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研究过毛公鼎周王是谁上的文字

本页位置: →
台北故宫博物院寻宝:497字铭文令毛公鼎成国宝
日 11:43 来源:新京报
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外景。
  另一个故宫,在台北。
  日,南京下关码头,中鼎号军舰辟开凶险的海路,四天后,712箱文物到了基隆港。此后,海沪号国宝3502箱,昆仑舰1248箱,陆续漂洋过海。集体大迁徙的65万件文物大都来自北京故宫。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战火,它们曾被迫南迁,之后到了南京后又“马不停蹄”迁往台湾安家。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文物大迁徙。自此,海峡两岸,一宫两院。
  今天的台北已不再遥远,有关台北故宫的人和事却依旧在历史的烟尘中。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毛公鼎、三希之首的《快雪时晴帖》、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它们,整整60年的相隔,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揭开尘封已久的那段历史,纪录片《故宫》总导演周兵和他的团队再次打造了《台北故宫》,本报也回访当年的当事人和相关学者,还原出这些国宝的故事。不同文物门类的顶级国宝的身世、流转及台北故事都将得到解密,毛公鼎的离奇收藏史,汝瓷中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与粉青莲花式温碗的“争锋”,“三希”《快雪时晴帖》与《中秋帖》、《伯远帖》的隔岸相望……这些国宝自身的“讲述”,讲述的是一个鲜活的文明传承史―――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让历史延续,薪火相传。
  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时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毛公的铭文,故名“毛公鼎”。
  497字铭文奠定国宝地位
  1843年,道光23年,陕西岐山的庄白村出土了一件西周重器毛公鼎。这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代的,有着2800年的历史。
  故宫博物院青铜器研究专家丁孟介绍说,中国自汉代以来对铜器就极为重视,到了乾隆更是对金石学进行了大力度的推动,当时的官宦阶层对青铜器都极为重视。毛公鼎出土时无破无损、极为完整,更可贵的是鼎内腹部的字数极多,有32行、共497个字的铭文(也有说法认为是499个字)。
  迄今为止,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要知道,当时的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
  咸丰二年,即1852年,清朝翰林院编修、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从一户姓苏的人家买到毛公鼎。陈介祺收藏的文物,大都乐于公睹于世,印成目录,昭示天下,唯有对毛公鼎,始终深锁秘藏,秘不示人。
  此后,随着满清王朝的彻底覆灭,毛公鼎被抵押在俄国人于天津开办的华俄道胜银行。1920年,美、日列强商贾都垂涎毛公鼎,欲出巨款秘购。消息被时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得知,叶迅速和其他两人筹资3万元,将鼎从道胜银行赎获。叶恭绰将毛公鼎秘藏于上海的寓所“懿园”。
  抗战爆发后,苏皖一带很快就被日本人所占领。为查访毛公鼎的下落,日本宪兵队到处搜寻,闹得鸡犬不宁。
  住在香港的叶恭绰万分焦急,他委托友人设法仿造了一只铜鼎,交到日本宪兵队。而真正的毛公鼎则偷运出上海,秘密带往香港。
  后来,上海富商陈咏仁表示愿意以300两黄金买下宝鼎,并同意叶恭绰的约法三章,承诺胜利之后一定捐献国家。1946年,宝鼎被捐献给了当时在南京的“中央博物院”。
  国宝避战火远迁台湾
  1948年,战乱之际。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的儿子李光谟回忆,当时战事对国民党很不利,“他们步步退缩。”那时,李济在“中央研究院”工作,他的知识分子朋友圈里已经传言南京危急,要把故宫博物院等处的文物搬移,“只是具体运到哪儿,还一时没有决定,后来觉得大陆哪个地方都不安全,所以觉得应该运到台湾去。”
  反对声也有。“他们认为文物不应该这么折腾。我父亲觉得战争与文物势不两立,应该搬到安全的地方。”李光谟说。
  迁台的决定最终还是下达了。日,兼任故宫博物院理事长的翁文灏邀集常务理事朱家骅、王世杰、傅斯年、李济、徐森玉等,以谈话会的方式密议,商定选择故宫精品,以600箱为范围先运到台湾,而以参加伦敦艺展的80箱为主。
  对于文物迁台,李济曾在与朋友交谈中表明了他的心迹:“很多人反对文物搬迁,有人劝我不要跟着船走,怕危险,我也很矛盾。但我第一考虑的是保护文物,只要文物是安全的,去哪个地方无所谓。”
  日,“中研院史语所”由南京直迁台湾,全部图书、仪器、标本共装了上千箱,连同故宫、“中博”的重要文物一并船运。那时许多文物刚从大后方运回南京,还来不及开箱,又要搬到台湾。
  连同毛公鼎在内的文物,以及李济等人共同登上了国民党海军军舰“中鼎号”。李光谟清楚地记得,船是登陆艇,并不太大,不过船舱内有较大的空地放文物。“中鼎号”载运了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以及“国民政府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共计772箱。所有的文物装在木头箱子里,“各个单位都有老技工,他们用好几层油纸包裹文物,甚至还考虑到从高处摔下不被弄坏。”
  日,中鼎号抵达台湾基隆港。随后,这些文物又被运到台中,暂时放在铁路库房中。
  对这段历史,纪录片《故宫》总导演周兵颇有感慨:“那时去台湾的很多专家,觉得在台湾呆不了几个月就会回大陆,结果几十年终老在台湾了。当年很匆忙,很多人都没来得及跟自己的老母亲话别,随随便便拿了点东西就去了台湾,想着几个月后就能把文物重新带回北京故宫,没想到一去几十年。”
  毛公鼎成永不更换的展品
  毛公鼎在内的三批文物运台后,除“国民政府外交部”文件存于台北,“中研院”文物暂存台湾新竹县的杨梅,其他文物皆转到台中糖厂仓库储放,并重新编箱编定《存台文物清册》。此后,当时的“中央博物院”所藏的毛公鼎等与北平故宫博物院运抵台湾文物,构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主要部分。
  1950年初,毛公鼎被运到台中糖厂,只呆了一年多的时间,由于没有更多的库房,文物不能展览,也没有办法保护,文物专家们又找到了台中的雾峰乡北沟村。除了“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的文物还留在杨梅以外,其余所有的文物全部从台中糖厂运到了雾峰,在这个地方呆了十多年,一个临时机构“台北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也成立了。
  1957年春天,北沟库房的西边空地上盖起了一座小规模的陈列室,毛公鼎又开始落户在这个占地仅有6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新家。此地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前身。
  1965年台北故宫正式落成,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台北故宫建立时就已经考虑了现代化的展陈条件,由于毛公鼎对湿度特别敏感,所以毛公鼎陈列处特别考虑了湿度,而温度一般控制在20多度左右,”丁孟指出。
  由于毛公鼎铭文解读容易,学界对毛公鼎的研究主要放在断代上。丁孟表示,毛公鼎铭文上只记载了“王”,但具体是哪个王,学界对此经过一番研究。最初,有说法提出是周厉王,不过后来越来越多考证支持是西周晚期宣王时期所制,这也成了主流说法。
  当然,毛公鼎的传奇也不仅限于学界。为了让普通民众对毛公鼎有更多认识,台北故宫于2005年制作的形象宣传片中,就将毛公鼎以更为现代的方式介绍给普通民众。
  C14、C15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健亚
  本文感谢以下受访者:丁孟(故宫博物院青铜器研究专家)、李光谟(中国人民大学离休教师,考古学家李济之子)、周兵(纪录片《故宫》总导演)、刘庆功(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本文图片及部分资料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九州文化传播中心、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良友纪录片网提供。
【编辑:张中江】
相 关 报 道
[个唱][情感][电影][国际][娱乐][星光][八卦][科教]
每日关注&&
- - - - - - - - - -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第19课《文字演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6页免费66页免费24页免费11页免费24页免费 2页免费2页1下载券2页免费2页免费29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
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第19课《文字演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8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尔雅微书法鉴赏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页免费6页免费10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 9页免费3页免费33页2下载券53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3页免费7页免费38页免费49页免费11页免费
尔雅微书法鉴赏作业|尔​雅​微​书​法​鉴​赏​作​业​资​料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mzi这种雕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百度知道
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mzi这种雕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按照古代人的说法,那叫铭文。可以的话,采纳下吧
金文,也叫钟鼎文
其他类似问题
毛公鼎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字是谁发明的?那些文字的读音又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要哪么发音?
文字是谁发明的?那些文字的读音又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要哪么发音? 100
比如。 为了猪 叫猪。 而不是别的字?猪为什么读zhu
而不读别的?
补充:大家可以别复制别人的吗? 还有 为什么读音为什么哪么读?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文字的创始人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
诸多学者说法不一,但都认为这时间大约相当于传说的五帝时期之初上至三皇时期。
二是文字创制的方法或途径。
在这个问题上,历代学者各抒己见,缺乏共识,这包括:
1,文字源于结绳。认为文字是在上古时期结绳治事的启示下创制而成的 。
2,文字始于八卦。认为文字产生于易卦的卦象,如乾卦为天,坤卦为地,坎卦为水,离卦为火等。
3,仓颉视龟作书。认为仓颉受到灵龟的启示创制了文字。
4,文字、图画同源。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在文字产生的初期,书亦画,画亦书。
5,文字源于图画。认为二者并不同源,图画在先,文字在后,文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6,文字源于先民的社会实践。认为文字的产生直接导源于原始的记事方法 。
7,中国文字西来说。认为中国的文字是从西亚或埃及传来的。
对文字起源的上述见解,在当代学术界仍没有就哪一种说法达成广泛的共识。
汉字中,甲骨文并非中国文字之开端.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陶文,是夏代文字,其中许多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相对应.二里头文化陶文结构复杂、简繁并存,故还不是最早的中国文字.距今约6300年-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已脱离了原始图画的范畴,具备了文字的性质和特征,这才是汉字的源头.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我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从此,我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我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1〕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数大类,而且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2〕。所以学者们肯定甲骨文决不是我国文字的初创阶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了。
那末,我国文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学术界对这问题争议很大。我国老一辈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于省吾曾认为我国文字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郭沫若认为半坡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于省吾也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3〕。但近年来根据一些学者的再研究,以为半坡符号以及在此以后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尊上的刻划符号,“跟汉字的形成大概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我国的“汉字形成过程”,是“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4〕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则认为我国文字“在人民中萌芽”为6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5〕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是何年发现的?按照最早收集甲骨的学者王襄说:甲骨文的发现是在1898年冬末,而它的价值为人所知则在1899年秋。最早认识甲骨文的人,被学界公认为清末著名金石家王懿荣。〔6〕王懿荣对金石素有研究,1899年他正在北京做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河南安阳小屯村有一批商代铜器出土,就忙亲赴安阳。然而,他到达时铜器已为商贾运走,发掘处只剩下大批正准备作肥田和药材用的龟甲和牛骨。其中,有一部分较大的龟甲,上有“行列整齐,非篆非籀”的古文字,这就是甲骨文。后来,王懿荣共收集甲骨片1000余片,被认为是“研究甲骨的第一人”。〔7〕
甲骨文是一种什么文字呢?按照我国著名甲骨学专家胡厚宣的说法:“所谓甲骨文,乃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8〕殷朝人迷信神鬼,不论祭祀、战争、渔猎、出入、风雨、年成、疾病、生育,都要卜问“上帝”。占卜的方法是:在甲骨的背面用锋利工具钻两个坑,然后用火烧灼,出现纵横的裂纹,就叫卜兆。再由卜人根据卜兆判断吉凶,把内容契刻在甲骨上,就成为甲骨文。甲骨文里记录了商朝后期的大量史实,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后来,搜集和研究甲骨文的人越来越多,前后对甲骨文研究作出贡献的有王襄、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刘鹗先后搜得甲骨文有5000余片,编为《铁云藏龟》一书问世。罗振玉获得甲骨更多,总数在3万以上,先后编成《殷虚书契》前后编等书。罗振玉与王国维对于殷墟地点的考定,为后人研究甲骨文和殷商史指出了可靠的和基本的方向。他们确定了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为河南安阳西北五里之小屯,也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说的“殷墟”, 是商代后期国都遗址。
从1928年至1937年10年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前后进行了15次发掘,共获有字甲骨2万4千余片,编为《殷墟文字甲编》和《乙编》。新中国成立后,对殷墟继续进行发掘,前后12次又获甲骨文字5000多片。〔9〕至今,我国国内已收藏甲骨共达9万余件,分散于24省市39城市。学者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甲骨文,使甲骨学的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的《甲骨文合集》,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巨著1979年原由郭沫若任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共选收4万多片有参考价值的甲骨,进行研究分析。这是甲骨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甲骨学现在已成为国际性的一门学问,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都有一批甲骨专家,都出版了有关甲骨和殷商史的专著。
汉字的演变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几种字体的通行时间有时并非截然有前后明显的划分,而是并行或交叉的。
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从商朝后期开始在青铜器上出现,至西周时发展起来。大体上商后期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不超过50字,西周末年的毛公鼎上铸的文字则长达497字。现在先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大约有1万件以上。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汉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发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另一个阶段。前者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后者属于近代文字的范畴。大体说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汉字本身的构造看,汉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相传发明文字的,是一个叫苍颉的贤人,汉代的《淮南子》这本书上记载,在苍颉制造文字的时候,是“天雨粟,鬼夜哭”。这个出现这种非常特异的现象,就是说制造文字的时候,天上往下掉粮食,下粮食雨,鬼神都在夜里边痛哭流涕。拿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这样一个壮举。
传说是黄帝时期的史管仓颉所造,距离今天已经有5000年历史了。
  文字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文明诸要素中,文字产生是最重要的标志。因此,中国古代在什么时候发明了文字,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传说黄帝史官仓颉发明了汉字。史实虽无法详考,但它反映了汉字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已无法知晓了。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么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画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汉字的读音从何而来,是个谜。
  世界上所有流传下来的文字的读音从何而来,是个谜。
  请注意,我在这里要讲的是汉字读音的来源,而不是汉语语音的来源。关于语音的来源,我在汉语的语音起源一文中已经讲述过了。本文只讲汉字的读音。也许有人会问,汉语的语音不就是汉字的读音,汉字的读音不就是汉语的语音吗?如果你真有这样的疑问,说明你没有真正弄清楚“汉语读音”和“汉字读音”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我简单说明一下,汉语语音包括汉字读音和非汉字读音,反过来说汉字的读音完全属于汉语语音的范畴。打个比方,我们把汉语语音比作妈妈,那么汉字读音就是个儿子。
  汉字读音是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概念,我们通常说认识某个字,一个最主要最关键的指标就是知道它读什么音,开口能够读出它的音来。比如“王”字,三横一竖念王,国王的王,谁不知道啊,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它读“wang”音,但它为什么要读“wang”音,我们并不知道。换句话说,就是“wang”这个读音是怎么来的,是从何而来的?我们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老师说它读“wang”音,我也读“wang”音,还有大家都读在“wang”音,我也读“wang”音。我敢肯定谁要是在学校里说,报告老师,请问“王”字为什么读“wang”音,老师的回答肯定是,哎哟,你是不是发烧了说胡话,快去找校医瞧瞧吧。还有,你不耻下问,逢人就说,请教“王”字为什么读“wang”音,你看吧,满大街的人都会指着你说三个字——神经病。
  尽管我们不知道汉字的读音是从何而来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汉字的读音是一定有来源的。因为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事情是凭空从天下掉下来的。如果你有幸碰到天上掉下来的事情,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天上掉下来的事情在从天下上掉来之前,它在哪里,它又是如何跑到天上去的呢,它又是如何一个不小心掉下来了呢?所以,我们要相信,水有源树有根,汉字读音有来源。
  事实上,几千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汉字读音来源的研究。第一个研究汉字读音的人是东汉的许慎,他写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成为后世汉字音、形、义研究的模范,一致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人的研究敢超越《说文解字》。在这部汉字经典里,许慎虽然没有研究出汉字读音的来源,但他对汉字读音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六书音韵,即汉字音韵学的研究成果非凡,现在人们使用的汉字音韵学,仍然是对六书音韵的继承发展。自许慎以后,汉字学者对汉字读音的研究大都侧重于音韵声律,对汉字读音的教学研究没有大的进展,而对汉字读音的来源研究则完全停止下来,认为那是以人类的智慧无法实现的理想。
  由于许慎自身和社会的局限性,许慎对汉字的解释有很多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来源是许慎的六书造字理论。六书造字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六书造理论中,严格地说只有象形是原始的造字方法,其中的指事、会意和形声是汉字的创新使用方法,这种创新使用的结果是出现了新汉字;转注和假借也只是一种用字的方法,而且这种用字方法不会出现新汉字。鉴于六书造字理论本身的缺陷,直接导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错误解释。这一点,我在字形来源一文中有全面的描述。我们运用汉字读音来源可以很轻松地发现《说文解字》对某些汉字的错误解释。
  那么,汉字的读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换句话,“王”字为什么读“wang”音,这个读音到底是如何来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汉字读音的几种来源。我们知道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就是人们最初造出来的汉字,每个汉字都和一种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的特征非常相象,让人看上一眼就知道,嗳,这是那个什么什么。我举几个在学术界没有争议的象形汉字,如“日”、“月”、“鸟”、“鱼”、“鹿”、“羊”等。这几个汉字在甲骨文中很明显地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的特征部分描画了出来。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甲骨文之前,这几个汉字的形状就完全按照事物的轮廓或特征描画的。因此,我们称之为象形字。
  象形字代表的事物本身有的能够发声,如动物类的“鸟”、“鹿”、“羊”等,有的事物本身不能发声,如自然类的“日”、“月”等。
  我讲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就要猜到我下边要讲什么了,是不是汉字读音的来源就是象形字代表的事物本身所发出的声音?汉字的读音基本就是这样的来源的,但并不是能够发声的动物类所发出的声音就是它本身的汉字读音,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某个能够发声的象形字自身的声音往往被借用作其他汉字的读音。我们还举“王”字为例,《说文解字》把它解释为会意字,“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在这里我们不妨反问一下,“一贯三”为什么是“王”字,为什么要读“wang”音?对于一个汉字来讲,它的形源我们弄不清楚,它的音源我们弄不清楚,那么它的义源我们更无从谈起。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一贯天地人三才为王字”这个解释很有点拍封建皇帝的马屁的味道。既然有拍马屁之嫌,那么它的解释肯定就靠不住。
  我讲到这里,有些性急的朋友肯定要问我,许慎解释错误,那么你的正确解释是什么呢?我告诉大家,“王”是象形字,象虎面之形。你只需看一下“王”字的演变过程,再把与老虎的面容对照一下就明白了。民间传说老虎额头上有个“王”字,为了研究,我拍摄了能够拍到的所有老虎的面部照片,没有一只老虎的额头上有“王”字的。如果老虎的额头上真的有个“王”字的话,许慎绝对不会把“王”当会意解释的。话又说回来,老虎额头没有“王”字,“王”字又如何会象虎面之形呢?老虎额头上虽然没有“王”字,但却都有两横。这两横就是“王”字上边的两横,“王”字下边的一横是“虎口”,中间一竖乃是虎鼻。所以,“王”字是象形,象虎面之形。
  下边我们再讲“王”字读音的来源,非常简单,“王”字的读音来源于狗叫,换句话说,就是“王”字就是狗叫的声音。起初,人和狗都不认识老虎,都不知道老虎有多么厉害,狗一见到老虎,就狂叫不止,想冲上去干掉它,可是一经实战,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愚蠢。通过经验的积累,人和狗都明白了,那个面形象“王”字的家伙惹不起。
文字起源于象形,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就有了史学界公认的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是一个陶文,在许多陶器上都刻有此符号。有专家将其释为“旦”,即在泰山上点燃圣火以祭祀从东方升起的太阳。近来,有学者把它释为“炅”。① 然而,这种只在大汶口文化期出现的族徽文字只是作为一种部落图腾的符号来供人崇拜,根本没有汉字的特征。可能这种系统的文字早就失传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可知的最早的雏形是甲骨文。目前,我国的甲骨文发现地数量最多的有三个地方:一是河南安阳小屯;二是陕西周原遗址;三就是在山东桓台的史家遗址。三个遗址,河南小屯的甲骨数量最多,但年代已经是商代晚期;周原遗址也出大量甲骨,可是更是晚至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而山东桓台的史家所出甲骨文为岳石文化晚期,虽然字数少,且不释,但在年代上要早于殷墟所出甲骨。②由此,我们可推想,汉字体系很可能形成于山东,以后逐渐传播到其它各个地区。然文字体系已经确立,且与现代汉字具有传承关系,那它必有其原始读音。而我们现在正是要研究汉字的读音的由来以及 如何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大凡上古汉语,无非是五种基本音:喉音、舌音、牙音、齿音以及唇音,而没有现在的鼻音。这是音韵学家所归纳的5种上古基本音。依此可知,我们的祖先的语言也无非是这5大类发音。这是由人类或某一人种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
中国古代给难字注音一般用直音和比况的方法。即分别是以一个与难字同音的字标注之和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作参照,说明某字读音与此字相像的注音方式。③这种注音方式的局限性大的大,遇到读音怪僻的难字则无法。大概于东汉末年,出现了反切。即用两个字,取第一字的声母与第二字的韵母来注音。当然,取两种单音节来标注一个字,就容易多了。但是,古代的注音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不能全面地诠释上古读音的规律。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反切以及古代注音问题。
要研究汉字读音,必先追溯其起源。首先就要谈谈汉字是先有读音还是先有文字。其实,这个问题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把视野扩大到全世界则不难发现:各个民族几乎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而真正有文字的却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且那些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都是些大国强国。而那些小部族则只保留自己的语言,无文字。从这一点上,我们似乎可以了解到人类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但有没有特殊情况,则无从知晓
发明文字的传统
猪叫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叫,你周围的人也这么叫,所以就都叫猪了,这是祖先留下的传统,大家就公认这么叫了,就好像“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直线一样”
三、通假字归纳
前面提到了通假字的现象,有很多通假字其实也是后来的同族词、同源字。通假字也与古汉语读音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总体地归纳通假字的各种类别。
1、在缺少形声字概念时古代的一字多义现象和文字所含引申意
这种形式的通假字是最为常见的现象。基本可以理解为读音相同或相近,古文献为独体字而引申义颇多。后来为了区别其本义(有的是引申义)而多加形旁以专门表示其单独一个含义。在同族词中也不乏少数。如:反—返、原—源、县—悬、知—智、粥—鬻、道—导、女—汝、冬—终 等等。
异体字就是读音与意思全都一样,只是文字字形不同的两个或多个字。又称异文。有些异文系先秦诸国文字的写法相异而形成。它们有的是形旁不同;有的声旁不同;有的多加了形旁;有的少了形旁;有的亦形亦声;有的甚至字形完全不同。比如:气—炁、上—尚、于—於、毋—无、荤—獯(古音相通)、蒍—薳(中原与楚文字的差异)、厥—氒、率—帅等。楚简中有一款“谋”字,作。即从母从心,母亦声。形旁为心,重在说明谋为心理活动;以母为声,则是其受地域语言文化的影响。现在还有很多方言“谋”“某”“母”语音相仿或读音不分的。以上属于字形完全不同。和—龢(亦形亦声)。淹—淊(声旁不同)。形旁不同的在出土古文献中常常有,如:上博楚简的《诗论》,将“颂”写作“讼”;欲字在出土的楚简帛中写作,从心从谷,也有在谷字下加走之底的,而现代虽然也有一种写法“欲”,但实为少数;出土的青铜器的铭文上有“唯”作“隹”;“作”作“乍”;“徒”作“土”;“滕”的右下角“水”作“火”;“邾”去掉邑旁加入一个蜘蛛的象形作形旁;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其铭文“勾践”作“鸠浅”。“践”“浅”二字形旁不同。这种现象在出土文献中数量极多,被称做偏旁互换。如:木和禾,人和刀,皿和血,殳和文,舟和凡,月和肉等;在两周金文中的“率”字多加了走之底,更形象地说明“率”的运动性;楚简里有一款“仁”字,从千(人)从心,突出了“仁”是一种心理状态。这是多加了形旁。云梦秦简中将“何”作“可”,战国青铜兵器铭文“赵”作“肖”。
这是缺少形旁。此种通假字不见于任何传世古文献典籍中。
3、古音相同或相近,今音完全不同且字型不同
亡—无、塞—息、夏—雅、旅—鲁、倍—背
① 亡—无 传世典籍都有例子。见于《列子》等有“亡以应”句式,《吕氏春秋》作“无以应”。出土的三孔布“无终”(春秋时的地名)作“亡冬”。“亡”“无”二字古音极其相近。之所以通假,可能和“诸侯异音”有关。
② 塞—息 在湖北枝江百里洲发现的息国青铜簠中,铭文“息”作“塞”(底部作“共”)。⑦塞、息二字古音相同,皆读若s[ē]—;
③ 夏—雅 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诗论》部分,“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而在发现楚竹书之前,“夏”“雅”二字已经证明古文互通。
④ 旅—鲁 古音皆为l(зˉ)—,《尚书·旅獒》篇有学者认为其中的旅国就是鲁国。
⑤ 倍—背 古音相同,可互通。《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倍德”一词,即当“背德”讲。而《尔雅·释器》有“肉倍好谓之璧”的说法。此处的“倍”则是大于的意思。
4、古代错别字
这是由于古代读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字形十分接近而在文献中误写导致以讹传讹的现象,约定俗成后被当作了通假字。
如:《左传·襄公八年》:“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其中“杖”通“仗”,“老”通“劳”。“老(劳)”是使动用法,即使楚国劳顿。“劳”与“老”上古读音相同,读若lāo。但是研究“劳”与“老”二字各有各的含义,且甲骨文何金文都有“劳”字,不存在假借的必要。或许这也是《左传》对此字约定俗成留下的永久性谬误吧。至于字形接近而被误写的最有名的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鲁鱼亥豕”的例子。即把鲁字写成鱼,把亥字写成豕字。反映出这两组字在古代字形相若,很容易混淆而被写错。类似这种错别字在出土竹简中非常容易看到,因为那毕竟是由一个人长时间手写而成。
四、汉语音的变异
前文一再强调古音与今音是有所差别的。那么语音具体是如何变异的呢?一时说不清,而且就连上古音转变为中古音的具体过程也全无资料,无从考察。自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战乱频仍,汉民族逐渐向南迁徙。第四世纪,北方大族和流民大批南下,吴方言不能不大受影响。江西和广东的客家,也是这个时候由中原南迁的。粤方言区的汉族人民入粤的时期更早,秦始皇略定扬越,发卒五十万戍五岭。从此以后,汉族在广东发展起来了。就语言方面来说,离开中原越早的,保存古音越多。六朝以后,汉语方面更加分歧了。北方是汉语的策源地,北方的汉语无论在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都发展得最快。周德清《中原音韵》等书批评切韵系统为“吴音”,以为不是中原旧韵,实际上不是这样:越是离开中原远的,越能保存“中原旧韵”,而北方话反倒先发展一步,不能保存“中原旧韵”了。⑧也就是说,我国南方地区还保留了许许多多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中原古音。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谈谈保留古音的条件。在传统典籍中,有些文字在语法里有不同于普通时候的语音,这种读法叫做训读。如:“妻”作动词时读qì;“叶”当地名讲时读shè;“夏”当地名讲要读jiǎ(阳夏)等等。有些姓氏的读音也与普通时候的语音不同,如“仇”读qiú;“贾”读jiǎ;“盖”读gě;“单”读shàn等。最后是古代专有人名和各种称谓。如:汉朝有人名郦食sì其jī;匈奴王称谓是单chán于;卿大夫的封地叫采cài邑等。它们都与后来的北方话相去甚远。然而我们在谈到专有名词时,仍然要念这些音。这些读音虽然也不是标准古音,却与后来的北方音比起来更接近古音。那么,北方音为什么也能相对保留一点古音成分呢?
“中原旧韵”在南方各地均有分布,且语音系统繁多,差别甚大。无论从语法还是从语音上都不同程度地接近古音。而北方语音之间则没有南方语音之间的差别大。那是由于历代统治阶级都以中原为其政治文化中心,语言具有趋同性。它们逐渐被北方少数民族语音所打乱而变得不纯正了。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得汉化运动兴起,各民族都开始学习汉语。但是诚如一个外国人初学汉语一样,刚开始学得汉语音并不纯正,可能还会带点“胡腔”。尤其是在“五胡乱夏”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毕竟胡人是统治阶级,它们学习汉文化、汉语已经很不容易,不会由于语音不正而一心学到与汉人的一样。所以多多少少保留了他们的语言习俗。比如有些声母与韵母相拼读音很不顺口,还有汉语的入声胡人读起来很不习惯,于是他们就按照他们的语言习俗更改了汉语本身的读音。而在阶级底层的汉人却无法纠正其错误,反倒由于要与胡人进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而被迫学习他们的不纯正的汉语。就这样一代一代以讹传讹地把带有“胡味”的汉语保留下来。最后,在北方的汉人就忘记了自己以前的“中原旧韵”了。而那些在口语里不经常说的词(一般是专有名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保留古音了。举一组同族词来证明一下:
元 完 鼋 沅 院 阮 顽 寇 冠 玩 皖 刓 浣 莞
上面的一组同族词都是以“元”为原始的声旁。“元”古音读若 gзǎn & k(зˉ):。后者在古音里也很少见,“元”的一个同源字“寇”其语音渊源就来源于此,它基本保留了古音的原样。甲骨文里有“寇某”的说法,即攻击侵略某地的意思。这个字在古文献里用的频率不高,可能就是因为用的人少而使之变异较小。下面我们主要谈一谈它的重要读音gзǎn。很明显,“阮”“莞”“冠”组与其古音最为接近。那是因为“阮”是汉族姓氏(声母变为r,是地域方言作用),“莞”分别有地名、植物名和上古书面用语三种含义三种读音,但读音都与古音接近;“冠”是古代贵族才能戴的帽子。这些词在口语里都用得极罕见;“浣”(声母变异)次之,其声母变为h,h为喉音,发音极轻。在某些方言里管洗衣叫“浣”,这虽然是口语,但不大众化;“皖”“完”“玩”“顽”“刓”组再次之,干脆连轻音h都消失了。其中“皖”是地名(安徽安庆一带)。这些字有的虽有可能在口语中用到,但民间用的较少,似乎更多应用于官方话和书面用语;而“元”“沅”“鼋”“院”一组秉承上一组音,把w音讹变为yu音,这在韵母音变异中最为广泛。除“沅”外,其余在民间口语或地域方言中应用最广泛,所以与古音相去甚远。而“沅”只是一个特例。沅江地在湖南,可能由于唐宋时代北方移民来到这里按照他们的习惯称呼江名,遂约定俗成了。
前面讲到有很多组同源字内部之间读音差异较大,为了能更加清晰地勾勒出其变异规律,笔者经过细心整理,现将汉语同族词的标准语音的变异规律列出如下:
注意:以下标音中,不标注今音。只标注古音、方言音及训读音。
1、 汉语同族词声母变异规律举例:
m—b组 一部分唇音(b)转换为鼻音(m)
古今音对照: 满buàn 曼bàn 美bì 母biù,木b(зˉ)— 末buà & b(aeˋ)—T 未同源妹b[ē]— & bī,这一组与“本”字今音声母相同。且它们分别指整棵树、树梢、还没到树梢和树根,都与树有关,读音相近,是组同族词。“盟”与“冥”古为通假,都读若bǐng。
今音对照: 绵——帛 密——必 秘——秘(多音)
广东方言与古音对照:望móng——b(зˉ)[ng]~~~ 无mǔ——bǔ~~~
英语语音与汉语译音对照:孟加拉国——Bangladesh
m—w组 今音对照: 妹——未 迈——万 芒&氓——亡&望
江浙吴方言与今音对照:万mò
广东方言与今音对照: 无mǔ
q—k组 古今音对照:漆kī、犬k(aeˋ):n、启k[è]、区k(зˉ)、 曲kiāo & k[è]— & kiào… 奇kiā
训读与今音对照:恪què
b—f组 今音对照: 贬——乏&泛 包——枹 卜——赴 跋——黻 拨——发 福——逼 坂——反 巴——肥 不——否 薄——缚
古音与同源字对照:武bù——赋 (无、舞、武、巫古音接近,且声母都是b)
专有地名读音与今音对照:费bì
j—g—h组 古今音对照:间gàn 角gà:K 介gài— 金gī:M 加 & 家——gā 甲gā— 行giǎ:N 久gù— & giù— 君&军gūn
今音对照:既——概 窖——告——浩 菅——官居——古 粳——更 缄——感——撼 戛jiá——嘎 &戈(古代“戛”通“夏”,“戛”在甲骨文中正像一个面貌狰狞执戈作战的武士形象)戋——戈 亘——洹 缑——侯 奸——干 巨——柜 军——荤&浑 金——淦 高——蒿 讲——觏&媾 高——毫&豪 古——胡&涸 圭——街 艰——汉 舸——何
训读与今音对照:句gōu 革jí
训读与古音对照:其jī——gī 夏jiǎ——gā 车jū——gī
古音与同源字音对照:鱼gǐ——蓟
x—h组 与上面一组息息相关。
古今音对照: 咸há:M 夏h[ē]: 许hi:ā 喜hì匈hiōng 血h[ē]— & hз[è] 学hà— 希hī 享hi(зˋ)[ng]
今音对照:许----浒 下——吓hè 咸——憾 宣——桓 獯——荤(通假字对照) 行xíng——珩héng
英语语音与译音对照:希特勒——Hitler
j—q—x组 古音对照:胥qì 象qīng~~~
今音对照:煎——前 己——起 基——其 君——群 剂——齐 漆——膝 沁——心 句——劬 聚——取 接——妾 堇——勤焦——瞧&樵 卷——圈 竣——悛 缄——咸 检——险 昔——籍&借 鸡——蹊——奚 栖——西
训读与古音对照:车jū——qiā
训读与今音对照:且jū
g—q组 其实可以把它与j—q—x组和j—g—h组联系起来。
古音对照:奇gǐ 羌giū
今音对照:龟——龝 甘——钳 感——针 & 葴 苟——劬 & 朐
多音对照:龟guī——qiū
sh—x—s组 古今音对照:心shīn 绍xiào 悉sh[è]—K 象shāng: 西sāi & s[ī:] 是s[ī:] 甚sà— 夕sh[è]—
今音对照:晒——西 少——小 肃——萧 夕——飧 & 夙 厦——夏 梢——肖 湿——显
上古同音字今音对照:息——塞 s[ē]
鄂西方言与今音对照:些suō
江西方言与今音对照:水xù 书xū
x—zh组 可附属于上一组。
今音对照:肖——赵
s—ch—sh组隶属sh—x—s组
古今音对照:产sà— 山sā:N & sзā:N
今音对照:产——萨
er—n—j组 古今音对照:二n(зˉ)&:[ng] & j&ī 尔nī: & j&ì 耳jì— & nì & niǎ 而jǐ
今音对照:尔——你 贰——腻 而——耐 耳——聂 二——廿 儿——郳
就我个人看法来说吧 读音的问题 就是一点一点地约定俗成的 没那么复杂 看他们都复制那么多东西 犯得着吗。
至于是谁造字的,倒是有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可我觉得即使有这么一回事,也不太可能是他一统天下的文字的。应该是约定俗成 然后他做了总结。
就这样。他们搞那么多复制的 看得眼疼…… = =b
仓颉造字是众所皆知的,但以前我也听说过字并不是他造的,而是在有字的基础上他归纳补充完善的。
读音就不是很明白了,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先有音而后有字的,语言是先文字出现的,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所以应该是先有音,而后根据音和义来造的字。
其实 先人造字往往都是象形而来的 比如说呢马字k jpg 还有舞365x700 36k jpg
象形字311x567 40k jpg
于福利独创象形字《舞》 , ...
至于发音 就是造字人 的想象力了
佩服,咬文嚼字到此程度,都把深奥
的哲学问题和牛角尖联系起来了,佩服
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公鼎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