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理论文章怎么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政治-文轩网
定  价 : ¥25.00
文 轩 价 : ¥25.00
配 送 至 :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请选择
所属分类 :
促销活动 : 暖春惠购:图书音像包邮,满99-10,149-20,299-50,499-100
购买数量 :
件 此商品已售出0本
服  务 : 由"文轩网"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购买最佳搭配 定 价:¥25.00 文轩价:¥25.00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开 本:32开 页 数:203 印刷时间: 字 数:274.00千字 装 帧:平装 语  种:中文 版 次:1 印 次:1 I S B N:2
重磅推荐 文艺小说 少儿童书 经管励志 居家生活 科技考试
¥29.60¥39.50
¥28.00¥35.00
¥17.00¥25.00
¥25.80¥38.00
¥24.50¥36.00
¥21.30¥32.80
¥30.70¥42.00
¥51.50¥79.20
¥15.60¥22.00
¥21.00¥28.00
¥26.30¥39.90
¥24.70¥38.00
¥25.90¥39.80
¥22.80¥35.00
¥28.80¥39.50
¥32.30¥46.80
¥25.60¥35.00
¥19.40¥29.80
¥18.20¥28.00
¥26.70¥39.80
¥25.60¥35.00
¥25.80¥38.00
¥25.80¥36.80
¥56.90¥79.00
¥61.10¥91.20
¥12.80¥18.00
¥51.00¥69.80
¥20.60¥29.00
¥12.60¥18.00
¥13.00¥18.00
¥193.80¥285.00
¥7.20¥10.00
¥10.20¥15.00
¥544.00¥680.00
¥9.00¥12.50
¥11.20¥16.00
¥31.50¥45.00
¥25.90¥39.80
¥44.20¥59.00
¥33.30¥45.00
¥36.80¥49.00
¥15.80¥22.00
¥28.70¥39.80
¥25.10¥38.00
¥23.10¥35.00
¥16.30¥25.00
¥41.80¥58.00
¥33.30¥45.00
¥26.30¥39.90
¥22.10¥32.00
¥21.30¥32.80
¥22.40¥32.00
¥25.50¥39.80
¥22.60¥32.80
¥24.80¥36.00
¥27.50¥39.80
¥47.60¥70.00
¥27.50¥39.80
¥31.90¥49.80
¥25.20¥35.00
¥150.30¥167.00
¥145.80¥162.00
¥147.60¥164.00
¥145.80¥162.00
¥148.50¥165.00
¥146.70¥163.00
¥125.80¥148.00
¥72.20¥85.00
¥51.00¥60.00
¥51.00¥60.00
¥46.80¥55.00
¥51.00¥60.00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出版社将于近期推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权威学习读物。本书由文件起草组编写,收录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要文章,着重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100多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和阐释,是学习和理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权威性辅导读物。&&&&
隐藏全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1)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习近平(3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张德江(48)坚持党的领导依规管党治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王岐山(61)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许其亮(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李建国(82)加强涉外法律工作汪洋(93)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孟建柱(10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栗战书(117)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杜青林(127)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郭声琨(137)推进严格司法周强(148)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曹建明(16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1.如何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1)2.为什么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4)3.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6)4.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9)5.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11)6.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3)7.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5)8.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9.为什么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19)10.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1)11.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22)12.为什么要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4)13.为什么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26)14.为什么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8)15.为什么要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30)16.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31)17.如何理解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33)18.如何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35)19.如何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37)20.怎样理解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38)21.怎样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40)22.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42)23.怎样理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43)24.如何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45)25.怎样理解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47)26.怎样理解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48)27.怎样理解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50)28.为什么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51)29.为什么要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53)30。如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55)31.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57)32.为什么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59)33.推进综合执法有哪些新举措?(61)34.如何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63)35.怎样完善执法程序?(65)36.为什么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66)37.如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8)38.为什么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70)39.怎样全面推进政务公开(72)40.如何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74)41.如何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76)42.如何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77)43.如何优化司法职权配置?(78)44.如何理解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80)45.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82)46.如何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84)47.如何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86)48.如何完善审级制度?(88)49.怎样理解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90)50.为什么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92)51.如何明确司法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93)52.如何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96)53.如何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98)54.如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100)55.如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101)56.如何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104)57.怎样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106)58.如何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108)59.为什么要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0)60.为什么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13)61.怎样理解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14)62.为什么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116)63.如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118)64.如何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120)65.如何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122)66.如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124)67.如何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126)68.如何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128)69.如何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130)70.如何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132)71.如何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133)72.如何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135)73.如何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137)74.怎样健全行政裁决制度?(139)75.怎样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41)76.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为什么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143)77.怎样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145)78.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有哪些重大举措?(147)79.怎样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149)80.如何加强律师队伍建设?(151)81.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的意义是什么?(153)82.如何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155)83.如何逐步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157)84.为什么要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158)85.为什么要组织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纳入司法考试必考范围?(160)86,如何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162)87.怎样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建设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163)88.怎样理解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165)89.如何理解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尊严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尊严?(167)90.如何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169)91.如何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171)92.如何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173)93.为什么说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175)94.为什么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177)95.为什么说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179)96.如何依纪依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81)97.为什么必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相依法办事能力?(183)98.如何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185)99.如何理解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意义(187)100.如何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189)101.如何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191)102.如何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193)103.为什么要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194)104.怎样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196)105.如何理解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198)106.为什么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199)107.怎样理解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01)&
隐藏全部&&
好评 中评 差评 天猫评论
文轩网作为纸质出版物网络销售平台,所售图书均为全新正版,请放心购买。
文轩网图书/音像单笔订单满38元免运费(内蒙古、青海、海南、新疆、西藏、宁夏及海外地区除外)。未满38元全国运费5元/单。
与文轩网合作的物流公司有:申通/圆通/CCES/港中能达/邮政经济快递/邮政平邮等。(发货系统自动匹配,暂时无法指定快递)
没有解决您的问题?
暂无提问,您可以咨询我们,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响应~您的位置:
小龙潭监狱党委理论中心组 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文章来源: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小龙潭监狱
发布人:宣传教育处管理员&&&&发布时间: 16:13:33&&&&[
10月29日,小龙潭监狱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党委理论中心组第五次集中(扩大)学习活动,监狱党委班子成员、除值班外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学习由监狱党委书记、杨监狱长主持。
监狱党委班子成员分别领学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精神,25日云南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省委九届75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曹建方、辛维光在省委召开的部分省直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座谈会的讲话精神等;宣读了《中共云南省小龙潭监狱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杨监狱长、政委吴东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分别作了学习交流发言。
杨监狱长交流发言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奏响了“依法治国”最强音,使法治中国的主线日益清晰,是做好新时期监狱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监狱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树立依法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意识,全力确保监狱安全稳定;要依法完善制度流程,深入推进监狱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要创新教育改造模式,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要规范生产建设和投资项目管理;要加强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监狱警察队伍;要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严格进行执法监督,确保各执法环节体现公平正义。
吴政委交流发言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总体目标,设置了五个体系,提出了六大任务,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宣示了党高扬法治旗帜、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的坚定信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真抓实干切实做好依法治监工作,要抓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统一依法治监思想;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确保依法行刑;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狱执法能力;要创新工作思路,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要规范监狱权力运行,依法治监。
杨监狱长作会议小结,并针对抓好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增强做好监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强化学习。各党总支(支部)要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坚持真学真用,坚持带着责任学、带着信仰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领导带头学,切实把全会精神学深学透,做到融会贯通;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组织宣传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学习,确保学习活动全覆盖,确保全会精神入脑入心。三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崇尚法治、信仰法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促进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要真正树立法治精神,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四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20号文件,认真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抓紧推进监狱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等,努力确保监狱“三个安全稳定”,实现监狱转型跨越发展目标,为建设法治平安云南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访问量:1352474
今日访问量:21
总的信息数:112
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滇IPC备“法治中国”的浙江实践摘要:好网小编整理了15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范文,适合各行各业学习。
第一篇:通用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上,把包括党章在内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国家法治体系建设中,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四个方面的部署中,都有针对反腐加强设计,体现出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为扎紧权力的笼子提供了刚性的法治力量。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传递出正风肃纪将成&新常态&;,完善党内法规定&时间表&,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等一系列反腐倡廉新信号。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之后,我们认为:法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离不开法治支撑,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依法开展,国家防震减灾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法进行。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如何把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和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学习,争做会议精神的宣传员。要高度重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要将全会精神列入单位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指导好全体党员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狠抓落实,争做依法治国的践行者。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法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离不开法治支撑,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依法开展,防震减灾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法进行。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是全面、系统、整体性的,地震系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必须紧密结合防震减灾工作实际,主动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不断提高依法开展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地震行业管理水平,用法治的手段破解事业发展难题,促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持之以恒,争做作风建设的排头兵。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大会上的讲话,是一份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的宣言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警惕&四风&问题的反弹,继续抓好单位&两方案一计划&的整改落实,结合我局实际把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不断提高我局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要求,坚决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好党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出现的腐败问题、苗头性问题和不良倾向,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有力遏制、决不手软。
 四、统筹兼顾,争做履行职责的落实者。认真做好岁末年初的各项工作。督促全体人员认真把握好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吃透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地震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统一思想和行动,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好《决定》,特别是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要求,依法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以上就是本人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今后,我们要在工作中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为契机,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自身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依法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心全意服务全县人民,为我县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第二篇: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将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分析认为,将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体现出中共对执政规律与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跃升。有媒体指出,本届四中全会研究&依法治国&,既关乎共产党自身建设也关乎国家发展命运。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我们党探索执政规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对依法执政的探索也全面展开。在我国,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前提,没有依法执政,实现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也就无从谈起。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仍然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不依法执政、不善于依法执政的现象还存在。
  实践,只有坚持法律至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才有坚实基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才能获得蓬勃动力,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坚持法律至上。法律是现代社会最有效的社会调整机制,它所具有的规范性、权威性、公正性、强制性、程序性、效率性是其他任何社会调整机制无法比拟的。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在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法律至上首先要确立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约束,决不允许任何人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执政为民理念,首先就应高度重视法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法的制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法的实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直接领导和掌握着国家政权。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党坚持依法执政,就是党依法领导国家,依法掌握国家权力。因此,党能否坚持依法执政,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能否依法行使。只有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
三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坚持执政为民。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充分而有序地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根本保障。我们党要执政为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使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群体都充分而有序地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越充分,我们党通过国家权力对这些利益的权威性配置就越能充分反映民意。我们党的立法是人民利益的体现,执法是人民利益的实现,司法是人民利益的保障,法制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民的利益。
第三篇:机关干部职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0月20日,举世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有关全会的最新报道,认真学习会议公报,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各项贯彻落实工作。以下是本人对于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些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机关领导对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关工作作出初步安排,近期将对全局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出部署,各部门将全力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同时,将组织一系列重点专项工作,起草好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组织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带头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三服务&工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学习了会议公报后,大家都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最大范围凝聚了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改革信心,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以全会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增强参谋服务工作能力,努力在推进云南改革发展中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谋划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工作,改革举措细致到各个具体领域。我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改革更加全面、深入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
  身边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我一样都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涉及众多民生内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期盼。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第四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本次全会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将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就新的路线图。这次&关键性会议&,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反腐的工作抓得是非常的紧,看作是工作的重点,对于群众教育路线的开展和落实,机关干部也在积极的响应中。此次的改革能不能将反腐 &进行到底&,让权利在阳关下运行?民众对反腐的期待很高,如何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如何完善监督渠道让全民参与反腐治贪&&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自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以文教化的思想,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不断延伸、积淀、传承,形成了中华文明优渥的资源宝藏,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应植根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中汲取精华。文化的繁衍贵在传承。近代以来,&世界历史& 潮流的冲击、西方文明的侵入造成了中国民族自然历史的断层,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作为民族灵魂的文化传统时常处于休克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迅速增强,伴随着对外界的真切了解的增加,中国正逐渐恢复文化上的自信,恢复对本民族历史传统应有的尊敬。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个负面的信号带给执政党很大的考验,即&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在逐渐减弱,中国社会正在物质化、碎片化。&而这种信号正以一个个道德悲剧反馈于世,即&三聚氰胺、动车出轨、瘦肉精、地沟油、小悦悦&及社会群体事件的不断上演。这种状态下,如果不积极的寻求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长久以来的发展将不可避免的误入歧途。
  有人说将文化再造与联系到一起,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其实不然。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廉政建设中同样具有独特作用。在我国,廉政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曾提出,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而欧阳修的《廉耻论》到郭允礼的《官箴》,后者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吏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成为对&公廉&最为后世称道的经典阐释,对中华廉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来,四代领导集体和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文化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在迈入文化时代的历史转折期,执政者或是理论学者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大致的范畴不离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建立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必须要有坚强的廉政环境做后盾,廉政建设也只有在注入文化的基因之后,才会赢得恒久的生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要有坚强的政治保障。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978年,中国只有宪法和婚姻法等寥寥几部法律。而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已经达到242部。这样的数字,折射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科学立法推动社会转型,打造法治政府,司法改革保障公平正义,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蓝图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此次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体现了一以贯之的治国思想、执政理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从打虎拍蝇反腐败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民生持续改善到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离不开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要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好执政使命,建设好法治中国。
第六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 &法治中国&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性路径选择。
  法治中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法治中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基础、政治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点决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法治中国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决定了法治中国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来进行,并进而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法治理念及法治模式。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法治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提醒我们,应保持相当的政治敏感甚至政治警惕。法治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法律区别于一般的科学技术,虽然法律本身也具有技术性的特点。此外,一国的法律还体现意识形态和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的考量。法治中国建设必须满足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必须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必须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大局。
  法治中国的根本立足点是中国国情
  毛泽东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为此,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多元。因此,法治中国建设必须直面中国的现实,有效解决中国问题,&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即&以法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的思想共识、价值共识、制度共识和行为共识,为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具体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法治建设的核心是服务于经济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在社会体制改革中,法治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即通过建立良好的法律运行机制、促进法律秩序的形成来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并进而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条件,减少政治体制改革的风险。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法治文化,即培育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生态文明,即依据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治体系,以法治来保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国家主权、实现国家统一上,坚持&一国两制&原则,更加强化大陆的内地法与港澳台法、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协调发展,以法治来维护国家主权、实现国家统一、保护国家利益,从而保障中国的和平发展。
  法治中国的本质是中国的有效实践
  法治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尽管法治本身也包括文化、理念或思想体系。早在2008年,吴邦国同志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2013年2月,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
  中国的法治文明是世界法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的法治分享了现代西方法治的某些原则、理念。同时,我们应当注意,法治中国建设实践不应受到&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在我们的法治实践中,应关注中国法治实践的成功做法、经验,尽管这些做法、经验可能并不符合西方法治国家的条条框框或法学教科书的概念、定义;在坚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关注中国法治实践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各地区、各层级尤其是基层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公正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确实有效并且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法治的做法,并及时以法治的制度形式巩固下来,使法治真正成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改革和建设的有效实践。
  法治中国具有世界意义
  &要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世界&。法治中国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立足点是中国国情,法治中国的本质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有效实践,这丝毫不削弱中国法治的世界意义。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一方面,中国法治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近现代以来国际社会提供的基本条件,比如市场经济、民族国家、全球化等。体现在法治上,中国法治也必然以 &宪法和法律至上&、&依法治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法治来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这些原则或理念作为法治建构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繁荣稳定,对于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法治中国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能够探索并建立其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同时也是为全世界、全人类法治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为全人类精神文明和全世界法治文明增添宝贵财富。
第七篇:基层干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0月20日,举世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有关全会的最新报道,认真学习会议公报,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各项贯彻落实工作。以下是本人对于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些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机关领导对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关工作作出初步安排,近期将对全局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出部署,各部门将全力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同时,将组织一系列重点专项调研工作,起草好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组织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带头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三服务&工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学习了会议公报后,大家都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最大范围凝聚了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改革信心,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以全会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增强参谋服务工作能力,努力在推进云南改革发展中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谋划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工作,改革举措细致到各个具体领域。我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改革更加全面、深入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 身边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我一样都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涉及众多民生内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承诺。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第八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汇总
 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告诉我们,当前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就是有效地实施法律。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的主体,能否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无疑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
  从重立法转向重执法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心从&有法可依&逐步转向&有法必依&,特别是突出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既是法治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法治发展历史阶段的要求,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从法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及世界范围法治国家建设的经验看,有效地建设法治国家,首先必须制定法律,然后才能严格实施法律。特别是在完成大规模立法活动之后,必然面临如何实施法律问题,即如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有法可依&。直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
  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执法和司法在以前不重要,而是说过去30多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如今,这个战略目标已经实现,虽然这个体系还要不断完善,但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有法可依转向有法必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法和司法工作有了巨大发展,不仅建立起完善的执法和司法体制,而且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但是,与人民群众对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渴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还很突出。这就意味着要进一步实施依法治国,就必须将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转向有法必依,转向执法和司法。
  严格依法办事不仅是我国法治建设的要求,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如果说有法可依属于治理体系的范畴,那么,有法必依则属于治理能力的范畴。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体现国家制度的执行能力,它不仅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强化国家制度的执行能力,才能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从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布局看,着眼于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做到他律与自律、法律强制与道德约束相统一。
  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明确指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还要靠制度来保障,让执法司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对执法司法权的制约除了依赖制度约束,还要依赖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互联网时代,政法机关要变被动为主动,尽最大可能做到执法公开、司法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运行不见阳光,或有选择地见阳光,公信力就无法树立。执法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不能忽略整个社会特别是政法人员的道德建设。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的思想道德问题。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法律强制与道德约束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都有助于制度的落实。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在加强外部制度约束和监督的同时,必须不断强化整个社会自觉守法、自觉依法办事的道德习惯,尤其要加强政法队伍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职业伦理建设。
  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着眼于政法队伍职业伦理建设,坚持大局意识与依法办事相结合,做到执法为民的职业良知与秉公执法的法治精神相统一。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面对社会功能的分化,要克服总体化治理存在的弊端,而采取功能分化的治理模式。就法律治理而言,要特别注意政法工作的特殊性,不能把政法工作与行政工作、政法人员和其他普通公务人员混同起来。因此,对于政法人员不仅要讲政治信念,而且要讲职业伦理和职业操守,甚至要把政治信念转化为职业伦理,从职业伦理的角度来贯彻落实政治信念。正是基于政法机关职业伦理的特殊性,习近平同志指出:&政法机关的职业良知,最重要的就是执法为民。&政法队伍只有将执法为民的职业良知贯彻在每个具体执法司法活动中,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不同于政策,不仅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而且具有制度刚性。执法司法权不同于行政权,自由裁量的弹性比较小,有时甚至没有自由裁量余地。执法司法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政法队伍必须秉持和坚守法治的职业伦理,只服从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秉公执法,不枉不纵。正是针对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习近平同志强调政法队伍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要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执法为民是秉公执法的前提,秉公执法是执法为民的保证。一旦离开了法律,脱离开秉公执法,执法必然受到权力、金钱和私情等因素的腐蚀和影响,执法为民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甚至蜕变为执法为权、执法为钱、执法为情。因此,面对权力干预、金钱诱惑、私情影响,政法队伍要敢于担当,敢于直面代表发言。政法队伍只有树立起捍卫法治、坚守法治的职业信念,才能&不信邪&,做到刚正不阿、勇于担当。同样,政法队伍只有秉公执法、勇于担当,才能逐步提升执法公信力,使得老百姓逐步信仰法律,在整个社会培育出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长远目标看,着眼于全社会依法办事,实现依法治国,要坚持法律制度与社会风尚相结合,实现实施法律与信仰法律相统一。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法治建设承担着克服传统人情社会弊端、构建新生活形态和新社会风尚的重要使命。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法机关就必须与传统人情社会陋习进行坚决斗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从政法机关做起,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杜绝法外开恩,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关键是要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这就意味着政法机关要在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事业中成为开路先锋,起到率先垂范的模范作用。
  只有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通过执法司法让人民群众理解现代法治的精神,改变传统思维习惯,养成依法办事风尚,形成法治信仰。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也就不再停留在法律书本上,而是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日用而不知&的文化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领导是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最大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确保执法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使党的领导成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根本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不是包办具体事务,不要越俎代庖,领导干部更不能借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之名对司法机关工作进行不当干预。
  一旦明确了这个原则,那么,党的领导不但不会干预执法司法,反而为执法司法提供强有力保障。党的领导可以为执法司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各方资源、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办事、创造执法环境,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保障宪法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必须正确处理党规党法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使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带头严格依法办事,成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模范。
  党规与国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党的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不严格遵守党规党法,那就很难保障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因此,在法治中国建设方略中,党的领导必然包含党领导人民带头执法、守法。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政策成为国家法律后,认真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具有比普通群众更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素质。如果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是普通老百姓都必须守住的底线,那么,对于各级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来讲,无疑要成为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模范。在这个意义上,党的领导成为推动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最大力量,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风尚、形成法治信仰,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九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中国人民的心也汇聚北京。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大幕将启,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四中全会既是对我们党法治思想、法治实践的总结,更将掀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四中全会将开启法治中国新征程,法治中国,历史意义深远。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从&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到&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从&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到&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系列重大思想重要论断,一系列关键部署核心举措,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敢于自我反省、反思、。法治中国,是保障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指引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我们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良好的法治环境正在形成。法治中国,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四中全会的召开,意义非凡。我们相信,在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为新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必将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法治中国更加光明的前景,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第十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于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次&关键性会议&,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整体部署。在中国改革挺进深水区和攻坚期确当下,本次会议将解决中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革的方向性和线路性题目,被寄与厚望。
从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至今已历七届四中全会,风雨35载。纵观历届四中全会无不是处于历史的潮头,无不是处于中国经济前行的十字路口上,也无不是我国进行一次次改革的号角。
时代在不断变化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深入的历史教训让我们深入的知道,闭门造车只会让强大的国家日益衰落,成为各国列强欺凌的对象。因此,适应时代潮流,不断深化改革是实现民族富强的强劲动力。
每次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经济实力又一次进步。在&你最关心哪些改革关键词&的网络调查中,收入分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医药卫生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得票数位居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到&异地高考&方案&破冰&,从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到进步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从中心政治局集体学习以推动住房保障和供给体系为主题,到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一系列推动公平、改善民生的举措不断推出,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五年里,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我们取得了举世注视的成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2万亿,从改革开放前的第十大经济体跃居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居民人都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等等。
然而当前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经济体制等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主要题目,改革开放所开释的红利正被新的时代所渐渐的稀释,不能满足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改革是对创造美好生活最大的支持。
面对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题目,为适应新的时代、新的世界格式,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上任之初便开释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等信号。全面论述中国梦、重拳出击反腐败、展开党的群众线路实践教育活动、提出八项规定、转&四风&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遭到了中心改革的决心。十八届四中全会势必是一届改革的盛会,势必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整体部署,解决民众期望拿下的硬骨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中国道路新的历史出发点。
第十一篇:教育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在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诸多领域中,教育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息息相关,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同时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在教育领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努力推进实现&城乡教育、教育服务均等化&。2014年,随着随迁子女中考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市教育公平向前迈出了重要步伐;被称为太原史上最严&减负令&的实行,将育人为本的要求进一步推向落实;我市迎泽区在全省第一家通过&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标志着教育均衡在我市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当前,教育均衡是人民群众最强烈的诉求,教育公平是每个家庭最热切的期盼。让更多的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这既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
为此,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要把均衡发展作为改革的主要着力点。这对我市来说,一是要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十二五&末即2015年前使全市90%以上的学校都实现标准化;二是在此基础上,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三是要通过&联盟校&、学区化、集团办学等办法,改造和提升一批薄弱学校,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四是要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合作共建、教师交流等工作,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五是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彻底摒弃&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老观念,通过&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成长。
第十二篇:组织干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1月13日,中央组织部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指出,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探索实践,推动组织工作内容、方法、制度改革创新,把四中全会赋予的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四中全会以来,我们清楚的看到了组织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在干部的考核、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制度方面建立完善的体系,着力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干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单位发展的核心力量,需要我们组织部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挑选出最合适、最优秀的人才。全会对人才选拔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要抓住纠正&四风&问题不放,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干部选拔要用&望远镜&。都说俞伯牙与钟子期是知音,而组织部门选拔干部也是如此,没有谁天生就具备领导的才能,需要我们的组织在频繁的考察中看出员工的潜力,通过更多的历练来提升,因而对待我们的年轻人或者是后备干部,要用&望远镜&去观察他们的言行,用&望远镜&去观察他们的潜质。
干部使用要用&显微镜&。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都需要组织部门在时间的长河中去雕琢,去打磨。笔者认为,这就需要我们在&显微镜&下提前看到潜在的可能,让生病的细胞在工具的辅助下干净、准确的清除,也是让&苍蝇&无蛋,&老虎&无窝。
干部提拔要用&放大镜&。细节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当然倘若一辈子就是老百姓,有些缺陷不会为你的生活带来些什么,比如说喜欢占一些小便宜,它无非就是让自己身边的朋友少一点,让自己的口碑差一点,但是绝对不会出现上纲上线的可能,干部具备这样的习惯就会公权私用,就会以权谋私。&放大镜&的功用就是要帮助我们慧眼识英才。
第十三篇:2014年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向正确方向前进一大步&,在全世界的密集关注中,中国改革再次行进到&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紧要关头。当改革蓝图渐次铺开、改革期待点燃全社会热情,靠什么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挑战?靠什么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公平正义?靠什么约束权力、臻于善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无疑是撬动这些繁重任务的&总支点&。
  国家治理的水准,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高。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的科技和经济,更需要现代的政府和政党;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不仅是器物和工具的现代化,更是制度和治理的现代化。
  事实上,35年风云激荡的改革历程,何尝不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制度变迁史?无论是联产承包的星火燎原,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抑或是国企改革的艰难跨越,改革突破的哪一次豁然开朗,不是伴随着制度的演进和调整?归根结底,正是通过对体制机制兴利除弊,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为发展扫除了制度障碍、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创造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10.5倍的中国奇迹;正是不断改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展现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强的优越性。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后,实现了有效的国家治理,并不断探索这个问题,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也遭遇过重大曲折。数十年励精图治,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强调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我们实现了制度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从传统自发式的制度变迁迈向自觉式的制度建设,从简单的制度模仿者逐渐向制度现代化的创新者转变。
  相较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特征在于其复杂性。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越高,现代国家建设的力度越大,对制度化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今天,推进改革发展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越是面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越要运用法治思维从规律上找原因;越是遭遇凶险的暗礁潜流,越要运用制度意识从机制上寻对策。惟有不断在制度建设上推陈出新,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适应时代变化,引领时代潮流;惟有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才能以最少的成本达至最大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矢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谓恰得其时、适得其势。
  在风险挑战中劈波斩浪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熔铸了13亿瑰丽梦想的&现代中国&,意味着什么?它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它是亟待大力构筑的法治化基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让人民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它是需要不断推进的民主化进程,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政府与社会更多平行互动、协同治理&&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定能孕育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现代中国。
第十四篇:统计系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用法治精神凝聚统计力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政府统计部门来说,要用法治精神凝聚统计力量,加快建设法治统计。要切实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内化为统计工作的思维模式和治理方式,着力使依法统计从法制建设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使依法统计成为全体统计人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
 一、做法治统计的忠实崇尚者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管理的工具,从其进入公众的视野以来,评判声、责问声,甚至讥讽声从未间断。社会经济越发展,人们对统计越关注,有关注就会有质疑有争议。积极地看,这也许更有利于我们明辨局势,加快推进法治统计建设步伐。统计要实现法治,仅有法条是不够的,首先要有对法治的真诚态度。统计人员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治统的理念,崇尚法治精神,坚定法律信仰,改变过去那种法律法规不如领导指示的怪象,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在推进法治的实践中,我深知法治理想与法治现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充满了荆棘,存在着压力,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对法治的崇尚之心。统计法律法规能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崇法的精神和信念。忠实法律、崇尚法治,法治就会与我们同在同行。
二、做法治统计的自觉遵守者
作为政府机关的统计人员应当首先熟读和理解统计法律法规的内容及含义,特别是对新统计法中有关政府统计人员的责任规范更应当高度重视。如新统计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如果统计人员因为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得到处分,损失的绝不仅仅是一、两名工作人员个人的损失,直接损害的则是政府统计机关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在新统计法中,其它约束政府统计人员的法律规范内容还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新统计法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要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意识。要把遵法守法作为一种自觉,要让坚持统计职业操守成为一种自然,铸就防治统计弄虚作假的钢铁长城。
三、做法治统计的坚定捍卫者
统计数据造假问题由来已久,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为此,今年,我县根据省、市统计局和考核办通知要求,开展了&虚假浮夸&整治专项活动,坚决纠正和制止假情况、假数字、假业绩、假招商的行为。我们以往工作存在的重&传教育、轻执法处罚&现象有所改观,查处统计违法案件两起,惩戒功能得到发挥。今后,对于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不正之风,我们不仅要敢于发声,更要拿起法律利器,勇于宣战。要建立健全案件通报曝光机制,形成震慑,使一切弄虚作假者为其违法违纪行为真正负起责任,真正付出代价,努力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良好局面。
第十五篇:统计系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
 连日来,我局兴起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的热潮,大家一致认为: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统计系统的纪检组长,更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内涵,紧密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按照赋予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执纪监督&以及&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使命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统计事业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要坚持原则敢于履职。要不断增强党性原则观念,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耳根发软随波逐流,搞无原则的退让和无原则的和谐。要敢于担当,大胆履行职责尤其是监督职责,敢于提出意见建议,坚决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决不能怕得罪人,畏首畏尾,得过且过,职责缺位。要严格自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监督,做廉洁从政和作风建设的表率。   
二是要提高能力善于履职。要加强政策理论和纪检工作法规的学习,提高政策把握能力,搞清法律规定的红线在哪里,党纪要求的底线在哪里,纪检组长的职责在哪里。在受委托或参与调查核实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和程序的规定。要加强纪检工作方式方法的学习,提高履职尽责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效的工作方式。
三是要紧贴部门特点会履职。统计部门要结合统计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再下工夫,确保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积极协助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制度执行好,风险防控的&篱笆&扎得更加密实;认真处理信访举报,收到举报要及时进行研判,认真开展核查,对有关&人、财、物、数&的反映要高度关注;主动加强经常性监督,通过内部开展的巡视、巡查、审计等加强监督和防范;严肃查处案件,对线索清楚、不收手不收敛、特别是问题和情节严重的要下狠手,严肃处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共15篇)(全文共有22448个字)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复制或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