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谦学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端进行继续教育,怎样跳过视频学习直接考试?

2014贵州会计继续教育标准答案汇总(汇总还几个题库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74页免费11页免费6页免费7页免费6页免费 6页免费4页免费9页免费897页7下载券151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0页免费15页1下载券17页免费17页免费16页免费
2014贵州会计继续教育标准答案汇总(汇总还几个题库的)|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移动学习元年
专题文章:移动学习元年 E-Learning世界网 | 时间: 日 |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12年第4期
  当前在中国,移动学习已经展示出了美好的前景。但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移动学习在研究领域很热,而实践层面较冷。有专家认为,2012年是一个拐点,这是随着终端和网络环境的改善出现的。现在对移动学习的实施刚刚开始,应该称之为移动学习元年。确切地说,移动学习领域现在还处于混沌状态。
  正因此,网院、企业、培训机构,这三类首先尝试推进移动学习机构的初步探索和体验,对于推进网络教育和学习变革都是值得关注和弥足珍贵的。
移动学习还需迈过几道坎?
  文/本刊记者 刘增辉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乔布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把互联网装进了人们的口袋。
  手机的普及,iPad、智能手机的相继推出,以及网络环境的改善,当前在中国,移动学习已经展示出了美好的前景。
  最新的消息是:
北京移动已经在北京的公交车内部署了无线上网设备,实现了在移动性热点区域的WiFi网络覆盖。也就是说,今后,北京市民坐在公交车里就可无线上网了。
  网络不是问题,终端不是问题,这是本刊记者在采访移动学习应用中获得的一个印象。
  我们还同时发现,当前移动学习中存在一个现象——在研究领域很热,而实践层面较冷。一些关于移动学习的研讨会相继召开,专家学者纷纷就移动学习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项社会调查也显示,有将近一半的人使用过手机学习软件或课程。
  但当记者就移动学习应用的现状进行采访时,发现具体实施的企业、大学、教育培训机构还很少。甚至,一些专家学者也在网上征求实施的案例。
  这和E-Learning刚刚兴起时不同。当互联网登陆中国,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蓬勃兴起,高校、企业以及各行各业纷纷介入,并一直走到了今天。
  中国电信学院在线学习教研中心黄志刚表示,“2012年是一个拐点,这是随着终端和网络环境的改善出现的。现在对移动学习的实施刚刚开始,应该称之为移动学习元年。确切地说,移动学习领域现在还处于混沌状态。”
  首都师范大学数字化学习实验室主任方海光说:
“事实上,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从前几年就已经开始,现在是一个转折期,推动力来自于教育研究机构及相关的局部应用,是带动学习观念转变的一个基础阶段,移动学习将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实践的过程。”
  “当前的移动学习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杨再石教授坦言,移动互联是互联网的延伸,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是E-Learning时代遗留下来的老问题,有的是移动互联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事关移动学习的大发展。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真正成为可能,而泛在学习在社会大众中有着普遍的需求。但同E-Learning一样,它需要找到最适合的人群。
  一位长期从事高校干部培训的人士告诉记者,工学矛盾突出是开展网上教育最充分的理由,但现在看来,以往认定的一些人群明显不适合或者不需要网上学习,所以,要开展移动学习,首要的问题是对适合的人群进行重新划分。
  资源,一个老话题被频频提起,而这次遇到的是不同以往的碎片化内容。“微课”不是原有网络课程的平滑迁移,这是业界的共识,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何迁移到移动设备上去?什么样的呈现形式更能取得学习者的欢心?由此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
如何保证学习的连贯性、系统性,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
移动学习能否成为将来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推动终身学习的发展?
  此外,如何使移动学习和以前的E-Learning平台相结合,如何找到切入点也是一个正在探讨的难题。对此,中国电信网上大学移动学习运营经理王猛的回答是,移动学习是为企业服务的,应该紧贴业务,主动出击,电信网上大学的做法是在其上做了一个平台,很短时间里就达到全覆盖。
  当移动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有典型的平台和资源的标准,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的普及,也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方海光认为,这需要政府的介入,当前最重要的是规范教材的版本和内容提供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种情况仍在延续:
在已经实施的网院、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一些问题已有答案,但有的教育机构仍在苦苦探寻。他们都表达出一个愿望:
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播出去,也希望对他人的经验加以分享。
  太多的问题和急迫的追问所表达的是对未来移动学习的期盼。在记者的采访中,各方人士都表达出一种热情,一种对移动学习美好未来的憧憬。
  可以预期的是,当这些难题在各方联手共同努力下,基于E-Learning的移动学习创新方案就会浮出水面。由此,分散在各地的星星之火就会燎原,移动学习的大发展就会以势不可挡之势出现在世人面前。
教育培训机构:抢滩移动学习
  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刘增辉
  从2010年开始,以iPad的出现为标志,在线学习从固定网络发展到移动网络,与此同时,中国众多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开始密切关注移动互联网,正保远程教育、新东方在线、环球天下教育等都已经或正在筹划推出移动课程。这表明,中国的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开始战略转型,正式步入移动互联学习时代。
  从传统教育到移动互联
  事实上,教育培训机构介入网络教育并不是从今日始。正保远程教育从2000年成立起,就一直从事网络教育,时至今日已拥有十余家网站,开设了200多个辅导类别,2011财年付费学员超过160万。但是像正保远程教育这样从成立起就介入网络教育并取得成功的公司并不多。
  2000年,新东方推出了新东方在线。当时,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希望互联网能够把新东方带到一个新领域,“新东方培训应该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面授,另一条就是互联网”。
  2010年,学而思推出了e度教育空间,力图为家长和孩子营造一个记录成长故事、分享教育心得、促进学习交流的在线互动交流社区。2011年6月,时任学大教育总裁的王钧透露,学大已经在网络社区、平台等方面做了较大投入。
  但是,由于过分注重线下市场,有的教育类网站做得并不专业。新东方在线曾经进行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较多尝试,包括在线测评系统、语音识别技术、作文批改系统的构建等。但纵观整个教育培训行业,教学的主体形式还只是将名师授课移植到互联网平台上,无论是flash课件形式还是视频课件形式,与传统教育的模式基本相当,并没有创新意义的互联网应用出现。新东方在线CEO孙畅表示,当初新东方在做网络教育的时候对如何创新并不是特别清楚。
  从2011年开始,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教育培训机构开始真正布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这一年4月,新东方网正式上线,它有五条产品线,分别是教育资讯、互动中心、搜课、应用产品、移动互联网。新东方负责人强调,要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延伸,实现为新东方学员提供多维度、高品质的在线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新东方正在发力,目前已开发出了多款移动APP,将从英语学习方面入手,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另一教育培训行业的巨头正保远程教育也动作频频:
在2012年初中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课程上,正保正式推出了针对安卓系统、苹果系统、塞班系统、windows
mobile系统的移动课堂,全面支持目前国内主流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这样快速的转变来自于对互联网发展脉络的把握。新东方在线网站运营总监潘欣对本刊记者表示,随着iPad、iPhone,以及基于安卓系统的各种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种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时间,无论从功能上还是使用时间上,它们对PC互联网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
  潘欣说:
“更重要的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对传统的课时制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它也更适应于现代人的快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见缝插针地实现碎片化学习,这是传统的面授和PC互联网教育难以满足的需求。”
  一个试错的过程
  和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高校不同,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没有经历过对网络教育的深入探索阶段,几乎是一步从传统课堂跨越到移动学习。虽然有多年积累的培训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团队,但和其他开展移动学习的教育机构相比,在用户体验、内容质量、在线服务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所遇到的问题是:
其一,实现现有教学课件的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无缝同步问题。实现同步本身并不难,主要难在如何实现最好的跨平台用户体验。其二,盗版问题。比如iPhone在国内非常流行的越狱,导致APP被破解,以致于推行付费APP在国内会比较困难。而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移动学习的问题,应该说是整个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困境。其三,用户体验问题。由于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用户习惯有很大差异,移动学习绝不能仅仅将网络课程平移到移动终端上。
  潘欣表示: “随着移动学习新产品的陆续推出,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个试错的过程。”
  而第三个问题——用户体验成为教育培训机构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网络课程都是通过视频和讲义对照学习,但由于手机屏幕太小,使课程的开发面临困难,手机课程的开发仍在研讨中。
  环球天下教育副总裁伊贵业表示,在教育培训领域,大家都已意识到要开发相关的手机课程。手机课程适合做成微课程,课时应在10分钟以内,以拆分知识点的讲解为主,还可推送学习资料或进行考题预测。除了工程、财经、医学等学科外,英语更适合做成微课程。就移动学习而言,iPad比手机更有优势。iPad完全能达到PC的效果,而且比PC更加方便,但是需要改变传统的网页设计格式。
  那么,如何将原有的网络课程碎片化并保证学习的系统性、连贯性呢?
  正保远程教育相关负责人说,正保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主流移动设备以及移动使用特点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技术设计方案,使推送的课程没有因为移动终端的局限而支离破碎。正保的移动课堂通过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同步做题演练、随时提问获得解答等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员的学习过程系统而连贯,实时而互动,个性而自由,全面提升学习效果。
  新东方在线的做法是,在移动学习的产品研发上,并不完全依赖于原有网络课程的内容,更倾向于为移动学习的用户们提供一种有别于PC互联网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提供更符合碎片化学习的学习产品。
  此外,部分研发的产品复用了原有网络课程的内容。在这个实现路径上,主要是通过知识点切割的方式,对原有网络课程进行了精选和重构。
  第三,前述两种学习模式的重点并不在于为学员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方式,而立足于为学员提供查漏补缺式的学习辅助功能。而对于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学习方式,今后将主要通过网络课程的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无缝同步来实现。
  混合型在线教育
  移动学习产品的推出及相应的服务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正保远程教育的移动课堂提供了下载功能,学生可通过移动课堂使用WiFi上网方式直接下载,也可通过计算机下载后拷贝至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中,学生可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排队等待等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潘欣表示:
“从我们前期推出的几款学单词APP的用户量和用户评价来看,学生们还是很喜欢移动学习这种方式的。同时,也有很多网络课程的学员经常在问,何时能够在平板电脑上同样学习到我们现在的课件?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用户的需求是很明显也是很旺盛的。”
  那么,随着技术和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更新,移动学习会颠覆线上学习吗?
  在潘欣看来,移动学习只是在线学习的延伸。在线学习是个大概念,移动学习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可以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把在线学习推进得更快。“移动学习会覆盖到比传统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更广的用户数量,但是从学员的学习方式上,相信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还是首选的,移动学习会成为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非常重要的补充。我们认为,在线教育培训将来应该是混合型的学习模式。”
  新东方在线一直在探讨如何才能把线下、线上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如今这种混合型学习模式已基本成型。新东方在线将采用50%面授+50%网络学习的模式,试图通过“面授”发挥新东方教师资源的优势;通过在线学习,为新东方的学习者提供更方便、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服务,让传统业务和新的网络业务共荣共生,成为新东方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移动学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感召着学习者。“要使移动学习获得良性发展,除了移动网络带宽的改善、流量资费的下调、移动硬件设备的升级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机构服务的提升。”正保远程教育相关负责人认为,应该依照用户使用习惯,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针对移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外界环境干扰、学习时间零散等,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指导。
  “产品,还是产品。”潘欣表示,“如果对比美国,国内现有的移动学习产品无论在教学方法、设计、创意还是技术上都有非常大的差距。任何一个产品想获得大量的用户,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提供符合并超越学员需要的产品,此外别无他法。”
高校网院: 移动学习先走一步
  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潘超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移动学习平台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肯定。纵观全国68所网院,在移动学习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除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外,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也做了诸多的尝试。
  虽然真正行动起来的网院还是少数,但在移动学习潮流涌动的今天,面对着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学员,动起来已经成为必然。那么,先行者们的实践势必为后来者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在官方应用程序商店发布移动学习平台
  “只有小部分课程,最好把全国的公开课都拿来!”“试了下,还不错,应该会定期更新课程吧?”“支持!希望再丰富些课程。”……虽然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在iOS、Android
官方应用程序商店上看到来自全国,甚至是国外的用户下载课程并做出上述使用评价后,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很是欣慰。
  与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发一个专门的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网相比,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移动学习方面的尝试有所不同,他们是把所开发的移动学习应用放在相应平台的官方应用程序商店发布的。自2009年开始,针对网络教育业务,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已经开发了三大平台——苹果
iOS 平台、Google Android 平台和Microsoft Window Phone 7 平台。其中在苹果 iOS
平台上,可以实现华师在线、华师在线HD、华师视频公开课、《iOS 程序设计》公选课、华师校园开放教育五大应用,在Google
Android 平台,可以实现华师在线、华师视频公开课两大应用,在Microsoft Window Phone 7
平台,可以实现华师在线、华师校园开放教育、华师视频公开课三大应用。通过把在线平台的相应功能移植到移动终端上,让学员既可以使用电脑访问几大网站进行学习,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从而实现了学员的随时随地学习。
  据悉,三大平台的使用对象不仅仅是网院学员和管理人员,还有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全日制网络公选课学生和选修网络公选课的广州大学城的9所高校全日制学生,甚至还包括部分社会成员。“官方应用程序商店是一个很好的软件发布平台,一方面,这样的渠道比较正式,另一方面,很多人会到上面下载软件,受众面更广一些,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的推广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潘战生告诉记者。
在iPad风行的时代,任何学习机构都不会忽视移动平台这个新阵地。
  由于匿名论坛管理制度的原因,目前,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还未设置官方的移动应用交流论坛,但在iOS、Android 及
WP7 官方应用程序商店的用户使用评价中不难看出,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学习资源,用户还是基本满意的:
自2011年11月发布以来,iOS 平台的华师视频公开课每月的下载量稳定在150-200次
左右。与此同时,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移动应用还被网友放到了第三方平台,如智锋网()、蚕豆网()上,同样受到用户的好评。
  事实上,早在2008年,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就开始了移动应用的开发。当时,针对Nokia 智能手机平台
Symbian S60V3 开发了学院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平台
的客户端,实现了
的一些初步的功能,如课程论坛、视频课程的在线浏览以及信息查询等。但是,后来由于 新平台的上线、Symbian
手机客户端发布、布署困难,以及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崛起等原因,Nokia Symbian 的移动客户端开发工作逐渐停止。
  “几年来移动学习的相关探索,尤其是在近一年来移动学习的推广工作中,我们发现,网络公选课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要高过网络教育的学员,所以如何调动和提高网络教育学院对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现在,学院已经在积极收集这部分学员的反馈信息。”潘战生副院长表示。
  分阶段推广移动学习实践
  本着“积极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移动学习实践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早在手机短信技术成熟应用时期,他们就开发了拥有定制查询、交互操作等学习管理功能的短信移动学习系统,使得手机短信成为当时学院一种重要的移动学习手段。
  随后,针对课件的移动点播,他们又开发了基于离线存储课件的移动学习。而近期,建设基于Android/iOS客户端的移动学习平台成为他们移动学习探索的重中之重。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基于离线存储课件的移动学习探索开始于2010年。“当时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学院原有的三分屏课件进行适当转换,以方便学员进行离线的移动学习。为此,我们学院的技术部对课件格式做了相应的兼容性测试,最终选定采用MP4封装的文件格式,视频编码采用MPEG4,分辨率设定为640&480,以兼容各类手机和平板的播放需要。”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阮连法告诉记者,MP4课件的尝试非常成功。
  从2011年4月开始,针对夏考108门课程的复习课件,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做了转换和发布。截至6月13日夏考结束,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共有3369位同学累计下载MP4课件20564次。经问卷调查统计,89.6%的学员对MP4课件表示满意,30.6%的学员采用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播放学习MP4课件。不少同学在问卷反馈中还表达了希望进一步推广MP4课件、提供优惠3G套餐或建议在wifi环境下使用的相关建议。
  据悉,MP4课件主要来源于现有三分屏实时录制课件的后期转换和发布,具体来说就是取消教师的视频图像,保留其声音和课件屏幕内容。截止到目前为止,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移动MP4课件已覆盖到本学期173门课程的2294节课程,涉及专业包括文经管、工科、农科专业和护理学。
  日,浙江大学“开放/移动学习平台”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这个基于Android/iOS客户端的移动学习平台与原有的教学平台是交互的,通过它,可以实现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互联。
  阮连法院长介绍说,该移动学习平台有四大功能模块,一是用户认证,它负责对用户身份的确认。系统通过后台完成对客户端用户身份验证,确认用户是否具有使用权限。二是通知功能,通知功能包括学院通知、学习中心通知和课程通知等内容。三是课程学习,它包括课程列表、课程导学和课程作业等内容。四是课件资源点播与下载,它包括课程对应课件资源的列示、课件资源的在线点播、断点续传下载和离线管理等。
  因此,基于Android/iOS客户端的移动学习平台成为现有远程教育教学平台业务功能的延伸,与现有教学平台的资源及数据完全共享,满足了学员移动学习、信息查询和各类管理的一体化功能需要。不仅由于它的客户端内置SQLite数据库,方便存储及检索用户信息、已下载课件资源等数据信息。相比其他传统的Web和Wap网站,还有着更出色的交互表现,可以给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增加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针对各类管理用户,可以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特性,为远程教育管理提供灵活便利的个性化应用支持。
  截至2012年4月,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访问移动学习平台的上线学生约为1000人次,合计11587人次;下载离线MP4课件的共有8198人,合计下载数达11万余次。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移动学习实践的成果是显著的,但在移动学习推广过程中,他们还是遇到了诸如宣传推广不够、大部分学员未养成移动学习习惯、终端普及率低、网络使用成本高等等问题
。因此,近期学院拟与通讯运营商合作,进行移动学习平台的运行推广,包括建立VPDN通道、购机优惠、3G优惠套餐等。
  对于移动学习的未来发展,阮连法院长表示:
“在我看来,移动学习首先作为在线学习的补充和完善,满足了人们在移动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其次,移动学习也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学习模式,比较适合外出环境、现场交互学习等。从科技发展来看,一种新兴的媒体介质或通讯设备的发展并不必然取代原有的设备,如数字新闻媒体的发展并没有消除传统新闻报纸的存在和发展,还有许多人习惯阅读纸质媒体。同理,基于PC电脑终端的在线学习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毕竟基于22寸的宽屏阅读的学习,其体验性远佳于基于10寸的平板,同时基于家中和办公室的固定PC学习还将是学习的主流形式。”
企业移动学习: 在E-Learning之上创新
  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刘增辉
  在网络教育的实践中,企业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10多年来,与现代远程教育同时起步的企业E-Learning,为中国的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案例和经验。在移动互联时代,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它们又迈开了新的脚步。虽然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实施的企业还不多,有的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正因如此,它们在移动学习上取得的经验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培训手段因时而变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开展移动学习比较成熟的是中国电信、广东移动、重庆移动等企业。在固定网络时代,这些企业都曾对E-Learning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也曾经历过短信发送等形式的移动学习初级阶段。当移动学习成为一种风尚时,它们又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大力的推动。
  中国电信网上大学是企业移动学习的早起者。从2009年起,中国电信网上大学充分整合已有的网上大学资源和运营管理经验,将移动学习列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从2011年起,中国电信网上大学在中国电信集团人力资源部支持下,进行了中国电信网上大学移动学习客户端软件和相关课件的开发,经过半年多的开发与测试,正式投入运行。
  而广东移动培训学院则在2010年搭建了手机学习平台。在系统建设上,学院主要聚焦四个方面。第一,借鉴Web2.0的核心功能,包括评价、分享、排名等。第二,内容实用,课件形式多样,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方便上传下载。第三,要管理学习过程,将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结合起来。第四,针对主流的操作系统开发客户端,提高对不同终端的支持。
  2011年,重庆移动推出了“掌上学院”,其平台设计借鉴了以往E-Learning的经验,将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力成熟度模型融入系统,最大化支撑了基于现有终端技术的学习内容类型。同时从UE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个性化的学习通道,以快速有效地传递学习内容,为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电信网上大学移动学习运营经理王猛说:
“中国电信一直非常重视企业培训工作,并关注培训行业的动态和最新方向。在传统培训以及E-Learning已经处于常态化稳步发展的现状下,中国电信学院开始了新探索。”
企业培训和企业学习一向都把新技术应用置于实践的最前沿。
  “在移动互联时代,企业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广东移动培训学院培训室经理李俊用“快、变、疯”三个词描述这种变化:
知识更新速度变快;行业竞争发生变化,竞争对手趋于多元化;全世界都在疯(phone),非主流是时尚,主流变成非主流。
  时代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传统的培训包括E-Learning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企业培训首先要跟公司的战略和业务相结合,而业务的快速变化是目前企业的显著特征。培训还要跟员工的个人工作技能相结合,这些技能也在快速变化。但现在的企业培训通常要经过需求调研、部门访谈、员工能力分析、制定培训计划、申请资金预算、选定供应商等程序,当最后开始实施时,需求早已发生了改变。
  “所以,企业培训需要转型。”李俊说。
  学习内容因需而设
  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推出什么样的内容。中国电信网上大学曾经做过一次需求调研。他们发现,员工对电子书的需求非常强烈,在投票上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知识援助,员工希望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交流和互动。第三则是对学习和应用的小程序的需求。
  根据这种需求,中国电信网上大学推出了以微课知识库为主的移动学习1.0,即移动学习客户端,包括三大核心栏目:
微课、书库以及应用下载。这三个模块分别对应了三个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课实现了三到五分钟的碎片化学习;书库进行了快速的、最新的资讯分享和传递;而应用下载,主要是针对中国电信的多种产品和小的应用。
  在内容开发上,中国电信网上大学遵循众包的理念——来源于民,服务于民。其内容包括来自各省网上大学已有的素材,来自中国电信学院各个教研中心业务部门的素材,还有广大员工提供的素材等。
  对于三大核心栏目之一的微课,中国电信学院进行了精心设计。每个微课都作为一个相对体系完整的小课程,在内容的选取和制作上,包括图片,都做了精细加工。他们先后推出了经营管理胜任力模型、FTTH等业务部门所需的微课。同时,充分发挥微课可在手机客户端上独立安装的优点,学习方便,访问快捷。
  如何将原有课程碎片化是企业在移动学习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王猛表示,在对中国电信学院的课程资源碎片化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做法:
一是从实用性、逻辑性等方面考虑,结合当前企业关注的业务热点,将课程按照章节和知识点打碎,并拼接成5到10分钟的内容。二是通过对课程的脉络整理和提炼,将课程浓缩再制作成碎片化课件。
  广东移动培训学院的内容建设则采取整合+快速开发的办法,包括网络资源:
通过RSS订阅功能,从新闻网站或专业网站获取热点资讯、行业动态。内部集成: 通过与客户内部新闻资讯系统或者知识管理系统集成。成品推送:
从现有培训体系中摘取适合移动学习的微课件资源,如管理彩信等。定制开发: 根据项目运营情况,对移动学习内容进行外包开发。
  和以往的E-Learning一样,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前来参加学习呢?广东移动培训学院用“三招”达到了有人来、留得住、愿付出的效果。第一,线上线下结合,用宣传吸引人,利用邮件推送、电梯广告等多种形式造势,来吸引眼球。第二,快速吸收用户建议,增强用户的成就感;快速更新内容,保持内容的新鲜感。第三,挖掘平台上留下的隐性知识,梳理为“草根层”课程,并广泛宣传以满足员工荣誉感。
  社区化、互动、非正式学习
  要使移动学习持续应用,需要不断进行运营和实践,而内容如何持续产生和应用是其中的关键。中国电信学院倾向于UGC和互动分享,让学员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互动,在实时交流过程中实现学习。
  这就是中国电信学院即将推出的移动学习社区版,即移动学习2.0。它突出互动和分享,有圈子好友、专区匹配、业务广场、知识援助、知识问答等应用。在这个社区里,以个人为中心,每个员工都可以分享别人的知识和经验。学习部门将这些经验进行归纳,就沉淀成了有组织的结构化的知识。
  对移动学习,中国电信学院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架和设想,包括移动学习的应用商店、移动的点播和直播,还有移动社区、移动的考试与测试等。这一系列移动学习产品,将逐步应用于中国电信企业培训活动,结合已有的中国电信网上大学E-Learning平台,形成中国电信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
  学习的主动性永远不在正式学习里面,永远在非正式学习里面。李俊在谈到开展移动学习的目的时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非正式学习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培训所受的制约很大,效率也比较低。怎样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既解决企业的需要,又满足员工的期望,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移动互联网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多的方式和手段,而微课学习正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业界关心的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问题,王猛表示,由于移动学习定位在非正式学习,作为对正式学习的辅助和拓展,更侧重于知识的快速掌握和员工自发学习,因此在系统性和连贯性上,移动学习还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目前,这个问题还是通过移动学习与传统培训的混合培训来解决。
  由于在企业实施移动学习相较其他机构更加复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战略不一样、业务不一样、重点不一样,不同的企业对移动学习要起到什么作用也不一样。所以,王猛认为,“很多问题还需要探索。”
■ 专家眼里的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三阶段
  在未来的20年中,移动学习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
基础环境建设阶段,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和学习服务建设阶段,每个阶段间的过渡是迭代循环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基础环境建设阶段,将随着无线网络和资源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移动学习的基础环境,逐步形成国家、地区和组织三个层次应用的网络环境和主题资源的学习环境,这个阶段将持续4到8年,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移动服务商和厂商。
  第二个阶段是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将在已有完善的移动环境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完成学习内容内化关联和已有资源的共享兼容,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和需求进行分类和定制化应用构建,这个阶段将持续5到10年,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教育机构和企业。
  第三个阶段是学习服务建设阶段,这个阶段将是我国全面教育社会化发展进程的新起点,环境的交互成为隐性的移动学习过程,国家级的移动学习服务中心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移动学习成为社会化的教育形式,相关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兼并和整合,这个阶段将持续5到10年,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政府。
  ——首都师范大学数字化学习实验室主任方海光
  教育实践要利用有生命力的技术
  移动计算的当前趋势是集成化、普及化、便携化以及网络化,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间,强大的计算和通信功能将可能融合到一个可随身携带的手持式网络化多媒体设备中。手持式设备将通过记录你周围的地点、天气、人物、知识甚至思维等集成的情境感知功能来改变日常生活。移动技术正在对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学习将更大程度地迁移到教室之外,进入学习者的真实和虚拟环境。移动技术将使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其他学习者建立起丰富的联系。
  教育者和技术开发者未来遇到的挑战将是,找到多种方法来确保这种新的学习是高度适应环境的、个人的、协作和长期的。不管是否受到欢迎,移动设备正在找到它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学生的口袋里进入教室,我们必须确保教育实践能够包括这些有生命力的技术。将来,如果移动技术完全融合于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至于我们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学习,那么移动技术教与学就成功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余胜泉
  多少人喜欢逛“网上教育超市”?
  我是搞教育学的,我一直关注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我认为,推广移动学习,更多的还是观念的问题。移动学习可以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尽快形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现在有一个障碍挡在了面前——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学习型社会的氛围,我们还是学历社会,还尚未达到通过学习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社会生存能力的阶段。
  我们现在正搭建网络在线培训平台,马上就可以上线了,这些在技术层面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像淘宝网一样,搭建了一个平台,我们各个学院在上面放上了很多课程。但究竟有多少人来逛这个“网上教育超市”,有多少人会把你的课程放入购物车,并且通过支付宝系统来购买你这个课程。说实话,这个我们现在心里没有底。应该说,移动学习的大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继续教育管理处副处长祝怀新
  学生并不排斥任何技术手段
  E-Learning有它自身的优势,不能说有了移动学习,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就都不需要了。我认为,E-Learning和M-Learning应该是网络教育的两翼。以前一只翅膀飞得很费劲,现在两翼齐飞,就能够更好地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因此,它们是一个整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多年前,人们对于E-Learning有一个判断,就是它不能成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但现在有些培训领域,已经把E-Learning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了。移动学习能不能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还有待于市场或者以后的行业发展去验证。可能有些行业或者某些地区比较适用。就我们对市场的了解,如云南、四川的一些偏僻地区,由于互联网的布线还没有全部覆盖,所以比较适合移动学习。此外,很多农村地区,虽然没有互联网,但农民都有手机,也很适合开展移动学习。
  学生并不排斥任何技术手段,不管是E-Learning还是M-Learning,对他们而言是要学到知识,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内容比较合理,而且还有趣味性。如果达到这两点,无疑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杰
  移动学习来日方长
  在企业里面,有对移动学习的强烈需求,另一个有需求的是传统的学校教育。而且,在学校教育中,推广移动学习比较容易。这是因为,学校教育的知识内容本身已经结构化,比如说英语、数学,它们的知识点非常清晰,全世界统一,所以要做成一个标准化的、可看的、可视频的都很好办。学校最重要的是传授知识,但企业不同。企业有的时候是要学习,有的时候是沟通,有的时候是传播企业文化,有的时候是传递信息,所以企业学习存在很多不同形态,也就有更多难题需要解决。应该说,在企业里开展移动学习其实是蛮艰难的事情,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去做。
  虽然移动学习将来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认为,长远来看,未来必定是移动学习的天下。
  ——中国电信学院在线学习教研中心黄志刚
  要大规模推广移动学习,需要关注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构建。一是云计算。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不能跟人走,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应放在云端。这样,不管人走到哪里,学习者只要有一个平板电脑,就能从各种云中把需要的资源调出来,而不是下载到本机上。
  二是物联网的应用。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物联网已经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物联网在网络教育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现在网络教育对物联网的关注还很不够。
  ——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杨再石教授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专稿,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作者:北京报道/本刊记者 刘增辉 潘超 &
&责任编辑:wangchao &
& 推荐给朋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移动客户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