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派出56人参加趣味运动会器材价格,派多少人去搬器材?派一部分人去搬器材、场上还剩44人、来了5位裁判员、

中小学场地器材_设施配备标准研究实验总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小学场地器材_设施配备标准研究实验总报告
场​地​器​材​开​发​利​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介绍1-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介绍1-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来自子话题:
我来硬答了。&br&作为一个口琴手,玩的是小众乐器,所以专门的口琴曲比较少,&br&我就说说虽然是给别的乐器写的曲子,但是有比较出名的口琴版本的吧。&br&用口琴吹别的乐器的曲子的话,他们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旋律我们可就费了大劲了&br&&br&我所听过的最难的用口琴演奏的曲子是这首小号版本的《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eeda83f37e2b1fd8c71c9ad/p_2.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半音阶口琴 - Franz Chmel - Variations on Carnival of Venice&/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Z0xRHvzfMLc/?resourceId=_02_99&/div&
&/div&&/div&&br&想知道为什么这首曲子对口琴难请直接拖到七分钟……&br&一度有人以为这首作品口琴是吹不了的,就算给他听录音他也以为是后期合成出来的&br&知道这个视频出来……
我来硬答了。作为一个口琴手,玩的是小众乐器,所以专门的口琴曲比较少,我就说说虽然是给别的乐器写的曲子,但是有比较出名的口琴版本的吧。用口琴吹别的乐器的曲子的话,他们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旋律我们可就费了大劲了我所听过的最难的用口琴演奏的曲子是…
来自子话题:
“1.钢琴原本就业面窄,读了硕士之后高不成低不就。进大学当专业老师难进也是要各种关系,中学不愿去的这种局面。&br&2.担心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女孩子最宝贵的年龄都在读书,出来就24周岁快25了直接过渡到剩女。&br&3.家庭经济小康,这两所学校两年读下来加生活费等等怎么也要80w。所以也会给他们带来比较重的负担。”&br&&br&1,美国的音乐硕士的确高不成低不就。钢琴硕士毕业,在美国,最好的工作估计只有琴行和培训学校老师了。想进大学一定要博士学位。而且音乐专业的教职其实竞争很大。如果回国的话,运气好,进一线城市的很一般的大学也是可以的,二三线城市你要想去,差不多也可以。但是硕士学位,入职百分之百最高是讲师。你在外国读个硕士,跟国内的那些二三流综合型大学师范大学的钢琴硕士理论上是同等对待的,所以从投入产出比来说,好像不是很划算。当然如果你觉得愿意接受这种待遇,那也可以。否则的话,要不考虑一口气把博士读完再考虑工作的事,要不慎重考虑下要不要出国。&br&&br&2,我很讨厌剩女的说法。男人这么评价女人,是对你们的侮辱和歧视,你们不去反对这种称呼,还很习惯地这么自己称呼自己。既然自己都这么接受这种无形的歧视,那别人还用说什么呢。另外,“女孩子最宝贵的年龄都在读书”,这有什么不好的呢?你觉得最宝贵的年龄应该用来做什么?享受生活?如果你觉得出国留学读书不算是一种享受生活,那真的要慎重考虑下要不要出国了。如果你担心自己读完没人要,想要结婚生子的安稳生活,还是不要出国算了。如果你觉得赶紧把自己嫁出去比你问题描述里的那一条条想出国留学的原因和目标更重要,也不要出国算了。当然我这不是在指责,只是试图告诉你,你自己内心要想通,嫁人然后过平凡的生活,和出国留学但生活短时间内不稳定,你到底更想要哪个。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能想通,没有人能替你作决定。&br&&br&3,尽量把专业弄好,英语弄好,&b&把钢伴和视奏弄好&/b&。去了以后,尽量去申一些奖学金和助教或者钢伴的工作。如果可以转成半奖,那学费生活费的花销可以减一半以上。另外,如果想省钱,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些中小城市的学校呢?你申的这两所学校,音乐表演专业也不算特别出色,相比之下,很多中小城市的公立学校的音乐专业比这两所有名多了。去这些学校,不仅学费便宜一些,生活费也会省很多。
“1.钢琴原本就业面窄,读了硕士之后高不成低不就。进大学当专业老师难进也是要各种关系,中学不愿去的这种局面。2.担心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女孩子最宝贵的年龄都在读书,出来就24周岁快25了直接过渡到剩女。3.家庭经济小康,这两所学校两年读下来加生活费等…
来自子话题:
卸腰。&br&&br&既然它敢说包教会五首,那就这五首吧:&br&贝多芬《32变奏曲》&br&李斯特《钟》&br&勃拉姆斯《B小调狂想曲》op. 79&br&斯托克豪森 &i&Klavierstucke &/i&任意一首&br&约翰·亚当斯《中国门》&br&&br&&br&————————————&br&&br&更新:&br&李博士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竟然没有附上自己的钢琴作品,真是意外啊。
卸腰。既然它敢说包教会五首,那就这五首吧:贝多芬《32变奏曲》李斯特《钟》勃拉姆斯《B小调狂想曲》op. 79斯托克豪森 Klavierstucke 任意一首约翰·亚当斯《中国门》————————————更新:李博士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竟然没有附上自己的钢琴作品,…
来自子话题:
&blockquote&&/blockquote&梁静茹跟宋祖英都唱过《茉莉花》,但感觉明显不同。朗朗跟李云迪肯定都学过《致爱丽丝》,但肯定两个人的琴声感觉也大不相同。张大千说不定也画过鸡蛋,但明显他的风格跟达尔文各领风骚。&br&&br&艺术的美,在于不同的演绎。同样的《白蛇传》,唱了几百年,人们仍是津津乐道,听的不仅仅是一字不落的戏文,更是风生水起的演绎。&br&&br&&b&一字不落,机器可以;风生水起,机器可以吗?&/b&&br&&br&不同的演员可以有不同的自己的独特的演绎方式,甚至是跟剧本有所出入的表演方式,可机器能吗?&br&&br&机器怎么会懂人的感情?诚然机器可以完全「程序正确」地展示艺术,可艺术从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啊。反而太过端正了,倒没了韵致与&b&情趣&/b&。&br&&br&&b&人们欣赏艺术,而不是欣赏数学。因为人们在欣赏美,而不是在欣赏真理。&/b&&br&&br&&blockquote&他的耳语呵出的气拂在耳边又酥又痒:「嬛嬛的字,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br&&br&我别过头吃吃而笑:「哪里有这样好,皇后能左右手同时书写,嬛嬛自愧不如。」&br&&br&他淡淡出神,只是一笑带过,「皇后的字是好的,只是&u&太过端正反而失了韵致&/u&。」&/blockquote&
梁静茹跟宋祖英都唱过《茉莉花》,但感觉明显不同。朗朗跟李云迪肯定都学过《致爱丽丝》,但肯定两个人的琴声感觉也大不相同。张大千说不定也画过鸡蛋,但明显他的风格跟达尔文各领风骚。艺术的美,在于不同的演绎。同样的《白蛇传》,唱了几百年,人们仍是…
来自子话题:
我突然想起在威尼斯乘的贡多拉。&br&乘贡多拉沿河道给人划上那么一圈,沿途看看人家的阳台,和居民挥挥手,盯住桥上的贝壳发呆。。&br&现在偏偏有个人说,你们的旅途太痛苦啦!我要改变中国的旅游业!&br&然后叫游客们在本来乘船的地方瞥一眼就走,还说这样省时间省钱也不输逼格,反正可以回去跟人家说“我去过威尼斯了”嘛。&br&有的老头老太很高兴,确实是圆了一个旅游梦。之前没有玩过的人也很开心,至少我去过,我又不要什么深度游咯。我就是想要看一眼,这就是我认识中的旅游。&br&其实这样也没问题啊偏偏说自己那套东西也叫旅行。还特别高大上地宣称是什么英国皇家也来的路线,什么给您无与伦比的享受。&br&&br&如果想“改变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请学习音乐,再学习教育学,多思考思考什么叫音乐教育。如果想做个玩具,就不要再说什么“浸入式教学”和“让钢琴音乐成为你的母语”了。&br&这个东西弹出来的不叫音乐。音乐有三个因素:音高,音色,音量。通过这个“智能钢琴”只能实现谱面上“音高”的要求,而音色和音量都不能自如调节,更不用说对结构,和声的把握了。&br&(三千多的东西又不是知名厂商,就别说什么“无可比拟”了。这样的宣传是违法的谢谢)&br&&a href=&/people/benye& class=&internal&&叶滨&/a&说自己是因为想改变“中国音乐现状”而“发明”的这款“智能钢琴”(虽然同样的想法甚至同样的App和软件都看过很多了),但是看看几个买了的人的回答,都只是当玩具或者装逼工具。(忍不住吐槽楼下什么“比节奏大师难多了,一个小时才能跟上”,好好学琴一个小时也不用跟,全都是自己心里出来的音乐,而且即使没有琴也可以对妹子侃侃而谈风格和技法,逼格高多了好么。)评论里说给爸爸买了,只想也只会弹一首曲子,这不叫音乐教育。这不叫学钢琴。&br&&br&为什么我可以不看实物就可以下判断?&br&因为我学过二十年的钢琴,而且一直是跟音乐学院的老师学的,虽然没有考音乐学院的心思但是老师对我的要求从来不低。一个小节的东西给讲两个半小时是常有的事情。&br&只是在琴房里的关于音乐的书就有那么多,调性和声曲式和各种谱子不算。阁楼和卧室里更多的是关于音乐史,音乐哲学和演奏的书籍(包括强烈推荐的一批很便宜的大牛写的小册子),比琴房里的更多。&img src=&/7cfea7e2af1c63b5ee564a_b.jpg& data-rawwidth=&4352&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2& data-original=&/7cfea7e2af1c63b5ee564a_r.jpg&&&br&教了四年的钢琴,收费的不收费的,有基础没基础的,成人小孩都有。也给学校的钢琴课代过课。&br&这种所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就在知乎上都有类似的问题。&br&至少我知道,演奏不是&b&打地鼠&/b&。&br&打地鼠的思维方式是,看见一个地鼠,大脑意识到“这里有地鼠”,用锤子打,然后等下一只地鼠的出现。&br&这个过程中大脑不能也不应该预测下一只地鼠在何时何地出现。&br&这不是&b&音乐思维&/b&。请不要把这个过程称为“演奏”,称为“弹钢琴”。&br&想要演奏音乐,首先内心就必须听到即将奏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弹琴并不是按下对应的琴键发出声音。&br&&a href=&/projects/34495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ONE 壹枱智能钢琴 点名时间&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里可以看视频,31秒的时候字幕显示“智能跟弹”。&br&所谓的“跟”,就是提示,反应,做出动作的流程。&br&自己脑子里想的不是乐句,那么弹出来的东西也是破碎的声音。&br&如果说“这只是电钢琴,不需要管手型和动作的标准”,那么它吹嘘自己“顶级三角钢琴音色和键感”就是一个笑话了。因为真正的钢琴,这样弹出来的声音是完全不能入耳。&br&确实,“简单玩玩”能做到,但是“简单学学”和“陶冶情操“是做不到的。&br&学,至少要知道曲目的作者,风格,体裁,调式调性和结构。就拿卡农来说,有四个声部。这四个声部分别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特性,原来的配器是怎样的,我们在钢琴上怎样去一一模仿又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br&给我三百块我优惠一点给你上三个小时的课不仅能把这些讲清楚还能告诉你怎样练所有多声部的作品,巴洛克时期的触键是怎样的,品位是怎样的,为什么有这种品位,还能给你弹帕赫贝尔其它的作品,心情好了请你吃顿饭边吃边讲都有可能&br&更不用说老师和学生一人一个声部或者两个声部一起弹奏来体会不同声部之间的呼应和分离,爽死了好么。&br&去琴房租琴办张卡也很便宜,或者花3500买个电钢足够了。&br&&blockquote&弹钢琴和管风琴的人所受的训练要比弦乐管乐这些单声部乐器好得多,从一开始,键盘乐就要求人同时兼顾不同声部,注意它们之间的平衡和在音乐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不同的声部其实是灵魂的不同侧面。。。。&br&反复交手、把那些没配好打架和掉队的部分理顺了之后,对那些作曲家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有时候拉完琴,我们俩醍醐灌顶似地坐地上,互相看着:“怎么能写得那么好啊!” “就是啊,真是不可思议啊!” 。。。&br&自己拉着一个声部,听到身边的乐器在你音符的空缺中恰到好处地插进来,那些声部就是你自己内心的另外的侧面,和你自己负责的这个侧面同时鸣响,或唱和或争斗,真是神妙的感受。最奇妙的,比键盘乐器和无伴奏多声部独奏更奇妙的,是自己内心的其它侧面竟是由另外一个人发出声的,那个人既是他者,又似乎就是自己。&br&&a href=&/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奇妙的室内乐&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这才叫真正的音乐训练。&br&既然&a href=&/people/benye& class=&internal&&叶滨&/a&说到国外的音乐教育注重乐感,那么请问这款“只能钢琴”哪里注重培养乐感了?如果演奏者心中都没有“我要演奏出来一句句子,这里很美”的念头,而是“我看这里是红灯,左手按下去;哦那里亮了赶紧碰响它”,怎么可能培养乐感呢?&br&玩乐队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只多不少。首先演出时不能出岔子。即使是齐奏,出错了都会影响到他人;&br&第二,玩乐队更需要控制音色和音量的技能。合奏的时候要根据对方的进程而做出不同的反应。因为西方的音乐不是“最高的声部最响,第二次之,低声部最轻”的,而是主旋律轮流出现在不同声部(在重奏或者乐队演奏中就是不同的演奏者)中,那么就要求演奏者在“挑大梁”的音色音量和“当壁花”的音色音量要做出明显的对比,并且能够快速转换,因为往往这样的轮换就出现在同一小节。&br&泥煤的可视化五线谱,一份谱子拿在手上能看清楚有几个声部,能看清楚结构(只要一页页翻过去就知道),能知道句子的长度和走向。这样的瀑布图和提示灯只能知道“什么时候去碰什么键”,完全不能跟五线谱比好么。&br&我国的音乐教育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不是用一个游戏机就能解决的。那个答案里“只有两条路”也太可笑了。虽然十级八级的小孩多,但是触键对,思想对路的很少见。再说知乎上学钢琴的成人也很多好么!&br&顺便那些“维也纳演奏厅,英国音乐课堂浸入式教学法”真的很low,和八心八箭双卡双待一样。&br&还有这真不是“浸入式教学”!&b&不是给人看一个瀑布形的东西就能叫“浸入式教学”&/b&!&br&&br&最后,不懂音乐,不懂音乐教育的人就不要尝试发明什么“智能钢琴”了。给人看了只有笑话。&br&彩蛋一枚:草莓音乐节里玩的那个东西叫合成器,跟钢琴属于&b&两种乐器。&/b&
我突然想起在威尼斯乘的贡多拉。乘贡多拉沿河道给人划上那么一圈,沿途看看人家的阳台,和居民挥挥手,盯住桥上的贝壳发呆。。现在偏偏有个人说,你们的旅途太痛苦啦!我要改变中国的旅游业!然后叫游客们在本来乘船的地方瞥一眼就走,还说这样省时间省钱也…
来自子话题:
卸腰&br&&br&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最大的区别在于需不需要参照音。&br&&img src=&/bffa5a11605_b.jpg& data-rawwidth=&1373& data-rawheight=&18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73& data-original=&/bffa5a11605_r.jpg&&&br&我们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举例&br&&br&相对音感的听音方式是,先听出这个调的主音,然后根据这个音在这个调里是哪一级来听出音。&br&比如相对音感的人听到《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听到的是“”,在原谱的Eb大调里是这样,随便移到别的大调上听到的还是“”。&br&&br&而绝对音感的人听到的是“GGGEb
FFFD”换成Db大调来演奏,听到的就成了“FFFDb
EbEbEbC”&br&他们对音的感知直接来源于对频率对应的音高的反应,而不是与那个调的主音的关系。&br&&br&比如“在钢琴上弹一个音就能知道是哪个音”这个能力不管是具有绝对音感还是相对音感的人都可以做到。但是绝对音感的人不需要听任何参照的音就能直接反应出是什么音高,而相对音感的人需要一个参照音。先弹了一下标准音A4(440Hz),相对音感的人把它作为主音,听到了D3这个音的时候就会反应“哦这在A大调里是一个4或者fa”,于是推算出这是一个D。而绝对音感的人听到D的时候就直接知道这是一个D或者re,不需要和A进行比较。&br&&br&&b&不具备上面能力的人,请不要乱吹牛说自己有绝对音感。&/b&&br&&br&&br&欢迎关注我新开的专栏 &a href=&/musicalscience& class=&internal&&音乐中的科学 - 知乎专栏&/a&&br&&br&&br&【本人自日起写的答案与专栏,若需转载,请私信授权并按照每千字50元的标准收取稿费,有违必究】
卸腰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最大的区别在于需不需要参照音。我们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举例相对音感的听音方式是,先听出这个调的主音,然后根据这个音在这个调里是哪一级来听出音。比如相对音感的人听到《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听到…
来自子话题:
主要是吉他比钢琴便宜而已
主要是吉他比钢琴便宜而已
来自子话题:
中国传统的音乐,若不与西洋乐器合奏,想产生「宏大」之气象,的确很难,但并非没有。
&br&&br&前已有人说过,用&b&鼓&/b&,但鼓声宏大,若其余乐声暗淡,则几乎就成了鼓的独奏,故以鼓伴奏很难。
&br&&br&还有一种方式,便是使用&b&编钟&/b&。编钟起音迅速(撞击,所谓「钟声铿」),余音悠长(共振),低频部分丰富,最切题主要求。&br&&b&然而编钟之音色,又与西洋长号、圆号、大提琴有区别。&/b&&br& 钟声清越,有金石音。即便是低音,亦是如此,是所谓「乐者,清明象天」。对应到情绪上,易生肃穆之感。所谓宗庙之音,其穆穆然也。&br&&br&先前听过一个编钟的专辑,名叫《钟王-北京大钟寺钟磬乐团》,其中《霓裳羽衣曲》(月儿高)最得钟声精要。其声清越宏阔,穆穆然焉。 &br&&ul&&li&&a href=&/song/?spm=a1z1s.09997.25.kkOHN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霓棠羽衣曲-大钟寺钟磬乐团&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 然而这与众人所言之「宏大」不同。西人古典音乐,其宏大者&b&胜于势&/b&;中国音乐,其宏大者&b&胜于气&/b&,以其&b&千回百转而积气,积气以成宏阔之图景&/b&。窃觉其意味与《春江花月夜》(此指唐人诗篇)相同。曾与同学讨论此诗意味,当时我认为其为宏大之美,那位同学认为是精致之美。今日看来,皆不然也,是气韵之美也。是气也,气中含情,而有滋味(或即精致?),有空境,有宏大。
&br&&br&李泽厚说「中华文化是情本体之文化」,此言对于文教、政治,或待商榷,然而对于音乐,似是对的,所谓「乐者,由人心生也」。 &br&笛声清,清音动心,使人「魂悸以魄动」,若配之以鼓鼙、和之以西乐,则倍加精彩。如此曲后半段:&br&&ul&&li&&a href=&/song/2149785?spm=a1z1s.L2b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永远的长安 -程池&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ul&其以笛声动人心,以鼓、提琴为伴奏,是为「情本体」之音乐。亦有恢宏广大之意境。
&br&&br&若可自由运用西洋乐器,则华夏音乐可有大空间,大发展,亦是大自在。以个人之感受,西洋乐中,与华夏乐器相合者,有: &br&&ul&&li&提琴,其音色丰富,最善;&br&&/li&&li&长号、圆号之类,其可补中国音乐之缺失,善;&br&&/li&&li&定音鼓,其音似中国鼓鼙,亦善;&br&&/li&&li&三角铁、铃铛之类,其音与钟磬合,亦善。&br&&/li&&/ul& 至于其余乐器,则难以合奏,若吉他贝斯之类,其音&b&散&/b&,不宜;萨克斯,其音&b&媚&/b&,亦不宜;钢琴,其音&b&滑&/b&,难以掌控。
&br&&br&当今 New Age 音乐之中,运用东、西乐器最佳者,当属中、日两国音乐家。以个人之感受,喜多郎,为第一等(只以中西结合评价);神思者(S.E.N.S)次之;姬神再次之;久石让,少滋味,再次之。
喜多郎运用中国乐器,其最纯熟者,个人以为是《宋家皇朝》专辑。 &br&&ul&&li&&a href=&/album/170181?spm=a1z1s.10001.5.qpLIv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Soong Sisters-Kitaro&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ul& 其音沉郁刚健,似太史公气度。而其乐中含情,闻之泣下,又似宋人文章,真大手笔也。&br&&br&总而论之,中国乐器中,可直接产生「恢弘」气象者,有:编钟、鼓;以情胜而生气象者,有笛、二胡、箫、埙。如若运用得到,即便若古琴这般「和静清远」(《溪山琴况》语)之乐器,亦可有宏大之音。&br&&br&后补上数曲,以增感性之认知:&br&&br&&ul&&li&&a href=&/album/517092?spm=a1z1s..ZTRFb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忆故人—古曲专辑&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ul&&ol&&li&&a href=&/song/?spm=a1z1s..0.kufQA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潇湘水云&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a href=&/song/?spm=a1z1s..0.kufQA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华胥引&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ol&&ul&&li&&a href=&/song/3654303?spm=a1z1s.yuX4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秦王破阵乐 (编钟乐队与歌队)&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a href=&/song/?spm=a1z1s..0.x0wmg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霓裳羽衣(月儿高)-琵琶版&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
中国传统的音乐,若不与西洋乐器合奏,想产生「宏大」之气象,的确很难,但并非没有。
前已有人说过,用鼓,但鼓声宏大,若其余乐声暗淡,则几乎就成了鼓的独奏,故以鼓伴奏很难。
还有一种方式,便是使用编钟。编钟起音迅速(撞击,所谓「钟声铿」),余…
来自子话题:
来自子话题:
鲁宾斯坦回忆录上写到,他观看霍洛维茨的音乐会。音乐结束后,霍洛维茨下来对他说:哎呀这一场弹错了两个音。&br&鲁宾斯坦写到他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的想法: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富换来一场音乐会只弹错两个音。&br&&br&当然两个人都是绝对的大师。我只是想说,有的大师也有不少错音。你一个音都不错也不一定是大师。&br&&br&如劳伦斯李所说(抱歉打英文好麻烦),老霍晚年音乐会错音一大把一大把的。他那么对鲁宾斯坦说的确有装逼之嫌。估计鲁宾斯坦也是故意把这事儿写出来的——我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你在装逼。&br&这俩大师一直互相不太看得上——他们的不少粉丝也是如此。
鲁宾斯坦回忆录上写到,他观看霍洛维茨的音乐会。音乐结束后,霍洛维茨下来对他说:哎呀这一场弹错了两个音。鲁宾斯坦写到他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的想法: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富换来一场音乐会只弹错两个音。当然两个人都是绝对的大师。我只是想说,有的大师也有不…
来自子话题:
昨天又被禁言了。再下去我要到账号停用的地步了,所以可能会关评论。&br&&br&这是我第二次跨专业答题。思路跟一般本专业的非常不一样,多多包涵。&br&&br&&br&接下来是一大串超长篇大论,我先说结论:&br&&br&&b&对人而言,五线谱不是识别效率最高的乐谱表示方式&/b&&br&&br&&br&总论:&br&&br&&ul&&li&五线谱的&b&高效率和优越&/b&是建立在使用&b&传统钢琴键盘谱曲&演奏&/b&的前提下的。&br&&/li&&/ul&&br&&ul&&li&在使用传统钢琴键盘时候,五线谱和钢琴键盘实现了&u&&b&上下-音高——左右-琴键&/b&&/u&对应关系。&br&&/li&&/ul&&br&&ul&&li&在演奏吉他等乐器时,由于&b&五线谱没法与吉他六根弦产生对应,所以是低效率的&/b&&/li&&/ul&&br&&ul&&li&人声也是如此。人声往往单声部,无和弦。&b&直接看五线谱是低效率的&/b&。&/li&&/ul&&br&&b&因此:对于传统钢琴键盘来说,五线谱是高效率的,但不是最高效率的。&/b&&br&&br&&br&&b&不是最高效率的原因是以下两点:&/b&&br&&br&&br&其一:&br&&br&&br&&ul&&li&&b&传统钢琴键盘的高效与否是存疑的。&/b&&br&&/li&&/ul&&ol&&li&传统钢琴键盘的黑键分布使得不同调难以上手。举例:零基础者一周内无法流畅演出《致爱丽丝》、但仅仅稍加变更的平均律键盘就能够大幅度加快上手速度。&/li&&li&传统钢琴键盘的布局使得大幅度快速跨八度演出极其难,以至于沦为炫技&/li&&li&传统钢琴键盘的装饰音、颤音的使用局限在两只手指能够到的范围内;换言之,传统钢琴键盘限制了「鬼畜」级别的钢琴曲诞生(至少在电脑音乐技术诞生前是如此)&/li&&/ol&&br&&ul&&li&&b&详情可以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钢琴为什么不设计成 6个白键 6个黑键呢?这样不同调学起来不是更轻松?&/a&&/b&&br&&/li&&li&&b&关于Jankó Keyboard的进阶阅读:&a href=&/uniform-keybo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Uniform Keyboard&i class=&icon-external&&&/i&&/a&&/b&&br&&/li&&/ul&&img src=&/8ea5dc8e3ee77caa667beb2a4cc11b07_b.jpg& data-rawwidth=&3220&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20& data-original=&/8ea5dc8e3ee77caa667beb2a4cc11b07_r.jpg&&&br&&br&&b&*声明一下,我本人没有见过&/b&&b&Jankó Keyboard实物,甚至不清楚国内有没有这实物,Sorry 这方面我只能看别人的资料来判断*&/b&&br&&br&这个问题就跟我回答的「自动铅是不是高效素描用笔」一样。不是传统就是好的,而是往往&b&传统蒙对了很多高效的地方&/b&,造出了&b&某种劣币驱逐良币(一个想法,不一定对)&/b&。&br&&br&&br&&b&*类似的例子有:&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现在电脑使用的 Qwerty 键盘当时设计的时候是为了让大家打字慢点,因为当初的键盘反应不过来,可是现在机械水平提高了,为什么没有人设计一种帮助大家打字的键盘呢?&/a&&br&&/b&&br&&br&&b&*更极端一点的例子是前面几个链接没提到的,某种计算机键盘,昵称为「恩格尔巴特的左手&/b&&b&」,有兴趣可百度&/b&&br&&br&&br&&br&&br&&b&不是最高效率的原因&/b&&b&其二:&br&&/b&&br&&br&&br&&ul&&li&即使不考虑钢琴键盘布局是否高效,传统键盘布局和五线谱也不是完美对应的。&/li&&/ul&&br&钢琴键盘是多个八度的重复,直观上感受,是一个几何图形的几次重复:&br&&img src=&/fad5db5c81f6d8b07110b_b.jpg& data-rawwidth=&305& data-rawheight=&1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5&&但五线谱并非含有如此重复(简谱却包含):&img src=&/fe121cc08a24ac62bc0b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fe121cc08a24ac62bc0b5_r.jpg&&&br&就说 C(do)吧。一些 C 在线上,另一些 C 却在间中间,并不直观。&br&&br&&b&*这一点其实不是很重要的理由,因为可以靠训练快速反应的。即使像我这种非专业人士,识记五线谱也不是很难(当然花了时间这是肯定的)。我之所以要提这一点,就是指出现在的五线谱并非完美对应钢琴键盘,仍然有设计上提升的空间(五线谱改进的某一种 比如 六线谱)。一个东西如果对初学者不友好,不一定是这个东西效率低,但是一定是这个东西不完美存在设计缺陷。&/b&&br&&br&&br&&br&&br&对此有多种多样的改进方法,其本质都是:在不能动钢琴键盘布局的前提下,改进记谱方法,使得谱子上的音符和钢琴键盘上的案件,处于一一对应、黑对黑白对白、符合几何图形重复的前提。&br&&br&比如:&br&&br&郝氏谱 Hao Staff(&a href=&/sto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DgyNTY2MDQ0/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B9E84F700B04915E88ABA1631A-DF83-B9AC-CF6A0C459&&&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郝氏譜 - 好識譜,輕鬆入門學彈琴&/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DgyNTY2MDQ0.html&/div&
&/div&&/div&&br&&br&卡夫亚斯利宝记谱法(Klavarskribo Staff)&br&&br&详见:&br&&a href=&.cn/about.as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国klavar音乐基金会北京办事处&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cn/info_sb.asp?ArticleId=29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n/info_sb.a&/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rticleId=29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lockquote&&img src=&/4297d72fbc547b0a703b5a1ea47f8ef8_b.jp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4297d72fbc547b0a703b5a1ea47f8ef8_r.jpg&& 图1显示的是键盘局部。认真看一下,黑键分别是两个一组,三个一组。中央C音记为C。
&br&沿着黑键由上至下画长线。这就是竖式键盘记谱法中的谱线。谱线分别为两条一组或三条一组。&b&黑键是黑色圆点&/b&,被谱线穿过;&b&白键是白色圆点,位于谱线之间。&/b&&/blockquote&&br&我加粗的是重要部分。这个区别能够很好的反应钢琴重复的八度的几何特征。&br&&br&&br&几个练习曲:&br&&img src=&/f1dab4d7e68139dec8b2b48aee275140_b.jpg& data-rawwidth=&1410& data-rawheight=&21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0& data-original=&/f1dab4d7e68139dec8b2b48aee275140_r.jpg&&&img src=&/c59e58b595b9c7f7bef6_b.jp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10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c59e58b595b9c7f7bef6_r.jpg&&&br&&br&&br&&br&&br&这是不是很像是打音乐游戏的时候的画面?&br&&br&&br&当然最经典的莫过于&b&钢琴卷帘记谱(Piano Roll Notation)&/b&&br&&br&&br&&b&只不过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没法(很难)处理同时发音之类的问题(所谓黑乐谱)&/b&&br&&br&&b&详细可见 &a data-hash=&0a2b29edff2d438da73ffb3a4b6636e1& href=&/people/0a2b29edff2d438da73ffb3a4b6636e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何明涛& data-tip=&p$b$0a2b29edff2d438da73ffb3a4b6636e1&&@何明涛&/a& 的答案&/b&: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对人而言,五线谱是识别效率最高的乐谱表示方式吗?&/a&&br&&br&&br&&b&未完待续&/b&&br&&br&&br&*****************************************&br&&br&手机码的原答案&思路&br&&br&长篇大论在此:&br&&br&个人背景:我有做过单片机编曲。简单来说就是那种电子贺卡、打开来会放出很难听的声音……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有编曲经验吧……&br&&br&一般来说,我是只做C调曲子。查找不同蜂鸣器的do-si的频率,做一个程序转换一下。最后一步手动输入往往是这样的形式:&br&&br&&br&0801(一拍的中央do) 0811(升调do) (休止符)&br&&br&通过编程我可以做到多声部、颤音(蜂鸣器极其难听)、装饰音(难听死了)、黑键这个实在是太难听了所以我放弃了(可以用
)。&br&&br&&br&在创作的时候,我一般直接想这个音几拍,这样输进去。没有引入小节的概念是因为曲子都是几分钟的。&br&&br&最后为了便于观察,机油用VB写了个小东西,大概的用途是自动读取,多声部对齐。那东西已经不只去哪了、大概举例一下。&br&&br&&br&比如:&br&&br&&br&高音:&br&&br&低音:1
1&br&&br&&br&&br&(手机和web排版不同、理解成对齐即可)&br&&br&还可以加颜色。拍子用一个色,音调另一个。&br&&br&&br&看上去稍微好了点,但是还是应付不了复杂的曲子。所以还是五线谱效率更高?&br&&br&大部分情况,是的。但是我单片机编曲不读简谱也不读五线谱,而是用自己的这套东西。&br&&br&&br&&br&***&br&&br&这个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br&&br&“对人而言” 表示对象是人,而不是机器。在这个问题的语境下、一般人也不会使用蜂鸣器演奏。&br&&br&但是乐器多种多样、为什么五线谱在键盘乐器方面如此常见实用呢?&br&&br&我认为原因其实是“优化”。就像是某些游戏会对A卡特殊优化,看上去显得A卡性能高。传统钢琴键盘和五线谱是软硬整合的很好例子。&br&&br&比如说,五线谱主要有两个方向。&br&&br&&br&一个方向对应的是时间上、音的延长时间。&br&&br&另一个方向则是对应钢琴键盘的从低音到高音(从左到右)、体现在五线谱上是直观的从下到上。&br&&br&对人而言,直观很重要,相对于01,02这样表示升调,从低到高更加形象。&br&&br&&br&也因为没有优化的原因、吉他谱很少会使用五线谱。因为对于吉他使用者来说,没法用琴弦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br&&br&&br&&br&看上去、似乎五线谱对于现有钢琴键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最好么?&br&&br&&br&&br&不是。&br&&br&&br&&br&举个例子:五线谱没有对钢琴的模块化进行特殊的优化(不是不能,只是太难)。&br&&br&比如说,有没有可能设计这样一种记乐谱方式,使得do能够很容易辨识?&br&&br&比如某两条红线之间的一定是do?&br&&br&从数学角度来说不太容易实现、毕竟do-si是7个音,线间这样会造成do在两线之间,升调do在线上。&br&&br&(记谱法改革有太多类似的内容了。)
昨天又被禁言了。再下去我要到账号停用的地步了,所以可能会关评论。这是我第二次跨专业答题。思路跟一般本专业的非常不一样,多多包涵。接下来是一大串超长篇大论,我先说结论:对人而言,五线谱不是识别效率最高的乐谱表示方式总论:五线谱的高效率和优越…
来自子话题:
卸腰。&br&&br&别。
卸腰。别。
来自子话题:
我反对匿名用户的回答,&br&钢琴演奏是非常严谨的领域,&br&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理论学习才能做好,&br&而音乐爱好者多从自身的主观因素来臆断,&br&无论是理论出发点还是实践可行性都是欠缺的,&br&为了不让这名有严重纰漏“匿名用户”回答流毒,&br&误导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审美,&br&我现实名逐条反驳该名“匿名用户”的回答,化身专业的喷子反对不专业的混子,请 知乎大圣&a data-hash=&07b45f00c0eccbd8b8ee846c& href=&/people/07b45f00c0eccbd8b8ee846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圭多达莱佐& data-tip=&p$b$07b45f00c0eccbd8b8ee846c&&@圭多达莱佐&/a&镇楼辟邪。&br&原文回答如下:&br&“推崇他是推崇他的bach。bach那时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极平均是非常难(1)的。gould为了把十六分音符弹的平均干净,大部分使用断奏。而bach的作品又要弹的安静(2),安静的断奏就极难弹了(3)。这需要每个手指的独立性相当好,还要掌关节的控制力。这都是高级阶段才掌握的了的技术(4)。为了音色如他弹的那样通透,手腕和大小臂还要非常放松,全靠手指和掌关节的力量。这就太难了(5)。真正出于主观推崇他的是有正确bach审美的人,说bach的东西富有感情的和只说他弹的就是好但你问他为什么好他却说不出具体的,这些是跟风的和附庸风雅的。你们当bach和brahms是同辈人呢(6)?(此段逻辑错误太多,不屑反驳)”&br&&br&以下开始逐条反驳:&br&(1)bach那时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极平均是非常难&br&巴赫生前除了在1726年、1747年两次看到早期Silvermann钢琴,他认为早期钢琴无法与Harpsichord羽管键琴相媲美,而且他所有键盘作品都不是写给具有强弱对比远胜羽管键琴的钢琴(钢琴原名是 piano-forte,即意大利 轻重的意思),因此巴赫几乎所有键盘作品(除了具有强弱块状音色对比远胜当时乐队的管风琴,)本身就是写给音色及其平均单一的羽管键琴,例如古尔德赖以成名的哥德堡变奏曲,在他第一次录音之前,该曲的录音是兰多夫斯卡的羽管键琴版本。&br&因此,“匿名用户”所说的bach那时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及其平均是非常难的 这条为谬论,&b&&u&就算羽管键琴音色动态好比自行车,而钢琴音色动态则是摩托车,莫非开摩托车就不能匀速前进?&/u&&/b&&br&(2)巴赫的作品非常安静?&br&&b&&u&答主您当巴赫是石进呢?&/u&&/b&&br&强弱对比是音乐表现的最基本手法 &br&以下视频是古尔德演奏巴赫《意大利协奏曲》虽然本视频没录激昂的开头 ,匿名用户您能&b&捂着耳朵昧着良心&/b&说这是非常安静的巴赫么?就算他数次演奏录音的哥德堡变奏曲 三十个变奏 莫非这位匿名用户您只听了安静的主题,从欢快的第一变奏开始就&b&选择性失聪&/b&了?或者这些跟您常听的广场舞金曲相比都是安静的?&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DQ2NjMzNDA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47F486D81D9AA47-60DD-79B2-BB0F-BEB70AF6DABA&&&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格伦·古尔德演奏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录制片段&/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DQ2NjMzNDAw.html?from=y1.2-1-95.3.1-1.1-1-1-0&/div&
&/div&&/div&&br&(3) 安静的断奏就极难弹了&br&既然第一点“巴赫的作品非常安静”站不住脚,那么我来驳斥“断奏就极难弹了”的谬论,&br&legato比断奏难弹,这是弹钢琴的常识,&br&因为钢琴的发音原理(榔头打击琴弦)决定了钢琴发声是点状的,&br&而不同于管弦乐的现状,或者管风琴 手风琴的块状。&br&因此连贯legato演奏是钢琴演奏的核心难点之一,&br&就算这名不懂钢琴基本原理的“匿名用户” 您现在启蒙学习钢琴,&br&广大钢琴教师也是&b&先教你断奏再教你连奏。&/b&&br&(4)这需要每个手指的独立性相当好,还要掌关节的控制力。这都是高级阶段才掌握的了的技术&br&也许匿名用户衡量钢琴技术的参照是街边琴行,而在任何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演奏中是否具有灵活有力的关节发力,每个手指灵活独立有力支撑,这些基本成为选拔的基本要求&br&(5)为了音色如他弹的那样通透,手腕和大小臂还要非常放松,全靠手指和掌关节的力量。这就太难了,&br&匿名用户您说他通透我忍了(霍洛维茨 别列佐夫斯基泪奔),说他手腕大小臂放松,我笑了,以下引用施坦威公司与古尔德的&br&&i&“日,钢琴家来到施坦威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室,与三位有关人士讨论买琴的事情。这时候其中一位琴师未经同意将手热情地放在了他肩膀上可能按了按,这一平凡举动当即遭到强烈反应。发脾气、道歉过后并无大碍,古尔德又待了半个小时。但是日,古尔德拍的放射片显示肩胛骨脱臼,这也没引起施坦威的重视,反而认为古尔德神经质。结果截至当年10月22日,钢琴家前后治疗达117次之多,时好时坏,遂于12月6日提起诉讼。双方你来我往视若仇敌,一度施坦威将古尔德列入客户黑名单,直到日才宣告和解....施坦威于内部做了一份通告:“未来任何同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跟这位音乐家有握手或肢体接触。”&/i&&br&事情的当事人之一,施坦威王牌技师摩尔(Frans Mohr)在他《与钢琴大师在一起的岁月》中有记载,&br&另外古尔德因为演奏姿势紧张,他经常背疼,进而引起如上文引用中的肩疼和头疼,于是他找了几个医生,这些医生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开了一大堆止疼片,古尔德可以说是药物滥用吃死的(伟大的杰克逊路过)&br&(6)你们当bach和brahms是同辈人呢&br&同辈人的肖邦、李斯特、舒曼、作品风格迥异,同是李斯特早中晚期作品也风格有很大的改变,就算”匿名用户“你把&b&音乐家当成同年灌装的葡萄酒,你也不看看产地?&/b&&br&因此你的论断根本站不住脚 古尔德伟大是他的句法 结构 和他精通录音剪辑制作 而且他开创了一个用钢琴诠释巴赫的新风格,以及极大地推动了钢琴录音剪辑工作的技法和进步,现在某迪音乐会错音无数,cd却完美无缺就多少托古尔德的福&br& 而这些跟他中等技术水平没多大关系 若你不服 欢迎斗琴&br&两台你选&br&我的羽管键琴:&br&&img src=&/174ce1ec9b4dce962c83d21f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174ce1ec9b4dce962c83d21f_r.jpg&&自己练习琴 黑的施坦威Model A 红的M&H &img src=&/c7deeee5729c5eacd2543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7deeee5729c5eacd2543e_r.jpg&&
我反对匿名用户的回答,钢琴演奏是非常严谨的领域,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理论学习才能做好,而音乐爱好者多从自身的主观因素来臆断,无论是理论出发点还是实践可行性都是欠缺的,为了不让这名有严重纰漏“匿名用户”回答流毒,误导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审美,…
来自子话题:
是时候祭出墨韵大大了 &br&&br&千本樱 大魔法师手速拍马难及(结尾练习方法福利)&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zM1NjM0MzQ4/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3B11BF-C4C8-CE85-9A1A-1DFD63ED92DA&&&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古筝】千本樱——你可见过如此凶残的练习曲&/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zM1NjM0MzQ4.html&/div&
&/div&&/div&&br&B站地址 (搭配填词效果更佳)&br&&a href=&/video/av125035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古筝】千本樱——你可见过如此凶残的练习曲&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video/av92227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纯古筝】卷珠帘——N重奏改编版&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墨韵大大专辑 &a href=&/3987795/zj/c0510acfb4dd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素琴一抹半面妆&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墨韵大大微博 @墨韵随步摇
是时候祭出墨韵大大了 千本樱 大魔法师手速拍马难及(结尾练习方法福利)B站地址 (搭配填词效果更佳)墨韵大大专辑 墨韵大大微博 @墨韵随步摇
来自子话题:
我覺得這問題很好。最不是問題的問題往往是最值得討論的。&br&&br&奧利克那麼說並不奇怪,他早年是前衛作曲家,整天跟 Jean Cocteau 這種人混在一起的,對舊秩序不屑一顧很正常。他也未必真的那麼不喜歡貝多芬,那或許只是一種姿態。就好比如今某個雜誌主編大喊「紙媒都是一幫老朽!新媒體纔是未來!」,但實際上他比很多新媒體人都更理解紙媒的意義、價值和優勢。那麼喊只是一種策略而已。可能剛好有人要投資他辦網站了。比如。&br&&br&至於拉威爾,從天賦上說我覺得確實高於貝多芬。不過也恰恰是因爲天賦太高而流於浮華。&br&&br&可以確定的是,貝多芬在他自己的時代也是很前衛的——能留在歷史書裡的藝術家基本都是如此。可能如今被用濫的「創新」更適合形容他。他是一個你「猜不到」的作曲家,就像人們猜不到喬布斯時代的蘋果的下一個產品是什麼一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月光」奏鳴曲。想一下,傳統的奏鳴曲式一定是第一樂章快,第二樂章慢,第三樂章快(簡化的說法)。貝多芬在「月光」裡完全顛覆了這個結構。&br&&br&爲什麼你在 2006 年沒有想到手機的正面應該是一整塊屏幕,而不是一半屏幕一半鍵盤?貝多芬就是那個想到這麼做的人。&br&&br&從這個意義上說,《不朽》裡提到的那幾個作曲家鄙視圍繞在貝多芬周圍的文學傳奇,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些傳奇掩蓋了他的音樂本身的突破性和原創性,那纔是他作爲作曲家偉大的地方。
我覺得這問題很好。最不是問題的問題往往是最值得討論的。奧利克那麼說並不奇怪,他早年是前衛作曲家,整天跟 Jean Cocteau 這種人混在一起的,對舊秩序不屑一顧很正常。他也未必真的那麼不喜歡貝多芬,那或許只是一種姿態。就好比如今某個雜誌主編大喊「紙…
来自子话题:
大家的标准是什么呢?&br&不妨先这样规定,古琴从有门派开始(大概宋朝起),流派传承有序,基本上各门派优秀的传承人,就可称为大家了。&br&在世的大家,基本上都是“南吴北管”等琴家(也就是“老八张”里那一代琴人)往下一代的优秀传人,比如楼上说的龚一、李祥霆等,在琴艺上都毫无疑问算得上当代大家,在琴界是没有争议的。&br&而07年文化部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算是比较全的一个阵容,有李
璠、郑珉中、吴
钊、陈长林、龚一、李祥霆、吴文光、林友仁、姚公白、刘赤城十人。李璠老先生今已不在世。这一代琴家名单中还应有管先生的得意弟子王迪先生,但当时老先生也已不在世了。同时还有一些琴家如丁承运、成公亮、俞伯荪等,也可以进入第一阵容,可惜没被列入。&br&&br&这些琴家如今莫不进入老年了。&br&“老八张”那一代,是古琴艺术与史论的全盛时期,这要感谢北京古琴研究院的存在。其中最著名的管平湖和吴景略两位先生,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流派,一洒脱大气一绮丽多姿,均是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的后半生以及弟子的命运则都受到了文革的影响,对琴艺传承与发展是场巨大的打击。在样板戏的年代,他们只得放弃出身高贵的古琴去弹奏其他的民间乐器。&br&&br&到了十位传承人的再下一代,由于音乐学院这样的体制,也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断层,中青年一代尽管也人才辈出,却再难复现前辈的光彩了。这一代人当中,尽管不少已近中年,但最多可以被称为青年琴家,从技艺的掌握和艺术的厚度上,暂时还称不上大家。这无关这一代琴人的天资或勤奋,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努力实难跨越环境的阻挡。&br&&br&在我看来,古琴身上唯有承载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含蓄、内省等等的特质,并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之时,她才是真正的“古琴”。否则,她只是“缚着七根弦的乐器“而已。这一标准来看,一些人弹的“琴”,并不是“琴”。古琴无品无柱,可以是一件最自由的乐器。因而很多现代音乐着愿意用它来试验一种可能。但不能忘记,古琴由于其背后的历史,成为了最不自由的乐器。”琴棋书画“四艺里,琴居其首。想想书法是如何严苛,就可想而知古琴的讲究了。&br&琴人要首先是文人,成了文人才能成琴人,成了琴人才能成琴家,步骤错不得。&br&&br&而如今能称文人的又有几人呢?&br&在这样的标准下,能称为”大家“的,其实寥寥无几。古琴的现状,就是这么的濒危。
大家的标准是什么呢?不妨先这样规定,古琴从有门派开始(大概宋朝起),流派传承有序,基本上各门派优秀的传承人,就可称为大家了。在世的大家,基本上都是“南吴北管”等琴家(也就是“老八张”里那一代琴人)往下一代的优秀传人,比如楼上说的龚一、李祥…
来自子话题:
不用几十万的,也不用一年。如果你在北京,人大门口走一遭。如果你在武汉,武测门口走一遭。分分钟搞定的事情。
不用几十万的,也不用一年。如果你在北京,人大门口走一遭。如果你在武汉,武测门口走一遭。分分钟搞定的事情。
来自子话题:
作曲鄙视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鄙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鄙视音乐学。&br&器乐觉得声乐的都蠢,天天来回唱、喊,没脑子,闲,虚荣,炫富,装逼。不像器乐可以用好琴来装逼。只能买什么三星的土豪手机又贵又不好用。天天拎个破保温瓶吸溜吸溜喝热水像老年人一样。空虚寂寞晚上酒吧夜店半夜回寝室在门口喊、唱。说话非要带胸腔共鸣装逼能好好说话吗你以为那样真的好听吗傻逼。&br&声乐觉得器乐矫情,上个舞台还得拿乐器,自己拉的烂就说什么乐器不好设备不好。天天拉琴拉拉拉好几个小时有病啊。&br&作曲觉得非作曲什么都不懂就会拉琴唱歌。和声曲式有课也不好好学脑子空空。但是还得指着给这帮逼打谱子排作品赚外快呢不爽也不能说出来。&br&然后所有人一起鄙视音乐学,同一年级好几年了,从来没见过,不上舞台也不露面天天就知道写写写,写一堆理论xxx风格xxx调式xxx音阶不如上手玩一分钟来的直观。&br&学生会团委什么的都是音乐学的。主席一般是声乐的,因为器乐要长时间练琴没时间和他们混。声乐练练声个把小时就可以结束然后自然投入时间多当上更高职务。&br&然后就是美声民声互相鄙视。西洋民乐互相鄙视之类的。&br&【对了还有就是好好学音乐的鄙视混文凭的,你们这群傻逼搞得这傻逼音乐学院一个年级一百多号人连组个五人小编制重奏乐队都组不起来,全是拉琴狗屁不是乐理完全不懂视唱练耳基本音级整不明白的。我操你妈逼。】&br&最后,我对我们学校好失望啊在这里根本玩不好音乐。我想在北京系统的学学爵士乐和编曲。大家有什么资源什么的分享分享吗?
作曲鄙视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鄙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鄙视音乐学。器乐觉得声乐的都蠢,天天来回唱、喊,没脑子,闲,虚荣,炫富,装逼。不像器乐可以用好琴来装逼。只能买什么三星的土豪手机又贵又不好用。天天拎个破保温瓶吸溜吸溜喝热水像老年人一样。空虚…
来自子话题:
先简介一下自己:从小学习钢琴,曾就读于xx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现兼职教授钢琴及视唱练耳。&br&就我十余年的经验来看,学习钢琴&b&必须要老师指导&/b&,同时学习&b&视唱练耳&/b&。&br&我见过很多培训机构,要么没有视唱练耳课,要么课程内容及其简陋。包括我现在供职的这一家,在我去之前,视唱练耳只有简单的听音。学习者本人也不重视。与之不同的是,音乐学院对它有较高的要求,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因为视唱练耳与是&b&基本音乐素养&/b&的一部分,它可以给你:&br&1、&b&比常人灵敏&/b&的耳朵和&b&真正准确&/b&的音准。解决跑调,尤其是跑没边了自己还觉得很准的问题。&br&2、建立对节奏、旋律的感觉。帮助你读钢琴谱,能够大大减轻读谱的压力。&br&3、基本的乐理知识。视唱练耳课上涉及到的乐理知识都是基本且常用的,如果只是学习钢琴,并且不打算考入音乐学院的话,这些知识就已经够用了。&br&所以挠墙推荐题主及所有学习器乐的学生去学视唱练耳啊!!!&br&接下来针对题主的疑惑,提供我的看法供参考。&br&【1、有没有必要找老师学,什么阶段应该找老师学,是零基础的入门,还是高端的进阶?50一个小时和200一个小时学费的差别很大吗?】&br&老师的重要性不多说了。主要谈(tu)谈(cao)选择老师。一般情况下,贵一些的老师要好一些,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我只收我同学价格的几分之一。。。&br&目前业余钢琴培训市场水。很。深。。。这是我兼职的时候才发现的。不少老师原本不是专业学钢琴的,只是钢琴培训比较赚钱,所以临阵磨枪,糊里糊涂地就教上了。下键、灵活性、力度使用、视奏等基本功差不多没有,左手和右手打架,踏板和手打架,时常抬肘提肩。。。&br&和这样的老师学习,相当于自毁经脉,不如不学。&br&那么外行要怎么选择老师呢?&br&首先,如果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任何一所&b&音乐学院&/b&的&b&钢琴表演专业&/b&,那么可以放心地选。目前中国有且仅有这九所专业的音乐学院,有音乐学院背景的老师课时费可能比较贵。&br&其他学校。。。反正我听过我现在所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的音乐系和乐队主办的一场音乐会之后就彻底死心了。声乐专业的大学生喘气比唱歌还大声,获了很多奖还经常演出的乐队里的钢琴居然连曲子都没有练熟就敢上台,第一小提琴音都没调准!!!&br&当然综合性大学里还是可能有很好很好的学生的,没有进过音乐学院的老师也可能是很好很好的老师的。可以简单地通过以下几点辨识:&br&1、老师的基本功,尤其注意:下键、手腕的使用、身体的晃动等。&br&2、课程的设置。如果和音乐学院设置相仿,无特殊要求时注重基本功的训练,那么基本靠谱。下附我的启蒙老师的课程设置。&br&钢琴:(不一定要孩子们的)哈农&br&&img src=&/c4a27b69cb514b8f1cb58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img src=&/c840d651b933beeb5e087_b.jpg& data-rawwidth=&121& data-rawheight=&1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1&&&br&音阶&br&&img src=&/bdf0bc61bc7e06e9f255fa1fe05f95e5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1234、巴斯蒂安钢琴教程&br&拜厄、布格缪勒&br&巴赫小步舞曲、车尔尼299等等&br&视唱练耳:听记单音、音程、三和弦、七和弦、节奏、单声部旋律。&br&跟钢琴模唱音阶、音程、和弦。&br&视唱&img src=&/3f28f2c760f879bbe8a51_b.jpg& data-rawwidth=&121& data-rawheight=&1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1&&&br&这本书好在比较全,有节奏和旋律。但是音乐学院用的是另一本(图只是1A):&img src=&/3bf87cfec8bf83f8507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bf87cfec8bf83f8507e_r.jpg&&&br&此外:启蒙老师的靠谱程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习得了错误的下键方式,就算日后有幸归正,改都是很困难的。在白纸上写字容易,还是把画得乱七八糟的纸弄干净再写字容易?而且到时候很可能分不清对错,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根本不愿意改。我认识的一位钢琴专业的学生就是毁在基本功上,南辕北辙,越练越错。。。&br&【2、可以自学的部分选择什么教材比较好?完全的零基础,所以要包括基础乐理的部分。】&br&如果对乐理很很很有兴趣,音乐学院普遍用的是这个:&img src=&/f29f5e7a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29f5e7a9_r.jpg&&【自学】是逗你玩的,别当真。&br&【3、有在广州的大神的话能帮忙推荐个靠谱的老师/学校吗?最好是天河区】&br&题主。。。星海就在广州啊。。。优秀资源一抓一把啊。。。不仅有学生,还有讲师教授院长等各级大师等你啊,坐个地铁就能到啊!!!你去音乐学院周边琴行问一问有没有音乐学院的老师,或者在星海贴吧里吼一嗓子【我要找钢表专业的老师】,再不济去星海里贴个小广告。。。&br&题主你不造我有多羡慕你。当年我上课的时候,交通费能比课时费还贵,因为要跑外省学钢琴,我小学三年级以后就再也没参加过运动会和春游,最后选择就读的音乐学院,是因为它离家近(虽然还是要跨省QAQ)!!!&br&———————————————————————————————————————————&br&题主。。。明年可以借我弹一下你的电钢琴嘛?w(??ω?`)w
先简介一下自己:从小学习钢琴,曾就读于xx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现兼职教授钢琴及视唱练耳。就我十余年的经验来看,学习钢琴必须要老师指导,同时学习视唱练耳。我见过很多培训机构,要么没有视唱练耳课,要么课程内容及其简陋。包括我现在供职的这一家…
来自子话题:
和钢琴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即兴伴奏需要额外的专门的训练,乐理和和声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专门的即兴配和声的练习。&br&&br&很多乐理老师连小奏鸣曲的跑动部分都弹不了,演奏三声部复调作品也很困难,但是可以达到题主提问的随便一首不复杂的歌曲直接配上和声即兴弹。即便到了考进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的钢琴演奏水平,也极少有人可以大多数歌曲直接拿来即兴配伴奏。
和钢琴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即兴伴奏需要额外的专门的训练,乐理和和声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专门的即兴配和声的练习。很多乐理老师连小奏鸣曲的跑动部分都弹不了,演奏三声部复调作品也很困难,但是可以达到题主提问的随便一首不复杂的歌曲直接配上和声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趣味运动会项目器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