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迎喜个人资料中卫十八届二中全会

余迎喜的作业-初中英语课例研究-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国教师研修网
&&作业题目:
知行阶段在岗实践作业
&&题目要求:
按照各省主页上公布的“知行阶段在岗实践学习与作业要求”,提交教学设计最终稿和课例研修心得 或者 课例研修报告。
&&标&&&&题: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
作者:余迎喜 所属班级:中卫初中英语2班(沙坡头) 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 创建时间: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
研究主题:初中英语的话题教学
教学课目: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8 第一课时
教学年级:九年级
执教教师:余迎喜
研究教师:刘艳春&张海霞&吴杏萍&岳秀娟&侯晓利马继红
指导老师: 钱万明
研究过程:
一:原始课例:
&&& 通过这次两个月的培训,回顾我们的教学实践,又认真观摩了多节新教材的研讨课,我们发现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模式的干扰。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动口意识不强。那么教师如何设计话题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地&动&起来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动内容: 话题讨论如何做一名志愿者向别人提供帮助(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8 第一课时)。
话题背景:这一部分的讨论内容就是关于这样的一个情景.
教学目的:通过Uint 8 (1a)部分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同时在语言技能上进一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并尽可能的运用&提出建议&和&做出决定&的有用句型。
1.Key Vocabulary
clean up, hunger, homeless, cheer up, give up
2.Target Language
How to express offering to help with target language.
教学难点:
1.Teacher the students how to use the new phrasal verbs.
2.Teacher the students how to express offering to help with target language.&&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使学生自由交谈,然后分角色表演。
教&&& 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Step 1: Revise the language points in Unit 7.&
Step 2:Lead in (1a)
&& This activity introduces the key vocabulary and provides some writing practice. In this unit we learn to offer to help. We&ll use some phrasal verbs.
&&Give the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will do in groups.
&& At last, ask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ideas with the class. Write any new words or phrases on the board and explain these words to the class, if necessary.
Step 3: listen (1b)
&& This activity gives students practice in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spoken conversation.
Step 4 :&Practice (1c)
&& 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Step 5: Make a dialoge
&&&& 在讨论及完成句子的基础上,每组同学编自己的对话,并进行现场表演。
Step 6: Summary
&&&&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Step 7:Homework
课后要掌握并练习本课所学的句型及词组,完成课后作业中相关题目。
研究教师评课:
评课一、&本节课整体教学良好,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课堂组织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师生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但在课堂活动顺序的安排上有不足之处,应先让学生熟悉话题内容及各自角色,在进行讨论,完成句子最后编出自己的对话。
评课二、&学生讨论的话题和焦点不明确,设计的话题范围过大,课堂看似热闹,但收效甚微,这样的讨论浮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学生缺少对内容内涵的深入挖掘。教师仅是设了融洽的课堂气氛,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真实的情景对话。
评课三、&讨论激烈,但各小组汇报的主要观点极为相似。这些雷同或重复的报告既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又缺乏创造性和新颖性,从而使学生对讨论渐渐失去了兴趣。小组内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参与讨论,但小组活动中又出现了英语学习的&强者&挖掘着大部分话语的现象。讨论时老是那几组讲,其他学生仅仅听。
评课四、本节课教学设计很好,教学构思新颖,严谨,教学组织严密,思路清晰,话题明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本节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但是,从学生做的对话我们能够发现,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给出的原因没有新颖之处,且好些学生还是做不出来,没有话可说。
评课五、本节课虽然讨论热烈,但缺少教师的指导及情景介绍,容易使学生的即兴发言变成没有深度与内涵的语言表述. 我还发现,这样的讨论看似热烈,却体现不出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或语言水平的长进,即使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履行好其管理者与资源提供者的职责,并随时关注讨论活动的进展,适时反思并进行教学.
&评课六、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 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的追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完全自主,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常用母语交流;有些小组把讨论变成了闲聊;有些学生讨论时态度不积极.所以,本节课的讨论活动从表面上看似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经过一节课的讨论,学生并没有任何提高.
指导教师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任务型的课堂教学。
这节课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了教学难点,难能可贵的是课堂组织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张口说话的机会,这是大班额背景下课
堂教学的好表现,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1.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教学过程的步骤顺序安排不当,先让学生熟悉话题内容,然后填充句子空白,再进行讨论,最后编出自己的对话。2.在学生的对话表演中,学生对Useful expressions的使用不是很好,因此,要让学生先熟悉Useful expressions, 再进行讨论。3.没能让大量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这样可能会使一些懒于开口的学生养成长期不发言的习惯。
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激烈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听取同班的想法,这样既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从实际操作和教学效果来看,课堂讨论仍存在一些问题,综上评课在下次的教学中应注意改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使其有话可说,并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适当搭配,使得讨论气氛更浓。
二、第二次课例:
通过第一次课的评价及反思,现对教学过程的第二步和第四步做以改进。
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并熟悉课本上给出的useful expressions 及黑板上补充的有用句型,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五人,进行讨论,然后完成句子。
第四步:在完成句子的基础上,各小组编出自己的对话,尽可能多的使用给出的有用短语及句型,并让两到三组同学进行当堂表演。
研究教师二次评课:
评课一、本节课就上节课而言,有了很大进步。老师根据话题,首先给出相关的词语和多种原因,学生根据所给的有用短语来编出自己的对话,学生变的有话可说,而且理由多种多样,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张口说话,让学生觉得英语也很好学,自己也能说句完整的英语对话,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老师可以给出一些鼓励的话语和自己的见解。
评课二、&第二节课明显比第一节课有很大进步。学生能够根据熟悉的情况和根据所学的表示建议和做出决定的短语、巨型给出自己的原因和理由。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动口能力。达到了口语课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评课三、&对于第二节课比第一节有很大进步,学生们都能积极参加讨论,踊跃发言, 口语水平也有很大进步.但作为老师,应该指出哪个观点,比较好,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去做合理的决定.利于学生的发展.
评课四、通过教师对讨论话题的精心策划.不仅考虑讨论的主话题,还列出了话题以及与主话题相关的启发性问题和相关信息.使其有话可说,这样使学生懂得了讨论活动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平台,是他们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丰富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合作精神,这样的讨论应该推广.
评课五、&二次课例给出了中心话题,并给出了子话题,补充了有关句型及信息,这些提示很好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讨论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指导教师点评:
&&&这节课调整了教学过程,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英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课堂提问作为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语言输出和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教师都会力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均等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但很难避免这个问题:关注一些学生,而忽略了另一些学生。我感觉到这节课里,坐在前面的和中间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偏多。如果这样下去,有些学生将对英语失去兴趣。教师应尽量给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还有一点应该提出:教师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等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问题的类型和学生的水平,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点。
反思:&& 通过前两次的上课及评课,我们发现学生在使用useful expressions 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句型的意思和用法不甚明了.导致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不会用所学句型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第三次课例:
从前两次的上课和反思中,我们在这节课的第二步作下列改进(即在第二次课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1.& 对第二步教学过程进行丰富.(即学习Useful expressions 具体步骤).
1)老师对所要学短语给学生进行讲解
&& 2)老师对短语进行领读,让学生熟悉短语,并在自编对话时尽量使用.
2.在第五步学生自编对话前,给出范例,以供学生参考.
研究教师再次评课:
评课一、本节课总结了前两节课的不足之处,可以说是很成功的一次课堂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活跃了整个课堂,又使学生对土地的有效利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评课二、本节课总结了前两节课,弥补了我们前面的不足之处,可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堂。但是如果我们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比赛。让他们各抒己见。可能更宜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更佳效果。
评课三、通过前面的改进,第三节非常成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反思,总结:
学生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活动中运用了所学语言,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课后反思,笔者认为该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以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材料为话题导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组进行讨论,各自表达不同的观点,听取其他人的建议,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
3)采取这种话题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听别人的意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4)重视过程性和开放性的讨论,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笔者实施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虽然不到一年时间,但也深刻体会到:课堂观察是无止境的,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应用敏锐的职业眼光,捕捉课堂中的各种现象,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的教学案例是宝贵的,而不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值得珍视与斟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较高水准下更好的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
专家关注度: &&& 辅导老师关注度: &&& 学员关注度:
&&评分人:宋晓荣
非常好的课例.
&&推荐状态:&&
宋晓荣 评为优秀理由:请专家审核.宋晓荣 推荐到培训理由:请专家审核.
提示:如发现有抄袭作业,请发送相关信息到举报邮箱:.cn进行举报.让我们共建一个美好的原创家园.初中英语导课方法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陈述人:中卫市第二中学&&&&& 岳秀娟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在英语教学法中,引导的过程是为新内容的呈现搭桥、铺路的过程,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求知欲望,启发积极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导入(lead-in)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发挥点晴显旨的作用。如果导入游离在外,与教学内容脱节,导入无论怎么别致,多么吸引人,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导入新课是组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导课能够迅速安定学生的情绪,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学习和理解导课的重要性,并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过程的导课这一环节,努力探索出多种有效的适宜于各自教学实际的导课方法和模式。同时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导课要与学生的层次和能力相对应.。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导课形式。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做游戏、讲故事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的形式。 2.不能单纯为了“导”而导。 导课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引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在每次的导课环节中精心设计导课的方法和内容,使学生振奋情绪、活跃思维、开拓视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3.丰富多彩的导课形式是教师制胜的法宝。 如果导课千篇一律,枯燥的内容乏善可陈,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多样的形式、推陈出新的方法将使教师的导课引人入胜,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们学校英语组全体组员由老中青相结合,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新教师更易于接受性的思想,给我们的课题提供了保障。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 课题探究假设 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采取了有效的导课方式,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般来说,导课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情感性。 导课要具有针对性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课环节时要有针对性,即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出紧扣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导课方法,并通过这种导课手段,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新的知识情境。 导课要具有趣味性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心理学也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自觉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把学习当做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导课要富有趣味性,即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力求导入要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导课要具有启发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导课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引起他们创造思维上的矛盾冲突,是决定这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导语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知识的迁移。思维是多种能力的核心。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揭露教学内容中的矛盾,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方法,活跃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设计导课环节时就要充分挖掘这些矛盾,利用这些矛盾引起学生的思维震荡,促使他们对新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 导课要具有情感性 人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或者愉快的情绪,使他们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这样学起来必然兴趣盎然。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根据题材,“披文以入情”,并且,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如同体验到这种感情。教师运用真挚而丰富的思想情感,生动而富于魅力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情弦”,学生的“情弦”一旦弹动起来,教学过程就如同奏成一曲优美的乐章。 导课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艺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怎样使人“继其声”、“继其志”呢?这便是导课的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时教师的循循诱导,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加与课堂教学活动,为整节课的成功做了必要的准备,为整个英语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万事开头难”,如果能够开好头,那么英语课堂教学就成功有望了。因此,导课的好坏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怎样使英语课导入成功呢?教学无定法,一节课的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通过学习研究探索出最常见的导课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 1.本课题遵循理论学习—实践模式—评价改进—模式确立的研究过程,前一阶段研究为后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但每个阶段都构成自身独立的研究任务和研究价值,总体上相互支撑。本课题主要是应用性的研究。   2.本课题重视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手段,理性思考和实践行动相结合,重视案例收集和分析,重视教师的教育叙事,重视比较分析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和具体成果   1.预期效果   (1)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导课必须追求有效的意识,明确怎样的导课才是有效导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进行有效导课,反复尝试如何使导课更有效,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导课模式、导课手段和方法,同时注重总结进行有效导课的经验,以便于推广和应用。   (2)培养自己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英语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具体成果呈现   (1)①实验报告;②论文;③教学导课设计;④教学案例;⑤课件。   (2)试验结束以后,结合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课堂教学导课实践论文。 五.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 岳秀娟&&&& 主持人 徐新仓&&&& 区级骨干教师& 陈玉红&&&& 市级骨干教师&& 中教高级 刘艳春&&&& 英语教研组长&& 组织案例的分析 马继红&&&& 案例的采集和收集 余迎喜&&&& 教学导课设计和分析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预期结题时间为2013年10月。   1.第一阶段(11.3)   准备阶段。明确研究任务,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2.第二阶段(13.4)   研究实施阶段。进行课题内容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案例的采集和收集并组织案例的分析、反思、阶段性评估和小结。 3.第三阶段(13.9)   总结验收阶段:课题研究进入结题阶段,撰写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初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胡春洞.外语教学法.初等教育出版社,1990. [4]包育彬.中学英语教学战略与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导课方法与技巧》结题报告
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书 单位 中卫二中  课题名称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导课方法与技巧》 (课题原名称 《浅谈初中英语的导课方法与技巧》) 负 责 人 岳秀娟 (课题原负责人)岳秀娟 && 课题组成员:刘艳春&& 陈玉红&& 马继红&& 余迎喜&& 徐兴仓 联系电话: 二0一三年10月28日 研究过程中年度工作清单 2010年主要工作: 1.2010年9月-2010年10月为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即课题的申请,课题组的筹备、选题、申报课题。 2.月28日,《浅谈初中英语的导课方法与技巧》课题立项,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课题启动大会及开题报告会。 2011年主要工作: 1.月-召开课题组会议,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并上传,布置2011年课题研究任务。 2.月-召开课题组会议,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我们都要学习一些新的导课方法和技巧的理论知识,集中学习,然后就提出相关的某一教学内容,各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自己的导课方式,讨论各导课方式所设计的理论依据及优缺点,第二天在课堂中实施。 &&&& 3.月-课题组成员开始听评课,进行案例的采集和分析。 & 2012年主要工作: 1.月,听评课,进行案例的采集和分析。 2.月,对案例进行分析,写反思,撰写课题研究中期自评报告并上传。 2013年主要工作: 1.月:对课题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小结,汇总、整理课题过程性材料,为结题做准备。 2.月: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结题报告摘要(300字以内) &&& 本课题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常见的导入,重点优化了阅读课有效的导入方法。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导入方法有着多样性的特点。研究了导课的理论依据及要求。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通过学习,对比分析列出了最常见也最有效的10种导课方式:运用复习和预习导入教学,运用谈话或故事导入教学,运用问题或话题导入教学,运用情境或背景知识导入教学,运用活动或直观导入教学。 结题报告正文 &&& 一. 课题背景及界定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在英语教学法中,引导的过程是为新内容的呈现搭桥、铺路的过程,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求知欲望,启发积极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导入(lead-in)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发挥点晴的作用。如果导入游离在外,与教学内容脱节,导入无论怎么别致,多么吸引人,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导入新课是组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导课能够迅速安定学生的情绪,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的目标。 &&& 我们研究的原因有两部分: && (1)时代背景 &&& 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变革中的课程,最终都要通过教师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而课堂导入恰恰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前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状态的热身。显而易见,优质的课堂导入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针对问题 &&& 导入教学贯穿于每日的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用老式陈旧,单一乏味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导入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成功的导入活动依赖导入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每天带给学生点期盼,每天带给学生点惊喜,每天带给学生点不同,每天带给学生点启迪。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 1.理论依据。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愿望。”要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再导入活动设计中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多样的导入活动,以便让学生进入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 1.导课要与学生的层次和能力相对应.。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导课形式。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做游戏、讲故事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的形式。   2.不能单纯为了“导”而导。 导课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引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在每次的导课环节中精心设计导课的方法和内容,使学生振奋情绪、活跃思维、开拓视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3.丰富多彩的导课形式是教师制胜的法宝。 如果导课千篇一律,枯燥的内容乏善可陈,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多样的形式、推陈出新的方法将使教师的导课引人入胜,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 我们认为,对传统的导入技能,应使之与时俱进,赋予它新的内涵;对不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导入技能,要不断更新;认真探索新的技能,使教学导入技能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完善。 &&&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导入方法有着多样性的特点。许多优秀的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出了及其丰富的、形式各样的、生动有趣的导入方法。有的方法侧重于导入的功能,有的方法侧重于导入的内容,有的侧重于导入本课题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常见的导入,重点优化了10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 1.运用复习和预习导入教学 &&& 2.运用谈话或故事导入教学 &&& 3.运用问题或话题导入教学 &&& 4.运用情境或背景知识导入教学 &&& 5.运用活动或直观导入教学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 1.研究目标︰优化教师课堂导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 2.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1.教师阅读课堂导入方法的运用 &&& 2.运用中所遇到的问题 &&& 3.如何合理的导入课堂 && (二)研究方法 &&& 本课题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 1.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师生都是研究对象,有是研究主体。 &&& 2.案例研究法。关注日常的教学,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寻找合理而高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及对比调查,分析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情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 (三)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 (1)进行课题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2)进行案例的采集和收集 (3)组织案例的分析、反思、阶段性评估和小结。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 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共提出了12个问题,主要了解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如何导入,学生希望教师如何导入,学生希望教师如何设计导入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课堂导入对学生整堂课的情绪影响尤其突出,只有教师创设适当合适的教育情境才能将学生深深吸引进课堂,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实际重点优化了10种导入方法。 &&& 1.复习导入法。 &&&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我们最常用的导入法之一。从“温故”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巧妙地引到新的教学内容上来。我校董梅老师在复习检查之后,是这样导入本单元话题的。   本节课的导入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渲染,但作为一节常规课,导入既简洁又自然。  T: There‘‘‘‘s a new teacher in our classroom. Do you know him?  Ss: No. T: But I know him well. We can call him Mr. Xie. What should we say to him? S1: Nice to meet you, Mr. Xie. S2: You are welcome to our class. ... T: Very good. You meet Mr. Xie for the first time. What should you do? In this unit we‘‘‘‘re going to learn what to do when people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 &&& 2.预习导入法。 &&& 预习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准备。良好的预习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导入法可以激活学生对某一话题的文化﹑人文等背景知识,为顺利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我在教授Go for it 八年级上Unit 8 What‘‘‘‘s& the& matter?时运用了预习导入法。首先布置学生预习有关身体部位的词语,然后布置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如:当别人感觉压力大,不舒服时,请你给出你的建议。常用句式:Why not do sth..?/Please do sth./You had better do sth./You should do sth. 上课时,我们通过游戏Touch and say来检查学生身体部位的单词预习情况,通过情境设置让一排学生说出自己哪里不舒服,请另一排同学给出建议,这时再导入新课题“What the matter ?” &&& 3.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是指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感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一种导入方式。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谈话主题,通过与学生的自由交谈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   比如在上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What are you doing for your vacation? 时,(我组成员余迎喜老师是这样导课的)正值国庆节60周年大庆,全国放假一周。俩俩学生对话: T:& What is the date today? SS: It‘‘‘‘s September 30th. 余老师就抓住学生这一回答紧接着问:“What special day is it tomorrow?”学生回答说:“It‘‘‘‘s National Day.” 于是我将其引入主题:“For this National Day, We‘‘‘‘ll have 8 days off. What are you doing for your vacation?”在新课前该老师常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网络、足球赛等。老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 &&& 4.故事导入法。 &&& 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选择一些与教学课题相关的,较为贴切,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知识﹑新课题的讲解。故事导入符合初中生好奇心强﹑愿意幻想﹑积极参与的特点。利用故事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听力,激发学习兴趣。 &&& 5.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是将学生引入话题的又一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明白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等,学生便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思维,达到教与学的成效。 侯晓丽老师在上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T: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Ss: ... T: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s: ... T: What do you want to do? SA: ...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B: I am going to be a... 从而导入中提出本课时的重点结构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I am going to be a...而且可以从中教给学生本课的新词汇engineer ,pilot等。 &&& 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学中教师能让学生明白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等学生便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思维达到教与学的成效。 6.话题导入法。 &&& 新目标英语教材体现了“话题—结构—功能” 这一结构特点。新大纲也明确列出了初中英语话题附表。话题是初中英语课堂的聚焦点,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话题可以使课堂活动变得富有意义,富有吸引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环境资源﹑师生背景资源﹑各类教具资源等创设话题情境并根据本单元的话题特点设计教学导入。如,头脑风暴﹑典故导引﹑设置悬念﹑经验分享等。成功的话题导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淀,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张海霞老师在执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Reading part: I ha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采用了自由交谈导入的方式,话题导入,效果不错。课文内容是有一位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互致问候和复习检查之后,这位教师就开始了师生交流。 T: Boys and girls, how many subjects are you learning? What are they? Ss: Eight. They are English, Chinese, math... T: Good.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 S1: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S2: I like math best. I think it‘‘‘‘s fun. S3: ... T: Are you interested in history? Ss: No. It‘‘‘‘s too boring.&&& (laughing) T: But I think each subject is 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improve in every way. Many foreigners are researching Chinese history, because it‘‘‘‘s very useful. We should be proud of our Chinese history and learn it well. Do you agree with me? Let‘‘‘‘s see how foreigners are learning Chinese history. 然后这位教师就开始了本节课新内容的学习。本节课的导入虽然没有过多的辅助手段,但导入新课朴实、自然、流畅,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全面、均衡发展和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 7.背景知识导入法。 &&& 背景知识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和背景知识﹙文化﹑历史﹑政治﹑科学等﹚,并针对这些背景知识制作课件,绘制图表,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等,然后用介绍作者﹑讨论观点﹑展示图片﹑任务活动等方法向学生介绍这些背景知识。背景导入法可以唤醒学生的背景图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必要的铺垫。 &&& 8.情境导入法。 &&& 语言总是要在一定的场景中使用的。任何外语教学都非常强调创设情境。情境导入法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出新奇﹑生动﹑有趣并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去接触语言﹑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好的情境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和积极参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例如,在上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8 I‘‘‘‘d like some noodles.时,马继红老师直接戴上了帽子,系上围裙开始当起服务员来。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很多。 &&& 9.直观导入法。 &&& 直观导入可分为简笔画导入﹑实物导入﹑图片导入﹑幻灯片导入﹑音乐导入等等。它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我在上 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采用了音乐欣赏导入法。 T: 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Ss: Yes, I do. T: Let‘‘‘‘s listen to the music. (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我根据教材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歌曲。 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歌词等如在上九年级英语Unit 6我播放了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而通过问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引入新课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10.活动导入法。 &&& 活动导入法是趣味性﹑交际性﹑实践性较强的导入方式,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课程理念。它包括各类游戏﹑竞赛﹑交际活动以及任务性活动。活动导入法符合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愿意参与的特点。 Unit 1 Reading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万玉珍老师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T: Look at the picture on Page8. Who is the man?(pointing at Stephen Hawking) S: Stephen Hawking. T: He seems not to be happy in the picture. What is wrong with him? S: He has some problems. T: Yes. But how does he deal with his problems? S: By regarding problems as challenges. T: Good. Everyone has problems, but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 Please read the text 新目标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个单元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学生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道路。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用老式陈旧﹑单一乏味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导入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一堂成功的教学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导入活动。当然,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导入设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课题取得的成效 这个课题自2010年12月被自治区教研室立项以来,已历经快三年的时间。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积极筹备,共同努力,严格按照课题预设的研究步骤和思路进行研究,另外,我中卫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市教育局教研室王俊生主任,周国荣副主任曾多次对我市立项的课题进行指导)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我先就这两年来课题研究的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结果以及基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自评、反思和论证。在课题研究的这两年多中,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我们课题组成员都觉得很有必要研究导课,而且也发现了研究此课题的意义,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1.2012年我校中考英语成绩取得了全市第一, 2.在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复赛中,就是阅读课导课,岳秀娟老师取得了全区二等奖。 3.在全市优质课评比中,我校刘艳春老师就以她独特的导课方式获得了全市一等奖。 4.在全区优质课件评比中,余迎喜老师的三个课件荣获了全区三等奖。 5.余迎喜老师的论文《情感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学苑新报上发表并荣获一等奖。 (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1.由于课题周期短、时间紧,一线老师教学任务重,教师培训跟不上,教师教学理念得不到有效提升,在研究的过程中,有问题时得不到专家的及时指导,课题研究难度大。在专家组来我校中卫二中对课题进行指导分析后,将原来英语课堂的导课,范围较大,及时调整思路将研究重点放在英语阅读课的导课上。 2、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不够明晰,由于研究者是一线实践的教师,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要方式,限于研究者的水平,以及对有关文献资料、已有成果的学习研究不够,对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不够系统。同时对英语阅读课课堂导入的案例的科学分析、概括提炼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深化. &&& 3、课题研究中很多的经验还未深入思考,总结提升,课题的成果层次还有待提高, &&& 4、利用好网络资源,探索网络教研新思路。 5、加大力度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 (七)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1]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舒白梅,陈佑林. 《外语教学法》.初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胡春洞. 《外语教学法》.初等教育出版社,1990. [4]包育彬. 《中学英语教学战略与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喻卫森.《教学方法与艺术》长城出版社,2001年 [6]胡春洞.《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后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二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