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2013届研究院里篮球队有哪些成员

东南大学东
点击:1472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南京市第五中学2013年高中招生问答_中考网_3773考试网
学历类|        外语类|     
资格类|       财会类|     
|      医学类|     
计算机|    |       
&&-&&-&&-&&-&&-&正文
南京市第五中学2013年高中招生问答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2013年高中招生问答
1、五中的师资力量如何?
五中拥有一支敬业爱岗、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群体。我校有6名国家级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现有1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6名江苏省特级教师(语数外各2名),市区学科带头人35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33人,上述名师占专任教师的54%。全校教师中,高级教师占60%,硕士研究生占32%,80%以上的教师独立承担或参与了10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学校现有沈中尧、曹安陵、王涛等5位教师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专家组组长,2位教师参加省高考命题工作并成为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有一批骨干教师成为高考研究领域的专家。
2、五中办学质量如何?
&因高考成绩突出,我校近年来连续获得“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综合奖”、“南京市教学质量优秀奖”荣誉称号。我校张浩然、鲍涵等同学被南京大学强化班录取,一批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航大、南理工等知名大学录取。
2012届高考,在我校当年学生入学分数线仅600分,生源状况很不理想的情况下,高考普通类达本二以上161人,把中考时位次相对较低的同学推上了本科线。
我校学生总数少,学生高考上线总数占比高。2012届参加高考本科录取率为86.9%。具体如下表:
吴佳蔚同学为白下区2012届高考文科状元。
2012、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我校连续两次取得通过率100%的优异成绩,三百多人次得A。2012年,我校A-Level中心的16名学生分别被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知名高校录取。
3、五中今年高一新生如何编班?
我校今年有四个层次的班级:许地山班、精品班、实验班、平行班。
许地山夫人周俟松女士,曾任南京五中副校长,1990年,她捐款设立“南京五中许地山奖学金”。二十多年来,该项奖学金已成为五中校园中引领和激励众多学子奋勇争先的一面旗帜。
许地山班,由我校名特优教师领衔任教,开设与高校对接的特色课程,学生的奋斗目标是升入国内重点大学。
精品班,由我校名特优教师领衔任教,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都处于教学前沿,富有前瞻性。2011年,首届精品班本二以上达线率达97%。2012年,精品班本二以上达线100%,列全区各班之首,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实验班,由学校名特优教师、骨干教师任教,他们业务精湛、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近几年我校实验班的本科达线率超过部分市属名校。
许地山班、精品班学生的产生方式主要有:(1)初中阶段平时成绩、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2)由学校通过测试选拔的高一学生。
4、五中有哪些特色课程?
五中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学校开设有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特长类课程,如: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传媒类的课程;有特色精品课程,如:“中学生影视欣赏”“创新教育”“心理教育”“生涯规划”等;另外还有基于学校独有的著名校友资源而开设的特色校本课程,如:“余光中文学作品鉴赏”、“杨鸿年艺术作品研究”、“速泰熙作品研究”等等。
学校依托高校,引进A-Level课程,成立了“南京五中A-Level中心”。2012年,我校A-Level课程中心的16名学生分别被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知名高校录取,这些学生直接升入国外的高校深造。其中,陈浩获得牛津大学面试资格,被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姚亮亮被爱丁堡大学录取,巴迪、强宁、葛晨宇等同学被曼彻斯特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学校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开设了传媒特色课程,给有志于传媒方向的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新的成才之路。有一批同学被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5、五中今年的招生计划是多少?
五中是中招第一批次录取的四星级优质高中。今年我校的高中招生人数为315人,另有15%的择校生计划。具体招生计划以《中考指南》公布为准。
6、五中是否招收特长生?
我校今年将招收6名篮球特长生(男生),6名健美操特长生。特长生须经专业测试合格后,通过中考文化考试,在提前批次录取。具体的招收人数以《中考指南》公布的为准。
7、五中是否招收住校生?
我校可以安排离校较远的学生住宿。宿舍配有空调,目前的住宿标准为每学期280元(以物价部门的核定为准)。学校安排任课教师晚自习值班并辅导学生,有专职生活教师负责宿舍管理。
8、五中有哪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举措?
学校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如:文学社、广播社、民乐社、语言与传媒社、“蔚蓝”漫画社、心理俱乐部、合唱队、健美操队、棒球队及篮球队等。“蔚蓝”漫画社、心理俱乐部荣获“南京市优秀学生社团”。校合唱队在市中学生合唱节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其中女生小合唱在全国推新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校健美操队在市比赛中获一等奖。棒球队参加比赛获市第三名。篮球队在全省比赛中一直保持前4名的骄人成绩,近几年培养出的篮球队员有30多人被南邮等高校录取。
9、五中位于何处?
五中位于市中心新街口,学校地处莫愁路天妃巷121号(市妇幼保健医院、莫愁路基督教教堂隔壁),交通便利。乘4、43、48、83路、中六线等公交车到莫愁路站下,乘3、5、9、18路公交车到新街口西站下,乘312路公交车到秣陵路站下,乘地铁2号线在上海路站下即可。
10、五中近阶段的招生咨询如何安排?
我校校内设有招生咨询室,周一到周五:8:30-11:30、14:00-17:00,周六、周日:8:30-11:30,有专人接待咨询,欢迎考生和家长到我校咨询。
(招生办),(校务办),(教务处)。五中网址:
上一个文章:
【】&&&&&&&&&&& &&&&&&&&&&& &&&&&&
?&?&?&?&?&?&?&?&?&?&?&?&
???????????????  东南(英文名:Southeast University),成立于1902年,位于中国南京,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其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后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由近代著名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之一,素有“以文史哲著称、以科学名世”之美誉。东南大学为中央直管、直属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是中国“”及“985”重点高校,也是著名的“老八校”之一。基本信息栏中文名称东南大学简称东大(SEU)主管部门教育部知名校友王澍、张永和、张桂平校训止于至善现任校长易红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博士点112(至2013年)长江学者33人(至2013年)外文名称Southeast University创办时间1902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主要院系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校主页http://www./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院士11(至2013年)国家杰青32人(至2013年)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积5841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1921年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专家荟萃东大。1928年学校改名为,设理、工、医、农、文、法、七个,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省高校之冠。1952年全省院系调整,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积淀了优良深厚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东南大学“”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大学“诚、朴、雄、伟”之学风,到南京工学院“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百余年来,东南大学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经过一百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的东南大学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2000多人,另有非学历教育研究生3600多人。专任教师2400人,其中正、副教授1500多人,博士生导师500多人,两院院士11人(全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领域专家2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4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9人。东南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共有21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6个实验中心入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8项成果荣获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建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示范性软件学院、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等四个省级基地和1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吴健雄学院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学校建有一大批校内外实践基地,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培养,学生在国内外多项竞赛中成绩优异。2001年和2007年,在第七届和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两度捧得“挑战杯”,成为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之后两次捧杯的学校。另外,图书馆面积5.78万多平方米,藏有各类图书资料352.7万册。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10年,科研经费达11.38亿元;申请专利2087项,授权971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58项,授权375项,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牵头在研“973”项目6项。近年来,学校相继产生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一批专利,成为国内乃至国际3G、4G、显示技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着,2009年江苏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指标中六项指标名列第一。学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南京长江后街创业园、苏州园区、南京河西新城园区和江宁园区等,培育了以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东南大学是中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日本东北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现有来自9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1000人,其中近70%为学位生。东南大学 2006年夏季起,学校主教学区迁至九龙湖校区,由此掀开东南大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九龙湖校区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总面积3752.35亩。九龙湖校区建筑规划以东南大学的历史文脉为依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与专业教学族群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形成中西合璧、绿色开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九龙湖校区已建成工程33项,包括教学区、科研实验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保卫区以及体育设施和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约58.9万平方米,约17亿元。东大学子一贯以“勤奋努力、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而备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东南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强势学科与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度吻合的。每年用人单位来学校举办的校级、院系级招聘会大约在800场左右,绝大部分学生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单位。总体情况为:接近总毕业生数的三分之一为升学和出国;接近总毕业生数的三分之二为协议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其中95%的工作单位在上海、山东、北京、浙江、广东等先进地区。东南大学将秉承百年优良传统,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按照“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坚持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在2020年前后建设成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35年前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清末时期两江师范学堂图19世纪末,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处于内忧外患之中,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开始采用近代新学制。两江总督向清廷上《筹办学堂折》,呈请在江宁(即南京)开办师范学堂。1903年2月,继任总督上《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并委派缪荃孙率员赴日本考察,随后又聘其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负责筹建工作。1903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1905年,因学堂名称意义不清而造成纠纷,易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06年,李瑞清出任监督,停办初级师范本科,增设公共科(即通识科)、分类科(即专业科),创设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手工科。1910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已设有地理历史部、国文外国语部、物理化学部、博物部等4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停办。民国时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学典礼仪式(复印件)日,江苏巡按使委任江谦为校长,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原址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谦聘留美学者郭秉文为教务主任、陈容为学监,让二人回国之前考察欧美教育制度并延揽师资。日,南高师正式开学,最初设国文、理化两部及国文专修科,1920年时已设有文理科(包括国文、英文、哲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和地学共8系)以及体育、、教育、农业、商业、国文、文理共8个专修科。1919年,南高师在中国率先实行选科制(即学分制),同时在教务主任陶行知倡导下,率先推行以教授如何学习为重点的“教学法”以代替“教授法”。12月,校务会议通过陶行知提议的《规定女子旁听法案》,顶住各方压力于翌年正式录取8名女生和50多名女旁听生,成为中国第一所男女同校的高等学校。1918年9月,郭秉文出任南高师校长。日,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提议在南高师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国立大学,获得一致赞成,随后组建“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郭秉文等十位发起人联名向国务院和教育部申请设立大学,12月7日获国务会议批准成立国立东南大学。日,东南大学董事会成立,郭秉文任校长,9月正式开学,12月校评议会和教授联席会决定南高师并入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各科系在南高师的基础上陆续增设,至1923年有文理科、教育科、工科、农科、商科共5科20余系。国立东南大学校门1916年即南高师正式开学的第二年,学校增设工艺专修科,1921年东南大学成立时为工科的机械工程系。1922年7月茅以升出任东南大学第一任工科主任,1923年3月与杨杏佛、涂羽卿等7名教授联名向学校教授会和评议会提议工科增设土木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得到一致通过,以上三个系为学校的工科传统奠定了基础。经过茅以升的苦心经营,东大工科师资逐步增强,聘请了杨杏佛、涂羽卿、沈祖玮、李世琼等学者任教授,各项设备也逐渐添置齐全。然而,1924年4月东南大学校董事会以学校经费不足为由单方面决定停办工科,郭秉文和茅以升力争保留未果。8月,经与水利局协商,东大工科与河海工程学校合并组建河海工科大学,由茅以升出任首任校长,设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系。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将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和南京农业学校等9所专科以上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1928年2月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遭师生强烈反对,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由于国民政府试图加强对高等学校的控制,中央大学被卷入上层政治角力,在长达4年的时间内人事动荡、经费遭长期拖欠,大批教师流失,学校教学科研都陷入困境。1932年6月,教育部在国民党中央支持下将中央大学强令解散整理,在上海的医学院及商学院独立建校。8月,罗家伦被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任职期间对学校行政进行改革,同时延揽名师、扩建校舍、增购书刊设备,中大从低潮中逐渐恢复,进入郭秉文之后又一个稳步发展的兴盛时期。1935年中大再次创办医学院,至此共有文、理、工、农、医、法、教育(后更名为“师范”)七个学院,直到1949年都是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国立东南大学毕业证书(第一号严济慈) 1934年,中央大学在南京近郊征地8千亩,准备建设新校园,然而这一工程被1937年7月爆发的抗日战争打断。由于淞沪战事恶化,10月罗家伦决定利用建新校区的经费将学校直接西迁重庆沙坪坝松林坡,11月所有学生顺利抵达,医学院、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则迁往成都华西坝。由于罗家伦的果断决定,中大迁校准备充分,没有遭受大的损失。战争期间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学校还面临日军轰炸的威胁,但在中大师生的努力下,学校规模和水平大大发展,中央大学开始进入其最鼎盛的阶段。当时报考中大的学生十分踊跃,学校1939年在重庆柏溪另建分部容纳低年级新生,还增设航空工程系、水利工程系、气象系、边政系等科系以及工科、医科、文科、法科及师范研究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有训出任中大校长主持复员回迁,日在南京开学。文、理、工、法、师范学院和一部分农学院学生在四牌楼本部,理、工、农、医学院的一年级新生在丁家桥二部。至1949年,中央大学各院系无大变更,研究院增设法医、经济、社会三个研究所。此时中大工学院下设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7系,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生理、药理、病理等学科。建国初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后南京市内高校情况校名系科数(专业数)学生数教员数南京工学院7(23)1948265南京大学13(28)1772254南京农学院5722145南京师范学院6638106华东水利学院4(8)102261华东航空学院245352南京林学院3(4)23620国立中央大学校门194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中大校长周鸿经奉命迁校。但中大教职工普遍对国民党丧失去信心,多数教授决定留在南京。周鸿经弃职离校后,中大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主持下先后组成应变委员会、临时校务委员会维持校务、保护校产,准备迎接中国人民军入城。4月1日,南京爆发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游行,遭到军警镇压,中大两名学生遇难。4月23日,解放军开进南京,军管会派赵卓到中大接管,宣布由梁希主持校务。8月8日,中大接华东教育部通知,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去“国立”两字),潘菽任校长。1950年,安徽大学土木系和艺术系并入南京大学。这一时期,全校各学院的教学规模处于维持状态,只有工学院仍有一定发展。1949年,工学院由钱钟韩任院长,仍设7个系共47名正、副教授。全校1949年有学生2363人,其中工学院634人,1951年全校本科生共2545人,其中工学院976人,占全校的38%,是当时学校最大的学院。原前工院1952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开始了。在南京,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机工程系以及农学院食品工业系共6个系为基础,并入金陵大学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以及江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和食品工业系,成立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名为南京工学院。原南京大学其它院系与前金陵大学等校有关院系分别合并,作为主体成立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农学院,并与其他学校的有关专业共同组建了南京林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和华东航空学院等校,已于1951年独立并划归华东卫生部的原南京大学医学院更名为第五军医大学,从此原中央大学各院系踏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调整后的工学院师生众多,因此留在当时南京最大的校园——原中央大学四牌楼本部。1952年至1953年,又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交通大学、山东工学院等校部分专业先后并入。1952年底,南京工学院设建筑系、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食品工业系共7个系及基础课教研组,开设10个本科与10个专科专业,有教员265人、学生1948人、正副教授87人,在南京是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1954年,电信系更名无线电系,电力系合并机械系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更名为动力系。1957年,机械系扩分为机械一系(机械工程系)和机械二系(农业机械工程系)。1958年前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体育等教研组合组为基础课部,1961年更名为基础科学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力进行工业基础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全院师生艰苦奋斗,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全国高校都在进行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改革,南京工学院在深入学习苏联的同时坚持中国的实际进行创新,建筑系和无线电系提出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深受兄弟院校好评。在教学改革中,南京工学院增建实验室,调整系科结构,增设了一批新专业。机械工程系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机械、电子精密机械和电子设备结构专业,主编了中国第一本机械类教材《机械原理》。中央大学女生宿舍1956年至1960年间,南京工学院陆续分出多个系科,组建或参建了4所高等院校。1955年,中央高教部决定将无线电工程系西迁成都,与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相关系科共同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经系主任陈章、院长汪海粟和江苏省委的努力争取,1956年周恩来总理决定无线电系调出19名骨干教师参与组建成电,其余停迁。1958年,化学工程系划出成立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工业大学主体)。同年,食品工业系迁往无锡,成立无锡轻工学院(今江南大学主体)。1960年,以机械二系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次年迁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主体)。文革以后重庆沙坪坝松林坡的中央大学校景图1988年6月,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开始由工科大学向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同年12月东大浦口校区奠基,并于1990年9月投入使用。1991年,东大作为国家教委的改革试点,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行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1993年,东大又在全国高校中最先进行招生及奖学金制度的改革。2000年4月,东南大学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合并。南京铁道医学院原为第五军医大学(原南京大学医学院)1954年将主体迁往西安后留在南京的部分与其它三所军队医科学校共同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学校,校址设于原中央大学丁家桥二部。1958年,第六军医学校划归铁道部,更名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在东南大学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合并的同一年,紧邻浦口校区的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紧邻四牌楼校区的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暂时缓解了东南大学紧张的用地形势。由于浦口校区仍然不能满足学校需要,2003年东南大学开始在江宁区筹建九龙湖校区。2006年,占地3700亩的九龙湖校区投入使用,浦口校区被用来作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校址。四牌楼校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中心玄武区四牌楼2号,校区东枕钟山,北临玄武湖,松桧荟翠,风景秀丽,占地641亩,建有各类建筑61.85万平方米。该校区为教育、本科生高年级教育、继续教育(除医学学科外)和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丁家桥校区丁家桥校区位于鼓楼区丁家桥,占地176亩,已建各类建筑26万平方米。该校区为医学学科教育科研基地和东南附属中大医院所在地。九龙湖校区2006年夏季起,东南大学主教学区迁至九龙湖校区,由此掀开东南大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九龙湖校区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总面积3752.35亩。九龙湖校区建筑规划以东南大学的历史文脉为依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与专业教学族群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形成中西合璧、绿色开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九龙湖校区已建成教学区、科研实验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生活区、后勤保卫区等,总建筑面积约59.9万平方米。无锡分校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创建于1988年4月,是原批准的首批重点大学分校之一,是东南大学和无锡市合作共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无锡分校位于风景优美的无锡高新区国家传感网大学科技园内,占地200亩。2009年分校将集成电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引入无锡,推进了无锡分校研究生规模化培养,并形成以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逐步向研究生教育为主发展的格局。科研成果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辐射的重要基地。2011年,科研经费达12.19亿元;申请专利2893项,授权186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49项,授权434项,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牵头在研“973”项目6项。学校相继产生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一批专利,成为国内乃至国际3G、4G、显示技术、集成电路及微电子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2012年2月由尤肖虎团队领军完成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是移动通信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一等奖,也是江苏省第一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江苏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七项指标中六项指标名列第一。学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南京长江后街园区、建邺园区、栖霞园区、江宁园区、浦口园区、苏州园区和扬州园区等,培育了以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途牛旅游网、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学校共有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6个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8项成果荣获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在第七届和第十届全国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两度捧得“挑战杯”,成为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之后两次捧杯的学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1个):南京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雄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国家专业实验室教育部委重点实验室(12个):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声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2个):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交通规划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影象与功能影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远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东南大学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分中心、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部委工程中心(6个):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集成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筹)、传感网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无锡校区)江苏省工程中心(11个):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数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伺服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玄武岩纤维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传感与光通信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对外交流东南大学是中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里海大学、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日本东北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乌尔姆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等100多所大学和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2012年,东南大学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200余人,其中81%为学历生。学校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设有孔子学院。学科建设基本情况东南设有29个院(系),拥有75个本科专业,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学科评估2013年1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此次评估,是该中心连续10年自主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历时一年。评估对象是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以高等学校为主,兼顾科研院所。全国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了95个一级学科评审。此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以一级学科为评审对象,是唯一由政府主办的、针对全国高校的学科评估,因此最具权威性。与年的第二次全国高校学科排名相比,东南大学的学科发展取得了大幅度提升。此次共有22个学科参评,有10个学科位居前5名,比上一轮多了5个,增幅达100%;8个学科进入前3名,比上一轮多了4个,也是翻了一番。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名,比上一轮多了2个。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理论获得第一名;建筑学、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获得第二名;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获得第三名;信息与通信工程获得第四名;仪器科学与技术获得第五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获得第六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得第七名。东南大学另有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缩写ESI)学科排名前1%。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如下:序号一级学科名称全国排名序号一级学科名称全国排名01生物医学工程11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702交通运输工程113控制科学与工程1103艺术学理论114管理科学与工程1304电子科学与技术215哲学1305建筑学216电气工程1306风景园林学217软件工程1607土木工程3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08城乡规划学319美术学1709信息与通信工程420机械工程2210仪器科学与技术521法学291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622设计学34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1、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3、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4、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东南大学5、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6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热能工程物理电子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16个):艺术学,学习科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材料学,岩土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遗传学,应用化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伦理学,应用数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制冷及低温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建筑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硬件设施东南大学学校占地面积约310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约20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约34万平方米。藏书357.75万册,生均图书81.97册。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约14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2万元。(统计截止日期日)东南大学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基地和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吴健雄学院依托学校的学科,汇集学校一流教师,享用学校一流资源,采用分级导师制,是东南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区”。学校建有一大批校内外实践基地,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其中,焦廷标馆(大学生活动中心)位于九龙湖校区,由台湾知名企业家,华新丽华创始人焦廷标先生于2006年捐资兴建。东南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独立建馆,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该建筑被称为中国20世纪初期图书馆建筑的优秀作品之一。图书馆先后经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仪器部”、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工学院图书馆等历史发展阶段,1988年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图书馆。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等院校与东大合并,2007年3月九龙湖新校区图书馆建成。东南大学图书馆形成了以九龙湖校区馆为总馆、四牌楼校区馆、丁家桥校区馆为分馆的图书馆体系。院系部门院系设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数学系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物理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大学体育系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东南大学集成电路(IC)学院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单位图书馆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档案馆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AMS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汽车工程研究院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生命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后勤服务集团东南大学——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医院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东南大学无锡分校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九龙湖校区建设一期工程后期工作处理小组附属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榴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华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江苏东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江苏东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东大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东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教学成果东南大学& & & & 东南是教育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十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东南大学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在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本科教育教学传统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境界。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东南大学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共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3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6篇。2007年起,学校连续开展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共派出研究生583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243人。同时积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力推进联合办学,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合作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已正式招生;与法国雷恩第一大学(Université de Rennes 1)的合作,开辟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合作的新渠道。接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到东南大学学习,2012年东南大学在校硕士和博士留学生约300人。师资力量师资概况截至2012年5月,东南大学有专任教师近2500人,其中正、副教授1800余人,博士生指导教师60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300多人,两院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千人计划”1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3人、专项专家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7人。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两院院士(共11人)齐康韦钰吕志涛钟训正孙忠良孙伟张耀明黄卫程泰宁李幼平缪昌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陆祖宏(1995)洪伟(1996)尤肖虎(1997)王志功(1998)王炜(1999)戴先中(1999)吴柯(2000)崔一平(2001)王建国(2001)崔铁军(2002)顾忠泽(2002)熊仁根(2002)谢维(2003)黄庆安(2003)徐宝文(2004)田玉平(2004)赵春杰(2005)颜震(2005)李爱群(2007)顾宁(2007)徐春祥(2007)邹国棠(2007)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建筑设计及理论:张十庆王建国电路与系统:王志功黄风义黄秋庭(讲座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尤肖虎王江舟高西奇丁峙(讲座教授)王晓东(讲座教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洪伟崔铁军吴柯(讲座教授)遗传学:谢维结构工程:吴智深(讲座教授)物理电子学:崔一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黄庆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田玉平余星火(讲座教授)生物医学工程:陆祖宏罗立民顾忠泽顾宁配位化学熊仁根道路与铁道工程:黄卫孙璐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陆键王炜精密仪器及机械:赵正旭电机与电器:邹国棠(讲座教授)哲学伦理学:樊和平姚新中(讲座教授)热能工程:肖睿(限于篇幅,此处仅介绍以上师资队伍,查看更多请点击)现任领导校长易红党委书记郭广银副校长浦跃朴,郑家茂,沈炯,王保平常务副校长胡敏强党委副书记刘京南党委常务副书记左惟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总会计师丁辉历任领导解放后历任校(院)长名录(年)(不包括现任校长)汪海粟南京工学院院长1952年11月——1958年9月杨德和南京工学院代院长1958年10月——1960年1月刘雪初南京工学院院长、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1月——1968年3月何冰皓南京工学院革委会主任1973年2月——1974年11月林克南京工学院革委会主任1974年11月——1977年5月盛华南京工学院院长1978年5月——1979年8月吴觉南京工学院院长1979年9月——1980年10月钱钟韩南京工学院院长1980年11月——1983年11月南京工学院名誉院长1983年11月——2002年2月管致中南京工学院院长1983年12月——1986年12月韦钰南京工学院院长1986年12月——1988年5月东南大学校长1988年6月——1993年11月顾冠群东南大学校长1997年10月——2006年5月注:以上“历任领导”的信息来源于东南大学官网,其中仅列出1952年后的领导任职情况,未列出1952年前的学校领导信息。此处以学校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姓名简介吴健雄世界著名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黄纬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任新民“两弹一星”元勋,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张永和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颁发的学院建筑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荣获2012年度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2013年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黄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交通运输工程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叶茂美国康奈尔大学董事吴海军深圳新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沈向洋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徐少春金蝶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孟建民中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院长张桂平苏宁环球集团(苏宁集团)董事长陈兴汉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徐寿波195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综合能源工程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闵桂荣1956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院委主任。于俊崇196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黄其励1968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启洲动力工程系毕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陈进行1982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东柯1984年毕业于工程热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在同校获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燃料与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刘盛纲1955年毕业于无线电工程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科技大学校长。学校标识校标东南校标于1997年5月由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张道一教授设计完成。校训东南大学的校训为:止于至善。此训典出《礼记·大学》,此篇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标志校标及其标准色&校徽(本科生佩戴)校徽(研究生佩戴)&校徽(教师佩戴)校训:止于至善&校歌歌词校庆日东南大学校庆日。日,国立东南大学在上海召开董事会,讨论董事会章程,通过《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和编制预算,并一致推荐郭秉文为,之后将6月6日定为校庆日。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南京工更名为东南大学。日举行更名庆典。东南大学校歌东南大学校歌为《东南大学校歌》,由王步高作词,印青作曲。文化生活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坚持发扬“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办学传统,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一些高格调的课程,开设高水平的讲座,举办高品位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为了丰富活跃校园生活,学校师生还成立上百个社团,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东南大学多次邀请科学家到学校作报告,同时邀请一些人文大师作讲座,如前国务院李岚清总理的篆刻展在东南大学展出,还有一些著名的教授,像冯骥才教授,金耀基教授做客东大的人文大师讲座,还有一些音乐会。学校还推出一个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大二开始申请加入教授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2006年东南大学的大学生艺术团赴香港高校进行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以上两段文字摘自东南大学招办主任池业老师的专访)学校举行港澳学生座谈会东南大学日,东南大学港澳学生座谈会在九龙湖校区举行。座谈会由学生处牵头,教务处、港澳台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及相关院系一起参与。学生处副处长江雪华主持了座谈会,教务处处长雷威、港澳台办公室缪凝彦、院系辅导员等与全校港澳学生共同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港澳同学积极发言,在学习成绩、课程设置、评奖评优、日常事务、课余活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建议,与会各位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和深入讨论,获得了学生积极响应。据悉,为做好港澳台学生的培养工作,学生处建立了志愿服务机制,为每位短期港澳台交流生配备了学生志愿者,并建立了港澳台同学交流的网络平台。此次座谈会将在深层次地了解港澳台学生在学习、生活、沟通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港澳台学生的培养工作。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