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和西北哪个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最短缺

1.为什么我国最缺水的是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2.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_百度知道
1.为什么我国最缺水的是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2.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
提问者采纳
需水量大,农业需水量大,适宜农业发展。经济发展迅速,需水量小,人口密集,农业用水少西北地区地形崎岖,人口稀少。华北地区地形较平坦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水浪费,人口稠密,但华北地区工业发达,在选择题丽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因此最缺水的是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按理来说,我们老师说华北和西北都缺水:工业发达,降水少,人口稠密。
华北缺水原因
1.总体来说缺水的是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小,冰山融水和地下水几乎是仅有的水源,华北地区相比还是要好的,只是由于人口密度大,造成用水量和浪费比较严重. 2.如果华北地区缺水的话,那么原因如下:(1)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2)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3)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PS:部分参考别人的意见.. 望采纳~~
水资源短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低水平利用的尴尬
当前位置:
  特别声明: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010- 传真:010-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低水平利用的尴尬
新华网甘肃频道 文/图:宋常青& 编辑:朱霞
&&& 黄土、沙漠、戈壁、荒漠化,这是本多人对西北的第一印象。随着近年来沙尘暴频发,在更多人的印象里,西北又被打上了一个"沙尘暴策源地"的印象。在这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而水资源,又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西北缺少的恰恰是水。因为水资源匮乏,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相当脆弱,群众的生活条件也相对艰苦。然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却一直处在一个短缺与低水平利用的尴尬境地,污染、水土流失又使这一尴尬加剧。
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水资源的浪费又十分惊人浪费,意味着对水资源短缺的冷漠
从事水利工程研究的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人员贡力介绍,西北地区是我国的缺水地区,2000年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76.87%。根据中国工程院"西北水资源"项目组于2003年公布的西北水资源的情况,西北地区人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81立方米,其中在黄河流域为838立方米,内陆河流域3906立方米。&&&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相对集中,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缺水严重的是以下地区:宁夏黄河流域,人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黄河支流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新疆天山北坡水系,2850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西北地区的平均土地占有水资源量为每公顷2400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80.09%。&&&
西北地区一方面是水资源紧缺,而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浪费又十分惊人,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等水资源低水平利用的问题。第一用水大户的农田灌溉,多数自流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仅在0.
5左右,而发达国家在0.8左右,相比可见西北地区水利用效率之低。西北地区农田灌溉定额达到每公顷9255立方米,比全国平均值高出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值高处1.85倍。这就使本来就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雪上加霜。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农业用水比例已由1949年的97%下降到1999年的69.
2%,但根据已有资料,2000年西北地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3.9%,工业、城市生活用水仅占16.1%,与全国相比仍相差很大。&&& 同时,西北地区还存在着工业生产工艺落后的问题,导致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高达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到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到85%,差距相当大。
发表评论: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推荐给朋友: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华北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对策
24451065107880501460200
2、72“”78351015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 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
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 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A目前. 半干旱区C. 干旱区B. 半湿润区D 顽固的草帽 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用水多,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径流量小,植树造林,工农业发达,雨季短,发展节水工农业选C,兴修水库。 措施 发展耐旱良种,植被破坏,跨流域调水,人口多,提高水价,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原因 华北地处半湿润地区,且径流小,且浪费现象严重
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和大陆性气候。其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也使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紧张,南方河网密集北方河流远远少于南方且河流量小半湿润地区首先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出于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北方重工业发达用水加多,。。。。。人口众多用水量大也是一个原因【供水紧张处于半湿润地区是因为其降水少于南方。降水较少。。。。。还由于工业的污染更加重了水的紧缺。。
B 半干旱吧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666套总数:5029313套专访:2678部会员:518514位
当前位置:
& 2013年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08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师版有答案)
2013年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08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师版有答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5次
资料类型:备课学案
文档大小:790KB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3年高考地理艺术生专用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08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师版)
【自主梳理归纳】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1)存在形式: 气态水
(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
(3)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答案】水源相互补给
【注意提示】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指该循环环节最多(包括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范围最广(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而不是指参与的水量最大。就水循环参与的水量而言,海上内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9倍。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
【答案】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E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前6位的国家:
、加拿大、美国、印尼、
【答案】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
多,北方少,
多,西部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
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
【答案】南方
【注意提示】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如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降水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越丰富,造成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而冬春季我国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
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②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①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
;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改进农业
;提高工业用水的
【答案】减少
公民节水意识
重复利用率
【剖析高考真题】
(2012全国新课标卷)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2012广东卷)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考点归纳总结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1.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时间集中
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①有时间性 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有时间性 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③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地下水补给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注意】:①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②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夏季。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注意: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3.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图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4.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如我国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所以,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即由中间流向四周。
河流流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如上图所示:
①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②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③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④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⑤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⑥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例1】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___种补给类型。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乙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
A.西北、东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
源 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小 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 雨水 3 (3)A
【考点归纳总结2】
1.水循环的类型及其意义
水循环类型
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④塑造着地表形态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 间
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为数很少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
①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③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
④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例2】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
A.地下水补给湖水
B.跨流域调水
D.海陆间大循环
【考点归纳总结3】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概念
概念 定义及比重 范围
广义的水资源 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占100%) 所有的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所有的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所有的咸水、淡水。
狭义的水资源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占2.53%) 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沼泽水、土壤水、冰川水、生物水。
容易利用的水资源 人类开发利用比较方便的陆地淡水(十万分之七)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1)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①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②从世界范围看:A大洲总量:南极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B大洲人均占有量: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
C水资源最丰富的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总量丰富,人均少
夏秋多,冬春少
③我国水资源特点       
时间 年际变化大
        
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我国江河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的1/4。
我国降水东多西少,这与径流量的分布是一致的。东部地区由于雨带的移动,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故径流量也是南多北少。但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不是西北,而是华北,这与资源的配置有关。
④总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3.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水资源 经济活动 案
数量 丰 富
规模大 我国南方河网密、水量足、气候暖湿、地势平,成为著名水稻产区;河流长、水量大、支流多,内河航运发达
贫乏 规模小 我国西北处内陆,降水少、河网稀、水源乏,农业仅仅集中在河流及地下水丰富的绿洲地区
质量 质量高 效益高 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降水量大的地区水资源不一定丰富?
一般来说,降水量大的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对一些小的岛屿来说就不一定了,如香港岛年降水量超过1600mm,但是淡水资源不足,需从大陆调水,这是由于香港岛面积小,没有大的河流和湖泊蓄积淡水,降下来的雨水大部分流入海洋,因而淡水资源不足。
4.资源紧张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供水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针对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例3】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1)由表中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强化训练】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虚拟水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贫水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据此回答1~3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时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根据该段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缺水国家应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
B.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C.发展中国家应积极生产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
D.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它仅指农产品中的含水量
3.下列哪个国家应大量进口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来缓解本国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
D.印度尼西亚
下面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5.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D.地下水补给湖水
【答案】4.C 5.A 
【解析】4.水库对大气热力环流影响微弱。5.海水淡化流程可看作海陆间循环的微型展示。
6.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___________施加的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________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河、_________河、__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情况。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海水西调的基本思路为:沿下图所示路线将渤海海水输送至新疆,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通过水资源的良性循环,达到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在我国四大临海中,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理由包括(  )。
①渤海离新疆近 ②渤海水量最大 ③渤海污染程度最低 ④渤海盐度较低
7.通过海水西调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利用的水循环环节为 (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B.水汽输送、降水
C.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降水
【答案】6.B  7.D
8.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2)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2)在a和b两个补给区中,有利于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地区代号是
(3)从利用上讲,C层地下水的主要优点是
,它分布的地区地质构造多为
(4)从循环角度讲,受到污染后更新速度较快的是
(填写字母)层,理由是
(5)根据图中信息,使A层地下水受污染的污染源有
(6)若对A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引起的直接后果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资源短缺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