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孝工书法的加工素材是什么书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中共市委组织部 2013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制定并实施基层党建《五年规划》为引领,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坚持路径探索,坚持机制创新,坚持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基层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三情结合谋全局,竞进提质破难题,有力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成效明显。 一、领导示范,强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 1、制定规划,完善机制。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了《***市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孝办发[2013]28号)、《关于印发<关于对基层党组织实行评星定级的意见>等七个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配套文件的通知》(孝组发[2013]12号)、《关于建立健全市县乡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动机制的意见》(孝办发[2013]23号)、《关于建立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孝组发[2013]17号)和农村、社区等7个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规范体系,发挥工作主动轮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序公转。2、领导带头,真抓实管。全面落实基层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开展一定两述三评,基层党组织年初定目标,年终开展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并组织党员群众评议,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2013年市委常委会先后5次听取基层党建工作汇报,专题研究2次。2013年8月,市委书记陶宏同志就基层党建工作向省委常委会进行了述职。市委多次召开基层党建工作调研会、座谈会、推进会,全年4次拉练检查必看党建工作点。市级领导结合分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多次到点调研指导工作,听取基层党员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 3、全员承诺,兑现落实。制定下发《关于印发陶宏同志2013年基层组织建设公开承诺书及做好各级党组织书记公开承诺工作的通知》(孝组文[2013]37号),市委书记陶宏就抓基层党建工作带头作出公开承诺,全市3000余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就抓基层组织建设的承诺事项、目标措施、完成时限等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并逐级备案。将承诺兑现情况作为年终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承诺内容不兑现的,取消评先表优资格,并责成落实到位。 4、强化督办,考评整改。按照反四风的要求和纪律,创新督办方式,对基层党组织实行重点工作目录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的基层党组织重点管理、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管理、机关干部包点指导督办和重点工作月报制等,健全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督办机制。将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考评体系,作为各级党组织年终考评的重要项目,实行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平行考核、差额否决;对排名靠后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对2012年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排名靠后的地方和单位,逐一开具《整改通知书》,督促制定《整改方案》,实行书记包保、定期销号、按季考评,确保问题解决,整改到位。 二、立足基层,创新实践,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 1、构建3个1+X综合服务管理体系,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总结基层实践基础上,探索建立3个1+X综合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各种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于一体的服务组织体系。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通过基层组织荐星、党员群众评星、上级党组织定星、公示结果晒星、上报结果备星等程序,全市673个村、社区被评为五星党组织;积极培育发展经济合作、文体娱乐、志愿者服务等7大类社会组织,健全全方位、全覆盖的服务组织体系。全市共注册各类文体组织1560个,志愿组织1340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4292个。二是建立以党组织班子成员为核心,党员干部队伍、群众组织骨干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等于一体的服务队伍体系。落实乡镇(街道)干部三在机制,开展包片驻村(社区)和民主评议活动,推动基层干部重心下移,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在村(社区)开展将十星级文明农户中的非党主要成员优先培养成党员,将农村十星党员优先培养成村干部的双十双培活动,全市共有培养对象19972人。实施农村村湾党员明灯工程,引导党员服务群众,全市培养党员明灯户3.5万余人。建立政府主导型、社区主体型、居民主办型、农村引导型四型群众骨干服务队伍,发挥群众队伍作用。全市登记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达3.6万余人,爱心妈妈3.8万余人。三是建立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核心,各种延伸、拓展服务平台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体系。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示范片、示范带创建活动,推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在应城探索建立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承办了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讨会,与会领导及专家对我市3个1+x体系做法给予高度肯定,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党建要报》、中组部组工信息、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和《光明日报》、《人民论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组织人事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推介了我市的经验做法。2、开展强化两项职能、争当五个书记活动,加强基层领头雁队伍建设。一是早谋划。大力实施回归村官工程,对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重点掌握外出就业的后备干部个人情况、就业状况及有意回村任书记、第一书记或发展顾问的情况,为村级换届做准备。全市2879个村(含农村社区),共有后备干部9272人。二是抓创建。研究制订五星书记评价标准,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星级评定,712人被评定为五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二星及以下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1031人,实现全覆盖。三是提能力。组织全市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赴成都、北京、山东等地开展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园区经济和项目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等专题培训;组织全市一线一点沿线和纳入重点管理的550名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组织各县市区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到宜昌、荆门等地参加省级培训,其中宜昌培训120人,荆门培训180人,咸宁120人;对全市178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并赴武汉百步亭社区参观考察;各县市区对3114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轮训,实现全覆盖。四是树典型。在全市推选了75名优秀乡镇、村书记典型进行集中宣传。在纪念七一大会上市委命名表彰了10名五星书记,各县市区相应进行了评选表彰。五是造氛围。开展五个书记征文活动,收到征文932篇。在***日报开辟五个书记在行动专栏,发稿68期,在***电视台开辟《先锋》栏目,播出42期。把五个书记内容纳入市县两级党校教学模块。组建五星书记报告团,到党校巡回授课。省委李鸿忠书记对我市强化两项职能、争当五个书记活动给予充分肯定,省委办公厅发简报向全省推广。3、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一是以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重点管理和示范创建为抓手,推进农村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全市1040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四星以上党组织,市级对100个各级各类党组织实行抓两头、带中间的重点管理,申报创建20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补齐短板。二是认真总结三里社区学习百步亭党建工作法的经验,大力推进社区大党委、大居委制,建立网格党支部、特色党小组、党员明灯户三级服务网络,推动党支部进村(小区)、党小组进湾(楼栋)、党员进户(单元),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城区建立了178个社区网格党支部,425个楼栋党小组,党员明灯户5329人。孝南区委和孝南区广场街道三里社区分别在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全省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暨学习推广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三是大力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总结推广汉川马庙工业园区党建工作模式,全面落实四个三,开展集中组建活动,共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108个,组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483个,组建率100%;向两新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人才指导员、事务助理员4174人。三是结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和学创活动,推动双联双促和农家支部会活动制度化,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活动,每人认领1&2个岗位,每年开展不少于20小时的公益服务,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三、打牢基础,注重规范,基层组织活动务实有效1、建好用活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是推动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以一线一点党建示范长廊建设和城乡三类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整合资金1.5亿元,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95个,改扩建119个,一线一点沿线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汉宜线、八汤线、烟应线等10条基层党建工作精品示范线陆续建成。二是推进职能部门服务进村、进社区,召开职能部门座谈会,开展部门服务进村(社区)项目调查,推动人社、公安、民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40多个部门单位职能下放,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事务委托或交由中心代办;引导水电气、有线电视、金融、通讯等市场服务有序进入中心,为群众提供证件办理、金融、家政服务等一站式服务,打造农村两公里生活圈和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共拓展了8大类40余项服务,实现开一扇门、办万家事。三是完善中心服务功能,实行办公场地、服务标识、项目内容、人员管理四统一,开展网络、电话、窗口三位一体服务,明确工作职责、服务承诺和业务流程,开展轮流值班和代办服务,受理群众咨询、代办证件、民政优扶、计划生育等事项,定期公示事项办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全市金融、通讯、气象、农技等服务实现村村(社区)通,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小额存取款、汇款转帐服务,农村60岁以上老人直接领取国家基础养老金;农业服务实现一号通,农技知识电话服务,农资需求上门配送。2、加强党员队伍教育与管理。一是贯彻全国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制定2013年发展党员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优秀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2013年共发展党员4567人。二是加强党员的培训管理,在农村开展冬春轮训,机关开展定期培训,两新组织实行以会代训,共培训党员196402人,占党员总数99.2%。坚持开展党员承诺履诺践诺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提高党员履责的自觉性。在每个县市区选择1个乡镇试点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探索疏通党员出口的有效途径。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完善流动党员双联双管机制,实行外出党员探访制度,加强对驻北京、东北二个流动党委的指导。四是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完善困难党员、基层干部的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在七一、重阳节、春节走访慰问三老一困党员190余人,慰问资金19.6万元。3、规范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和五议五公开制度。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个跨越、五个城市等国情市情学习,通过书本看、课堂讲、会上说、网上学等办法,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学习实效;发扬基层民主,加强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拓宽参与渠道,推动党务、村(居)务公开。二是开好2013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严格按会议主题、步骤、程序要求,加强对各地各单位会前、会中、会后指导,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三是规范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工作。指导各地各单位按规定做好党费的收缴工作,按程序合理支出党费,加强对党费的日常管理使用。按照要求对2012年度中央组织部代中央管理党费、省委组织部代省委管理党费以及***市委组织部代市委管理党费收支情况进行了公示。四是落实党代表任期制。会同云梦县,做好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启动党代表信息库建设,提高党代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每个县市区选择1个乡镇,积极稳妥地做好乡镇党代会年会试点工作。五是做好2013年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面试、体检和培训等工作,共招录大学生村官203人。对届的188名在职大学生村官开设两期培训班,进行集中轮训。4、落实经费保障。按照分级负责、多元投入原则,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力度,完善以财政预算为主,多渠道、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按规定落实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从2012年起,每年财政拨付社区款项除12万元工作经费外,另外安排10&20万元的惠民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应急服务。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以孝文化为切入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_会议讲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以孝文化为切入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朱国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持怎样的发展理念来定位、改革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树立和践行科学、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创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推动、创新和保证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当前社会发展也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在专业知识上,更应该不断在道德品质、人文关怀、思维方式等方面完善自身。作为培养者的高校和教师应该创新各种途径,利用传统的孝文化资源,探索高等教育德育新模式,以孝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以感恩教育为特色,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阵地,职业精神与创业教育和德育综合评价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下功夫,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孝道到感恩,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传统孝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更多地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的带着共性的传统和精华。孝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而是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意识之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孝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以孝文化传统深厚的齐鲁大地,要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孝文化的优势。孝文化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看,包含着对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理解,对人的历史传承关系的肯定;孝文化从情感上包含着人类真挚的亲情,特别是对他人的关爱;孝文化从价值观念上推崇对人的社会价值的理解,强调人的责任,从道德伦理上,孝文化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机制。观念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念、方式、方法如何创新,成为了高校领导者的一个非常重视的的问题。
  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方向保证。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更注重显性的科学知识的教育,对于隐性的人文素养关注不够。事实上,只有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自身和他人命运、人格和尊严的关注,及至对社会发展长远前途的关心。
  高等院校要在加强高校内部的科学管理,挖掘教育内部的潜力,向教学管理和市场要效益的同时,必须解决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观念,那就是创新思想政治的观念。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变化,高校都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也随之而变,科技不断在增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转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我们以弘扬传统的孝文化入手,营造感恩和亲情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平台。高等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从弘扬孝文化,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入手,构建以“感恩、责任、忠诚、奉献”为培养目标,以感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精神与创业精神教育和德育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德育体系。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不断探索寻求适应高等院校发展需要的方式、方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是要为全院师生员工营造一种尊重、信任、心情舒畅的人际环境,特别是在高校面向市场经济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条件下,要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广大师生对学院产生强烈的向心力、责任感。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作用于队伍建设,真正发挥
  激励、引导广大师生的作用,收到预期的效果。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那就是方法的创新,管理方法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要创新。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势必引起各种工作手段的变化,这些都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也在逐步实现质的飞跃,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高校广大师生的科技意识和人文素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要不断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体系,健全的德育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其中重要的是德育评价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既是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评价,也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验,还是保障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我院不仅将感恩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孝文化为特色的高校思想教育体系,还将这一教育体系与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应以大学生党员形象教育和大学新生党章学习教育为主,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自觉性,保持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政治现实,有效带动和激发大学生参与富有时代特色的专题党内学习活动,启发其形成对党的正确认识,自觉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组织大学生党员专题党课,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与老党员座谈、参加高年级学生活动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培训,使之具有与大学生党员身份相符的系统的理论基础。
  组建大学生党支部,开展形式活泼的组织生活。要求大学生党员参加党支部活动,使大学生党员在组织关系衔接期接受学校和院系党组织的双重教育与管理,感受组织生活的纪律性与严肃性。组织大学生党员外出参观,深入社会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理解,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利用社会资源展开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我院将感恩教育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对家庭父母的感恩,推衍到对学校、社会的感恩。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发现感恩的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的作用。学院掀起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活动热潮,将感恩教育引向实践,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市场经济已经在我国基本确立,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等已经深入所有社会成员的头脑。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至上、片面崇尚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也已经极大地成为了我国科学发展的阻碍。在这个时期,社会极大地呼吁人文精神,呼吁人们之间的人文关怀,呼吁终极关怀。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必然会造就一大批能够反思和人文关怀他人的人,形成一股合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全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
  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来相互支撑,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高等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保驾护航。从“责任”到“忠诚”,启发敬业创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创业精神,要求学生忠于职责、忠于职守、忠于事业,要培养学生忠诚的职业精神。
  传统的孝文化中,“孝”和“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孝的本义是孝敬父母,包含主动地承担起对亲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通过弘扬孝文化,激发学生对亲人、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倡导学生树立责任感,拓展孝文化的现代内涵,将孝文化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
  学生对职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忠诚。
  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对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院校的学生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通过提高在校期间党员的发展质量,使培养的大学生党员更加符合党和国家的需要,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党员素质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能力培养,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充分认识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要求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工作态度端正的人才,要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国家和学生家长所期盼的是后代能够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与古代的孝文化对后代的要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学生更要有自立自主的精神。学院从尽孝的责任入手,将孝文化教育与学生入学的认知教育结合起来,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熟悉和热爱专业,学好本领,立业创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情。
  从忠诚到奉献,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孝文化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传统的道德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有相通和传承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的是在肯定个人价值基础上,坚持将社会共同利益和人类命运放在首位的价值观念。而孝文化强调社会的整体性、人类社会的历史的继承,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强调对民族国家的忠诚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是在肯定个人利益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坚持把回报社会、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孝文化所强调的是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感恩父母、报效国家等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道德实践,强调加强自身修养,有正确的荣辱观。孝文化强调修身克己、立身齐家、和谐和睦,并将这些基本的道德修身要求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境界,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八荣八耻”是对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文化,是孝文化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强调在彰显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肯定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性与社会的共性的辩证统一,并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因此,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是孝文化中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发展。而作为传统的孝文化所包含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与人们的亲情相连,融化在人们的社会意识之中。以孝文化为底蕴,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能丰富思想道德教学的素材,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和内涵
  探索解决思想政治层面的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当代大学生政治理论知识不够深入系统,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受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思想政治层面存在着的实际问题,给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充实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使培养的大学生符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过程中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和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丰富党的教育深刻性和实效性。教育内容不能只停留在解释理论方面的层次上,要联系实际,与时代同步,把在党的领
  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党员在行业领域的发展成果,丰富的到现有的教育内容中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时代赋予大学生党员新的责任和要求。对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更加广泛,如政治上的先进性,对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要求;作风上的先进性,对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要求;能力素质上的先进性,对知识的获取、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过程中,强化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能力并举的意识,丰富和充实党员的素质内涵。以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标准来弘扬党的先进性,激励更多的青年学生把党员的标准作为努力的方向。
  高校要树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高校要立足于学生长远的、终身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正确理解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劳动工具,更是为了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放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经过教育能在更高的境界与层次上正确把握自身的价值。只有通过这种以人为本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大学生才能摆脱那种短视的成才理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身。
  高校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做法,从思想理念上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摆在更高的位置,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提升人的理想、情操、道德的完善和提高。
  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转变,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让学生学会自我判断;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关心自己健康。
  加强大学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学校环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高校的发展要从战略的角度和全局的高度出发,要科学地提出“内强素质创一流,外塑形象铸精品”的发展思路,要围绕一个核心――创建国内一流高等院校;搞好两个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现代化新校区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转变、一般向特色转变、普通向精品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突破、办学条件突破、办学模式突破、办学水平突破。随着高等院校立体办学格局的形成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高等学院的品牌效应。
  要预见到高等教育必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而迅猛发展。要抢占先机,决胜未来。要明确“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创建全国一流示范性高等院校的发展目标。要创造性地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和以社会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一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以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保障建设等体系为支撑,培养教、学、研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蕴含“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和“全员育人”两大创新性成果,纵向反映全过程育人的思想,强调学生应当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横向反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强调高等学院应当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
  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高等院校整体快速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要全面贯
  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要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过推行产学结合、教研合一、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提高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扩大高等教育的社会正面影响力和强大竞争力,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模式和品牌。
  开放性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教学内容科学、先进,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条件满足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培养途径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保证人才培养达到设计标准。
  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高等院校领导者的基本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要增强院校长对高等院校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院校的领导者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对高等院校的未来发展规划,办学理念更新,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师队伍优化等工作,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把学院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上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一的办学方针,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真正把教学质量当作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等院校党建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开设网上党校,建设网上组织生活,利用互联网感染力强、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努力通过网上的红色阵地,占领大学生实际的思想阵地,让思想政治工作乘上网络快车。
  加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积极作为,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党、热爱党。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制度上、经费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富有实效的党建教育模式,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摒除功利、健康成长、追求进步、向党靠拢的良好环境,让更多的大学生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回顾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于高等教育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质量。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特色,并在教育教学中强化这些特色,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品牌的基础和关键。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辉煌,三十五年的风风雨雨,三十五年的前赴后继,三十五年的继往开来,三十五年的锐意创新,三十五年的薪火相传。她浓缩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史,是高等教育共同擎起的火炬,是一个踏向胜利彼岸的新里程碑的起点。
  (作者系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国材)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的加工素材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