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1年的中国气象网水文资料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风调雨顺的三年 ——年气象水文考(转)
  风调雨顺的三年 ——年气象水文考(转)  金 辉  一  “三年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习惯词组。无论过来人还是没有亲历过的人,提到年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那场灾难,都会首先想到或说起“自然灾害”。从当年的传媒报导、党政文件到后来的各种说法,几乎无一例外地证明着和重复着这一“无可怀疑”的事实。  话语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它甚至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亲身经历的烙印。  虽然任何思维正常的人在当时都知道那三年不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主要不是因为自然灾害,但是“三年自然灾害”一旦成为习惯说法,重复几十年,便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以至人们会不自觉地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  “三年自然灾害”似乎已经成了历史的定论。  在这里,笔者却想对这个无人怀疑的神话问上一问:那三年果真是“自然灾害”么?  若问那三年有自然灾害吗?当然有的,中国地阔天长,不可能每一寸土地每年都风调雨顺。若再问自然灾害严重吗?答案大概是否定的。远的不说,单看近40多年,其间大规模的严重的洪水、乾旱、飓风、海啸、地震、霜、冻、雹、蝗灾等自然灾害,那三年能独占哪一项呢?可以说一项也没有,有的只是“三年自然灾害”这么一个笼统的习惯说法。  二  80年代起,中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自然灾害受灾和成灾面积”表,似乎为“三年自然灾害”这一说法提供了具体而权威的证据。请看笔者摘录的表1.  表1 部分年度全国自然灾害受灾和成灾面积及粮食总产量  说明一下表1对年份的选择。除了年这三年外,还摘录了其前和其后的各三年,即1956年~1958年、年,同时又选了气象界和减灾界公认的三个大灾年,即长江流域大水的1954年、全国大旱的1965年和1972年。  从表1看,年全国的自然灾害确实是相当严重的,尤其是1960年和1961年,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都远远高于其他任何正常年份或是灾年。然而,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要命的是灾害的后果──粮食减产。从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大幅度减产。195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7000万吨,比1958年锐减15%;1960年总产量比上年再递减15□6%,只有14350万吨;1961年比1960年虽然稍有增加,也仅仅为1958年的74%。自然灾害的后果如此之严重,粮食减产的幅度如此之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本来是个灾害大国,按《中国统计年鉴(1984)》公布的数字计算,在年间,其中31年的年均受灾面积为3273万公顷,32年的年均成灾面积为1295万公顷。也就是说,一年中全国若有1000余万公顷耕地的“农作物产量比常年减产30%以上”, 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灾年”, 而只是“正常”的。即使如此,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却在频繁的自然灾害中实现了稳步增长。  如果除去年那三年,从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趋势。只有、 这4个年头的产量比上年稍有减少,减产的幅度高者为4%(1968年),低者为1.3%(1977年)。上述各年的成灾面积,1972年为1718万公顷,1977年为1516万公顷,1980年为2232万公顷(1968年的数字缺),都高于或大大高于1959年的成灾面积,或者说灾情至少比1959年严重得多。  而1980年的成灾面积,已经接近1960年的灾情。但是这些年与那三年比起来,粮食的减产则是微乎其微的。  再看其他一些年份。若以年的平均成灾面积为100,则1956年为 68,1957年为 67,1962年为 74,1963年为 89,1978年为 97,1979年为67,1981年为 83,1982年和1983年都为 72。 就灾情讲,这些年都是相当严重的,都超过了1959年的水平。但这些年的粮食总产量不仅没有比上年减少,而且都增加了。在上述9个年头中,有6年都是创造了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最好水平。  通观新中国自然灾害与粮食产量的概况,说明在大多数年份,自然灾害及成灾面积并不能直接决定粮食收成的丰与歉。只有年这三年是“不同寻常”的例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灾害并非导致三年灾难的主要因素。或者说,那三年的自然灾害不足以、也不应该使粮食减产那么多。  三  其实,从气象水文概率和统计学上说,三年灾难的原因不要说完全推给自然灾害,就是“三分天灾”,也不具备充份条件。  这里有一份《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该表是由国内一批著名的气象水文科学家根据全国 120个水文站点历年的水文气象档案资料编制的,逐年清楚地记录下了这80年间全国及各地的旱涝态势。  《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将每一年度的旱涝状况统一划分为 5个等级,即 1度为涝,2度为偏涝,3度为正常或旱涝相当,4度偏旱,5度为旱。 笔者将其中一些年度的数据综合整理为表2,选择的年份与表1相同。为了使情况一目了然,表2对原表中的旱涝等级做了符号意义上的对应调整,其中:涝由1度改为-2度,偏涝由2度改为-1度,正常或旱涝相当由3度改为0度, 偏旱由4度改为1度, 旱由5度改为2度。 一般而言,-2度的涝和2度的旱,为气象水文意义上的灾害气候。表2 部分年度全国旱涝等级资料统计表  表中的总指数和平均指数越趋近于 0,则说明全国的旱涝大势越接近于旱涝相当或是不旱不涝的正常年景。当然这里边也包含了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以及南涝北旱等各种情况的相互抵消。但是各度站的具体数字,则使这一统计更接近于真实的准确情况。  尽管人们一直在说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是“严重乾旱”,可是这种说法却得不到科学统计数据的支持。  表2显示,年间,中国大地风调雨顺,全国的旱涝态势相当正常。  并且,其正常的程度甚至令人吃惊。  1959年总指数为-9, 平均指数为-0.075,其中旱的2度站为13个,它们是长治、洛阳、郑州、信阳、德州、临沂、荷泽、苏州、宜昌、汉中、安康、万县和昌都;偏旱的1度站为25个。2度站、1度站合计38个。涝的-2度站13个。旱、涝站合计26个,为总站数的1/5强。  1960年总指数为+11, 平均指数+0.092,其中旱的2度站仅8个,即大同、临汾、郑州、屯溪、邵阳、百色、汉中和铜仁;偏旱的1度站为44个。2度站、1度站合计52个,说明1960年偏旱的地区较常年为多。涝的-2度站14个。旱、涝站合计22个,不到总站数的1/5.  1961年总指数为-1, 平均指数-0.008, 其中旱的2度站15个,开原、沈阳、朝阳、赤峰、南阳、信阳、济南、安庆、郧县、沅陵、喀什、康定、重庆、铜仁和贵阳;偏旱的1度站29个。2度站和1度站合计稍超出总站数的1/3.涝的-2度站12个。旱、涝站合计27个,不到总站数的1/4.  不论是从总指数、平均指数看,还是从2度和1度站、2度站和-2度站所占的比例看,也不论是单独看其中一年,还是看三年平均值,年都可以说确实是“正常年景”。它甚至比公认的风调雨顺的1957年(总指数+27,平均指数+0.208)和1958年(总指数-21,平均指数-0.175)更为接近旱涝相当或不旱不涝的正常指标──0.尤其是接连三年平均指数都没有溢出±0.1,三年总平均指数仅为+0.003,这在《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上,再也找不出第二组来。  我们还可以比较真正大涝大旱的年份。1954年大水成灾,总指数达-79,平均指数为-0.658,仅涝的-2度站达到41个,就超过了总站数的1/3;另外还有29个偏涝的-1度站。 而1965年和1972年则是真正的大旱年,总指数分别高达+95、+97,平均指数分别为+0.792和+0.808, 旱的2度站也都超过了总站数的1/3,分别是41个和42个;偏旱的1度站还分别为34个和35个。  我们再看与年相邻的两个三年:年、年。 这6年中的任何一年的总指数、平均指数,以及旱、涝站的合计数,都要比三年灾难中的任何一年要高。年这三年被称为“三年恢复时期”,尽管这三年的气象水文条件大不如年,并且它又是在三年灾难的巨大废墟上艰难起步的,但这三年的农业还是实现了连年增产,整个国民经济也从三年灾难时期的近乎崩溃状态得到了复苏。  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四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中说: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笔者认为,《旱涝等级资料统计表》比《受灾和成灾面积表》更能准确地说明本来意义上的自然灾害的真实情况。实际情况是,在年间,导致“农作物产量比常年减产30%以上”的成灾面积中,起主要作用的根本不是什么自然灾害,而是左倾狂热及其指挥下的9000万人去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和“共产风”使人们无心收割庄稼、“大兵团作战”和瞎指挥的穷折腾,以及农业劳动力大量死亡和患病等等。正是这些人为因素直接和决定性地造成了三年灾难。它显然不是什么“自然灾害”。  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神话该结束了。  本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既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严重自然灾害,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和严重瘟疫,而是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灾害却铺天盖地地笼罩了全中国。它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造成了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国情报告中曾经指出:“三年困难时期,因粮食大幅度减产,按保守估计,因营养不足而死亡约1500万人,成为本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院国情份析研究小组,国情系列报告之一《生存与发展》)50年代末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先生说:“饿死成千万人,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承平之世绝无仅有之事。”(李锐:《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本文仅论及三年灾难的自然层面因素,至于它的非自然因素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等等,容当另论。  文章来源:原刊于《方法》杂志1998年10期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雷颐,男,祖籍湖南长沙,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学毕业后下乡数年,然后当兵,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 1985 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副研究员。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572306 Email:中国气象干旱图集(年)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气象干旱图集(年)本词条缺少概述,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作&&&&者&中国气象局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书名:国气象干旱图集(年) [精装]
者: 中国气象局 本书图片书
出 版 社: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
价: 188.0 元本书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全国气象干旱等级的空间分布图216幅,还给出了全国及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西北东部、西北西部、青藏高原八个主要区域四季干旱面积的历年时间变化图36幅。
本图集是一部气象干旱方面的资料和工具书,可供气象、农业、水利、环境等领域的科研、业务人员使用,也可供灾害防御、规划等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年冬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6年春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6年夏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l956年秋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年冬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7年春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7年夏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7年秋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年冬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8年春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8年夏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8年秋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年冬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9年春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9年夏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59年秋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年冬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60年春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60年夏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60年秋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年冬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61年春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1961年夏季气象干旱等级分布
年西北地区东部四季干旱面积百分比历年变化
年西北地区西部四季干旱面积百分比历年变化
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干旱面积百分比历年变化
年华南地区四季干旱面积百分比历年变化
年西南地区四季干旱面积百分比历年变化
年青藏高原地区四季干旱面积百分比历年变化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气象水文统计分析中显著性检验的应用--《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2004年
气象水文统计分析中显著性检验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在水文气象中经常遇到的显著性检验问题。例如两种不同条件下,差异检验,或者对气象水文要素进行预测,需要研究它们与其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相关场的检验问题等。并提出关于合成场的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P333【正文快照】:
气象水文统计分析中显著性检验的应用@黄嘉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 100871本文介绍在水文气象中经常遇到的显著性检验问题。例如两种不同条件下,差异检验,或者对气象水文要素进行预测,需要研究它们与其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相关场的检验问题等。并提出关于合成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荣代潞;李亚荣;;[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陈学忠;;[J];地震;2007年02期
马宏生;邵志刚;周龙泉;蒋长胜;;[J];地震;2008年03期
尤卫红,何大明;[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荣代潞;李亚荣;;[J];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01期
尹继尧;朱元清;宋治平;张国民;薛艳;刘杰;;[J];地震学报;2011年05期
田乐;姜芸;;[J];新疆水利;2011年04期
R.L.AS.K.PD.J.S钱家栋;;[J];世界地震译丛;1997年02期
张菲;刘景时;巩同梁;王宏;;[J];地理学报;2006年11期
冯亚新;;[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嘉佑;;[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慕学玲;何凤霞;刘连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菲;刘景时;巩同梁;王宏;;[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章毅之;;[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杜学彬;邹明武;;[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王会肖;蔡燕;;[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王荣兰;刘静;张耀;王人冬;;[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时军;[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海;[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孙福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刘天龙;[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王金军;[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2010年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
【摘要】:在环境影响评价大气预测中,气象观测资料属基础性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包含的气象要素是决定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必须根据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的不同,收集和整理评价区内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以便描述评价区的气象背景。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采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各污染源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及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由Pmax及D10%判断评价工作等级。根据不同评价工作等级,对应不同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和分析内容,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评价范围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于三级评价项目,仅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新导则要求一级评价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及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要求二级评价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及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新导则对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和分析内容进行了以下几点修订: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收集每日实际逐时、逐次观测资料。对于逐次观测资料,在利用AERMOD模式预测时应处理成逐时资料。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年均风频的月变化、季变化及年均风频,风向玫瑰图增加了当地气象台站多年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取消了风向、风速、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频率统计;对三级评价项目不要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仅需要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取消了高空污染气象现场观测,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模拟的高空气象资料。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P416【正文快照】:
0引言在环境影响评价大气预测中,气象观测资料属基础性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包含的气象要素是决定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最主要的因素[1],因此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必须根据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的不同,收集和整理评价区内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以便描述评价区的气象背景。1评价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新军,张晓俊,陈宁强;[J];环境保护;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新新,董德明,房春生;[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瑛子;多布杰;央珍;;[J];西藏科技;2011年05期
李建保;张铁;;[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苏运芳;易秋丽;黎树明;张家才;;[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苟周梅;;[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朱敏武;张继光;张符波;杨辉;李嵘;;[J];陕西气象;2011年05期
王建鹏;谢双亭;庞亚峰;惠英;金丽娜;;[J];陕西气象;2011年04期
张银廷;张真;王健春;冉光槐;谭炳全;;[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年S1期
长江;;[J];人民长江;2011年17期
刘月新;沈萍;彭勃;杨忠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年02期
罗生洲;;[J];青海气象;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师莉红;;[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冯晓;许孟会;吴玉池;;[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赵泽海;赵春年;;[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赵美;黄文杰;张军;吴宜;;[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祁建刚;李占芳;张海军;;[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郭月虹;王志文;刘琳;;[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赵世军;姚继清;刘涛;高太长;;[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勇;王静;艾青;;[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吴福正;陈丽;李婷;;[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任振华;赵春年;张国舫;;[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丁继武;[N];中国气象报;2001年
黄俪;[N];广西政协报;2010年
郭起豪;[N];中国气象报;2009年
任为民;[N];中国气象报;2003年
马舒庆;[N];中国气象报;2005年
李丹 王媛 赵志强;[N];中国气象报;2004年
记者苗艳丽 马高飞;[N];中国气象报;2009年
王兵 记者
史力;[N];安徽日报;2009年
沈瑱 曹颖
李崇志;[N];中国气象报;2009年
吴涛涛;[N];中国气象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勇;[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任雍;[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王明天;[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韦继忠;[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张海军;[D];吉林大学;2010年
吴丽丽;[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刘维;[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尹晓东;[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气象局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