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官正再鄱阳不读高中中时有哪些同学

初识吴官正:开始对他印象并不怎么样--文化--人民网
【独家首发】吴官正夫人撰文回忆《相伴五十年》(一):
初识吴官正:开始对他印象并不怎么样
&&&&来源:&&&&
&&&&&&字号
编者按:五十年前,他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翘楚,获校长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章;十年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现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写随笔、写散文,还写小说。近日,吴官正最新作品《闲来笔潭》出版,讲述了一位领导人的心灵随感。人民网读书频道独家首发《闲来笔潭》精彩书摘,再现吴官正的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书中同时收录了吴官正夫人张锦裳的回忆文章《相伴五十年》,讲述了夫妻五十年相濡以沫的岁月真情。
书名:《闲来笔潭》 作者:吴官正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注:人民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对本书进行连载,禁止其它媒体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吴官正,男,汉族,1938年8月出生,江西余干人,196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4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动力系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职务。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读来或使人感慨,或令人称奇,或怡人心智,或催人奋进。
相伴五十年(一)
老吴退出领导岗位后,我劝他写点回忆录,他一直不同意。因为许多事要谈到他本人,所以不愿写。正如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说的,“一切人最难描写的正是自己”。后来我劝他,写点回忆的东西,让孩子们知道你是怎么走过来的,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在我再三催促下,他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我看了之后,也想了一些事,觉得有必要作点补充。
1956年,我考取鄱阳中学。8月底开学,到学校签到后,与同学张淑文到街上买生活用品。回来的路上,看到许多人围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是张淑文的小学同学,喊我们过去。进了人群,看到一个黑黑、瘦瘦的男同学正在滔滔不绝地讲故事、讲笑话,大家都站着听,不时被逗得哈哈大笑。由于我们还有事要做,站了一会儿,便离开了。我问,这个人怎么这么能讲?有个女同学说:“我们是初中同学,他是班长,别看他又黑又瘦,可会读书啦。”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我被分配到高一乙班,第二天上课,看到他也进了这个教室,老师点名时,才知道他叫吴官正。
高中三年,证实了那位同学的话,他的成绩非常好。那时老师上课经常会发一张小纸条,或是检验前几天授课内容吸收得怎么样,或者考查当天的学习内容接受得如何。他除了唱歌不行(考乐理还可以),其他课程不管小考、中考、大考、期中、期末考试,总是考得最好。老师改卷子,常常首先把他的卷子挑出来,打上满分,然后对着他的答案改。有一次,他的数学卷子一处小数点点错了位置,应该扣一分,老师没有看出来,同学发现了,向老师提出,才改了过来。这是因为他极少出错,连老师都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性认识。有一天,一个同学因一道几何题做不出来,正好数学老师进来了,就坐下来为这位同学解答,大家都围上去听。过了好一会儿,老师还没有做出来,急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有点下不了台。我听到有人轻轻地说,吴官正你来讲讲,他不出声。又等了一会儿,他看老师仍然没有做出来,就在旁边提醒说:“老师,能不能从这里添一条辅助线到那里?”老师连声说:“对,对,对!”然后按这个思路给同学们解了题。
一看就知道他家里非常困难,冬天只穿一条裤子,从没见他穿过袜子,夏天上身总是一件蓝色褂子。因为他就这一件,洗了只能光着脊背,老师知道他家里就这个条件,也不批评他。当时学校要求着装整洁,全校就他一个人有这个“特权”。冬天上课,我穿着棉袄还冻得直哆嗦,他穿着单衣还能聚精会神地听课。下课时,为了取暖,同学们互相追逐,打打闹闹,我性格外向,有次在课桌上跳来跳去,吴官正见了说我像个疯子。我认为他太凶,开始对他印象并不怎么样。
班主任薛老师对我非常好。我到鄱阳中学报到不久,她就对我说,以后晚上自习就到她的宿舍去。后来才知道,薛老师在签到时看我的字写得可以,就比较喜欢我。她让我去她宿舍,是让我给她当“挡箭牌”。她失恋了,可能是周围同事没有她中意的,有男同事来找,她就把手帕扎在头上,躺到床上装病,让我去开门,同事看我在宿舍,不太方便,只好回去。薛老师平时总带着我,对我比较“特殊”,同学们包括吴官正对我也比较“关注”。上高二时,有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要我到黑板上做题,给我打了五分,下课后,吴官正向我要化学作业本。我很纳闷,心想你学习那么好,要我的作业本干什么?后来,我发现他还给我的作业本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首诗……
高三上半学期,吴官正的父母得了伤寒,他回家探望。由于家里太穷,一家五口人挤在一张床上,他染上了副伤寒。回校后发作了,高烧不退,学校医务室治不了,转到鄱阳县人民医院,没有药,烧退不了,在校长的请求下,县委书记批了18颗氯霉素,救了他的命。烧退后,出院回到学校宿舍调养。他给了黄善龙同学一角二分钱,让他帮忙买包子。我陪薛老师去宿舍探望他,遇到黄善龙。黄善龙把钱塞给我,让我替他去买。我心想,一角二分能买几个包子?就添了一些钱,买了十个包子让黄善龙带给他。吴官正吃了包子,胡说一通:“包子圆又圆,一个二分钱;包子甜又香,买了个张锦裳。”闹得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买包子的事传开后,一个同年级不同班的女同学找到我问,听说你和吴官正在谈恋爱?我说没有。她说,你可不要跟他谈,他妈妈还在生小孩,家里住的是牛栏,穷得叮当响,连一个像样的凳子都没有,你会苦一辈子的。我当时并不知道她讲这话的用意,后来才知道,他们两家相距只有八里路,她曾经到他家去过一次,看到锅是半边锅,凳子是麻子凳,就有些心灰意冷了。毕业后,她听说官正考上了清华、我和他结了婚,又来过官正家一次,发了一通脾气,抱怨着离开了他家。
吴官正见班主任对我很好,就向班主任透露了我们之间的一些事。班主任问我,我不承认。高中三年转眼就过去了,很快到了1959年夏天,我们都参加了高考。官正高考时发高烧,校医给他打了退烧针,才坚持考下来。当别人问他考得怎么样?他说,估计第一志愿可以考取吧。大家听了都很吃惊。高考填志愿,他听了老师的劝告,填了清华,我怕他考不上,和张淑文同学去劝他,要他报个一般的学校,今后有饭吃就行了。他说,那是他的愿望,考不上就种田。一个多月之后,他真的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跑到县城来告诉我,我以为是在做梦。鄱阳中学是江西最好的高中之一,但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也是极少的。
他怕我不放心,提出结婚,我同意了。我们结婚只有两床高中读书时盖过的旧被子,张淑文送了一对枕头套,就住在牛栏里,床是破船板拼的,上面还有很多钉子。与他结婚,我家里人既高兴又担忧:一方面他学习刻苦,人又聪明,将来肯定有前途;另一方面他脾气不好,而且还要等六年时间,不知他会不会变。(待续)
& & 相关推荐:
杂记随感:&&
(责编:黄维、许心怡)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热词:
24小时排行&|&
江泽民咋解决98年危机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江西省鄱阳中学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江西省鄱阳中学
省始创于1902年校史悠久人文鼎盛传薪五代十易其名有着收获成功的喜悦也有着遭遇坎坷的创伤历经112年的求索传承鄱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鄱中精神之魂勤朴公勇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新中国首任化工部长彭涛就读于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负籍于斯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成材于斯这是一方育人的沃土一块求学的圣地外文名MIDDLE SCHOOL OF POYANG简&&&&称鄱中校&&&&训类&&&&别公立高中现任校长卓凡知名校友吴官正所属地区中国江西
江西省鄱阳中学系全省六所老牌名校之一其前身是始创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的饶州府中学堂1904年更名为江西省饶州府中学校1916年(民国五年)按当时全省省立中学序列改称省立五中1927年改称省立鄱阳中学省立第十中学抗战时期称省立鄱阳中学解放后学校先后将正风士行两所私立中学和原芝阳师范附中并入招收及周边浮梁余江等地的学生规模扩大全校师生达1500余人1959年鄱阳中学被定为江西省的重点中学之一l 968年起因文革动乱被迫停办十七年1985年9月鄱阳中学在高门原址复校 7日省教委批准鄱阳中学恢复为省重点中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河畔鄱阳县城西高门坡上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10人(不含退休5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56人中学高级教师53人有5 6个教学班(均为高中)3623名学生校园占地总面积138亩校舍总面积近50000平方米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理化生各科实验室和现代化语言室校图书馆藏书6.5万册学校创办112年来培养学生累计达60000余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解放前革命老前辈原国家高教部部长曾在此执教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组织领导者之一新中国首任化工部长曾在此就读解放后学校英才辈出闻名遐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1959年从这里以数理化三科满分考入清华大学石屏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以及黄定元陈选达彭定安等一一大批科学家和党政要员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均负籍于期伟器玉成1985年复校以来为大中专院校输送6000余名新生其中向全国重点院校输送1000余人向清华北大输送18人继2004年同学录取北京大学之后2005年王也同学又以全县理科状元全市应届理科状元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2006年聂慧饶,彭陆昕双双录取清华大学,近二十年有2 3名学生在全国各学科竞赛中获奖
历经百年风雨路勤朴公勇薪火传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中央战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学校先后获全国课题实验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县先进学校和文明学校等殊荣2005年五月在省市县亲切关怀下我校列为全省优质高中项目建设学校获国家开行贷款1900万元加上上级拨款230万元自筹670万元累计投资达2800万元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楼学生食堂公寓标准塑胶运动场校园网络等硬件软件建设将一应俱全一座融自然科技人文为一体生态优美档次较高大气磅礴的现代化校园正在崛起
日为江西省鄱阳中学110年校庆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和夫人张锦裳部长女士原河北省政协主席刘德旺市委书记董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分别发来贺信贺词祝贺鄱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原省政协专工委主任孔宗亮市政协巡视员熊良华市委常委鄱阳县委书记张之良上饶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李友鸿到会祝贺
吴官正夫妇在贺信中希望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学子和拔尖人才.董仚生在贺辞中希望鄱阳中学以建校110周年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力争办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名校鄱阳中学厚德立人博学育才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学方法日渐优化教学成果业绩骄人创办一百多年来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2004年后先后有王也聂慧饶彭陆昕李希刘翔黄剑等6名应届生被清华北大录取2010年高考1146人参加考试二本以上上线人数493人上线率为43%专科含职校上线人数达100%其中600分以上高分段26人可谓英才辈出闻名遐迩 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饶河河畔这里自然景观优雅宁静人文环境文明向上校舍花圃亭阁雕塑共同营造了花园式的校园风光徜徉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精神文明的烛照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基础设施种类齐全规模恢宏现占地148亩有教学班69个在校生4236人教职工22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6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6人中学一级教师98人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8人现代化教学设备日渐先进鄱阳中学优高工程全面启动进展很快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已交付使用学生食堂已经建成宏伟的气势也算是一栋标志性建筑一座融自然科技人文为一体生态优美档次较高的现代化校园正渐渐展露新容鄱中人确立创全省一流名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德治教以优扬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省市县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鄱阳中学这颗鄱阳湖畔璀璨的明珠将更加光彩夺目
2014年鄱阳中学鄱阳一中两重点高中尝鲜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就意味着统一招生这需要省教育厅批复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上饶市教育局都支持此做法于是两校决定自2014年起合作办学成立联合体联合体分为一中校区与鄱中校区统一代码1128063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图文:吴官正忆述童年往事与求学之路_楚天都市报_多媒体报
&第30版 特别报道
第1版 : 要闻第10版 : 准博士弃学救母第11版 : 楚天评论第12版 : 楚天写真第13版 : 武汉新闻第14版 : 武汉消费第15版 : 武汉直击第16版 : 武汉教卫第17版 : 武汉法治第18版 : 武汉跑腿第19版 : 武汉婚恋第2版 : “岁月母亲”湖北行?动态第20版 : 编读往来第21版 : 财经视界第22版 : 文娱新闻第23版 : 天天读吧第24版 : 悦读时代第25版 : 情感讲述第26版 : 体坛风云第27版 : 环球时局第28版 : 中国聚焦第29版 : 广告第3版 : “岁月母亲”湖北行?动态第30版 : 特别报道第31版 : 中国纵览第32版 : 广告第4版 : “岁月母亲”湖北行?追思第5版 : “岁月母亲”湖北行?画展第6版 : “岁月母亲”湖北行?晚会第8版 : “岁月母亲”湖北行?声音第9版 : 今日关注
?图文:吴官正忆述童年往事与求学
图文:吴官正忆述童年往事与求学之路
&&&&楚天都市报讯&吴官正同志&《闲来笔潭》一书收录了作者离开领导岗位后撰写的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类文章。本报今日刊载作者忆述童年往事与求学经历的部分内容,体现出作者不断求知求真的崇高精神追求,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一)“官正”这个名字来源于一桩痛心疾首的往事&&&&我的家乡是江西余干县,在鄱阳湖的南岸,也算是个鱼米之乡。我家在乌泥村,有近千户人家,几千人口。&&&&1938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约下午3点,我出生了。父母都不识字,我上边有两个姐姐。一个男孩的降生,给这个贫困之家带来了欣喜。&&&&在我出生前,因村里一户恶霸家的人把脏水泼到我祖母身上,叔叔来水一气之下动了手。那家知道我叔是一个不要命的人,就恶人先告状,上县城打官司,告我叔打人。结果判我叔赔他家18担谷子,否则就坐牢。万般无奈,我叔就去卖壮丁,卖了18担谷子,顶人去当兵。我出生后,父母请来水叔叔给我取个名字,他想了一下不无感慨地说:“本来是我有理,到头来却输了官司,我看就叫‘官正’吧。”不久,叔叔随部队开往湖南衡阳,不到半月,不幸染上霍乱死了。消息传到家里,祖母悲痛欲绝,日夜哭泣,时间一长,眼睛也失明了。在“文革”中,有人攻击我,要我改名字。我说,你们不了解,这是我叔叔取的,“官”是家里吃“官司”输了,“正”是兄弟一辈的辈分,没有想当官的意思。又有谁知道,这个名字来源于一桩痛心疾首的往事!&&&&当时,家里生活非常苦,常常吃了上顿难保下顿,一年到头常喝稀菜饭,最可怜的是父母和姐妹。因我是男孩,母亲对我特别关爱,每到晚上都给我一个红薯吃。夏季雷雨交加时,母亲怕房子倒塌,就把我往床底下塞:“你快进去,要是房子倒了砸了你,我们家就断根了。”那种特殊照顾令我终生难忘。&&&&我大概5岁时,一有钱邻居家的儿子结婚,一个小孩端着饭碗,在草地上摔倒了,把饭和碗里的粉蒸肉撒在地上。母亲等人家走远后,把地上的肉捡起往我嘴里塞,那味道真好,感到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接着母亲又把草上的饭也抓起来给我吃了。&&&&更让我难忘的是,有一年倒了圩,家里全淹了,日子异常艰难。把谷打碎,与糠米一起加菜煮了吃,外加一碗没放油的咸菜,吃过饭后,胃里常常像刀割一样难受。后来米没有了,只能吃糠拌菜,两天拉不出大便。父母着急,让我蹲着,母亲用筷子从我屁眼掏大便,有时还要用水灌冲。后来,父亲买了一些麻油要我喝下,同时多喝水,才慢慢把糠屎拉掉。真是不堪回首啊!&&&&江西的冬天阴冷阴冷的,鄱阳湖边更是常常寒风四起。家里穷得买不起衣服,整个冬天,只穿一条旧裤,没有袜子,几乎整天蜷在被窝里,特别是晚上起来小便,经常冻得牙齿咯咯响。&&&&(二)“偷”了家里几升米,一溜烟跑到学校去报到&&&&8岁时,父母送我去读私塾,大概用了几个月,很快就把识字的三本书学完了。先生要我背《千家诗》,后来又要背《纲鉴》,我识字背书常受先生夸奖。对《千家诗》和《纲鉴》,那时虽会背诵,但不解其意。&&&&9岁那年,家里实在穷得没法,只好中止学业,直到解放。1950年秋天,我常趁着拾猪粪的时候,到村里小学教室旁晒太阳。老师在里面教,我隔窗认真地听和记。放学时,为了显示一下,我故意大声背诵老师教的内容。一个胖老师,后来知道是詹洪钦老师,听到后问我:“你叫什么名字?读过书吗?怎么不来上学啊?”我回答说:“读过一年私塾,已经忘了一大半,家里穷,没钱上学。”他说:“你家连几升米也没有?”我听后,默然离开学校回了家。&&&&几天后我要求去上学。父母说,真供不起,你就种田吧!我不死心。又过了一天,我“偷”了家里几升米,用一条旧裤子扎着,背着父母,一溜烟跑到学校去报到。学校管事的人用秤称,问:“还多出五两半,怎么办?”我说:“那就给我几分钱吧。”第二天,我出门时母亲问:“你到哪儿去?”我回答:“上学去。”母亲说:“没有钱啊,你怎么读?”我小声说:“我有办法。”&&&&到了学校,老师看我已过12岁,问上几年级,我想了一下,就说,“上四年级”。上课时,语文课本里许多字不认识,算术更没学过,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经过努力,勉强上了五年级。五年级开始要写作文,我不会,常抄同学的。算术学得还可以,历史、地理记不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五年级下学期,才慢慢地补过来,能跟上学习进度了,有的课学得也不差。&&&&儿时我也有些调皮。有一次历史考试中有一个填空题:宋代哪个奸臣害死哪位民族英雄?我搜肠刮肚都想不起来,心想老师什么题目不出,偏出个我记不住的,那我就写你的名字。于是,我就填上“某某”害死了岳飞。老师非常生气,给我打了零分,说:“你太不像话了,我是奸臣秦桧?”我回答说:“我记错了。”他更生气了,说:“你诡辩,不老实。”我小声嘟囔:“就算这道题做错了,也应该给90分吧,其他都做对了啊!”老师一点儿也不让步:“你污辱我,不这样,你改不了。”现在想起这事真后悔。&&&&记得在六年级,我与一个同学打架,受到谭校长的严厉批评,罚我们到井里提水并抬回来,还说什么时候我们和好了,就不用再去抬水。我们俩往井边走,我说:“今后我们莫打架,好吗?我们回去,不抬水给他们吃。”这位同学说:“好。”我们俩抬着空桶回来,谭校长一看很生气,说:“你们真坏,带一桶水总可以吧?”我说:“你不是说什么时间和好了,就不用抬吗?我们走到井边就和好了。”其他老师听了哈哈大笑,我还觉得很得意呢!&&&&我7岁就开始放牛、锄草、犁地、耙地、割禾、车水,除扛禾斛、水车外,几乎所有农活都会干。上学后,星期天和寒暑假都要帮父亲干农活。&&&&(三)卖了妈妈姐姐妹妹的首饰给我交学费&&&&1953年夏,我考取了余干中学,很高兴。上学前去村里开介绍信,村会计写道:吴官正家贫农,生活比较困难。我说,你能不能写生活很困难。我家六口人,吃饭靠父亲一个劳力,还要供养爷爷奶奶,经常缺吃少穿,这还不能说生活很困难?这个会计却死活不肯,把我撵走了。&&&&余干中学在县城,离我家有十多公里路。学校看了村里的介绍信,给我评了丁等助学金,每个月3.6元。由于助学金少,不够缴伙食费,读了不到两个月,一个周末,学校公布停我的伙食。我找到班主任张泗安老师说:“张老师,我家没钱,实在读不下去了,我想过两天休学回家。”张老师说:“你村里的介绍信说你家生活‘比较困难’,所以给你丁等助学金。有的同学开的介绍信是‘很困难’,就给甲等,‘困难’给乙等或丙等。”我介绍家里的情况后,张老师说:“啊,这么个情况!我向学校领导反映反映。”第三天,张老师找到我说:“学校决定给你丙等助学金,一个月5.4元,每月伙食6元,不够的你家想办法吧!听同学说,你很穷,家里几乎什么都没有。现在快12月了,你还只穿一条单裤,袜子也没有,手像鸡爪子。你读书用功,坚持下去吧!”听了老师的话,我难过得掉了泪,真是既温暖又心酸啊!&&&&1954年发大水,家里的田地和房屋全都淹了,一无所有。这个学还能上吗?可我太想读书了,决心坚持读下去。母亲看我态度坚决,就说:“你把我和你姐姐、妹妹的首饰拿去,到亲戚家抵押,请他们给10元钱让你去上学。”说着母亲、姐姐、妹妹都大哭起来,我很伤心。母亲实在不想把这些多年积存的宝贝拿走,但为了我上学,别无他法,只好硬着心拿到亲戚家去换钱。结果把情况说了,人家还是不同意,我只好哭着回家。不记得村里谁出了个主意,说村里开个介绍信,拿这些东西到县里可以换钱,于是我要父亲驾船送我到县城去。那些首饰在县银行卖了十元四角钱,总算交上了学费。在亲戚家抵押不成这件事,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世事沧桑,人情纸薄,一想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许是差点儿失学的原因,我不知哪里来的那股劲,学习动力十足,学得也很轻松。不仅完成了当时的学习进度,还挤时间自学数理化,到初二下学期,初中的数理化全部学完。在老师的帮助下,这年我也评上了乙等助学金。&&&&到了初三,我学习更主动,成绩也更好了。日,我还加入了共青团。快毕业时,张泗安老师三番五次给我做工作,要我报考高中,可我一直不同意,说:“家里太困难了,上师范不要钱。”后来,刘周度副校长找我说:“吴官正同学,我们考虑你有很大潜力,国家需要人才,学校已报请上饶专区教育局同意,保送你到鄱阳中学上高中,你班上就保送你一人。”我说:“我家实在太困难了,请学校给鄱阳中学说好,每年给甲等助学金,不然我确实不能去。”他沉默了一下说:“这个,你放心。”&&&&(四)县委书记批准用18颗氯霉素为我治病&&&&1956年8月底,我带着八角钱去鄱阳中学报到,助学金如愿得了个“甲等”,没有了生计的后顾之忧。我很刻苦,也很认真,把借的高二、高三的课本在一年内全部自学完,所有的练习都做了。到了1957年6月,我问学校领导:“高一学生能不能报考大学?”校领导回答:“不行,没有这个规定。”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从高二开始,我就自学大学的数学,用了两年时间,学完了极限、导数、微分、积分、概率论、复变函数和偏微分方程等课程。高二、高三每学期考试,各门功课都是五分。&&&&在高二上学期的时候,父母得了伤寒,我请假回了趟家。回校后不久,自己也染上了副伤寒,高烧不止。学校很着急,把我抬到县医院,有一周左右高烧到39.5―40度不退。孙守谦校长请求县委书记批准用氯霉素。后来听说,孙校长是南下干部,找到县委书记说:“这个同学家里很苦,学习成绩门门课满分,请求县委救救他。”这位县委书记批准用18颗氯霉素,我吃了两天,烧就退了。住了近一个月的院,家里没钱,据说是学校报请上级教育局同意,用几个名字领甲等助学金报销了我的医药费。这件事我终生铭记在心,没有共产党,没有孙校长和县委书记的关怀,没有医务人员的努力,也许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我的爱人张锦裳是我高中的同班同学,班主任薛番琛老师很喜欢她。我住院期间,薛老师常要她来看我。她有时还带几个包子给我吃,我很感动。我学习好,她很佩服。我家穷,没有什么衣服,一身衣服穿好多天,也没得替换。她同情我,有时接济我一两块钱用。出了院,我觉得她真好,就想同她谈对象,她没同意,也没拒绝。&&&&1959年8月上旬,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为了使她放心,我说:“我们结婚吧!”她点点头,同意了。没过几天,她妹妹送她到我家,吃了一桌饭,用的是旧床、旧被,我们就这样结合了。(节选自吴官正著《闲来笔潭》,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读高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