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颠象形术有天外魔境真传出招表弟子在公开传授吗?

你的位置:
薛颠象形术系列文章
解析薛传形意的“意”
& &&&李洛农完整的继承了姬祖的原始炼法,并未作任何的改动与增删。形意拳之名自古有之,以前是门内叫法,对外有很多谐音名字,后来在李洛农时期叫响了形意拳的名号。郭云深初始得艺于老样形意拳,后来受教归附于李洛农,统一了炼法,广传于世,得其部分老样形意的有李存义、李振山、尚云祥、孙录堂。
& &&&八卦掌属龙,龙有翻浪升天之势、游空隐现莫测。“龙”是身法,不是招式。所以,李仲轩先生文章中有“程廷华打八卦,劲力浑身鼓荡,感觉不到他在打,只感到他在动”。打八卦给人一种在空中漂着,许久也没落下来的感觉,已经算炼到家了,所谓“游龙行空”。老辈人中能达到此境界的八卦门人有眼睛程、韩慕侠、翠花刘和宫宝田。
& &&&形意属蛇,脚下不离地爬行,打拳也是一拱一拱的往前挤,蛇行步不是借鉴八卦的步法,形意拳本身就有走偏门的炼法。形意拳的功夫出在脚下,所以“蛇行崩趟”是关键。李存义吸收了八卦、太极的精华,但并不是体现在步上。
& &&&太极是水,可聚可散、可分可合,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水受力则散、随之即合;动时则分、静时即合,是一种流动的活力,这是比武。打拳却要象“行云流水”般的稳、静、慢、均,才出功夫。
& &&&有徒弟跟我说“师父,您教的这个桩过于简单,让我怎么炼啊?”我看出他的心思是说我没有交底,我说李仲轩先生的浑圆桩就两句话,其实真东西也就如此。高明的师父是把东西捡出来教给徒弟,如此徒弟才能学会、炼通、悟透。很多人什么都练,就是没有长进,这是因为没有把东西串起来,各拳都有新鲜,常听这些只能是落伍。“一通百通”是捷径,到最后才知“欲百通不如先一通”。
& &&&炼法过于复杂,有措手不及之感。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要站桩前的一刹那是不是非常好?而桩架摆正了,就不一样了?因为你要顾及的地方太多,根本无心去品味桩功的好处。薛传形意的“意”就好似这个,无意之意方是真意。
& &&&炼拳要有“体重感”,身法的变换、比武都靠这个。前脚掌和脚趾蹬的是这个“体重感”,性拳走架的浑厚感也是这个,象形术的“大势所趋”还是这个“体重感”。
& &&&武艺是养气于丹田,道艺是无念无想、不思而得。前者练的是后天之气,后者得的是“先天真一之祖气”,至于二者的区别,很难用语言形容,只有炼者心知肚明了。起点不同,一开始炼的就是两个东西,当然只有武艺的成效,不知道艺的究竟了。
王忠民说马象
& &&&炼功架愈慢愈佳,因为形意细活小手特多,炼快了就忽略了,炼法出功夫全仗小手。
& &&&要炼明白拳,自己的程度心里要有数。用大拇指按压手臂的肺筋脉,有的地方有痛感,说明肺经尚未被打通,劈拳还未过关。抓劈拳一年左右会有窒息感,至此对体呼吸才有真正的体认,炼拳与修道是一回事,打拳要带点静坐的定慧,静坐要带点打拳的神气。炼形意本身就是修道。
& &&&松是炼形意的头道关,也是第一次变劲。要松到什么程度,薛颠有自己的标准,全身要象轻纱一样在空中随风飘荡,这个不好理解。你用手去抓羽毛,不好抓,有力使不上,等他落到你手心早把你打了。薛颠管这个叫“玉树挂薄衣”。只有松静,才能敏感,周身敏感即可周身听劲。
& &&&形意要“光着身子”打拳。并不是真要脱衣服,全身八万四千毛孔要象新生嫩芽一样慢慢舒张,让空气在体内外流通。炼拳时也可以找一点,夏天在树林中站着,全身各处随时有被蚊子叮咬的感觉。
& &&&尚云祥讲“轻出重收”,薛颠有自己的说法。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从不练向下的劲,松了自然出沉劲。
& &&&桩功是秘传,只有拜师才能学到。薛颠传下的一个练功要窍,可贯穿所有桩功与功架当中。人刚躺下要睡觉时,身体会自觉调整几下,同样,站桩也要周身内外微微调整,达到非常舒适得劲的状态。打拳过程中也有这个微调,只是一个在静态,一个在动态。
& &&&“肩窝吐气”是薛颠讲过的练功口诀。肩窝是张嘴,对着手臂吹气,劲就到了指尖,站桩打拳周是如此。打劈拳时,“肩井”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是“重力”,对应“肩井”的是“涌泉”,打钻拳时,“涌泉”似喷泉般向上涌出,身势借着这个势头钻出,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
& &&&象形术守的是空窍,马象的手型是倒三角,手指环扣将腹脐空出来,是丹田充实法的进一步炼法。并且是提着右脚跟,点着脚尖炼,类似马休息时的腿姿,这是关键处。真传易筋经亦是此种炼法。五法柔顺,随时可变劲打人,八象爆烈,有神气逼人之势,《象形会真》上披露的是双马形,发的是腰脊弹力,手撞出挨敌身要有向下扣腕的动作,劲就钻进去透了后背,这一扣是脚踏出来的。
& &&&刚开始写书法,毛笔不听手的使唤,此时不能用力,要学会“支使”她。身体就如同这支笔,学拳初始要学会放松,一用力全身就僵了,哪紧哪就不听使唤,要尝试着将身体支配的随心所欲才行。
& &&&书法有“藏锋”,不是简单的横竖,一笔当中有许多的迂回。形意里也要有“藏锋”,有很多不显形的动作运行其中,待能自如运用毛笔时,劲可透过笔毫直透纸张,此时发劲可透体穿骨,取人性命。我爷爷王克明看了王羲之的字,书法有了进镜,连带的形意拳也明白了。书道如拳道,都讲究气定神闲,只是一个把劲运在笔上,行在纸上;一个将劲化在周身,发于四空。
薛颠的马象
& &&&抓劈拳一年左右会有窒息感,至此对体呼吸才有真正的体认。
& &&&形意拳是招由劲生,五行拳的功架是根据五行功劲编的。炼拳与修道是一回事,打拳要带点静坐的定彗,静坐要带点打拳的神气。炼形意本身就是修道。
& &&&形意拳是功夫拳,炼的是含蓄。薛颠管站浑圆桩叫“抱桩”,抱中还要有撑。一次我站桩,立事问我:“你抱过婴儿挤公交车没有?”我就明白了。两条胳膊既有合劲有要有托劲,怕人群挤到孩子,还要有向外的撑劲。平日炼拳这个很难作到,关键在与心态。
& &&&很多人看了李老文章练完拳也溜,但没有效果。除不知道溜的方法外,拳打的对不对也是关键。薛颠教过林师爷一个溜之前的功法,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受益。炼完拳把双手搓热反复擦面,握成鸡心拳敲三下后脑,两脚尖分别向内扣几次,之后再溜。个中妙趣,大家可以去体会。
& &&&“肩窝吐气”是薛颠讲过的练功口诀,气者,劲也。肩窝是张嘴,对着手臂吹气,劲就到了指尖,站桩,打拳都要这样。
& &&&尚云祥讲“轻出重收”,薛颠有自己的说法。“腾”,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从不练向下的劲,松了自然有沉劲。“蓄”,炼收,含着劲打拳,所以炼功架是不发劲的。发着力打拳,看着挺猛,打人身上就不好使了。“含着劲炼拳,兜着劲打人”。
& &&&打劈拳是,“肩井”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是“重力”。对应“肩井”的是“涌泉”,打钻拳时,“涌泉”似喷泉般向上涌出,身势借着这股势头钻出。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
& &&&象形术守的是空窍,马象的手形是倒三角,手指环扣将腹脐空出来,是丹田充实法的进一步炼法。并且是提着右脚跟,点着脚尖炼,类似马休息时的腿姿,这是关键处。真传易筋经亦是这种炼法。
& &&&五法柔顺,随时可变劲打人。八象暴烈,有神气逼人之势。李老披露的是薛传道艺形意的单马形,而《象形会真》上写的双马形,发的是腰脊弹力,手撞出挨敌身要有向下扣腕的动作,劲就钻进了敌身,这一扣是脚踏出来的。双马形是挂打合一,挂可牵人,打的时候还要踩着对方的脚。一上一下,一明一暗就乱了对方的阵脚,没了方寸,我就势乱中取胜,赢了对方。
& &&&劈拳开肺,首先解决的是体能问题。拳炼的对不对自己心里要有数,不能练糊涂拳。用大拇指按压手臂的肺筋脉,有的地方有痛感,说明肺经尚未被打通,劈拳还未过关。拳越练越累是错,应该越炼越舒服,越炼兴致越高才对。每天不炼都难受,象着魔一样什么都不顾了,非炼不可。
猛虎归洞与猴蹲身
& &&&形意拳是先祛病再强身,首先把身体要养好,基本功才能上档次。
& &&&现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虽然经济条件改善了,但身体却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真正体会过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享受生活。因此,燕窝蛇胆鹿茸都进入了食谱,梦想着能将身体调养好。但人们生理机能下降,消化能力微弱,不见得吃什么真就能受用。
& &&&猛虎归洞又叫虎形有极桩,西马庄李振山深得此桩要义。虎形桩对养生作用很大,可改善睡眠食欲。练功得法,短期就有精力充沛,双目有神的效果。
& &&&猴蹲身形成于形意拳初期,是古传内功之一,旁支亦有其它的叫法。形意拳保留了原始的炼法,系统完备,又不出偏差。薛颠传的猴桩可炼出“肾息”,能逐渐过渡到体呼吸。站猴桩时会明显感到两肾象肺一样在缩涨,小脑、肾、性腺都能得到开发。炼毕气血团聚于腰腹,异常舒爽。
& &&&无极合一并非形意独门,杨露禅的嫡系应该知道这个功法。至于是太极门窜过去的,还是刘奇兰与杨露禅共同发明的就不得而知了。从内功角度讲,她是炼精化气法门。初始会感到两肾热如汤煮,丹田发暖,热流逐渐谩布腰腹周围,并分两路延四肢至手足,四心有发热发汗现象。此时周身暖意融融,妙不可言!
& &&&虽然形意拳功效卓著,但也是需要时间炼出来的,恒心与耐心是首要。而且每个人情况不同,练功体会也是各异。以上是我练功时的感受,或许会对大家鉴别自己所练真伪有个参照。
& &&&功力来自于刻苦与体悟,现在年轻人怕吃苦,功夫没下到就说形意,太极不好,去学外家拳。其实并不是老师没认真教,你要反问一下自己是否象前辈那样吃苦,那样执着。
& &&&师父给句话不见得当时就能理解,如同拳谱一样,是过来人的体悟,只有程度到了才能明白。
& &&&道艺五行拳需经催三节、惊四梢、闭五行、聚六合、顾七星、校八要(顶扣抱圆摆垂弓挺)、尊九歌的历练,但这是在动态不好掌握,所以历代门人均在三才桩中体认。细节都是练功窍门,如手型作对就会有小旋涡的感觉,这些在道艺形意中都是必炼的东西。
道艺形意“先天”说
& &&&先天桩炼的是“先天真一之祖气、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龙虎二气发源之始,道谓金丹,知此道理可以入德矣”。此气乃武道之内劲“能击人于数步之外,有鬼神不测之妙用,知此道理可以入道矣。”
& &&&形意拳讲究抻筋,薛颠有所不同,炼的是舒筋、收筋、润筋。抻筋易伤,而舒筋则有舒展松长的意味。皮筋光长没用,要有弹性,所以要收筋。大筋这么一折腾,要给于气血滋补才能发挥良能。对于头顶沉肩、含胸拔背等要领,薛传形意有独特的解释,照此一一炼到身上,有脱胎换骨之感。
& &&&过去的名家中,很多都是吃官饭的。黄文叔是福建省保安司令,曹宴海是总司令部少校参谋,诸桂亭是军政部国术官。身体欲健康,首要锻炼筋骨,“运动如抽丝,两手如撕绵,手足四腕挺劲力”,手上沉着,身上轻灵,步法要“轻妙如猫行”,“头宜上顶,尾闾中正”则是锻炼脊椎之妙法。
& &&&象形术的基本初衷是“阴康大舞民体健康”,宗旨是为了让国民自修有成可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象形取义道启康庄,命以术延道以人昌,勿忘勿助至大至刚,精修性命云胡不臧”。
& &&&老三拳在象形术中分别是云晃旋,裹拳形似波浪,有鼓荡吞吐惊抖之能,与横拳相似。践拳含火机之妙,有爆裂惊炸之猛,与虎扑相似。钻拳刚柔相合如棉裹铁,生于鼓荡内含挺力,可演化成崩拳。
& &&&以上文章出处:薛颠是怎么死的?
薛颠是怎么死的?
薛颠虽享有很高名望,但没有得到善终,是顶着封建会道门头子的名声死的,死后背负着“拳霸”的恶誉,可以说是暴死!
 
薛颠,字国兴,生于1887,死于1953年,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理顺井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不久弃文习武,拜李振邦、薛振纲为师,学习形意拳。李振邦为李太和之子、李老能(飞羽)之孙,直承形意拳嫡系,所传弥真。
  薛颠身材高瘦,有一米八几的大个子 ,骨架大,眼睛大,一双龙眼盼顾生神,迥异常人,神采非凡,气质文静,很像教书先生。说话却土里土气的,有着浓重的束鹿口音。
 薛颠是李存义晚期收的弟子,天赋极高,李存义平时总是在人前捧他。这种师父捧徒弟的事,在武林中也常见,使得徒弟很容易打开局面。薛颠与傅昌荣原本交好,俩人借宿在关东的一家粮店,临睡前试了试手,傅昌荣突然发力,把薛颠摔出去了,窗框都撞裂了,薛颠非常爱面子,深以为耻,空着手,一走十年,就不知了去向。
  李存义逝世时,他生前的友人来悼孝,远道来的会多住上三五天,在国术馆学员的请求下,会在晚饭后表演功夫,其中一个身量极高的人身法快如鬼魅,将所有的都震住了。他自称是李存义弟子,国术馆学员说:“师父没教过这个。”他说:“我是薛颠。”然后当众宣布了向傅昌荣的挑战。
  这种公然挑战,傅昌荣必须得接,否则便损了名声,但傅昌荣的友人看出了薛颠要性命相搏,便将傅昌荣看住了(好像是八个人不让傅昌荣出屋子),然后去北京请尚云祥出面。尚云祥以大师兄的身份对薛,傅二人说:“你俩都是形意门中难得的人才,不要两虎相争。”然后与诸方协调,让薛颠当上了国术馆馆长。
  薛颠重出江湖后,很少提自己是李存义的徒弟,自称一直隐居在五台山,说是一个五台山老和尚教的他,叫“虚无上人灵空长老”,有120岁——对于这个神秘的人物,许多人觉得蹊跷。难道是薛颠将自己参悟出的武功委托在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人名下?所谓的“虚无上人灵空长老”,隐含着“虚无此人,凌空出世,前后无凭,原本假有”的意思?所谓的“120岁”,古代60年为一甲子为一轮回,隐含着自己“再世为人”的意思?
  可能因为多年前的比武失败,令心高气傲的薛颠自己将自己逐出了师门,觉得丢了师父的面子,所以自造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师承——这只是想当然的猜测,其实真有这位老和尚,只不过不是这个法号,真法号我已经忘记了。
  此番复出,薛颠显得很是知书达理,接人待物客客套套,可是又令人有点捉摸不透。他在一次有许多武林人士的集会上,突然表演了一手功夫,不是打拳,只是在挪步,跟跳舞似的在大厅逛了一圈,但将所有人惊住了,因为他的身体展示出了野兽般的协调敏锐、异常旺盛的精气神,当时就有人议论薛颠的武功达到神变的程度。薛颠成为国术馆馆长后,以尚云祥为首(当时李存义的弟子中尚云祥年龄最长),所有的师兄弟都颂扬他,凭着这极高的名望,他终于令形意拳进入了大都市,闯开一片天地。在此之前拳术多在乡野,拳师为文人所轻。
  当时社会上有“强国强种”的口号,所谓强种要用练武来强,普传拳术是当时武林人士视为己任的爱国大事,流行出版武术书。可是由于形意拳自古的规矩,拳术心诀不能普传,所以许多形意拳的书都是在展示架势和一些练拳达到一定水准后方能看懂的口诀,对于读者并不能直接受用。
  当时民族危机极其严重,薛颠想让国民迅速强悍,手把手地授徒觉得来不及,开始思索写一本真正可以自学的书,就有了这本《象形拳法真铨》。只要是得形意拳真传的人,一看这本书便会发觉,所谓的“象形术”就是形意拳。难道为避开旧规矩,薛颠委托了一个“象形拳”的名目,将形意拳的大部分奥妙公布了出来?这是一种猜测,其实象形术是与形意拳渊源很深的一种拳法,古来有之。薛颠泄漏秘诀,想让人照书自学,也不过是个美好愿望。
  虽然如此,但这本《象形拳法真铨》到了练形意拳的人手中,却有画龙点睛的妙用,多亏了薛颠当年利益全国国民的想法,才能使形意拳后辈得益,可以想象,如果不逢民族危机,一个只在武林中讨生活的拳师,又怎能舍得将秘诀公开?
  他的《象形术》一书,确是可开宗立派的拳学,同时也是在一个新的名目下,将形意拳的要诀公开了。
  可惜,薛颠于1934年加入一贯道,后被镇压。一身功夫,毁于政治!
  他武学的继承者叫薛广信,是薛颠从本族侄子辈里挑出来的,他大高个,剃光头,相貌与薛颠有七分相像。他一天到晚跟着薛颠,但薛颠授徒都是亲自教,没让他代劳过。
  薛颠就住在与天津北辰刘快庄隔一条街的西堤头。辛世印是薛颠的大舅哥,薛颠的亲孙子和刘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块练拳。
&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站内搜索:
太极拳文章
太极拳新闻
太极拳流派
当前位置: >>
追忆“象形术
追忆“象形术 (1)
11:55:41&&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
追忆“象形术
作者: 日期: 17:46:08
本文所讲述的薛颠事迹,是我当年听到的武林传闻,也许与薛颠的内心不符,只 是让现今的人了解一下关于薛颠有如此說法,不管传闻如何,他的拳法是形意的 瑰宝。 近來見到了旧版拳谱重新刻印的一套丛书,其中有薛颠师叔在1933年的一本 老书,名为《象形拳法真铨》,不由得顿生感慨,忆想起60年前的一些往事。 李存义的传人中,我拜师了三位,第一位是唐维祿,第二位是尚云祥。我几十年 前学拳时,正是薛颠名声最响的时代,他继承了李存义公开比武的作风,担任国 术馆馆长期间,缔造了形意拳的隆盛声势,在我们晚辈的形意拳子弟心目中,是 天神般的大人物。 我的兩位师父唐维祿、尚云祥与薛颠的关系极为密切,尚云祥对薛颠当上国术馆 馆长起了关键作用,一直在背后支持他,唐维祿甚至几次在薛颠不便比武的情况 下,代薛颠比武。 我跟随尚云祥在北京学艺期间,一度觉得功夫有了长进,体能很强,有了股天不 怕地不怕的豪迈,其实只是进入了形意拳“明劲、暗劲、化劲"三阶段的明劲, 是練武的必然,只能算是入门后的第一阶段,可是心裡真觉得自己可以当英雄 了,当时有一念,想找薛颠比武。 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尚云祥讲了,尚师什么也没說,但过了几天,我的启蒙老师唐 维祿就从寧河到了北京,将我狠狠批了一顿。唐师說薛颠身法快如鬼魅,深得变 幻之奇,平时像个教书先生,可脸色一沉便令人胆寒,煞气非常重,他那份心理 强度,别人一照面就弱了。 唐师训我是在尚云祥家的院子里,尚云祥在屋里歇息。院子里摆着几个南瓜,唐 师用脚钩过个南瓜,对我說:“你要能把这南瓜打碎了,你就去比吧。"他的眼 神一下就将我震住了。南瓜很软,一个小孩也能打碎,我却无法伸出手來打碎那 个南瓜。 見我的狂心没了,唐师又对我說:“薛颠是你的师叔,找他比武,别人会笑话咱 们的。他是在风头上为咱们挣名声的人,要懂得维护他。" 我对这位师叔的了解还是从别处听闻的。李存义生前有一个好友,略通形意,会 铁裆功。铁裆功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練得裆部如铁,不怕比武受伤,而是一种 健身术,属于秘传。他七十多岁依然体能健硕,爱表演功夫,甚至在洗澡堂子裡 也表演,喜欢听人夸他“身上跟小伙子似的",是个奇人。结果招惹了一伙流氓 找他麻烦,他托人给唐维祿捎來口信,要唐师帮他解决。 唐师为了歷練我,让我去办这件事。我去了一看,这伙人玩弹弓,奇准,知道不 是一般的流氓,而是武林朋友在捉弄人。我就跟他们讲理,估计是見有人來出头, 更要找别扭,他们在言辞上没完没了地纠缠。我便将手握在茶壶上,在桌面上猛地一磕,茶壶就碎了,又說了几句,他们就答应不再找麻烦了。 其实他们原本就不是真要伤人,見我动怒,自然不闹了。这老人对我很感激,为 了报答我,他說:“我指点一下你的武功吧!"他是李存义生前的好友,从李存 义那裡听了些拳理,他把他想明白的想不明白的都說给我了。 我在他家住了一晚,他很善聊,說着說着就說到了薛颠。他說我这位师叔是李存 义晚期收的弟子,天赋极高,李存义平时总是在人前捧他。这种师父捧徒弟的事, 在武林中也常見,使得徒弟很容易打开局面。 后來薛颠和师兄傅昌荣在一座二层的酒樓比武,薛颠說:“这不是一个比武的地 方。"傅昌荣說:“打你不用多大地方。"——这是激将法,薛颠仓促出手,傅 昌荣一记“回身掌"把薛颠打下了酒樓,他是从二樓欄杆上摔下去的,摔得很结 实,看热闹的人都以为他摔坏了,不料他马上就站了起來,对酒樓上的傅昌荣說 了句:“以后我找你。"便一步步走了。(后來唐维祿师父告诉我,薛傅比武是 在东北营口市的一家糧店里) 薛颠一走就不知了去向,直到李存义逝世后,薛颠才重又出现,自称一直隐居在 五台山。薛颠復出后很少提自己是李存义的徒弟,說是一个五台山老和尚教的 他,叫“虚无上人靈空长老",有120岁——对于这个神秘的人物,许多人觉 得蹊跷。难道是薛颠将自己參悟出的武功委托在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人名下?所 谓的“虚无上人靈空长老",隐含着“虚无此人,凌空出世,前后无凭,原本假 有"的意思?所谓的“120岁",古代60年为一甲子为一輪回,隐含着自己“再世为人"的意思? 可能因为多年前的比武失败,令心高气傲的薛颠自己将自己逐出了师门,觉得丢 了师父的面子,所以自造了一个虚无飘渺的师承——这只是想当然的猜测,其实 真有这位老和尚,只不过不是这个法号,真法号我已经忘记了。 此番復出,薛颠显得很是知书达理,接人待物客客套套,可是又令人有点捉摸不 透。他在一次有许多武林人士的集会上,突然表演了一手功夫,不是打拳,只是 在挪步,跟跳舞似的在大厅逛了一圈,但将所有人惊住了,因为他的身体展示出 了野兽般的协调敏锐、異常旺盛的精气神,当时就有人议論薛颠的武功达到神变 的程度。薛颠表演完了,便宣布向傅昌荣挑战。 以上便是那位前辈给我讲述的故事,至于与傅昌荣二次比武,惊动了尚云祥,尚 师說:“咱们师兄弟,比不上亲兄弟,总是比叔伯兄弟要亲吧,怎么能斗命呢!" 这场比武就给劝开了。尚云祥很赏識薛颠,就让薛颠接了李存义的班,当上了天 津国术馆馆长。 薛颠成为国术馆馆长后,以尚云祥为首(当时李存义的弟子中尚云祥年龄最长), 所有的师兄弟都颂扬他,凭着这极高的名望,他终于令形意拳进入了大都市,闯 开一片天地,在此之前拳术多在乡野,拳师为文人所轻。 当时社会上有“强国强种"的口号,所谓强种要用練武來强,普传拳术是当时武 林人士视为己任的爱国大事,流行出版武术书。可是由于形意拳自古的规矩,拳 术心诀不能普传,所以许多形意拳的书都是在展示架势和一些練拳达到一定水平后方能看懂的口诀,对于讀者并不能直接受用。 当时民族危机极其严重,薛颠想让国民迅速强悍,手把手地授徒觉得來不及,开 始思索写一本真正可以自学的书,就有了这本《象形拳法真铨》。只要是得形意 拳真传的人,一看这本书便会发觉,所谓的“象形术"就是形意拳。难道为避开 旧规矩,薛颠委托了一个“象形拳"的名目,将形意拳的大部分奥妙公布了出 來?这是一种猜测,其实象形术是与形意拳渊源很深的一种拳法,古來有之。薛 颠泄漏秘诀,想让人照书自学,也不过是个美好愿望,因为武术是身体动作,必 须得有人教,学会后可以自修,是无法直接自学的,不管公布了多少秘密,光有 书本,也还是不够。 虽然如此,但这本《象形拳法真铨》到了練形意拳的人手中,却有画龍点睛的妙 用,多亏了薛颠当年利益全国国民的想法,才能使我们这些形意拳后辈得益,可 以想象,如果不逢民族危机,一个只在武林中讨生活的拳师,又怎能舍得将秘诀 公开? 薛颠早年的比武失败,烙印终生,逆转了他的命运,后來虽享有很高名望,但没 有得到善终,可以說是暴死。所以有很长时间,人们对于薛颠都是避而不谈,也 没有人自称是薛颠的传人。 我后來在唐维祿师父的介绍下,正式在天津拜师薛颠,但学习的时间短暂,当时 有薛颠侄子薛广信在场。一恍已60年过去,不知薛门的师兄弟们是否安好? 此本《象形拳法真铨》,用词精美,文法简洁,是形意拳书中不可多得的上乘文 字,便于讀者心領神会,所写功法寥寥數语便交待干凈,毫不含糊,都是真体会, 现仅摘出三处加以评說,显示一下深浅,书中其余部分,讀者自可据书再究。 一、《象》书总纲第一章第四节“桩法慢練入道" 许多人都知道形意拳站桩,长功夫的关键也在桩功,但如何站法却很含糊,有的 书谱上只是讲解了眼耳鼻舌的内敛要領,似乎站桩便是站着不动了,附会上佛道 的“入定"之說,好像一动不动得越久越好——这是误导。站着一动不动,只能 令肌肉苦楚,精神挫折。 这一小节便将形意拳桩法的秘密公布出來,桩法是活动的,不是静功而是“慢 練"。薛颠原话为“此桩法之慢練,增力之妙法也,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四 肢——"桩法是动的,只不过动得极慢,外人看不出來,这“慢慢以神意运动" 七
本文引用地址:&
     
&&相关文章
合肥太极堂刘玉龙老师专版
中国太极拳网 & & 合肥太极堂陈家沟&正宗陈氏太极拳推广中心陈家沟&正宗陈氏太极拳推广中心杏花公园辅导站Copyright&&&&&合肥太极拳&中国&合肥太极堂&&&&All Rights Reserved公共微信号: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阜南路166号润安大厦B座905(阜南路和蒙城路交口)晨练点:合肥杏花公园&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如果涉及您的版权问题,烦请及时告知本站! 友情提示:主要信息本站原创,少量信息来源于网络或专业武术书刊,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本站的意见和看法。&
& 刘玉龙老师Q Q:&&&&&&&联系电话&&& 合肥太极拳QQ群:太极堂精英群(学员专用): & &&天下太极群: & & &&天下武林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修真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