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慈善的慈善商业模式式》的电子版(作者:林伟贤,魏炜)

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慈善的商业模式
(货号:836320)
开&&&&&&本:16开
页&&&&&&数:175页
字&&&&&&数:
I&&S&&B&&N:5
售&&&&&&价:64.00元
原书售价:32元
品&&&&&&相:
配送方式:快递、挂号印刷品、EMS、普通包裹&&&&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97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商业模式不仅适用于企业和商业性的组织,也同样适用于众多的非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机构等等,本书中的慈善的商业模式便是对慈善活动和组织中所体现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千余家慈善和社会公益性质的基金会。本书提出的概念――慈善的商业模式,是求取成功慈善之果的新径和捷径,是“道”和“术”的结合。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本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大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用商业模式的力量丰满慈善事业的羽翼,开辟一片慈善事业的崭新天空。
快递起价10元,看书的重量决定快递价格,快递发韵达或申通,不到的自动转发平邮。北京快递6元起。
挂号印刷品
EMS20元起价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发货时间是5-7天,科学出版社的书要15天左右。
本店商品不议价。不可以取消订单。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9点-18点。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转载]魏炜教授出新书啦——《慈善的商业模式》
特色及评论
慈善也有成功和失败之分吗
一个成功的慈善活动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可能为行善老带来显著的利益,虽然这可能并非其初衷;而一个失败的慈善活动不仅不会创造正面的社会效益,还有可能为行善者带来道德风险和名誉损失。
《慈善的商业模式》内容简介:商业模式不仅适用于企业和营利性组织,也同样适用于众多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机构等,《慈善的商业模式》中慈善的商业模式便是对慈善活动和组织中所体现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令读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探讨和实践新的捐赠模式,本书的出版适逢其时。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新奇独特的慈善捐赠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商业模式!
——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本书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爱心更有力量?不少善念、善举之所以无疾而终甚至好心办坏事,就是因为没有将经营的意识与方法注入到慈善的行为中去。商业与慈善最大的不同只是表现在最终目的上——它们分别追求的是私人财富和公共财富的最大化。卓有成效的慈善和商业行为都是财富的集合器和放大器,而集合和放大财富的机制,就是商业模式。对于慈善行为来说,比“做好事’’更重要的,是“做得好”,要“做得好”,商业模式是决定性因素。
——吴伯凡
《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21世纪报系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慈善领域正在发生一场生产效率的革命。你将会在本书中看到将自己视做“社会投资者”的新一代慈善家的种种创新实践。他们的实践不仅有利于找到问题的治本之道,也有助于解决慈善事业中最棘手的一环:如何评估一个慈善组织的效能。
《环球企业家》执行主编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已经证明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管理财富、运用财富,更好地为社会福祉服务。本书对此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怎么样才能由善心之源,结出所期待的善果?这关系到公益的模式,或者说公益的智慧。本书介绍了公益组织的20种商业模式,并加以提炼总结。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巧妙案例:而每一个案例,都闪耀着不同的智慧光芒。
——罗飞 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商业模式不仅适用于企业和营利性组织,也同样适用于众多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机构等,本书中慈善的商业模式便是对慈善活动和组织中所体现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令读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1章msn:小图标,大影响1&
1.1微软及msn介绍1&
1.2商业模式概述2&
1.3活动影响4&
1.4潜在的企业利益5&
1.5msn在中国7&
1.6总结10&
第2章red:创意性公益11&
2.1red品牌的产生11&
2.2波诺与他的慈善事业12&
2.3red品牌的推广和发展13&
2.4red品牌的影响力16&
第3章奥比斯眼科:多渠道捐赠19&
3.1世界眼病发病趋势19&
3.2奥比斯简介20&
3.3奥比斯的运营方式21&
.3.4奥比斯的筹款模式23&
3.5奥比斯在中国26&
3.6奥比斯的商业模式27&
第4章格莱珉银行:穷人的银行30&
4.1一个人的信誉牵涉其他四个人31&
4.2贷款人提供存款33&
4.3鼓励每个贷款者都成为股东34&
4.4贴心服务,锦上添花34&
第5章再生银行:靠垃圾盈利36&
5.1公司背景36&
5.2天才的商业模式——公司起源37&
5.3多赢模式圈定各方利益——商业模式构架40&
第6章捐款:缤纷多彩的发起模式44&
6.1彩虹计划——用爱心点亮企业社会责任44&
6.2人人网祈雨——“零”成本公关46&
6.3一加一募捐模式48&
6.4专业捐助49&
6.5慈善——“四两拨千斤”50&
第7章繁荣网:抢银行生意52&
7.1网站背景52&
7.2网站简介53&
7.3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53&
7.4网站发展前景与价值58&
7.5借钱网在中国58&
第8章免费捐赠网:减少垃圾61&
8.1公司背景61&
8.2公司简介62&
8.3公司商业模式分析64&
8.4中国国内的捐赠网站68&
8.5免费捐赠网的未来发展69&
第9章善水机构:在地图上找到你捐的水井70&
9.1善水慈善机构的创建及简介71&
9.2善水慈善机构的业务系统71&
9.3善水慈善机构的关键资源能力73&
9.4善水慈善机构的前景75&
第10章免费大米网:背单词,捐大米77&
10.1背景77&
10.2“免费大米”网站介绍78&
10.3“免费大米”网站的商业模式分析79&
第11章思科:裁员引发的好事84&
11.1思科——通往新商道的金桥84&
11.2以人为本的思科85&
11.3危机中变弊为利的思科85&
11.4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科88&
第12章全球捐赠网:看得见的慈善91&
12.1一个按钮,匹配供需91&
12.2独特的运作流程93&
12.3角色的转变94&
12.4广泛的合作平台95&
12.5多元化收入与盈利96&
12.6总体评价97&
第13章乐踢:踢出健康98&
13.1机构背景98&
13.2机构简介99&
13.3商业模式分析101&
第14章亚拉文医院:富人收钱,穷人免费105&
14.1组织背景105&
14.2组织简介106&
14.3商业模式分析107&
14.4关于亚拉文医院112&
第15章小母牛国际:“授渔”的接力棒113&
15.1组织背景114&
15.2组织简介114&
15.3组织的商业模式分析116&
15.4组织发展前景与价值120&
第16章源泉:让穷人也懂得商业模式122&
16.1源泉的运作实例123&
16.2组织背景124&
16.3操作方式124&
第17章奥利弗的餐厅:把少年犯练成大厨127&
17.1奥利弗其人127&
17.2关于“fifteen”餐厅129&
17.3关于“fifteen”餐厅慈善的商业模式130&
17.4小结133&
第18章慈济基金会134&
18.1慈济基金会简介134&
18.2慈济基金会商业模式分析135&
18.3慈济的开始:积少成多,自力更生142&
第19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43&
19.1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起源143&
19.2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发展145&
19.3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商业模式分析148&
第20章世界童子军组织153&
20.1组织起源153&
20.2组织简介154&
20.3组织特色——童子军的活动方式155&
20.4组织商业模式分析156&
20.5女童子军组织159&
20.6美国童子军组织简介160&
后记预约人间净土161&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我,关注团购信息,享更多优惠
||网络安全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工
汽车交通| | | | | | | | | |
||投资理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考试
| | | | | | | | |
| 视频教程|
慈善的商业模式[按需印刷]
定价:¥32.00
POD价:¥64.00
促销活动:
?如此书原封面缺失,印刷将采用出版社授权的新封面;
?如电子文件出现问题,可能延长印制周期,我们将提前与您沟通
ISBN:5上架时间:出版日期:2011 年1月开本:16开页码:175版次:1-1
所属分类:
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探讨和实践新的捐赠模式,本书的出版适逢其时。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新奇独特的慈善捐赠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商业模式!
――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
本书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爱心更有力量
商业模式不仅适用于企业和商业性的组织,也同样适用于众多的非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机构等等,本书中的慈善的商业模式便是对慈善活动和组织中所体现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千余家慈善和社会公益性质的基金会。本书提出的概念――慈善的商业模式,是求取成功慈善之果的新径和捷径,是“道”和“术”的结合。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本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大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用商业模式的力量丰满慈善事业的羽翼,开辟一片慈善事业的崭新天空。
林伟贤 实践家教育集团创办人暨董事长,陕西实践家商学院创办人,陕西创业技术学校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特约教授,北京大学实践家商业模式研究中心副主任,皇明太阳能集团独立董事。
林伟贤先生的国际“社工”经验十分丰富,从酷寒的蒙古草原部落到酷热的非洲难民中心,从中国台湾地区的“9?21”大地震到中国内地的华东大水灾,随处可见他投入最前线全力赈灾的身影。长期协助各基金会与慈济功德会的实务经验,使他积累了有效协助各企业建立社会型企业,并实践CSR企业社会责任的独到经验,被全球最大的佛教慈善组织――慈济功德会的创办人证严法师誉为“金头脑”!他是商界与教育界少见的CSR企业社会责任设计专家。
从1994年参与美国《成功杂志》(SUCCESS)国际中文版的创办并进入教育领域开始,林伟贤先生共创办了20家教育培训公司与学校,分别位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定位在有效协助企业家创新商机趋势,建立执行系统,打造商业平台。他同时是美国BSE企业家商学院中文版以及国际课程“华文Money&You”的创办人,更将其20余年的商战实务经验汇整为VCS商业系统,深受海内外诸多企业家的肯定。他与皇明太阳能集团创办人黄鸣先生共同开设的HDS皇明实践系统课程,更首创了企业家与教育者共同授课的最完美组合,引领海内外企业家实地走进企业体验学习,开创了实境教育的先河。
林伟贤先生的著作有:《商道》、《商经》、《正道》、《决策力》、《整合这门课》、《我爱钱更爱你》、《谈判艺术》、《卓越的种子》、《创新中国》、《学校没有教的事》、《商业系统》、《魅力口才》等,用词精简,案例精彩,深受读者喜爱。
魏  炜 1965年12月出生于新疆农六师105团,湖南宁乡人。1990年在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组织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新疆工学院和新疆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实践家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深圳长园集团、中兴通讯、大连獐子岛、深圳易方数码、新疆金风科技、新疆新能源、北京居泰隆等多家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或管理顾问。在《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统计与决策》、《创富志》等国内外学术和财经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已经出版论著有《发现商业模式》、《重构商业模式》、《管理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设计》、《现代企业管理》等。
第1章MSN:小图标,大影响1
1.1微软及MSN介绍1
1.2商业模式概述2
1.3活动影响4
1.4潜在的企业利益5
1.5MSN在中国7
第2章RED:创意性公益11
2.1RED品牌的产生11
2.2波诺与他的慈善事业12
2.3RED品牌的推广和发展13
2.4RED品牌的影响力16
第3章奥比斯眼科:多渠道捐赠19
3.1世界眼病发病趋势19
3.2奥比斯简介20
3.3奥比斯的运营方式21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但它也提高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话题,其中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现代世界类似事件的共有话题――慈善事业。
  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往往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慈善事业作为这种现象的一种校正机制,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慈善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尽管慈善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其结果却不一定尽如人意。慈善也有成功和失败之分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一个成功的慈善活动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可能为行善者自身带来显著的利益,虽然这可能并非其初衷;而一个失败的慈善活动不仅不会创造正面的社会效益,还有可能为行善者自身带来道德风险和名誉损失。
  许多成功的商人和企业家也是成功的慈善家,比尔?盖茨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推动的一些慈善计划已经成为慈善活动的经典案例。“获得上天愈多赋予的人,被期待的也愈多。”这是比尔?盖茨的母亲在他结婚时赠与他的人生箴言。基于逐利归于仁义的理念,盖茨和他的家人运用其财富及社会影响力,6年间共向慈善事业投入300多亿美元,并且创建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现在,已经退休的比尔?盖茨转而专注于慈善事业,力求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福利。
  慈善活动失败的案例也并不罕见,其结果远远违背了这些慈善义举的初衷,并且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那么如何使慈善活动“善举结善果”呢?下面我们将用一个类比阐释慈善商业模式的内涵,进而回答上面的问题。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浩繁的思想文化宝库中,我们时常能够看见“道”的影子。中华文化崇尚“道”,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抛去其中深刻的哲学意义不谈,“道”可以理解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和行事的根本出发点。与“道”常相为伴的则是“术”,可以简单理解为思维方式和应用技巧。“道”与“术”密不可分,“道”决定了“术”的方向和基础,而“术”通常决定“道”的实现方法和程度。在今天,一个好的“道”必须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术”,才能将“道”的目的和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本书提出的概念,即慈善的商业模式,便是一种“道”和“术”的结合,也是一条求取成功的慈善之果的新径和捷径。那么,在慈善的商业模式这一概念中,“道”和“术”以及二者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
  慈善――“道”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便推崇乐善好施之行,慈善家亦不胜枚举,例如广为人知的春秋时期商界奇才陶朱公,《史记》称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可谓慈善大家。慈善备受推崇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合于“道”,是人文关爱的体现,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在东西方的道德体系和伦理构架中均具有较高的评价,甚至在法律中也有肯定性的彰显。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美国,众所周知,美国是较早为从事慈善事业的个人和团体提供税收优待的国家,早在1913年,联邦税法就规定,向被认可的慈善组织捐赠可以免税。由于近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加之宗教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发展历程较长,相关体系建设比中国更为规范和健全。
  商业模式――“术”
  “道”确定之后,选择什么样的“术”便成了当务之急。商业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便是在管理学领域研究“术”的科学理论。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一样,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北大汇丰商学院的管理学专家魏炜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金融学专家朱武祥教授在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了该领域的世界前列。二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提出的“魏朱商业模式六要素模型”,已经为业界和学术界广泛接受和推崇,并且正在实践中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该模型对商业模式中企业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现金流结构以及企业价值等六个要素的划分独具匠心且剖析深刻,构架科学,案例充分、合理,对企业、组织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宝贵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魏朱商业模式六要素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定位是构建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的起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企业的业务、目标客户以及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方式,并针对这三个目标从不同角度和着眼点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业务系统反映的是企业与其内外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关系,一个高效的业务系统需要根据企业定位识别相关的活动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系统,然后再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分配利益相关者的角色,确定与企业相关价值链活动的关系和结构。
  关键资源能力较容易理解,是指保证商业模式运转所需要的相对重要的资源和能力,不同商业模式所需的关键资源能力也不相同,例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多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如家快捷酒店这样的连锁经济宾馆需要强大的标准化复制能力,而可口可乐则拥有巨大的品牌资源。
  盈利模式指企业如何获得收入、分配成本和赚取利润。盈利模式是在给定业务系统中各价值链所有权和价值链结构已确定的前提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格局中企业利益的表现。盈利模式千姿百态,是商业模式的一大魅力所在,即使是其他方面完全一致的两个企业或者组织,不同盈利模式的设定也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和表现,良好的盈利模式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更能为企业编织一张稳定共赢的价值网。
  自由现金流结构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企业价值则是商业模式的归宿。自由现金流结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收入扣除现金投资后的状况,其贴现值反映了采用该商业模式的企业的投资价值,即企业价值。而自由现金流结构所反映的企业价值则是商业模式成败的评判标准。
  商业模式的这六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是企业不同表现的内在根源和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商业模式不仅适用于企业和营利性的组织,也同样适用于众多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机构等。本书中慈善的商业模式对慈善活动和组织中所体现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总结出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成功的慈善案例的经验和体系架构,在令读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为今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个拥有良好商业模式的慈善活动不仅仅能够实现慈善的目的,还将会取得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和慈善成果。举个例子,每当世界杯将近时,相信广大的球迷朋友早已经跃跃欲试、望眼欲穿了。下面这个例子就和足球有关,它并非传统的慈善球赛,而是一个既能推进健康教育,又能关爱非洲儿童,还能提供就业机会的“一箭三雕”的慈善案例,这就是“乐踢”机构(Alive&Kicking)。“乐踢”的创始人吉姆?科甘(Jim Cogan)是一名英国慈善家,他办过三个慈善机构:“全球学生是伙伴”、“好地球信托”和“乐踢”。“在非洲制造可以拯救生命的足球”是“乐踢”的信念和初衷,它就地取材,利用非洲大量且闲置的水牛皮,雇用当地人制作手工足球销往欧洲等地,同时将所得利润用于为非洲儿童购置足球等体育用品;在使孩子们获得体育活动带来乐趣的同时,“乐踢”还在足球上印上预防疾病、健康教育的知识,安排足球教练在教孩子踢球的同时,宣传预防艾滋病、疟疾等疾病的知识,成功地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慈善模式运作,“乐踢”创造性地实现了就业、儿童关爱以及健康宣传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很实用和有效,这便是慈善商业模式的魅力所在。
  慈善的商业模式还有助于我们打破传统行业观念和僵化思想的束缚,比如,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银行一向是富人的“特区”,穷人则是“金融界不可接触者”,但是“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则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实现了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完美结合。格莱珉银行是一家自主运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它向穷人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支持他们就业和创业。格莱珉银行慈善商业模式的特色在于它的信誉“五人小组制”,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那些贷款者在各自的营生中互相帮助而取得成功,同时其“贷款人提供存款”的创新方式也为其自身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基础。这家创立于1983年的银行,除了创立初年和水灾特别严重的1991年、1992年这三年外,一直保持盈利,2005年的利润更是高达1521万美元,同时,其贷款还款率高达98.89%,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为我们展现了慈善的商业模式的另一种“玩法”。鉴于中国近年来也在进行小额信贷方面的尝试,其参考价值显而易见。
  这是一本关于办法的书,讲的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商业模式。
  明朝的王守仁就是很有办法的人,他说要知行合一!对此,我的肤浅理解是,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既要有理想,也要有办法。而商业模式所探讨的,就是办法!
  我见过许多人,他们都抱有做公益慈善事业的理想,但没有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来支持,最终得到的结果常常让他们大失所望。
  阅读本书的理由,是你可以从中找到实现你公益慈善理想的商业模式!
  本书介绍了20种全球最棒的公益慈善模式,它们能启发你创造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为你想要做成的善事注入生命,从此生生不息,长久延续。
  这本书的由来,要追溯到2008年年初。经杂志的专栏作家魏炜教授引见,我邀请林伟贤先生为《创富志》杂志撰写专栏。林先生精力充沛,激情四射,感染着四周所有的人。他想写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章,而《创富志》的定位又是关于商业模式的杂志,这个专栏最终就定位为介绍“公益慈善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有远见的创意!
  此后,我们开始了这段精彩之旅,一个个充满创造力的公益慈善模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编辑团队为之兴奋,也为此付出了许多精力。读者的反馈也相当好,特别是魏炜教授,对这个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每次拿到最新一期杂志,第一个阅读的就是这个栏目,他所组织的一个公益项目也从中受益良多。
  于是在魏炜教授的推动下,我们有了出版这本书的想法。魏炜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他和朱武祥教授率先把商业模式定义为“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即使在全球范围内来讲,这也是对商业模式最清晰、最有实际意义的一个定义。
  基于对商业模式的深入研究,魏炜教授在杂志《前线》栏目文章的基础上,加入更为详尽的资料,并为每个案例画出交易结构图。这些努力,使本书比栏目文章更加有深度,也更有借鉴价值。
  这本书也成为“创富志系列”的第一本书。能从这部意义深远而且饶有兴趣的书开始,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
  《创富志》杂志出版人
  张信东
  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探讨和实践新的捐赠模式,本书的出版适逢其时。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新奇独特的慈善捐赠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商业模式!
  ―― 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
  本书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爱心更有力量?不少善念、善举之所以无疾而终甚至好心办坏事,就是因为没有将经营的意识与方法注入到慈善的行为中去。商业与慈善最大的不同只是表现在最终目的上――它们分别追求的是私人财富和公共财富的最大化。卓有成效的慈善和商业行为都是财富的集合器和放大器,而集合和放大财富的机制,就是商业模式。对于慈善行为来说,比“做好事”更重要的,是“做得好”,要“做得好”,商业模式是决定性因素。
  ―― 吴伯凡《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21世纪报系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
  慈善领域正在发生一场生产效率的革命。你将会在本书中看到将自己视做“社会投资者”的新一代慈善家的种种创新实践。他们的实践不仅有利于找到问题的治本之道,也有助于解决慈善事业中最棘手的一环:如何评估一个慈善组织的效能。
  ―― 杨福 《环球企业家》执行主编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已经证明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管理财富、运用财富,更好地为社会福祉服务。本书对此具有借鉴意义。
  ――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怎么样才能由善心之源,结出所期待的善果?这关系到公益的模式,或者说公益的智慧。本书介绍了公益组织的20种商业模式,并加以提炼总结。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巧妙案例;而每一个案例,都闪耀着不同的智慧光芒。
  ―― 罗飞 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770)this.width=770;' />
作者其它作品¥38.00¥24.70
同类热销商品¥42.00¥29.40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善商业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