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科学二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摘要: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 ◇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先融化再炭化变色。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既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又能像倒水一样倒,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10、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
  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2、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发现铁锈的特点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较脆)、(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已经不再是铁了。因此铁生锈了是属于化学变化。
  13、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时间稍长后还会产生沉淀物,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5、哪些食物含有淀粉?(记忆)
  类别          食物名称
  含有淀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    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16、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以下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1)涂油漆;(2)浸在油里;(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4)制成合金;(5)电镀;&&
  17、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18、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消失,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 &? &? &? &? &? &? &? &? &? &? &?
哆啦A梦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猫型机器人,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大雄解决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进一个奇妙、充满想像力的世界...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2011-01-21 20:..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 张晓珍的博客
我们一起成长
)、)、(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
),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香蕉温度较高的地方)、(云杉寒冷的地方)、(苔藓阴暗潮湿的地方))、(海带海水中)。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2)。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
)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研制开发的&太阳能窗&,是由嵌入两个大玻璃天窗的多个透明塑料板构成的。每个小塑料板都有几十个小金字塔的模块。
)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
),如小提琴),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声)。
(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
、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不能传递声音。
。)(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发布于日 16:25 |
阅读数(13279)
此文已被""推荐到博客首页"",奖励20分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12
评论数量:9
访问数量:404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上册科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