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老师招聘纪录片中老师的教育法式分析的论文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学习的革命:慕课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评论: 0|来自: 家校圈
  摘要:本文对当前教育界炙手可热的,目前在国内还不算普及的,但已引起了许多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极大关注的慕课(MOOC),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归纳了慕课(MOOC)的特点,比较了慕课(MOOC)与传统课堂以及过去远程教育的本质区别。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情况,论证了慕课(MOOC)存在运行的基础。指出了慕课(MOOC)给人们学习带来的便捷性和自由性,以及免费的公益性。最后提出了慕课(MOOC)的出现和普及必然会改变现在的教育格局,促进教育公平的大胆结论。
  关键词:自由学习;免费学习;教育公平;学习革命
  让人羡慕关注的慕课
  想上清华、北大吗?想上哈佛、麻省理工吗?以往,这些名校只能让普通人望“校”兴叹。而今,只要能上网,你就能“坐”在这些名校的课堂里听名师讲课,还可以通过学习课程与考试修得学分,拿到学习证书。
  日晚上,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播放了一期关于慕课(MOOC)的特别节目——“慕课来了”。据了解,节目播出后,关于“慕课”的搜索指数暴涨至原来的300%,果壳网旗下在线学习社区“MOOC学院”,也一度被汹涌而来的访问量刷到服务器过载。
“慕课”一夜之间成为当前教育界炙手可热的名词,显然这种在国内还不算普及的前沿教育模式,已引起了许多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极大关注。
  慕课的诞生与发展
  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的缩写,通常译作“大规模开放在线公开课”,是一种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网络教学形式。它把学校中的课堂,转化成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移植到了互联网环境中,免费供全世界的人们学习。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它被誉为“继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它呈现出了“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edX与Coursera、Udacity并称为慕课的“三驾马车”,它们都是大规模开放在线公开课课平台。前两个均已进入中国。edX是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创办的非盈利性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目前已经拥有超过90万注册者。Coursera由两位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在线免费课程平台,2012年4月上线。首批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知名高校,目前全球共有80多所成员高校或机构加入其联盟,共享386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400万。
  日,由清华大学打造的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正式推出。“学堂在线”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介绍,该平台具备本土化特点,任何拥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均可通过该平台,在网上学习课程视频。日后将追踪学生学习效果,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出类似iPhone手机siri服务的智能问答,甚至开发移动客户端。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表示,今后,“学堂在线”将积极引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的高质量在线课程。随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四所中国内地知名高校纷纷加“慕课”。
  幕课是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幕课是伴随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高速光纤宽带互联网正迅速延伸到世界城乡的千家万户。云计算和大数据应运而生,全球3G移动网络的商务用途的不断推进,移动数据业务快速增长。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移动、电信、广电逐步走向三网融合。全球主要的移动运营商都已经开始重点推进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移动互联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以无线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从而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共享和传输。特别是4G网络的商用规模不断扩大以及5G网络的研发,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包括手机、电脑、电视高速上网的移动传输速率和相对便宜的服务资费。
  截至2012年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24亿户。2013年3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1.46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8.17亿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慕课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人们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利用慕课学习成为了现实。
  幕课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自由免费的学习机会
  通过慕课学习,只要简单注册,你就可以免费上名校。例如我们打开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网页,只需简单的填写邮箱地址、公开用户名等内容就可以注册成为学员。
  在学习者眼中,学慕课可以为兴趣而学。在这里,世界名校、名师、名课任你选,你的同学遍及全世界。你可以主动去挑选系统性的学习内容,当然你还可以随时炒老师的鱿鱼。凭借优质内容、顶尖师资和自由、免费的模式,慕课超越了传统学校课堂的局限。幕课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像超女想唱就唱,博客想写就写那样,慕课也实现了想学就学。只要你有一部廉价的智能3G手机你就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学习慕课。
  由于慕课是免费的,因此也给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而又有学习兴趣的人群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更让那些贫寒的学子找到了途径、看到了希望。所以热心参与慕课教学的老师们认为慕课是一场学习的革命,似乎能够改变世界。
  慕课与过去远程教育的区别
  早期的那些远程课程通俗地讲是“书本搬家,把书本搬到网上,把教材在网上一一展示,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而MOOC是课程搬家,把课堂搬到网上。这就意味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在网上实现,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教学,“慕课”有四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慕课使得我们现在的教学活动混合化;第二是慕课的规模大,实体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慕课”的规模可以非常大,可以上万人来听课;第三是慕课个性化,它适合每一个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第四是社区化的讨论,参与的人很多。有专家做过一个分析,当你单向接受听课的时候,学习者能够记到的知识保持量大概只有5%,当你进行教学互动的时候,讨论者接受的知识保持量可以达到50%。
  我们登陆清华大学的“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后,随手点开首页上的《中国建筑史》课程,页面显示了这门课的简介和任课教师的信息。这门开放的课程,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贵祥、吕舟等5人组成授课团队。再点开试听视频,你会看到老师们并不是在传统的课堂上面向学生授课,随着知识的点的变化,学习者会跟着老师们来到天津独乐寺、北京紫禁城、天坛、四合院等不同地方。提到纯木结构时,王贵祥老师带着学生们出现在距今1000多年历史的建筑——独乐寺观音阁,边走边讲。知识完全融汇到画面当中,整个授课视频更像一部优美的纪录片。
  据“学堂在线”平台负责人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说,学生正式上这门课时,他们可以选任意想看的章节。学生看了这段视频以后,系统会自动给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做,提交后,系统还会自动地给出练习题做得对不对,这样有助于学生消化刚刚看的视频内容。平台还有社区讨论,学生可以把意见随时发布到社区与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平台,学习者还可以看到自己课程的学习进度。
  清华大学歆杰教授认为传统公开课的特点是观众看老师给其他学生上课,慕课的特点是观众感觉老师在给他上课。而且慕课老师都在想尽心思要吸引学生能够选这门课。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MOOC视频像拍电影一样,有制作人、摄制团队、后期制作等工种;整个制作流程也堪比电影大片。你很难想象,为了让慕课更受欢迎,清华、北大在每门MOOC课程上平均的投入达20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投入的所谓“课程装修费用”甚至高达上百万人民币。
  幕课或将撼动现有教育的格局
  中国内最大的慕课学习社区“MOOC学院”的创始人姬十三认为,MOOC是一场发生在学习领域的革命,现在已经影响到全球上千万名精英学习者,未来或许会撼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格局。
  最近十年互联网在不断自我演变,教育却一直没有出现真正的变革和创新。上一次教育革命是发生在学徒制和学校教育中间的一个转折点,学徒制本身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但学校教育,很难保证个性化。直到慕课的出现。慕课,让学校实现个性化教育有了另一种可能。
  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利用慕课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190多个国家的16万名学生一起学习。有趣的是,在这门课的前400名“优等生”中,却没有斯坦福大学自己的学生,反而有248名满分获得者是通过慕课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的。换句话说,最优秀的学生不在大学围墙之内。这是否意味着慕课将对传统教育发起巨大的冲击呢?
  幕课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有效捷径
  目前,由于我们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所以学区房、择校热一直高烧难退。这一现象反应了人们对名师名校的追逐,也表达了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不满。即使在很少的具有一流水平的学校,也因学生人数过多,小班化难以普及,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MOOC为我们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经验,我们就可以利用慕课来改善和实施教育的公平性。
  2013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慕课中心,标志着“慕课”正式涉足基础教育领域。该中心是以研究与开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慕课”,并推动慕课在各领域高质量地得到实施的学术性组织。华东师大慕课中心联合我国各知名高中、初中和小学,分别组建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慕课联盟专注于开发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微视频,推动全国各地“慕课”的建设;借助于“慕课”平台,促进学校“翻转课堂”的实施;积极探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助基于最新数字化手段的,个别化、自主性与互动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自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由此可见,这股席卷全球的“慕课”风暴,已如地震海啸般从高等教育涌向了基础教育。慕课或将是实现我国甚至全球教育公平的一种有效捷径。
  结束语
  正如央视《新闻调查》中所说,“慕课到底是什么,了解慕课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真正上一门慕课课程,毕竟站在岸上,我们永远无法去体会游泳者的感受”。在这个网络时代,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都无法再成为阻止你去学习的原因。终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捷,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人将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培训。有了慕课,随时都是学习的好时候。
  “慕课”来袭,会否撬动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能否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一场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是否即将到来,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新闻调查日《慕课来了》视频资料(记者张晓南)
  2、中国教育学《慕课,能为我国基础教育带来什么》教育沙龙活动资料。
  3、科技日报日《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开放在线课程》
上一篇:下一篇:
  上世纪 70 年代,摩尔定律指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会每两年翻一番。四十年后的今
  一个教师如果能像优秀“导游”那样,用精彩的导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就会
  有首歌叫《雾里看花》,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明明
  “慕课”和“微课”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其积极作用不能低估。
  在探讨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的时候,我们需要弄清楚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的本质到底是
  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纪律的管理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管理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Copyright & 2011 - 2014 E-learning之家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aieln X3.2  摘 要:至二十一世纪云南题材纪录片不管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通过分析各类云南"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云南纪录片的类型与美学特征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至二十一世纪云南题材纪录片不管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通过分析各类云南纪录片代表作,考察云南记录片的起源,对各色云南纪录片进行分类,并对其美学特征归纳分析。 中国论文网 /5/view-5709430.htm  关键词:云南纪录片;起源;流派;类型;美学特征   走过了中国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八十、九十年代,在摄制技术日臻完善的现代,中国各地区开始以纪录片为手段向国人甚至世界展现本土形象。在中国纪录片创作流派中,除了以重庆为中心诞生的“渝派”,以上海为中心诞生的“海派”,以少数民族题材为中心诞生的西部纪录片等代表性流派,以云南为题材的纪录片逐渐独立于西部纪录片之外,开始全面化、系统化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自身的范式。   一、云南纪录片的起源   说起云南纪录片,便不得不提人类学(Anthropology)和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26个少数民族的大聚居地和巨大的地质博物馆,云南于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充沛资源。云南纪录片的雏形便是少数民族题材的民族志影片。   中国人类学民族志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这个国难当头的艰苦岁月中学者们颠沛流离,而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类学民族学又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而被取消,因此学术没有独立研究的平台,同时几乎完全断绝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又加之当时完全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主导,学者们只能积极投身于由中央政府组织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活动中。   日《中国民族报》在一篇题为《光影记忆中的少数民族社会》报导中,对《中国民族志电影》作了这样的评述:“新中国成立伊始,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毛泽东亲自倡议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其间,作为一种记录手段,电影首次在中国被大规模地运用到田野调查中。这次拍摄工作是由中央政府推动的,有大批民族学者专家、摄影专家和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参加。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久、中央及基层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强,在国际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从1946年至195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八一制片厂合作组织,历时8年的“民族大调查”,通过电影记录手段,直接参与到民族调查的田野实践中,对全国16个少数民族共拍摄21部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这批具有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鲜明特色的电影,开创了中国民族志纪录电影的新片种,而在这一批光影记录中,有很大一部分出自云南的少数民族。   生于云南大理白族家庭的杨光海先生,可以称之为中国民族志电影拍摄第一人,同时也是云南纪录片的先驱人物。20世纪50年代伊始,以他为中心的摄制组拍摄了大量云南的少数民族。即摄于云南省西盟佤族的《佤族》影志(1957);摄于滇南边陲国境线上的哀牢山原始密林中的《苦聪人》(1959);摄于滇西北边陲与缅甸接壤处贡山县的《独龙族》(1960);摄于云南宁蒗先永宁区纳西族聚居地而得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1965);与前者做对比摄于丽江的《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1966);摄于云南基诺山基诺族的三部民族影志:《基诺族》《基诺族大房子》《基诺族婚姻》(1981)。拍摄反映有关大理白族传统文化艺术习俗的《白族》系列影片(1990)。   同时期还有被称为云南影视人类学奠基者之一的谭碧波先生,由他执笔,撰写了《边疆民族纪实》的脚本,这便是第一个民族志电影脚本。谭碧波先生负责组织拍摄并撰写文学脚本的云南题材民族志影片也不在少数,包括《佤族》《景颇族》《独龙族》《西双版纳农奴社会》等,还有选材自云南各民族富有特色的内容,如景颇族的目脑节,独龙族的狩猎等等,综合成的一部片子《云南边疆民族纪实》。   “人类学”的概念本世纪初就已传入中国,直至1985年,当时担任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埃森?巴列克西教授(Asen Balikci)来访中国,才使得“人类学纪录片”该片种概念被国人所知。2003年3月,云南昆明举办首届“云南人类学影像展”展映交流活动。展映提出云南以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著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关注本土化的主题,试图通过视觉作品的展示促进人们对本土文化价值的思考。通过展会的主题和参加展映的优秀纪录片如郝跃骏的《山洞里的村庄》()《最后的马帮》(2000),蒋樾的《彼岸》(1995)等,我们可以看出50年代,云南的纪录片缘起于人类学民族志的学科研究,于90年代逐步走向本土人文的思考,而在21世纪伴随着电视纪实栏目的发展,云南纪录片出于彰显云南民族符号,运用影像表达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等多种目的走向全面化和纵深化。   二、云南纪录片的主要类型   20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之初,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的纪录片学术平台展开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中外合作投拍纪录片,这些促进了电视栏目纪录片的兴盛。此时期的纪录片贴近生活,展现出电视的平民性、现场性、过程性、贴近性、真实感和交流感,这些电视栏目纪录片大胆深入人物或事件的内部发掘,影片采用大量的交流、采访、旁白和解说,以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和央视的《探索?发现》、《中华民族》等栏目为代表,诞生了一大批如《被遗忘的战场――滇缅公路》(1992),《拉木鼓的故事》(1998),《最后的马帮》(2001),《盘龙江的故事》(2001),《美丽中国之二――香格里拉》(2008),《NHK:茶马古道》(2008),《年轮:版纳古陶》(2008)《云岭和声》(2010),《中国远征军》(2010),《记忆?1970》(2010)等贯彻着“真实电影”的“在场”理论的云南纪录片。   此时,在中国现行电视体制之外,兴起新纪录运动,在资金方面,不依托于体制,作者个人筹措运作拍摄资金,控制作品的销售及发行渠道;在制作方面,没有商业化和播出压力,作者的创作理念不受外部人为因素制约。一些纪录片工作者着眼于云南,重视从人文角度切入历史与现实,所摄纪录片带着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尊敬和保护,有着强烈的思辨色彩。如欧阳斌拍摄的《秘境独龙江》、《六搬村》反思原始文化和现代文明体制的碰撞。郝跃骏拍摄的《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山洞里的村庄》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环境的变迁,人类的迁徙,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田壮壮拍摄的《德拉姆》于缱绻流淌的画面中述说着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这些纪录片兼具着“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特色,两者相互渗透,呈现了多元化、类型化的趋势。
  从国内的纪录片创作流派来说,云南纪录片有着典型的“西部”纪录片的特色。在题材选取上偏好边缘题材,摄于云南的纪录片都擅长表现群山峻岭中的“边缘美”“异常美”,钟情于人类学题材和自然环境类的题材。在审美价值上,带有有强烈的思辨特色,从纪录片创作者平静甚至有些冷淡的叙事态度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索和思考。在创作内容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西部纪录片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去切入历史和现实,在文化的背景下深沉反思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仅在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取材的纪录片就可以充分看出这点。在审美情趣上,有着独特的审美表达,在具体的美学实现形式上,云南记录片或是镜头语言之美、或是人物情性之美,或是画面构图之美,都体现着和谐之韵。   现今“西部”纪录片的范围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划定的10个省、市和自治区,这个流派不同于依托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的优势地位而发展起来的“京派”,或是以刘景琦为首的上海电视台国际部纪录片创作队伍而发展起来的“海派”,或是以重庆悠久的文化底蕴而发展起来“渝派”,“西部”纪录片不是在一种城市文化的氛围中形成的,而是包含了整个“西部文化”。如此看来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云南纪录片着眼本土文化价值,寻求个体主体化,重视“云之南”特色,在已有的标志性基础上乘胜追击,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滇派”或“云派”也未尝不可。   云南纪录片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进步和成熟,形成了题材日渐广阔、类型日益多样、表现手法以纪实为主的多元共存格局。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市场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变幻出万种风情。依据云南纪录片的主要题材和内容倾向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类型。   1.历史文化纪录片   历史文化纪录片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本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云南在战国时期,就是滇族部落的声息之地,自古以来就拥有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加之民族众多,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这类纪录片在创作特点上多是气势恢宏、高屋建瓴,加以史诗般的感召力或是深沉浓郁的家国情怀。2010年,由美国蒙纳瑞克斯好莱坞电影公司导演克里斯蒂?里比在中国创作并执导的《神秘中国》系列第八部《大理?一见钟情》,这部纪录片以外国人的视角赞美中国,展现大理古城的历史文化及商业投资机遇,同时展示对外开放发展成果,推广国际旅游资源。2010年由央视推出的十集巨制《中国城市影像志――大理》,系统的介绍大理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俗信仰、战争城市等方方面面。云南地处中国边境,因此《滇缅铁路悲歌》《抗战特辑――滇缅公路》《血战滇缅印》《战火传奇――滇缅之战》等战争历史纪念纪录片也是称出不穷。   另一项云南得天独厚的优势便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它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13年统计云南省共有859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90项,省级197项,州(市)级2881项,县(区、)级名录5417项;全省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698人,其中国家级69名,省级824名,州(市)级970名,县(区)级853名。不少电视纪录片栏目和个人创作者关注“非遗”文化,将之拍摄成纪录片,如《中华民族》栏目推出的“非遗“经典记录系列中的大理《剑川木雕》和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   2.社会人文纪录片   随着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的兴起,社会人文类的纪录片更是蓬勃发展。中国的高速工业化、现代化对比云南大部分偏远地区的缓慢发展、相对落后甚至“异常”、闭塞的社会环境,为这类纪录片提供了大量选题。社会人文题材除了在中国是热门话题,在国际平台上也是值得深入关注的。像欧阳斌的《六搬村》、冯晓华的《幸福山谷》、郝跃骏的《记忆的伤痕》、魏星的《学生村》等优秀记录片在国内外均获得大奖和如潮好评,引发社会热切关注。正是因为社会人文纪录片拍摄的是现实生活,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它平视社会人生,叙述小人物故事,扩展了官方和权力精英之外的新空间,是一种民主精神的体现。这类纪录片通常带着批判和审慎的态度,在云南纪录片的题材中经久不衰。   3.自然科学纪录片   自然科学纪录片在云南是很有潜力的片种,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地形地貌也千姿百态,作为一个巨大的地质博物馆,矿产化石资源同样十分壮观,更不用说物种多样性等优势了。但是此题材拍摄投入大、周期长、危险性高、设备要求高、拍摄困难,使得这个片种数量在云南一直不多,一些自然风光片因带有强烈的旅游宣传性质几乎已走在了纪录片的边缘了。   云南特色的自然科学纪录片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记录,云南人民依傍云南山水而存,因此云南的自然科学纪录片中人与自然总是相依相存,总是有着人的足迹,脱不开人的生活。正如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摄制的《美丽中国――香格里拉》,总是人在景中,人的历史文化融在景中,这些纪录片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4.人类学纪录片   前面已经提到云南纪录片的起源正是人类学纪录片,当杨光海先生第一次带着《佤族》《独龙族》《苦聪人》等影片受邀前往德国西柏林“世界文化之家”电影研讨会时,各国与会者均承认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认同中国也是运用影视手段于民族学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发展虽然比较短暂,但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却是十分活跃。云南这片土地因它人们异彩纷呈的生存境遇、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以及它的文化差异和区隔所带来的效应,吸引着大批影视纪录片工作者。《最后的马帮》《白族》《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三节草》,等这些优秀纪录片不仅促进了人类学纪录片这种深蕴人文内涵和文化品格的影视类型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在影视这种大众文化的肌体中精英文化合理生存的奇景;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纪录片的发展来看,人类学纪录片的兴盛所带来的是纪录片创作理念的突破和创作手法的进步。
  三、云南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云南纪录片的美感是由多重元素造成的,这些元素交融、渗透、并列、对位、错位形成了云南纪录片的总体效应,他们形成了具有云南本土化特色的纪录片审美特征――发现之美、质朴之美、思辨之美。   1.发现之美   有人认为,现代人被生活所束缚,影视为我们打开眼界,摄像机代替我们的眼睛去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在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观察,导致了感官的麻木化、机械化,致使了见怪不惊的态度。而云南因其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刺激着我们麻木的感官去“想知道”,透过纪录片去揭开那些与众不同生活,将我们从日常的审美疲劳里拯救出来,这种对新事物的好奇向往,正是发现的美妙。   许多独立纪录片导演,出于个人对纪录片的独特认知,将纪录片作为表达自己主观思想和社会见解的工具,往往出于个性化的选择,所摄纪录片题材新颖,立意独特,充分体现着新鲜感。   早期从事纪录片工作的人,并不是把纪录片创作看做谋生的手段或是职业,而是看成一项神圣的事业。因此纪录片工作者们不辞辛劳,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发现,去挖掘不为人知的的角落。特别像云南这种常被遗忘的大山深处,更是需要去潜心找寻,许多创作者们不辞千山万水来往于此的职责与使命就是去发现,去挖掘人类和社会留下独特的影像记忆。如与云南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工艺文化相关的大多数纪录片,如《建水紫陶》《剑川木雕》《跳孔雀舞的男人》《傣族泼水节》《回到祖先的土地》等等。这种发现之美往往是边缘的,拥有着民俗风情的,充满异域文化的。   2.质朴之美   在这些年里,不少纪录片创作者为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付出许多努力,在电视传媒市场化不断加深的现实状态下,面对巨大的收视压力和市场需求,而选择了“大众化”的创作路线,这使得记录片的生产和传播变得日常化和传播化。而云南是很值得关注小人物或是小群体的一块地方,民生问题往往能引起社会反响,达到电视栏目纪录片的宣传目的。另一方面多数人物和事件是适合追踪记录的,也利于系列片的制作。这一类的纪录片往往以百姓生活,人物故事为主。   而云南这方水土所养育的生命,都带着浓厚的自然、朴素的原生态本色,那种粗糙简单,不雕琢、不修饰、不做作、不卖弄呈现于碌碌喧嚣的现代社会,反而赋予纪录片以生命――真实感。代表作如田壮壮所摄《茶马古道》系列电影中的第一部――《德拉姆》,记录了云南滇西北怒江流域原住民生活现状和具有千年历史、沟通滇藏物流的马帮古道的兴衰演替。《德拉姆》真实表现了云南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镜头语言十分平静安宁,全片透露出感恩与涤荡灵魂、寻求安宁的心态、光影中原住民那些古老、淡定、贫穷、寂寞的日常生活在镜头中沉淀,生命的坚韧、本真、纯美油然而生。这种探索回归人性的真实、心灵真实的美感享受不同于西藏的神秘飘渺和神圣高洁,它是真实的,自然的,甚至是亲切的,却是直透人心的质朴之美。   3.思辨之美   21世纪以来,主流纪录片的创作紧随其上,央视记录频道、凤凰卫视、东方时空、“探索?发现”等频道栏目,按照宣传主题的要求,追踪现实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人物去发现选题,组织素材。这类纪录片多是配合着重大的宣传任务,以歌颂为主调,唱响“主旋律”,多是政治宣传片,历史文献片。   云南纪录片除了追随时代的主流,例如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制作的《滇缅公路》《大理》等一系列历史文献片,还包含大量极具人文精神,保持着人类学民族志理念的优秀作品,影像记录远离主流社会的边缘文化,通过对一些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文明的记录来展现人类的多样化生存状态。代表作如梁碧波的《三节草》,讲述的是一个远嫁云南摩梭族的汉族女子的波折一生。在汉文化与摩梭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主人公肖淑明作为一个矛盾与冲突的聚焦点,成为文化交流融合的载体,表现了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纪录片解析真相的本质,触及生活的本质,它还像人们展现了创作者的主观倾向,即创作者为我们揭开的事实,希求世人去思考反思。云南纪录片中众多作品表现文化冲突、环境问题、人伦道德等题材十分具有代表性,在国际人类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贡献,这种对生命和生活的尊重,也是云南纪录片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思辨之美。   近来,云南叫好叫座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云南纪录片向国人展现了其可观的成果。2010年,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支持国内纪录片的发展,作为中国纪录片复兴的政策保障。“人文中国”纪录片论坛也落户云南,云南政府同时打出“以纪录片塑造云南形象的口号”,将云南卫视主办的《经典人文地理》栏目作为核心竞争力,也许将来云南纪录片会成长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品牌,成为不输“渝派”“京派”“海派”的“滇派”或“云派”。   参考文献:   [1] 周兰.纪录片――影响对历史的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 聂欣如.纪录片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7] 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8] 杨光海.民族影志田野集录[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   [9]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10] 倪祥宝.邵雯艳.纪录片专题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11] 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12] 姜娟.主体?视点?表达: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13] 柳遐.木童.经典重访: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导演对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4] 宋素丽:自我的裂变:叙事心理学视野中的中国纪录片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   张名章(指导老师),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 副教授 博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