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一张豆家庄乡政府位置

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人民政府
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人民政府机关介绍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人民政府地址设在交通便利的天津 天津武清 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联系人是皮振君,主要经营乡级行政管理。,于日在天津武清工商局登记注册挂牌成立,机关注册资本未提供,在职员工54名基本资料主营产品乡级行政管理。
成立日期日
行政区号120114
机关注册地址 天津 天津武清 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
联系人皮振君
邮政编码301707
电话(022) 9337000
注册资金未提供员工数量54(人)网址/tjwuqing/co/4328.htm
信用等级
企业人气第193次被浏览
所属分类
小提示您也可以[
] 来自天津市的客人于 21:20:48在百度搜索 “天津武清区豆张庄乡政府” 访问了本页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人民政府的地图百度地图中的红点是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人民政府在天津武清的具体位置标注,您可以用鼠标拖动查找,双击放大缩小地图
相关天津武清综合事务管理机构单位
天津武清新加入企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由各公司自行发布,请在交易前确认真实合法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顺企网版权所有
发布批发采购信息、查询企业黄页,上顺企网
页面执行:62.500毫秒连江我的家乡
&& 连江古称温麻。三国时代,为巩固东南,派将弁在连江修造船只,设温麻船屯,温麻之名亦自此始。隋大业三年(607年)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从闽县拆出重置,其年改名连江并沿用至今。元年(742年),县治从伏沙迁移今址,“北枕东祭,南瞰鳌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飞的凤凰,故名。新中国成立后,次(计18年)属专区,二次(计16年)属(宁德)专区,日第二次归属福州市辖区至今。现全县辖16个镇、6个乡、266个(居),人口62万。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镇∶
  乡∶
| | (未实际控制)
  民族乡∶
  连江地处东南沿海,口北岸,东与、一衣带水,西傍省会,为历代军事、交通之要地。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4.2万人,是福建省著名的。距马祖最近处仅8000米,对台(马)贸易十分活跃,特别是与的民间亲情往来频繁,连江县已成为实现“三通”的前沿和闽台经贸合作的“黄金口岸”,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
  连江县位于福建东部沿海,介于北纬26°07&~26°27&,东经119°17&~120°31&之间。东濒,与台湾岛一衣带水,县属马祖列岛与大陆最近点仅隔9.25公里;西傍福建省会福州,陆路相距50公里;南扼闽江出口,为省垣屏藩;北控闽浙通衢,素为屯兵军事要地。全县总面积4280.15平方公里(包括待统一的马祖列岛)。陆地广67.8公里,袤36.5公里,面积1168.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112.02平方公里。
  境内两组并列的山岭系余脉,从西北部蜿蜒入境,逐渐向东南倾斜,直逼海滨,基本同海岸线平行。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构造良好。海拔500米以上山峰108座,最高海拔1028.5米。山地丘陵面积127.5万亩,占陆地面积72.8%;谷地47.7万亩,占27.2%,其中21.1万亩。由于岭谷切割较深,排列明显,水系亦较发育。境内3公里以上溪流计73条,最大河流是福建省第六大河流,发源于,干流137公里,自西而东流经县境6个乡镇63公里,720平方公里。闽江流经县境南部琯头汇入东海。连江襟江抱海,拥野负山,连绵起伏的山峦逶迤于敖江、闽江两水之间,沿海122个岛屿镶嵌在东海之中,海岸曲折绵亘209公里,岸线分布着纵横交错的天然港湾47处,著名的有“三湾”(湾、、黄岐湾)、“三口”(闽江口、可门口、敖江口),其中闽江口琯头港、定海港和都具有港深浪弱、潮汐落差大、不冻不淤、锚抓力强、岸线稳定、腹地开阔等特点,具备建设万吨以上码头的良好条件,历来为大中型船舶航行、靠舶和寄碇地,舟楫穿梭不绝。
  连江山海兼有,自然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锌、银、铀、钨等15种,藏有高岭土、叶蜡石、、贝壳、泥煤等。花岗石遍布全县,储量1亿立方米,质色俱佳。县境森林植被丰富,已鉴定树种有137科696种,杉木、马尾松、竹类居多,珍稀树种有桫椤、银杏、苏铁、红豆树等。1995年93万亩,木材蓄积量121万立方米,57%。野生动物247科519种。县境海域广阔,海生资源尤为丰富,近海有东引、东沙、茭只、四母屿4个渔场,与连成一片,北上达渔场,南下至和台湾浅滩渔场,东部为台湾北部渔场。主要海洋鱼类156种,捕获量较大的有大黄鱼、带鱼、、银鲳、蓝点马鲛、鳓鱼、鲨鱼、?鳁、毛虾、梭子蟹等。浅海滩涂盛产缢蛏、花蛤、泥蚶、牡蛎、文蛤等。淡水鱼类有鲢、鲤、草鱼、鳗鲡、甲鱼、河蟹等。稀珍海产有鲥鱼、牙鲆、石斑鱼、丁香鱼、竹蛏、海葵、锯缘青蟹、大弹涂鱼、珠蚶等。
  连江属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丰沛,充足,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温度16.7~19.4℃,304天,沿海基本无霜。年均日照1631.5小时,辐射量104.7千卡/平方厘米,蒸发量1263.2毫米。年均降水量毫米,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递增,3~6月多阴雨,7~9月暴雨,10月至翌年2月晴寒少雨。县城平均气压1014.5百帕,风速1.7米/秒,从向沿海逐渐增强,北茭年均风速6.5米/秒,马祖列岛最大风速8.1米/秒。全县淡水资源总量30.63亿立方米,人口和耕地平均占有量皆高于全国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7.7万千瓦,可开发5.7万千瓦。沿海潮汐落差平均5米,大官坂垦区最大潮差8.16米,为全国最高潮差之一,可开发8万千瓦。境内已发现和开发贵安、岱云两处地热资源,温度均在62℃以上,单井日涌泉3000吨以上,连江县城是省内继之后第二个城。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
  连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三国孙吴时为船屯,隶。西晋泰始间(265~274年)置温麻镇于伏沙(今敖江镇)。三年(282年)设,为福建最早5个县份之一。同年建有,遗址犹在。隋大业三年(607年)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重设温麻县,旋改名连江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县治从伏沙迁移今址,北枕龙漈、南瞰敖江,因城域形似展翅凤凰又名。唐至连江隶属。民国时期先后属东路道和第一,其中曾3次为福建省县。新中国成立后有3次属专区,2次属(宁德)专区,1983年7月后第二次划归辖。1995年辖内设21个乡镇,263个村居(未包括待统一的县属马祖列岛,下同),全县总人口609892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22人。其中50022人,占8.2%。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
  连江地理区位特殊,历来为和抵御外敌侵扰的前哨。尤其元代之后,人民深受内忧外患之苦,养成了刚强勇敢的秉性,富有正义感和反侵略反压迫的优良传统。明永乐八年(1410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县境屡受倭寇侵掠,县内军民奋起抵抗。县城和沿海先后建造10多座城堡和众多台寨。琯头壶江岛民抗击倭寇侵犯,生擒倭寇数十人,受巡抚嘉奖。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大举侵连,邑人主动配合明副总兵,并献平倭策,在马鼻一举全歼倭寇400多人,救出被掳男女2000多人。自此倭祸始灭。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轮番侵扰,洋货、毒品充斥城乡。清廷相继在闽江口长门等地修筑炮台,后设闽江要塞总台部,加强防范。连江有识之士发动群众开展禁烟和抵制洋货斗争。清同治七年(1868年),传教士强行在闽江口要地川石岛租地建教堂,遭岛民坚决反抗,英舰派水兵登陆示威并打死岛民1人,岛民一面提出强烈抗议和惩凶赔偿正义要求,一面联络周围乡民组织团练,保卫乡土,坚持10年,终于迫使租地契约交还川石人民。光绪十年(1884年),长门、金牌等炮台官兵英勇抗击,受清廷褒奖,后诏建昭忠祠并立碑纪祀忠烈。
  中,连江等革命党人响应号召,带领20多名志士赴参加起义,72位烈士中连江占9名。举义成功,连江与福州同日光复,推翻帝制,结束清朝封建统治。后又参加反袁护国和护法斗争,吴适组织的护国军,一度攻克连江、罗源、宁德等多座县城,队伍扩展到5000人,有力牵制福建地方军阀的实力。
  近代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连江人民为民族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民国14年(1925年),连籍旅榕学生回连组织“上海五卅惨案连江后援会”,集会游行,捣毁日商“建和”洋行,遭北洋海军陆战队镇压,造成打死市民1人、打伤学生20多人的“建和惨案”,连江县城罢市抗议,上海全国学联派代表来连参加追悼会,并向福建当局控告。翌年9月,共青团中央特派员帮助建立共青团连江特别支部,不久改为中共连江特别支部。,连江是革命策源地之一,邓子恢、、叶飞等相继亲临连江指导革命,民国23年前后形成革命热潮,全县有一半以上乡村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先后组建红军第十三独立团和红军西南团,如火如荼,后遭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围剿”,主力上调成立红军闽东独立师,坚持开展游击战争,后北上参加抗日。连江为革命而牺牲的有等700多名烈士。民国26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连江是福建最早沦陷区之一,县城和多数乡村两度遭日军蹂躏,烧杀掳掠,浩劫空前。全县人民同仇敌忾,席卷城乡,先后组织多支抗日游击队,与侵略军进行殊死斗争,前后共有7100多个男儿奋战抗日疆场,为中华民族作出巨大牺牲。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浙赣区委在连江发展组织,发动人民开展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争民主的斗争,先后创建6支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反霸分粮,配合人民解放军九十三师解放连江,人民彻底翻身,翻开连江历史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仍占据连江马祖列岛,并不断派遣武装匪特骚扰破坏。连江人民发扬传统,积极支援前线,组织民兵,配合人民解放军和部队,开展剿匪、镇反、肃特、抗美援朝等一系列斗争,巩固,保卫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贡献。1979年后,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但一些台独分子和外国势力仍在阻挠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有时甚至制造事端。连江人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进一步搞好军民联防、共守海防的同时,充分利用近台邻马的独特条件,加大对台工作力度,积极接触台马同胞,联络感情,增进理解,热情为台胞寻根认祖、觅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等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使连江成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阵地。
  连江位于闽江口省会福州的北翼,是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境内广袤的山林田园和广阔的滩涂海域,蕴藏着无限生机,勤劳淳朴的连江人民,世代不辍开拓这片沃土。西汉初已有独木舟问世,三国时渔业、造船、海运逐渐发达,商业亦颇为活跃。开始烧制陶瓷。隋代挖凿蓄水灌溉农田。唐至五代大批移民南迁,闽王推行鼓励农桑、轻徭薄赋政策,使水利改善,土地增加,同时开辟甘棠港,发展对外贸易,经济有较快发展。连江定海港、琯头港成为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有、木材、麻布、楮纸等出口。宋代经济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农业推广双季,产量增加,海洋捕捞和养殖业有较大发展,宋代“连江是产蛏极有名的地方”(《闽书·南产志》)。陶瓷工艺日臻完善,发展迅速,仅就有36个龙窑,为福建五大窑系之一,产品大量销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元代后,常受战乱影响,经济渐趋衰落。明代经济有一定恢复和发展,甘薯传入及大量种植,粮食总量增加,蔬菜、苎麻、烟叶、甘蔗、蜜橘等经济作物有较大发展,铁矿开采冶炼、粮食加工、酿造、纺织等手工业有所发展,海运和贸易甚为繁荣。但自八年(1410年)至嘉靖末年,因海上通番易货走私漏税严重,引发海禁和倭寇侵扰,为害150余年。清初又厉行迁界和海禁,沿海居民悉迁内地,田园荒芜5.7万亩,渔业、海运皆受摧残。自十九年(1680年)陆续复界至嘉庆末,经济才逐渐复苏。然鸦片战争后又屡遭西方列强侵扰,城乡经济重趋萧条,生产力极为低下。直至清末,全县仍基本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辛亥革命胜利,推翻封建帝制。民国初,社会、政治有所革新,经济有所发展,但不久即出现,战乱频仍,横征暴敛,产业衰落。北伐胜利后,经济有所恢复。民国22~23年,连江革命苏区经济发展较快,全县水产品产量一度达2.1万吨,产量、产值和渔船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火力发电、机械碾米及客轮等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亦初见端倪。民国26年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连江两度沦陷,城乡遍遭狂轰滥炸,人民流离失所,经济濒临崩溃。直至解放前夕,城乡依然处处废墟,一片破败景象。至1949年末,全县社会总产值才1349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为7503万元),1133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为4026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以主人翁姿态投入经济建设,重建家园。尤其经过土地改革,废除,生产力得到解放,国民经济迅速恢复。1952年全县社会总产值1.21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与1949年比,年均递增17.3%,年均递增17.7%,粮食总产7.25万吨,年均递增14.8%,水产品总产1.85万吨,年均递增54.8%。1953年后进入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时期,通过贯彻,干部群众热情很高,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有和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相继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公路、水利、避风港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沿海发展外海捕捞和传统,北方海带南移养殖成功,大大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至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完成较好。与1952年比,社会总产值增56%,年均递增9.3%;国内生产总值增1.02倍,年均递增15.2%;粮食总产增11.2%;水产品总产增81.1%,年均递增12.6%;财政收入增1.23倍,年均递增17.5%;增1.58倍,年均递增20.9%。
  1958年进入至1976年,由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不断滋长,政治运动不断,经济发展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1958年“大跃进”脱离实际,忽视客观规律,强调“一大二公”,盲目追求高速度,实行高指标,导致经济建设重大失误,年,加上连续受自然灾害影响,出现经济暂时困难。经过3年调整,到1965年经济才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发展再遭严重挫折,主要指标持续下滑。1970年与1965年比,社会总产值下降14.5%,农业产值下降17.5%,财政收入下降10.8%。由于干部群众自觉抵制“左”的做法,1971年后生产工作秩序逐步恢复。此后,开展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杂交水稻推广,海带渡培育,紫菜、贻贝、河鳗人工养殖成功,农渔业生产恢复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创办合成氨厂、制碘厂,建成郭婆溪水库、才溪水电站和35千伏并与福州联网,使工业生产有所回升。但全县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趋缓,经济效益降低。1976年与1957年比,20年时间,社会总产值仅增52.6%,年均递增2.1%;国内生产总值增7%,年均递增0.3%;财政收入增19.1%,年均递增0.9%;粮食总产下降1%;水产品总产增40.6%,年均递增1.7%。
  1976年10月粉碎反革命集团后,经济发展开始好转。但人们受“左”的思想禁锢依然严重,不少禁区难以突破,发展步伐受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拨乱反正,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给连江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1980年农村开始全面实行以为主要内容的,并不断深化。然后向城市推进,促进国有企业、商品流通、财税金融、计划劳动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城乡经济空前活跃,乡镇企业和迅速崛起,国民经济出现强劲增长势头。1984年福州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后,连江利用紧靠省会福州和拥有港、台、侨胞众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资环境显著改善。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连江列入经济开放区,县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积极参与各项招商引资活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档次。相继建立敖江、琯头、贵安等开发区、投资区和琯头、黄岐对台贸易点,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县经济步入持续、健康、高速发展轨道,开创了连江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人民受实惠最多的时期。连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代境内为冶县地。三国吴为温麻船屯,晋太康四年(283年),置温麻县(今连江县地晋时为温麻县辖境),属。、齐、梁、陈时,晋安郡历名、晋安郡、闽州、晋安郡、等,温麻县均属之。隋开皇年间,温麻县并入闽县(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原丰县改名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地复置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隶(今福州)。从唐至清,泉州(今福州)历名闽州、福州、长乐郡、长乐府,东都、福州威武军、福州军、福安府、、福州府、天兴府,连江县均属之。 
  民国元年,废府设道,连江县隶福建省东路道(民国3年,改名闽海道)。民国14年,连江县福建省。民国22年11月“闽变”,12月,连江县属闽海省。民国23年1月,“闽变”失败。7月,连江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4月,重新调整福建,划连江等8县、2市,由福建省政府直辖。 
  1949年9月,连江县隶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改称闽侯专区)。1956年属福安专区。1959年,属闽侯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属闽侯专区。1970年,隶福安专区。1971年,隶宁德地区。1983年4月,划隶福州市。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37.39亿元,增长12.2%。这是个可喜的数字,却又无法全面的表现出今天连江的民生情况,GDP数据是以目前连江全县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却无法统计目前在全国各地的14万连江商人所创造之财富。
  137.39亿GDP这并非是令人满意的年终成果,以连江目前的实力,其GDP何止这点,连江商人手握百亿财富,有多少放在本地,这才是令人感叹的,亲情回归投资中敖江南岸的东岱,晓澳又占了多少比例,我想是很少的吧,这两地民富最强,民间资本最活跃,但也是最难说服回原籍投资的地方,可见这个GDP数据是很难表现出今天连江经济情况的。
  2010年一季度连江县GDP增长情况,1-3月,连江县国民经济延续上年回升向好趋势,全县生产总值达26.22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从需求方面看,连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7.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2.4%;增长29.6%;出口(1-2月)增长32.1%。
  显著增加 年全社会累计完成基建投资25.63亿元,是年累计投资的38.8倍。年均完成投资1.51亿元,为以往年均236万元的64倍。
  交通电信长足进步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00公里,网布所有乡镇,水路畅达国内外各大港口,1995年货运量598万吨、周转量37239万吨公里,分别为1978年的11.1倍和13.8倍;客运量1097万人、周转量37252万人公里,分别为1978年的8.1倍和11.3倍。海运总吨位突破20万吨,居全省前茅。自动程控电话扩容到3万门,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发展迅速,3980万元,为1978年的29.7倍。
  经济结构有突破性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连江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1978年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77%,工业只占10.4%。80年代后,工业、运输邮电业和建筑业发展迅速。到1995年,全县社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上升到39.1%,首次跃居第一位,农业产值占28.9%,运输邮电业占13%,建筑业占12.8%,商业饮食服务业占6.2%。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61.2&#&#,转化为38.1&#&#,基本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经济,农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市场经济导向下,推动海洋经济和高优农业迅速发展,并出现农工贸一体化规模经营的新格局。1995年农业总产值12.66亿元,为1978年的4.56倍,年均递增9.3%。其中,种植业比重由1978年的56.7%降到16.5%,畜牧业由5.7%上升到6.6%,林业由1%提高到2.3%。渔业增长特别快,比重由%升到74.7%。1995年水产品总产33.02万吨,连续16年居全省第一位,为全国第三水产大县,比1978年增加5.7倍,年均递增11.8%。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95年发展到15416家,从业职工9万余人,总产值40.12亿元,比1978年的1391万元增加287.4倍,年均递增39.5%,成为农村经济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建筑材料、水产加工、船舶修造、海运等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千万元以上企业有10家、集团公司6家。
  商业贸易持续兴旺 随着改革深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建设日新月异,形成多渠道流通、多元化经济体制的新格局。农产品、鱼产品、木材、水果、、石材等专业市场相继形成并初具规模,劳务、技术、信息等市场亦初现端倪。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直线上升。1995年达6.94亿元,比1978年增加11.2倍,年均递增15.9%,外贸出口商品交货总值从1978年的33万美元发展到6933万美元,增加209倍,年均递增31.9%。对台湾、马祖小额贸易达8500万元。
  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08元,提高到1995年的2390元,增加21倍,年均递增20%;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8平方米增加到17平方米。城镇居民年从303元提高到4620元,增加14倍,年均递增17.4%;住房面积从5平方米增加到11.3平方米。1995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59亿元,比1978年增加25.1倍,年均递增21.1%。耐用消费品逐渐向中高档转化,生活质量普遍提升。
  连江古代教育颇为发达,晋代已有私塾,唐宋建文庙、学宫。唐代连江考中进士1人。宋代教育兴盛一时,教育家曾避迹连江讲学,全县共考中进士293名,其中咸淳元年(1265年)一科考中19名,占全榜6%。元代后常受战乱影响,教育逐渐衰退。明清书院、私塾兴起,但学员不多,元至清代考中进士73名。清末废科举,办两等小学堂,学生数有所增加。民国12年办县立初中,因战乱或经费影响几次停办,至民国38年全县仅有初中1所,在校生273人,教职员28人;小学107所,在校生11064人,教职员378人。新中国成立后兴学重教蔚然成风,各类教育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多渠道集资办学形成热潮,校舍、设备普遍改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蓬勃发展,到1995年,全县有幼儿园207所,在园幼儿18138人,教养员187人;普通中学34所,在校生35327人,教职员1552人;小学382所,在校生66943人,教职员2822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达99%以上,连续四年保持省优水平。
  随着全民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推广先进技术,引进良种,改革耕作制度,科学捕鱼,发展水产养殖等技术日益为群众所掌握。1975年海带渡夏苗培育成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7年后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等取得突出成果。80年代各类贝、藻、鱼、虾人工育苗成功,使水产养殖跃上新台阶,并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1995年全县有科研机构5个,科技学术团体101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2人。全县已建立潘渡等科技示范乡镇7个、示范村102个、示范户1050户,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和信息网络。“八五”计划期间,实施科技星火计划102项、投资1.5亿元,优秀科技项目46项,其中获国家奖3项、部级和省级奖23项、市级奖20项。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提高到45%。
  连江历史上医疗卫生较落后,以传统中草药治病。清末西医传入,设备简陋,发展缓慢,到民国38年,境内只有4家县、乡医院和一些私人诊所,病床20张,中、西医生254人。城乡普遍缺医少药,时有瘟疫流行,加上鸦片毒害,人民身体素质极低,平均寿命35岁。新中国成立后,持续开展,城乡相继建立医疗、防疫、保健机构,逐步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网络,不断更新设备,改善卫生条件,提高医疗技术。1952年根绝鼠疫、天花、霍乱等恶性传染病。60~80年代又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松毛虫病、疟疾等流行性疾病,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80年代统计全县人均寿命达68.76岁。90年代实施人人享有规划,加强乡村卫生组织,扩展农村妇幼。到1995年,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28个,村卫生所224个,病床554张,专业卫技人员1338人。
  人口计划生育从50年代开始宣传,几经波折,70年代列入之一,逐步加大力度,形成工作网络,常抓不懈。使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人口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1993年评为福建省计划生育先进县。1995年全县合格村占71%,计划生育率93.15%,长效节育率90.1%,6.47&。
  连江民间传统体育颇为活跃,练拳习武较为普遍,清代全县考中武举和者计84人。泅水游泳、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弈棋、登山等群众性活动,世代相传不绝。民国后始有体操、球类、田径等现代体育活动,但设施落后,参与者不多。新中国成立后,和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不断改善。县城有400米、游泳馆、体育馆、少年体校。潘渡乡是福建省体委游泳训练基地和福州娱乐中心。全县乡村有篮(排)球场260个、200米以上田径场34个。1990年连江县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1995年适龄学生《》达标率86.3%。群众性各类体育活动方兴未艾,有各类14个,经常参加各项锻炼的群众有10万多人。跨跃新的高度,传统少年武术取得优异成绩,至1995年,已连续13次蝉联全省冠军,名列全国武术比赛团体第三名。
  连江地灵人杰,文化源远流长。自唐至清有89人276部著作问世。其中唐代的诗词,宋代的《》、的《筠溪集》,明代陈第的《毛诗古音考》、的《崇相集》等在历史上都有一定影响。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及戏剧、曲艺、音乐、舞蹈、书画、雕塑、等群众文学艺术异彩纷呈。民国8年后深受“五四”影响,通俗文学发展很快。期间抗日救亡活动颇为活跃,并出现诗社、学术研究会等文化团体,现代话剧、电影等也相继传入连江。但由于县境两度沦陷,各项文化设施破坏严重,文化工作者失去从容创作的环境和心情,长篇创作沉寂,仅发现5人13部著作出版。到民国38年,全县只有民众教育馆、简易图书馆和书店各1家。新中国成立后,城乡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齐全,并跨入全省或全国先进行列。乡镇文化站21个、村俱乐部190家,新建影剧院、文化宫121座,专业、职业剧团、歌舞团5个,79个,年放映量1万场次,观众126万人次。20个乡镇建立有线电视网,并与省台联网,电视普及率80%,广播覆盖率100%。蓬勃发展,全县有70多支业余文艺队伍活跃城乡,与台湾、马祖同胞及海外侨胞的文化交流亦日益广泛。文化创作繁荣,已知有46人154部著作面世,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文教昌明,人才辈出,已知连江籍高级专业人才和副处级以上干部700多人。著名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叶汇等。还有在的太空特级陈哲人、气象中心研究员缪伯龄,在台湾的著名教授严灵峰等。他们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昌盛都作出不懈努力。
  由于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县境甚多。有新石器、青铜器、古沉船、古陶瓷窑、古城堡、古炮台等遗址70余处,革命遗址10多处,至清代古刹100多座,名人摩崖题刻140余处,县馆藏文物1810多件,县文物保护单位44处,其中列入省级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青芝百洞山、、长门炮台及等4处。这些人文景观,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大自然赐予的名山河流、奇石幽洞、海滨岛屿之间,使连江大地更加绚丽多姿。
作为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连江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才、政策优势,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举全县之力,聚八方之财,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长足进展,先后被评“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等称号。
  连江县海域辽阔,海岸线长209公里,有大小岛域82个,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7倍。
  大官坂贝类养殖场
  全县22个乡镇中渔业乡镇13个,从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1/3。连江县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海洋鱼类有500多种,其中经济鱼类有100多种。境内著名的“三湾三口”(黄岐湾、罗源湾、定海湾,闽江口、敖江口、可门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产生产区,先后被列为福建省“现代渔业示范区”,“海洋开发试验区”,中科院海洋所的“贝藻类养殖试验区”,实现科学养殖规模化、海水捕捞远洋化、精深加工系列化。2000年水产品总量为57.9万吨,连续22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县级第二位。
  中国水产的摇篮
  2000年连江县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获得“中国(福州)食品工业园”冠名权。园区已实现“三通一平”达千亩,37家内外资食品企业入驻园区,并初具规模,带动连江县海洋经济发展。
  水产加工
  同时,企业利用外资的嫁接,科学技术的开发,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升华,目前,全县拥有水产加工企业153家,其中百胜海味厂、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被列入省,水产品年加工量17万吨,产值达14亿元,水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形成冷冻保鲜、料理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罐头食品、饲料加工等多层次水产加工产品体系,主要产品有海带结、海带卷、鱼丸、鱼面、单冻鳗片、章鱼球、虾仁、虾皮等几十种加工产品,其中海带产量占全国销量2/3,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国、日本、南韩、台湾等。
  投资兴业的百年福地
  近年来,连江举全县之力,聚八方之财,投资10多亿元使基础设施由制约型向适应型乃至超前型转变。
  城区距马尾港35公里、福州45公里、国际机场57公里、福温铁路连江站3KM,和同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及各个区县的客运站都有开往连江方向的班车。
  莲荷路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开发建设了官头3000吨对台贸易码头、黄岐千吨级码头和下宫500吨客货码头,可门港和深港码头也正在抓紧前期准备工作。全县海运总吨位达21.4万吨,拥有运力居全省第一的乡镇海运企业,共同构成海陆空网络。
  通信齐全
  全县程控电话容量达7万多门,移动电讯覆盖全县,可实现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
  水电充裕
  福建省第六大江——敖江从园区中间依城而过,淡水充足,地热资源丰富,目前日供热水能力为6000吨,是全省第二个“温泉县城”。电力除省网直供外还拥有山仔、塘坂等水电厂,总装机容量6.8万千瓦,跨入全国100个装机万千瓦县行列。城区“三纵四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建设逐步配套,城市雏形可见,被评为省二级文明县城。
  政策保障
  解放思想、营造宽松的投资软环境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除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该县还成立了投资服务项目中心,并制立实施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水产加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和实行投资项目审报代办制,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外商投资基础上实行会审制、限时制、代理制、检查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规定》等文件,并在地方税收留成、土地规费、水、电等方面做最大的让利优惠,使我县投资环境更趋于明朗和宽松。
  连江风光旖旎,古迹繁多。
  古沉船遗址:筱埕镇周围300米海域,1990年3月,摸清有9处古代沉船遗址,从海底挖掘出陶瓷等文物2000多件,以及许多沉船的残板。
  古塔:古塔主要有唐代天王寺、元代云居寺和明代斗门寺含光塔。
  :据县志记载,连江有古桥149座,幸存下来的46座古桥中,建于宋代的有8座,元代的有2座,明代的有6座,清代的有19座,年代失考的有12座。较为有名的有县城的、蓼沿的朱公桥以及官坂的塘边桥。
  摩崖碑刻:有青芝山题刻、题刻、云居山题刻、赵崇杙题刻。
  名山古刹:有名山16座,古刹148座:(寺)、金福寺、(寺)、宝华山(寺)、宝林寺、(寺)等。
  敖江:为福建省独流入海的第六大河流,沿岸层峦叠嶂,风光秀美,众多。尤其“敖江十二景”,自古盛传不衰,并留下不少历代名人题咏墨宝。
  闽江口景观:素有福建门户之称的闽江口,沿线两岸山峰连绵,山势奇绝,重峦叠嶂,各显其姿。沿江可以饱览长门要塞古炮台遗址、双龟锁口、川石岛、壶江岛、五虎守门等诸多和人文景观。
  半岛胜地:多姿多彩的黄岐半岛,有着著名的定海湾和黄岐湾。由于面对马祖列岛,地理位置独特。明代全国建12座城堡,黄岐半岛占7座。
  马祖风光:马祖列岛是该县最大的岛屿,风光旖旎,有“”美称。有马祖十景:牛角峥嵘、塘后浴场、狮岭远眺、珠螺鼓浪、燕秀潮音、西尾夕照、山垅映月、福澳渔火、翠谷、天后神宫。
  :是境内最大的传统节日。通常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灶”开始,节日气氛渐浓,至“除夕”大团圆之夜进入高潮,正月初一后为休闲娱乐时间,到正月十五日闹“”止春节结束。
  祭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备饼、果饯行,祈求灶君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合家平安。祭灶后,春节气氛逐渐浓烈。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蒸年糕、贴春联,送旧迎新。旧俗女婿在此期间多向岳父母送年货,俗称“分年”。出外务工从商的人也陆续回家过年。
  :连俗除夕分“小同岁”和“大同岁”。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为二十八日)为“小同岁”,民间传说主要敬祀。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大同岁”,主要敬祀祖先。是一年中菜肴最丰盛的一天。改革开放后,多一家围坐一起收看,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
  :俗称“过年”。为该县民众最隆重的节日。正月初一零点起,燃放鞭炮,开大门,俗谓“开城门”,表示新的一年开始。机关单位多在初一开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门拜亲访友,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烟等招待客人,或煮料为点心。长辈并给儿童“压岁钱”。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夫及儿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游乐活动或访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发财”等。初五早谓“接神早”,各家于早上即点香放炮喜迎“财神”。并于晚上再一次点香放炮。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是该县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从正月初七、八即开始送灯,十六岁以下儿童所玩花灯由母舅赠送。要给新嫁女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次年送“莲盆灯”,第三年送“吉灯”。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为“上灯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闹元宵”。
  :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红糖、米时、甘薯、花生仁、豆、红枣、桂圆干、千9种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馈送长辈亲戚,故又名“孝顺粥”。
  :三月初三日谓“上巳”,各家门楔两旁各插一束:荠菜,俗谓“懿旨菜”,以祓不祥。三月三日又是畲族传统的乌饭节,每年这一天,畲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采摘乌饭树叶或果,与大米煮成乌饭,供奉祖先并作早餐,饭后举行赛歌,甚为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蒸煮糯米饭,加上猪油、红枣、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为香甜可口。
  :为传统祭祖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刷新墓碑,摆祭品,烧冥钱,压纸钱,下山时折两枝松枝带回,挂在门首,以表哀思。机关单位、学校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祭扫,以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红糖拌米浆煎成咸、甜“夏粿”。是日起开始撤除床上草垫、棉垫等,以防湿潮生蚤虱。
  :是最热闹节日之一,内容丰富。一是初五日午时各家门坎两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遗风,以箬竹叶裹糯米、花生、豆、红枣或瘦肉等做成粽子;三是喝少量“雄黄酒”。并喷洒屋角,以雄黄粉涂抹小孩头额、耳朵祛毒,也把雄黄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黄炮”以禳珍气;四是贴“午时书”,解放后已极少见;五是炮制“午时茶”。
  七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连俗早晨以黑红豆、红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夫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儿童聪明平安。
  :农历七月十五日。连俗谓“七月半”节,各家任择一日备酒馔祭祀祖先,以表孝心。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传统家庭团圆节。节前亲友间互送月饼(多晚辈敬长辈),连俗十六岁以下儿童由娘舅送花饼,八月十五晚,家家户户设宴欢聚一堂。
  :农历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动,城郊外之覆釜、玉华、宝华、、云居、石门、及官头青芝诸山皆为主要登高地点。青年男女及儿童还携带风筝(俗称“纸鹞”),在山顶放飞。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也是祭祖节。前一天晚,家家户户制煮咸、甜元宵丸(俗呼“油扁”)为主餐,并馈送亲戚。冬至晚上,合家团聚,在祖先牌位前摆设福橘、芹菜、青蒜、红筷等于圆盘或竹箩上。
  旅游业发展极具潜力
  连江县山清水秀,山海兼具的自然景观和古今争辉的人文景观,构成丰富的主体。境内有名山16座,古物遗迹3处,古刹157座,奇峰、怪岩、幽洞、名潭100多处,名家和历史碑记150多处。
主要景点有:敖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青芝山百洞山、闽江口“五虎守门”和“双龟锁口”、定海湾古沉船文物、长门古炮台以及宋朝理学家朱熹遗墨、明朝学者陈第墓、民国国府主席林森藏骨塔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黄岐半岛战备时期遗留下的众多军事设施神秘诱人,独具魅力。目前,我县已开发三个各具的旅游线路。一是以省级风景名胜区青芝山为主轴的闽江口旅游线路,展示沿江、山川风貌;二是以黄岐半岛为依托的线,体现海滨风光、海鲜风味和台马特色;三是以高尔夫球场和山仔库区为重点的西部旅游线,突出温泉疗养、和畲族风情,旅游将成为我县跨世纪的新兴产业。
  陈第()
  中国明代音韵学家。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农。连江(今)人。万历时秀才。曾任蓟镇,后致仕归里,专心研究古音,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等。反对宋人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作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直音、异文、又读等材料作为旁证,二者交相考辨,证实古音本读。条分缕析,主次分明。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分析,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统一关系。陈氏彻底扫清了的谬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巨大影响。
黄如论先生,男,汉族,日出生,籍贯中国福建省连江县,旅菲华侨,高级工程师。现任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任副会长、中国侨联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研究会副会长、华商会会长、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团副主席、云南省人民政府顾问、北京银行董事局董事、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慈善总会高级顾问、福建副董事长、世界同乡会名誉会长、《东南置业》杂志社名誉社长等社会职务。
   2010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
  中文名:李炜
  英文名:Well_Lee
  性别:男 
  生日:
  星座:
  昵称:李先森、炜宝、炜小宝、炜炜、睡衣炜、well、萌帝
  收藏:运动鞋、牛仔裤
  个性:沉稳冷静、乐观积极、完美主义者、谦逊低调、善良
  身高:180cm
  体重:63 kg
  属相:龙
  曾就读学校:连江二实小,,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声乐系 
  喜欢的水果:西瓜、凤梨
  喜欢的颜色:白、黑、黄、蓝
  喜欢的季节:春、夏、秋 
  喜欢的运动:足球
  喜欢的动物:小狗
  害怕的动物:蜘蛛
  喜欢的乐器:钢琴、古筝
  喜欢的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Blues R&B Hip-Hop Rock Ballad
  喜欢的歌手:很多
  喜欢的品牌:DiorHomme CommeDesGarcons visvim
  mercibeaucoup Levi's Nike adidasOriginal 5cm izzue
  粉丝团:维他命
  应援色:粉红色 
  理想异性标准:懂事、孝顺、会照顾人、清纯可爱、甜美系女生
  好友:
王柯淇 组合 8090组合
  歌手介绍:偶像与实力兼具的“实偶派”歌者。
  相传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
  第七十一福地
在福州连江县[1]
道教七十二福地 灵山福地传说
开放分类:
随着祖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生活的跳跃总是非常的大,在我们的家乡福建连江变化也是非常的巨大!随着海峡两岸的稳定与发展、福建也随之遍地开发。在福建的省会福州、以及所辖的区域更是大跃进、连江便在其中。连江现在的县委书记高明、据说是一位非常实干的领导,姓高名明、期望我们的父母官就如他的名字一样、为我们民众造福、高明、“高明”也!连江最近的房子、有龙芝开发的“格林威治”据说很好,有“水岸御景”、有“财富天下”、有“鲤鱼港湾”、有“金凤名都”、有“凤翔国际”、有“龙华花园”、有“东方汇”!
格林威治位于敖江路与马祖路的交界处,地处连江城北区域,交通便捷。社区北面为马祖路,
5分钟即可到达人民广场;南为金安路,安全局、检察院和西方财富大酒店等就座落于此;西为敖江路,目前连江最大规模的商业广场,面积5万多平方的龙芝商业广场已开始动工,(该项目也是我们公司在连江开发最大型的一个商业项目)就在我们小区对面,为业主的购物、娱乐、休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东面则为市政规划路。除此以外,酒店、医院、银行更是一应俱全。随着连江政府的发展规划,这个区域将发展成连江未来集行政、商务、居住、娱乐为一体的新兴城区,而我们项目恰恰位于中心位置。
格林威治总占地约83亩,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米,小区总规划18栋楼,分别是由12幢叠拼别墅及6栋高层围合而成(中心地段、交通方便的叠拼别墅全城仅这168席)。南低北高、错落有致的布局设计,充分保证了整个小区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外立面采用欧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线条流畅,外观典雅、丰富的立面空间、高贵而又优越。本小区共设2个出入口,分别设在北面的马祖路和南面的金安路上,小区实行相对人车分流,入口处设置下地下室车道,使大量机动车不进入小区,避免了人行与车行相互干扰,这样能减少社区内尾汽排放,业主不用饱受半夜汽车噪音之苦。同时,小区内规划充足的停车位,能保证这样高档社区的停车需求。
在景观设计上,格林威治以欧式园林为蓝本,以注重景观的层次感、均好性和整体性为原则,以500多平方米的超大游泳池为中心,形成南北和东西走向的两条景观主轴。两条主轴将高层和别墅有机地连接起来。
从南面的主入口进入小区,经过迎宾树阵后,来到尊贵、大气的爱丽丝中央喷泉广场。通过广场步入中央水景区,
500多平方的欧式超大泳池(正常径深25米,而我们泳池的径深达40米),让你享受惬意的假日时光。泳池的西侧是圆舞曲花坛广场,它与东侧泳池的跌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圆舞曲花坛广场的旁边是400多平方米、彰显浪漫的西式婚礼大草坪,闲暇之时您可以和家人在这里嬉戏游玩,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此外,我们淘汰传统的低矮架空层,在2#和3#楼设置了5米高的架空层,开阔通透的景观空间,成为全城最大的“室外客厅”。架空层里面配有休闲椅、乒乓球桌等设施,让您在茶余饭后有更多的休闲选择,也为邻里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通过低密度开放式的布置、底层架空绿化和泛会所的设计,将中心绿地和周边的庭院绿地交织连成一个10000多平方米(14500平方米,景观公司上次提供)的整体中心景观,使绿地景观渗透到小区的每个角落。我们别墅区栋栋前后有花园,做到户户有景、移步换景,营造“园在家中、家在园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上的乡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