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本可以李佳威强身补肾健体法健体的武功来修炼一下体质,是有

为防病疗病强身健体而炼气功:《致气功初学者》
为了对气功有更多的了解,先插写下这一段供您在修练中参悟。
炁:字读音:【q&,炁】及详细释义,看过“炁”字含意对下文理解体悟会更深。
炁: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炁者水上之无相物也。于血脉,可行经络,与地脉,即生五行。
为防病疗病强身健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炼气功要知道哪些基本知识,气功应该怎样炼:
本人参集气功多家多种多式资料的筛选总结,增删编修写了下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炼气功保健康的几段章节,供气功初炼爱好者赏阅参考。
对于气功一词,一般不懂气功的人认为只要听说是炼过气功的人,总以为该朋友就有大本领甚至误认为他好象就会飞檐走壁似的,其实并非完全是这么一回事!因为这里面有着修炼文武(静动)两个概念。后有附说。
常常看到许多气功初学爱好者都问到如何初炼入门的问题,对这一提问应该是涉及怎样入手与入门,为此我想讲以下几点建议:
1、想炼前首先应大致系统的了解一下气功的相关知识。
对气功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再入手炼功,这样就不容易出现盲目摸索的情况,并可以在今后的修炼功法中,不会浪费您很多的宝贵时间。
2、不要轻视理论知识上的学习和培养。
“理未圆通,莫论修真。”这是古人常告诫炼功者的一句警言。对于初学者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对于各种功法,把功理搞清楚了,法自然也能开悟,然而也就能明白自己炼功的原理目的,并在炼功的初前阶段,对各种效应的反应可以知道是因为什么原理,自己炼功的思路明白清析,这样对炼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握好炼功的基本要领。
对多数初学者来说,他们希望得到一种功法,可是在他还没有领会其精神要领的情况下就急急赶着去修炼,结果因为用意过急或调身调息不当,而稍稍出了一些偏差引起了身体的不适,又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还以为是炼功走火入魔了呢!(实际遇到此事只要稍作停炼自然恢复也就没有事的)。“炼功本无偏”,但对于初学者,由于未能把握好炼功要领,做出了一些不规范的动作,这也算是出偏之源。因此在炼功之前,首先应该要有炼功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好炼功的要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炼气功要知道哪些基本知识:&&&&&&&&&&&&&&&&&&&&&&&&&&&&&&&&&&&&&&&&&&&&&&1一3页
气功修炼三大基本要素:&&&&&&&&&&&&&&&&&&&&&&&&&&&&&&&&&&&&&&&&&&&&&&&&&&3一4页
什么是气功?为什么要炼气功?何为精气神?&&&&&&&&&&&&&&&&&&&&&&&&&&&&&&&&&5一6页
炼气功入门之真宗,真气运行五步功法:&&&&&&&&&&&&&&&&&&&&&&&&&&&&&&&&&&&&&7一9页
炼气功和武功及小周天运行是怎么一回事?呼吸方法&:&&&&&&&&&&&&&&&&&&&&&&9一
小周天运行路线和经过的主要穴位:&&&&&&&&&&&&&&&&&&&&&&&&&&&&&&&&&&&&&&10一12页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附图:&&&&&&&&&&&&&&&&&&&&&&&&&&&&&&&&&&&&&&&&12一15页
道家的基本功法,周天功是道家内丹术的功法。&&&&&&&&&&&&&&&&&&&&&&&&&&
大周天八脉八穴论:&&&&&&&&&&&&&&&&&&&&&&&&&&&&&&&&&&&&&&&&&&&&&&&&&&&16一17页
十:& 炼气功,入门之武当百日筑基法行 “
气&玉 铭&”
。&&&&&&&&&&&&&&&&&&&&&&&17一18页
十-:筑基与攻病灶,俗称百日筑基和气冲病灶。&&&&&&&&&&&&&&&&&&&&&&&&&&&&&&&&&18一20页
十二:真气运行法快速得气的实践(附修载):&&&&&&&&&&&&&&&&&&&&&&&&&&&&&&&&&&&20一21页
十三:打通小周天比较简单又实在的炼法
:&&&&&&&&&&&&&&&&&&&&&&&&&&&&&&&&&&&&&&21一22页
十四:简单有效的睡功:&&&&&&&&&&&&&&&&&&&&&&&&&&&&&&&&&&&&&&&&&&&&&&&&&&&&&22一23页
十五:如何收功。&&&&&&&&&&&&&&&&&&&&&&&&&&&&&&&&&&&&&&&&&&&&&&&&&&&&&&&&&&&23一24页
十六:附炼功中几个问题的解答。&&&&&&&&&&&&&&&&&&&&&&&&&&&&&&&&&&&&&&&&&&&&&&25一28页
十七:稍谈初炼气功后的反应。&&&&&&&&&&&&&&&&&&&&&&&&&&&&&&&&&&&&&&&&&&&&&&&&27一28页
十八:传说及其它功诀。&&&&&&&&&&&&&&&&&&&&&&&&&&&&&&&&&&&&&&&&&&&&&&&&&&&&&29一30页
十九:附,黄道吉日,黑道凶日的原始由来及何谓开光真正含意。&&&&&&&&&&&&&&&&&&&31一33页
炼气功真的会引起走火入魔吗?
在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概念:很多朋友把一些普通的气功偏差,都归结于是走火入魔,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一般炼功要出现走火入魔是不可能的。平时有很多功友把炼功出现的一些偏差,比如领气用意过重引起的上火、出鼻血、头胀头痛等,调身、调息不当导致的气短胸闷等现象都归结为走火入魔这是不对的,用气功界的行话来说,这叫出偏,就是炼功过程中出现了不规范的东西,而引起的偏差,但这些偏差都是可以纠治的,而且这些偏差也只会出现在没有把握好炼功要领,一些刻意执着人的身上。
希所有入门炼功者,都应该放宽心胸,只要把握好要领炼功自然与偏差无缘,而且千万不要把这些当成心理障碍和负担。(按下面所讲程序炼不会有错)。
根据历代很多资料记载证明炼功炼到走火入魔实际就不存在。因为我们所做任何行为动作都是在跟随着大脑意识意念走的,这就是叫自然,那么就没有自然也会引发走火入魔的道理。如果万一真有出现走火入魔除非能开天眼或为了想满足好奇心里而炼了其它功,如炼冥想幻术、灵修等;这些在佛教中叫做“出阴身”,道教中管它叫做“元神出窍”
,又有叫阴神出游,(即阳神魂魄或灵魂出壳),而此时又僻遭受到外界骚扰使元神不能正常(自然)回壳,这时邪魔就会乘虚而入这样才可能会引发走火入魔。但这些也不过全是玄乎的传说而已。当然也可能当您去问到摆乎这事人的时候他还真会说声我就有过,其实呢?天知地知他的心中才自知!
(神分为识神和元神,元神又可细分为阳神和阴神。
识神是人的显意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属生命的显性系统,人死识亡,不能永恒。但人以元神为根本、而识神、阴神、阳神等这些都是元神所化,)。
还有就是在闭关修炼上乘功夫时如突受惊扰使真气走岔,也会引起形似走火入魔时好时坏的精疯病,所以有的炼功人在疗伤入静入定时旁边必需要有人护法守卫。但是正常炼功是不会走火入魔的。
对此不才还是要提醒朋友你对冥想幻术、灵修等这些功法还是少去刻意追求苦苦修炼的好,因为炼这些功法它与正宗气功宗旨可达到强身健体而有着背道之嫌。
关于“元神出窍” 之说:
“元神出窍”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并不是说真的有一个实在的、独立的“元神”可以“出窍”,可以出窍的也只是阳神或阴神,而绝非元神。元神出窍,是指道家(或修炼家)修炼的一个层次,或者说也是对这个修炼层次的一个比喻。
我们人是由灵魂支配躯体的,元神出窍就是说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如果从修炼者的角度来说,上乘修炼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元神出窍。(但亦有稍修就可以达到阴神出游的)。
为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生命的基础,气是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只有元神独具主宰制之能,为三宝之主神。神亦可分为识神和元神之区别,元神又可细分为阳神和阴神。
识神是人的显意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这六种感觉属生命的显性系统,人死识亡,不能永恒,故称其为假我。
元神是人的潜意识,属生命的隐性系统。在常态下看不见,但它却包含了人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的信息,是人生命的本体、真我。元神由长生基质构成,散则成气,聚则成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金石无碍,速度是意到它到。
无论道家还是佛家,修炼的最终目的好象都是为修炼到元神出窍为最高境地。对于这个超高级的生命现象,佛家称之为超越,或称之为成佛;道家则称之为飞升,或叫得道成仙,在果位上能排在远远高于人仙、地仙的天仙之位。
我说,如果真可以炼到元神出窍遨游天下而又可以随心归体、确又能样样记得,那我们的这些大师您何不飘到美国五角大楼去看看它的全美防务图?怎么不飘去看看它的航天飞机结构设计图?怎么不飘到日本去看看倭寇的财政计划?怎么不飘去台湾看看它的防护等为国家统一做点大贡献呢?实际就算真有元神出窍那也只能是和梦境一样,而出窍的元神(魂魄)也决不会有能力可以发挥所左右一切的,而且梦境是不能感受到真实世界的
关于走火入魔之说,由于射雕英雄传的出炉,大家看到过走火入魔的欧阳锋,可能总以为他是因炼错了经文巅倒的九阴真经而如此,其实不然,实际他的精神错乱并不是因为逆炼了经文引起的走火入魔,而是在他大脑意识本就存有模糊困惑和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受到了黄蓉语言的特大刺激所导致,而并非是炼功引起的走火入魔。
在这里应该提的是在炼功入静时如突然受到太响的打雷或其它等惊吓事确实会感到心神不宁等的事情出现,这些都要尽量注意,不过这些突然其来的意外决不是炼功不当引起的事情,希大家要弄明白。如炼功不当可能会带来稍有不适感和只会带来得气感较慢等,所以请初学者放心,因为我们仅是炼功的初级者,远不可能会发生元神出窍而走火入魔的事情,所以务请大家放心勿需多虑,也希请初炼者千万别听而生畏,或带来对强身健体炼功完全丧失信心。为了健康大家应需努力加油!
4、踏踏实实炼功,不要好高骛远。
气功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对于上乘功夫的修炼来说,更有令人可为之追求一生的精华之本。“世人好小术!”很多初学者是看中了气功修炼能开发各种神通(或说特异功能)而习炼气功的。因此在炼功时,一味的追求功能训炼。殊不知,功能训炼也是要看各人根器的。而且,“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为大道。”功只是一种能力或手段,不是炼功者所追求的根本。而且,功能这个东西,越是无心追求的人,越会容易出现。还有一些人,对人家大谈神秘的,玄而又玄的东西说得心驰神往,最终走向修炼歧途。其实呢,各位要懂,大道至简,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捷,越离不开基础。那些把一些东西吹得玄而又玄的人,反而是不懂真正修炼的人。在此务请初学者应谨记。
5、有问题多向老师(内行)请教,并写好炼功日记以便鉴别进境。
踏入气功这个门槛,迟早会遇上很多没有见到过的现象或功效,初学者因为知识有限,总是茫然不解,此时,就应该多请教一些修行过的老师。有些在书中或论坛上大谈的指点者,其实也并不完全都是“真明白人”
,但他们自己总以为他的说法是对的,象这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初学者对各人的指导,可根据自己的体悟应该作出有所认识和取舍,当然至于如何来鉴别对错,对初学者确实较难,但我们只要把握好不神秘、面对客观、实际就是行,相信这样做对初炼者来说也不算是太难吧!
6、要有恒心,有毅力。
不管炼功是何种目的,还是治病健身、或者延年益寿、或为修神通,听说都有速成之法。(下有附载稍快法)。虽有但并不见得你就能得到速成之法,如你就算真得到了速成之法,那也还是离不开基础原理的。另外能否炼就速成,也得看各人的根器而定。对于有的人来说入炼后几天未见有明显成效,他就会中途退出,从此与气功再无有缘。可另有一些人很执着,只顾埋头炼功,他坚信气功是一种独特优化身心的方法,持之以恒。不一曝十寒。最终都会得到十分理想的成功境地。
7、炼功真有速成之法吗?炼功哪有什么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内功心法和孙悟空腾云驾雾行走的速度,如有就不需要有什么炼功入门之百日筑基法了,也没有什么叫万丈高楼总得一层一层从平地起的说词了,更不会提倡做事要有耐心.恒心.信心,毅力和加倍努力了,要说真弄懂了炼功中的原委少走一些弯路的途径倒肯定是有的。至于有人讲"乾坤大挪移’’就是高深工夫的速成功法,“错”
,别以为张无忌在光明顶明教的地下室内,只化了短短的时间就急速的炼成了乾坤大挪移的神功,其实他如果没有雄厚扎实的九阳神功为基础饶他是神仙也难以速成。所以更决不象有些书上和论坛上所讲的,需要修炼几年时间的功夫而用了他的内功心法只需化几天甚至几个时辰就可以炼成的事简直是胡乱吓吹。我们有的爱好者想学买了他的书和化钱进了他的训炼学习班最后在发现平日所讲全都是蒙诱人的。在此希望各位初炼者踏踏实实炼功,不要好高骛远。
今对初学者的建议,先提讲这么多。望各位都能学有所成。谢谢!
二:气功修炼三大基本要素:
气功修炼要有三心,三条件,三要素。三心,即信心、诚心、恒心。三条件是,松、静、自然。三要素,即,调形、调息、加调心。后三是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功。也即就是功夫界所说的三调,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本是佛家天台宗的静功修炼术语,后来被各家采纳广泛使用,成为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功。三调在藏密气功中也称为身密、口密、意密。
1、调身:(锻炼时的形体与资势)
调身是指在气功修炼过程中的身心应自然放松、不紧张、保持舒适的炼功姿势。正确的炼功姿势才能保证体内气血的通畅,避免出现偏差,还有聚敛宇宙超能的效果。
调身主要包括坐式的、站桩的、马步的、卧式的、还有走式的(行功或叫行禅)。下面我只讲初炼者最适合易接受的:常用的包括自然坐、靠坐、盘坐。盘坐包括自然盘、单盘、双盘。自然坐:就是坐在椅子上,不要靠住,尾闾处坐在椅子边缘,露出会阴,这样容易把腰拔起挺直,保证气血通畅。自然盘:两腿收拢交叉,左脚置于右大腿根底部,右脚置于左腿大根底部。自然盘而坐。以上各种坐姿,对于初学者应循序渐进。不能打双盘的先单盘、不能单盘的先普通盘。身体较差的先采用自然坐。以上几种按本人实践体验初炼者最适合以下四式。坐在凳子上但不靠坐,盘坐,站着也可炼,双脚分开于肩宽,自然放松站和双膝盖微曲站都可以,这几种姿势是静修炼气功健身最适合的。但也可根据你自认为最合适的,不过切记炼功时关键在于身心放松.调息和意念的集中。
下面再说说打坐的基本要领与主要功用:
塞兑垂帘:意思就是要轻闭口目。许多功法在轻轻闭口的同时,要求舌顶上颚,称为“搭鹊桥”,作用是接通任督二脉,利于周天气机运行。同时,舌顶上颚,有利于口中生津。再配合观照玄膺(下颚舌根处),就能很快的产生金津玉液,对干燥综合证有特效。金津玉液既是炼功的成效之一,同时,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对固本培元大有补益。两目垂帘的要求是两眼似闭非闭。两眼皮“放松轻闭的同时,要留出一条缝,不要闭紧,”令两眼胧胧然,眼中留出微光看鼻尖(端),即眼观鼻、鼻观心。这样也容易入静,入定。释迦牟尼当年就是通过观鼻端白顿入大道的。
2、调息:(呼吸训炼)
调息是指在气功修炼的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息的效果对气功修炼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勿药元诠》中有云:“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故迦文垂教,以视鼻端,自数出入息,为止观初门。”调息就是要做到调和气息的出入,使其达到细长、匀和、不粗不喘,“绵绵若存”、似有若无的息相上。息有四相,即气相、风相、喘相、息相。《勿药元诠》:“调息有四相:呼吸有声者风也,守风则散;虽无声而鼻中滞者喘也,守喘则结;不声不滞而往来有形者气也,守气则劳;不声不滞,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神气相依,是息相也。息调则心定,真气往来,自能夺天地之造化,息息归根,命之蒂也。”息调则心定,心定则神凝。
有的人炼了很长时间的功,但在正常呼吸及睡眠时仍然发出可听见的呼吸声,有的是一种风箱的声音,还有的是打鼾的声音,这都是在调息上还没有入门的标志。因为气功讲究的就是细、柔、慢、长匀,其中的窍门在于鼻吸鼻呼,切忌鼻吸口呼或口吸鼻呼。
按这些要领来修练,就不会出现喘息、风息以及打鼾的现象。气功调息,由于功法的不同,呼吸方式也各有不同。呼吸方法多达几十种。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采取自然呼吸的方式。首先调匀呼吸,到呼吸轻松顺畅之时,可以
“数息”、“守息”。“数息”就是可以数呼吸的次数。这样也是一种排除杂念的有效方法。“守息”,可以意念注意吸与呼的感觉。另外注意吸气对治疗鼻炎有特效。就是吸气时心想着气从鼻进,呼气时息随意念沉下丹田。如果是为了培植丹田元气,吸气时不必在意,呼气时注意气机沿任脉直接吸入下丹田。(实际是【先天之“炁”能量流】随沉下丹田),如此呼吸时间久后,到一定时间,能自然达到真息状态。进入真息状态的主要标志是感觉呼吸若有若无,气息绵绵,无声无息,丹田或腹部自然起伏,大脑清宁无念。再进一步,就会体会到身体手足似乎消失不存,尚存意识在绵绵呼吸。这是深层入静的标志。也是气功入门标志。此进顺其自然,勿忘勿助,自然可达定态。调息如果调得好,不但可以帮助入静入定,也能帮助您直接从外面采聚能量。调息与开发身体深层潜能有重要关系,学功者不可忽视。&
3、调心:(意念锻炼)再谈调心。意念即识神,后天思维、后天意识、显意识,简称思维、意识。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无意非高功”
。心意锻炼是气功的核心内容。更确切的说,除了气功中的意识运用与入静入定的法门,连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调心的内容。调心,说根本就是要把心调到空明,圣洁之态。
佛家讲“六道轮回”,教育人在现世要多行善积德,积阴功,来世不至变猪狗,可得福报。这是一种教人向善的教育,我们姑且不论他思想的正确性,但作为气功修炼者,一些东西是值得深究的。“日行一善,功满三千”。多行善事,对于炼功者来说是确有很大益处的。炼功者应持有喜悦平和的心态来炼功。这种心态是平时养成的。人在做好事之后,心里自然会有助人为乐的喜悦之情,这就是良性心态,对炼功入静有很大益处。更进一步,凡人都有私心,因为有私心,所以心生争斗、烦恼、忿怒、苦闷等等。这一切不良心态都是为私心所至。是修炼者的大忌,可能苦修多年的成果会因一时的愤怒而前功尽弃。因此,佛教导人向善。让人发大愿,多行善事。人在行善事的时候是为别人,多做好事就会体会到心中的快乐,久而久之,会渐渐淡化自己的私欲。将被世俗污染的内心洗净,逐渐空净自己的内心,最终达到无欲无求的心态。无欲无求,心达圣洁,方得大定。所以说,佛学的教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初学者,也因多为善事,淡化私欲,改变自我人生观,至少保持开朗随缘的性格。对领悟气功之要有很大作用。其次,在平时生活中,要谦和礼让,心胸宽广。如此不但能协调好周围炼功环境,也能静心涤虑。这些都是平时的修为。其范围实在太广,在此不多作论述。
三:什么是气功?
&气功是中国古今养身技术方法的合称、它包括内功、吐呐、导引、打坐、、静功(静修),还有各种各样的自发动功功法,统一起来就称为气功。
1,气功的“气”指的是什么气?
这里首先要弄清的是气的概念。古人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与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流动着的微粒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是宇宙万物与人体运动的原动力。从人体的角度来说,气是促动人体血液循环等等各类生命现象的能量基础。气给人体造成的感觉主要有:热、胀、麻、凉、跳、刺、沉、窜等等,并不是单一的气流感。从此,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个气不是空气之类的气体,象炼功中出现的放屁或口中呕气等这些现象,自然也不是走漏真气了。这些现象,只是在炼功的过程中,因为体内元气滋长活跃后,会自行运行于经络与脏腑,对人体潜在的一些病变进行自我调理与修复,这个过程中,人体会出现一些发病现象,如酸痛、呕吐、排气等,这些都是气冲病灶的反应。待这些现象消失以后,相应病灶部位也自然康复。而呕气、放屁等现象,正是气功对肠胃进行调理过程中排泄废气的反应。
天下气功流派繁多,方法各异。但其中心内容都不外姿式、呼吸和意念三方面。所谓功法不同只是在这三方面各有侧重,或其中某些地方不一而已。
古人称一呼一吸为一息。气功将呼吸的调整称作“调息”。调息是炼功的重要内容,真正要掌握得比较纯熟达到要求,要下很大功夫。但其中的关键窍门上面已经讲过在于鼻吸鼻呼,切忌鼻吸口呼或口吸鼻呼。
2,为什么要炼气功?
因为炼气功能起到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原因是通过气功的修炼,可以疏通人体经络,使气血运行更畅通,特别可以使人体的元气旺盛,所以气功无病可以强身,有病可以治病;其次,是因为运用气功各种功法的锻炼,可以使“精、气、神”三者融为一体,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生命自然延长,并推迟衰老,也就一定会健康长寿。
按《易经》理论和客观实际,人16一18岁肾气最旺,元气鼎盛,属纯阳之体,以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劳心劳力,元气逐渐消减,每8年减一阳,至64岁,一般人先天元气即消耗殆尽,仅依靠饮食维持生命,自然易致衰老,故有所谓
“人活七十古来稀”
之说。而真气运行五步功法主张在先天元气未消耗完之前,就抓紧锻炼,可以用真气运行之法培补先天,尽量减少元精元气的消耗,清心静养,旺盛真气,却老复壮。
在这里要讲到《黄帝内经》,它是一部极其罕见的养生学巨著,现在,这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自豪与关注,并且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的内经两字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不少人认为是讲人体内在规律的,也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黄帝内经》的理论学术思想是接受了我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理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为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人的一切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与整个自然界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就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这观念就是指人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太极(所以也就涉及到了人有命运学之说的理论)。
《黄帝内经》,主要研究的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而我们在静定中炼真气运行能防病疗病使人体更加健康,于是,结合实际就提出了真气运行法学说,创编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此功法经临床验证,科学实践,获得了理想的独特效果。该法从凝神调息入手,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化,对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难病均有显著疗效,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尤其能充分体现中医预防医学的实质。
中医上有一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说,通是表示经络畅通之意,痛是表示病痛。也就是说经络畅通,就不会有病痛。如哪里有病痛,就表示哪里经络(穴位)不通。
身体的健康与否,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气血。我们都知道,我们血管里流动的血液担负着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任务。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都是经过血液的循环运输,传送到相应的部位。而人体各部位产生的垃圾与毒素,同样是经过血液传输到我们人体的排泄系统而排出体外,血液的运输能力,正是我们人体正常吸收营养与正常排泄垃圾的重要保证。是我们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保证。
然而我们知道,任何的运动都离不开能量的支持。血液的运输效能发挥同样也离不开能量供应的保证。这个能量是什么呢?就是人体中气的运行。我们气功中所说的气并不是一种气体,而是促动万物运动的动力之源。简言之,气所表现出的主要是能量效应。中医上说,气随血行,血随气走,气为血之帅。说明了,气是促动血液循环的能量之源。这个能量供应充足,血液运行就正常,人体就能正常的吸收到各种营养,维持机体的机能,并将产生的垃圾与毒素正常的排泄,不在体内阻滞,阻碍人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果这个气不足,血液的运行就要受到影响,人体就不能正常吸收到气血运行带来的各种营养,相关部位得不到营养的供应,就会表现出枯黄萎缩的现象,人体的垃圾也就得不到正常的排泄,就会在体内淤积,形成各类的疾病之因。
如要保证人体的正常代谢,就是要保证血液的正常流动。要保证血液的正常流动,就要保证气能的充足。无疑,习炼气功,培育体内元气,就能使人体气血保持在常旺的状态,而人体各种疾病也会自然痊愈。人在始终吸收到充份营养的同时,各种机能就会保持旺盛不衰的状态,身体也就能自然强健、益寿延年!
3,何为人之精,气,神:
精气神乃为人之三宝,凡人生于世,皆依耗精气维生,精气尽,则神去身亡也。故,修道者有云:“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依此法,度万万世而不坏。
精者如水,气者如水蒸气,精可化气,气可化精。故有炼精化气一说。精在人的身体里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中的所有器官,都是要依靠精的滋润才可正常运行。精的补充来源有:食物、空气、水、真气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精就象另一种血液,是生命的基础(实际也是血液的根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精并非是生理上精液的精,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绝有区别。
气,因其行于体内而无形,发于体外而无影,运走自如,可知觉而不可见,因此而得名。修行之气与呼吸之空气不同,空气在体内“始于鼻,止于肺”,而真气之气则运行于经、络、脉之中。中医有云:“痛则不通”,即言真气不通也。修行之人既是以人力运走真气于经络,从而达到炼精、炼气的目的。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认为即人之灵魂,精、气可加强之。修炼之人快则三月即可知神为何物。精、气、神,虽各有其独特性质,但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贯注全神,神伤则无精所守。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无气则死亡。精、气、神,三者一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精脱者死,神失者亦死。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关乎人之存亡,不可不知!
4,炼功场选:
炼功场境最好是选在空气新鲜的旷野地带锻炼,如偏静的山岗树林、公园花卉旁,因为这里的空气会使您感觉到无限的幽香清郁。当然以也可在自己家里的楼上或楼下炼,但您在炼功时的意境要有艨胧般的感觉自己是身处高山之巅的云雾缭绕中,或太阳刚要出来时的万道霞光下。有此意境幻觉对炼功肯定会有帮助。
1,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炼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炼。&
  &2,&炼功时间内应避开一切干扰。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勿宜炼功。若炼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炼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事过或恢复平静后再继续补炼。
四:炼气功入门之真宗,真气运行五步功法:
《真气运行学》是李少波教授九十寿辰推出的杰作,&是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趋于完整的标志。《真气运行法》是目前归结功法中来气感,最快的功法,也是修真中气感最好掌握的,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入门功法,无论是他的权威性还是实用性来说!任何炼功法都不能与此相比的。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是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是一种分阶段逐步打通任督脉的功法,这个功法的最大优点是每个阶段都有具体方法可循,一步有一步功,一步有一步理,他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炼简便,易学好记。只要按要求炼习,无师也不会出偏差。而且操炼步骤井然有序,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确实较为广泛。&
下面讲解真气运行法五步功法! &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炼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炼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炼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炼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炼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炼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使真气下沉丹田。真气随呼气沿任脉一步一步下趋丹田,脘腹之地得到真气温煦,大小肠功能加强,肠胃道得到调理,消化吸收功能更加健全,又增加了真气的来源,呈良性循环。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效果反应: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也有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时,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这全是自然现象的反应。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气沉丹田为后天充养先天,培养丹田真气,凝炼肾精化为肾气。丹田真气充实饱满,肾上腺、性腺功能得以调整加强,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即能得到调治。不要再过分强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第四步、通督勿忘勿助。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意识跟随上行气的力量走这就是勿忘,若气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强作引导应该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真气经过鹊桥,通过尾闾,缘督脉上行,真气通过玉忱,小周天贯通,人体食欲旺盛,精神振作,脏腑功能得到调理,健康状况大为改善,消化不良、肾虚、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症状即可改观。待真气疏通病灶
经络,排除病邪后,脏腑的器质性病患方可康复。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炼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第五部、小周天成,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与识神对立。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因为丹田是静炼真气运行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则最佳。&&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此功法经多年在国内外推广,临床观察,科学实验,证明真气运行五步功法不仅能治普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能调治一些疑难病,还能及时调理未发生的疾病隐患,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疗效佳,适应症广多。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鉴此,炼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此功法根据临床实践检验,对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而且花时间也不多,朋友,为了健康此乃属必炼之功法!
意守丹田是怎么回事?
意守丹田也在调心范围内,丹田是气功意守部位的名称。丹田部位有三:在脐下的叫下丹田,在心窝的叫中丹田,在两眉间的叫上丹田。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是朝鲜古代药学史上的巨著,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遗产(Memory
World)名录的医学著作)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认为:“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炼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炼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炼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炼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炼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为合适些。
下丹田的位置在哪里?
这是个困扰很多初学者的问题。从古至今的各类修炼典籍与各家功法中,对下丹田的位置说法不一。有说在脐下四横指的,有说是气海穴的,有说是关元穴的,也有说脐下一寸三分的等等。到底哪一个对呢?其实,我们下丹田的位置应该是因人因功法而异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个体上也有差异,与所修功法及修炼目的上的差异,下丹田的位置都会有区别。作为初学者如何正确的找准自己的下丹田位置呢?大家完全可以在开始入手炼功时,不必过于计较下丹田的具体位置,可以先将小腹这块区域做为下丹田,在炼功中,从这块区域中认真体会,找出平时炼功时感觉最为明显的那个点,就定为是你的下丹田的位置。
随着功夫的进展,丹田真气不断充实,因此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当以“丹田温热”最为相宜。如发生大热,是“火候”太过,可放松呼气或不注意呼气,以减缓其热度;“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也不可能每个人、每种现象都遇到:没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命门穴在真气运行法中有着重要功用,炼习者不可不知!
命门穴在炼功中发挥什么作用?其功用如何? 为什么丹田气不是很足的情况下不能意守命门,有何危害?
理解“命门”先要理解下丹田。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指膀胱之后,直肠之前的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也叫“命门”。命门附与肾,他机理是把摄取的阴精阳精合并而化为真气。“命门穴”在腰椎2、3节,丹田真气充足,此处如汤煎之热。活跃非常。丹田应长时温养保护,以培真气,宜勿忘勿助,使其自然生长,以固真气。
真气运行第四步是全部功法中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喻为“脱胎换骨”。
由于生理变化特别明显并有一些不适的感受,炼功者不知所措,精神紧张而发生动摇,求人救治,这都是不须要的(书中已有说明)。如真气通过命门时,凡有腰痛病史的人,必有不适感觉。这些都是正邪相争,纠正病情的表现,等真气通过之后自愈,不必找人纠偏,或邀诊治。此时只有加紧炼功,比平时次数增多,时间延长,待通关后全部缓解,切勿松懈自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身健体 补肾壮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