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华演出的二闺女唢呐视频大了的视频

马淑华评剧《杜十娘》选段:闻听此言大吃一惊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转载]媒体专访:天津评剧“五朵梅花”的戏剧人生(附:视频)
李秀云、马淑华、崔莲润、曾昭娟、赵斌(点击可查看五位演员照片、视频)
一.评剧名家李秀云的戏曲人生:
李秀云,1958年考入天津评剧院少年训练队,工青衣、老旦,师承刘兆祥、孙桂君等。她在唱腔上师承鲜(灵霞)派,并吸收各派的特点,形成了嗓音圆润、真假声自然转换、吐字清晰的演唱风格,她演绎的《秦香莲》、《包公三勘蝴蝶梦》、《双烈女》、《村南柳》等作品轰动一时,并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懵懂中走上评剧之路&&&&&
小时候的李秀云是一个爱唱歌的孩子,嗓音尤其出众,在学校组织的合唱比赛中总是能受到关注,小小年纪便远近闻&&
名。李秀云并非出生在传统的戏曲世家,十岁之前她从来不知道评剧为何物。那时候在她家附近有个京剧社,她没事就喜欢泡在那里听老先生唱京剧,听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哼唱一些。恰逢社里招学生,李秀云试了试,老师觉得她嗓子不错,但是没有小嗓,便问她唱老旦行不行?那时候才八九岁的孩子哪懂什么是老旦,只觉得是唱老太婆的戏便连忙摇头,她与京剧短暂的缘分也就搁浅了。
1958年,一位邻居看到天津评剧院少年特训队招学生,知道李秀云爱唱歌,便赶紧告诉她让她去报名。考试时,一位老师带着她唱了一段《井台会》的高腔,李秀云轻松地学唱下来,老师非常欣喜,告诉她:“你通过了,检查身体去吧。”虽然轻松通过考试,但是体检对李秀云来说却成了个关卡。原来李秀云小时候因为出麻疹导致高度近视,她自己不知道,家人也没在意,结果就在这次体检中被眼科大夫检查出近视。“我当时很害怕,怕因为近视学校不要我,我就学不了戏了。检查完身体医生一般会在体检表上画圈表示正常,我就自己画了个圈,结果一紧张画的太大了,明显比医生画得大了一圈。我把表交给当时负责的师兄时还特意跟他说,这个圈不是我画的,是大夫画的。”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倒是让人觉得这个孩子单纯可爱,师兄没说什么便收了体检表,李秀云得以顺利进入少年特训队开始了评剧生涯。
十多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总是会心生胆怯,再加上当时对戏还没开窍,李秀云总觉得自己跟这个环境格格不入。天天练功既枯燥又辛苦,剩下的时间就用来想家,李秀云心里很快打起了退堂鼓。当时恰逢姐姐结婚,她便跟老师请假回家了。等姐姐婚礼结束,李秀云还没返校,妈妈便觉得有些奇怪:“你怎么还呆在家里?什么时候回学校?”李秀云小脸一耷拉,说不想回去了,练功练得腿疼得受不了。妈妈一看这不行,为了唱戏把学都退了,怎么能说不学就不学呢?于是便给老师写了封信,说李秀云小时候腿折过,能不能不让她扳腿了?老师很通情达理,便说就让李秀云学文戏,不练这些了。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李秀云冷静下来了,她觉得自己就是为了唱戏才去的训练队,如果不练基本功,那将来也不会有所成,所以她一咬牙坚持了下来。
最初开始学评剧时,李秀云因为个头比普通孩子高,很多戏都演不了。搬道具、拉大幕、洗鞋穗,凡是能干的活她都干了,就是没有机会演戏。有一次因为生活需要,李秀云想外出买块香皂,结果生活老师问了一句:“你唱《秦香莲》了吗?没唱就别出去买。”这话对李秀云来说是一个刺激,她那时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会唱《秦香莲》,为自己争口气。
&●说你行你就行&&&&&&
1963年,机会开始垂青这个学了很多戏却一直没有上台表演的孩子。当时团里给李秀云排了一出《秦香莲·杀庙》的戏,很多老师看完直说:“这孩子不行,眼睛不会动。”便要把李秀云给换下去。但是有一位老师却坚持要李秀云来出演秦香莲,他就是少年训练队队长单宝峰,他对那些反对的老师说:“李秀云没唱过戏,这是她的第一出戏,得给她机会,这样才知道她到底行不行。”单宝峰的坚持给李秀云换来了宝贵的登台机会,而他对李秀云的严格训练更是她成功演出的保障。“当时单老师很直爽地告诉我,经过开会老师都不同意我来演出,但是他认为我行,不过我必须得刻苦练习,不然就会被换下去。”李秀云说道。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李秀云也开始逐渐发力,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到排练场练眼神,戏里面的重头戏是需要跪着边走边唱,她就在坑坑洼洼的水泥地上练习跪着走。那时候练功只穿一条练功裤,也没有护膝之类的东西,她每天都练到裤子磨破、膝盖流血也不停。白天腿上破皮流血,晚上睡觉开始结痂,第二天继续跪着练,结的痂掉了一层又结一层也没上过药,这样一天天练下去,李秀云膝盖下面那块肉都没好过,但也正是这样,跪着走的基本功练成了。李秀云凭借着这出戏在青少年汇演中大放异彩,更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演出机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976年以后,李秀云出演了一系列优秀的评剧作品,《秦香莲》、《包公三勘蝴蝶梦》、《卖妙郎》、《闺女大了》、《打金枝》、《双烈女》这六出戏更是走到哪演到哪,一年间就唱了二百多场戏。《闺女大了》在“十二大”召开期间调到北京去演出,场场爆满。当时很多演员趁着在北京演出期间去故宫、颐和园逛,李秀云却一点时间没有,每天奔波在剧院和住处之间。在北京呆了45天,她唱了52场戏,有时候都要每天两场戏倒着演,这对现在的演员来说简直不可想象,但李秀云却没有丝毫怨言,她说自己对评剧的爱超过了一切感受,所以全然不觉得疲惫。
为了使天津评剧艺术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除了在北京、天津演出,李秀云还不间断地到全国各地慰问演出,她对待每一场戏都无比认真、全力付出,观众也从中感受到了她的诚意,喜欢听她唱戏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地,李秀云收到各种各样全国观众的来信,很多人表达了对她的喜爱和支持,这让她感到既温暖又备受鼓舞。但在演出《秦香莲》期间,一封读者来信却犹如一盆凉水泼了过来。那位读者在信中写到:“你演得那是什么?秦香莲怎么哆哆嗦嗦、颤颤巍巍的,别说陈世美不爱你,连我都不爱你。”看到这封信,李秀云蒙了,她开始审视自己的演出有何不足。为了仔细研究演出情况,她把自己演出时的唱段录制下来,用卖掉手表的钱买来一台录音机,一字一句地抠唱腔唱段,争取做到完美。因为牙齿不齐,李秀云吐字有些含糊,为此她天天在家练吐字发声,有时候练到嘴皮都磨破,终于练出一套吐字清晰、技巧娴熟的硬功夫,有人评价说:“李秀云老师的嘴皮子堪称一绝。”
1990年,李秀云凭借在《村南柳》和《卖妙郎》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第七届梅花奖。获这个奖项对戏曲演员来说可谓至高荣誉,但李秀云却非常淡定。“这总归是个人得奖,但我知道,如果没有其它演员和乐队师傅的配合及付出,我肯定拿不了这个奖。而且那时候天气寒冷,我们住的旅馆也没有暖气,演员和乐队几十人没有怨言陪我一起参评演出,我真是无以为报,只能在演出结束后买来酒水送到每个人的宿舍去,以表谢意。”
●花甲之年不忘评剧传承李秀云退休后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悠闲,和爱人赵国忠一起养养花、溜溜狗,剩下的时间就带徒弟、教学生。谈及爱人,李秀云语气中流露出一股自豪、钦佩之意:“国忠是国家一级导演,他的很多作品都获过大奖,我拿梅花奖的《村南柳》就是他执导的。我们俩是同窗学友,他一开始学的是老生,后来边演出边当导演,到中国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两年后开始转为专职导演。”
  一个是导演,一个是主演,当被问到俩人工作上有分歧会怎样时,李秀云表示,绝对服从导演。“赵国忠对工作相当认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较真,他一进排练场就六亲不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剧团实行承包制,我负责带评剧二团。以前除了演出我没管过别的任何事,但当了团长就得负责起整个团的事务,我每天都要安排、解决各种事情,事无巨细,但也因此没有时间背词。排练时我的词背不下来,国忠一听不行,就当着大伙面说,‘停下来!李秀云,给你十分钟背词,背得完吗?’当时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我。不过我知道这确实是我的问题,所以就赶紧背词,背完接着排练。不过我们俩有一个默契,回家之后不会再谈论工作的问题,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就这样风风雨雨走过五十五年,有时候也有磕绊,但都会互相让一步。”李秀云笑着说道。
  刚退休时,李秀云很不适应突然间闲下来的生活,恍惚间又患上了交感神经亢奋的毛病,经常输液。因为孩子在南方工作,赵国忠怕老伴一个人在家寂寞,便向单位申请提前退休,留在家里陪她,慢慢地,李秀云的身体康复了。
  病一好,李秀云又闲不住了,她心里放不下评剧。“我是鲜派的传承人,有责任把鲜派艺术传递下去,就算退了休也不能离开评剧。只要有学生希望找我学戏,我就倾囊相授。”李秀云对待徒弟如同自己的孩子,不仅尽心尽力教学,在生活方面也对他们细心照顾,有外地学生来学戏,住宿不方便,她就收拾一间屋子让学生住在家里。除此之外,李秀云对待戏迷朋友也是尽心尽力。一个大学生戏迷告诉她说,北京有个戏迷特别喜欢她的戏,但是很多戏在电视、网络上都看不到了,心里很惋惜。听到这个情况,李秀云便要来戏迷的地址,把自己的演出光盘给寄过去了。“很难得有年轻人喜欢戏,我想多跟他们交流交流,也借这个机会把鲜派艺术传扬出去。无论以后评剧发展到什么程度,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
1.《珍珠衫——船头》(李秀云、王有才)
2.《包公三勘蝴蝶梦——谢天爷降下包青天、劝老伯等》
<font COLOR="#.《卖秒郎——娇儿哭得我声声痛》
<font COLOR="#.《打狗劝夫——劝弟》
<font COLOR="#.《小包公智斩皇亲——你的父坐开封不畏强暴》
<font COLOR="#.《打金枝——劝万岁》
<font COLOR="#.《包公三勘蝴蝶梦——倒树刨根》
<font COLOR="#.《村南柳——山不转水转》
<font COLOR="#.《卖秒郎——公爹呀》
李秀云唱腔集锦:
二.马淑华:我这一辈子是为评剧“还泪”而来
(马淑华是驰名全国的天津评剧院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马淑华1946年生人,工闺门旦、青衣、花旦。马淑华演唱技巧纯熟动人、嗓音甜脆明亮、韵味浓郁、演唱功力非凡,在继承评剧“刘派”基础上博采众长,“爱派”俏丽多姿的疙瘩腔、六岁红“云遮月”的唱法、甚至流行歌曲的发声气息都能拿来我用,形成音色高亢挺拔、行腔刚柔相济、抑扬顿挫、急缓有致、起伏跌宕;表演质朴自然、感情炙热、节奏铿锵有力的独特艺术风格。作为评剧刘派杰出的第三代传人、领军人物,当代天津评剧艺术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马淑华的演唱艺术深受观众欢迎,在戏迷心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和永恒的魅力。马淑华领衔主演的代表剧目《杜十娘》、《祥林嫂》、《村南柳》、《送货路上》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反复播放。其中她主演的《杜十娘》被观众赞誉为“天下第一娘”;《村南柳》应邀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还被拍摄为同名戏曲电视连续剧。马淑华的代表剧目还有《秦香莲》、《包公三勘蝴蝶梦》、《雪玉冰霜》、《杨三姐告状》,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蝴蝶杯》、《焚香记》、《闺女大了》、《花魁》、《百花峪》等。退休后的马淑华主动放弃一切演出活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培养评剧青年演员方面。)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第七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马淑华成功塑造了杜十娘、祥林嫂等众多经典人物,以演绎悲剧形象见长的她表示:“我饰演几乎都是悲剧人物,将自己最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为她们悲、为她们哭,我觉得,这一辈子就是为评剧‘还泪’而来。”生活中简单无华,却对戏较真、达到极致的马淑华,硬是凭着一股执着的劲头,将自己生命中的一出出悲剧演绎成了精彩的喜剧。
&#9679;少时辛苦为学艺
马淑华从小就喜爱文艺,能走上评剧这条路也是受爱听评剧的奶奶影响。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带着她去戏院看鲜灵霞、新翠霞等角儿的演出,听着大人唱,自己就在一边学,回家之后还拿个手巾练习水袖。家里来了客人让她唱一段,她也毫不害羞扭捏,拿着手巾就唱了起来,唱到动情之处还双膝跪地,表演得有模有样。邻居觉得这孩子唱戏有板有眼,很像回事,就介绍她去北宁铁路文工团当小演员,“那时候演出还有收入,我八九岁就能给家里挣钱了”。马淑华笑着回忆道。团里的导演、编剧很喜欢马淑华,特意为她编了几出戏,没想到她很有天赋,角色演得相当出彩,十岁时就为团里争得荣誉。到外地演出时,马淑华累了、困了就睡着了,团里的大人便一个个轮着背她,完全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疼爱,提及这些往事,马淑华充满感激和感动。
十三岁时,马淑华经过初试、复试,从几千号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天津评剧院少年训练队。虽然有两年在剧团演出的经历,但是,真正开始专业学艺对马淑华来说还不能完全适应。那时候的训练非常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功,为了练身段,她每天都要压腿、下腰、拿顶。练拿顶的时候,马淑华经常眼睛充血,刚开始双眼发红、发肿,后来因为倒立时间太久,竟然双眼流出血泪。正是在这种辛苦练习下,马淑华唱戏的基本功打得非常扎实。
  1966年,马淑华被分配到天津评剧院工作。因为时代原因不让排戏、吊嗓子,马淑华就和在戏校相识、相恋的爱人邵嘉有一起偷偷练习,邵嘉有拉板胡,马淑华唱传统老戏,他们时刻不敢放松自己,悄然等待着传统戏恢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马淑华出演了现代戏《返青记》,她演绎了一位女知青,观众在经历了数十年没听到传统戏的黯淡后,猛然一听马淑华“刘派”铿锵有力的风格,深受震动。听到台下雷鸣般的掌声,马淑华更加坚定了信念:“评剧这条路,我没走错。”
  &#9679;入得戏中成“戏魔”
  1977年10月,天津评剧院排演《祥林嫂》,马淑华从参加选拔的7个人中力拔头筹,饰演祥林嫂一角,也正是凭借这出戏,马淑华开始在评剧界走红。
  《祥林嫂》第一场在民族宫演出,让马淑华印象深刻的是,戏的最后一幕是在寒风凛冽中,祥林嫂满腔悲愤地控诉着当时社会的野蛮残酷,最后颤巍巍地倒地死去。大幕缓缓拉上,但是在拉幕过程中,台下一点掌声也没有,马淑华心里有些忐忑:“怎么回事?演得有问题吗?”结果幕刚一拉上,观众的掌声“轰”一下就起来了,马淑华吊着的心才慢慢放下。谢幕的时候,马淑华表现得不像别人演出成功后常带有的兴奋劲儿,呆滞的谢幕状态让剧院老艺术家感到奇怪,一问原因,马淑华竟还沉浸在祥林嫂的情绪里没出来。演出结束后,乐队、工作人员差不多走光了,马淑华也整理完毕准备回家,结果一出剧院,看到观众正在门口排成两队等她,很多人在高喊:“马淑华!马淑华!”听到观众给予的欢呼声,马淑华激动得都快落泪了。
  虽然演出很成功,但马淑华晚上回家睡觉时,仍会一遍遍回忆白天的演出,思考哪场戏情绪不到位,哪些动作可以再柔和一些,想着想着抬头一看表早上四点,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入睡。为了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体会角色的感受和动作,马淑华在家干家务活时也会揣摩祥林嫂的情绪,点点滴滴都不放过。
  演出期间,马淑华因为吃饱了就唱不出来,所以演出前都不吃饭,爱人邵嘉有为了让她有体力支撑下去,便给她买来巧克力,让她在中场休息时吃一些补充能量。但是,长时间不吃饭身体哪受得了,有一次演出结束后,马淑华觉得不太舒服,便在台上休息一下。结果身体越来越难受,站都站不住了,拉着幕布“哇”地吐了一口血。她担心别人看见影响演出,赶紧把血擦干净,也没敢告诉任何人。回家之后,马淑华把这事跟爱人说了,邵嘉有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买来烧鸡补身体。就这样,吐血第二天马淑华依旧正常演出,在那一年的时间里,她在天津所有剧场都演出一遍,三百多场一场没落下。“你就是‘戏魔’。”邵嘉有对马淑华说。
& &#9679;悲喜剧交错上演
  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淑华推出了她的代表作品《杜十娘》,她如泣如诉的唱腔,以喜代悲、悲喜交加的演绎,使得杜十娘这个人物鲜活起来,观众甚至给予其“天下第一娘”的赞誉。在演出《杨三姐告状》(刘派)时,她在华北戏院连演百场,场场爆满。但也就是在这期间,马淑华因为皮肤对油彩过敏,脸上开始起小疙瘩,刺痒难忍。画上妆后,为了避免妆容受到影响,她就用指甲去按压痒的地方,上台后就完全靠意志力忍受了。坚持演完“杨三姐”后,马淑华去医院进行皮肤治疗,结果在做身体检查时,竟然发现体内出现囊肿,医生要求她立刻做手术。
  在身体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病痛折磨的时候,马淑华依旧没放弃舞台。刚做完手术、腹部还绑着绷带时,马淑华接受了演出七场《杜十娘》的任务,唱完后紧接着又开始排演《闺女大了》。由于手术伤了元气并未完全恢复,大量紧张的演出工作使得她用嗓过度,导致声带出血。“我在台上唱着唱着嗓子都没声音了,最后发出来的声音都是嘶哑的,但就这样观众也没退场,直到我跟着音乐勉强把戏唱完,他们才离开,这让我很感动。”马淑华说。
  嗓子对戏曲演员来说关系到艺术生命存亡,面对嗓子坏掉,马淑华虽然痛苦、伤心,甚至为此落泪,但是她从来没想过以后不能再唱戏。她一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自己就在家里跟着音乐伴奏带练唱,从低调门开始一点点练习,经过三年的时间,她终于把嗓子又练回来了。“我的嗓子甚至比以前还好,因为我在练习时会更注重唱戏的技巧,也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嗓子的发声,把它的优势发挥到最佳。而且我还花时间去学习新派、爱派的特色,在继续发扬刘派的同时,融众家之长,把戏唱到更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淑华凭借着《杜十娘》和《村南柳》这两出戏的精彩表现,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戏曲梅花奖。
  2000年初,马淑华带领评剧院青年团在山东九县一市进行演出。当时条件特别辛苦,住处极其简陋,因为带的行李比较少,又是寒冬腊月,马淑华患上了感冒。一开始她并未注意病情,因为感冒后还继续演出是家常便饭。巡演到山东陵县时,马淑华开始发烧,身体实在承受不住的她请了两天假回津看病。医生说是高烧,必须当天退烧才行。因为当时剧团已预告了马淑华演出的剧目,观众对此相当期盼,所以她绝对不能停演。于是,看完病她便带着医生开的汤药赶回山东继续演出。等完成一个多月的巡演回来,马淑华突然感觉不对,自己走路时走着走着就跑偏。回到家躺到床上,马淑华手脚冰凉,甚至都起不了床,爱人邵嘉有赶忙给大夫打电话,大夫赶来一号脉说:“送医院!她这是脑栓塞!”家人吓坏了,立刻把马淑华送到医院,经过五天时间的治疗,马淑华转危为安,奇迹般地开始康复。身体恢复后的马淑华知道,观众一直关心着她、惦记着她,她只能用精彩的演出回报等待她归来的观众朋友。
  &#9679;话点滴师徒情、夫妻情
  除了演出,马淑华把教学当成自己的事业。她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指导学生唱戏,学生知道她家住在哪里,就直接找上门要老师给排戏、讲戏,每天早中晚三班学生上门来学习,马淑华忙得不亦乐乎。家里地方小,马淑华就把床立起来,让学生有地方练习。
  退休以后,马淑华把全部精力放到学生身上,虽然一直有人邀请马淑华演出,但是她都婉言拒绝,她说自己有很多学生,要给她们让出一条路来,如果自己继续演下去,孩子们的机会就少了。
  谈到自己的学生,马淑华如数家珍。王云珠是评剧界近几年备受瞩目的新秀,也是马淑华2008年正式收入门下的徒弟。提及爱徒,马淑华赞不绝口:“王云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戏曲演员,她为人低调、实在,嗓音条件也很适合学习刘派。我教了她7年,她通过努力慢慢提升、磨练自己。2009年,她在第五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上获得戏曲专业组金奖,还给我带回来了中华优秀艺术导师奖。”说到徒弟得奖,马淑华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甚至比自己拿了奖还开心。天津评剧院的青年演员马晗更是马淑华花了三年时间手把手教出来的,从气口怎么喘、音怎么找开始教起,马淑华唱一句,马晗学一句,仅仅通过三年学习,她就能精彩演绎《包公三勘蝴蝶梦》,这令很多人感到震惊。
  如今,马淑华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过年过节经常有学生来看望她。马淑华说:“能够受到观众喜爱、学生爱戴,我这一生很值得。”不过,在这一切值得的背后,马淑华不忘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她的爱人——邵嘉有。“嘉有是一级琴师,他板胡拉得特别棒,但是为了我和孩子,他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一切以我为重、为我让道,等到孩子独立,他才重新拿起自己的专业。”谈到爱人,马淑华感慨万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注意到,邵嘉有不停地为妻子忙前忙后,马淑华在回忆往事时,总有记不起的人物和时间,邵嘉有便在一旁随时提醒,最后他还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你看出来了吗?她离不开我,什么事都得问我。”夫妻相视一笑,温情瞬间溢满房间。
1.《杜十娘——闻听此言气闷闷》(马淑华、李丽华)
2.《杜十娘——这真是贫在街前无有人问》
3.《杜十娘——叫声妈妈你休要后悔》
4.《杜十娘——行舟》 (马淑华、赵斌)
5.《杜十娘——清晨梳妆天气寒》
6.《杜十娘——近前并坐手扶郎的肩》
7.《杜十娘——闻听此言大吃一惊》
8.《杜十娘——骂孙富》
9.《刘翠萍哭井——雁南飞》(反串爱派)
10.《包公三勘蝴蝶梦——倒树刨根》
<font COLOR="#.
《村南柳——春风染绿十里堤》
<font COLOR="#.《祥林嫂——日西下》
<font COLOR="#.《祥林嫂——洞房》(马淑华、王有才)
&马淑华视频集锦一:
&马淑华视频集锦二:
三.崔连润:评剧是我一生的追求
崔连润,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曾任天津评剧院副院长。她嗓音高亢明亮、音域宽阔,声腔委婉华丽、刚柔相济,在唱法上继承了传统的“大口落子”风格,又兼收诸多名家的演唱技巧,在行当上不拘一格,亦文亦武,曾四次获得文化部“优秀表演奖”和第九届、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以及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等。
&&#9679;成名正是少年时
  崔连润八岁学艺、九岁登台,十岁就与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鲜灵霞同台演出传统戏《卖子孙贤》、《大拾万金》,这对于并非出身在戏曲世家的她来说绝对是一种幸运。“我的父母很喜欢戏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我去戏院看戏。看到人家排戏我觉得很新鲜、很好玩,回家就自己照着镜子模仿练习,又唱又跳的。家人看到我如此痴迷戏曲很惊奇,觉得这孩子跟着了魔似的,还给我取了个外号叫‘小魔怔’。”
  看到孩子自己学戏还学得有模有样,父母便给崔连润请了一位评剧师傅,让她跟着老师专业系统地学戏。1958年,天津评剧院招学员,才刚刚八岁的崔连润凭借着优秀的表现和天赋被特招进了少年训练队,成为最小的学员。“我那时候因为年龄小,所以很讨哥哥姐姐们的喜欢,他们去老师家里一对一学戏的时候都喜欢带上我,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很多评剧大师像新翠霞、鲜灵霞、莲小君她们学过戏。”也许是在学戏时,崔连润给鲜灵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后来她演出《卖子孙贤》时要找演员演她的孩子,既要年龄小,又要能跟她唱同调,就找到了崔连润。“我那时候才八岁,什么都不懂,上了台也不知道紧张,剧中的娃娃生有大段的唱腔,我跟鲜灵霞对唱的时候一点儿不怯场,底下观众掌声不断。”在跟鲜灵霞合作演出两部戏后,崔连润成了名符其实的小童星。在外人看来,崔连润幸运得都要让人嫉妒了,但其实作为孩子,她付出了很多。“我们这一代评剧演员基本功很扎实,唱、念、做、打各项基本功都要掌握,练身形、毯子功都是京剧老师亲自教。白天一整天都在练功,一到晚上就去剧院观摩名角儿演出,看完之后就躲起来自己练。”崔连润说,自己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熏”出来的。
  1966年,崔连润随团到农村割麦子、到部队拉练都做过,虽然辛苦,但她仍放不下评剧,一直坚持着练功练声练唱。“那时候不让演出,我只能偷偷地练,有时候都躲到麦地里吊嗓子。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放弃了,但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有那种一股走到黑的劲头,从来没有中断过学戏、练功。所以,在恢复传统戏演出后,对我而言,评剧不是重新拾起来,而是从未离开。”
&   &#9679;艺术追求无止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8年,天津评剧院排演评剧版《花木兰》,扮演花木兰的演员需要具备全面的基本功,更需要演员以高超的技艺塑造花木兰的女扮男装、亦文亦武的英雄形象。崔连润凭借着多年来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和优异的天赋被选为花木兰的扮演者,后来她才从剧院领导那得知,原来这出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虽然幸运地接下这个角色,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演过武戏的崔连润来说,距离能文能武的花木兰还是有些距离,为此,她开始了艰苦的练习。“演出之前的排练经历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必须要把武戏重新学习一遍,包括马鞭枪、对剑、三八大刀、巡营,每天早中晚三遍功。当时又是三伏天,天气很热,从开始排练到演出结束,我的体重从一百零几斤降到八十多斤。过去的剧场不像现在有空调,那时候就是弄一缸冰,上面挂个电扇对着吹,散热效果很差。为了演武戏时功架好看,我需要在身上绑一件袄,相当于衣服里面又穿了个不带袖子的棉坎肩,特别热。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演出一场戏要换两件衣服,衣服脱下来一拧全身汗水,有时候脖子里捂得都是痱子。”
&&&&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崔连润以优美流畅的声腔、飒爽的舞姿,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大获成功,剧场连续三个月四十场演出,场场爆满,有的观众甚至反复排长队买票连着看很多遍。天津电视台趁《花木兰》火爆津城之际,按照电影的拍摄手法将其拍摄成一部舞台艺术片,1978年由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播放后引起轰动,崔连润塑造的评剧花木兰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这部艺术片成为当时评剧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称其“评剧翻身大戏。”
&&&&&经过长期舞台实践与艺术积累,崔连润认真总结、潜心研究,广吸博纳、充实提高,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探索。在排练“鲜派”代表剧目《回杯记》中,她重点学习“鲜派”独特的头腔、胸腔共鸣,掌握用气技巧,把握住“鲜派”的行腔规律。在保留“鲜派”特色的同时,发挥自己高亢、纯正的声音条件,根据人物情绪需要,以新的演唱方法进行润色。“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成长,我需要把各种角色带有的性格情绪融入唱腔和表演中。例如为了表现剧中少女的思夫心境,我采用了俏丽的装饰音和轻美的颤音,体现少女的活泼可人。同时在‘鲜派’特色音形‘大跳滑音’和‘哭迷子’无限延长的行腔中,为求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内心变化,调整节奏,我融入了‘懒音’,控制了‘滑音’,以此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在表演上我还学习借鉴姊妹艺术,运用了手绢、扇子、水袖、滑步、搓步等技巧表现剧中人物行为,让不同年龄、不同心情下的王玉姐性格更加丰满突出。”
&&&&在崔连润和编剧、导演、设计部门的共同实践创作下,《回杯记》几经修改的剧本更加精炼,人物更加丰满,表演更加生动,音乐更加丰富,舞台更加亮丽,全剧也更加完整,成为“鲜派”流传作品中最为完整的一部。在1993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中,《回杯记》荣获“优秀表演奖”多个奖项,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曲润海还为其赋诗一首:“十七台戏你压轴,掌声好声充满楼,更加琴师情激荡,锦城服了‘玉姐’喉。”崔连润更是凭借主演此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殊荣。
&&#9679;带领评剧走市场
&&&&《狗不理传奇》是崔连润在评剧艺术上日趋成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勇挑重担、敢于冒险让评剧艺术走向市场的经典作品,她也成为了天津市戏曲院团第一个剧目制作人和演出经纪人。“《狗不理传奇》对我而言不单是一部塑造人物的作品,它更是我独立运作、将戏曲艺术市场化的尝试和经历。当时组建《狗不理传奇》剧目工作室,市文化局、评剧院和我个人分别投资,完全按市场运行机制排演这部剧,戏演得好坏、赚钱与否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和压力。那时候,我们在天津所有剧场都演了一遍,还走出天津,足迹遍布半个中国。我们对剧本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希望把一部津味十足、天津评剧韵味十足的作品献给全国观众。”《狗不理传奇》这部花费了崔连润大量心血的作品最终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下演出百场纪录,崔连润也以突出的艺术成就荣获二度“梅花奖”。
&&&&2006年从天津评剧院退休后,崔连润成立了自己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室,并和天津著名剧作家赵大民编剧合作,精心打造了集戏曲化、个性化、评剧化为一体的评剧《雷雨》。该剧汇聚了京、津、沈三地评剧名家谷文月、刘萍、王有才、徐培成、李惟铨等人,也因为是跨省市、地区的多位评剧名家、多种评剧流派,在同一舞台上演出的新探索、新突破,而引起戏剧界的广泛关注。崔连润告诉记者:“很多人问我,把这么多不同流派的名家汇集到一出剧中,会不会不够协调,我觉得,《雷雨》这部作品人物众多,性格不一,适合不同流派演绎,再加上我们有行业中的实力派专家李凤阁、刘文田、李娟文、董生等人对唱腔、音乐精心设计,调式、板式协调使用,使得各流派相融一体,所以整部作品和谐而又有创新性,得到各方的肯定。”
&&&&在评剧版《雷雨》中,崔连润出演繁漪一角。本来已经身兼数职、负责主导整部戏曲的她不愿再出演角色,但是禁不住编剧、导演、剧中主要演员的要求,只能“披甲上阵”了。“繁漪这个人物性格复杂,我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希望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繁漪是个为人怜悯的女人,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追求爱情、渴望真情,但现实不允许,所以要在矛盾中展示她的心理状态。为了准确表达这种情绪,我们采取了唐山影调、融入评剧声腔,并在处理上增加一些趣味性,演出起来效果挺好,观众也认可了。”对于自己塑造的繁漪这个人物,虽然专家和观众都给首肯,但崔连润表示自己还不是十分满意,在接下来的演出中,她将继续完善对人物的创作,力争达到完美。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在评剧艺术的舞台上已经发光发热了五十多年的崔连润依旧充满热情,“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矢志不移,对倾心挚爱的戏曲艺术永远不懈追求。”
1.《井台会——下离井台用目观瞧》
<font COLOR="#.《花魁——众位姐妹莫要心酸》
<font COLOR="#.《狗不理传奇——青竹有志节节窜》
<font COLOR="#.《狗不理传奇——夸包子》
5.《花木兰——夜更深观敌情》
<font COLOR="#.《花木兰——投军救帅》
<font COLOR="#.《花木兰——当窗对镜理云鬓》
<font COLOR="#.《花木兰——阵前的花将军就是末将》《彩唱》
<font COLOR="#.《花木兰——阵前的花将军就是末将》(清唱)
10.《回杯记——思夫》
崔莲润视频集锦:
四.曾昭娟与评剧的不解之缘
&“我看似腊月松柏多坚韧,时时我孤立无依雁失群。我看似依然香艳若桃李,日日我严防蜜蜂与苍蝇……”在评剧《寄印传奇》中,冷月芳的独白唱出了细腻复杂的内心世界,她敢爱敢恨、执着追求的性格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冷月芳的扮演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天津评剧院副院长曾昭娟被记者问及自己与饰演过的哪个角色最像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冷月芳。”
&#9679;为评剧而生  曾昭娟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一个传统家庭,祖辈上没有一个人唱戏。父亲希望女儿能够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医生,打小就是乖乖女的曾昭娟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以后会从事医生以外的行业。1981年,汉沽评剧团要招评剧演员,在门口贴出招聘启事。因为喜欢表演,渴望在舞台上一展粉墨人生,曾昭娟鬼使神差地不知哪来一股勇气,偷出家里的户口本便去报了名。
  面试的时候,曾昭娟根本不知道评剧为何物,便在现场演唱了电影《第二次握手》的插曲《怎能忘怀》。曾昭娟一开口唱歌,便把当时的老师给惊着了,一曲下来,评委老师一致认定这是个唱评剧的好苗子,团里要定了。随后老师便去拜访曾昭娟的家长,当时家人对曾昭娟报名评剧团的事一无所知,家里顿时闹得天翻地覆。但是,父亲的强烈反对也未能改变女儿学评剧的想法。十五岁,曾昭娟开始了她的评剧生涯。
  戏曲演员练功的艰辛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外出喊嗓子,然后练身段、练毯子功,学唱腔唱段,到很晚才结束。毯子功要经常进行翻、腾、扑、跌、滚、摔等各种形式的训练,所受的都是皮肉之苦,为此曾昭娟的胳膊、腿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有时候磕破流血、疼到哭出来,但是她从不当人面哭,因为她早已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做最好的演员,让亲人以自己为荣!
  天赋异禀的曾昭娟扮相俊美,嗓音纯正,音域宽广,高音区尤为出色,很快在团里崭露头角,十六岁登上舞台便一鸣惊人。曾昭娟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登台唱的是《朱痕记》,上台之前紧张不安的心情在第一次听到观众的掌声后便平静下来。演出结束,很多人兴奋地表示,汉沽评剧团要出个大演员了。在随后的几年里,曾昭娟上山下乡到处演出,更凭借在《狸猫换太子》、《珍珠案》中的精彩表演获首届天津戏剧节优秀青年演员等奖项。
  &#9679;为评剧而伤  1987年,曾昭娟在天津评剧界已小有名气,恰逢著名评剧大师、花派创始人花淑兰想在华北地区寻觅学生,有人便向她推荐了曾昭娟。花淑兰特意来到长城影剧院观看曾昭娟的演出,听到曾昭娟的演唱后,花淑兰满心欢喜当即决定收其为徒。花淑兰很喜欢这个徒弟,经常带着曾昭娟到全国各地唱戏,慢慢地,观众认可了曾昭娟的表演,并称其为“小花淑兰”。
  1990年,曾昭娟被调入名家荟萃的天津评剧院,在此期间,她先后排练演出了《谢瑶环》、《三关明月》、《凤阳情》、《东虹日头西虹雨》等优秀剧目,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尤其在第二、三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演出中,她凭借《三关明月》中的萧太后和《凤阳情》中的马皇后技压群芳,一举夺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演员奖。就在曾昭娟的事业逐步走向巅峰之际,一场意外却让她痛彻心扉。
  2003年4月,奔波在《凤阳情》的演出、“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纪念活动”演出和中国戏剧学院研究生学习中的曾昭娟,由于超负荷的工作,身体承受巨大压力,在一次演出中不慎跌倒,造成左腿股骨颈骨折。医生说,这种病“十人九残”,院里领导找到天津骨科专家张铁良,恳请他为曾昭娟进行治疗。但是张教授说,他只能保证曾昭娟生活自理,舞台可能就要放弃了。听到这个情况,曾昭娟万念俱灰。
当时医生给了曾昭娟两个治疗方案,一个是保守治疗,慢慢恢复,不过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踮脚的姑娘”,另一种就是做大手术,将钢钉接到骨头里,承担有可能落下终生残疾的风险。曾昭娟思索良久,“舞台上从来没有踮脚的角色,如果我不能够放弃舞台,那我就不能够接受踮脚。既然我已经不能再登舞台,那么残废与踮脚对我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家人不肯在手术书上签字,那我就自己签吧。”
  就这样,在无人忍心签字的手术书上,曾昭娟签下自己的名字。幸运的是,她的手术很成功,在做完手术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曾昭娟便在两个男演员的搀扶下开始一瘸一拐地登台练唱。排练时,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到腿中的钢钉,疼痛折磨得曾昭娟一度想放弃。在经历心里的一番挣扎和肉体苦痛的折磨后,曾昭娟终于重新站到了舞台上。
  对于复出后的第一场演出,曾昭娟至今回想起来仍百感交集。“当时我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我没想到,自己还能重新回到舞台上。”说到这时,曾昭娟忍不住潸然泪下。当时曾昭娟的主治医生、护士也去看了她的首场复出演出,医护人员告诉曾昭娟,他们基本上没看戏,都在看她的腿。医生说,很难想象一个股骨颈骨折的演员还能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原来艺术竟然有着穿透生命的力量。
  &#9679;为评剧而活  “花淑兰老师告诉我,梅兰芳先生1953年赴朝慰问演出归来时,曾在锦州看过她演的《茶瓶计》,梅先生评价:‘京剧有个红娘,让荀慧生演活了,唱活了;评剧出了个小春红,让花淑兰演活了,唱活了。评剧大有希望。’我想,我要演活了谁,唱活了谁?”曾昭娟经常这样问自己。
  战胜伤痛后,曾昭娟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振翅飞翔,活跃在评剧舞台上。2004年,曾昭娟获第十一届文化部文化表演奖、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2006年,曾昭娟领衔主演的戏曲电视连续剧《凤阳情》获第二十六届电视剧“飞天奖”戏曲一等奖。2008年,曾昭娟凭借在《寄印传奇》中的出色表演,获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而她所有成绩的不断取得,源于她不懈的努力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更源于她对“演活”角色的寻找。
  “继承和传承,对艺术的发扬有一定局限性。花淑兰老师的嗓音、外形造就了花派艺术的经典,虽然我跟老师学戏有相通的地方,也得到很多观众认可,但我不是她,靠单纯的模仿是无法展现艺术的魅力的。在这个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我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发挥我所有的潜能,去创作完全属于我的角色。”曾昭娟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演活”角色的真谛,由此也开始了她“三出戏”的“三个跨越”。
  出演由梁波和戴英禄合写的《三关明月》,是曾昭娟迈出独立创作的第一步。在这部戏中,编剧为了给曾昭娟量身打造萧太后的角色形象,对剧本进行了大量修改。老师也不再对曾昭娟进行一招一式的指导,而是让她自己去创作、去展现这个人物。“《三关明月》是我独立创造的第一个作品,是我艺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曾昭娟说。
  因为在《三关明月》中饰演的还是青衣,与自己以前的表演很像,曾昭娟觉得不太满足,想要更大的突破。于是她给全国知名女导演张曼君送了很多作品,但因为各种原因被否决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寻觅,有一天张导突然给曾昭娟打来电话,说以描写“马大脚”马秀英为题材的《凤阳情》特别适合她来演。在这部戏中,除了后半场封后的部分属于曾昭娟的本行青衣正旦,整部戏中融合了花旦、武旦、泼辣旦、老旦等各种行当,这是她从来没有表演过的。看完剧本,曾昭娟内心忐忑不安,她不知自己能否把这个角色演好,但导演告诉她:“演员要创造角色、塑造角色,必须在更大的空间里寻找空白,只有突破了这个空白,才能真正体会创作的自由。”导演的鼓励让曾昭娟重拾信心,她开始了自己艺术道路的一番新尝试。
&&&《凤阳情》的演出很成功,观众为曾昭娟塑造的全新角色报以无比热烈的掌声。“通过这部戏曲,曾昭娟从单纯的演员,初步跃上了评剧表演艺术家的行列。”戏剧评剧家康式昭评价。如果说《凤阳情》的舞台风格是平民的、通俗的,那么《寄印传奇》则更多表现人物的心理和寓意。曾昭娟外冷内热的表演将人物复杂深刻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加映衬出人性的善良与丑恶。有观众评价,《寄印传奇》中的冷月芳与曾昭娟融为一体了。
&&&&从《三关明月》的自在,到《凤阳情》的自觉,再到《寄印传奇》的自由,曾昭娟通过一步步对表演追求的转变,完成了对“演活”角色的寻找。她表示:“在接下来的作品中,我依旧会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以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继续追寻创作下去。我此生就是为评剧这一件事而来,将这一件事做好,我也就不枉此生了。”
1.《戴诺——人常说景颇山上云雾多》
<font COLOR="#.《半把剪刀——我金娥好比无舵舟》
<font COLOR="#.《凤阳情——转眼间十八个春夏秋冬》
<font COLOR="#.《梅香——日落西山近黄昏》
<font COLOR="#.《相思树——以强势独霸称雄》
<font COLOR="#.《花魁——众位姐妹》
<font COLOR="#.《绣鞋记——句句实言不敢胡诌》
曾昭娟视频集锦:
五.赵斌:用心唱出评剧梦想
&&天津评剧院著名演员赵斌是评剧小生行当里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他嗓音清脆明亮、扮相英俊潇洒、表演能文能武,从艺三十多年来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先后凭借在《回杯记》、《三关明月》、《凤阳情》、《周仁献嫂》、《朱痕记》中的精彩表演,获得文化部优秀表演奖,第二、三届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以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荣誉称号。
&#9679;戏多不压身&
时刻准备着&&&&&
赵斌打小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经常跟着校宣传队排戏演出,不过因为那时候接触到的只有八个样板戏之类的剧目,所以喜欢上京剧的他根本不知评剧为何物。后来,天津戏曲学校到赵斌所在小学招收学生,老师知道赵斌嗓子好、唱戏不错,便把他从课堂上叫了出去,让他给戏校的老师唱几句。赵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听到老师让唱戏,他便唱了段京剧。谁知这是戏校的评剧班招生,老师觉得赵斌的外形和嗓音条件非常不错,便要下了他。就这样,本来奔着京剧去的赵斌,误打误撞走上了评剧的道路。
  初进戏校学习的人一般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练功过程,赵斌也不例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跑步、踢腿、拿顶,当时赵斌他们一批学生经常要从津塘公路跑到二宫,夏天还好,冬天要是遇上大顶风跑步,可算是受大罪了。除此之外,学校还把一批先天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聚到一起,组成三结合班——舞体戏,就是舞蹈、体育、戏曲结合班。这个班里的学生不仅要学唱戏曲,还要练体操、学舞蹈,放到现在来说,就是要全面发展。就这样在戏校进行了五年的学习、锻炼,1977年,赵斌因在毕业汇演中表现优秀,被分配到了天津评剧院。
那时候刚刚恢复传统戏演出,赵斌幸运地排演了《杜十娘》、《秦香莲》、《花木兰》这三出天津最有影响力的评剧大戏。李秀云、马淑华、崔连润等多位评剧前辈的帮助让年轻的赵斌受益匪浅,而他也紧紧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无论演哪出戏、无论出演什么角色,他都会在一旁认真观摩学习,很多戏自己都学会了。“当时一场演出费是两毛钱,我一个月能拿到六块钱,一个月演三十多场,几乎天天都没歇过。而且那时候我也挺单纯的,想着既然做了评剧这行,就要做好,脑子里除了戏就没别的,空闲时候也一直在学戏。后来领导知道我好学,在排新戏时无论有没有我的角色,都会让院里出完剧本后给我一本。”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2年,火爆津城的评剧《闺女大了》应邀到全国各地演出。不料其中一个男演员意外受伤,无法继续演出了。事态紧急,必须有合适且熟悉这部戏的演员顶上,院领导这时想到了赵斌。“《闺女大了》这戏你会吗?”领导问到。赵斌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出演这部戏,但是好学的他在拿到剧本后还是很认真地学习了,所以他轻松地回答道:“会啊。”领导一听:“行了,就他了”,马上安排赵斌进入排练。虽然之前学过这出戏,但是为了准备充分,赵斌还是在拿到剧本的第一时间,拉着同是评剧演员的爱人跟他一起对词、排练,三天就把这出戏给赶了出来,紧接着就在延安影剧院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我把自己的一切都准备好,有了机会,我就上。《闺女大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被我赶上了,领导、观众看到你的表现不错,便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戏路也就慢慢拓宽了。”
  &#9679;能文亦能武勇摘梅花奖&&&&&
1982年,凭借在《双下山》中的优秀表现,年仅21岁的赵斌便获得了天津文艺新人月新秀奖,这部戏的三花脸形象也让他突破了小生路线的限制。1993年,赵斌与评剧名家崔连润一起合作主演《回杯记》。评剧界有句俗话说“男怕‘回杯(《回杯记》)’女怕‘开店(《马寡妇开店》)’,由此可见这出戏对于男演员之难,但赵斌硬是以出众的嗓音和扎实的基本功,把握住了戏中大段的唱词和繁难的唱腔,将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一举夺得1993年文化部优秀表演奖。
评剧一直以旦角为主,这让很多优秀的男演员难有突破发展。1997年,为提升小生在评剧中的地位,也为了充分发挥赵斌的艺术天赋,天津评剧院为其量身定做了以小生为主演的评剧《周仁献嫂》。这部戏改编自京剧作品,赵斌出演舍己救人、大义凛然的主人公周仁。在剧中,赵斌不仅有大量唱词和变化多端的唱腔发挥,还有翻、打、扑、跌等高难度的武戏。这场演下来,能文能武的赵斌不仅展示了其在唱念做打方面的深厚功力,更为其小生的戏路开拓出一个新的空间,让他受益良多。
2002年,赵斌出演评剧《凤阳情》。谈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赵斌表示:“我在这部戏中饰演朱元璋,从年轻演到年老,年龄跨度非常大。但正因为这样,我的表演也更加丰富,通过把握各个时期人物的不同个性,以合适的演唱技巧表现人物的性格变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提升。”为了能够演好这个角色,赵斌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不分昼夜、不辞辛苦。不过,也正是因为过于劳累,本来胃就不好的赵斌更是被胃疼折磨得痛苦不已。“《凤阳情》的演出队伍庞大,如果我歇了,大家都得歇着,所以我只能忍。到后来严重时不得不去医院做了胃息肉切除手术,但第二天又投入到排戏中去,就这样撑到演出结束。”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专业的工作态度,赵斌没落下一场戏,精彩的表现也使他获得了第三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4年12月,赵斌在中国评剧院大剧院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他一人主演的《周仁献嫂》、《凤阳情》、《朱痕记》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誉,并一举夺得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他也成为天津评剧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此奖项的男演员。
2005年,正处于事业高峰期的赵斌因为严重的胃病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心爱的评剧舞台。刚开始时,赵斌从心底里还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有一回我回剧院办事,刚好看到舞台上在演出我主演过的《凤阳情》,看着看着我心里就难过起来,眼泪都快出来了,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再去剧院了。我害怕再勾起回忆,害怕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我实在是太想念舞台了。”赵斌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唏嘘不已。为了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赵斌在生病期间报了钢琴学习班,闲着没事时就弹弹钢琴,放松自己。“但是钢琴还没练到一定水平,我就没时间继续练下去了,因为在身体刚恢复一些时,我就复出舞台了。”赵斌笑着说道。
&#9679;背后多支持 心中怀感恩
赵斌复出后的第一场戏是《杨三姐告状》,由于身体刚刚恢复,他在该剧中饰演只有一句唱词的高小三,当赵斌唱完那仅有的一句唱词时,“哗”的一下掌声就起来了,一些不认识赵斌的年轻观众有些纳闷,怎么这一句唱词也能给好?有人就告诉他们这是评剧院的著名演员赵斌,他们才恍然大悟。
“生了这场大病,让我看透很多东西,也看淡很多东西。名利都是过眼云烟,只有观众的认可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收获。虽然只是出演一个小角色,但是我却看到了观众对我的期待和支持,这也成为我继续唱下去的动力。”赵斌为了回馈观众的热情和鼓励,2007年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了《金声玉振莲花魂——赵斌评剧生腔艺术演唱会》,评剧艺术家李福安、谷文月、刘萍、李秀云、崔连润、赵如意、韩学门、刘秀荣等鼎力支持,登台献唱。让赵斌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演出相当火爆,门票全部售罄,甚至连门口的票贩子都跟他说:“赵老师,您这演出太火了,我都没弄到票。”面对全场给予热烈掌声的观众,赵斌热泪盈眶,唱第一段时哽咽地几乎唱不下去,他说:“对于喜爱我的戏迷朋友,我无以为报,只能用饱含真心的演出来回报他们。观众爱听,我就多唱。”马不停蹄忙着演出的赵斌,最近正在进行评剧名家舞台版《雷雨》的排练工作,他希望在接下来的唐山群众文化艺术节中给戏迷朋友带来一场精彩表演。
除了观众的支持,赵斌对于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和支持,也是无以为谢。赵斌的爱人也是评剧演员,因为从事的是同一行业,所以她非常理解赵斌的工作。为了赵斌,她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尽量减少自己的工作量,照顾家庭。赵斌因为胃的状况一直不太好,所以要经常吃保养品,妻子为了节省开支,不买衣服,也不买化妆品,把钱省出来都为赵斌买养胃的药。“家里的事情都是妻子在操持着,照顾孩子,孝敬父母,她把整个家都担了起来。”谈到这些,赵斌饱含感动。
对于孩子,赵斌也觉得很亏欠。因为夫妻俩人工作忙,没有什么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孩子小时候都是爷爷奶奶照顾着,不过这也让他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说到这时,赵斌讲了儿子的一个小故事:儿子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要求学生默写字词,这就需要孩子提前在家练习。因为家里经常没人,有时候爷爷奶奶又帮不上忙,孩子便就用录音机把自己念的词语录下来,然后再听着自己的录音默写。撞见这个情况的赵斌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让他欣慰的是,孩子学习一向自觉,成绩也相当优秀,十五岁时便获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了。“我可能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是我很庆幸有一个好妻子、好儿子。”说完这话,赵斌笑得一脸幸福。
1.《无双传——曲江池》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回杯记——园会》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三关明月——我确是杨家逆子杨四郎》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朱痕记——望坟台》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谢瑶环——得遇知音情意相投》
6.《杜十娘—行舟》(马淑华、赵斌)
7.《朱痕记—翻山越岭》
8.《半把剪刀—你虽非曹娥是金娥》(曾昭娟、赵斌)
9.《凤阳情—穿龙袍登龙位》
10.戏曲采风:赵斌个人演唱会
赵斌唱腔集锦:
&&&&&&&&&&&&&&&&&&&&&&&&&&&&&&&&&&&
&&&&&&&&&&&&&&&
文字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记者李新蕊;视频剪辑、合成“青山绿水”(京评梆越)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老根大舞台演出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