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主要观点。

您的位置: &
王船山民族思想基本观点概览
摘 要:王船山对“民族”概念的模糊界定表明他对民族本质的认识有了近似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船山将传教士呼之为“夷”,这种对外国人的轻视、排斥态度,无疑会对其之于西方政治学的态度产生负面影响;船山还具体论述了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民族及其特性形成的影响,这是对于传统思想的突破,也是其民族思想具有近代性因素的一个重要反映。《生活与哲学》教材中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解读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解读
&哲学产生于惊讶、惊异
●观点(3):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注:括号内的数字为课本上的页码,下同)
【解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谈到了惊讶、惊异对于哲学思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哲学产生于惊讶、惊异。由于受到惊讶、惊异的驱动,人们开始思考,开始了哲学的活动,所以惊讶、惊异是哲学活动决定性的开端。正是这种惊讶、惊异推动人们开始哲理探索,去探讨、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万事万物,使人们从无知过渡到有知。惊讶、惊异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惊讶、惊异实际上就是说明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可见,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没有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就没有哲学智慧的产生。
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观点(4):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苏格拉底说:“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解读】(1)赫拉克利特的话表明,人的智慧在于发现真理性的东西,并且要遵循事物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智慧就是认识那驾驭思想的东西——自然规律。人类的智慧有许多层次,人类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智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哲学的产生正是人类智慧的一种飞跃,可见,哲学就是智慧之学。(2)在希腊哲学中,哲学就是爱智慧。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才适合用智慧这个词,我们人只适合用爱智这个词,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他还认为,“爱智”或对智慧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之所以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就在于智慧是指导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艺术,即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而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性。(3)亚里士多德认为,够得上“头等智慧”的只能是哲学。虽然其他具体科学也是人的智慧的结晶,但它们还“不是头等智慧”,哲学所“爱”的智慧是一种大智大慧,是哲理意义上的头等智慧,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水准。
学习和研究哲学不存在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观点(4):伊壁鸠鲁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一样。”
【解读】伊壁鸠鲁的话表明:(1)学习哲学,形成哲学观念,认识自然规律,掌握具体科学知识,可以使人变得更加有智慧,可以使人充分地享受生活。否则就不会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2)学习和研究哲学不存在还太早了或已经太晚了的问题,一个人应该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到年老的时候都要学习和研究哲学,因为这是事关一个人灵魂健康的问题。这段话,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与人生快乐、健康、幸福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形成哲学智慧的艰难
●观点(5):黑格尔说:不研究哲学而高谈哲学,就“像某些动物,它们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谐和性,却没有通过它们的头脑”。
【解读】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哲学不是现成知识的结论,如果只是记住了某些哲学知识或使用某些哲学概念,那就会像“动物听音乐一样”,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音调”,却听不到真正的“音乐”。动物不懂音乐,因为它们不懂得在音乐中思考,而哲学不仅仅要求人会对生活有所感悟,更应该将感悟深化,进行深沉的哲学思考和反思。黑格尔的这个比喻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形成哲学智慧的艰难。
哲学是研究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
●观点(6):苏格拉底认为,对美德的哲学回答,就是寻找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不论女人还是男人所具有的美德的共同本性,即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的共同的美德。
【解读】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无论它们有多少种,无论它们有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要着眼于美德本身,而不要着眼于具有美德的那些事物。这段话反映出,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维应该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
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
●观点(7):黑格尔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他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说明哲学“反思”的特点。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可以看到整个白天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
【解读】密涅瓦即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则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黑格尔认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思考。他认为哲学的出现总是在时代潮流、世界事变已经结束完成之后,因此总是迟到,要黄昏时才出现,譬如希腊、罗马的哲学要到希腊、罗马衰落解体时期才出现。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哲学的“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正如教材中“专家点评”所说,黑格尔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这是对的,但黑格尔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思想”,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观点(7):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解读】恩格斯认为,哲学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成果,从总体上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哲学作为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发展往往植根于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如果不吸取自然科学的成果,哲学这一门最抽象、最概括的学问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恩格斯还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成就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总之,恩格斯的这段话阐明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指出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气是变化发展的物质实体
●观点(11):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解读】荀子否定了万物的产生是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创造,而认为它们是天地自然变化的产物,他把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对立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就把“天”从一个虚幻不实的神秘世界拉回到了客观存在的物质自然界。王夫之认为,气是阴、阳二者的统一体,是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物质实体,天地万物都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其变化都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他认为,理气相依,理在气中,理是气的内在规律,气为实体,理依赖于气,理与气不可分离。太虚也是阴阳二气,严格地说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把充满气的太虚看作是一个容器,整个天地之间皆气,也皆太虚,太虚看不见,但却是存在的东西,天地间的万物都存在于太虚之中。荀子和王夫之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他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他们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
●观点(12):王守仁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解读】王守仁所说的灵明就是指良知。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我的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王守仁认为,心的“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离开天地万物,也就没有我的灵明。他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却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物质的界限,取消了二者的对立,进而颠倒了二者的关系。事实上,先有天地万物,后有人的灵明,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灵明是后天形成的,他将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
●观点(12):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解读】“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把哲学论证和宗教信仰结合起来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贝克莱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例如,我们看到一个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人们就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世界上存在着的事物,不论你是否感知,都是自然地客观地存在着的,怎么能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呢?我们说,感知了的事物,的确能够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存在的事物未必都能够被感知,如果说存在就是被感知,那么无疑是说未被感知的就是不存在,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依照贝克莱的说法,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理生万物”
●观点(13):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解读】朱熹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总之,理是精神性的实体,在宇宙本原上,它派生气和天地万物。朱熹提出了“理生万物”的发展观,认为万物自有自己生成的“理”,强调先有理,后有万物,用“理”的内部矛盾运动来解释万物产生的最后原因,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事实上,理依赖于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是理的源泉并决定理,理不过是天地万物的反映。
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观点(13):列宁说过,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解读】列宁的话说明了两点:(1)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一朵无实花”,即不能结出果实、不能认识真理的花。但是,这朵“无实花”却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就是说,它有认识论的根源。列宁认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2)唯心主义的借鉴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在回答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唯心主义是错的,但离开这个问题,唯心主义的许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的贡献要大得多。哲学家是思想者,由于时代或自身的局限可能会提出很多错误的观点,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的严谨、多样、巧妙和创新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宝藏,唯心主义哲学家在此的贡献也是极有价值的,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对“唯物主义”的误解与偏见
●观点(13):恩格斯曾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
【解读】恩格斯针对当时人们对“唯物主义”的误解与偏见,十分愤慨地说了这句话。恩格斯认为,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好世界”的信仰,这是十分荒谬的。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有在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上才能使用这两个术语,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术语,否则就会造成混乱。因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术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不能认为唯物主义就完全正确,唯心主义就完全错误。唯物主义从总的方面来说是正确的,但有的也可能包含着某些缺陷和错误;唯心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错误的,但有的也可能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更不能认为唯物主义是坏的,唯心主义是好的。
“二元论”哲学思想
●观点(1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
【解读】被认为是近代西方哲学开创者的笛卡儿,认为精神界和物质界是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于是提出了“二元论”哲学思想,他认为,存在着一个思想的存在(灵魂)和广延的存在(物质),就像人自己存在着并且有意识一样,这是不证自明的。灵魂和物质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现实,灵魂只有意识而没有广延,物质只有广延没有意识。物质是仅用力学的手段来理解的,而灵魂则是自由的、理性的。正如教材中“专家点评”所说,这种观点看起来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最终滑向了唯心论。
把“水”、“火”、“原子”等作为世界的本原
●观点(29):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德谟克利特认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解读】泰勒斯说,万物的本原是水,是水的变形,但又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收养分。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而是由火产生的。火浓缩而变为气,气浓缩而变为水,水浓缩而变为土,土融解产生水,水蒸发产生气,气又返回到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具有各种形状的、大小不等的“原子”构成万物,“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水”、“火”、“原子”等,都属于物质的具体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它们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不同的。哲学上所讲的物质不同于具体事物,要从哲学上揭示世界的本原,就必须撇开事物的具体特性,把握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可见,这些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探索是可贵的,但是把“水”、“火”、“原子”等作为世界的本原,显然是不科学的。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观点(30):笛卡儿说:“地和天是由同一物质做成的,而且纵然有无数世界,它们也都是由这种物质构成的。”
【解读】这句话表明,笛卡尔明确坚持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他认为,凡存在着的一切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是由充斥于宇宙中的微粒构成的。物质与空间在范围上是同一的,物体的根本属性是广延性,即占有一定的空间;物质在客观世界方面是无限延伸的,在微观世界方面是无限可分的;宇宙空间不存在非物质性的东西,从而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笛卡尔还不可能科学揭示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因此他在进一步说明物质世界的本性时,表现出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把运动仅仅看作是精神的运动
●观点(31):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解读】这些哲学观点都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些哲学观点虽然也讲运动,但把运动仅仅看作是精神的运动,把事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意识活动,而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不能把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因为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不存在离开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观点(32):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解读】这句话体现了王夫之关于动静关系的朴素辩证法观点。王夫之认为静止乃是运动的一种状态,“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是动中之静,不存在“废然无动”的绝对静止,运动与静止互相联结而统一于运动,只是一种表现为动中之动,即“动之动”,一种表现为动中之静,即“动之静”。同时,王夫之也肯定了静止的意义和作用,他认为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关系,被辩证地理解为对立统一的关系。王夫之的动静观,既否定了魏晋玄学与宋明中关于精神本体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又批判了和佛教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运动观。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观点(32):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解读】克拉底鲁认为,当你踏进河去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你想要踏进去时候的那条河了,因为在你想要踏进去和踏进去之间的这段时间,河也发生了变化。克拉底鲁的话是诡辩论,夸大了运动,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事物没有稳定存在的状态,没有相对静止的时候。睨的意思是偏斜。惠施的话是说,太阳正在当中,同时也在偏斜;万物正在生长,同时也正在死亡。这句话虽然包含着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认为太阳在正中又不在正中,万物正在生长又在死亡,犯了与克拉底鲁同样的错误。旋岚,就是暴风。偃岳,就是倾倒山岳。旋岚偃岳,就是指排山倒海的大风。野马,就是指一种瞬息万变的游气。飘鼓,飘荡飞扬。僧肇的话是说,排山倒海之狂风是静止的,滚滚奔腾之江河是不流动的,瞬息万变之游尘是不动的,运转不息的日月是不周转的,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他把事物的静止推到了极致,认为事物在每一个时刻中都是不动的、没有变化的,所以,世界万物都是不动的和没有变化的,这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上述观点都是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而走向了诡辩论。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观点(37):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解读】帕斯卡尔告诉我们的是,人类和生物界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思想。一个人要想获取尊严,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有思想。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生动地说明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观点(37):庄子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陆九渊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孟子说:“心之官则思。”王守仁说:“心外无物。”
【解读】形,指形体、肉体;神,指精神、灵魂。庄子的这句话是说,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本根,不仅形体而且精神都来自无形的道。陆九渊的这句话是说,让本心良心成为意识的主宰,这样任何邪说外诱都不能使人动摇。他强调把意识集中于内心,排除各种成见,包括经典的解说。这样体验“本心”就能发现内心本来就有的主宰,这个主宰可以最可靠地引导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成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孟子的这句话是说,脑筋的作用就是思维。他说的这句话就是教育学生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王守仁的这句话表明,他认为世界上没有心外之物,万物都是由心所生,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意识之外无物,这显然是唯心主义观点。
“最蹩脚的建筑师”
●观点(38):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使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解读】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比较动物界与人类的区别时所阐述的思想。人类劳动与动物活动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且在劳动开始以前,这个目的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并作为规律决定着整个劳动的方式和方法,而动物活动则没有意识和目的。所以,人类劳动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就是人类劳动生成的原因,这个原因是:出现了有意识的人,或人的意识。
“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
●观点(42):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解读】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费而巴哈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进行的利己的活动,仍然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黑格尔虽然承认实践是人的活动,但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的活动。可见,上述观点都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不是“利己主义”活动;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不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观点(44):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解读】第一句话强调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提出了需要和要求,才能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解决新的问题。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第二句话举例说明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才使科学迅速振兴了,科学研究活跃起来。可见,社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会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促进认识和科学的发展。
“是非莫辩”
●观点(45):《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
【解读】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是没有差别的(“齐是非”),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是非莫辩”)。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本来就无所谓是与非,从一个角度看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非”,一切是非之辩,无异于风声,毫无价值。所以他主张从世俗所谓是非之辩中解脱出来。在庄子看来,是与非的争辩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若我和你意见有分歧,发生了争论,这在我和你之间是无法辩明谁是谁非的;那么,能不能找一个第三者来作出公正的判断呢?也不能。按照庄子的逻辑,决定是非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世间原本就没有一个客观的、共同的是非标准。在这里,庄子否定是非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有用即真理”
●观点(46):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解读】在实用主义者看来,“有用即真理”“真理即有用”,两者同义。这种“有用”就是指满足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欲望。詹姆士认为,一种学说,一种理论,可以凭它对人们的实际行为的区分来分辨它的真假: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人有用的就是真的。可以说,有效果、有意义的理论就是真理,它是值得人们信仰的。另一方面,只要人们信以为真,只要人们相信某学说对人们有效果,那它就是真的。我们认为,真理有双重品格:一是客观性,二是有用性。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能为人的活动提供指导。实用主义的一个根本错误,在于它把真理的有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混为一谈,以有用性取代了客观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界限,是一种否认客观真理的主观真理论。
“成为不毛之地”
●观点(56):恩格斯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解读】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必将受到惩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句话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性,服从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认识到联系具有多样性,一旦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成为自然的朋友。
“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
●观点(65):黑格尔说:“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或者是: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不能。一—再来一粒或一根怎样?一—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加一粒谷或减一根头发如何。等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这时那最后加的一粒谷子或最后减的一根头发便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
【解读】“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这是在公元前五~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所提出的哲学论题。黑格尔借用这两个论题,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他认为,谷粒到谷堆(掉一根头发到秃头)的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这种渐进的量的积累,最终会导致质的飞跃。我们知道,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粒谷子不会形成谷堆,但谷粒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谷堆;掉一根头发不会变成秃头,然而头发掉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秃头。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观点(68):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孙武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解读】老子的第一、二句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美与丑,善与恶作为两个对立面相互转化,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第三句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其意为,天下万物,以柔克刚。这句话辩证地阐述了刚和柔之间的关系。第四至六句话是说,知道如何勇猛强悍,却安守着柔和慈爱的品质;知道如何光彩夺目,却安守着默默无闻的性情;知道如何荣耀显达,却安守着卑微辱没的身份。这几句话强调了刚与柔、白与黑、荣与辱的辩证关系。第七句话是说,兵太强了,就会树敌太多,最终可能导致灭亡。高大强壮的树木容易引人砍伐,也很容易被大风摧断。这句话说明了强与弱的辩证关系。第八句话是说,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这句话说明了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孙子的第一句话是说,表面上的混乱产生于真正的严整;表面上的怯懦产生于真正的勇敢。意思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乱治、勇怯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是说优势可转化为劣势,劣势也可转化为优势。孙武已经初步认识到,矛盾着的双方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动的。第二句话是说,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这句话强调了兵临绝境、深陷重围后,全军在逼迫中迸发出无穷斗志和潜能,一举绝处逢生、逆转战局的兵法精髓。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观点(69):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读】“和”是有差别的统一,即不同事物,不同人之间的协调融合,亦即对立统一。“同”是无差别的统一,即绝对的同一。“和”比“同”的高明处在于它承认差别,承认矛盾,这是“和”的基本前提。史伯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这是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孔子这句话说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坦荡荡,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和气却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之间不搞私下小动作;小人之间玩的游戏却是该表达时不表达,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在互相拆台。史伯和孔子的话说明了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才有事物的发展。
“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
●观点(70):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朱熹把“一物两体”概括为“一分为二”,他说:“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方以智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王夫之则把“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两个命题结合起来,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兼有阴阳的统一体,阴阳对立不是“破作两片”,而是可以相互转化。
【解读】张载把各种个别的对立概括为“两”,把各种个别的统一概括为“一”。一物两体也就是一分为二,着重强调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也就是合二而一,着重强调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张载认为,如果没有对立的两面,就不会有统一,而没有了统一,事物就不能发展变化。朱熹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他把每一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的关系看成是“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关系,说明了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指对立面的统一。他认为,“合二而一”以“一必有二”为前提,每一事物皆有对立的两个方面,相反相因,由此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合二而一”的论点对事物的矛盾运动有所揭示,包含有因素。王夫之把朱熹一分为二、无穷可分的说法概括为“破作两片”。王夫之不赞成这种“破作两片”的说法,他认为事物在渐变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界线,“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说法,都是人们的猜测,假设,并不是自然的道理,不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他说,具体事物有表有里两个方面,这是“分一为二”;表里两个方面构成具体事物,这就是“合二而一”。“分一为二”和“合二而一”的关系,王夫之认为,“分一为二”是根本的,因为“合二而一”是“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的,这就是说,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统一是以对立为基础的。
“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观点(77):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解读】朱熹这句话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学习就是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增长了,能力也就加强了。陈献章也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疑问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产生疑问才能有所进步,只有产生大的疑问,才能有大的进步。也就是说,只有怀疑,才能辨明是非,才能永不知足,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
●观点(87):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假如牛、马和狮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塑出狮形的神像了。”费尔巴哈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
【解读】色诺芬尼在嘲笑人们把神描绘成人的样子,并抨击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类的种种丑行和罪恶强加到神身上时说了这句话。他拒绝相信许多神,而且不认为神的思想和外形像人一样。他认为“有一个惟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他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这个神是抽象的、普遍的、不变的、固定且总是留在记忆里,色诺芬尼常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宗教信仰方面第一个一神教信徒。费尔巴哈的这句话是对宗教神学进行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说,上帝不过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从他对于宗教的起源和本质的研究中得出了极其重要的、大胆的无神论结论。他宣称,在自然界和人以外,再没有其他什么存在物,宗教幻想出来的存在物即神只不过是自然界和人自身的本质的虚幻反映;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舍英雄几无历史”
●观点(93):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解读】这句话反映的是一种英雄史观,即英雄创造了历史,没有英雄就没有历史。对于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直以来有两个相对立的观念,一是英雄史观,二是群众史观。持英雄史观的人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认为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大人物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他们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的,英雄人物是天命的执行者,体现者,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的精神力量的支配和英雄人物的摆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观点(99):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解读】“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名利所困。能否在利益面前坚持住自己平时的道德标准,这就是君子和伪君子的试金石。许衡心中的主,正是君子们所追求的道德规范——言行如一。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许衡的做法乍看迂腐,实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时候是面临许多诱惑的,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的境界。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坚实的精神支柱,没有良好的处世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夫之 唯物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