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自流生态农庄可行性报告在哪里?

  5月10日,怀集县汶朗镇汶塘村的一个农庄里,绿树成荫,种养大户黄似凤正在树底下休闲漫步。他笑着对记者说:“农民的中国梦"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怀集种养大户办家庭农场奔小康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5月10日,怀集县汶朗镇汶塘村的一个农庄里,绿树成荫,种养大户黄似凤正在树底下休闲漫步。他笑着对记者说:“农民的中国梦,就是致富梦。我的梦就是搞好种养业,办好家庭农场,潇潇洒洒奔小康,过幸福生活。” 中国论文网 /1/view-4640638.htm  黄似凤是汶塘村农民、村干部,1998年就开始在村里创办了立体种养基地。“这里以前是当地的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共150多亩,有鱼塘、果场,现在还养鸡、养猪和种植绿化树。”他介绍说。   记者环观农庄四周,微风中,宽阔的鱼塘上碧波荡漾,而旁边的坡地,景观苗木和珍贵树木成片成林,一幢两层的小楼房在绿树掩映下更显亮丽,好一幅山村田园美景。   “搞种养不但要依靠科学,更要善于转型。”黄似凤对记者说,农庄除了养鱼、养鸡是一直坚持的外,近年根据市场变化,他发展了批量化养猪。而种植方面,从以前曾经种植甜笋竹改种了现在的景观树木,包括一些黄花梨等珍贵树,更多的是种植仪花树。   “仪花树是一种南方特有的树种,几年生的仪花树价值几百至一千元不等。”黄似凤高兴地说。据了解,50亩鱼塘发展养鱼,年产肉猪300头,种植仪花树等60亩等,一年下来,黄似凤的家庭收入也能达到十多万元。   他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也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论述,各项“惠农”政策很给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村发展,希望把这个“农庄”办成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带动更多农民发展特色种养,齐心合力发展经济,共同过上小康生活。   和汶朗镇的黄似凤一样,梁村镇的种粮大户周昌群同样怀着“家庭农场”梦。   周昌群是怀集县梁村镇大连村土生土长的农民。10年前,当村里大部分年轻人进城打工的时候,时年32岁的周昌群却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创业路:回家种地。   2002年,周昌群回乡租种了村里留守家庭撂荒的土地,种起了蘑菇。时至今天,在当地政府、村民的支持下,他耕种了110亩水稻、130多亩甘蔗,种植了近4000棵无核黄皮树、2亩多蘑菇,养殖了30多头肉猪和8头母猪,成为当地闻名的种粮大户、种养大户。   周昌群对记者说,现在种地很轻松,主要得益于购买了一批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设备,这些农机总共花去10多万元。这两年,怀集的农业生产形势是最好的。“硬件方面,县里加强了基础设施投入,修路建水渠耕作条件大大改善,现在我的200多亩水田全部实现水自流灌溉;软件方面,就是政府的补贴,给种粮大户吃了定心丸。农业生产可以说是风调雨顺,一年除去化肥、农药、柴油等一应开支,200亩净收入8万余元。”   “今后我要继续扩大农业生产种养规模,办‘家庭农场’,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争取更好的发展。到2020年一定能实现小康生活。”说起未来的打算,周昌群更是信心百倍。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个人空间_中国最大的真人在线交友社区-51游戏社区
其他帐号登录:
真人视频交友
&2005-上海我要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桥生态农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