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于《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汗身高的性格分析,请各位给点意见,可以从什么角度分析。谢谢!

人性的丑恶美善——分析《追风筝的人》中两个小主人公的关系
&The Beauty, Ugliness, Goodness and
Evil of Human Being.
&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Little Protagonists in The Kite Runner
Abstract: Khaled Hosseini’s "The Kite Runner" describes a
human salvation and the return. The book focuses on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and starts from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ir
and Hassan, the son of the servant of his father's. They have a
different relationship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 thread throughout the book. This article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Amir and Hassan and describes
the two protagonist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ir
relationship mainly aims at exploring the
goodness and evil of human being.
Key word: relationship&&&
attitude&&&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一位美籍阿富汗人。因为阿富汗国内发生血战,作者父亲的同事不止一位惨遭杀害,于是胡塞尼一家人便举家前往美国。刚到美国时,胡塞尼一家和另外三个家庭挤在北加利福尼亚的一幢房子里。“在阿富汗,我的父母拥有土地、多处房产以及多个产业。”胡塞尼说,“在这里,我们只有衣可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塞尼一家终于融入了美国的生活,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他的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这本书融入了很多西方主流文学的意识形态。这也是它畅销的原因之一。但是即便是融入了西方生活,但每每听闻阿富汗同胞的厄运,他的内心,总有“幸存者”负疚感。“我儿时都过得非常艰难,也有死讯从我家的亲戚中传来,其中一个就是我儿时一块儿放风筝的,他的父亲被枪杀了。”这些情感都渗入了这部小说之中。他说:“我去写写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无论是《追风筝的人》还是后来的《灿烂千阳》都绕不开“负疚”与“救赎”的主题。这本小说里面涉及的友谊、罪恶、背叛、救赎、内心挣扎、父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这也引起了读者共鸣,因此这也是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
我想,正如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①评价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所说的那样,它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同时这本书也深受媒体好评。””②这些都使这本书成为全球读者口耳相传最想与友人分享的一本书!作者获颁2006年联合国首届人道主义奖!法国读书会2006年度首选书!法国《ELLE》杂志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奖!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书!
抛开学术上对书的评价方式,就我个人来说,一本书如果精彩、有价值,至少应该具备使你在一个时期内,脑海中充斥着它的能力和魅力。而这本小说就具有了这种能力与魅力。
二.阿米尔与哈桑的三种关系
&读了《追风筝的人》之后,细心的读者都很容易发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阿米尔与哈桑的关系,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是玩伴朋友和主仆的关系,在拉辛汗打电话叫阿米尔回白沙瓦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后知道了父亲的丑闻后阿米尔才发现自己与哈桑是手足关系。以下就是对这三种关系的具体分析:
我们都知道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存在着主仆关系,即使他们经常一起玩耍,但在他们彼此心里都有强烈的阶级等级意识。从学校的教育和周围人们的言论及表现中阿米尔知道自己是普什图人、逊尼派穆斯林而哈桑是哈拉扎人、什叶派,他们是不同的人,这是没有什么能改变的事实。这些因素都使得他无法摆脱阶级差异。面对真诚总是鼓励自己的哈桑对于自己写的故事的体现出的问题问题时,他意识到在芸芸众生中唯独目不识丁、不会写字的哈桑教会了他写作陷阱之一,但他却打从心里鄙视哈桑:他懂得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里打杂。他胆敢批评我?在阿米尔心里哈桑始终是个异类是个外族人,他是一个比自己低一等的下人,哈桑在他的生活里扮演着另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伺候他的仆人,哈桑要帮着阿里照顾他的起居饮食。正是有了这样的阶级差别与优越感阿米尔常常不愿承认哈桑是自己的朋友,甚至常常捉弄目不识丁的哈桑。而从小被邻居的小孩辱骂为“吃老鼠的人”、“塌鼻子”、“载货蠢驴”的哈桑也深知自己和阿米尔是不同阶级的人。他对阿米尔的称呼从来都是“阿米尔少爷”,在他把阿米尔看作兄弟朋友时他知道自己还是和阿米尔存在着无法逾越的沟,那是他们的出身所决定的。阿米尔永远是自己的少爷,住在大大的房子里而自己却是阿米尔忠实的仆人,住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在多年之后拉辛汗请他搬到喀布尔后,他并没有搬进屋子住即使那些房间是空着的。他认为那关乎尊重,不能鸠占鹊巢,他仍是以仆人自居。但是即使这样哈桑却不因此而疏远自己和阿米尔,他始终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他一直把阿米尔视如自己的“兄弟”,他常常为阿米尔挺身而出,他希望阿米尔快乐。
读完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们都会很容易的发现阿米尔存在着玩伴或者朋友关系,他们是一起蹒跚学步的孩子,这点是没有任何历史、种族、社会或者宗教能改变的。在阿米尔的孩童时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哈桑玩耍,那时的他们天真无邪,常常在阿米尔爸爸的院子里彼此追逐,一起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与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追逐游牧部落,一起看西部电影,一起闲逛弥漫着难闻气味的市场……在他们还没有懂事前,在他们都还不懂什么宗教、阶级之前,在不添加其他任何外在的因素时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值得我们羡慕的,那样的友谊是纯洁的,没有任何杂质的。但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阿米尔再也做不到像儿时那样和哈桑亲密无间,当遇到恶毒的阿塞夫问他怎么可以当哈桑是“朋友”时他几乎想冲口而出哈桑不是他朋友,他甚至不敢正视自己与哈桑之间的友谊,显然地他不承认哈桑是自己的朋友。虽然他们还是经常一起玩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不再像童年时那样纯洁无瑕了。阿米尔会在凡放学后和哈桑一起爬到山丘上给哈桑讲他看不懂的故事以及谜语等。但在阿米尔发现哈桑解谜语的本领比自己高强时他就故意不念谜语了,因为他嫉妒所以就念些没那么有挑战的故事,遇到哈桑不懂的词时便嘲笑他。但有时阿米尔又会对此心怀内疚为了自己的心理平衡他又会做一些自己认为足够的补偿。自懂事来阿米尔就知道了自己是普什图人,哈桑是哈扎拉人,自己是逊尼派,哈桑是什叶派。为此有时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总有声音在呼喊:一个哈扎拉文盲不配做我的朋友。阿米尔从心里看不起哈桑,他从不认同这个哈扎拉人是自己的朋友,更不能向任何人表现出或承认他很依赖这个哈扎拉人。因为父爱的渴望也使得阿米尔嫉妒哈桑,从而疏远了两个人的亲密关系。阿米尔的父亲在喀布什是有头有脸的大商人,在大家的眼中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乐善好施并为当地孤儿院。在阿米尔心里父亲就是一个自己崇拜的英雄人物,因此他很渴望得到父亲的爱。但是父亲对自己却常常表现得很冷漠,对哈桑却疼爱有加。正是如此阿米尔甚至仇恨哈桑更不用说把他当朋友了。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出了阿米尔的自私,嫉妒。而哈桑却和阿米尔截然不同,他一直把阿米尔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并且对他忠诚不二。在阿米尔戏弄侮辱自己时他仍然表现出的是自己的真诚。例如“吃泥巴”那段哈桑说道:“如果你要求我,我会的。”每当阿米尔遭人欺负,总是哈桑为他挺身而出。在他为阿米尔捡风筝遇到了恶毒的阿塞夫要求他交出风筝时他宁死不从并且勇敢的承认了阿米尔是自己的朋友。在哈桑被阿塞夫强暴之后,因为打击太大他有一段时间没和阿米尔来往,他知道他们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可是慢慢他仍然想和阿米尔做朋友。他约阿米尔去爬山,在阿米尔拿石榴砸他希望他还手以减轻阿米尔内心的罪恶感时,即使他知道阿米尔已经背叛了自己,却极力挽救他,他捡起一个石榴将它掰开在额头上揉碎而让阿米尔阿米尔觉得好受些。他希望阿米尔开心快乐哪怕是折磨侮辱自己。在阿米尔背叛自己利用“手表事件”迫使自己和阿里离开的多年后,他仍然给阿米尔写了一封信,信中并告诉阿米尔如果他回来会发现有一个忠实的老朋友在等着他。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哈桑的忠诚、勇敢、宽容。
3.手足关系
在我们读完小说的前半部分时,我们会发现阿米尔和哈桑是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他们是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了第一步,给我们的感觉是他们是情同手足的。作者也在书中描写道阿里的歌在提醒两个小主人公,喝过同样乳汁的人就是兄弟,那种亲情是连时间也无法拆散的。但事实上读完书的前半部分我们都知道他们并不是兄弟,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不是手足关系。直到拉辛汗把父亲的丑闻说出来时,阿米尔才知道原来他的体内流着和哈桑一样的血。因为之前对哈桑的背叛而使自己的心理遭受着极大的痛苦,他想再次成为好人。他渐渐的走上了救赎之路,当别人问起时他开始承认了自己与哈桑的手足关系,他承认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是自己的侄子。至于阿米尔和索拉博的交集,即使只是一厢情愿,我也愿意相信,这是作者给读者倍受打击的期待视野的一点弥补,也可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原因就是,索拉博活脱脱就是少年时代的哈桑,而他也如哈桑一样,有着从欢乐到痛苦的童年记忆。甚至就连将索拉博从孤儿院带走并对他施以性虐待的塔利班分子,也与当年伤害哈桑的是同一个人。阿米尔在索拉博的帮助下,与他一起逃离了塔利班基地。是哈桑的血脉帮了他,哈桑又一次拯救了他。然而哈桑却永远无法知道这个被藏了三十八年的秘密,但是一直以来他都把阿米尔看作自己的“兄弟”,即使在阿米尔背叛陷害自己被迫离开后,他对阿米尔的忠诚从未改变过。他依旧向拉辛汗询问阿米尔的一切,给阿米尔写信,守护他们曾经一起住过的家……
三.人性的美丑善恶
 倘若《追风筝的人》仅仅叙说了一个少年如何历经“天真→受挫→迷惘→顿悟→长大成人”的成长故事,并无高于惯常的“成长小说”文本之处。然而,这部作品却以阿米尔为与哈桑的关系为引子,自然、平实、深刻地探测了人性的温度和厚度,从而使得这部成长小说更加耐人寻味。根据上文的论述,不难发现作者探测的线索:失爱→寻爱→欺愚→背叛→诬陷→赎罪。按照这一叙述逻辑,读者很容易沉陷于以下的“追问”之中:“爱”,因何变色、变味?阿米尔寻爱没有错,爱却让他坠入罪恶的深渊。何故?仅仅是因为“人性之恶”?人都有丑恶的、阴暗的、脆弱的一面,但是每个人都心中都有追求善、美好、真诚的一面。我们经常把自己丑陋的另一面恶化后隐藏起来,其实丑陋的一面也是真实的一面,暴露出来或许更是人生的一种精彩。我们可以从《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对彼此之间不同的关系看到一些人性的美丑善恶。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有一个同样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在阿米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柔弱胆怯、欺骗诬陷、自私妒忌,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而哈桑虽然外表丑陋、出身卑微并遭人唾弃却忠诚勇敢、善良正直、宽容并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有着全心全意爱的决心和能力,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人性美善的一面。与此同时我们从他们两个人身上都看到了阶级性,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这是无可避免的,作为社会里的一份子我就得按照那个社会的方式来生存。作为人我们都不是完美的,我们不可避免的会犯一些错误。阿米尔曾违背自己的良心犯了很多错误,但在读完整本书后我们逐渐原谅了阿米尔的罪过。因为他的这些错误和他的成长史是密切相关的,从小他的心理就蒙上了自己害死母亲的凶手的阴影,渴望得到父爱却得到的是父亲的冷漠对待……然而他最终义务反顾地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又让我们看到了人向善的一面,他的这一举动使我们看到了他对美好人性的追求。读到书的最后一页,我们并没有失望,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自私嫉妒,懦弱胆小中挣扎的人完成了心灵的救赎,他的心灵最终得到了平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美丑善恶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谁都无法逃脱社会的批判。在那样任何将一个人片面化理解的做法,任何将一个人的美丑善恶独立分析的做法,都是不完整合理的啊!如果我们只在乎一个人过去所犯的过错,那有多少人会因过失而失去将来的希望?如果我们只在乎现在的美善而忽视将来的变化,哪有多少人会在不断走向堕落的过程中,给尘世留下空洞的赞美与扭曲的结果?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重要不是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而是他有改正的勇气,就像阿米尔那样走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真正评价一个人,也许真的只有实行古人提出的“盖棺论定”,才能从他的生活工作等领域,真正实现客观公正。那些对别人任意进行评说的人,必然不是勇敢承担责任的人!但愿现实的社会尘世,能够多一些坚持美善、爱心奉献于他人的正人君子,而少一些利益至上、腐朽堕落的卑鄙小人!其实人生每一次的美丑善恶变化,都可以告诉世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的道理。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悲剧,但它却又十分美丽,缠绕着丝丝温情,一个残酷却动人的悲剧。悲哀中带着希望的颜色,就如同故事结尾阿米尔为索拉博追赶的那只风筝一样,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不管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还是如我们这般生于和平年代却仍需为生存奔忙的人,都要不停追赶属于自己的风筝,即使遥不可及,也不要停下脚步,也许会筋疲力尽,也许会留下伤痕,但只要不停步,就一直会有追上的可能性存。
注解【Notes】
①伊莎贝·阿连德(Isabel Allende,1942年8月2日--),智利女小说家,现居美国加州。1942年出生于秘鲁首都利利马,其伯父是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1973年智利政变后,伊莎贝·阿言德于1975年流亡委內瑞拉。1981年,出版魔幻写实主义小說《幽灵之家》。2004年,获选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具体介绍参见维基百科。
②具体其他的媒体评价参见〈/view/332602.htm〉。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卡勒德 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M]·李继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靳莹蔡,潇然:为你千千万万遍从救赎角度分析《追风筝的人》,文化纵横,2009年七月刊。
周晶:昭显人性真善美《追风筝的人》
对比的写作风格,考试周刊2009年第38期(上卷)。
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中国图书评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文毕业论文 人性的复苏---浅谈《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形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文毕业论文 人性的复苏---浅谈《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形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芒种》2013年18期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
【摘要】:正一、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卡勒德·胡塞尼是阿富汗裔的年轻作家,《追风筝的人》是他的处女作,小说问世后大获成功,成为近年来国际文坛最大的黑马,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600万册,创下出版奇迹。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712.074【正文快照】:
一、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卡勒德·胡塞尼是阿富汗裔的年轻作家,《追风筝的人》是他的处女作,小说问世后大获成功,成为近年来国际文坛最大的黑马,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兆元,龙敏;[J];民族艺术;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桂芳;;[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韦柳钰;;[J];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4期
李东春;;[J];南方论刊;2010年10期
麻勇恒;;[J];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何根海;;[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霁;[D];西北大学;2009年
方大文;[D];西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国校外教育(读书);2007年02期
苹果;;[J];中学生百科;2009年12期
;[J];宁波通讯;2010年06期
王书亚;;[J];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8期
程欣;;[J];视听技术;2009年02期
贾伟;;[J];社会观察;2006年12期
肖渠;;[J];观察与思考;2009年03期
李继宏;;[J];作家;2008年04期
英成亮;;[J];新高考(高一版);2010年03期
余丹;麦田;;[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兰珍;;[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郭沫若;;[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李安纲;;[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郑江义;;[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永平;刘冬梅;;[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彭国建;;[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郭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曲沐;;[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4年
陈江萍;邢新;杨志勇;孙燚;;[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刘永旭;;[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董铭;[N];东方航空报;2008年
储卉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孤松;[N];中华新闻报;2007年
本报记者 李凌俊;[N];文学报;2006年
大卫·哈尔芬格?(李海
编译);[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钟智锦(书评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李华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陈晓晨;[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李保平;[N];辽宁日报;2007年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清茹;[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申载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詹树魁;[D];厦门大学;2003年
魏文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苏建新;[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乔光辉;[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曹禧修;[D];河南大学;2002年
董小玉;[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郎晓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李光贞;[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霍晔;[D];吉林大学;2007年
杨晗;[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马坤;[D];兰州大学;2009年
唐丽丽;[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谭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金真徽;[D];青岛大学;2004年
杜丽娟;[D];河北大学;2004年
史晓丽;[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孙铮;[D];苏州大学;2004年
马威艳;[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外国文学史》实践教学工作坊 >>
>> 学生论文 >> 学生论文-2007级学生论文
论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创作动机
&&&热&&&&&
论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创作动机
美国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其中涉及美好的童年回忆、深刻的友谊、对国家遭遇的同情以及主人公的自我救赎,然而作者透过文字所传达的似乎不止这些温情抑或关于个人反思的情绪,在悲悯和大爱的背后,似乎表露着作者别的追求和想要传达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本文将试着从小说本身分析作者真实、完整的创作动机及意图。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一个阿富汗富家公子阿米尔与他情同手足的小仆人哈桑的故事,哈桑对阿米尔真诚热情,愿意为好兄弟奉献一切,而阿米尔却是个懦弱自私的人,最终哈桑为阿米尔经受了惨痛的遭遇,阿米尔不但没有勇气挺身而出,更在事后隐瞒事实甚至怨恨哈桑,最终卑鄙的逼走哈桑一家。
期间,阿富汗国家遭受动乱和入侵,阿米尔和父亲逃往美国,过着表面温馨的生活,但阿米尔内心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当年的背叛,一个电话打破了平静,为了赎罪和解脱,他再度回到暌违多年的故乡,从满目疮痍的阿富汗救出哈桑的儿子。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小说,尤其是那个纯净无邪、甘愿为朋友做出无数次忍耐、原谅甚至奉献一切的小哈桑,他的善良和忠诚,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令人动容。这也是一部立意深刻、构思巧妙的优秀小说,其中表达的不仅仅是无私的友情、高尚的爱国情操,更有对人性的深度剖析,满纸是关于罪行、友谊、宽恕、失去以及对于弥补过失的欲望,一部小说有那么多亮点和启发人心的问题,实属难得。
人性本恶论
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哈桑,故事主线似乎是宝贵的友谊,却又似是而非,哈桑其实只是一面镜子,一面可以照进人性深处、衬出百般丑态的镜子,一面最终要破碎的脆弱的镜子。
以第一人称出现的阿米尔是个喀布尔富家公子,父亲有财富有地位,他过着平常阿富汗人难以奢求的安逸生活。阿米尔是个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稍显懦弱的少年,不像他强势的父亲,而后一连串事件更是一层一层剥开阿米尔种种虚伪而丑陋的阴暗面。
阿米尔善于观察、十分敏感,为人相对自私又有强烈的嫉妒心态,对于单纯的仆人哈桑都不放过。父亲对阿米尔态度比较冷淡,不善于给予阿米尔褒奖和赞扬,这也是造成阿米尔嫉妒成性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似乎是在于人的本性里就有邪恶的基因,只是阿米尔体内的种子发芽出奇的早。
阿米尔妒忌父亲表扬哈桑,看不惯父亲对待哈桑视如己出,“恤孤院工程耗时三年,盖好的那年我八岁。我记得恤孤院落成前一天,爸爸带我去喀布尔以北几英里远的喀尔卡湖。他让我叫上哈桑,但我撒谎,说哈桑有事情要做。我要爸爸全属我一人。再说,有一次哈桑和我在喀尔卡湖畔打水漂,他的石头跳了八下,我用尽力气,也只能跳五下。爸爸在旁边看着我们,他伸手拍拍哈桑的后背,甚至还用手臂搂住他的肩膀。”
阿米尔爱撒谎,不仅为了独占父爱,也为了掩饰自身的懦弱和卑鄙,这一点父亲也看在眼里:“每当那些邻居的孩子欺负他,总是哈桑挺身而出,将他们挡回去。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他们回家之后,我问他,‘哈桑脸上的伤痕是怎么回事?’他说:‘他摔了一跤。’”
此外阿米尔的嫉妒心理已经达到了恶毒的程度,因父亲忙于事业没空陪他,他的心理活动就恶毒起来:“我一度恨上他建造的那所恤孤院里面的孩子,有时甚至希望他们统统随着父母一起死掉。”
阿米尔小小年纪就已经有深重的猜忌心,是个城府很深的孩子,他爱偷听,不论是父亲的对话还是别人的谈论,“我总是从他人口里得知爸爸的事情。”阿米尔思想有些早熟,但难免盲目,总是觉得父亲不爱他甚至讨厌他,并且自己找了很多缘由,例如母亲因难产而死,又例如他总是达不到父亲的期望,为此阿米尔深深的自卑,并且不断找寻出路,为了取悦父亲,他假装对足球兴致勃勃等。
生性怯懦却不乏邪恶的念头,这就是阿米尔,他常常利用哈桑的善良和忍耐,不负责的在他身上泻火,又爱指使哈桑恶作剧并从中取乐。
阿米尔还有个最卑劣的能耐,就是善于为自己开脱、找宽慰。欺负了哈桑或者目睹哈桑为他两肋插刀,他会告诉自己哈桑只不过是个低贱的异族仆人,他所做的都是应该的。以至于哈桑为他做最大牺牲的那一次,他这样宽慰自己:“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我很感谢夜幕降临,遮住了哈桑的脸,也掩盖了我的面庞。我很高兴我不用看着他的眼睛。他知道我知道吗?如果他知道,我能从他眼里看到什么呢?埋怨?耻辱?或者,愿真主制止,我最怕看到的:真诚的奉献。所有这些里,那是我最不愿看到的。他没有,而我假装没有听到他喉咙的哽咽。就像我假装没有看到他裤子后面深色的污渍一样。也假装没有看到从他双腿之间滴下的血滴,它们滴下来,将雪地染成黑色。”自我欺骗加上绝对的冷血,还要怎样无耻!
阿米尔自己也在做着努力,他自卑惭愧,出事后每天面对哈桑让他内心备受煎熬,内心不断抗争,希望哈桑让他解脱:“我希望他还击。我希望他满足我的愿望,好好惩罚我,这样我晚上就能睡着了。也许到时事情就会回到我们以前那个样子。但哈桑纹丝不动,任由我一次又一次扔他。“你是个懦夫!”我说,“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个该死的懦夫!”这些全是对自己的谴责,然而阴暗面最终占据了他的心,阿米尔为了自己眼不见为净便不惜设计卑鄙的手段诬陷哈桑,最后逼走哈桑一家。
其实静下心仔细想想,好像这些卑劣处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阿米尔代表的无疑是一群人,该反省的当然不止他一个。人性本恶的观念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小说里时时冒出些微妙的语句,似乎意在提醒读者将要发生的事,抑或说必然要发生的事。一遍看过来,你会发现阿米尔的背叛是必然的。
阿米尔本身对哈桑没有诚恳的认同感,“不过爸爸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到阿里是他的朋友。奇怪的是,我也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两人出生说的第一个字也能揭示些命数,“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如今回头看来,我认为1975年冬天发生的事情——以及随后所有的事情——早已在这两个字里埋下根源。”
阿米尔创作的那个精彩的杀妻取泪变珍珠的故事,也是悲哀的化身,丈夫一定要杀死最爱他的妻子来得到财富,为达目的,本有其他更为妥当的方法,但是结果却是令人恐惧的,如同哈桑被背叛的命运。
另外,哈桑出事前那个奇怪的梦,也预告了灾难的来领,有没有魔鬼,魔鬼是谁,都将揭晓。
从后来阿辛汗的解密中了解到,原来阿米尔的父亲当年就和仆人的妻子通奸,伤害过阿里,现在看来,阿米尔背叛哈桑,似乎又是命运的轮回。
哈桑的孩子索拉博很特别,“索拉博的沉默既不是来自洞明世事之后的泰然自若,也并非由于他选择了默默不语来秉持自己的信念和表达抗议,而是对生活曾有过的黑暗忍气吞声地照单全收。”看来他很像他的父亲。
小说作者的身份很值得注意,他本身就是个阿富汗人,经历近代的动荡到了美国,与阿米尔何其相似。小说中阿米尔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闲适、温馨的,在作者的描述里,传统阿富汗人民生活景象似历历在目,人民沐浴在浓郁的宗教和传统氛围中,虽长期存在民族矛盾,但并未激化,然而一切都被政治动荡和苏联的入侵毁灭,从此山河破碎,人民处于塔利班的极端统治中,水深火热,阿米尔和父亲被迫流落他乡。
父亲是个坚毅、嫉恶如仇的男人,他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我记得爸爸爬到一半,从梯子一跃而下,从口袋里掏出烟盒。他把盒子清空,从土路中央抓起一把灰泥。他亲吻泥土,把它放进盒子,把盒子放进胸前的口袋,贴着他的心。”他把亡国之恨放到记恨俄国人身上,并常常透露着对家乡的思念。
阿米尔重回阿富汗的经历一笔带过,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其间无疑透露着一种痛楚,不仅是挑战自己勇气的危险,也有对名族遭遇的同情。
似乎在这里应该写成“可兰经情结”,虽然没细读过,但明白无论哪种经都是大概一致的宗旨,暂且用我比较了解的圣经原型理论浅析一下这部小说。
首当其冲的是原罪观念,这下阿米尔惨了,母亲死于难产,他的出生就”害死“了母亲,直接导致他常年觉得父亲讨厌甚至恨自己,继而自卑,更难以化解与父亲间本不该有的隔阂。
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存在那么一个替罪羊,说的堂皇点,叫做为所有罪恶牺牲自己、拯救所有人。哈桑其实就是这么个伟大却不幸的角色,小说在前面部分就做过影射,阿瑟夫问过哈桑:“但在你为他献身之前,你想过吗?他会为你献身吗。”最明显的地方是阿米尔亲眼看着哈桑的“奉献”,“之前我也见过这种神色,这种羔羊的神色。第二天是回历最后一个月的第十天,为期三天的宰牲节从这天开始。人们在这一天纪念先知亚伯拉罕为真主牺牲了他的儿子。这一年,爸爸又亲手挑选了一只绵羊,粉白色的绵羊,有着弯弯的黑色耳朵。”哈桑心甘情愿的为他最好的朋友做了替罪羊,而他自己也近似一个先知:“哈桑知道。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似乎他领受了神的意旨,明知会遭背叛却甘愿承受牺牲。
然而他的牺牲不是完全不值得的,阿米尔受了感化,“他知道我看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过,他自责、不断寻找心灵的解脱,“我不配他作出的牺牲,我是撒谎蛋,我是骗子,我是小偷。我几乎就要说出来,若非心里隐隐有高兴的念头。高兴是因为这一切很快就要终结了,爸爸会赶走他们,也许会有些痛苦,但生活会继续。那是我所想要的,要继续生活,要遗忘,要将过去一笔勾销,从头来过。我想要能重新呼吸。”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龌龊,“他把一切都告诉他了,关于阿塞夫和他的朋友对他所做的事情,关于那只风筝,关于我。奇怪的是,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识破我的真面目,我装得太累了。”“告诉他,我就算中了一千颗子弹,也不会让这龌龊下流的事情发生。”爸爸说。我的心思一闪,回到六年前那个冬天。我,在小巷的拐角处窥视。卡莫和瓦里把哈桑按在地上,阿塞夫臀部的肌肉收紧放松,他的屁股前后晃动。我算哪门子英雄?只担心风筝。有时我也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爸爸的亲生儿子。”他看到了自身的堕落,“早在俄国佬的军队入侵阿富汗之前,早在乡村被烧焚、学校被毁坏之前,早在地雷像死亡的种子那样遍布、儿童被草草掩埋之前,对我来说,喀布尔就已成了一座鬼魂之城,一座兔唇的鬼魂萦绕之城。”
罪恶都会受到惩罚,小时候欺负阿米尔和哈桑的阿瑟夫成了今天塔利班的小头目,并最终遭到了被射瞎一只眼睛的惩罚。阿米尔被噩梦纠缠,多年背负罪恶感,受到深刻的心理惩罚。最终阿米尔算是得救了,成功的自我反省令他轻松的谅解了索拉雅,‘有一点。’我说。这次我对她说了真话。我不能欺骗她,在听到她跟男人上床之后,说我的尊严毫发无伤是假的,毕竟我从来没把女人带上床。这让我非常为难,但在让爸爸替我求婚之前,我已经想了好几个星期。而每次到最后,总是回到同一个问题:我凭什么去指责别人的过去?‘你很为难,要改变主意吗?’‘不,索拉雅。没那么严重。’我说,‘你无论说什么,都不会改变任何事情。我想娶你。’她又哭起来。我妒忌她。她的秘密公开了,说出来了,得到解决了。我张开嘴巴,差点告诉她,我如何背叛了哈桑,对他说谎,把他赶出家门,还毁坏了爸爸和阿里四十年的情谊。但我没有。我怀疑,在很多方面,索拉雅·塔赫里都比我好得多。勇气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哈桑还算不上救世主,那么阿米尔自己一定真切的当了一回,他鼓起勇气回到战乱的阿富汗救出哈桑儿子的壮举就是证据,他是索拉博的救世主,它更是自己的“弥赛亚”,那次旅程就是他自己的救赎之旅,“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抛开罪恶感,重新找回那个善良纯真的自我的机会。”“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在挂电话之前说了这句话。不经意间提起,却宛如经过深思熟虑。这是阿米尔完成成长的必备过程,从前他是个懦弱的孩子,现在他真正的成了一个男人,向他父亲那样,“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这是成长的喜悦。
这本小说当年风靡欧美,各大媒体的评价都给的很高,但他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或许一样东西被捧的天花乱坠的同时,它背后一定藏着些许秘密,不太光彩的秘密。
父亲这个人物,被作者写的值得敬畏、很伟岸,然而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取舍之间似乎颇有讲究。
他是个行商积德,有魄力有血性,爱憎分明,稍稍固执的男人,拉辛汗说:“你知道,有时你是我认识的人中最自以为是的了。”
他是个富有爱心的人,他花钱造孤儿院,敢于在武装的侵略者面前保护自己的同胞。
然而对于阿富汗最传统、最具民族精神本质的宗教,父亲却不是个安分的人,他漠视陈规,习俗在他眼里几乎无所谓,“每年爸爸都会把肉全给穷人。‘有钱人已经足够肥了。’他说。”对伊斯兰教也不那么尊崇,他攻击劝人们戒酒的毛拉,“‘除了用拇指数念珠,背诵那本根本就看不懂的经书,他们什么也不会。’他喝了一口,‘要是阿富汗落在他们手里,所有人都得求真主保佑了。’”成功预言的同时却也亵渎了宗教,父亲甚至敢说以色列是“三个真正的男人”之一,这样看来,父亲真有点亦正亦邪的意思了,怎么说他都不能算是个传统阿富汗人,后来对于父亲与仆人妻子通奸的情节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懂得美化父亲,也算尽了孝道。
阿米尔的身份决定了他从小就可以享受常人难以企及的安逸生活,这也造成他并不那么像个真正的“阿富汗人”,他对伊斯兰教和《可兰经》是没有什么感情的,可能有需要的时候会想起几句经文。他简直获得像个美国人,豪华的生日舞会、西装革履、福特跑车、西部电影、可口可乐、美国自行车……他美好的童年记忆几乎是离不开美国的,可见作者早已美国化,真正的阿富汗日常生活在这本书里是难见到的,想真实了解就起码该把视线移到阿里和哈桑的小房子里去。
如果说阿米尔一家逃往美国也是宿命,那他们真是许愿很多年了,阿米尔的美国梦可不是一天两天,他父亲也是,“对我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对爸爸来说,这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美国是河流,奔腾前进,往事无人提起。我可以进这条大川,让自己的罪恶沉在最深处,让流水把我带往远方,带往没有鬼魂、没有往事、没有罪恶的远方。就算不为别的,单单为了这个,我也会拥抱美国。”赞美的已经有点恶心了,美国梦固然美好,美国的确能提供庇护,但不是逃避问题的方式。
美国有知心爱人,有体面尊严的生活,有放风筝的自由天空,美国被描绘的何其美好,感觉像他是已经进了文明的天堂,俯视下面的罪恶和等待拯救的罪人。
哈桑追的是风筝,阿米尔追的是他的美国梦。在父亲眼里,美国才是救世主,“爸爸会利用步行的机会,长篇大论对我灌输他的政治观点。‘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个真正的男人,阿米尔,’他说,他伸出手指数着,‘美国这个鲁莽的救世主,英国,还有以色列。剩下那些……’”没错,美国真的是救世主,国破家亡了怎么办,去美国,需要拯救了怎么办,找美国人,救世主阿米尔就是从美国出发去阿富汗救人,这部小说被拍成了电影,剧中阿米尔回到阿富汗贴上假胡须之后,真的很难分辨那是默罕默德还是耶稣。
看待国家现状的原因问题上,这本书过于片面和绝对,仿佛阿富汗这个烂摊子就是俄国人留下来的,他们才是根源所在,所以父亲一辈子仇视俄国人,“酒到酣处,爸爸站起来,举起酒杯,将它摔在遍地锯屑的地板,高声喊叫。‘操他妈的俄国佬!’酒吧里爆发出一阵笑声,大家高声附和,爸爸又给每个人买啤酒。”仿佛国内名族矛盾就是关键,造成阿富汗山河破碎都是塔利班惹的祸,把对问题根源的注意力都排除在了西方世界外,不禁想问阿米尔回阿富汗一路上的见闻为什么不写出来,是不是只看得到美国大兵?
一句“Fuck Russian”就见其狭隘。把矛盾完全怪罪在共产主义苏联,怪罪在名族分歧上了,却主动忽略掉西方势力对阿富汗的长期干涉与侵蚀,而只描述西式的关怀与温情,这些未免太有迎合之意,让西方读者毫无压力,读起来自然舒服,非西方读者可能也会被感动淹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版权所有:暨南大学文学院 主持人:张世君教授&
技术支持:林秀曼 &张弦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米尔汗的经典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