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升初中了,去年在体校锻炼田径2012年奥运会田径比赛市运会拿到金牌、开�

金华田径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吗?_四版_金华日报_金华新闻网
关注我们:
金华田径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吗?
一批新秀在全国赛事中崭露头角
提示: 金华田径最近好消息不断,尤其是一批新生代的崭露头角让人兴奋。人们不禁期待,早有的“田径之乡”美名的金华会不会借此机会重新起飞、再创辉煌。
记者 金璐 实习生 方文心
金华田径今年喜报频传
对金华田径界来说,这个红七
金华田径最近好消息不断,尤其是一批新生代的崭露头角让人兴奋。人们不禁期待,早有的&田径之乡&美名的金华会不会借此机会重新起飞、再创辉煌。
王佳琦在参加比赛
记者 金璐 实习生 方文心
金华田径今年喜报频传
对金华田径界来说,这个红七月太让人兴奋了:
在7月19日举行的2015全国少年(14~15岁)田径锦标赛上,我市小将为浙江拿到3枚金牌。根据中国田协官方网站上的成绩查询,金华小将龚璐颖获女子跳远第一名,占琦获男子1500米第一名,杨鑫获男子800米第一名。这也是我省代表队获得的全部金牌。这几名小将还在其他项目上创下佳绩:占琦获男子800米第二名,龚璐颖获女子100米第三名,杨鑫获男子400米第三名。我市其他小将表现也相当优秀:王佳琦获得女子800米第二名和女子400米第六名,何禧龙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和男子跳远第六名,金敏获得女子200米第二名和女子400米第四名。
7月8日,浙大在我市建立全国第二个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当天,浙江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和金华市体育运动学校签订《浙江大学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协议书。根据这份协议,浙江大学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基地田径训练,并在田径特长生招生中给予优先考虑。市体校负责基地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加强基础文化教育,培养的优秀运动员,浙大具有优先选择权。双方还约定定期开展科学训练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会。
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主任吴叶海说,双方合作后,浙大可以对运动员提前介入,高一、高二的时候就进行跟踪和了解。
今年&五一&期间在山东济南举行的2015全国田径大奖赛中,金华姑娘郑小倩夺得女子800米金牌,这也是她继2014年在我市举行的中日韩田径对抗赛上取得冠军后的又一个全国冠军。而我市输送的另一名优秀田径运动员任梦茜则在此次大赛上获得女子撑杆跳高铜牌。在此之前,金华运动员童笑梅多次参加大奖赛、冠军赛、全运会800米的比赛,并多次取得冠军。这批年轻运动员的优秀表现,让金华作为&田径之乡&再次享誉全国。
金华田径插上浙大&翅膀&,一批新秀在全国崭露头角,后备力量源源不断&&这些喜讯让人不禁畅想:金华田径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吗?
&田径之乡&为何能够中兴
众所周知,金华曾经出过黄志红、郑晨、马苗兰等优秀运动员,为浙江乃至中国田径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70年代,省田径队有20多名金华籍运动员,现在杭州陈经纶体校田径项目的很多骨干也是金华人,金华的&田径之乡&绝非浪得虚名。
与巅峰时期相比,前些年金华在田径方面星光黯淡。两组数据中可见一斑:省田径队里的金华籍运动员曾多达二三十人,目前只有10人;几届省运会,2002年金华第三,2006年第二,2010年落到了第六&&原因何在?一名我市体育界资深人士认为,投入不足、机制不顺和生源减少是主因。
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下,作为&田径之乡&的金华为何能够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今年6月成立的金华体校田径运动训练管理中心负责人伍金华表示,金华人的&肌肉质量&特别好,在运动频率方面,每秒钟的肌肉收缩速度比普通人更快,所以金华的优秀田径苗子有很多。
最大的问题是生源。竞技体育没有&塔基&就没有&塔尖&。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家在条件改善后不愿意让孩子搞体育,这让招生变得比以前难得多。以前市体校学生毕业后,不少人会进入中小学当体育教师。但近年我市中小学对师资的学历要求提高,这些学生没有资格报考。因&出口&不畅,报名的人越来越少,好苗子更少。为了吸引更多孩子练田径,七八年前伍金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金师附小和金华四中设立基地,用市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来保障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如今,这批苗子到了出成绩的时候。
作为基地的金师附小和金华四中,近年来在田径比赛方面收获颇丰。金师附小已经蝉联金华市田径项目特色学校。金华四中在7月20日至22日举行的省第三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夺得7金、6银、3铜,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这是我市学校体育比赛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上图为杨鑫在参加比赛)
金华小选手期待为国争光
&目前我市田径的小选手,在所有4个组别中占了两个组别的优势,光&保金点&就有十四五个。&伍金华说。他很有信心,这些好苗子会在下届省运会获得好成绩。 
女生王佳琦就是其中之一。她是金东区塘雅镇含香村人,从小就喜欢运动,读幼儿园时,父母就送她去学轮滑,打下了很好的身体底子。上小学后,她入选学校的运动队,后来在市里的比赛拿了奖,就被伍金华相中了,找到她父母商量能不能让女儿搞田径。父亲听说能让女儿转学到金师附小,将来还能升入金华四中,觉得不错,征求女儿意见后答应了。从此,王佳琦开始了早晨5点半起床练到7点、下午第一节课后又从15点练到17点半的生活。
&累不累?当然累!强度最大的时候一跑完就吐了。&王佳琦说。除了辛苦,既要训练又要学习文化课,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闲适时光,连逛逛街都是奢侈。让她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就是对金牌的渴望。
在这次全国少年(14~15岁)田径锦标赛上,王佳琦跑800米,在被对手踩掉鞋子的情况下,她光着脚跑了350米,拿到了银牌。脚上冒出来3个大水泡,火辣辣的痛,但她并不在乎,只是为没有拿到全国冠军而惋惜:&只差0.3秒呢!&
她的队友杨鑫说,自己从小在运动的时候就特别有激情,跑步总想拿第一。10岁的时候在婺城区的比赛上被伍金华相中,开始接受正规训练。起初很不适应,每天掰着指头算日子,希望周末到了就能回家,第二年他终于拿到了金牌,在那一刹那,真正爱上了作为运动员的感觉。
这次全国少年(14~15岁)田径锦标赛,杨鑫的脚和膝盖都受了伤,但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全国冠军。除了男子800米的金牌,他还有一块男子400米的铜牌。挂着两块牌回金华的时候,他的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
关于未来,杨鑫觉得,竞技体育的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但每个运动员都会渴望拿冠军,为国争光。
来源: 作者:金璐 实习生 方文心 责任编辑:您现在的位置: >
福田健儿省运会载誉而归 成绩喜人
福田区少年业余体校输送、组建的运动员队伍发挥出色,在参赛的18个项目中共夺得26枚金牌、13枚银牌、15枚铜牌的佳绩。 深圳选手梁劲生夺得省运会男子竞技甲组100米、200米、4×100米、4×400米4块金牌,成为田径场上耀眼的明星。 深圳市女子网球队以2∶0战胜广州队捧得女子网球团体冠军奖杯。 在本届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由福田区少年业余体校(以下简称福田业余体校)输送、组建的运动员队伍发挥出色,在参赛的18个项目中共夺得26枚金牌、13枚银牌、15枚铜牌的佳绩。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协助深圳代表团完成总积分全省第二的既定目标。“本次省运会与上一届时隔五年,我们的运动员对此高度重视。他们在场上表现出不畏劲敌、拼搏向上、绝不服输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可以说,他们均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省运成绩让人满意。”福田业余体校校长何旅军这样说道。 田径“多金王”产自福田 据何旅军介绍,田径、网球、游泳、帆船等项目一直以来是福田的传统优势项目。多年来,在该项目中福田业余体校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而在本届省运会中,由福田业余体校输送的选手梁劲生更可谓“一鸣惊人”。首次参加省运会的梁劲生在比赛中一举夺得100米、200米、4乘100米、4乘400米四枚金牌,成为本届省运会田径赛场上名副其实的“多金王”。这位刚刚自福田中学毕业踏入大学校园的“多金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很感谢福田体校对我的培养,感谢我在福田中学的老师们,他们让我在优质、宽松的环境下发挥所长,在我需要追寻梦想的时候给予我最及时的支持和帮助。金牌属于我,也属于他们!” 除省运田径场上有福田健儿登顶领奖台的身影外,各项目赛场上也少不了他们。如在集体大项男子乙组足球决赛中,深圳队最终以2:0战胜劲敌广州队夺冠,而其中有6名主力选手来自福田业余体校。此外,由福田业余体校组队参赛的男、女子网球比赛分别夺得一枚银牌、一枚金牌的佳绩。“赛前我们预测网球项目可拿下两枚金牌,但是在男团比赛中,因为天气太热一名选手中暑了。虽然与金牌擦身而过,但是福田健儿们在场上不言弃、敢于拼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充分展现出福田健儿的风骨。” 以赛代练促竞技水平腾飞 不仅仅是在本届省运会上有着优异表现,多年来,福田竞技体育蓬勃发展,从福田业余体校走出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他们代表区、市、省甚至国家,活跃在国内外竞技体育舞台上。可以说,福田竞技体育工作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那就是以竞赛为平台、杠杆导向,根据各自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年龄,物色、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着重挖掘、培养、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开展兄弟区间、邻城间和与香港及澳门、台湾地区的体育合作与交流;组织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构建具有福田特色的训练、竞赛体制,使该区青少年竞技体育具备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例如,由福田业余体校输送的田径运动员刘虹、游泳运动员付海峰、武术运动员陈伟杰、花样游泳运动员陈晓君等代表我国多次参加国际大赛摘得荣誉。今年年初,在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站上,刘虹以1小时24分38秒夺冠并创下世界纪录;在去年国际军体第46届游泳锦标赛上,付海峰获得 400米自由泳冠军、4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三名;陈伟杰在去年首届世界太极拳锦标赛中也夺得一枚金牌;此外,去年陈晓君领衔的中国队花样游泳集体自由组合项目代表中国队夺得亚运会冠军,并在加拿大花样游泳世界杯集体项目比赛中以高分夺冠,这是我国花样游泳首次夺得集体项目世界冠军,也是中国花样游泳历史性的突破。 “结合学校”梯队建设科学扎实 作为基层业余体校,在面对培养体育苗子、梯队建设方面,训练基地的设置工作极为重要。但面对场地不足的普遍现实问题,福田业余体校在训练基地设置工作中牢牢遵循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到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一是按照本区竞技优势项目需要设置;二是按照本区竞技潜力项目需要设置;三是结合学校优势体育项目需要设置。尤其是在“结合学校”工作中,福田走在全市“领头羊”位置。 据了解,由于福田业余体校场地缺乏,除篮球、网球、游泳项目在租借场地训练外,大多数项目依靠学校场地训练。根据这一现状,该体校实行教练员进校园,教练员辐射其所带项目的训练基地,通过教练员进校园,提高学校体育老师的业务水平,帮助学校编写体育特色项目的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体育专项能力,从而为福田体育后备人才储备打下扎实基础。据悉,目前福田业余体校联合梅山中学、石厦中学、福田中学等共设置50多个训练基地。该体校所有教练员“下学校”,不仅面对学生,还面对学校体育老师,并联合相关俱乐部等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发现、培育、选拔优秀体育苗子。这也使得福田竞技体育苗子源源不绝、后继有人。 (记者 吴孟菲)
更多关于的阅读当前位置: 第A8版:新闻
“市运会后话体育”系列报道之六
市运会是竞技体育的“练兵场”
  本报记者 王帅  青少年体育比赛是竞技体育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照市第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比赛共有排球、羽毛球、田径、足球、乒乓球、游泳、篮球、武术套路、跆拳道、航海模型、帆船、帆板等12个项目,其中篮球、足球项目设立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排球项目设立初中组和高中组,其他项目设立了小学组和初中组。总参赛人数多达3319人。  市运会是全民健身的大舞台,同时也具备检验竞技体育运动成果、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作用。  而通过市运会平台选拔人才,是我市选拔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选材的过程中,我市具备多个“阵地”,共同为发展体育事业、备战第二十四届省运会储备力量。◎市运会夯实了竞技体育基础  市运会,对于我市各体育项目来说都是一次“大考”,各参赛人员都十分珍惜这次难得机会,踊跃参加。  就拿为期4天的田径比赛来说,来自全市各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初中学校的34支代表队共千余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134个项目的角逐,参赛人数、赛事规模均创历届之最。我市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可见一斑。  其中,有些项目更是创造了历史。在铁饼决赛中,来自日照一中的孙茂桐按照平时的训练动作,顺畅连贯地完成了各技术环节,瞬间爆发的力量将他手中的铁饼远远扔了出去。  铁饼在空中划过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之后落地了,52.72米,这是新的市纪录!  1997年出生的孙茂桐,现在是日照一中高二的学生,中考时,他就是以铁饼体育生考进高中的。  10月29日,孙茂桐的教练赵勇告诉记者,在破市铁饼记录的道路上,孙茂桐付出了很多。“首先他爱好这项运动,愿意通过努力在这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其次,他也付出了艰苦的训练,几乎是每天都要训练。”  训练强度大,休息时间少,还要在户外忍受严寒酷暑,不过孙茂桐都坚持了下来,最终在田径赛场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本届市运会上,亮眼的竞技体育项目还有很多,足球就是其中一项。本届市运会的青少年组足球比赛于5月8日至12日举行,来自各区县、市直各中小学的46支参赛队伍,共计874名运动员参赛,加上教练员、裁判员等,参赛总人数达1120人。  其中,日照市外国语学校收获了小学男子组和初中男组两个冠军。成绩的背后,学校对于足球运动的重视起到了很大作用。  “足球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每周三的下午都会上足球课。”29日,市外国语学校足球教练张杰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学校会选拔爱好足球的同学组建足球队伍。“孩子喜欢足球运动、家长也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报名参加足球队,学校会进行选拔,并定期进行训练。”张杰说,现在学校有5000多名学生,其中参加足球队伍的学生就有近千人,足球氛围很浓,甚至每个班级也都有自己的足球队。  根据时节不同,学校放学后足球队的同学们会继续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周末也会抽时间进行训练。队员的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除了在市级的比赛上大放异彩,市外国语学校的足球队还参加过省里的比赛,同其他兄弟地市的冠军队伍切磋。  包括田径、足球等项目在内,我市各运动项目在市运会中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夯实了我市竞技体育的基础。◎多“阵地”培养人才 备战下届省运会  在市运会举办的过程中,对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工作贯穿始终。  选材工作小组由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申建伟带领相关项目的专业教练组成,在市运会期间,全程跟踪各项目比赛,按照各项目的选材要求和标准,挖掘和选拔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并有体育发展前途的好苗子。  “本届市运会选拔了100多名优秀田径运动员,80多名足球运动员,40多名篮球运动员,20多名武术套路运动员,15名跆拳道运动员。”28日,申建伟介绍。这些运动员被选拔后有机会进入市体校继续系统、专业地训练,成为我市的体育后备人才。  而在市运会之外,选材工作也有序开展着。  10月28日,来自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的20位教练分成了4个组,分别去往我市各区县初中。此行他们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选拔优秀的体育苗子。  申建伟介绍,市体校每年在10月末11月初的时候都会拿出约一周的时间进行体育人才的选拔,选拔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田径、自行车、柔道、摔跤、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和跆拳道11个项目。  “选拔依据主要是同学们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如反应速度、柔韧性、协调性,另外,文化课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  如果这些教练发现了自己专业内的“好苗子”,就会在与其所在学校沟通协调好后为这些同学发试训通知。此后,这些同学将统一到市体校进行为期两天的试训,试训内容包括身体素质测试、身体形态测试和文化课考试等。  通过考试后,由教练提出建议,经市体校招生选材领导小组认定合格的,市体校将会为他们发放正式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好苗子”今后就可以到市体校进行专业训练了。  “他们的学籍会保留在原校,这样,他们既可以代表我市参加省级的各项比赛,也可以代表原校参加市、县、区、乡、镇的运动会。”申建伟介绍。  每年,市体校都会选拔100名左右的“好苗子”进行培养。  市体校是我市培养体育人才的主阵地。在其他领域,我市也有培养人才的基地。  据了解,我市推行“体教结合”,对应的是市队校办。如日照一中、实验高中、实验中学、新营中学、实验小学和金海岸小学等学校就作为篮球训练基地,担负着培养我市篮球队伍的任务。这些学校涵盖了高中、初中和小学,保证了篮球人才梯次培养。除了篮球项目,部分田径项目也实行市队校办。  社会力量也是我市培养体育人才的阵地之一。申建伟介绍,我市体育部门会和一部分社会俱乐部合作,在这些俱乐部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并把他们放在原俱乐部进行培养,实行“市队俱乐部办”,这主要是足球和乒乓球队伍。  除了以上几个“阵地”,还有一部分项目是市队区县办。结束语  2018年,第二十四届省运会将在青岛举行,这是我市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同时,我市也将继续全力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名片,大力发展水上特色项目(帆船、帆板、皮划赛艇),重点发展篮球、田径、自行车等项目,带动武术、跆拳道、摔跤、柔道项目的发展。  本届市运会无疑是我市竞技体育的“练兵场”,对于夯实我市体育运动基础、积蓄体育后备力量、备战第二十四届省运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位置: &
北部湾晨报
北部湾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1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金牌得主风云榜
编者按:201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已经落下帷幕,在这场运动盛会上,来自全区各个地市的精英云集,对奖牌虎视眈眈。钦州323名青少年运动员,满怀希冀,不畏强手、奋力角逐,不负厚望载誉而归。回首竞技场上,钦州健儿英姿飒爽,展示钦州奋发向上、拼搏有为的精神,斩获16枚金牌、16枚银牌、20枚铜牌,为钦州运动史上再添新金!
陈薇:能力有限,努力无限!
1997年出生的陈薇,是浦北县三合镇人,如今已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在201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她一举夺得少年女子乙组的举重冠军。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被女子举重运动员陈燮霞英勇夺冠为国争光的情景深深触动,陈薇对举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就是当年,陈薇开始了举重启蒙训练之旅。
也许是受奥运冠军的影响,从没参加过其它任何训练的她,始终相信“能力有限、努力无限”,因此平时的表现特别突出。她的教练张祥林谈道,在小学时,就发现陈薇无论体形还是身体素质都非常适合练举重。而先天的条件也需要后天的努力,在训练过程中,陈薇表现尤为突出,好学、勤动脑,还能吃苦耐劳,从2010年起多次获得全区青少年年度奖牌与全国青少年比赛名次。(蔡银菊)
祝荣霞:稚嫩双手举起千斤重,女中豪杰!
祝荣霞是一位灵山姑娘,1997年出生的她当还是一名小学生时就被资深教练关政相中,并在2009年开始接触举重训练。虽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因为具备优越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刻苦,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在训练两年后就陆陆续续拿到了市、区的奖牌。
用关教练的话讲,祝荣霞是一位“比赛型运动员”,俞比俞勇。而在平日枯燥的训练中,祝荣霞知道自己的目标,咬着牙硬是坚持下来了。此外,祝荣霞担起了班里女子举重队的“小队长”,一边努力训练,一边帮助其他人共同成长。
如今,祝荣霞作为未来新星被输送到广东接受更加全面的训练。据了解,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祝荣霞有望在明年进入国家“八一”集训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蔡银菊)
高远宁:举重全能手,钦州未来新星!
这位16岁的大男孩,出生在有着优良举重传统的浦北县。当他还是小学五年级一名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时,就被钦州举重界资深教练关政相中,并与举重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教练关政说,当时在他们学校,就体格和爆发力等方面来看,只属他一个了。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勤奋,训练三年后,高远宁开始成为拿奖牌的主力军之一,并在201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上,一举拿下了男子甲组抓举、甲组挺举以及甲组总成绩的第一名,成为钦州举重新星人物。
平日里,这位优秀的大男孩,在教练的眼里,是个乖乖学生,无论是训练还是学习都很优秀,因此,关教练还让他负责男队的管理事务,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队长”。一直以来,高远宁以“八一”队的廖辉为目标,希望自己能有更优异的表现。 (蔡银菊)
胡俊仁:“空中芭蕾”演绎者广西未来挑大梁之人
2001年出生的零零后胡俊仁,7岁就与蹦床结下缘分。凭借颇高的悟性,在训练一年后,就拿下了全区蹦床年龄组的冠军。
据他的教练黄桂科说,胡俊仁是个比赛型学员,遇到比赛很兴奋。这些年来,是大奖小奖不断。早在2012年,就获得了全国少年锦标赛团体第三名。今年五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蹦床冠军赛暨分龄赛中,胡俊仁以优异的成绩摘得网上双人同步桂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日里,胡俊仁手脚不停、很好动、肯吃苦,特别喜欢翻跟头,有着旺盛的训练欲。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磕到,据了解,胡俊仁从来没有掉过眼泪,跌倒了爬起来再来。
近日,胡俊仁以广西仅有的两个名额进入国家集训队试训选拔,如果一切顺利,将进入国家青年队,成为广西未来蹦床挑大梁的人物。 (蔡银菊)
苏家杰:跳水好苗子咬住冠军不放手
“目前,苏家杰是我队伍里最棒、最好的跳水苗子!”谈起苏家杰,这位11岁的少年,陈剑教练脸上充满骄傲的神情。在201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苏家杰获得丙组一米板和丙组五米跳台冠军。
起初,苏家杰并不是练跳水的,而是在蹦床上“玩”了好几年。2011年,苏家杰转到陈剑手下,开始接触跳水训练,因为脑子比较灵活,对动作的把握力强,一年后就能拿冠军了。陈教练说,苏家杰已经进入南宁体工队两年了,目前两周半的动作可以达到8分以上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人虽小,却志气大。一直以来,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是苏家杰克服训练困难的动力。随着十三届区运会的临近,苏家杰加紧了训练的力度,有望在明年的跳水比赛中一举夺冠。 (蔡银菊)
林重艳:碧波仙子用坚强做双翅膀
2003年出生的林重艳,当还是学前班的一位懵懂小女孩时就被爸妈送去练习跳水了。酷爱跳水的林重艳,如今已经11岁了,在201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摘得丙组一米板的桂冠,拿下了人生中第一枚金牌。
谈起林重艳,陈剑教练说,这位学员能吃苦的精神是任何人都比不过的。跳水馆通风性较强,即使是夏天训练到晚上也会很凉,一般情况下其它学员都会停下来跑跑步暖暖身,而林重艳却能从头坚持到最后,有着极强的耐力。因为对跳水的酷爱,林重艳从来都没有叫过苦叫过累。
勤能补拙,虽然没有其他人的聪明,凭借着一份坚持和刻苦,林重艳也进入了南宁体工队,接受更加完善严格的训练,向着更高、更大的目标飞去。(蔡银菊)
陈厚铭:逆风飞翔,让梦闪亮
这位99年的小生,在201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以15.93s的成绩一举拿下乙组110米栏竞赛中的桂冠。凭借优异的成绩和惊人的天赋,如今他已是备战明年区运会的重点学员。
说到陈厚铭的跨栏,其实有些“小插曲”,因为一开始他是位跳远运动员,多次训练和比赛后,教练发现他跨栏方面的天赋,转而重点培训他跨栏方面的技能。如今,他是从学校选出的众多学子中唯一一个留下来的。
平时,陈厚铭很少话,倒是有些“文静”。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男生,在训练场上,却是十足的男子汉。教练说,真能吃苦啊!在一次比赛中,陈厚铭的铆钉鞋不慎踢伤了手指,十分严重,连我们都打退堂鼓说要放弃。最后,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住了。因为,他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要逆风飞翔,他的“刘翔梦”才能慢慢实现! (蔡银菊)
叶永华:蝶变男孩勇敢追梦
叶永华出生于1998年,广西百色人,幼年随爸妈来到钦州,12岁的他在陆屋小学上学时被选上市业余体校,在今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取得甲组田径比赛400米金牌,目前在广西体校进行训练学习。
说起叶永华,包教练最大的感触就是转变。刚开始进入钦州市体校的时候,叶永华一心想着逃避训练。之后,在教练耐心的教导下才慢慢有所改变。2013年,广西体校的教练来选材,发现他跨栏技术特别好,就选上了他。在区体校训练期间,叶永华不仅人长高了也懂事了,从以前的逃避训练到现在主动训练,成绩也突飞猛进。“他在今年的比赛中拿了金牌,但不是最好的状态与成绩”,包教练说“比赛前,他的脚在训练中受了伤,带伤参加比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很欣慰,希望明年能看到他更大的进步。” (刘欣佳)
罗敏月:运动小天赋初绽
罗敏月,2003年出生,钦州人,目前就读于钦州市第一中学。她虽然正式参加专业训练不到两个星期,却是一个极具短跑天赋的选手,在今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荣获丙组4ⅹ100接力金牌。
平日在学校,罗敏月喜欢打篮球、跑步。在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比赛上,跑步频率极快的她一下子被包教练相中。因要准备初升高,罗敏月暑假才来市体校进行专业训练。训练不到两个星期就去参加比赛,并取得惊人的好成绩。她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区体校教练的注意,并一心想让她进区体校,只可惜父母坚持让她以学业为主而作罢。
在包教练眼里,罗敏月不仅跑步天赋好,还是个有礼貌、懂事的小孩。虽然和队友们不怎么熟,但是特别热心,经常主动帮老队友背包、拿衣服,给队友加油鼓劲,让人特别感动。 (刘欣佳)
上官雅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上官雅梅,2001年出生,青塘镇人,在今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取得丙组4ⅹ100米接力的金牌。因成绩优秀,今年7月被选上广西区体育运动学校学习、训练。
在一次中小学运动会上,钦北区的老师向石玉群教练推荐了上官雅梅。身材高、匀称是石教练见到上官雅梅的第一印象。经过测试后,石教练发现上官雅梅的弹跳能力特别好,跳远特别厉害,便把她纳入了自己麾下。
在石教练眼里,上官雅梅虽然年纪小,但特别懂事听话,她那热爱体育的精神与积极参与训练的热情一点也不比年长的学员差。在训练时,她自觉性很高,就算教练不在,她从来没有什么偷懒的想法。就是凭着这股子劲头,她被选入了区体校。石教练表示,希望她能够一直将平时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在体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刘欣佳)
韦丽丽:“言不由衷”的小精灵
韦丽丽,2002年出生,小董镇人,在今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取得丙组4ⅹ100米接力的金牌。被选入市业余体育学校前就读于小董的八甲希望小学,与上官雅梅一样,韦丽丽也是由学校老师在一次中小学运动会中推荐给石玉群教练的。目前与上官雅梅一同在广西区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学习。“言不由衷”是石教练对跟着自己训练时间不长的韦丽丽的评价,石教练说,她是个很能吃苦又爱动脑子的学生。平日训练时,大家都会感到腰酸背痛,韦丽丽嘴上总是喊着累,但是一到训练场一切的累都停止了,对于教练安排的各种训练,她表现得相当积极,能够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圆满地完成,进步也非常快。
良好的天赋加上刻苦的训练,韦丽丽很快就脱颖而出,并被教练相中,去了区体育运动学校学习。 (刘欣佳)
黄英:射击达人瞄准“金牌梦”
黄英出生于2000年,钦北区贵台人,在今年青少年锦标赛中夺得乙组卧姿30发的金牌。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能拿到金牌,在教练黄振武看来,黄英的稳定性与专注度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射击是一项对精确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虽然从未接触过射击,训练的时间也短,教练看得出,这个安静的小姑娘是个很有追求的人。她不仅学习能力特别强,身上还有一股特别要强的劲儿,一开始训练时就给自己定下了金牌梦,平时对自己的训练要求特别严格,还大胆地与老运动员们进行切磋比赛。
由于是初步阶段,黄英目前主要进行卧姿的空枪训练。在平时训练中,一趴就是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期间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夏天汗流浃背,冬天风割脸庞,手腕麻木,擦伤都有可能,但小姑娘却不叫苦。 (刘欣佳)
劳耀贤:顶住压力勇敢向前走
劳耀贤,1999年出生,钦州市人,目前就读于钦州市第三中学,在今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荣获乙组乒乓球单打金牌。
出于兴趣爱好,6岁时就被父母送去教练那里“玩”乒乓球,在2011年区运会上,拿过个人单打第五的好成绩。
具备了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后,2011年-2012年,广西体工大队乒乓球队多次下来选材,招他去专业队集训,由于爸妈坚持让他以学习为主而没去成。拥有极好的天赋,却不能再深造,大家都为他可惜。在舆论与运动员梦想破灭的双重压力下,劳耀贤顶住了所有压力,尊重了父母的选择。
今年已经读高一的他,由于学业繁重,从去年开始已经停止了正常的训练。为了今年的比赛,他利用两个月的暑假时间来加强训练,最终一举夺冠,大家都非常高兴。 (刘欣佳)
陈宁康:跑道上跃动的蝴蝶
陈宁康出生于2001年,龙门港人,目前就读于尖山中学,在今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中分别取得甲组100米与丙组4ⅹ100米接力的金牌成绩。在明年的区运会上,她给自己树立了百米短跑冲刺12秒的目标。
说起跑步,很多人都觉得是件苦差事,可陈宁康却感到无比快乐,在她看来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再速度中体会兴奋和愉悦。平时,她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一些运动会的跑步比赛,就是在2012年运动会比赛中,她被石教练相中,从而与跑步结下了缘分。
几年的跑步生涯,陈宁康凭借着努力拿了六七块奖牌,其中金牌就有3块。在教练眼里,她是个刻苦勤奋、上进的好学生;在同学眼里,她是个温柔安静的学霸;在爸妈眼里,她是个自主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就是这么一个女孩,一跑起步来,像一个跃动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刘欣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伦敦奥运会田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