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索尼不做笔记本了吗了

点名时间CEO:为什么我们不做众筹了?-看点-虎嗅网
点名时间CEO:为什么我们不做众筹了?
来源:编辑:虎嗅
从2011年7月点名时间上线运作至2014年,点名时间是国内最早也一直是最大的众筹平台,我们在众筹领域的经验没有任何一个平台可以超越。可以说点名时间是国内最了解众筹的平台,但是我们在2014年4月对外公布我们放弃众筹,这背后有很多的原因,一直没有公开对外说明,今天我们觉得有必要告诉大家:众筹为什么在中国是水土不服?众筹模式把极客和大众消费者混为一谈以前做众筹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用户分为两种,一种是极客,一种是大众消费者,两种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极客群体要的是参与感,他们希望在产品还没做出来之前,能参与到整个开发过程,你有BUG我帮你找出来,这个时候产品是不成熟的。而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你的产品不成熟,是次品,他们不愿意帮你测BUG,他们希望拿到质量好的产品。这两种用户的喜好和思维习惯是完全不一样的,目前众筹不管如何去做,都无法兼顾到这两种用户,所以我们认为众筹本身是存在问题的。我们现在把两种人群分出来,通过“首发预售”和“1元公测”两种项目模式来消除众筹模式存在的弊端。“1元公测”就是帮初创团队筛选出这样一群极客用户做深入对接,在他们产品还不成熟的时候,让极客用户进行市场体验和测试来帮助初创团队验证产品,这时候你不应该和用户收费。而对于想要买成熟产品的人来说,那就来“首发预售”。准备好的团队能确保发货时间和产品质量,我们帮你在点名时间做最好的亮相,积攒第一批消费群体。所以我们门槛要求特别高,要保证用户的权益。众筹本身“词不达意”容易误解众筹这个词,有的人认为是帮助、有的人认为是投资、有的人认为是预售,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理解和看法。你把这些项目标注为众筹,消费者很难判断你这背后的项目属于哪一个类型,所以词义上就会给人误导。对于成熟团队不希望给人一种印象:我的产品是在众筹期。那样是只有不成熟的团队才愿意接受的标签,所以这对成熟团队是一个错误的标签。所以“众筹”这个词汇不适合某类型的团队,对小团来说容易种混淆,对用户也容易混淆。还有人以为是股权众筹,甚至认为自己可不可以投资这些项目。众筹模式保护机制失衡众筹模式对项目团队非常宽容,但它无法保护出钱一方的权益;项目团队可以发货时间可以无限延期、产品质量也可以不如预期、甚至做出来的东西和当初对大家讲的不一样,这都没有关系,因为众筹主张鼓励创新,但是有创新就有失败,这对出钱的用户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没有人想要支持一个不靠谱的团队。所以众筹从模式和机制上来说是有严重的缺陷的,这个严重的缺陷会导致一种失衡,导致众筹平台成为不靠谱团队的温床。当好的团队和不好的团队混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没办法对用户保证,上线的项目能否在承诺的时间内拿出一个成熟的产品,这对用户非常不负责任。我们觉得必须要保护用户权益,无论你是初创团队还是大公司,我们都希望做出来的东西都是靠谱的东西。所以点名时间开始对项目做非常严格的审核,同时在打款的方式上面,改掉以前先打70%~30%的模式,我们发现就算70%也会有烂尾的情况,这些都是点名时间过去的惨痛经验。点名时间现在改为完全不先打款的方式,用款项来约束团队,让用户支持参与的体验提高。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就不是众筹。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众筹概念仍将不断的激化消费者和团队、平台和消费者、平台和团队之间的各种矛盾,而这种矛盾将愈演愈烈,最终会导致众筹行业的混乱。这就是为什么点名时间转型首发预售,我们觉得未来半年到一年之内,所有实物类众筹平台都会转型成为预售平台的原因,不管对方认为自己是什么。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要评论?请先或者,您也可以快捷登录:
:回复 :一、也不必把中国比做菜市场。二、百度市值800多亿,谷歌3600亿,零头还是超过了的。中国的政策和环境一方面有限制,另一方面也对国内企业有所保护,如果有幸在外资企业呆过,你就知道为什么外企大多数活不下来,真的是NO ZUO NO DIE的一部部大戏啊。。。//@maochen:国外巨头的市场多少?我们最厉害的百度的市值都不及人家一个零头,别人不开拓中国市场不是因为产品问题,是因为中国这政策和环境太差。你把LV店开在菜市场,然后倒闭了,就说别人不如你一个菜贩子,是很可笑的。//@Jason@Ewangli:既然有能力把国外的模式COPY到中国,我觉得看原型也好,追功能也好,都应该不再是问题。更多是要考虑本土化改造。要说内外同步,没有比创造者自己来做更容易的了,但是你看有几家外国巨头在中国生存下来了?还是因为没有找到触及灵魂的痛点。。。&&
:回复 :这就是虎秀.括弧(还有N多自以为自己是媒体,简称自媒体)是作风。别看马云张那样,N多人说他忽悠,我觉得就挺在理的。企业家是会做不会说,N多教授是会说,但不会做。我觉得吧,N多中国人都是TM教授。//@Rabbitrun:我其实更不理解,一群像狗一样的人,整天在网上评论那些你永远遥不可及的人或公司。
:我其实更不理解,一群像狗一样的人,整天在网上评论那些你永远遥不可及的人或公司。
:回复 :哟,都成哲学家了。别T妈BB那么多了,都TM瞎扯,自己翻翻N年前的所有网评文章,都TM是瞎扯。我还能翻到人人网是BAT之外第四级的文章呢。//@叮不哩个咚: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Jason@Ewangli:既然有能力把国外的模式COPY到中国,我觉得看原型也好,追功能也好,都应该不再是问题。更多是要考虑本土化改造。要说内外同步,没有比创造者自己来做更容易的了,但是你看有几家外国巨头在中国生存下来了?还是因为没有找到触及灵魂的痛点。。。&&
:回复 :国外巨头的市场多少?我们最厉害的百度的市值都不及人家一个零头,别人不开拓中国市场不是因为产品问题,是因为中国这政策和环境太差。你把LV店开在菜市场,然后倒闭了,就说别人不如你一个菜贩子,是很可笑的。//@Jason@Ewangli:既然有能力把国外的模式COPY到中国,我觉得看原型也好,追功能也好,都应该不再是问题。更多是要考虑本土化改造。要说内外同步,没有比创造者自己来做更容易的了,但是你看有几家外国巨头在中国生存下来了?还是因为没有找到触及灵魂的痛点。。。
:回复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Jason@Ewangli:既然有能力把国外的模式COPY到中国,我觉得看原型也好,追功能也好,都应该不再是问题。更多是要考虑本土化改造。要说内外同步,没有比创造者自己来做更容易的了,但是你看有几家外国巨头在中国生存下来了?还是因为没有找到触及灵魂的痛点。。。
:既然有能力把国外的模式COPY到中国,我觉得看原型也好,追功能也好,都应该不再是问题。更多是要考虑本土化改造。要说内外同步,没有比创造者自己来做更容易的了,但是你看有几家外国巨头在中国生存下来了?还是因为没有找到触及灵魂的痛点。。。
:回复 :嗯
//@曾彦钧:说的对
:微信也是照搬,不也做得挺好
:你懂,你怎么不做?呵呵
旺利网——中国互联网收益权交易...
:回复 :是不算众筹了啊//@Jason@Ewangli:那还能叫众筹么,不过“点名时间”这名字起的倒确实感觉不到什么众筹的气息就是了。//@残品经理:本来就是这么转的,现在官设就是只能产品首发平台&&
:回复 :那还能叫众筹么,不过“点名时间”这名字起的倒确实感觉不到什么众筹的气息就是了。//@残品经理:本来就是这么转的,现在官设就是只能产品首发平台
:本来就是这么转的,现在官设就是只能产品首发平台
自己不革自己的命,就等别人来革...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张佑,中国最大“智能预售首发平...
Ta的文章(2)
收录此文章的文集
2周内自动登录银行为什么不做团购?
  团购这个低门槛的模式,银行值不值得做?
  屠波 曾任央视新闻记者,现在银行卡产业中从事品牌工作。对银行卡和新媒体长期关注。
  提出这个问题,必须先问另一个问题:银行为什么要做团购?
  银行为什么要做团购的理由很简单。团购是什么?团购其实是中介。它的上游是商家,下游是消费者。用下游“团”起来的力量去低价“购”上游的商品,即为团购。团购作为生意买卖的一种形式,其必要条件便是需要有比较充沛的买卖双方资源,以及顺滑的支付通道,来实现“团体化的购买”这一消费行为。
  这是银行可以做团购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其先天基础。单就银行目前经营状况和市场地位而言,它起码拥有客户资源、支付工具和诚信基础三大引以为傲的优势,足够令它在团购市场玩得风生水起。
  看看目前市场上的玩家,基本可以划成两类:一类是白手起家的“穷小子”,他们是这波战役的先锋队,如美团、满座等,因为起步早、脑子活、混得脸熟,所以市场份额排名相对靠前;另一类是那些显赫一方的“江湖大佬”,他们是这场战役的搅局者,如QQ团购、糯米(千橡)等,凭借着业已掌握的庞大用户量,一边毫无风险地捞油水,另一边也悄悄地改变着既定的市场格局。
  谁都清醒地明白最后的幸存者寥寥无几。低价格、低附加值、低门槛的“三低”团购模式,对于每个玩家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难以突破;另一方面,新兴对手的准入又难以阻挡。与多数团购网站没有客户积累,不惜采用返金的模式来招揽客户不一样,银行因其浸淫对公对私业务多年,本身就掌握了商家和消费者两端客户,只要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的银行,最少也拥有近万家的特约商户,和数以百万计的信用卡持卡人。所以在挑选参加团购的商家时,不但选择面更宽,而且在谈折扣返点时,更可以理直气壮地亮出手中的用户作为筹码。光凭这一点,就让其他团购网站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在团购行为中,从“心动”到“行动”,能否抓住消费者冲动购买的瞬间,支付工具是否便捷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催化剂。目前几乎所有的团购均采用第三方支付,其兼容性优势自不待言,但其缺乏灵活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也制约了团购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限。目前,团购产品的金额一般集中在百元左右,鲜有突破千元的。既有拉低门槛、吸引用户的需要,也是支付工具局限的无奈。银行则没有这种顾虑。信用卡用于大宗商品的分期付款已经十分成熟,无非就是精选出一件产品团购,而用信用卡购买者一样能申请分期,看似换汤不换药,其实无形中打破了团购产品价位的天花板,也与其他团购网站设置了一条不易逾越的沟堑。
  另外,与一些普通团购网站相比,多数银行的国有背景更能给人以安全感的。
  按照GroupOn半年净营收5000万美元的利益诱惑,银行完全没有理由忽视团购这个市场,况且国内电子商务的远景广阔。可为什么他们迟迟没有动作呢?
  如果对于银行来说,根本不缺这点利润,没有必要为此大费周章的话,那么从激活信用卡消费频度的角度考虑,就应该与银行的意愿不谋而合了吧?信用卡发卡增速的放缓,意味着跑马圈地时代接近尾声,如何将批发出去的透支额度调动起来,不仅是发卡后效应的自然承接,也是信用卡业务必须面对的盈利考验。而团购模式正巧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因为团购用户的重复消费频次很高,每天都会关注新推出的团购产品,习惯所带来的消费黏度使得只需要较小的营销投入,就能产生细水长流的利润回报。唯一要费思量的是,究竟推出哪些产品才是现有的持卡人所感兴趣的,能把用户从现在的团购网站吸引到自己的网站上来?
  日益变化的商业气候在考验着银行的适应和创新能力。借用比尔?盖茨的一个论断:“传统银行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批恐龙”。人类社会的网络化生存迫使银行运用互联网视角来看待问题。还好距离白垩纪还有足够的时间,一切都来得及。(责任编辑:何峰)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移动新发现
近期热点关注我为什么不做网赚论坛 - A5站长网
当前位置:
我为什么不做网赚论坛
11:56&&来源:&
  随着近几年网络圈子中的传播,网赚这个行业也是风生水起,我认为现阶段是停留在粗放型的状况,但以总体趋势来说,未来互联网网赚也必定会成为一大热点。现在大部分的做网赚的模式是以论坛在运营着,而我从一开始,就一直很坚定的不做现在大家所熟悉的网赚论坛,要做一个能产生价值的网赚深度交流社区。
  网赚论坛的现状
  广告真假难辨,让鱼在不知不觉中上钩。大部分论坛都是在创立初始便有了广告位,其实广告位最有价值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候,这个阶段的站长是最愿意花心思去管理的时候,当然带来的流量也会产生更高的价值。而后,便是各种&日赚千元、万元&的各类牛人出售项目,各种拉下线邀请朋友,又或是以赠送各类价值上万元网赚教程为名收集数据库,压榨着论坛里面的&鱼&的每一丝价值。我不反对广告,但是如果是有价值的东西,能在投放广告前先把把关,在广告中推荐给朋友们,这才能给到更多的人帮助。
  项目肤浅浮夸,下载完了看一遍,觉得确实是教程里面说的这样,但是回头想想,这项目到底TMD要怎么做啊?传播着翻录一遍又一遍的项目,翻录完了之后便成了原创项目,有了原创项目便有了收VIP会员的理由。各大网赚论坛中,每个能赚钱的项目都是值钱的项目,可若是每天发布的项目多则十几个,少则五六个,这能赚钱的项目也就是大路货了。每个项目都是点到即止,美其名曰&思路&,当思路仅仅是思路时,也就失去了指导的意义了。
  网赚到底需要什么?
  追求能做精、做专的项目。项目不求多,网赚为的是能让更多的人能赚到钱,并且能较为轻松的赚到钱,这样的项目才是有价值的项目。如果作为项目开发者,能将自身精通的项目较为完善的从前期的策划到后期的实施、效果等等一系列开发出来,并且能够帮助到其他人去进行执行,这种项目才是精、专的项目,这种项目如果就算收费又何妨?但如果是借着这一点作为嘘头进行诱骗,这种可升华为人品问题,这种生意不可能长久。每一个项目都是可挖掘,可深究的,这才是能帮助到网赚圈发展的项目。
  能沉淀下来的行业精华。浮华过后,沉淀的是心情,积蓄的是希望,一个行业的希望。在网赚圈子中,有很多的牛人,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赚外网就是要做一个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沉淀下来的大染缸。
  一个有价值的圈子的产生,往往能推动一个行业的前进。作为一个行业,网赚涉及的面很广,包含策划、营销、执行等等,需要的是更多能为这个行业留下价值的人。
  关注网赚,关注赚外网 /article/70 微信号:izhuanwhy
责任编辑:灿灿
延伸阅读:关键词:
站长杂谈 草根站长信息中心我为什么不做直销,我们从直销学到什么? _ 文库 _ 中国营销传播网
EMKT营销文库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经理人之培训
& 我为什么不做直销,我们从直销学到什么?
我为什么不做直销,我们从直销学到什么?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作者: , 访问人数: 15365
  时下关于直销的话题常被提及,生活中也经常被各直销公司的个人创业者们当作推销的对象。我钦佩于他们的执着,自然也就对直销做了一点研究。
  有意思的是,由于整个社会对传销已经有着一定的看法,所以现在的传销人员都避免使用“传销”这个字眼,而是使用“直销”的说法。看来有必要对直销、传销的概念做一个推敲。
  直销:由销售人员(不管他是不是被生产商直接雇用并接受生产商的报酬)与最终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也不管这种沟通是不是在店铺等固定零售点、消费者的办公室、家中或是会议中)而达成的销售。其主要特点是在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除了销售人员(直销人员)之外不再存在其他的如经销商、代理商、商场之类的中间商(其实,就算销售人员不是被生产商直接雇用但可从这种销售中获得好处,那么,该销售人员就是不折不扣的中间商);这样的销售其实很普遍,比如工业消费品(包括建筑、装饰材料)的销售。
  传销:有若干层级的组织结构(即上线下线,不管是叫合作伙伴还是其他的名称)的直销。简言之,多层直销即传销。本文标题中所指的直销,即是指多层直销或称传销。在这个多层结构中,直销人员除了自身消费和销售产品之外,还可以吸收、训练下线,借着奖金制度的设计,直销人员可以自其下线的业绩中获得部份的奖金(网络奖金,或者其他的名称)。由于多层制度有更高的激励效果,使得大部份的直销公司都采用多层制度。但是多层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必须非常小心,稍有不慎多层直销或称传销就会成为聚集人头敛财的老鼠会或称非法的金字塔销售术,即非法传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传销往往被当成非法传销),现在无论是直销公司还是直销从业人员,都宣称他们从事的是“直销”而非“传销”,他们极力回避“传销”这个敏感的字眼。而他们所回避的“传销”,在1997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传销管理办法》中是如此定义的:“传销是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这个定义,实际上就是讲直销嘛!《传销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给予传销合法的地位,同时对传销企业的设立运作、传销员的资格和管理作了严格的限制,并且有一些法律责任条款保证对传销活动的监控。而到了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规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应一律立即停止传销经营活动”。《传销管理办法》同时失效。传销企业自此进入严冬。而目前已经出台的《直销法》草案的第8条“允许直销商的组织结构有若干层次”是一个标志性的条款,它意味着,中国政府将再次允许多层次传销在中国的实质性进行。   我们一直在掩耳盗铃式地谈论直销,实际上我们谈的事情本质上都是传销。直销与传销之间的区别在外表看来,非常的相似,它们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组织的层级结构。国内盛行的直销,甚至包括安利,并不要求直销人员寻找到多少终端消费者,而是要求直销人员更多地发展下线。由于每个直销人员也是厂家产品的终端消费者,所以变相的相当于厂家有了更多的终端消费者。这不是传销又是什么?
  传销并不是洪水猛兽,正相反,健康的传销是建立在一种先进营销思想的基础之上的渠道模式。本质上讲,多层次传销是一种消费者联盟,它第一次解决了传统经销模式渠道利益不一致的毛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制造商、渠道成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多赢。它的本质是消费者可以替代渠道成员,这是对传统买卖关系的彻底颠覆,在这种销售模型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是双向的,他们既可以是买者,也可以是卖者;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销售者,理论上讲,这种模式远比传统经销模式要先进,并且更节省渠道成本。但在现实中,这种基于一对一营销模式的操作和管理难度都非常大,而传销公司也不可能直接对那么多数量的传销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和辅导,这种培训和辅导只能依靠传销组织本身,这也是为什么传销公司需要那么多的会议和培训的原因。一个强大的传销公司或组织,也不能仅仅依靠利益作为唯一驱动(它的实质本是如此),它还需要依靠文化和理念的影响,这种文化的本质不是企业文化,因为他们不存在雇佣关系,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共同体文化,但如果它和主流社会的思想或行为存在偏差,就难免会对社会造成副作用。政府对传销6年多的清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与直销的几次亲密接触:
  1995年第一次,沈阳秋林
  那是我实际从事营销工作的第3年,出差去沈阳。一日中午闲逛,被人以“了解一个创业机会”为由,带至一个大房间,受了一次免费的培训。
  虽然差不多已是10年之前的事了,但当时的那种狂热、受感染的气氛和激情仍历历在目。巨大的音量、激昂的音乐;远离贫困、一刻改变一生的激励;成功人士声泪俱下的现身说法、个人完税证明、汽车洋房、国外旅游的照片和凭证;以及可能的现场积极购货加入是此类会议营销的共同特点。我的上线不断地关照我、说服我立即加入开始个人创业,前提是先掏出现金1400元购买一颗所谓的宝石―而对于宝石和其真正的价值,相信你我皆是外行,更别提人造宝石了。当时会议举办方宣称,只要现场购买1颗宝石即获得销售宝石的资格,并可从每个下线的每颗宝石的销售中获得100元的回报。而我却忙于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
  假设我(直销人员)第1个月发展且只发展1个“下线”,同样的,下线每个月也发展一个且只有1个下线,那么第1个月底,这个直销人员(我)就拥有了2个消费者(包括我自己);第2个月底就有4个消费者,第3个月底是8个消费者,第4个月底是16个(2的4次方)……依次类推,等到了第12个月底时,该直销人员(我)就拥有了4096个(即2的12次方)个消费者,再假定每个消费者仅购买一颗宝石,那么每个消费者都可给我创造100元的回报,这么算来我(直销人员)在第12个月底
  的总收入也就有了(2的12次方-1)×100=409,500元,而我的最初投入仅为1400元!而如果每个下线不只发展1个下线、不只购买(或销售)1颗宝石呢,那受益就更大。更何况,由于我总是上线,未来的收益将更可观。会出现这种结果吗?我相信会有极少数幸运儿。但不一定会是我。
  什么时候我可以收回成本(1400元投资)呢?我至少要找到另外14个人并且让他们每人掏钱购买至少一颗宝石(14x100)才行。我何时能找到14个人呢?由于我是出差,我在沈阳一个熟人也没有,我至少没有在出差结束前收回投资的把握,更别谈收益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当时身边没有1400元现金,也使我避免了冲动购买的可能。这一次,个人创业的机会没抓住,所以我至今仍是一个贫穷的营销专家!哈哈!
  1996年,南京家中
  又一次出差回来,发现家中多了不少安利的洗化用品,一问,方知道早已退休在家的岳母大人也参加了一次会议,并且开始了人生的第2次发展。遗憾的是,直到我们全家把那些价格昂贵、效果却也不见得出奇的安利洗化产品用完之时,我们还是没能找到一个下线,我们全家又一次与财富擦肩而过。
  2003年,武汉安利
  这时我长驻武汉,任一小小办事处经理,大概也算得上如安利和其他直销公司所瞄准的“准成功人士”,自然要被他们的直销人员发展为下线的。但由于有了前面的经验,再加上总认为传销不是个好东西,连会议也没去参加,但看了《远离贫穷》和几本光盘。虽然小有冲动,但又一次与成功擦肩而过。
页    下页: 8
欢迎,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财富500强经理人必修
:美国最大培训公司之一阿拉莫公司核心课程,极具价值的思维工具 :顶尖销售高手最佳实务技巧、技能训练和战略规划  
--请选择评分--10(最好)9(很好)8(好++)7(较好)6(一般++)5(一般)4(一般--)3(较差)2(很差)1(最差)  目前已有52人,平均得分: 7.60。
相 关 文 章(共4篇)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麒胜)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英昂林)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金为、忠良)
(,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三期,作者:周志民、卢泰宏)
版权所有 &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错误:需Javascript)
本页更新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不做笔记本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