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雨露计划申请表改革是面对大学生吗?

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提案处理情况通报(五届三次教代大会代表)
文章 / 工会工作
时间: 日 - 08:28 AM
各位代表:
做好教代会代表提案的处理和答复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直接体现;是教代会工作的生命线。五届三次教代会提案的处理和答复工作得到了校党委的高度重视。按照相关要求,学校各有关部处认真受理和答复了教代会代表提案,校领导也作了审查并批复了意见。截止到日,五届三次教代会提案的处理答复工作已全部完成,教代会秘书处及提案工作委员会向提案代表们发放了“五届三次教代会提案处理情况通报”,向提案代表反馈了提案处理结果。现将提案汇总及处理答复情况向教代会各位提案代表们通报如下:
五届三次教代会共收到提案17份,均为有效提案。提案内容涉及学校教学、改革、管理、科研、服务等多个方面。其中,涉及学校教学的提案4份,改革方面的提案1份,管理方面的提案8份,科研方面的提案1份,服务方面的提案3份。下一步,教代会秘书处还要向提案代表征求对提案处理答复的反馈意见和满意程度,并向学校党政领导汇报。
一、教学方面(4份):
1、提案收文号4
收文时间:07―01―16
提案人:李德升
单位:体教部
附议人:景仕文
提案题目:关于调整体育课课时酬金基数的提案
提案内容:(1)由于公共体育课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数老师的课都是在室外进行,承受着雨淋,风吹日晒,老师上课比较辛苦。
(2)由于长期课时单价偏低,教师的课时酬金横向比较,与学校常规课程课时单价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给体育教学研究部的思想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随着公共体育课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一是要求体育课程内容与形式要多样,二是要求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性要好,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的权利,同时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方案设计,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开设各类课程,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教学管理上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但要认真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而且要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工作量将进一步加大。
具体建议:恳请学校领导能将体育教学研究部公共体育课课时酬金按照学校常规课酬金计算。
附:云南大学课时单价(元/课时)表:
授课班学生数
课程类别 20人以下 65人以下 66-100人 101-150人 151-200人 201-250人 250人以上
常规课 45 50 60 56 70 75 80
艺术类课程 60
实验课(含实验课教师及技术人员) 80 85 90 95 100
文科素质班
校级选修课 正高50、副高40、中职以下30;100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酬金总额增加5元。
按以上标准:并考虑职称系数后,各单位涉及课程补助办法为:(1)北校区课程:5元/课时;(2)公安学校课程:10元/课时;洋浦校区课程:10元/课时。
承办单位:教务处
教务处处理答复:就体育教学部于五届三次教代会提出的《调整体育课课时酬金基数的提案》,教务处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原来体育课课时费确实偏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拟在原有课时酬金25元/学时的基础上,增加10元,即课时酬金调整为35元/学时。教务处提出的解决方案报请学校后,已获批准,并已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执行。
财务处处理答复:经相关部门协商,学校研究同意,2007年体教部课时酬金标准已作适当调整,财务处已按学校研究意见拨付相应款项。建议学校在今后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更全面地关注体育课时酬金问题。
分管校领导武建国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承办单位处理答复意见。
2、提案收文号10
收文时间:07―1―19
提案人:尤伟光
单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附议人:王益广
提案题目: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促进教学现代化
提案内容: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了教育时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系列的变化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变革,高等教育将由此为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进行深刻的革命,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加快实现教学的现代化。
我校目前现代教学设施配备已较具规模和水平,百名学生配计算机数达32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达77座以上,洋浦校区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并全部具备网络化管理使用条件。但目前整体的应用还处于“有车无货”、“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这与贯彻落实我校“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加快实现教学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极不相称。
由于我校已经基本具备现代教学的硬件使用条件,所以,建议及时地在全校所有学科课程中大力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大转变,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学校也将获取更大的办学投资效益,加快实现我校教学现代化的进程。
具体建议:一是人事处、教务处负责组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实施,开展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二是将洋浦校区新建的精品课程录播室(致理楼1207)、网络多媒体课程管理平台真正投入使用,有组织地将我校名师名教的教学过程实时同步以精品课程形式记录与推广,在做典型应用推广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库,同时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三是由教务处组织内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集中实施制作,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按质按量的制作各类满足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广大教师教育技术的广泛深入及时应用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四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加强建设投入,特别在引进人才、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倾斜,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年青化教学服务管理队伍,更好更快的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承办单位:教务处
教务处处理答复: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计算机的普及运用拉近了空间的距离、缩短了时间的长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更新、扩充专业知识,树立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尤伟光主任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出发,提出了“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促进教学现代化”的提案。这一提案符合了时代的要求、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符合学校所需。教务处现针对其提案答复如下:
(1)关于开展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
此项工作已有我校网络与信息中心于2006年9月作为一项长期工作逐步开展,即加强对“BIACKBOARD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广使用。由教务处组织,网络与信息中心实施,前后分56期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培训,参与培训的教师达500余人,同时仍针对部分教师进行个别培训,多采取电话培训、远程培训方式,目前已有教师在使用。
(2)关于洋浦校区精品课程录播室的有效利用
该教室投入使用以来,在我校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的评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已录制了我校4位教学名师、22位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录像。目前,教务处已计划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将全程录制我校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录像并逐步推广。以后将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分学期陆续完成我校现有的国家、省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全程教学录像。
(3)关于网络多媒体课程管理平台的投入使用
我校网络与信息中心已建成“BIACKBOARD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该系统不仅有任课教师本学期授课课程的课件、大纲、作业、在线答疑,还可以及时发布通知,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目前已有432门课程使用该系统,约5000多学生受益。
(4)关于统一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目前我校教师均是由自己制作所授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可避免地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是如果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集中实施制作,恐存在沟通不良、理解有误,难以达到教师教学目的。建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参照网络与信息中心做法举办培训班,对我校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水平,提升我校课程质量。
(5)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加强建设投入
该问题须商请我校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共同解决。
分管校领导武建国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承办单位答复意见。
3、提案收文号15
收文时间:07―01―18
提案人:王国彦
单位:法学院
附议人:杨临宏
提案题目:关于进一步提高专业硕士办学自主权的提案
提案内容:学校现有四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发展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空间仍很大,如何鼓励各学院相关学科增设相关专业学位点,政策导向将起鼓励或是阻碍发展的作用。
现专业硕士因利益趋动原因,各高校生源竞争相当激烈,各方需要配套的激励措施,加之外聘教师作为提高教育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费用较高。
学校与学院在专业学位费用上的分成由开始的3:7逐渐下降至5:5,学院办学难度进一步加大,参与生源竞争有较大难度。
具体建议:一是学校出台鼓励增设和建设专业硕士点的制度;二是恢复或提高学院在分成上的比例。
承办单位:研究生部
研究生部处理答复:专业学位授权申报与建设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学校历来较为重视。但专业学位授权的申报国家有一些具体规定和要求,同时还取决于各个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研究生部将会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积极主动、精心组织申报。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分成问题,是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成本核算确定的。如果培养成本有变化,需要作相应调整,请相关学院提供目前的培养成本费用核算情况,提交学校研究决定。
分管校领导叶燎原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
4、提案收文号17
收文时间:07―01―15
提案人:王耀希
单位:省电子计算中心
附议人:艾昌文
提案题目:关于“切实加强工程学科、应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及科研工作”的建议
提案内容:学科建设在学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了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提议加强学校在工程学科、应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及科研工作。
(1)工程学科、应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及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的弱势,发展尤为紧迫。通过这一工作的落实,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云南经济建设服务。
(2)加强学校在工程学科、应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及科研工作,是实现学校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重要条件。
(3)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实现互补,可以切实提升研究生、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运用能力,有利于经济建设所需的实用性人才成长。而教学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及水平提高。
具体建议:(1)将计算中心在工程应用方面多年形成的科研资源在学校的相关研究院或学院平台上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并在计算机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得到加强。
(2)学校的“数字媒体实验室”研发工作可与信息学院的教学工作实现互动。一是实验室可以为学院研究生、本科生提供教学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在工程应用方面的能力,缓解学院在工程应用实验条件上不足的压力;二是学院培养的学生可以为实验室的研发工作补充后备力量和新鲜血液。
(3)建议加快、重视“云南大学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尽早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支撑与服务,培养新型实用人才,创造新的经济社会效益。
承办单位:教务处
科学研究处
教务处处理答复:该提案以学科建设的科研实验室为主,建议学校理顺并明确该类实验室的业务管理职能处室。
分管校领导武建国副校长审查意见:此提案将召集教务处、科研处、资产处等有关部门专题研究。
科学研究处处理答复:关于“切实加强工程学科、应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及科研工作”的建议,对于提高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学校科技竞争力是较好的思路,科研处将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计算中心并入云大后的相关工作。
分管校领导张克勤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
二、管理方面(8份):
1、提案号1
收文时间:07―1―15
提案人:刘
单位:化工学院
附议人:杨云峰
提案题目:关于要求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建立健全机构设置的提案
提案内容: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3月经过申报、专家论证几个阶段的工作,在2005年7月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与此同时获准立项建设的大学共62所,建设周期2年,将于2007年7月进行评估验收,评估验收通过后教育部对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评估验收意味着要与62家高校进行角逐竞争,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通过验收,对于提高我校知名度,扩大我校学术影响,提升化学学科的学术水平,促进我校的学科学位点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实验室的管理机构、运行机制、学校配套、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程度等,是验收考核的重点,占评估比例的60%,科研成果占40%。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责任落实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步骤,目前实验室工作已正常运转,但因学校以本科生人数核定管理岗位,重点实验室作为研究生教学和学校科研的重要基地,迫切需要有专职的管理岗位,仅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招生人数核管理岗位,将会严重影响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未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因此,为了达到建设目标符合评估验收的要求,顺利通过重点实验室验收,恳请学校对云南大学省部共建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给予落实,并根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有关规定发文确认,以作为评估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
具体建议:(1)恳请学校对云南大学省部共建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给予落实,并根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有关规定发文确认,以作为评估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
(2)重点实验室作为专职的科研机构,希望学校在人员编制、绩效考核等方面作专门考虑,而不能以学生数目来作衡量依据。
承办单位:人事处
人事处处理答复:实验室的建设归口教务处管理,建议由教务处提出意见报学校审批。绩效考核、人员编制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执行。
教务处处理答复:重点实验室属于专门的科研机构,实验室建设管理应由相应部门负责。
分管校领导武建国副校长审查意见:重点实验室的归口管理将专题研究。
2、提案收文号2
收文时间:07―1―15
提案人:李
单位:化学学院
附议人:杨云峰
提案题目:关于化学楼安全、保卫等费用应由学校统一支付
提案内容:化学楼属学校公有财产,是学校的重点安全建筑,楼内安全、保卫工作是由公安处直接管理,但所有费用长期都由学院微薄的院包干经费支付,大大增加了学院经费压力,这不合理,学校财产理应由学校统一支付费用进行管理,应与其他学院公有财产享有同等的权力,请学校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支付所有费用。
具体建议:请学校将化学楼的管理经费纳入学校统一开支。
承办单位:财务处
财务处处理答复:化学楼属学校安全重地,涉及校本部校卫队安全值班经费,财务处已按规定拨付公安处,财务处将与公安处协商处理经费渠道问题。
分管校领导何天淳校长审查意见:同意。
3、提案收文号6
收文时间:07―1―15
提案人:杨
单位:信息学院
附议人:郑常全
提案题目:改善教师实验条件、保障研究生实验用房
提案内容: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教师实验条件和研究生培养面临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工科研究生实验用房问题。以信息学院为例,大多数教授无法为所指导的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这势必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质量。近年来,一些基本的实验设备一直主要由学院和教师科研项目经费补贴,而实验用房是不可能由学院和教师解决的。
考虑工科的办学特点,工科研究生又是研发的主体,学校如果没有保障基本的实验用房,研究生教育的评估指标不可能达到,学校拟定的重视发展工科,产生经济效益的计划难以实现。实验用房不足也是许多横向项目没有进入云大开发处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具体建议:(1)整合学校现有资源,优先为工科研究生指导教师划拨必要的实验用房。
(2)采取建设,整合相结合的方法落实“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教师实验用房标准。
(3)结合新校区建设,分阶段、有步骤落实教师、研究生实验用房,以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承办单位:资产管理处
资产管理处处理答复:信息学院杨鉴等教师提出改善教师实验条件、保障研究生实验用房的提案,经我处调研,目前本部实验用房大都为教师科研、研究生和毕业班本科学生写作毕业论文使用,资源十分紧缺,学校本部近几年也没有新增教学、实验用房,要很快改善教师科研和研究生实验用房条件难于实现。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前,部分学院基础实验室搬迁到洋浦后,校本部实验条件已有改善,但随着研究生逐年扩招,资源更趋紧张。针对目前现状,我处作为公用房调剂使用管理的职能处室,拟采取一些量化、滚动使用的管理办法,尽可能提高现有房屋的使用效益,并结合呈贡新校区建设,分阶段、有步骤的调剂、安排实验用房,以缓解学校教学、实验用房紧张的问题。
研究生部处理答复:(1)为研究生导师提供用房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此前,研究生部与资产处就此问题已多次商谈。研究生部提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理科让课程走进实验室,文科让课程走进研究室。目前,研究生部已提出建立导师工作室的方案。
(2)建议学校至少为每位博士生导师建立工作室。
分管校领导叶燎原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
4、提案收文号9
收文时间:07―01―15
提案人:戴
单位:发展研究部
附议人:张高翔
提案题目:研究院教师进行本科教学应规范化管理
提案内容:随着云南大学向“研究-教学型”综合大学发展方向的确定,目前,云大已经成立了七个研究院,是14个教学型学院的1/2,云大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云大校方要求研究院的教授、副教授必须进行本科教学,这一方面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具有高职的教师服务于本科教学,为云大本科教学做贡献,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本科课程多样化,有利于加强师生沟通,有利于本科学生参与科研等诸多好处。但是,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相关研究院教师进行本科教学的管理细则,导致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
(1)教师管理归属问题。学校的办法是划归有本科的学院管理,但研究院各有特色,很多课很难划归有关学院,另外,本科学院由于种种原因也不愿意管理这部分教师和课程。
(2)本科教学的一整套规划,研究院不清楚,没有专人管理。进行本科教学的教师,无所适从。如:试卷由哪里审定、管理,期末小结、评议由哪里审定、管理等。
(3)教学经费、教学资源问题。由于本科生都分属各学院,经费也拨到各学院,研究院的教师上本科科目便无教学经费,除课酬外,考试制卷费、监考费等要上课教师承担,十分不合理。等等。
具体建议:本科教学是云南大学非常重要的阵地,研究院的教师参与本科教学合情合理,但是应该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研究院教师本科教学管理办法”。
(1)研究院自行管理本院的教师的本科教学。解决课程、教师的归属问题,同时也解决教务的一系列问题。
(2)出台针对性的管理办法、细则。
(3)考虑相应的本科教学经费划拨问题。
(4)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人员进行本科教学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使管理部门、学院、教师有章可循。
承办单位:人事处
人事处处理答复:拟在学校岗位设置的工作中统一考虑。
教务处处理答复:戴波等老师的提案是个较好的提案,教务处也一直比较关注非本科学院(研究院、机关部处)教师开课的管理问题,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目前采用根据学科相关原则委托本科学院管理研究院和机关部处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便实现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如若由教师所属研究院进行教学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人员因不熟悉相关的本科教学管理要求,很容易导致课程教学、考试、成绩等管理混乱,甚至造成不少教学事故;
(2)这些管理人员的劳务报酬中,研究院如何体现增加了的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也会出现不合理现象,可能会招致他们有所不满;
(3)机关部处的教授、副教授如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每学年均须为本科生开课,这部分教师开课只有委托相关学科的学院进行管理。所以研究院教师和机关部处教师开课都合并由相关学院统一管理会更加便捷、高效,而不宜采用研究院管理所属教师、委托学院管理机关部处教师的复杂管理方式。
此外,关于课程管理费用问题,根据人事处的绩效管理办法,所开设课程一般有10―20%的管理费用主要用于印制试卷、监考等,这些管理费和课酬由人事处统一打包至学院。对于这些费用,各学院又制定了不同的分配办法,导致有的学院管理费没有合理用于印制试卷、课程管理劳务费等,造成了学院教学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今后教务处、人事处及相关学院需进一步加强协调,处理好有关管理费用的合理提高和使用问题,同时,各学院也需相应承担好加强对非本科学院教师开课的指导及相互沟通,更好地规范和提高本科教学工作。
分管校领导武建国副校长审查意见:请教务处牵头,同人事处、科研处商讨后提出具体管理办法。
研究生部处理答复:研究院教师参与本科教学对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有重要作用,应予支持。目前,我校研究院以招收培养研究生为主,且研究生规模日趋扩大,研究生教学应成为研究院教师教学的重点。建议学校在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统筹考虑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及管理问题。
分管校领导叶燎原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
5、提案收文号11
收文时间:07―1―19
提案人:闫海忠
单位:外语学院
附议人:胡艳芳
提案题目:急待改善的生科院生态所科研及办公环境
提案内容:云南大学生态学与植物研究所(以下称生态所)位于云南大学北院。办公场地为一幢3层楼房,全所共有21人。本所邻近单位是云南大学附属中学,附中的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科研与办公。
(1)长期性影响:生态所处在云南大学附中教室、场馆的包围之中,各种来源声音使得在此工作的老师倍受影响,尤其是课间、放学时段喧闹声、说话声不绝于耳,使得正常的科研工作、学术活动、讲座无法开展。
(2)短期性影响:2006年以来,附属中学开展规模较大的基建工作,生态所又置于施工的包围之中,噪音、粉尘,车辆进进出出,使得生态所办公环境十分恶劣,影响到了科研工作及大家的集体健康!
具体建议:生态所是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科研单位,是云南大学“211”工程重要支撑之一。科研条件的好坏及办公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提请学校有关方面关心与关注生态所的这一问题,尽快改善其科研与办公环境。
承办单位:资产管理处
资产管理处处理答复:生态所教师提出的研究用房周边环境差,中学生噪声干扰大的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2006年至2007年附中两幢与之相邻的建筑物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更为严重,现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施工影响已基本消除,但由于生态所用房紧邻附中校园,学生课间的影响难以避免,而现学校本部房屋资源非常紧张,不能立即调整生态所研究用房,只能结合呈贡新校区建设,分阶段、逐步调整本部资源,以彻底解决生态所研究用房的状况。
分管校领导叶燎原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加快新校区建设。
6、提案收文号13
收文时间:07―01―18
提案人:樊泳雪
单位:图书馆
附议人:万永林
提案题目:学校设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专项资金
提案内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状况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目前云南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藏226万册,拥有数据库15个,虽然勉强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但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文献资源严重老化,学科覆盖面有限,拥有的数据库数量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的需求。同是“211”高校,四川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馆藏550万册,数据库90多个,重庆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拥有纸质馆藏350万册,数据库50多个。2006年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有700万购书经费,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有650万。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我们与兄弟院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加之云大正由教学研究型高校向研究教学型高校转换,这都要求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工作能够与之同步。而要做好这项工作,经费的投入是关键。长期以来,学校因种种原因未能设立相对固定的文献资源建设经费,致使文献资源建设因经费数额不明而难有一个科学的规则,只能根据当年的经费状况或多或少来购买,无法深层次考虑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以及馆藏特色等方面的要求。近两年来,由于有了“211”专项经费,同时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图书馆在短时间内集中投入经费购买了一些文献资料,虽然丰富了馆藏,但带来的弊病也是非常明显的,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工作,因每年出版物有限,短期集中突击采购,难以保证文献品种、文献复本购置的科学性,最后导致馆藏数量增加了,但质量却不见得有所提高。
因此,为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云南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于“大幅度提高印本图书文献的采集量,积极扩大电子文献信息、网络文献信息和各类大型数据库等数字文献资源,••••••到2010年图书馆藏书量达300-350万册的任务,避免再次出现短期集中采购的状况,建设学校长期设立文献资源建设专项资金,使图书馆能制定一个科学的、长期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逐渐形成馆藏特色,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具体建议:学校设立文献资源建设专项经费,在保证已有的文献资源能正常运用的基础上(如连续出版物、报刊杂志、已购买的数据库等),每年图书馆能新购买8-10万册纸质文献资料,新增1-2个数据库。只有这样,文献资源建设才能良性发展。
承办单位:财务处
财务处处理答复:2006年以来,学校已筹资1900余万元支付2004年到2007年图书购置款和新图书馆配套设施建设费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文献资源建设,建议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实际需要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计划,并提请学校研究全校图书文献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问题。财务处也将提请学校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资金投入问题。
分管校领导何天淳校长审查意见:同意。
7、提案收文号14
收文时间:07―1―18
提案人:王益广
单位:图书馆
附议人:万永林
提案题目:建议学校建立整合全校范围文献信息资源的规章制度
提案内容: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但因为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严重短缺,文献资源建设的速度一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要。但是,另一方面,学校各学院、各研究机构及相关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的科研项目经费有很大比例都是用于购置图书和各类文献,这些图书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进入学校文献信息共享体系,不仅不能弥补文献建设经费的不足,也不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目前,我校图书馆已经建成数字化应用系统,可以加工多种格式的电子图书。为充实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减少重复购置、提高各种渠道获取的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建议学校建立有关整合全校范围文献信息资源的规章制度。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主要几个方面:
第一,凡是需要的财务报销图书等文献信息资源经费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填写统一的文献信息表格,以方便图书馆建立统一的文献信息库向全校发布,而文献仍归原单位和个人保管。
第二,如果图书馆或其他教师和学生需要使用该文献,保管该文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无条件交图书馆进行教学化加工,图书馆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将加工完毕的文献归还原单位和个人,用电子复本供其他教师和学生使用。
第三,在保管该文献的单位和个人发生变动或使用结束后,保管人必须无条件将该文献移交图书馆长久保存。
第四,将用于加工电子文献的经费列入每年图书馆的预算中,并设立适当的奖励项目用于鼓励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并支持此项工作。
通过整合全校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校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我校特色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形成直接围绕我校教学、科研的数字化的文献保障中心。
具体建议:(1)由财务处、资产处、科研处、图书馆等相关单位建立一个协调小组,安排一位校领导直接负责抓。
(2) 财务处、资产处、科研处等单位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3)每一个财务年度,对积极参与并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校范围的奖励和表扬。
(4)安排专项经费列入图书馆每年的预算中。
承办单位:资产管理处
科学研究处
资产管理处处理答复:我处虽然管理着学校所有的固定资产,但是对于图书只管理着总册数,无法做到对每种图书的详细管理,而整合全校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工作涉及到学校图书馆、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尤其需要已经建立有资料室(含电子资料)的相关学院配合实施,由哪个职能部门牵头都很难做好协调工作。我处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图书馆工作的校领导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图书馆领导作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领导为组员。二是建议由图书馆拟定相关规章制度及实施方案,并报学校同意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对于图书馆提出的文献资源信息化加工工作,需请图书馆考虑电子复本的知识产权问题。
分管校领导叶燎原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资产处意见。
8、提案收文号16
收文时间:07―01―15
提案人:王耀希
单位:省电子计算中心
附议人:艾昌文
提案题目:关于“尽快研定、切实推进、妥善解决省电子计算中心融入学校的资源整合”的建议
提案内容:省电子计算中心按云南省政府文件精神于2005年底整建制并入学校。经过2006年以来的一年多过渡期运作,目前仍属于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了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恳请学校尽快研定并妥善解决省电子计算中心融入学校的资源整合等问题。
(1)计算中心经过长期形成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具备了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计划项目研发的主要条件及基础能力。近几年来,以“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已先后承担20多项省级以上科研计划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横向方面,形成了相对明确且稳定的市场应用方向。
(2)目前学校确定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方向,与计算中心进行资源整合的要求相适应。计算中心多年来从事的科研开发及技术服务项目,工程应用特点突出,与工程应用实际和学校的科研发展方向相吻合。
(3)尽快进行计算中心的资源整合,能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受“过渡期”的影响,部分职工存在着等待观望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滋生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给计算中心乃至学校的整体发展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4)在IT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也才可能在相关科研及技术开发领域取得突破。计算中心并入学校后,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才能保持科研工作及面向社会服务的工作得以持续发展。
具体建议:(1)建议把计算中心科研人员的整合作为资源整合的重点来抓。资源整合涉及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人的整合是问题的核心,人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其余问题也可相对得到解决。
(2)计算中心现有的在职职工可分为业务人员和工勤人员两大类,业务人员又可分为研发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两类。资源整合应从学校的大局出发,本着“局部服从于整体、个人服从于组织”原则进行。
(3)计算中心在科研开发方面,以“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为主体的科研队伍现承担着多项省级科研计划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研发方向和服务对象。为保持其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前沿性,建议该实验室列为学校“十一五”科研条件平台建设重点之一,并及时在学科方向和研究生、本科生培养方面,切实融入到学校相关科研院及学科建设与发展中。
(4)结合计算中心的科研特色及技术业务实际,建议将从事工程应用、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业务人员,按所从事的业务性质和专业方向整合到相关研究院、学院等机构中,纳入学校的统一考核和管理。
(5)工勤及安全保卫人员可按其工作职责的性质,建议整合到后勤服务集团、公安处等部门,由后勤集团、公安处等部门按学校相关职责要求进行统一考核和管理。
(6)有关的日常行政管理等工作,建议整合到相应的对口职能部门进行统一考核和管理。
承办单位:人事处
人事处处理答复:省电子计算中心为云南省财政差额拨款单位,而云南大学为云南省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系事业单位两种类别单位,因此人员整合只有将差额拨款转为全额拨款才能进行。
分管校领导武建国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承办单位处理答复。
三、改革方面(1份):
1、提案收文号5
收文时间:07―1―17
提案人:曹
单位:资环学院
附议人:康国发
提案题目:建议成立云大“地球科学”学科职称评审委员会
提案内容:“地球科学”学科涉及面广,涵盖了地上的气象、地表的地理、地下的地质等诸多方面,是既研究自然、又研究社会的文理兼备的学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大政及西部大开发、减灾防灾、边疆民族山区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云南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正不断加大。云大该学科涉及到资环、城建、商旅、自科院、地理所、澄江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单位数百名科研教学人员,其广泛度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目前云大该学科的职称评审与数、理、化、生等纯理科合为一体,由于学科差异显著,如“人文地理”等方向更是偏向文科的交叉学科,性质与纯理科截然不同,“不同类不可比”,该方向全国一年也发不了几篇“SCI”的文章,如继续同过去一样置于理科评委会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不尽合理的结果,不利于人才的驻留和学科的发展。
因此,建议将地球科学学科从理科评委会中单列出来,整合相关的单位,成立云大地球科学学科职称评审委员会。
具体建议:将“地球科学”学科从理科中单列出来,成立云大“地球科学”学科职称评审委员会。
承办单位:人事处
人事处处理答复:建议由学校职改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分管校领导武建国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提请校职改领导小组研究。
四、科研方面(1份):
1、提案收文号12
收文时间:07―01―18
提案人:何斯强
单位:思想战线
附议人:王耀希
提案题目:关于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名刊、名著、名作进行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的提案
提案内容:云南大学“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是切实可行的,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精心筹划,分步实施,在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对基础较好有优势和潜力的学科、专业、教师、刊物、著作和文章选题进行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使其率先冒尖,彰显特色。科学研究忌讳的是面面顾及,一碗水端平,只有让一部分一方面率先形成云大品牌,才能扩大影响,赢得国家和政府更多的支持,带动大部分和整体发展。云大要办成研究教学型大学,不仅要重视学位点申报和建设,应该重视名师、名刊、名著、名作的培育。《思想战线》现已成为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有了这个基础和平台学校应作专门研究,进一步呵护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名刊大刊。
具体建议:将名刊、名著、名作建设纳入团队创新计划一并考虑,明确发展目标,明确责任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经费支持。
承办单位:科学研究处
科学研究处理答复:建议很好。2007年学校在进行科研绩效改革过程中,在云大科字[2002]3号文件的基础上,对名著、名作的奖励,尤其是对发表在名校名刊上的论文的奖励已大幅度提高。今后我们对名刊、名著、名作建设仍将一如既往地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关于将名刊、名著、名作建设纳入团队创新计划一并考核事,我们应积极呼吁,促其尽快实现。
分管校领导张克勤副校长审查意见:同意。
五、服务方面(3份)
1、提案收文号3
收文时间:07―01―16
提案人:李德升
单位:体教部
附议人:景仕文
提案题目:关于增开交通车及交通车延长站点提案
提案内容:(1)由于现在龙泉路住户增多,上午三、四节课教师需从龙泉路到学校坐车,非常不方便,我们希望学校能9:30分从龙泉路至洋浦校区增开一趟交通车。
(2)由于洋浦校区较大,教学地点分散,我们体育场馆设在梓苑,离交通车停车地点较远,从交通车停车点到梓苑需走20分钟(快步走)如下午1:30分校车从学校出发,正常情况需2:15分到洋浦校区(不塞车)那么到达上课地点已经迟到,所以希望学校能延长交通车停站点,保证教师上课不迟到。
具体建议:(1)上午9:30分增开一趟从龙泉路到洋浦校区交通车。
(2)延长交通车停站点,从现在的停站点延长至梓苑。
承办单位:后勤服务集团
后勤服务集团处理答复:学校交通车本着解决老师学生的交通问题,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积极坚持为广大师生服务。随着日益抬高的油价,交通车运行已难以维持,多次向学校部门要求油费补贴,效果甚微。为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校交通车根据学校教务处教师排课情况,作出合理的开发车时间日程表。学校交通车数量有限,且大部分是贷款所购,面对每月高额的还贷及难以承受的交通车运营成本,在顾及绝大部分教师学生的交通方便上,作出相对合理的时间、地点安排。
(1)针对上午9:30增开一趟从龙泉路到洋浦交通车,我们建议这部分教师可以赶早上7:30的班车。而且以前我们也曾尝试过开设该趟班车,但车上老师寥寥无几。这对运营成本高昂的交通车而言无疑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交通车数量有限,下午1:30还要有相当车次开往洋浦,不管在时间上还是成本上,都不可能。
(2)针对延长交通车与停站点之间的距离问题。我们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老师是在楠苑上课,只有四五个老师要赶往梓苑上课,而从楠苑到梓苑交通车来回要耗费20―30分钟的时间,这一时间的油费、运行成本更大。
分管校领导王资副校长审查意见:后勤服务集团回复情况属实。
2、提案收文号7
收文时间:07―1―15
提案人:高小寿
单位:职教院
附议人:王
提案题目:晚上、周末校本部到龙泉教工小区的交通车问题
提案内容:职教院夜大学生占职教院学生总人数的2/3,教学任务很重,且教学时间都在晚上,周末,交通车在这段时间是停开的,这给上夜大课的教师带来很大的不便,希望学校晚上周末继续开交通车。
具体建议:(1)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6:30分从龙泉教工小区开一班到云大校本部:晚上9:50分开一班校部至龙泉教工小区。
(2)星期六、星期日,早上7:30分从龙泉教工小区至校本部开一班,下午5:30分从校本部开一班返回龙泉教工小区,下午6:00分从龙泉教工小区返回校本部,晚上9:50分开一班校本部至龙泉教工小区。
承办单位:后勤服务集团
后勤服务集团处理答复:对于增开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6:30从龙泉教工小区到云大校本部交通车,答复如下:
(1)车辆有限:这一时段的交通车集中接送从洋浦到本部的任课教师和一大部分从本部返回洋浦的学生。调查发现,这一时段上课的教师甚少,我们以前也尝试增开该趟班车。基于成本考虑,不开设这一班次。我们建议教师可以乘坐下午6:20从本部返回龙泉小区的交通车,时间为下午6:40―6:50。
(2)关于晚上再增开9:50一班从本部到龙泉小区的班车,我们认为对于已享受学校每趟6元交通补贴的少部分这一段的上课教师而言,建议乘坐84路公交车。对于周末增开若开趟从本部到龙泉小区,从龙泉小区到本部的班车,我们认为还是集中有限资源将交通车开设在方便接送广大从洋浦到本部,从本部到洋浦的学生教师这一任务上。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再反复强调运输部是自负盈亏的部门,在补贴甚微,油价高涨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首选保证绝大多数教职工和学生交通方便,保证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在创建节约型学校的要求下,我们努力做到:有限资源,最大效率。昆明市展开“公交优先”这一公交政策,是为我们运输部所学习借鉴。我们也积极号召学校“交通车优先”,优先解决绝大多数人的交通方便,优先解决最合理的交通需求。
分管校领导王资副校长审查意见:后勤服务集团回复情况属实。
3、提案收文号8
收文时间:07―1―15
提案人:任
单位:大外部
附议人:赵
提案题目:关于强烈要求下午18:30―18:40返校校车从洋浦校区返回时绕经龙泉小区再回校本部及增开周六上午7:30始发龙泉小区至洋浦校区校车的提案
提案内容:自2004年本科学生入住洋浦校区,大学外语教学部教师主体教学任务均转移至洋浦校区,大外部的绝大部分教师对由此带来的不便没有过多的抱怨,对学校的战略转移表示理解并给予支持。但对返往洋浦校区校车的路线及时间有些小小的要求,多次向洋浦校区管委会提过意见,均未得到解决,请教代会帮助解决。每天18:30―18:40由洋浦校区返回校本部的校车直达校本部,对家住龙泉小区的教师下午上完四节课后,坐上18:30――18:40的校车回到校本部,又转车回龙泉小区,带来了时间等多方面的浪费。每周六大批教师上午到洋浦校区开设校级选修课,由于龙泉小区周末不发到洋浦校区校车,教师需先赶到校本部乘坐到洋浦校区的校车,这样给教师带来诸多不便。
具体建议:(1)要求增开周六上午7:30由龙泉小区开往洋浦校区的校车。
(2)要求每天下午18:30―18:40由洋浦校区返回校本部的校车绕道龙泉小区。
承办单位:后勤服务集团
后勤服务集团处理答复:对于增开周六上午7:30由龙泉小区至洋浦的校车,我们认为提案中“每周六大批教师上午到洋浦上选修课”有失偏颇。以前,我们也曾增设开该趟班车,但教师人数相对交通车的容量而言,微而甚微。
据调查,洋浦校区下午课结束时间为下午5:40,而交通车始发为下午6:10,中间留有半小时时间,为想留下吃饭的老师提供适宜时间。对于想赶回学校和家的老师而言,时间又不是太迟。在顾及多方利益方面,我们考虑绝大部分老师的利益。另一方面,下午6:30再绕道龙泉小区回本部将碰到下班高峰期,势必影响晚上有课的其他老师。
分管校领导王资副校长审查意见:后勤服务集团回复情况属实。
教代会秘书处
来自: 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雨露计划怎么申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