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省质检历史下发闽政文(2014)319号

漳平市经贸局
关于印发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部门文件
当前栏目位置:
&&& &&& &&&
漳平市经贸局关于印发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漳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时间:&&&来源:经贸局&&&&作者:&&&&关键字:
【字体:&&&&】
漳平市经济贸易局文件
漳经贸〔2014〕15号
漳平市经贸局
关于印发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本局各股室:
现将经贸局201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漳平市经贸局
2014年2月25日
抄送:龙岩市经贸委,各乡镇(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市政府
马勇常务副市长、苏炎洪副市长,存档。
经贸局2014年工作要点
根据市委2014年工作要点及相关会议精神。我市工业经济及第三产业工作总体要以“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的目标,围绕“狠心造环境,推进新跨越”工作主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攻“大交通、大城区、大产业”三大方向,积极采取措施,“育龙头、铸链条、促集群”不断推进工业经济及第三产业平稳、较快发展。2014年经贸局工作要点如下:
一、工作目标
1.2014年计划完成规上产值122.8亿元,比增20%;新上亿元企业3-5家,规模企业10家以上。
2.工业投资。2014年计划完成工业固投115亿元。目前,收集共有续建项目26个,新建项目17个、技改项目4个、储备项目3个。争取策划新建和技改项目30个以上。争取完成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各25个以上。
3. 第三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1亿元,增长14%;新增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6家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工业方面
1.突出政策引导
⑴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宣传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促转型十一条措施的通知》(闽政文[2014]1号)等各级出台的帮扶政策,以三月份“政策宣传月”为契机,认真解读、广泛宣传,及时将政策印发至各相关企业。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指导企业对照各级帮扶政策申报项目补助资金,重点申请各级技术改造、节能与循环经济、用电增长、产品参展等项目。
⑵完善政策导向。发挥“一硬一软”帮扶政策效应,大力推进我市装备制造和轻纺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宣传落实我市出台的《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装备制造业和轻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文件,主要在体系建设、用地用工、财税支持、目标考评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叠加效应,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2.突出项目支撑
⑴全力推进新开工、新竣工项目。2014年计划完成新开工项目、新竣工各25个以上。继续加大对惠增科技、协龙、华滨、卡兰法瑞尔等项目跟踪服务力度,采取每月一调度方式,协调乡镇(街道)加强项目跟踪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项目业主加大投资进度,促进洽谈项目尽快转化为签约项目、签约项目转化为落地项目,落地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并顺利竣工投产。
⑵跟踪做好新增长点服务工作。2014年确定的30个以上重点新增长点项目,应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目标,按照时序安排项目建设进度,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承办人,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联系,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实
施,力争早竣工投产、早达产达标。
⑶ 抓好技改提升企业实力。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和轻纺产业等两大主导产业,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企业战略转型,扶持企业做大做强。2014年重点抓好天守超纤二期、新纶纺织二期、红狮水泥三期、木村科技园三期、金德二期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
⑷大力开展民企招商。利用“一软一硬”主导产业和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的平台,着重围绕龙头企业、产业链和产业园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主动对接全国五百强民营企业,组织相关企业抱团对接,促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入驻漳平,提高项目质量。
3.突出协调服务
⑴完善健全监测调度体系。突出工业生产调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等指标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全市工业运行动态,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类指导,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全力解决。做好分月份分乡镇分企业产值等各项指标的跟踪工作,实行每月20日工业运行调度预报制度,加强协调,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⑵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发挥企联会作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活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二是完善集体服务机制。强化乡镇服务企业力度,完善挂钩产业(企业)责任制,促挂钩干部熟悉挂钩产业(企业),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积极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开展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试点,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二是加强政银企对接,开展企业资金需求调查,实现银企信息互通。三是加快做好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筹备工作,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做大做强,为企业提供资金扶持。
4.突出扶持培育
⑴龙头培育。全力对接省、龙岩市“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制定方案,完善政策,重点培育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龙头企业。按“谁引进、谁服务”原则,建立企业挂钩责任制,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实施的指导、协调力度。拟制定一批企业明年上规模,并重点培育、跟踪落实,加大规模以下企业培育力度,做好个体工商户转为公司企业工作,加强拟上规模企业统计业务指导,培育新上规模企业10家以上,做好亿元企业培育工作,争取新上亿元企业3-5家,争取木村、天守产值超10亿。
⑵创新品牌。做好企业申报品牌工作,2014年拟培育省著名商标2-3个, 省级名牌产品2个以上,龙岩知名商标3-5个,力争创国家弛名商标1个。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开展产学研成果对接,鼓励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动员企业参加“6.18”等各种项目洽谈会及专项对接推介会,寻找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鼓励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各级企业技术中心,争取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龙岩市级技术中心2家。
⑶转型提升。一是加快总部经济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重点推动木村、新纶、红狮、环闽等经济总部落户。二是扎实推进东坑口化工企业“退二进三”前期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完善发展规划及项目可研,明确投资总量,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相机开展前坑化工新区总体规划设计和区域规划环评工作。
(二)三产业工作方面
1.明确目标
⑴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结合2014年龙岩市第三产业发展工作意见和我市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三产发展调研,科学制定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发展工作意见,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并把发展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行业部门,抓紧抓实,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⑵加大三产政策宣传。贯彻落实《促进漳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政策,努力从市场准入、融资渠道、资金扶持、要素供给、协调机制等方面落实政策措施,促进第三产业全面提速提质健康发展。总结宣传各级政府和企业在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政府支持、社会与媒体关注、企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2.完善机制
⑴考核引导。制定《漳平市2014年第三产业主要经济指标目标考评办法》,落实责任,将年度第三产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建设目标考核并相对增加评分评优权重。同时,建立工作督查机制,由市效能办和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查找差距,引导围绕目标定措施,定好措施抓落实,力求第三产业有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⑵政策撬动。在《促进漳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已出台的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经济特点,加大对重点行业调研,适时研究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优势产业个体转法人,法人企业申报上限。
⑶运行监测。建立季度重点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制度,加强对重大关键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的跟踪分析,确保第三产业平稳运行。要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第三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业务考评管理制度,加强第三产业的统计力量,完善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工作体系,确保统计数据科学准确
3.突出重点
⑴培育限上商贸企业。认真实施商贸流通业“十百千工程”活动,鼓励红狮、木村、千百惠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立法人贸易企业,力争新培育2家、亿元以上年销售额商贸企业;引导各乡镇(街道)培育花卉、茶业、建材、煤炭、餐饮等规模大、效益好的个体经营户转法人企业并培育成为限上商贸企业,及时纳入限上批发零售业统计;出台政策,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政府采购活动的引导,确保2014年新培育36家以上限额以上企业。
⑵推进商贸物流业。一是规划编制全市商业网点建设工作。加强专业院校合作,争取在2014年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推进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标准化改造,按城中、城南、城北、城东四大片区进行布局规划,争取2014年继续实施1个城区综合市场升级和标准化改造。三是推进城北综合体商业中心、城区3个加油站、越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凯源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商贸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华龙二期购物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影视城、数码广场等商贸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加强与龙岩市“321”工程对接,加强对新桥镇、双洋镇的商贸重镇建设指导,持续推进商贸重镇建设步伐。五是完善物流园区规划,适时推进园区项目招商、入驻、建设。&&&&&&&&&&&&&&&&&&&&
⑶发展楼宇经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重点推动木村、新纶、红狮、环闽等民营经济总部落户;推进建筑业发展,重点推进华龙二期、天守阳光城、桂林商业城等在建房地产项目建设;拓展民间资本进入渠道,加快成立第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做活枢纽经济。推广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促进快递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协同发展。
⑷推进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以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加快推进天台山旅游综合体、漳平闽台石博园旅游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进举办首届“奇石文化节”、“一乡一节”等活动。落实“生态漳平&文化胜地”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意见,加大奇和洞遗址保护和开发力度,做大奇和文化品牌;推进民俗文化村项目建设工作,启动实施香之谷薰衣草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扶持千百汇、国珍玉雕、协为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把“三乡”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优势向文化产业转化。
(三)其他工作
1.商贸工作
⑴继续实施城乡便民商业网点建设工程。为改善我市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按照目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城乡便民商业网点建设,2014年计划在城区建设与改造便利店建设与改造3个。
⑵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成品油市场及酒类市场的监督检查,开展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
2.食品安全工作
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考核机制、责任追究制和长效工作机制。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完善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工作内容。
⑵认真制定和落实2014年度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落实各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确保年度治理目标任务的完成。
⑶抓好源头,预防为主,严把食品质量安全源头关,强化专项整治。同时,加强监测,把握动态,加大监测力度,实行动态跟踪监管,全面完成省、龙岩市和我市下达的食品监测各项任务。
⑷巩固肉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强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建设的宣传和管理,提高生猪肉品市场经营户电子秤使用率和生猪肉品追溯率,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软硬件稳定运行。
⑸严格执法。一方面是加强生猪屠宰的行政执法力度。完善与公安、工商、城市执法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的日常巡查和非法屠宰的打击力度,切实提高生猪屠宰定点率。另一方面是加强流通领域的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酒类流通、成品油市场等商务行业领域的日常监管,使我市酒类流通备案率达80%以上,成品油市场监管全覆盖,逐步拓展单用途预付卡等其他商务领域行业的监管。
3.节能与循环经济工作
⑴做好节能降耗工作。2014年重点做好年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考评工作,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4%,年下降7.98%。
⑵做好六家已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目标考核”工作及“十二五”期间能耗下降量执行情况跟踪考核。
⑶督促企业开展能源综合利用情况申报工作,做好企业节能、循环经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项目调查。
⑷开展红狮、华润水泥行业能效达标活动,做好华润、红狮、国强等企业综合利用情况调查。
4.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狠抓目标责任的落实,继续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全面整治和消除各种隐患,强化应急管理建设,狠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
2014年2月25日
【】&&【】&&【】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段,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省2014省质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