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演讲稿 范文

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在中国
如果说怀特海过程思想研究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年,并且渗透到教育、工业、企业、农业、科技等领域,那么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研究与实现在中国却是近几年的事情。我们对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由了解到接纳,由接纳到研究,由研究到实践,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
2006年,通过王治河博士、樊美筠博士和曲跃厚教授,我们初步认识、初步了解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并努力学习、研究、推广、实践着,他的节奏、鲜活、兼爱、好奇、创造、整合、智慧等思想,对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对培养国际性人才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为学习、研究、推广与实践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为幼儿成长服务,2007年3月份,筹备并成立了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在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指导下展开工作。坚持组织每年一次的“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目前已经连续组织了五届会议,研讨了“培养智慧儿童”“课程与智慧儿童”
“好奇、创造、独特、智慧”“建设生态环境、培养智慧儿童”“儿童哲学与儿童智慧”等主题,专家、学者、园长、幼儿园老师及致力于幼教同仁400多人参与了会议。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逐步渗透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了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努力践行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抓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落地,在幼儿园生态环境建设、儿童阅读和早期亲职教育等方面实践,目前已经有十所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实验基地。
一、每年利用暑期组织“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对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研讨并推广。
怀特海智慧教育研讨会由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怀特海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的国际性教育研讨会。目的是通过整合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推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的基本宗旨是“探索教育智慧,培育智慧儿童”。它以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儿童智慧教育思想为指导,聚集国内外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结合国内幼儿教育的实际,共同探讨智慧教育与智慧儿童主题,为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提供实用且有效的智力支持。
研讨会秉承科学、权威、务实的作风,每届研讨会都会邀请国内外一流的怀特海教育专家与会,开设具体的研讨主题和分课题,并设立专门的国际奖项——“怀特海智慧教育桂玉奖”。
日,在北京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多功能厅,启动了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儿童好奇心、爱心研究及首届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培养智慧而鲜活的儿童”,前来参加会议的有:美国著名的怀特海思想研究专家、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顾问、美中人民友好协会西雅图分会主席罗纳德·费普斯(Ronald
Phipps)(费劳德)、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王治河博士、美国过程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怀特海过程教育思想研究专家,后勤指挥学院教授曲跃厚先生;北京教育学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儿童教育专家廖丽英女士及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计15所幼儿园近50人参加会议。
会上王治河博士做“怀特海智慧教育理论暨儿童好奇心/爱心研究”项目启动致词:培养智慧而鲜活的儿童;费劳德先生做《怀特海创造性、综合性学习理论》演讲,为六所幼儿园
为六所幼儿园颁牌确立为怀特海智慧教育实验基地,为北京五一小学李桂玉老师颁发了
“怀特海好奇心/爱心奖”证书和奖金,李老师将这笔奖金设立为
“桂玉好奇心/爱心”奖励基金,对致力于怀特海智慧教育及儿童好奇心/爱心研究并取得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
“第二届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课程与智慧儿童”。前来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孝廷教授;美国过程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后勤指挥学院曲跃厚教授;原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刘爱华教授;美国汉瑞克斯大学哲学系主任,全美优秀教师杰伊﹒迈克丹尼尔教授;
美国著名博雅教育专家、
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和匹泽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莎伦&斯诺伊思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怀特海智慧教育研究项目专家廖丽英研究员;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于开莲老师和幼儿园园长、研究项目人员等5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刘孝廷教授首先向大会致词。他从怀特海理论讲到中国教育改革中现存的问题,从教育改革讲到国家文化;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秘书长乔治.德佛教授发来了贺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莎伦、斯诺伊思(Prof.
Sharon Nickel
Snowiss)教授做《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的博雅教育》的演讲。博雅教育是对哲学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等等,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培养性格,也是一种内在的培养。
大会主题发言人杰伊·迈克丹尼尔(Jay
McDaniel)教授得知来参加今天研讨会大部分是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后,精心收集资料,专门为这次会议作了充分准备,他演讲的题目是《智慧与创造性——怀特海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在演讲中,他提出,儿童智慧教育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身体智慧、认知智慧、情感智慧和创造性智慧,其中创造性智慧是灵魂;对幼儿园智慧教育提出了三个目标:学一些技能和知识;帮助孩子学会处理与老师、与家长和自然的关系;发展内在的主动性,自身的创造性;提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的途径:把选择权交给孩子,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机会;要刺激孩子,给孩子多一些刺激;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提出了具体的方法,“给孩子三把钥匙”:鼓励、评价和多种答案。
曲跃厚教授结合刚刚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讲了爱心教育的四个方面:爱心的拓展;爱心具有是国际性,是需要冒险的,爱心是多元的。大爱之下是大善,爱是智慧教育的基础。在大会演讲发言后,专家和一线的园长、教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活动。研讨会上,试验基地的防化研究院幼儿园教师王树红、黄寺幼儿园副院长王晓华等谈了学习与实践体会,并提出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对话。
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召开。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美国著名怀特海研究专家、格瑞斯大学鲍勃·梅斯勒教授,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儿童审美发展委员会主任、美国全球整合教育中心秘书长樊美筠教授;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格瑞斯大学芭芭拉教授;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王治河博士;怀特海专家、后勤指挥学院曲跃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董春雨教授;怀特海研究专家清华大学程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王立志教授;原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刘爱华教授;北京早期教育研究所、早期教育专家廖丽英研究员;怀特海实验园的园长和老师和关注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的各界人士近90人参加会议。大会围绕着“好奇、创造、独特、智慧”主题展开研讨。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上午是中外哲学专家对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的解读;下午既有教育专家研讨,又有哲学专家与教育专家的对话、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对话,哲学家与教育家共同对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的应用进行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董春雨教授做大会的开幕词。董教授对大家参加怀特海智慧教育思想研讨表示欢迎,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出“爱是一种艺术”,怀特海倡导是大爱,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他代表北师大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秘书长乔治·费劳德教授为没能参加爱此次会议感到遗憾,发来的论文并请后勤指挥学院曲跃厚教授宣读了“儿童智慧教育的八条原则”。
鲍勃·梅斯勒教授为大会做了题为《创造性地改造与关系的力量》主题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习怀特海思想会让我们涌出许许多多的新思想;2、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快乐的事情;3、“真正的善是从深度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教育不是单边的,是双边的活动,师生之间、孩子之间,双边学习;4、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学最重要的是爱;5、分享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6、建立学习共同体,深化团体学习的作用。
樊美筠教授讲了《儿童教育可以这样进行------儿童整合教育学习模式》;芭芭拉教授做了题为《儿童的创造性》的演讲;王治河博士演讲的题目是《有一种老师叫儿童》;曲跃厚教授演讲题目是《过程哲学对我们的启示》;王立志教授演讲的题目为《儿童与好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刘爱华教授、清华大学程钢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廖丽英研究员、早教专家王瑜元老师都做了精彩的发言;怀特海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张先勇老师做了《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激发智慧的空间》汇报,将怀特海智慧教育理论转化实践操作实践研究成果做了汇报。
本次研讨大会围绕儿童创造性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中外哲学与教育专家和一线园长、教师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热烈而充分的研讨。与会者对会议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日、1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四届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建设生态式环境、培养智慧型儿童”,会议历时两天,第一天在北京师范大学集中研讨,第二天到北京的三所幼儿园看生态环境建设并进行现场研讨。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全美优秀教师、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顾问、怀特海研究中心专家杰伊.迈克丹尼尔教授(Jay
McDaniel);澳大利亚过程教育专家盖尔(Gale);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王治河博士;后勤指挥学院、美国克莱蒙大学访问学者、怀特海研究中心专家曲跃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系副主任李建会教授;北京第二外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怀特海著作《过程与实在》译者杨富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董慧副教授;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雅珠女士;首都师范大学学前系于开莲副教授;北京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王瑜元老师、北京五一小学优秀教师、怀特海“爱心/好奇心”获奖者李桂玉老师;资深园长高在滕老师以及一线的园长、教师、关心儿童智慧教育的同仁近百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李建会教授,做为东道主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哲学就是爱与智慧。从古希腊到现在大哲学家也是大教育家,怀特海就是大教育家。哲学家与教育家坐在一起,一方面探讨哲学思想。一方面探讨教育思想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并预祝大会的成功。
全美优秀教师杰伊教授和他学生陈晨作了主题演讲,他们演讲的题目是:“生态教育、娱乐教室及智慧儿童”。杰伊教授讲的主要内容包括:1、儿童出现注意力缺失或注意力障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然的缺失,如何把自然带给孩子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2、生态教育与后现代哲学的关系;3、用哲学的观点重新阐释加德纳的八大智慧(我们常说的八大智能);4、生态教育是精彩的也是伟大的。每个人都要变成生态的一份子,要从幼儿教育开始实施生态教育。他的学生陈晨结合在美国学习体会谈了幼儿园娱乐教室建设,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案例,对幼儿园活动区建设和幼儿园教育有很大启迪作用。
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雅珠老师演讲的题目是“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她说生态环境具有三个特征:1、和谐的环境。2、丰富的环境。3、支持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孩子就会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索。给孩子一个丰富的大环境,启迪儿童智慧,让儿童有探索的空间。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博士演讲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呼唤一种有机的教育”。他从中国教育的现状谈起,强调生态教育是“有根的教育”“整合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创新的教育”“容他的教育”“审美的教育。他说:人生不是短跑是一场马拉松,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人生是充满快乐和谐的过程,要培养有智慧的儿童。
后勤指挥学院曲跃厚教授先让大家看了《我们的立体宇宙》的短片,结合短片讲了几点启示:1、人不是宇宙中心。宇宙没有中心,到处都是中心,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中心聚焦成一个点。要把他看成是流动的、发展的、过程的。2、热爱自然,走向自然。向宏观探索,向微观探索。3、培养孩子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没有冒险就不能了解大自然,尤其是男孩子,更需要培养冒险精神。4、求人生真谛,寻心灵之美,热爱他人。
北京第二外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怀特海著作《过程与实在》译者杨富斌教授演讲的主题为“过程哲学视野下的博雅教育》。他讲了两个大问题:1、过程哲学的要义。教育观根植于价值观,价值观取决于宇宙观。他说:教育的价值不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技能,而是要致力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原始性。2、从过程视角看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培养的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应包含着价值观的教育,是终生的教育、创新的教育、自由式的教育和爱心的教育。他强调:在实践中学,注重过程中的创新。
华东科技大学董慧副教授图文并茂的为大家演讲了“让生态教育彰显生命活力”。她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内容:1、两个危机:生态危机和教育危机。2、生态教育:生态意识指引人;生态环境感染人;生态教育提升人;生态道德感召人。她说:生态教育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后现代教育的实现需要探索新的整合性思维;教育是一个和谐共生的过程,教育的节奏代表着活力;生态教育是站在现在走向未来的教育,它呼唤“绿色的人际关系”;网络一代的孩子如何爱自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阎晓霞老师首先为大家播放了中心近年的工作——《我们这几年》的短片,结合几年的探索,做了主题为“搭建桥梁,实现嫁接——怀特海智慧教育启迪”的演讲。主要谈了三点:1、教育与哲学对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努力搭建教育与哲学的桥梁,教育家和哲学家共同探讨智慧儿童培养课题;2、一线教育者与专家对接,转观念,接纳国际最新教育信息。嫁接园长、教师与专家的桥梁,实现零距离接触;3、实践与理论对接,能操作,为培养智慧儿童奠定基础。努力寻找突破口,将怀特海理论落实到实践中,落实到孩子成长中。
北京海淀“五一”小学优秀教师、怀特海“爱心/好奇心”获奖者李桂玉老师谈了参会的体会:参加这样的会议很受感动,回去后把自己教学实践的东西好好加以整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北京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王瑜元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和谐教育,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兴趣。并提出了“生态教育如何与现代教育接轨”的现实问题,引起大家思考;资深园长高在藤老师结合自己听会的体会,表示要把怀特海的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要努力学习怀特海的思想。哲学家、教育家、一线工作者同聚一堂,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结束了第一天的会议。
第二天,专家、学者参观了北京三所幼儿园:朝阳区恩济里幼儿园室内环境和创意美术室;丰台区第五幼儿园分园户外场地建设;丰台西罗园幼儿园户外环境。三所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令专家、园长和老师颇受启发。参观后在西罗园幼儿园进行了现场研讨:马园长简单介绍幼儿园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幼儿园体育课题的研究和体育活动展开情况。杰伊教授说建议:1、寻找结构性游戏;2、非结构性的游戏;3、在结构与非结构之间寻找平衡,要留出时间给孩子。王博士建议:要强调差异,每个老师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董教授建议老师们要好好好地读一读怀特海著作《教育的目的》。大家围绕着环境建设中生态理念的实施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最后与会人员结合两天的会议精神分别谈了自己参会感受,王博士做总结性发言: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感觉一切都很新鲜,有一种梦想实现的感觉,老师的精神,看看老师们的眼睛就知道了。哲学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幼儿园的也是孩子们无限形象的空间。短短两天的会议,留给我们的是振奋和更多的思考。
日,第五届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儿童哲学与儿童智慧”为主题,前来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
美国著名怀特海研究专家、格瑞斯大学鲍勃·梅斯勒教授,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格瑞斯大学芭芭拉教授,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王治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孝廷教授,怀特海研究专家、后勤指挥学院曲跃厚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王立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华教授,原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刘爱华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早期教育研究所、早期教育专家廖丽英研究员,原北京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处高在藤老师,原北京西城教研室、幼儿教育专家王瑜元老师,《光明日报》学术版主编薄洁萍博士、北京现代教育报启蒙专刊董丽女士、北京幼儿园园长、教师和致力于儿童智慧教育人士近百人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由三部分组成:年度工作报告、专家主题演讲、实际操练及专家点评。
作为东道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院、博士生导刘孝亭教授首先代表主办方和协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已经连续五年召开了,这样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没有资金、没有人员,靠的是大家的热情和执着。
王治河博士代表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向大会致词:首先代表柯布院长向大会表示祝贺,对这么多人支持和践行怀特海思想感到高兴,他和大家分享了一段精彩文章:并预祝大会成果。
怀特海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阎晓霞女士对上年度工作作了简要介绍:从幼儿园户外生态环境建设、精典绘本阅读、早期亲职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把怀特海儿童周智慧教育思想落地,收获显著。
美国著名怀特海研究专家、格瑞斯大学鲍勃·梅斯勒教授做了题为“创造性改造”。他说:我们教育孩子要突破重复,教会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记忆,去挑战而不是重复,去探索什么是真的好,探索是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教育不仅要给孩子根,还要给孩子翅膀,叫孩子会用已有的知识分享大家不同的看法。他反复强调:真正的善是从深度关系形成的,最重要的是爱孩子。
曲跃厚教授在总结鲍勃教授演讲时说:所以一个人爱很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很深的情感;如果一个老师交给孩子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探索;超过老师的孩子就是有出息的孩子,教师就是要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格瑞斯大学芭芭拉教授做了题为“倾听儿童”演讲,她说:你们会倾听你们的学生吗?你们清楚地知道孩子的精力和生活有哪些不同?怀特海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适应所有的教育方式,怀特海智慧教育理念创造这样一种课程理念,一种双向的、关爱的课程。地球是巨大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们感到渺小,更何况要知道的所有的事情呢?感谢大家所作的工作,让孩子感到世界的美好。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孝廷教授做“童性与哲学”的主题演讲,演讲包括三部分:一、童性何谓?二、哲学的童性。三、童性的哲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王立志教授结合儿子的教育实践提前准备了《智慧教育何处寻?》主题演讲稿,在得知他的演讲稿已经下发后,为让与会人员多些信息,又重新准备了《生命的节奏和教育的节奏》主题演讲。
后勤指挥学院曲跃厚教授发言说:怀特海智慧教育中心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很难,他们做到了。孩子应该做自己的主人,家长往往不让孩子做主人,他们不自觉的替孩子做了主人。把孩子应有的权利交给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首创精神,不要剥夺孩子的好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王治河博士做了“有根的教育”演讲,他说:怀特海思想博大精深,于中国传统文化贴近,中国文化最精彩的是“变”,过程哲学也是“变化”的,是有根的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华教授做了题为“怀特海智慧教育的哲学假设”的演讲,她讲了三个假设:第一个假设: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在过程中生活着、改变着、体验着周遭环境,周遭环境成就着每个个体生命;第二个假设是,每个时代、每个阶段、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性。第三个假设是,环境提供了改善孩子的可能性,在于增进孩子的丰富性和改变的可能性,让孩子感受改变的可能。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早期教育研究所、早期教育专家廖丽英研究员在总结了各位哲学专家发言,她说:幼儿园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幼儿园的老师很忙、很累,但都与孩子无关。要给孩子根和翅,处理好根和翅的关系,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根,什么时候给孩子翅;要学会倾听,有倾听才有共享,倾听是爱的表现形式,倾听也是一个人的修养;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教育要注重过程,生命不是有结果构成的,生命是由过程构成的,教育节奏的前提是尊重儿童生命的节奏;给孩子空间,尊重孩子自主,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的根本在做人。
刘爱华教授发言说:教育的人离不开哲学,哲学是搞教育人必须研究的,从哲学的高度和深度研究教育,才会是教育有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哲学的高度看儿童,有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儿童;参加了今天活动,学前教育应该抓什么,我心理更清楚了,就是根的教育,根是什么?如何做人,是品格的培养,是习惯的养成。
王瑜元老师发言说:自从接触了怀特海思想到处宣传,怀特海的很多理念都比较认可,如:过程既实在等等。幼儿园要跳出幼教看幼教,可以在幼儿园进行哲学思想启蒙。王老师通过自身教育研究实例和自己孙子教育的例子,生动的说明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博大,和向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专家研讨后,与会者观看了《儿童哲学启蒙课程》教学观摩视频,并组织和现场教学活动,活动后进行了专家点评。
连续五年的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使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园建设中实践。它一方面架起了哲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家的桥梁,架起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桥梁,架起了专家与一线的桥梁,促使老师们站在培养世界人、未来人的高度看幼儿教育,反思幼儿教育,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为培养智慧儿童做出努力;一方面为幼儿园建设、为幼儿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让更多的儿童受益,让更多的家庭受益,对中国幼儿教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二、促使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落地扎根,切实为儿童智慧而鲜活的成长服务。
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研究的目的是培养智慧型儿童,培养充满爱心和创造性的人才。它强调利用儿童好奇的天性,创造条件促使儿童快乐发展,让他们活出鲜活的生命。为此我们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抓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的落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生态式幼儿园,培养智慧型儿童。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智慧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生态环境。“孟母三迁”的千古流传,说明了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意义。针对幼儿环境建设中的存在的豪华、机械、死板、割裂等问题,我们尝试着把怀特海生态、整合、好奇、创造等理念融入幼儿园环境建设中。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为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整体策划、设计并实施,或者批出一块地方,有目的的融入自然环境,土坡、地道、青草、绳索、原木等等,把塑胶、橡胶地面换成绿地,把塑钢、水泥器械改为木制,不仅对幼儿大肌肉发展、探索有很大促进作用,孩子们喜欢玩、有的玩。同时,充分整合环境资源和教育资源、整合幼儿园资源和自然资源、整合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幼儿园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2007年开始至今,先后在北京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北京丰台第五幼儿园总园和分园、北京丰台西罗园幼儿园、北京海淀邮电大学幼儿园、北京兵器部幼儿园、北京六一幼儿院等几十家幼儿园建设了生态园。
生态幼儿园的建设,体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儿童的活动场地宽了,幼儿园的死角变为活角,空间利用最大化。儿童在这里能锻炼、能游戏、能探索、能休闲。在这里,他们开心的锻炼着,不经意的探索着,精心准备的供儿童锻炼与游戏、活动与探索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儿童喜欢,老师们认可,而且正在各个幼儿园推广实施。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王治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刘孝廷教授、全美优秀教师、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顾问、怀特海研究中心专家杰伊.迈克丹尼尔教授(Jay
McDaniel);澳大利亚过程教育专家盖尔(Gale)、美国南部15所学校的大学生等对幼儿园生态环境给予了肯定;北京教育学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梁雅珠所长等有生态环境也给予了肯定。
(二)为大公司做亲职早期教育培训。几十年的幼儿教育工作,我体会到:教育儿童三年,莫如教育家长三天。家长的教育工作对儿童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和支持家长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人才观等,做智慧型家长,为培养智慧儿童努力。2009开始,大型企业做亲职早期培训,主要是针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培训,如,为IBM公司的家长做亲职早期培训项目,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深圳和广州做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有:营养、护理、生理与心理、教育、阅读等内容,并在市场上为家长讲座,前来听课的家长近千人。专家专题讲座与咨询结合,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目前早期教育网上家长培训工作正在筹备中。
(三)经典图画书阅读。会阅读的孩子更有智慧,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对他们的人格、语言、思维、艺术与创造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开展阅读活动。两年多的实验已初见成效,孩子们语言发展、思维敏捷发展、艺术表现能力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养成。图画书是图与文共同叙述故事的、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能够引发儿童好奇与思考、启迪儿童创造与艺术欣赏。
通过学习、研讨与实践,广大的园长和老师的观念得到转变,生态观、兼爱观、容他观、整合观正逐步渗透在园长和老师观念中,渗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
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五年,这五年我们努力在理念上研讨,在实践中运用,召开了五届国际性研讨会,在几十所幼儿园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并得到孩子喜欢、专家认可;我们努力在搭建哲学与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专家与一线的桥梁,帮助园长和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教育,思考幼儿发展;我们努力在研究和推广着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编辑了《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箴言解读》《专家论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集锦》及编辑出版了《阅读是最好的教育》等书。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思想,更多的人关注智慧儿童的培养。
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的路还会很长,为儿童今天快乐发展,为儿童成为多元化智慧型人才,我们将努力前行。
&&&&&&&&&&&&&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研究中心阎晓霞)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严三实演讲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