定了有效的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和消缺实施方案,合理安排消缺工作和停电时间,使春秋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全面检查了安全工器具。对各所安全工器具进行了全面检查及预防性试验,对不合格工器具一律做报废处理。并投入资金&&&&&&&&&&& 12万元,按规定要求给各生产单位配齐了安全工器具及消防设备,为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奠定了基础。进行了正常的设备维护检修。对灰崖子变电所、张家坝电厂一、二次设备全面进行了预防性试验、校验及正常性维护检修,对安化、庞磨等所进行了常规性检查及消缺维护工作,共完成1台发电机组、5台主变、25台高压开关、45组刀闸的正常检修及试验任务,对各所进行了例行的设备安全检查,并利用地调计划停电时间,对各变电所一次设备进行了全面清扫。处理了多年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处理了多年存在的重大缺陷和事故隐患,对城关供电所辖区内113灰城Ⅰ线梁园村至山城酒家段线路、两水所至拱坝段卡脖子线路全部进行了更换处理。全局共处理因滑坡、车祸引起的倒杆断线4处,导线对地距离不够8处,变台对地距离不够19处,更换破损电杆6基,扶正杆基44基,更换导线6档,处理破股导线6处,增补、紧固拉线228处,更换瓷瓶75片,更换避雷器15组,更换跌开13组,更换、调整高压引流15处,并清除了沿线树障。8、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局就“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了认真安排。成立了以局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详细安排了“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严格要求各单位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尤其要加强工作现场“三措”的落实,确保安全无事故;严格控制临时检修和不必要的工作,以安全学习为主要工作,各供电所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各类事故简报和安全工作规程,尤其对本局“12.26”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吸取教训;同时在城区悬挂了悬空横幅,办安全宣传橱窗一期,各所都张贴或悬挂了安全生产标语,营造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宣传教育氛围。同时,利用电影、宣传单等方法,进行了农村安全用电知识宣传,为农村用户播放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电影78场,发放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单2万余张。通过以上工作,使“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教育效果。9、制订了全局摩托车和自购车辆管理制度,加强了交通安全管理。针对全局摩托车管理和自购车辆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制订下发了《武都县电力局摩托车管理规定》和《武都县电力局自购车辆管理规定》,并同相关单位签定了车辆管理合同,保证了全局车辆及交通安全。10、编制了运行典型操作票。为全局9个变电站编制了典型操作票,为运行人员安全操作提供了有力保证。(二)、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2003年,我们根据省公司和陇南电力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局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一是根据现在企业制度要求,签定了集体合同,明确了职工方和管理方的权益与责任。二是经七届一次职代会审议通过了职工内退内养和职工子女就业制度并开始实施,对达到年龄标准的12名职工办理了内退内养手续。根据企业实际,结合上级有关制度,为了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制订了《武都县电力局职工子女就业管理实施细则》,今后职工子女就业培训前再不签定协议,采取择优录取的办法,对考核不合格,表现差的职工子女不予接收,从源头上保证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建成了东江供电所并顺利投运,为今年城区可靠供电奠定了基础。四是将原修试班同生技科分离,成立了修试所,使修试所担负的全局设备维修试验责任和生技科的生产技术管理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是成立了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使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有了落实机构,有力地促进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经培训中心培训,我局职工马学锋等三人在今年的陇南地区第二届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中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取得了优异成绩。(三)加强基础建设,认真实施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创建工作。“双达标”创建工作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夯实企业基础的有效手段。2002年,我们作为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创建单位,结合实际,认真部署,精心组织,以单项评分83分以上,总分702分的成绩通过了省电力公司的检查验收。但因为“12·26”事故的影响,使我们的“双达标”资格被取消,使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付之东流。2003年,我们在2002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这一标准化建设工作,首先对已年久失修的角弓供电所进行了全面改建,重修了职工宿舍和办公用房,结合变电站自动化改造重新修建了变电运行值班室,彻底改变了角弓所的破烂陈旧面貌,内外环境焕然一新,为职工文明办公创造了条件。二是学习民勤经验,以民勤县电力局的管理模式为依据,结合我局实际,认真补充完善了各种基础资料和技术档案。三是完成了东江供电所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东江供电所成为我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示范单位。四是将“双达标”创建单位范围由去年的城关、两水等有限的几个所扩大到全局所有供电所,共配发文件夹600余个,文件柜30余个,使全局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五是加强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今年全局共购买电脑21台,给每个职能科室配备了电脑,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促进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局的“双达标”创建工作已经经过陇南电力局的初验。(四)认真实施城、农网改造工程和农电体制改革。&&& 二期一批10千伏及以下改造新建工程。全年共完成改造10千伏线路101公里,0.4千伏线路103.5公里,更换变台76台3000&&& KVA,改造了10个乡镇的62个村的农电线路。完成新建10千伏线路185公里,0.4千伏线路111公里,新装变台66 台,完成了66个村社的通电线路。城区电网改建工程。武都城区电网改建工程经我局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于今年12月份得到了省计委的批复,共批复我县城网改造资金1700余万元。这是我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是我局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项工程的实施,对我局今后的发展壮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5KV变电站改造与县调自动化建设工程。年内完成了洛塘、大岸庙、角弓的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并顺利投入运行。县调自动化建设工程完成了调度室的修建,并进入安装阶段,目前已完成通讯程控交换安装,机关所有科室的内线电话已经全部开通。农电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日开始,全省居民用电城乡同网同价政策正式实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我们迎难而上,专门成立了同价工作督察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和督促抄表到户工作,有效促进了同价工作的进行。为了尽快落实同价政策,加快同价进度,我们不顾线损剧增,效益下滑,毅然采取了“先改表到户,再整改线路”的方法,同时聘用村电工&& 名,先后抄表到户&&& 个村&&&&&&& 户。截止2003年底,全局同价&& 个行政村&&&&&& 户,同价率&& %,较好地完成了同价工作任务。(五)供电营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为了适应当前电力市场形势,促进电力销售,增供扩收,提高效益,我们加强了电力营销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加大供电营销工作力度,支持铁合金厂和改制后的西和锑厂上马生产,增供扩销。二是以服务促营销,努力营造良好的供电营销环境,在马街、鱼龙、东江等地增设了营业网点,方便了农村用户交费。同时在城关供电所开始采用微机开票,并在人民路增设了微机开票营业网点,受到了城区用户的好评。三是加大用电检查工作力度,认真开展了反窃电工作。四是加强了电费回收工作,电费回收率100%,回收任务全面完成。五是认真开展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落实制度,狠纠行业不正之风。对鱼龙田山村等几起用户投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违反制度的职工进行了严肃处理,有效地教育了全局职工,保证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六)落实任务,加强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 认真落实了“生产经营责任制”。“生产经营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三项责任制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2003年年初,依据往年任务完成情况,局里结合实际测算了供电量、售电量、线损、平均电价等任务指标下达给各生产单位,签订了《经济指标合同书》,落实了生产经营责任制,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同生产经营责任人的业绩考核、工资、奖金、福利挂钩,实行季度考核,奖优罚劣,有效保证了全局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加强了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一是财务管理实行了微机管理,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使财务管理更加全面快捷准确。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降低消耗,严把审核关,为了完成年度利润,坚持对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把关,严格审核,按照年初制定的财务预算,控制成本费用的开支,开展增收节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减少非生产性开支,确保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对个基层单位经费支出和各项经济指标核算都严格控制。同时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大了财务监督管理力度,开展了对基层单位和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检查审计工作,进一步维护了财务工作秩序,规范了会计行为,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关心职工生活疾苦,努力改善职工生活水平。2003年,我们切实把各项工作同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努力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放在工作首位,想方设法为职工谋利益。首先是从职工生活入手,为庞磨、隆兴、洛塘等偏远供电所职工增加了生活补助,为全局职工增发了医疗补助。其次,关心职工身体健康,在非典防治期间,为基层职工购置配发了口罩、手套等必须物品,坚持为几个家属院和办公大楼消毒,同时,给每名职工发给了防非典补助。第三,为了落实局七届一次职代会提案,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我们全力以赴,在教场征地6.5亩,协议已经签定,第一期48套住房将于2004年2月份开工修建。有效扭转了原星光公司的连年亏损局面。截止2003年前半年,星光公司共累计亏损51.9万元,职工工资不能保证,陷入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状况。为了迅速扭转亏损局面,局里对星光公司进行了整顿,将星光公司更名为电力物资供应公司,调整了负责人,并采取精简人员和主业支持的方法,有效扭转了连年亏损的不利局面。截止2003年11月,物资供应公司已经收支平衡,保证了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七)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始终坚持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坚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2003年年初在签订安全生产指标等责任合同的同时,局党政一把手与局属各基层供电所、党支部、机关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肩上,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职工参与监督”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二是完善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武都县电力局领导班子分工党风廉政建设》、《武都县电力局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实施细则》、《武都县电力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分标准》、《武都县电力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办法》、《武都县电力局党风廉政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配套制度,以制度来约束领导干部清廉从政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使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从制度上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八)进行了“三风三纪”作风纪律整顿,有力促进了职工的作风纪律养成。针对部分职工业务素质低下、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管理“高位截瘫”、责任心差等不良现象,年初我们在全局进行了以“学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 工作纪律、劳动纪律、组织纪律”为主题的“三风三纪”整顿。为各基层供电所制订了《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提高职工业务技能管理办法》、《作息制度》和《职工宿舍管理制度》,从严格作息时间,实行军事化管理入手,加强了职工的基础管理,提高了全局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通过这次为期20天的“三风三纪”整顿,使我局的作风纪律有了很大提高。(九)充分发挥工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 一是加大职工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力度。在职代会上由职工代表听取和审议全局的工作报告和局财务预决算及招待费等开支情况的报告。对职工代表提出的议案认真答复,进行解决。二是坚持了局务公开,提高局务透明度。坚持按照《武都县电力局局务公开实施细则》,对3000元以上的重大开支180余项及调度室、角弓供电所改建等基建工程、设备物资采购、奖金、福利的发放等职工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实行了全方位公开,并提交局务协调、监督小组和物资采购组进行审核,未经会议研究批准的不得支付。三是坚持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对于全局各项开支、人事调整、制度制订都坚持经局长办公会议或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后执行,重大事项还须经局务会、局务协调、监督小组和群众代表联席会议研究通过方可执行,提高了各项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培植一流的企业形象。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了党委中心组成员,坚持每月学习一次。要求局属各基层单位、局领导自费订阅了《廉政大视野》、《党的建设》等报刊杂志,大力倡导党员干部通过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水平。以党支部为单位,坚持每周五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进行强有力的形式政策教育。二是积极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强化奉献意识,责任意识,保持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树旗帜、保安全、党员身边无事故”和“诚信树形象,党员责任区”竞赛活动为载体的“六好党支部”创建活动。三是赈贫济困、扶弱助残,全局职工发扬高尚的********品质,共捐献“非典”防治款50000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四是继续加大职工之家的管理,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元旦”、“中秋节”、“重阳节”都举行了联欢会,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五是积极开展企业文艺活动,由职工组成的业余艺术团和百人大合唱先后在武都县千坝牧场旅游艺术节、建党节、桃花会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塑造了企业良好的文明形象。&&& 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二是人员素质不平衡,良莠不齐,尤其是自动化及先进技术人才缺乏,人员结构不合理;三是制度落实和各项管理存在漂浮粗放的现象。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予以解决.
[相关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连日来,四川通江县出现了晴热高温天气,气温一直“僵持”在38—42摄氏度左右。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显示,高温天气将继续蔓延下去。持续的高温引起用电负荷不断攀升,致使配电网络不堪重负,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和用电可靠性均受到严重的影响。  失电告急抢修时不我待  7月23日农历“大暑”这一天,通江最高负荷达到8.72万千瓦,逼近历史纪录,通江城区10千伏线路负荷达1800千瓦,日负荷(单日供电量)达149万千瓦时。城区10千伏城西线阳光丽都变出现故障,致使配电台区近2000户居民短时停电。  险情就是命令,失电就是冲锋号。国网通江供电公司抢修突击队在第一时间到达抢险现场,庚即开展抢修作业,一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抢修作业现场烈日当空,热浪滚滚,施工人员挥汗如雨。此时室外温度高达41.3度,杆上温度更是达到42度以上,整个县城好似一个火烤的“蒸笼”,蒸着电网、也蒸着抢修员工。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再苦再累也要尽快恢复供电!”  一群身着长袖橘红色工作服,手戴棉线手套,头顶炎炎烈日的员工,在作业现场有条不紊的工作,衣服被汗水浸透,汗水顺着眼角往下流,每隔两三分钟就用袖子擦一把,但施工人员没有片刻停顿,又迅速被高温烤干,反反复复,在衣服表面都渗出了一层白花花的盐渍……看到正在更换烧毁的变压器,笔者上前用手一摸便立即把手缩了回来“哎呀,太烫人了!”“前几天有的员工中暑了,休息一下依然坚持工作,因为人手不够,今天有两名调休的员工也主动来了,虽然天气热,但大家干起活来都是好样的。”现场抢修的配电运行检修班班长向斐告诉笔者。  全体抢险队员发挥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电力铁军精神,经过紧张的“带汗”鏖战,各个台区故障点,快速、准确、顺利地完成变压器更换投运,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故障停电区域。全面迎战高温肆虐公司抢修措施有力  为保障全县城乡工业及居民安全可靠用电,通江供电公司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科学组织储备抢修力量,全面迎战高温“烤”验。  一是组织输、变、配运检人员开展设备特巡及红外测温。为避免阳光对红外测温的影响,确保红外测温数据的准确性,输电专业运检班员工定于每日晚上20时至23时通过夜间巡视,检查各导线金具连接处有无发红发热现象,对输电线路导线防振锤、耐张线夹、悬垂线夹、跳线并沟线夹等进行红外测温。将测温结果与历次测温记录进行比较,对温度变化较大的不定期进行红外测温核查,及时掌握发热设备情况,并迅速制定专门的检修方案和应急预案,发现发热缺陷及时处理,在最短时间内消除隐患,确保主网平稳安全运行。  二是加强电网监控,密切关注电力负荷情况,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电网统一调度,对重要及边远变电站由无人值班调整为有人值班。随时储备应急抢修人员、车辆、物资,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确保突发事故情况及时处理。  三是加强计划停电管理,实施“零点作业”,尽量避开高温、高负荷供电时段检修,减少停电时间,同时积极做好错峰用电宣传和故障抢修期间的解释工作。  四是公司领导现场办公,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搞好后勤保障。23日下午,笔者在抢修现场看到,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向冬、副总经理向前明、工会主席赵毅分别亲临现场,了解故障原因,制定抢验方案,跟班作业,坐阵指挥并慰问全体抢险员工。  据公司总经理张明建介绍,虽然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不停“火”,但公司主网设备运行正常。多数是配网报修频繁,主要由于空调制冷负荷猛增,多为进户线、表箱、开关等故障造成。而且基本上是10千伏以下的线路故障,抢修比主网快捷、迅速,停电的时间也比往年短。我们还将进一步的推进“带电”作业和“零点”作业,做到少停电、甚至不停电。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担挡,确保全县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不受影响。(王力)  来源:中国商业新闻网/detail/detail_1_920.html热门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山东电网全力应对寒潮保安全供电
&& 16:43:45&&&&
& &&关键词:
:&&& 1月20日8时后,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大风寒潮天气,造成54条220千伏及以上线路跳闸122条次,10千伏至1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274条次,烟台、威海、青岛三地区事故拉路53.6万千瓦。面对紧急情况,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及所属18个单位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公司领导坐镇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各地市公司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保电网安全。
&&& 由于应对迅速有效,措施得力,山东电网未发生倒塔断线和电网解列事故,继电保护动作率100%,未影响重要用户和居民用电。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对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有效抗击恶劣天气影响、确保电网安全供电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抢险电力员工表示慰问。截至1月21日12时,跳闸的54条线路中尚有2条500千伏线路处于停电状态,正在紧急处理中。受损农网线路已经基本恢复供电。&&& 1月19日夜间开始,山东出现大范围明显降温和大风天气。20日,省气象台和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蓝色警报和海浪蓝色警报,渤海湾海冰可能为百年一遇。自1月20日8时18分起至23时41分,由于大风造成线路舞动,导致山东电网54条500千伏及220千伏线路跳闸、共计122条次,电网结构遭受严重破坏。其中,13条500千伏线路跳闸36条次,41条220千伏线路跳闸86条次,有多条线路数次强送成功,而后再次跳闸。跳闸最多的500千伏崂阳线、220千伏马午线分别达到8次。蓬沈双线跳闸导致蓬莱电厂全停。1月20日,全省农村电网不同程度受损,其中潍坊、烟台、青岛、威海20个县(市、区)农网受损较为严重,造成10千伏至1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274条次,重合成功38条次。&&& 1月19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提前发出了做好寒潮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加强设备巡视,并要求正在进行线路改造的单位,要落实电网安全措施,做好防寒防冻工作,确保安全供电。&&& 1月20日上午9时,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第一时间紧急启动电网红色应急预案,要求17市供电公司和山东超高压公司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作出汇报。省委、委政府要求全力做好电力保障工作,国家电网公司派出安监部、生技部专家赶赴山东,指导抗击恶劣天气工作,并慰问现场员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韩君、党委书记于良民、副总经理张方正、总工程师潘敬东等领导在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协调指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各市公司应急指挥和生产抢修人员全部到岗到位,全力抢险。各类抢险物资准备充分,保障有力。&&& 在抗击恶劣天气影响过程中,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韩君分别连线烟台、威海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和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电网受损以及风力大小等情况,向他们为应对恶劣天气影响保供电作出的努力表示慰问和感谢,同时要求大家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加强应急管理,密切关注设备运行和电网运行状况,及时抢修处理用电问题,共同度过危急时刻。&&&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恶劣天气对电网影响。一是加强调度运行控制,全力确保山东电网主网安全。山东电力调度中心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加强电网调度值班力量,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迅速研究线路跳闸对电网的影响,协助省调当值调度员开展故障处理,通过采用应急调度指令、对无人值守变电站采取远方遥控开关等方式,尽量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力保主网安全。二是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保持与气象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跟踪了解天气变化趋势。针对电网故障发展,及时研究临时方案,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对电网联系薄弱地区,采用220千伏线路临时合环运行方式,保障各地电力供应。三是加强重要输电线路特巡。迅速部署各市供电公司安排专人对主要供电线路,特别是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区段进行特巡,落实电网安全措施,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省、市两级电网调度部门密切监控变电站及线路运行情况,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按照有保有限原则,严格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确保重要客户和居民用电。四是全力做好供电抢修服务。各市供电公司迅速集结电力应急抢修人员、物资、车辆,确保接到报修电话后,及时组织开展供电抢修工作,及时恢复电力供应。增加95598客户服务热线值班人员,做好向电力客户的解释说明工作。&&& 据统计,本次大风寒潮造成的122次线路故障中,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率100%。截至到21日12时,尚有2条500千伏线路(淄潍线、潍阳线)多次强送未成,目前仍处于停电状态,电力员工正在顶风冒雪紧急抢修之中,预计到22日可全部恢复供电。&&& 针对本次因大风寒潮导致的电网故障,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将组织人员对受损线路铁塔、导线及金具等附件设施进行全面排查评估,对本次掉闸的线路开关设备、站用电设备和直流系统进行普查,尽快组织检修。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指挥中心支持系统,改进事故情况下应急处理方式。同时,成立技术专家攻关小组,详细分析自然灾害对电网损害的影响及处理情况,制订反事故措施,研究特殊地理位置条件下电网的差异化设计。
投稿联系:陈小姐&&010-&&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电力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电力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频道最新频道排行
新闻总排行招聘总排行
要闻市场评论项目
政策解读电力数据看电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力论文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