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富民高钱生态村村产业链

激情跨越·绿美托举新宜昌
15:11 星期五
——宜昌市委、市政府实施“绿化美化行动”闻思录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诗意的话,是党中央关于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城乡发展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貌?如何让人一眼便记住并心向往之?面对这样的问题,三峡库坝区宜昌市的绿色发展既令人兴奋,又底气十足。
峡江春来早,大城绿正浓。宜昌市林业部门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生态林业建设要求,不抢跑,不拖宕,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创新的凝聚、耦合、放大功能,引领全市务林人和广大群众同心同德,围绕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目标实施“绿化美化行动”,使城更美,山更灵,水更秀,立体展现出了城乡一体的“山水宜昌”。
趁天时,凭地利,倚人和。宜昌市维护库区安全建设生态林业,着眼城乡宜居创新民生林业,关爱山区林农发展产业林业,“绿化美化行动”得到了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肯定。湖北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赞誉说,宜昌市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依山顺水的个性化特色留住了人文之美,主动转型发展产业林业使山区农民受益,省林业厅要全力支持这一创新,把宜昌经验变成全省林业作为。
由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和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亲自发动参建的“绿化美化行动”,赢得全市人民的拥护。全市决心用三到五年的努力,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共建共享特优特美新宜昌。2014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扎实推进城市整理和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景观式围墙1万米,定植绿化大苗2万多株,初步建成沿江及城东大道等生态走廊,植树造林24.8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平方公里。
如今,农村开门见山,市民出门见绿,“诗意栖居”的“绿化美化行动”走出宜昌,上升为全省轰轰烈烈地“绿满荆楚行动”。
凝聚力量 特大城市带动生态林业走在前列
美丽中国靠地方奠基。新一届宜昌市委、市政府科学领会,带领全市400多万人民群众在库区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新宜昌。在全国和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的宜昌林业,清楚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生态林业必须紧紧跟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构想和建设步伐。
2013年初春,宜昌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宏彦率领班子成员深入城乡调研,在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基础上,着力提质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绿化美化行动”的方案建议。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2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绿化美化行动动员大会,将实施绿化美化行动作为实施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开局之年的重要内容,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幸福指数的重大惠民工程,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员令。宜昌林业部门积极履行生态建设主力军职责,把保护好三峡库区生态屏障作为最大责任,把建设生态美丽家园作为履职使命,把盘活资源兴办产业林业作为爱民追求,提高了生态林业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实现了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互动双赢。
高规格推动绿美行动
揽长江,承大坝,古老的夷陵,因库区生态保护而强壮;居鄂西,扼要津,今日的宜昌,因绿化长江三峡而精彩。
日清晨,市委书记黄楚平、市长马旭明,以及王兴於、李亚隆、宋文豹、蔚盛斌、廖达凤、马学军、邓恢林、毛传强、刘学甫、熊伟、李智等“四大家”的领导们,带领党政军民200多人在何家湾村的山坡上义务植树,拉开了新一年“绿化美化行动”的大幕。
2013年春天,宜昌市发动“绿化美化行动”,绝不仅仅是对城乡空间“见缝插绿”,而是围绕“既大又强、特优特美”建设绿色新宜昌。市、县(区)林业部门主力主为,联合住建、园林、交通、水利等多部门密切合作,边优化设计,边审查方案,边准备施工,边筹措资金。工作人员取消休假,不分白天黑夜,分工合作拿出了全域规划。市政府公布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实施城市绿道、街景挂绿、生态村镇等城乡绿化工程,目标锁定“镶嵌于自然山体之间、蜿蜒于长江两岸的带状山水组团城市”。
“绿化美化行动”,必须保护好生态格局中的绿楔和绿心,以绿廊串联城市公共绿地和外围生态绿地,构筑“山环水绕多组团”的大景区图景。为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视察建设成果,并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协调、指挥各委办局精诚合作,优化方案,解决难题,有序推进。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高规格指挥部或领导小组,确保领导到位、专班到位、措施到位。
过去精彩不等于今天出彩,超越自我才有明天的荣耀。市县两级按照“城乡一体、全域布局、上下联动”的要求,以干事创业的认真劲儿广泛组织发动,掀起了一浪浪“绿化美化行动”的热潮。宜昌军分区组织600余官兵在磨基山建成了40亩“双拥林基地”;团市委、广电局、公交公司联合组织500多名志愿者,乘坐公交车在点军区牛扎坪村种植了一片“青年林”;市妇联组织万名妇女上山建成了一大片“母亲林”。多方面筹集资金,全社会植绿护绿,宜昌城乡涌现出一大批绿化美化精品工程。
高标准建设库区屏障
视野比智力重要。市委、市政府没有把“绿化美化行动”仅仅放在城镇市民的眼前,求新求变,高标准建设保证了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
宜昌市与三峡工程建设息息相关,不少县市的农民因此失地失山移民搬迁,安稳致富的问题需要政府长久解决;库区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生态问题是全球难题,宜昌林业要保证库坝区生态的绝对安全稳定。多年来,宜昌林业唱响“保护天然林,维护生命线”的主旋律,采取停伐、封育、退耕、造林、改坡、迁移“六管齐下”的生态治理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使三峡坝库区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绿化美化行动”中,市林业局联手各县(市、区),把“增绿量、上档次、创特色、出精品”的要求落实到长江两岸的生态屏障建设上,对绿化布局、品种选择、苗木规格、色彩搭配、工程实施等环节严格把关,要求在重要节点栽植大苗,确保库区生态和绿化美化效果。
实施重点工程,打造生态屏障。在“绿化美化行动”中,宜昌市把三峡库坝区、清江流域区、沮漳河流域区、平原林网区、宜昌城郊区作为生态建设与治理修复的重点区域,坚持不懈地实施国家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有效管护了1200万亩天然林,完成了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287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176万亩,完成长江防护林7.94万亩,改造低产林25万亩。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203万亩,森林面积17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7%。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8.53%,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14.22%,土壤流失总量下降了15.56%,宜昌境内长江输沙量下降80%。突出生态林业的绿化美化行动,有效构筑三峡坝库区的生态安全屏障,使宜昌这座大城市在长江经济带上,承担起了集聚、辐射、带动汉渝两大中心城市之间400多公里“经济塌陷区”的历史性重任。
高要求管护森林资源
“绿化美化行动”是生态建设的深化改革,是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既需要政治勇气,又需要讲究方法;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敢闯敢试;既需要统筹兼顾,又需要重点突破。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把影响库区生态安全的天然林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科学置放于改革创新、结构优化、四化同步、民生改善领域,强力攻坚、重点突破。
不搞争论,唯实务实。宜昌市林业局一班人深入林区、山头地块,破解“天保”难题,主动调结构,保护纯天然的宽林带,建设生态与经济兼容的经济林大产区。他们把紧靠长江两岸的天然林,特别是国有林场的所有林地作为天保林死保死守,把低效林和水土保持差的页岩和岗地划分为可以植树造林的天保林地进行管理,创造出了坚持宣传发动与实际行动并重;坚持实施进度和工程质量并重;坚持广筹资金与强化资金管理并重;坚持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并重;坚持木材限伐与调整木材生产结构并重;坚持资源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经验。
结合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宜昌改变传统管护方式,在全市天然林保护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看守森林,监测病害,防火预警,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市的电子安全信息网。
控制资源消耗,森林快速增长。全市停止商品材采伐,降低农村自用材消耗,使森林蓄积量大幅增长。如今,全市天然林管护正式过渡到公益林管护,用于落实管护责任的资金也得以增加,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
基层在生态林管护中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兴山县、长阳自治县、远安县将森林管护细划成区,责任到人,持证上岗,建立管护日志。大老岭林场认真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依靠科技支撑,狠抓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严格落实生态林管护责任,做到管护区域、保护标志、管护责任、责任单位、承包人员、管护措施、奖惩制度七落实,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责任体系。
耦合发展 区域统筹融合民生林业共建共享
耦合发展,是市委书记黄楚平对全市人民提出的民生建设新要求。他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大型座谈会上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创新的耦合功能,用生态建设应对雾霾、环境污染,建设美丽宜昌、打造宜人之城,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的民生幸福。
“城是宜居城,乡是后花园”是新宜昌的山水画卷。宜昌市着力推进城区、市郊、村镇造林绿化工程,在主城区和市郊重点围绕“四口、六点、八线”总体布局,在乡村集中精力做好绿色示范点,打造了城东大道、六泉湖广场、火车东站片区、龙泉镇、龙盘湖等一批精品工程,提升了城乡形象和品位。
统筹城乡,以绿化人。2014年新春,宜昌市召开绿化美化行动暨城市整理工作会议,市长马旭明兴奋地说:“2013年,绿化美化行动作为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幸福指数的重大惠民工程,高位启动,县市联动,全域推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全市20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绿化美化行动,共启动实施重要景观节点和通道绿化重点工程227项,共完成造林24.88万亩,超过年度任务两成以上;义务植树944.5万株,比上年增加65.2万株;城区累计植树30.66万株,是上年的近3倍,,其中大苗20882株,为上年的10倍多。通过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广大市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明显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到满意。"
城区绿美宜居宜业
盘活山水资源,体现宜昌韵味,以城带乡,宜居宜业。宜昌市紧紧围绕“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目标,用“绿化美化行动”在主城区扩绿提质。一年来,通过创新“大员上阵、大苗上阵、大家上阵”高效建设模式,建成了一批精品工程。
宜昌人熟知的城东大道,是一条由市区通过城郊,连接高铁车站的通道。这条大道是2009年结合东站新建而打造的唯一一条有绿化景观的道路。随着“既大又强、特优特美”新宜昌建设目标,市林业局和道路段落辖区的政府部门,紧密配合市城投公司对城东大道景观进行改造升级。
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看风景,有一种“山川行舟”的感觉。绿化美化主题明晰,7大节点景观串联,构成点线面的景观格局,凸显出道路景观的厚实、连续和大气。经过近10个月的大建设,累计沿路栽植四季桂、榉木、银杏、香樟等大苗540株,种植灌木25200平方米,新建景观节点63617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90000平方米。去年“十·一” 交付使用后,这条景观大道两侧绿化成为市民的休闲赏玩处。
伍家岗区把“绿化美化行动”当作一张“民生牌”来打,规划建设了滨江、城东、东站、花艳、柏临河五大城市生态功能片区,打造“五纵十横”生态城市路网体系。蓝天碧水、山川秀美的生态型城市新区宜居宜业。市人大常委会还对城区20多块永久性绿地立法保护,使城市森林有了永久性“居住证”。
宜昌市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新建或改建提升了夷陵广场、五一广场、儿童公园、滨江公园、东山公园,欧阳修公园、王家河公园、白龙岗公园、绿萝路植物园、桥头公园、运河公园、河心公园、滨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绿地,全市先后建成165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公园”,90%以上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使全市城乡达到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公园维护高效低耗、宜居环境优美宜人”的目标。
建绿地、扩广场、修公园,种大苗、栽好树、保成活,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格局基本形成,使宜昌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滨江城市。
市郊绿美拓展骨架
宜昌市的决策者加快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并非在城市面积上“摊大饼”,重蹈传统大城市发展的覆辙。他们从科学界定城区定位入手,明确功能布局,进而通过总体规划、生态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把城区发展的骨架确定下来。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和区域一体化,他们围绕这一符合宜昌实际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目标,引导主城区和各市县重视城郊绿化美化,起到拓展和稳固城市骨架的作用。
在“绿化美化行动”启动的2013年中,宜昌市重点对影响城郊发展的环、边、线、点进行绿化提升。环,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建设主城区周边环城森林屏障;边,是以江河流域水土保持为主要目的,建设以长江为重点的大江大河岸边生态防护屏障;线,是以改善旅游景观为主要目的,塑造“一江两山”沿线干道交通生态景观林带;点,则以美化城市、净化空气和完善旅游休闲设施为主要目的,对城郊森林及森林公园生态建设示范点。
夷陵区把城郊绿化美化工程当成生态经济工程,形成了全区增绿、城市增彩、农民增收、市民增寿、林业增效的林业工程建设体系。曾被称为“远郊主城”的夷陵区,因为城郊绿化而蝶变出美丽的容貌和生态的内涵。城郊绿化给夷陵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大变化:绿了山,改善了生态环境;增了地,增加了生态效益;添了景,推动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富了民,促进了林农增收致富;创了品牌,扩大了林产品的知名度;活了行业,增强了林业发展实力;宽了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就业。
在与宜昌主城相邻的小溪塔居住了10多年的张大爷,每天都走出来逛逛,有时和棋友下几盘棋,有时和老邻居拉拉家常。他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外墙经常脱落,像‘秃头’一样;现在拆了密密麻麻的旧房子,种上了高大挺拔的常青树,路面整洁了,绿化也很好,我们随时都能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我们从张大爷的脸颊上,分明读懂了城郊群众对城市森林工程建设的舒心和笑容。
宜昌林业指导市区县绿化城郊,有效破解了城市绿化的用地难题。为引导绿化美化行动向高水平、高质量和规模化纵深发展,宜昌市鼓励城郊绿化栽大苗,美化求特色,拉近城市距离,融入城市生活,形成了新的城区亮点,提升了城市绿化品质和档次。
城郊绿化,提质增效。各县(市、区)在完善绿化美化功能、提升森林生态品质上“比着干、创新干”,使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吸引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呈现出“你追我赶、整体发力”的良好局面。2014年新春,全市联动,全面开工建设磨基山森林公园、城东公园、求雨台公园、柏临河公园、机场路、小鸦路的景观改造工程,新一轮绿化美化行动的点睛之笔,满足了市民日常休闲的游憩需求。
村镇绿美留下乡愁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曾要求,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宜昌市委、市政府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盘活山水资源,支持远安、兴山、秭归、长阳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要支持五峰跨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
宜昌林业科学融合,在“绿化美化行动”中开辟乡村绿化专项,引导村镇农民用踏实的努力,山上植树造林致富,山下植绿美化庭院,给外出的亲人和孩子留下憧憬的“乡愁”。
“绿化美化行动”实现一年来,宜昌市引导农民栽种“摇钱树”,拓宽致富路,使“荒山穷山”变为“青山宝山”。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鼓励农民利用村边、宅这、水边、路边和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建设小林带、小景区、小景点、小果园、小花园,全市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绿色乡镇和生态村庄,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56%,村庄林木覆盖率平均达到63%,涌现了绿化模范乡镇达18个,森林村庄112个,户均新增绿化美化树10棵。
马年开春马上行动。夷陵区按照市里要求,区、镇、村三级干部进驻农村专项推进,以小鸦路城乡统筹示范带为重点,选择40个行政村,按照每村一个工作专班、一个联系单位、一块公共绿地、户平种植十棵树的要求绿化村庄。鄢家河村组织专业造林绿化公司绿化河道和小广场,栽植樟树、红叶石楠等乔木150株。仓屋榜村对中心广场配置园林景观,栽植桂花、水杉等乔木219株,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全区投资1.02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02万亩,通道绿化73公里,公共绿地6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有20个村基本达到“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标准。经过这一乡村绿化工程,山区绿化覆盖率达55%、丘陵村绿化覆盖率达超过35%。
放大功能 城乡一体发展产业林业转型支撑
抓住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上率先走在前列,是宜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新宜昌的明确要求。
新兴特大城市宜昌在繁华的背后,还有10多万库区移民需要安稳致富,还有近200万山区农民需要小康发展。在库区和山区,还有4个贫困县,贫困面不小、贫困程度不低、贫困人口不少。越是贫困的地方,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依存度越高。只有通过产业林业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好三峡库坝区的绿水青山,实现可持续发展。
宜昌务林人发挥产业林业的放大功能,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科学的开发观和绿色的财富观,守住发展与生态底线,护“绿”懂“绿”用“绿”,向绿色要红利,让绿水青山为山区林农带来金山银山。他们在“绿化美化行动”中突出产业升级,运用新科技提升传统林业产业,统筹融合、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现代林业,培育了一系列生态经济的发展新支撑。
务实建造经济林
染绿山川,胸装农民。兴山、长阳、五锋、远安、秭归5个山区县和库坝区的市区,集中了全市50%以上农村人口和80%贫困人口。兴林富民,均衡发展,宜昌市统筹城乡发展,用“绿化美化行动”纵深推进林改,引导基层务实建造经济林,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
宜昌市创新发展思路,变“看守林业”为“发展林业”,乡村绿化工程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林建设,提高林农收入,提升林产工业水平,做大做强以核桃、油茶、工业原料林为主的三大林业产业基地。
围绕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新宜昌的新思维,宜昌市创新裂变林业工程与管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社会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需求,引导全市务林人和广大林农群众,对森林进行分类经营,进一步把森林保护好、经营好,获取最大的效益。2013年全市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
基地建设增后劲。近年来,宜昌市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林业基地发展模式,坚持走“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道路,全市建成林木种苗花卉基地3.27万亩,用材林基地196万亩,经济林基地260万亩,全市千亩以上的基地达到220个,500亩以上的基地达335个。先后形成了兴山核桃、长阳油茶、五峰茶叶、夷陵区茶叶和柑橘等一批林业特色产业大县。
林下经济拓渠道。突出发展林业富民产业,宜昌市制定实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和《种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建成了1个国家级林业生物产业园,4个省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种苗花卉、林产加工、干鲜果茶、森林旅游、野生动物养殖、生物能源及木本油料等6大林业产业,将木本油料产业作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集中发展了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林70多万亩。积极探索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牧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全市林下种养规模达到85万亩,年产值达到50多亿元,促进林农增收12亿元,荣获全国林业产业发展先进称号。
开发开放景观林
宜昌以绿色为基础色调的生态资源,是库区和山区未来深度发展、专注利用的另一种色彩。三峡宜昌的生态资源“分外美好”:山水宜人,稀有动植物遍布,养生资源丰富。在清江画廊等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里,人们可以看流泉飞瀑、赏奇花异草,真是美不胜收。
珍视三峡的自然风光,敬畏世代生养的宜昌山水。宜昌市注重保护和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先后建成了大老岭、玉泉寺、龙门河、清江、柴埠溪、三峡坝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金银岗、宋山、西塞国3个省级森林公园和市级磨基山等森林公园。这些森林公园的分布是以三峡为轴心,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许多文物古迹点缀其中,为宜昌经济的振兴和提升助力斐然。
近年来,宜昌市务林人结合“绿化美化行动”,延伸对农村山水绿色开发的追求,把探求的眼光盯向了长江三峡、清江画廊和通向景区沿途的风景旅游林建设,使生态林业在农村旅游开发、保护和建设中的作用有了全面的探索。
市县两级林业联手担重任,配合旅游部门共同抓,建设出了理想的旅游风景林,用创造的智慧和举业的行动,倾力建筑了山水画廊永恒的生命之绿。
结合“绿化美化行动”,宜昌市和各县(市、区)围绕通向农村各风景区的主次干道、江河两岸、景点景区等重点区域,着力打造了一批示范基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起到了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通向三峡库区景点和清江画廊景区公路两侧的可视范围,基本实现应绿尽绿,融景观再造和苗木基地建设于一体,一次成林、一次成景,建成了上万亩的景观林带。通过对风景林的建设与管理,三峡山奇,清江水绝,处于北纬30度景观大道的清江画廊是国内山水景观中罕见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雄中含秀,南北兼具。
景观林建设催生了一批农村生态建设新能人。宜都人邱华在清江岸边的愚人岛上建林庄,专心培植野生观赏植物,野生樱桃、野梅、野紫荆、珊瑚椒长势健旺,20多亩珍稀观赏植物苗圃,栽培苗木5万多株,仅野生蕙兰品种就达20多个……
用好资源林生金
宜昌市的“三农”目标是“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政府工作报告定位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宜昌林业主动作为,加大建设林果加工、林下经济、林下养殖、木本油料、木本饲料、花卉苗木、中药材等产业林业的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创建了一批名优生态品牌工程,壮大了一批林业龙头企业。
日,市林业局局长陈宏彦率领局产业办来到鸦鹊岭镇东西泉村,深入到宜昌罗汉农贸公司、罗泽华苗木专业合作社、宜昌沛林景观苗木专业合作社走访调研,为企业发展支招。他对企业家们说,产业林业正是发展的好机遇,要把好林果生产和大苗移植的质量关,对接市场需求,带动周边林农致富。
宜昌市结合“绿化美化行动”,出台《推进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办法》,鼓励支持木本油料、种苗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支柱产业,建成了一批辐射全市的龙头企业。重点建成了五峰非木科技产业园、宜都生物科技产业园、夷陵区绿色食品科技产业园、远安绿色食品产业园等4个湖北现代林业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引进16家大型林业企业,引进资金30多亿元。在全市培育形成了华饴木本油、神州能源、星球木业、坤艳药业、恒鑫特种养殖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全市省级、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5家,林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80家。“土老憨”林产品及“采花毛尖”、“萧氏茗茶”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兴山薄壳核桃”获国家地理商标。
兴山县专心核桃和葛根资源培植,吸引从事金矿开采和路桥建筑的实力型企业家王进贵“跨界”“务林”,利用丰富的资源大手笔创办湖北智慧果林业科技有限公司。他不圈地,不抢林农利益,用品质建设核桃、葛根产业链,从循环的基地、果业、肥料,到绿色饮料品牌。
下得本钱引装备,一心一意做品牌。企业刚满周岁便被湖北评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组建两年时,他们创办的规模型核桃基地便赢得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的严格验收,上升为国家核桃产业示范基地。公司致力于天然产物活性物质提取分离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仅核桃一项的精深加工,生产核桃青皮色素、核桃壳超微粉、核桃油、核桃肽、核桃功能饮料、核桃休闲食品,将青皮废渣制成有林果机专用肥。全循环生态道路,完全达产年可处理3万吨核桃青果。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8596万元,实现利税1074万元。2014年1月,公司受到兴山县委、县政府重奖,并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公司发挥工业企业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林业产业的融合经验。
崛起深山的智慧果不愧为湖北乃至全国林业一颗闪亮的星星,被人们誉为林产工业的国家级“单打冠军”,是工业企业成功转型的“升级版”。
怀“敬畏”之心,修“赶考”之德,练“赶考”之功。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宜昌市善于打破平衡,敢于进行资源整合,开启了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新宜昌的新路径;勇于探索,鼓励创造,宜昌林业正视现实矛盾,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开创了生态拓展的新内涵,三峡宜昌正在大跨越地迈向生态宜居、“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灿烂明天。
·········
Copyright (C)
China Green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中国林业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全国绿化委员会 国家林业局 主管 中国绿色时报社 主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洞古生态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