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新的mscbsc第一会所邀请注册码码么?

标准化组织、论坛及联盟的登记贴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专业性的标准化组织
2、名称:IMS论坛
& && && & IMS论坛概况
& & IMS论坛是一个致力于促进IP多媒体子系统应用和服务互用性的全球性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论坛由服务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以及将行业标准转化为创收业务的政府机构共同组成。IMS论坛建立在成立于2003年的国际分组通信联盟(IPCC)、1998年成立的国际软交换协会(ISC)和成立于1996年的IP与多媒体承载联盟的开创性工作之上。
IMS论坛的任务
& & 加速IMS应用和服务的互用性,使企业和住宅用户尽快从电缆、移动和固定网络中交付的语音、视频、互联网和宽带上的移动业务四重播放中获益。
& & IMS应用和服务包括:住宅VoIP、IPTV和游戏等娱乐设备、IP Centrex / IP PBX以及固网移动融合业务、视频会议和网站合作等企业统一通信。IMS网络包括DSL、电缆、GSM、UMTS、Wi-Fi和WiMAX执行。
IMS论坛的活动
& & 1) 不定期为IMS采用方的检验组织Plugfest活动
& & 2) 为IMS接口包括有资格实验室的前期认证制定认证方案
& & 3) 为技术、商业和产品要求(包括部署战略、执行模式和参考架构)推广最佳实践
& & 4) 为服务提供商和销售商提供顾问和咨询活动
& & 5) 通过会议、研讨会和白皮书教育市场
IMS论坛联系方式
地址:IMS Forum Headquarters
& && &211 Summit Place #292, (Box 10,000)
& && &Silverthorne, CO 80498
Main Phone: +1.970.262.6100
Fax: +1.407.641.9595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MFA论坛
MFA论坛是一个全球性的、多领域的非赢利性质的电信,网络和其他致力于推进多供应商、多业务基于信息包网络、相关应用和网络解决方案开发的公司的联合组织。
& & 论坛主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 1、 鼓励在各种行业标准组织中制定标准。
& & 2、 基于适当的标准,就如何建立和推广MPLA、Frame Relay和ATM的网络和服务创建规范。
& & 3、 解释互用性测试组和协调互用性会议去论证网络部署的MPLS已经准备就绪。
& & 4、 为行业内的MPLS、Frame Relay和ATM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培训创建并推广培训计划。
& & 5、 使MPLS作为一种成熟的可以在服务提供商网络中大规模部署的向终端用户传递有用服务的技术为大家所了解。
如何成为MFA论坛会员
& & MFA论坛会员将享受特殊权利,这些权利将为会员单位带来利益。要加入MFA论坛,需履行以下程序:
& & • 下载并填写会员申请表
& & • 仔细阅读MFA论坛的相关规章制度
& & • 将填好的申请表邮递给MFA论坛
& & • 包括付款表格(支票、订购单或是信用卡授权)
& & • 小公司、非盈利组织或用户申请,还要出示可以证明其满足特别限制条件的证明
& & MFA论坛的会员分为5类:大公司主要会员、小公司主要会员、非盈利会员、列席会员和用户会员。MFA论坛的会员享有如下权利:
& & • 参加每年四次的委员会工作会议*
& & • 参加MFA论坛的全部年会、全会和特别会议
& & • 对所有MFA论坛的投票和文件享有表决权*
& & • 获得所有工作文件、会议记录和仅限会员的e-mail解释表
& & • 获得所有由MFA论坛为会员单位制定的培训材料
& & • 依据MFA论坛的规章制度有权利竞选董事会和委员会的领导职位*
& & • 有权利向技术和行销委员会投稿*
& & • 享受全年MPLS相关会议和活动的优惠
& & *仅限主要和非盈利会员
& & 会员需每年交纳会费,每年的活动周期为1月1日到12月31日。
& & 主要会员**:
& & 盈利会员和非盈利会员***都享用这个会员资格。
& & • 参加所有每年四次的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 & • 参加MFA论坛的所有年会、全会和特别会议
& & • 对所有MFA论坛的投票和文件享有表决权(每个会员只有一个表决权)
& & • 获得所有工作文件、会议记录和仅限会员的e-mail解释表
& & • 获得所有由MFA论坛为会员单位制定的培训材料
& & • 有权利竞选董事会和委员会的领导职位(依据规章制度)
& & • 有权利向技术、行销和其他委员会投稿
& & • 享受全年MFA论坛会议和活动的特别优惠
& & **小公司主要会员需要至少需要在前一年创造至少1千万美元的税收才有这一资格。
& & ***非盈利会员必须提供非盈利状态证明才能拥有这一资格。
& & 列席会员:
& & • 参加MFA论坛年会
& & • 获得MFA论坛工作文件和文献
& & • 获得所有由MFA论坛为会员单位制定的培训材料
& & • 订阅MFA论坛email列表
& & • 不能参加MFA论坛的技术、互用性或市场委员会会议
& & • 没有权利对任何MFA论坛问题进行投票
& & • 不能对任何文稿和工作文件进行注解
& & • 不能递交投稿
& & • 不能参加MFA论坛组织互用性示范活动
& & • 不能竞选董事会和委员会的领导职位
& & 用户会员:
& & 用户会员必须是真正的MFA论坛技术的终端用户。服务提供商和其他转售他们MPLS网络服务的公司不具有这一资格。用户会员资格必须同时经过用户委员会和董事会的认可。
& & • 可以派遣一名代表参加MFA论坛年会
& & • 可以派遣一定数量的代表参加用户委员会会议
& & • 对用户委员会的事物享有投票权
& & • 可以订阅用户委员会和市场委员会的email表
& & • 不能参加任何MFA论坛的委员会会议,除非是被邀请
& & • 不能订阅任何MFA论坛技术email表
& & • 对任何与用户委员会无关的MFA论坛问题没有投票权
& & • 不能参加MFA论坛组织的互用性示范活动
& & • 不能竞选董事会和委员会的领导职位
& & 会费标准:
& & 会员类别 应交会费/年
& & 大公司主要会员 $12,000 USD
& & 小公司主要会员&&$6,000 USD
& & 非盈利会员&&$5,000 USD
& & 列席会员 $4,000 USD
& & 用户会员&&$1,000 USD
MFA论坛结构
& & MFA论坛主要由董事会、技术委员会和行销委员会组成。
董事会主要官员和成员
& & 主席:Mr. Andrew Malis
& & 副主席:Mr. Tom Walsh
& & 行销副主席:Mr. Gary Leonard
& & 司库:Mr. Doug O'Leary
& & 秘书:Mr. David Sinicrope
& & 技术副主席:Mr. Rick Wilder
& & 董事会成员——主编:Mr. Bernard da Costa
& & 董事会成员:Ms. Lily Lu,Mr. John Rutemiller,Mr. Michael Buttrey
& & 前任董事会主席:Mr. David Drury
委员会主要官员
& & 技术委员会主席:Mr. Rao Cherukuri
& & 技术委员会副主席:Mr. Norman Kummer
& & 工作组主席:
& & 应用和发展工作组主席:Mr. David Sinicrope
& & 应用和发展工作组副主席:Mr. Nikhil B. Shah
& & 相互作用和帧中继工作组主席:Mr. Matthew Bocci
& & ATM控制信令工作组主席:Mr. Mickey Spiegel
& & ATM架构工作组主席:Mr. John Rutemiller
& & 互用性工作组主席:Mr. Carsten Rossenhoevel
其他委员会官员
& & 服务提供商委员会(SPC)主席:Mr. Doug O'Leary
& & Message Board 仲裁人: Mr. Michael Guerrero
& & 行销委员会主席:Ms. Lily Lu
& & 行销委员会副主席:Mr. Chuck Sullivan,Mr. Brian Blatnik,Ms. Jean Jones
& & 工作组主席:
& & 新闻分析关系主席:Mr. Chuck Sullivan
& & 认证联合主席: Mr. Brian Blatnik,Mr. Amrit Hanspal
& & 担保主席:Ms. Jean Jones
& & 培训计划主席:Mr. David Christophe
& & 成员主席: Mr. Nikhil B. Shah
& & 会员联系主席:Ms. Alexa Morris
& & 网站发展主席:Mr. Mike Parket
MFA论坛联系方式
& & 地址:MFA Forum
& & 48377 Fremont Blvd., Suite 117
& & Fremont, CA 94538
& & Phone: +1-510-492-4056
& & Fax: +1-510-492-4001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DSL论坛
& &&&DSL论坛(原名ADSL论坛)成立于1994年下半年,其宗旨是致力于开发DSL系统结构、协议、接口,帮助电话公司及其设备提供商认识ADSL巨大的潜在市场。其成员来自电信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半导体公司、接入网设备公司、网络/业务提供者、测试设备公司、咨询公司等。1999年11月,原ADSL论坛董事会在广泛征求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其名称更改为DSL论坛,以涵盖所有DSL技术。在成立的9年中,DSL论坛已经的工作重点从定义DSL的核心技术转移到为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DSL技术不懈努力。
& &&&DSL论坛到2003年底共有目前共有203个会员,其中全权会员107个,小公司全权会员39个(为小公司优惠),列席会员48个和10个合作会员。会员中约有一半来自美国、三分之一来自欧洲、其余分别来自加拿大、和亚洲。每个会员通过推动DSL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为论坛作出贡献。他们在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参与论坛工作,共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已求达成一致的协定和规范。
二、DSL论坛的组织机构
& &&&除董事会之外,DSL论坛在机构上分为:技术委员会、市场委员会、特别顾问委员会。
& &&&1、技术委员会
& &&&技术委员会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体系结构和传送工作组、DSL家庭技术工作组、运行和网络管理工作组、测试和互操作工作组。各领域先形成工作文本(WT),待工作完成后,工作文本成为技术报告(TR)。技术报告经成员通过和公布.一般,DSL论坛先形成有关DSL的某个建议,然后推荐给其他标准机构,如T1E1,希望它能采纳该建议。
& &&&各工作组的任务和已完成的技术报告有:
& &&&1) 体系结构和传送工作组:为论坛纵览调整各种体系架构和传送相关的技术。目前完成的报告有:TR-025, TR-032, TR-042, TR-043, TR-056, TR-058, TR-059 ,TR-061 ;
& &&&2) DSL家庭技术工作组:研究DSL设备的自动配置、远程管理和规范CPE设备。目前完成的报告有:TR-044, TR-046 , TR-062 ;
& &&&3) 运行和网路管理:为基于DSL的宽带接入网的网络运行、管理和流程方面提供建议。目前完成的报告有:TR-005, TR-015, TR-016, TR-024, TR-027, TR-034, TR-057, TR-063, TR-022, TR-030, TR-035, TR-041, TR-050, TR-051,&&TR-065, TR-047, TR-052, TR-053 , TR-054 ;
& &&&4) 测试和互操作工作组:为不同厂家的DSL的互操作性、实现一致性的测试和配置提供建议。目前完成的报告有:TR-023, TR-026, TR-029, TR-O31, TR-033, TR-045, TR-048, TR-049, TR-055 , TR-060。
& &&&其中,TR-048被ITU-T G.992.3采纳为北美地区ADSL2收发器的性能要求。
& &&&技术委员会同时设有专职的联络人负责与国际上其它相关的标准组织和机构进行沟通和联络。目前有六个联络人分别负责与IETF、ATIS T1E1.4、TILC、ETSI TM6、ITU SG15 Q4、TR30.3等进行联络。&&
& &&&2、市场委员会
& &&&市场委员会的职责是简化DSL内在技术的复杂性,发布新闻,建立Web站址、会议、公共关系、竞争分析等。市场委员会目前分为四个工作方向:
& &&&1) 最佳应用/峰会工作组:负责召开DSL论坛峰会,邀请业界专家到论坛演讲、推动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
& &&&2) 家用DSL市场工作组:负责建立DSL技术和家庭网络技术的市场桥梁,促进DSL技术的创新使之成为家庭宽带化的最佳可选技术;
& &&&3) 欧洲市场工作组:负责欧洲xDSL市场的推动,支持欧洲DSL产业和应用的发展,了解每个欧洲国家对宽带的定义和地区差异,促进DSL在欧洲的成功应用。
& &&&4) 战略研究组:研究通信的发展,为其它工作组提供方向指导。
& &&&3、特别顾问委员会
& &&&特别顾问委员会有两个工作内容,一是负责达成全球范围内的DSL设备尽快达成互操作性,统审和监督和指导论坛内个组的工作为此目的而努力;二是为加速DSL在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成功为论坛的工作提供技术和市场的指导。
三、DSL论坛的技术标准体系
& &&&DSL论坛不是正规的标准化组织,并且其工作内容局限在DSL相关的内容上,因此论坛发布的文档没有进行规范的分类和编号。DSL论坛发布的正式文件为技术报告(TR),技术报告一般按时间进行顺序编号,形式为TR-XXX,目前从TR-001(1996/05)已编排到TR-066(2004/03)。
四、与其它标准组织的关系
& &&&DSL论坛与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T1E1.4(ANSI T1.413 1995)、ETSI(ETSI TM6)、DAVIC、ATM论坛、IETF、ITU、UAWG工作密切。
五、如何申请加入DSL论坛
& &&&DSL论坛对社会开放。全权会员可参加论坛的各项活动,且拥有投票权,包括选取董事会、通过论坛的重要文件等。列席会员可以参加技术会议,获取技术资料,但无投票权。所有成员都可参加各项会议,包括工作委员会会议;所有成员都能收到论坛的各种文件,包括工作文件。
& &&&会费如下:全权会员 :每年6000美元
& && && && && &小企业(上年收入在1000万美元)全权会员:每年3000美元
& && && && && &列席会员:每年2000美元
& &&&会员申请需填写申请表并付年费。地址如下:
& && && && && && & DSL Forum
& && && && && && & 39355 California Street
& && && && && && & Suite 307
& && && && && && & Fremont,CA 94538
& && && && && && & 电话:1-510-6085905
& && && && && && & 传真:1-510-6085917
& && && && && && & E-mail:
六、DSL论坛董事会(日)
& &&&主席和总裁:Hans-Erhard Reiter;Ericsson Austria AG公司
& &&&副主席和财务主管:William Rodey;westell Inc.公司
& &&&秘书:David Greggains;Gorham & Partners Ltd.公司
& &&&Marin Jackson;ATM Ltd.公司
& &&&Dawn Diflumeri-Killy;GlobeSpan Technologies公司
& &&&Gavin Young;BT公司
& &&&Debbie Sallee ;Motorola公司
& &&&Dan Arazi ;Orckit Communications公司
& &&&Kamram Sistanizadeh ;Bell Atlantic公司
& &&&0Tom Starr ;Ameritech公司
& &&&John Shelnutt ;Alcatel Telecom公司
& &&&执行主管:Karen Morelan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Solutions公司
& &&&协调员:Cindy Carrillo;Association Management Solutions公司
& &&&Karen Campo ;Association Management Solutions公司
& &&&公共关系代表:Ann Jansen ;Jansen Communications公司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联盟
2、名称:开放移动联盟
OMA背景介绍
  OMA始创于2002年6月,WAP论坛(WAP Forum) 和开放式移动体系结构(Open Mobile Architecture) 两个标准化组织通过合并成立最初的OMA。随后,区域互用性论坛(Location Interoperability Forum (LIF)), SyncML, MMS互用性研究组(MMS Interoperability Group(MMS-IOP)) 和无线协会(Wireless Village), 这些致力于推进移动业务规范工作的组织又相继加入OMA。此外,移动博弈互用性论坛(Mobile Gaming Interoperability Forum (MGIF)) 和移动无线因特网论坛(Mobile Wireless Internet Forum (MWIF)) 都表明了自己想加入OMA的意图。截至成立当年11月份,OAM就已发展成员公司约300家。其成员公司包括了世界主要的移动运营商,设备和网络供应商,信息技术公司,应用发展商和内容提供商。整个价值链上的成员共同协作,以确保为全世界的终端用户提供无缝的移动业务。
  OMA的形成标志着移动业务的发展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避免了由于分散的个体而容易导致的技术上的孤立。几个规范组织的合并,有利于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工作的流程化,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一个统一的合法框架确保了技术和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互用性测试。这将使市场运作更加快捷并减少了工业总成本和复杂性。开放式移动联盟的任务是为全球的用户消除不同系统间的屏障,确保无缝的互用性业务,促进整个移动工业市场的发展。
  OMA意识到了反托拉斯法案的重要性。严格遵守这些法则是OMA的原则。
  我国在业务应用标准方面正逐渐向OMA集中,OMA不但在时间和业务需求上满足运营商的要求,而且在引导整个行业和产业发展方面它已经领先一步。中国很多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在OMA组织里非常地活跃。
OMA的宗旨和目标
  OMA的宗旨是寻求一种与系统无关的、开放的,使各种应用和业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终端上实现互联互通的标准。通过让客户在不同的市场、运营商、移动终端之间使用可互用的移动业务来促进整个移动工业市场的增长。这是通过定义一个基于开放式标准的框架来实现的。该框架允许在多供应方的环境中安全有效地建立、配置和管理各种应用和业务。
OMA的目标是
第一、通过使用户轻松使用不同地点、运营商、移动终端间可互用的移动业务来促进整个移动通信工业的增长。
第二、定义一个基于开放式标准的框架。该框架允许在多供应方的环境中安全有效地建立、配置和管理各种应用和业务。
第三、建立移动工业标准论坛 —开放式移动联盟,行使实现业务级互用性的驱动职能。
第四、推动开放式业务和接口标准的实现,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式来实现移动业务的快速广泛采用。
OMA的原则:
OMA是建立在4个主要原则的基础上的。这些原则在保证整个价值链移动业务实现互用性的同时,鼓励通过创新参与竞争。
1. 产品和服务是基于开放式的全球标准协议和接口之上,并不限定于专有技术。
2. 应用层的集合信道不确定(例如:GSM,GPRS,EDGE,CDMA,UMTS)。
3. 结构框架和业务启动与操作系统(OS)无关。
4. 应用和平台可以互用,提供异地和代间无缝漫游。
  OMA面向于通过提供移动业务的端到端和多重标准互用性来提高对终端用户的服务。这将推动移动工业的增长,对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有利的。可互用的多供应商环境使得所有参与者都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选择。
  对于移动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来说,由于不同的国家、业务、网络、终端和运营商都享有共同的标准,即具有互用性,因此可以更快地吸收终端用户,同时为他们在移动业务和互连网领域提供无缝的业务。同时使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可互用技术的解决方案。
  对于信息科技公司,可以扩大投资,沟通互连网和移动业务领域。缩短传输的环节。
  对于无线供应商来说,由于不同的终端、网络、业务都基于统一的开放式的互用性标准,可以扩大市场的范围,促进市场增长,减低开发成本,减少流通的时间。
  对于应用开发商来说,减少开发成本,扩大经济规模,通过吸收用户来扩展全球市场的机遇。
  对于内容供应商和媒体公司来说,可以促进通用移动分配形式,使数字权限内容多样化,促进面向更多全球大众的具有吸引力的内容的开发和传递。
OMA的远景和发展战略
  OMA的远景目标是为整个无线价值链的共同协作提供一个论坛,以确保为全球商业用户和消费者提供无缝的移动业务。OMA面向于通过使用实例,公共结构框架,启动技术的开放标准和端到端的互用性来定义市场需求。
OMA的联系方式
  地址:OMA 办公室
     4275 Executive Square
     Suite 240
     La Jolla, Ca 92037
  传真:+1 858 623 0743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移动IT论坛
  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IT革命的浪潮在全球范围都来势汹汹。信息和电信技术的使用使密集的信息处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捷。人类社会由此快速转型为以知识为导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信息和知识行使着增值源泉的职能。
  日本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推动IT革命。在快速增长的移动通信领域,最新移动IT的早日实现(包括超高速无缝移动业务),以及复杂的移动应用(例如融合了移动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移动商务)万众都翘首以待。
  尤其是创造了超高速移动互联网环境并实现无缝通信业务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及早实现一流移动IT环境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对各个领域知识技术研发的投资,同时积极参与时间标准化活动。
  正如移动商务一样,移动技术由其它行业所采用时可以创造出新市场。人民热切期待移动技术能够帮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生活更加便利。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信息和电信领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它各个领域的努力,彼此之间达成合作关系。
  为了促进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和业务,包括第四到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商务等的研发和标准化,相关方必须密切合作,从而信息共享,促进研发和标准化活动。
  为实现上述目标成立移动IT论坛。其目的是从各个方面促进研发和标准化活动,为把日本转型为首要的移动IT国家做出贡献。
  成立移动IT论坛的目标是通过早日开展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和服务的研发,研究其标准化问题,协调相关组织,采集信息,采取促进和指导性活动,实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和服务,例如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商务,由此为无线频谱的合理应用做出贡献。
  移动IT论坛将执行下列活动以达到其目标。
1) 开展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和服务的研发,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商务等的研发,及其标准化工作的研究。
2) 收集、交换并提供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和服务的相关信息。
3) 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和服务相关机构的通信协调。
4) 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和服务的促进和指导性活动。
5) 完成论坛目标所需要的其它活动。
  移动IT论坛成立于日。
成员和特殊成员
  论坛由同意论坛主旨并提交成员申请的成员组成,分以下两种:
1) 普通成员:企业或组织,普通成员每财政年度会费为200,000日元
2) 个人成员:由指导委员会通过的学术界人士等。论坛主席有权邀请开展论坛活动所必需的人员作为特殊成员入会。
  截止日,移动IT论坛共有普通成员97位,个人成员11位,特殊成员2位。
  全会由成员和特殊成员组成,解决除成员协议规定外的下列问题:
1) 协议修订
2) 事务计划和财政计划
3) 事务报告和财务报表
4) 其它和论坛运作相关的重要事项
指导委员会
  筹备制定委员会由筹备制定委员会成员构成,其成员从论坛的成员和特殊成员中挑选,由主席委任并经全会通过。
& &&&筹备委员会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解决下述问题:
1) 要提交给全会的问题
2) 全会委任的问题
3) 主席需要指导委员会做出解决的问题
4) 和执行论坛工作的详细规则相关的问题
论坛协调组
  论坛协调组由该组主席、各委员会及分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论坛协调组在各委员会之间进行协调,以实现论坛目标,制定详细规则解决相关问题,并在指导委员会之间开展论坛工作。
第四代移动通信委员会
& &&&1) 第四代移动通信委员会
& && &A 目标
  & & 第四代移动通信委员会的目标是阐明实现世界领先移动IT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应用,以2010年左右实现初步商用为蓝图提出近期具体工作,由此奠定业界和学术界研发和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 && &B 主旨
  & & 第四代移动通信委员会的主旨是促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标准化。
& && &C 近期工作
(1)建立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框架,着眼于创造新市场空间(约2010年)。
a 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完美构架和发展方案(阐明系统要求、系统模块和接口)
b 与国内外相关实体协调联系(如论坛、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等)
c 研究和移动系统之外的其它系统的互通(如互连,和其它系统的无缝运行等)
(2)为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第四代移动通信委员会选择、研究和评估关于新元素技术的研究主题。
(3)开展对ITU-R WP8F研究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专门研发。
& &&&2) 合作组
& && &A 工作目标
& && && &制定详细提议并采取具体行动,在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问题上(包括内部 组织讲座的要求/邀请以及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开展与和其它组织的合作。
& && &B 近期工作
& && && &在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问题上开展与和其它组织的合作,响应讲座邀请。
& &&&3) 系统分委员会
& && & A 工作目标
  & &&&促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实现世界领先移动IT,为在2010年左右创造新的移动市场做贡献。
& && & B 近期工作
  & & (1)阐明实现先进移动IT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构架方法。
  & & (2)研究技术要求,例如传输率和所需元素技术等。
  & & (3)开展关于所需元素技术的调查、研究和评估。
  & & (4)通过和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的协调,研究标准化框架。
& &&&4) 应用分委员会
& && &A 工作目标
  & &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假定2010年左右的移动生活方式,分析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关行业,设计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美好前景。阐明实现上述前景的系统及其功能要求和其它要求,为创造新市场做贡献。
& && &B 近期工作
  & &(1)制定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带来的未来的设想。
  & &(2)开展关于内容业务和商业方案的研究和分析。
  & &(3)研究和分析社会和业界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 &(4)开展对这些要求的研究以实现应用。
  & &(5)汇编提议提交至国外团体。
& &&&5) WP8F工作组
& && &A 工作目标
& && && &与标准化分委员会、IMT-2000研究委员会、日本无线产业会(ARIB)合作,开展对ITU-R WP8F研究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关问题的专门研发以及标准化工作。
& && &B 近期工作
& && &&&(1)开展对ITU-R WP8F研究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专门研发。
& && &&&(2)起草关于如何响应ITU-R WP8F的提议,汇编起草稿件,研究其它国家的投稿。
移动商务委员会
& && &1) 移动商务委员会
& && &A 目标
& && && &移动商务委员会的目标是通过早日在业界达成一致,为移动商务的发扬和传播做贡献,同时在移动商务领域(预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促进必要的标准化工作。
& && &B 主旨
& && && &移动商务委员会的主旨是侧记移动商务的发展和标准化工作。
& && &C 近期工作
& && && &在蜂窝电话业务和移动网络范围内促进移动商务业务的发展和标准化工作。
& && && & a 原则上采用互联网标准技术
& && && & b 研究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EC),并实施基于标准技术的压型。
& && &2) 技术分委员会
& && & A 工作目标
& && && & 带着传播可能获得全球接受的移动商务业务的目的,为促进发展和标准化做贡献。
& && & B 近期工作
& && && & 研究全球用于移动商务的基础结构技术
& && && & 研究广泛使用的验证技术。
& &&&3) 商务促进分委员会
& && & A 工作目标
& && && &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带着传播可能获得全球接受的移动商务业务的目的,为促进标准化做贡献。
& && & B 近期工作
& && && &(1)研究和提出实现移动商务的商业要求。
& && && && & a 确定和研究移动商务所需的商业要求。
& && && && & b 研究移动商务的基础结构。
& && && &(2)研究可能成为实现商业的/实际的移动商务业务障碍的问题。
& && && && & a 研究制度问题
& && && && & b 研究法律问题
& && && & (3)研究要引入市场的商业模式
& &&&1) 目标
& && && &OMA委员会的目标是完成开放移动联盟(OMA)标准化工作的信息交换,为促进标准化做贡献。
& &&&2) 主旨
& && && &OMA委员会的主旨是实现OMA相关的信息交换。
& &&&3) 近期工作
& && && &报告OMA全会等的结果,执行信息交换。
& &&&4) OMA委员会成员
& && && &加入OMA委员会作为其成员,必须已经获得OMA的发起成员、正式成员或准成员资格。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TD-SCDMA 技术论坛
& &&&为宣传、推广TD-SCDMA技术标准、促进TD-SCDMA技术标准的进步与完善、大力推动TD-SCDMA产业化进程并最终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日,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北电网络公司、西门子公司联合发起并成立了TD-SCDMA技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 &&&论坛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国内外电信组织、科研机构以及众多相关企业的广泛关注。
& &&&历经三年的发展,论坛作为TD-SCDMA技术的倡导者,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促进了TD-SCDMA技术广泛推广。同时,论坛也与相关部门、组织、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在TD-SCDMA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论坛能够及时地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并通过多种形式与业内企业交换意见,从而建立了一座快速高效的政企、企企沟通桥梁,为TD-SCDMA的健康、迅速成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憧憬未来,TD-SCDMA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但需要继续努力。论坛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迎接这一挑战,竭诚为广大致力于TD-SCDMA事业的部门、企业以及组织争取更好的政策环境、提供更优的信息服务、搭建更好的沟通平台,为中国及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其最大的贡献。
现阶段使命
广泛宣传、推广、普及TD-SCDMA技术,促进TD-SCDMA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推动TD-SCDMA商业化进程,实现TD-SCDMA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平台优势:开放的、中立的、国际化自由交流合作平台;
会员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00余家共同致力于推进TD-SCDMA技术发展的成员单位;
资源优势:广泛的业界关系,丰富的信息资源,顺畅的沟通渠道;
人员优势:拥有一支充满朝气、富有高效率的专业化团队。
论坛组织机构& && && && &&&
& &&&TD-SCDMA技术论坛设有主席团、理事会,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其中,秘书处作为论坛常设机构,由秘书长和副秘书长领导,负责论坛一切对外工作。
论坛名誉主席: 周光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论坛主席:& &&&周寰(大唐集团)
论坛副主席(排名不分前后):& &
& && && && && && &杨毅刚(大唐集团)
& && && && && && &李万林(西门子)
& && && && && && &黄继功(北电网络)
& && && && && && &徐直军(华为)
& && && && && && &高瑞斌(摩托罗拉)
& && && && && && &杨志强(中国移动)
& && && && && && &沈少艾(中国电信)
& && && && && && &齐力焕(中国联通)& && && && && && && && && && &
论坛秘书长:& &凌海峰
论坛副秘书长: 富军
论坛成员介绍
& &&&目前,TD-SCDMA技术论坛已经拥有400余家成员,涵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标准化组织、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金融投资机构和研究机构,覆盖TD-SCDMA标准制定、基站、RNC、芯片、终端及测试仪表等TD-SCDMA产业链各重要环节。其中作为TD-SCDMA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与推动者,论坛拥有理事成员15家,高级成员17家。
理事成员:
& && && &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 && && & 西门子公司
& && &&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 & 北电网络公司
& && && & 摩托罗拉公司
& && &&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 &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 && && &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 && && &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 && && & 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 && && &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 && &&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 && && &&&
& && && & 英捷信公司
& && && & UT斯达康公司& && && &&&
& && && & 高通公司
高级成员:
& && && & 美国模拟器件(香港)有限公司
& && && & 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 && & 广州埃信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 && && &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
& && && &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 && && & 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 && && &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 && & MCCI
& && && & 飞利浦(中国)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 && && & 雷卡仪器亚太有限公司
& && && & Sandbridge Technologies
& && && & T3G
& && && & 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 & 德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 && && & 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 && && & 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 && && & 上海科泰世纪有限公司
论坛协作组织
电信协作组织:ITU、3GPP、GSM、ETSI、UMTI、CDG、GSA、CCSA、 3GPP2
& &&&作为推动3G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TD-SCDMA技术论坛于2003年6月正式成为3GPP的市场代表伙伴(MRP)。2004年6月,论坛和GSM协会就共同发展TD-SCDMA与WCDMA技术标准签署了合作协议,有力地扩大了TD-SCDMA技术在海外的影响。
金融投资协作组织:YANKEE Group、Deutsche Bank、LEHMAN BROTHERS、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IDG、CITIGROUP、Merrill Lynch、Morgan Stanley、JPMorgan
论坛资源与服务
& &&&论坛将充分发挥中立、开放的平台优势,结合各成员单位的业务及资源优势,努力搭建政企、企企间的沟通桥梁,全力促进企业深度合作,推进TD-SCDMA产业化、商用化和国际化进程。
& &&&同时,论坛将通过资源整合,竭诚为论坛各成员单位提供包括会议活动组织、资讯及咨询服务、企业宣传等在内的多项优质服务,对于理事成员和高级成员,我们将根据成员单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论坛的会议及活动
& &&&根据TD-SCDMA产业进程中的工作重点,论坛将开展不同形式的会议及活动,如:国际峰会、高层交流会、技术研讨会、现场演示会、专家在线及互动交流活动等。
& &&&TD-SCDMA国际峰会
& &&&TD-SCDMA国际峰会作为当前TD-SCDMA及3G产业界的全球盛会,出席嘉宾级别高、与会企业范围广,是大规模的TD-SCDMA产业链的整体亮相。
& &&&2003年8月,论坛成功举办了2003 TD-SCDMA国际峰会,通过主题大会、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为政府、设备供应商、运营商、投资商、服务提供商、国际电信组织等与会单位创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渠道。
& && &产业链专题交流会
& && &产业链专题交流会是论坛根据政府、运营商、科研机构和各企业的需求,结合TD-SCDMA研发进展定期召开的小型专题会议。在会议上,产业链上下游成员单位按既定主题,就当前TD-SCDMA在技术、市场、商用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共同寻求解决途径,并通过论坛向政府等相关部门反馈沟通结果,最终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产业链专题交流会的及时召开,增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互动,在推进TD-SCDMA产业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论坛网站()
& &&&论坛中英文网站是发布TD-SCDMA技术和3G最新动态的专业网站。作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该网站已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业界专业人士的关注和认可。
& && &TD-SCDMA论坛》季刊
& &&&《TD-SCDMA论坛》是目前全球唯一专门推广TD-SCDMA技术的双语期刊。该期刊及时地发布TD-SCDMA发展动态并深入探讨3G最新发展趋势,从TD-SCDMA相关政策、市场、技术及应用前景等诸多方面做出详尽的分析报道。目前已经成为政府3G决策部门、海内外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投资机构跟踪了解TD-SCDMA和3G动态的权威资讯媒介。
& && &TD-SCDMA技术及市场月报
& &&&《TD-SCDMA技术及市场月报》(双语版)是根据当月TD-SCDMA最新政策、技术研发动态、市场动态、论坛活动等相关资讯分析并整合的行业报告,该月报仅面向论坛的理事成员、高级成员及政府领导发送,是论坛的高级服务项目之一。
& && &TD-SCDMA论坛每周资讯
& &&&《TD-SCDMA论坛每周资讯》及时汇总一周内TD-SCDMA发展动态以及海内外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事件,是论坛面向政府3G决策部门、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标准化组织、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及论坛所有成员的资讯报道。
& &&&定制行业报告
& &&&论坛联合国内外最知名的投资及咨询机构,聘请专业组织和研究机构,根据成员企业的具体要求,结合TD-SCDMA及3G产业最新发展,定期提供权威性、专业化、个性化的研究报告。
& &&&已出版行业报告:TD-SCDMA标准技术及市场研究报告(2003年)
地址:中国.北京西长安街88号北京首都时代广场办公大楼1021室
邮编:100031
电话:+86-10-/3/4  
传真:+86-10-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网管论坛
& & 网管论坛(the TeleManagement Forum,简称TM Forum)是一个非盈利性国际组织,为改进信息和通信业务的管理和运营提供领导、策略指引和实际解决方案。其公开成员有340多位,包括业务提供商、运算和网络设备供应商、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通信业务用户等。网管论坛致力于信息和通信业务(ICS)行业长15年之久。
& & 网管论坛的所有工作都由其成员——软件和系统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电信业务提供商——承担。成员和网管论坛合作制定标准,然后进一步合作使用这些标准以解决紧密结合的应用业务提供商的需要。
& & 网管论坛成员资格对打算涉足OSS/BSS领域的公司来说是必要的。用户成员为其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提供适应OSS/BSS技术和商业环境,以及更好地理解可用解决方案范围的机会。网管论坛正处于OSS/BSS行业的中心。
& & 网管论坛作为OSI/网络管理论坛始创于1988年,目的是促进互操作网络管理产品的普及。发起成员业务包括来自业务提供商方面的AT&T和BT,供应商方面的北电和设备供应商方面的惠普。1989年初,论坛通过了首份OSI/NM论坛协议规范。1990年,论坛拥有来自13个国家的85位成员。
& & 论坛始终随技术和商业前景的发展而发展。如今,网管论坛有370位成员,举办业内领先的OSS/BSS会议和展览,联合国主要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也采用其标准。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WiMAX论坛
关于WiMAX论坛
& & WiMax论坛2003年由众多无线通信设备/器件供应商发起组成,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其目标是促进IEEE 802.16标准规定的宽带无线网络的应用推广,保证采用相同标准的不同厂家宽带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互通性或互操作性。
& & WiMAX论坛由行业领头人组成,这些行业领头人致力于宽带无线接入所有产品的公开互操作性。
支持IEEE 802.16标准
提出和促进IEEE 802.16标准的接入剖析图
认证网络和蜂窝的互操作性水平
取得国际认同
促进全球范围的宽带无线接入
为何是WiMAX论坛
& & WiMAX论坛是唯一在无线宽带接入领域倡导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组织,随着其测试和认证进程,WiMAX论坛认证(WiMAX Forum CertifiedTM)将于2004年年底问世。
为何是WiMAX论坛认证
& & 现今的每个解决方案都是按照顾客的需要定制,彼此之间无法实现互操作。WiMAX论坛认证的每一设备和WiMAX论坛认证的其他设备都是可互操作的。WiMAX论坛认证意味着业务提供商可以从多个公司购买设备,并确信这些设备都可以互操作。WiMAX论坛认证意味着更加富有竞争力的通信业。WiMAX论坛认证意味着更低的成本。WiMAX论坛认证意味着宽带无线在全球各地更加迅速的发展。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城域以太网论坛
& &&&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是一个专注于解决城域以太网技术问题的非盈利性组织。MEF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技术工作:城域以太网的架构;城域以太网提供的业务;城域以太网的保护和QoS;城域以太网的管理。
& &&&在架构方面,MEF提出了独立于各种技术的城域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和UNI参考点。业务方面主要从用户的角度定义了城域以太网的业务框架,并明确了业务类型(E-Line和E-Lan)。在保护和QoS方面针对城域以太网提出了保护模式、机制和QoS功能框架,即定义了执行和维护SIA所需的QoS功能和特性。管理方面提出了城域以太网的网络管理接口(EMS-NMS),并从网络分层。子网划分、子网拓扑、网络连接四个方面对EMS-NMS接口进行规范。
& &&&MEF的目的是要将以太网技术作为交换技术和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域网建设。MEF下一步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包括:进一步标准化以太网业务参数和相关属性,定义运营商级的基于以太网的城域传输技术,定义以太网上的电路模拟以及城域以太网的EMS和NMS。但是目前MEF的研究还只停留在理论上,截止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可商用的产品。
& &&&MEF的主旨是促进光学以太网作为城域网的选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 &&&1. 联合业务提供商、设备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就以太网业务定义、技术规范和互操作性取得共识,达成一致。
& &&&2. 推动MEF现有标准及新标准、以太网业务定义、测试规程、技术规范的实施,以提供以太网业务,使基于以太网的城域网成为运营商级的网络。
& &&&3. 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人们对以太网业务的益处及对基于以太网的城域传输网的了解。
优先考虑事项
& &&&1. MEF首要优先考虑事项是:
& && && &a) 定义城域传输网的以太网业务
& && && && & 该业务应当通过本地基于以太网的城域网提供,也可以由其他传输技术支持。
& && && &b) 定义运营商级的基于以太网的城域传输技术,通过:
& && && && & 规定基于以太网的城域传输网的架构、协议及管理
& && && && & 支持这些以太网业务
& &&&2. MEF次要优先考虑事项是:
& && && &a) 确定其他组织要做的关于其他传输技术的工作
& && && &b) 如果其他组织没有定义,则由MEF定义非以太网接口。
& &&&1. 现有标准的执行协议
& &&&2. 互操作性测试规程
& &&&3. 现有标准组织提出新标准的立场声明
& &&&4. MEF新标准的技术规范
& &&&5. 市场传播和担保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论坛
2、名称:宽带业务论坛
& &&&宽带业务论坛(BSF)是由宽带行业业界领先的两个论坛——宽带节目交换论坛(BCDF:)和Service Creation Community (SCC:)于日合并成立的论坛。BSF由三个工作组组成,分别是欧洲工作组,技术工作组和商业工作组。
& &&&作为国际行业资源,宽带业务论坛(BSF) 将提供一个用于对话和发展的论坛,以及工具和信息,解决影响宽带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的商业及技术问题。论坛促进宽带价值链之间,包括内容、业务和技术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 &&&论坛致力于解决的商业和技术问题包括:
开创高附加值业务
缩短发展时间
统一的服务和应用经验
网络和装置业务服务
简化的多业务架构
商业工具和原理
& &&&BSF的成员由BCD和SCC两个组织的成员结合组成,包括业务、节目和技术提供商,分析师、顾问等等。目前成员有阿尔卡特、西门子、北电网络、微软、、Juniper网络等。
& &&&来自阿尔卡特的Derek Kuhn和来自的Craig Forbes分别担任主席和副主席,其他董事会成员有:
& &&&欧洲工作组主席Andy Birchall、
& &&&来自Maranti Networks的Bob Brown、
& &&&来自Oracle的David Eastlund、
& &&&来自西门子的Russ Jaskot、
& &&&来自北电网络Matthew Marnik 、
& &&&来自Aliant Telecom的Joe Mosher、
& &&&来自Juniper网络的Jerry Passione
& &&&来自SkyStream网络的Tim Waters。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1、类别:联盟
2、名称:全业务接入网联盟
1. FSAN的产生和组织结构
1995年,FSAN(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s,全业务接入网)联盟在全球7个主要网络运营商的发起下宣布成立。联盟的宗旨是希望能提出一种光接入解决方案并制定光接入网设备标准,根据该标准制定的设备应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能力。经过10年的发展,FSAN目前共有50多名成员,其成员主要是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其中包括BELLSOUTH,BT,France Telecom和Bell Canada等全球各大网络运营商和Alcatel,Ericsson, FlexLight Networks,Fujitsu,Lucent,Marconi,NEC和Terawave等主要光网络设备制造商。
FSAN联盟主要由2个工作组和一个委员会构成,如图 1所示:
l& && && &OAN(Full Service Optical Access Network)工作组:负责推广光传送网技术,与ITU-T 负责制定光接入网标准的SG15/Q2标准工作组保持密切联系。
l& && && &OAM(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工作组:负责推广全业务接入网的操作维护技术,与ITU-T负责制定网络管理标准的SG4/Q14(TMN)标准工作组保持密切联系。
l& && && &FS-VDSL(Full Service VDSL)委员会:负责研究利用VDSL提供包括视频、高速数据和语音等综合业务的网络技术。
2. FSAN技术标准体系
FSAN各工作组分别制定了以下技术标准体系。
l& && && &OAN工作组制定的技术标准体系
FSAN的OAN工作组先后发布了APON、BPON和GPON等PON系列标准,APON/BPON标准在1999年被ITU-T接纳为G.983.x系列标准,GPON标准在2003年被ITU接纳为G.984.x系列标准。
ITU G.983.x系列标准包括下面8个关于APON的标准:
- G.983.1:基于无源光网络的宽带光接入系统(PON)。
- G.983.2:B-PON的ONT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
- G.983.3:通过波长分配具有增强业务能力的宽带光接入系统。
- G.983.4:使用动态带宽分配(DBA)的具有增强业务能力的宽带光接入系统。
- G.983.5:生存性提高的宽带光接入系统。
- G.983.6:具有保护功能的B-PON的ONT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
- G.983.7:DBA B-PON系统的ONT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
- G.983.8:支持IP,ISDN,视频,VLAN标签,VC交叉连接和其它可选功能的B-PON IMCI。
G.984.x系列标准目前包括下面3个标准:
- G.984.1:千兆比无源光网络的总体特性
- G.984.2:千兆比无源光网络的物理媒质相关(PMD)层规范
- G.984.3:千兆比无源光网络(GPON)的传输汇聚层规范
l& && && &OAM工作组制定的技术标准体系
FSAN的OAM工作组制定的APON网管标准被ITU-T接纳为Q.834.x系列标准,具体包括下面3个标准:
- Q.834.1:APON网元的需求和管理实体
- Q.834.2:APON网络的需求和管理实体
- Q.834.3:宽带无源光网络管理接口需求的UML描述
l& && && &FS-VDSL委员会制定的技术标准体系
FSAN的FS-VDSL委员会制定的技术标准体系具体包括下面5个部分:
- part1:操作需求规范
- part2:系统结构规范
- part3:用户驻地设备规范
- part4:具有互操作能力的VDSL系统物理层规范
- part5:操作、管理和维护规范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威望 1156 个
礼品券 0 个
专家指数 102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这个也行????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原帖由 秋水长天09 于
11:29:18 发表
这个也行???? 这个为什么不行?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威望 1198 个
礼品券 5 个
专家指数 1
注册 专业方向&
项目负责人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怎么登记?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积分 23817
威望 17622 个
礼品券 1887 个
专家指数 803
注册 专业方向&
回答问题数
回答被采纳数
回答采纳率
跟帖回复或者发新帖
对本帖内容的看法?
您即将访问其它网站
您即将访问的地址是其它网站的内容,MSCBSC将不再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请自行判断是否继续前往
精彩通信图库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本站统一服务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scbsc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