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暑期大预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小学语文教案:二年级
&&&&&&&&&&&&&&&&
/ 小学语文教案:二年级 
(1)“您”和“亲爱的”各表示什么?  (2)狐狸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假心假意地问好,目的要让乌鸦张嘴 说话。)5.学学狐狸的话。6.教师提问:  (1)第二次狐狸为什么不问乌鸦怎样,反而问它的孩子呢?(乌鸦喜 爱孩子,狐狸在讨好乌鸦)(2)这一次狐狸成功了吗?(板书您的孩子好吗)(3)用假装关心的语气读读狐狸的话。(4)当狐狸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它第三次说了什么话,请同学们读读。  (5)这里狐狸是在赞扬乌鸦吗?为什么说同麻雀相比呢?(这里狐狸 故意奉承乌鸦,平时乌鸦看不起麻雀,狐狸知道这一点就利用这一点别有用 心夸奖乌鸦,讨得乌鸦高兴,让乌鸦张开口,好骗到那片肉。)(板书 羽 毛真漂亮,嗓子真好)五、小结:狐狸第一次假意问好,第二次极力讨好,第三次故意买好,想尽一切办法要让乌鸦张开嘴,肉好掉下来,达到得到那片肉的目的。那么 乌鸦听到狐狸的话都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1.把描写乌鸦态度的句子画下来。2.请同学们说说。  3.提问:什么叫不作声?乌鸦为什么不作声?(说明它警惕性高。)(板 书:不作声)第二次乌鸦是怎么表现的?请把“还是”去掉,换上一个词, 使句子的意思不变。(仍旧)仔细看书,虽然都是不作声,有了什么新变化?(看了一眼)这说明什么?(警惕性有所放松)(板书看了一眼)  第三次说乌鸦得意了,乌鸦得什么意?它是怎么做的?(回答略)(板 书:得意)4.看图(运用活动图,乌鸦一张嘴,肉就下来了。)六、分角色朗读 4~7 自然段,体会狐狸的狡猾,乌鸦上当的原因。 七、结果如何呢?齐读第 8 自然段。 八、提问:你要是小动物,你会说什么呢?(先讨论后发言) 九、出示拼音句子。(书后练习 3 题) 十、教师总结: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遇事要动脑分析,避免上当受骗。板书设计狐狸和乌鸦您 亲爱的───→不作声 你的孩子好吗───→看了一眼 羽毛真漂亮 ───→得意??唱 嗓子真好第二节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 7 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能分析字形,组成词语。 三、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字义和词义。1.先检查个人自学情况。(1)指名认读。(出示生字卡片)(2)说出每个生字的部首,除去部首剩几笔。2.强调读音要准确。肉:读 r^u,不要读 y^u。叼:读 di1o,注意不要读丢韵母 i。  3.让学生互教,自己分析字形,说出记忆方法,达到激发兴趣,互相交 流之目的。如:叼,可用形声字记忆法来记。叼东西用口,因此是口字旁,右边是刁,强调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撇。和刀字加以区别。或同习区别。 差,数学课上常见字,大部分学生都已会注意和“着”区别。可用顺口溜记忆:羊字一歪尾,工字下面藏。“差”就是不好的意思。句,是熟字狗的右半边。  4.教师分析指导难字的字形。(笔画多和易错的字)利用投影放大字形, 指导记忆。窝:是穴宝盖,下边的笔顺是口呙。鸟、兽、虫类住的地方叫窝。 肉:笔顺是:丨冂内肉。有的同学认识内,可在内的人下面再加一个人字。刚:注意左半部的书写丨冂冈,右边是立刀旁。 掉:利用投影,左边是扌旁,右边上边是“”,不是“十”,下边是“早”5.扩词练习。6.指导书写。四、作业,写生字词。板书设计第三节教学内容 巩固生字新词,处理课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个人练习。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课后练习处理1.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议论说说生活中听了假话,奉承话受骗上当的例子,以后听了奉承话应该怎么做。2.读生字词卡片,展开竞赛。3.写出每个字的部首,再组词语。窝(窝) 叼(叼) 差( ) 掉( )(鸟窝) (叼走) ( ) ( ) 三、看音写词练习j)zi g1ngc2i di1ol2i ch4b)du#( ) ( ) ( ) ( )y0pi4nr^u ni3ow#( ) ( )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 黄鹂和山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鹂和山雀是益鸟,卷叶虫和梨椿象 是害虫。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重点  知道卷叶虫和梨椿象是怎样隐蔽和伪装自己,危害果树的;从中了解黄 鹂和山雀对保护果树的重要作用及熟练地捕捉害虫的本领。教学准备 投影,黄鹂、山雀、卷叶虫和梨椿象的投影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借助拼音,了解课文内容,指导一些字的读音,个人阅读。一、导入谈话  你们喜欢鸟吗?你们都知道哪些鸟?(出示黄鹂和山雀的投影片)认识 这两种鸟吗?(简介)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一起来学习课文。(板 书课题)二、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再查查字典。三、说一说有哪些词语不懂,通过查字典弄懂了哪些? 四、集体认读词语,订正个别字的读音。(出示词语卡片)1.多音字:“睡着”的“着”要读 zhe;“塞到”的“塞”要读平舌音s1i;“树皮似”的“似”要读翘舌音 sh@,不要读成 s@。  2.易错的字:“津津有味”中的“津”应读成 j9n,不要读成 j9ng。“捕 捉”的“捕”应读成 b(,不要读成 P(。五、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把课文中不懂的地方画下来。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仔细想想每个自然段都写的是什么内容?2.老黄鹂捉到什么虫子给小黄鹂吃?是从哪儿捉到的?3.山雀吃的是什么虫子?小黄鹂为什么惊奇地叫起来?4.为什么说卷叶虫和梨椿象是害虫?             第二节 教学内容:仔细阅读课文,解答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指定单人朗读课文二、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一齐讨论解答。 三、针对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1.同位子议论思考题,全班交流。(1)指定四位同学读全文。(2)逐条解答思考题。 “老黄鹂捉到什么虫子给小黄鹂吃?是从哪儿捉到的?”(学生回答时板书:卷叶虫)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黄鹂有熟练的捕捉害虫的本领?让学 生找出来。“看见??连忙??捉出”这几个词说明老黄鹂非常熟悉卷叶虫, 能准确地发现卷叶虫,同时能迅速捉到卷叶虫。卷叶虫是怎样伤害果树 的?”读读老黄鹂的话,从中知道卷叶虫的狡猾,进一步说明黄鹂是捉卷叶 虫的能手。(出示投影,让学生认清卷叶虫的样子。板书:黄绿色、吐、卷、 躲、吃叶肉。)结合课文上下句理解“津津有味”;本课指吃得很有滋味。 “山雀吃的是什么虫子?小黄鹂为什么惊奇地叫起来?”读课文 3~4 自然段,解答这个问题。(出示投影片,认识梨椿象。板书:梨椿象,落、吞、树皮似的,吸果汁。)  然后让学生归纳说说“卷叶虫和梨椿象为什么是害虫?(找出它们相同 点和不同点,作个比较。)①要说出它们吃叶肉和吸果汁。②要找出它们怎样隐蔽和伪装自己来危害果树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4)提问: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是益鸟?什么虫是害虫?平时应该怎样 做呢?当秋天来到的时候,红彤彤的海裳,黄澄澄的梨挂满枝头,应当感谢谁呢。四、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设计11* ?黄 ??黄绿色??看见、连忙、捉出→卷叶虫?吐、卷、躲鹂 捕 ?和 ???吃叶肉(海裳树)山 ?飞、落、吞→梨椿象?树皮似的雀 ? ?吸果汁(梨树)                         12 爱因斯坦小时候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喜欢钻研问题,爱做那些需要动脑 筋、花气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教育学生学习伟大科学家这种刻苦钻研的精 神。  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开始、认真”练 习造句。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是怎样对科 学发生兴趣的。教学难点 老师因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爱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到的事情,能正确回答作业中的问题。 一、谈话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很喜欢科学家,有的同学立志长大也当一名科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了解爱因斯坦吗?1.简介爱因斯坦其人。2.出示课题。 二、看拼音小声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思考问题:①遇到生字,反复多读,掌握字音。②本课有几段,标出来。③爱因斯坦从小喜欢做什么?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和阅读情况 指定六名学生读课文。四、出示小翻板填空,解答“爱因斯坦从小喜欢做什么?在课文哪一段,读一读。 五、指导仔细读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选出 4 名学生分别读 2~5 段。思考:爱因斯坦是怎样对科学发生兴 趣?当时他几岁?课文的哪一段是写这些内容的?2.自由阅读第二段。3.指导理解第二段。(板书、五岁、指南针)(1)理解“摆弄来摆弄去”的意思。(板书摆弄来摆弄去)(2)发现了什么?他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就怎么做的?当发现那枚小针时他又是怎么想的?(提出疑问,还要继续琢磨)(板书兴趣)4.有语气读读这段课文。 过渡: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是怎样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是怎样对待他的?(板书小学)5.默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6.分角色朗读 4~5 段。思考:同学们的作业是什么?老师拿出一个小 板凳,都说了什么?(板书手工作业)(1)出示老师的两次话,体会内容。?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2)读一读。(3)理解词语“糟糕”的意思。(4)分组议论这两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是在批评这个板凳做得很不好,第二句是语气更加重,说明老 师特别生气,认为做得差极了。)(5)指导学生分别用不同语气读这两句话。  7.提问:爱因斯坦听了老师的批评,他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从课 文中画出来说说看。(1)读一读他是怎么做的句子。  (2)理解“低下头,站起来,小声说,拿出”都说明了什么?(诚实、 认真的态度)看插图。(3)读一读他对老师说的话。(板书 三次)8.指名读第六段。思考:因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1)分组议论。(2)理解“从此”的意思。 六、老师总结:爱因斯坦从小爱动脑筋,爱做花气力的事,做事非常认真,由于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长大以后,才成为世界闻名的伟大科学家。齐读课文第一句。板书设计12 爱因斯坦小时候五岁—指南针—摆弄来摆弄去→兴趣??动脑筋?喜欢?小学—手工作业→三次? ?花气力          第二节教学内容:学会生字新词,练习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组成词语,不 懂的词语查字典。 三、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词义,丰富词汇。1.认读生字。(指名读)强调弄 n^ng,糟 z1o,虽 su9,此 c!的读音。2.分析字形。(1)说出每字的部首,除去部首还剩几笔。弄:廾部 3 画
始:女旁 5 画
业:业部 0 画。
泥:氵旁 5 画
糟:米旁 11 画
虽:口部 6 画
强:弓旁 9 画
此:止旁 2 画
改:攵旁 3 画
(2)任意选择生字,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3)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如:“始、糟、虽”三个字可用旧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虽”字学完,再学“强”。“泥、此”两个字可用比较法学习。(泥——呢、此——比。) “业”字可用熟字去一笔的方法来记。 “弄”字可看成是干字下面加个开。(书写时要注意,上面本是王,这样说是便于记忆。)  (4)用投影指导“改”字的书写。注意强调改的左边是“弓”字改成 “”,右边是四笔反文,这样,就念改。3.扩词练习4.理解词义;(1)检查在讲读中弄懂的词语。(2)提出还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可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 四、指导书写五、作业:写生字。板书设计   第三节教学内容:巩固复习,课后练习处理,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分组练习朗读课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词(1)指名读字词。(2)送信游戏。(3)看音写词练习。(4)填写适当的词语,让学生自由说。 喜欢(数学) 发生(兴趣) 发现(问题) 改变(态度)四、造句指导。先理解词义,再进行指导。例:1.开始——从今天开始,我每天要练习写大字。2.认真——我们学习的时候要认真,不能马马虎虎。 五、作业:抄写词语(周树珍)                         13 灰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知道列宁爱鸟,在列宁的影响下,捉鸟的孩子自 觉改正错误,把鸟放回树林里,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鸟,做了错事要及时改 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掌握本课 8 个生字和由它们组成的词,会用“喜爱、可惜、一定”造 句。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写话。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和惹人喜爱的地方,用一段话 写出来。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几次语言的变化以及他怎样自觉 改正错误的。教学难点 写话练习。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翻板、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怎样喜爱灰雀,小男孩在列宁的影响下,知错就改,把鸟放回到树林里,能正确解答课后问题。 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你们喜欢鸟吗?今天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有关灰雀的故事。2.简介灰雀的样子。(可看投影) 二、自己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2.标出小段。 三、检查初认生字情况  四、找 3 个同学读全文。其它同学思考:列宁在公园里看到什么样的鸟? 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它们?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内容1.议论思考题。2.从课文中找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的地方,把有关句子画下来。3.指名阅读第一段。(1)理解词语“郊外”。(2)提问:①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外形的;②为什么把灰雀的叫声比作唱歌?③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板书:每次仰望 经常)(3)用愉悦的心情读读这一段。4.分角色阅读 2~10 段,思考:胸脯是深红色的灰雀哪儿去了?  (1)提问:那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些什么?(板 书:不见 找遍 问男孩)  (2)理解“周围、找遍、或者、严寒、可惜”几个词的意思。(可用 换词方法理解或者的意思。)  (3)列宁的这些问话说明了什么?(对灰雀的喜爱和找不到灰雀时的 那种焦虑、担心、惋惜的心情。)(4)指导读列宁说的话。(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读。)(5)提问:男孩听了列宁的话,是怎么说的?他会想什么?  (6)根据男孩当时的表情,有语气地读男孩说的话,从中体会男孩的 语言变化和心理活动。(利用投影)(板书:没??我没看见、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7)理解“坚定”的词义。(8)分角色读 2~10 段。 过渡:那只灰雀回来了吗?它是怎么回来的?5.指名读 11~13 段  (1)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这里为什么使用“果然”一词。(看 插图)(板书:又看到)(2)看到灰雀回来了,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男孩?(联系课文 2~10 段,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①列宁从男孩支吾的态度上看到他矛盾的心 理。②从男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这些话中猜到灰雀的去 处。③现在又看到男孩惭愧的表情中,就明白原因了。)(板书 微笑)(3)小男孩为什么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低着头,站在白桦树旁?(4)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5)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列宁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画出来,说一 说。六、教师总结  七、朗读课文(分角色)深化主题。联系实际。启发议论:你喜欢这个 男孩吗?喜欢他什么呢?板书设计:?每次?13
灰雀列宁 ?仰望 不见→找遍→问男孩→又看到→微笑?经常?没??我没看见。男孩 ?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     第二节教学内容:掌握本课八个生字和新词。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自学生字要求:读准音,重点在分析字形,不懂的词语可查字典。 三、集体学习1.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认读。强调:郊 ji1o、遍 bi4n、或 hu^、坚 ji1n的读音。2.分析字形:(1)学生任意选择生字,进行互教。(2)教师针对易错的字给予重点指导。 强调每字的部首和除去部首剩几笔。冬:夂部 2 画
郊:阝部 6 画
遍:辶部 9 画
或:戈部 4 画
严:一部 6 画
讲讠部 4 画
惜:忄部 8 画
坚:土部 4 画
(3)让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的。 “郊”字,可用换偏旁法记忆。(校)捺变成点。 “遍、讲”字可用加偏旁法记忆。(扁、井) “严”字,可用加一笔的方法记忆。(亚) “惜”字,可从字义上考虑。惜:是表示内心活动的,所以是竖心旁。可与借和错区别。 “或”字,重点强调不要丢掉撇,笔顺是,8 画写成。3.扩词练习。4.理解词义。(1)检查在讲读中已经处理过的词语。  (2)解决还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课文的上下文的方法 弄懂。)  四、指导书写五、巩固练习1.认读竞赛。2.找朋友游戏。 六、作业:写生字 板书设计:第三节教学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后作业处理。(3)巩固复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1.认读生字词卡片(送信游戏)2.形近字组词语:校(

扁(

亚(

借(

井(

郊(

遍(

讲(

严(

惜(

三、造句指导(先弄懂词义,再指导造句。) 例:1.喜爱——小弟弟那副顽皮的样子,非常惹人喜爱。2.可惜——妈妈最心爱的花瓶,可惜被我不小心打碎了。
3.一定——我们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听讲。 四、写话练习1.审题(1)读要求。(2)了解写作内容。着重写小动物的样子和惹人喜爱的地方。  2.温习课文描写灰雀外形的一段话,分析写作顺序:先讲它的胸脯的毛 色,再讲它在枝头的样子,接着讲它们的叫声,最后讲列宁对它们的态度。  3.仿照课文,说说你喜爱哪种小动物,想想体态、动作、毛色、鸣叫、 吃食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让人喜爱。  4.在说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不会的字用 拼音。5.自己写完,在班内交流,再进行修改。 五、把你写好的一段话读给爸爸妈妈听(周树珍)                         14 考 试教学目的  1.学习小梅等三个小学生在紧急时刻沉着、坚定,把危险留给自己,把 安全让给别人的高尚行为。2.知道外国教育家进行实验的具体过程。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顺利”、“获 得”造句。教学时间 3 课时教学重点  学习第六至第十二自然段,了解实验的具体情形。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小梅的高尚品质,懂得“考试”成功的原因。教学难点 知道那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做实验的器具、投影仪、词语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             第一节 导语: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对考试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们参加过很多次考试。本课中所说的考试和我们平时的考试一样吗?带着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本课共有十三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说说 课文中所说的考试和我们平时的考试有哪些不一样?)1.听录音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想:外国教育家做了一项什么实验。然后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同学说不好,可以让其它同学补充。通过回 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请四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二至五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六至八自然段;第四个同学读九至十三自然段。请大 家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字音了,想一想每个同学读的那一部分主要说的是什 么内容。四个同学读完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订正没有读准的字音。 让学生练习说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时,老师要先给搭好架子或给个提示,因为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独立概括的能力。 老师问:第一段写了谁?要做什么?(一位教育家要做一个实验。)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交待了做实验的什么?(要求和方法) 第六至第八自然段记述了实验的什么?(过程)第九至第十三自然段讲这个实验的结果怎么样?(获得了成功)  3.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正着读、倒着读、打乱顺序读、先个人读、再齐 读)读生字卡片。  4.准备好铅笔和尺子从课文中画出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自己小声读, 再读给同桌的同学听。5.请几个同学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6.看图,指着图上的人物说说他们都是谁。 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节 一、请一个同学读全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哪几段写的是做实验的要求和方法。 默读二至五自然段,老师用投影仪显现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请三个同学回答问题,检查同学们是否读懂了这一部分。(1)做实验需要几个人?(2)需要做哪些实验的准备工作?(老师摆出实验的器具)(3)怎样做实验?(让学生指着实物回答) 二、六至八自然段是做实验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有语气的朗读来体会当时的紧急情况。  1.请一个同学读第六段,(用投影仪显示)请同学们画出三个动词,老 师板书:拿、灌、喊。老师问:为什么说“危险”?(水不断上涨,会淹死 人的,上来的越晚,危险就越大,越早上来就越安全。所以这如同面临一次 生与死的考验。)2.想一想这位教育家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大声地、十分紧张地)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遍。  3.教育家喊:“一、二??”想一想这有多长时间?(中间间隔四秒钟 左右)为什么?(要留出三个学生思考的时间,小梅说话的时间和三个同学 顺利地提出铅锤的时间。)每个同学都小声地练习读教育家的话。  4.读第七自然段,(用投影仪显示)老师问:小梅为什么低声说话?老 师板书:低声说。(说明她沉着、不慌张。)小梅说的话里有几个感叹号? 让学生小声读,体会一下两个感叹号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小梅象是在下 命令,说明她决心自己留在最后,让同伴先出去,在危急时刻,她首先想到 的是别人的安全,而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说说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小梅 说的话?(坚决、果断)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出第七自然段的语气。5.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读外国教育家的话,一个读小梅说的话。然后请三个同学分角色读六至八自然段,要求读出语气。三、学习九~十三自然段  1.老师问:外国教育家做的这个实验结果怎么样?(成功了。)成功的 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一个同学读 9 至 13 自然段,从课 文中找出实践成功原因的句子画下来。(12 自然段)读第 12 自然段,(用 投影仪显示)“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形容说话做事迅速,用不着考虑。) 要读出诚恳、自信的语气。“应该”一词要读重音,小梅的话说明了什么?(小梅具有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她能在危急时刻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 让给别人。体现出了中国少年儿童的崇高觉悟。)  2.听了小梅的话教育家非常激动,让学生默读第十三自然段,找一找哪 些词语说明了教育家非常激动?画在书上。(抱起、好久)想一想那位教育 家为什么激动?(1.他做过许多次实验都没有成功,这次居然成功了。而且 是第一次成功。2.过去每次实验都是几个人争着往外拉铅锤,好让自己先脱 离危险。而这次小梅却是主动地让别人先出来,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这实在 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被中国小姑娘的高尚精神所感动。)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谁来当小梅?(找三个学生做实验,一 个同学当外国教育家。做完实验后,当外国教育家的同学要问当小梅的同学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梅”回答完后,全体同学要给予热烈的掌声。)板书设计
14 考试——做实验 外国教育家:拿
灌 喊↓


激动
危险
危急
小梅: 低声说 不假思索 ↓
↓ 先人后己 冷静、不慌张 不加考虑品德高尚作业: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第三节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读小黑板上的词语:考验、实验、系着、绳子、顺利、好久、而、获得。三、造句。老师把“顺利、获得”两个词写在黑板上,先让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的意思,说说对这两个词的理解,然后老师说范句,最后再让学生口头造句。  例句:1 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大扫除的任务。2 我班有十名同学获得学习 标兵称号。四、指导书写生字。 老师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边贴边让同学们默读,然后请一个同学读生字,另一个同学把生字组成词读。老师问:这些生字里有两个字是形近字, 谁能找出来?(验、险)老师把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相同之处和不 同之处。两个字的右半部相同。注意人字头下面的横不要丢掉,再往下三笔 的笔顺是从左到右,不要先写中间再写两边。要引导学生从部首上区别这两 个字,最简单的记法是:“马验”、“阝险”。写马字旁时要写瘦些,提醒 学生马“脸”一定要长(第一笔的折和第二笔的竖要写长些才好看。)最后 一笔是“提”。“阝”第一笔是横撇弯勾,写在横虚线的上面。第二笔竖要 写直、写长。老师问:还有哪些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试、绳、顺)老师把这三个生字卡片贴在一起,请同学到前面指一指左窄右宽的字是哪些(试、绳)。先 来学习这两个字的写法。问学生:“试”的部首是什么?(讠)要纠正个别同学“讠”的写法,“折”不要左斜。右边的“式”第一横不要长,第四笔是“提”,斜勾要大, 千万不要写撇,这个地方很容易错,老师要带着学生多书空写几遍。让学生说说“绳”怎么记,要强调“电”第二笔中的横要压在横虚线上,最后一笔和“口”要挨上。 “顺”左右各占一半格,“川”的前两笔上面要比着写,第二笔要短,第三笔要长。右边第一笔要从竖虚线上起笔,第三笔“竖”要沿着竖虚线写。再读这五个左右结构的宇,让学生抄字头,强调不要写分家。 问:“获”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什么部首?(艹)倒数第二笔是什么?(捺)“系”第一笔是横撇,中间不要写成绞丝旁,不要把这个字写得瘦长。 “危”是刀字头,倒数第二笔中的横要压在横虚线上,最后一笔竖弯勾要写大些。学生抄写以上三个字头。 最后学习两个独体字:“久”先问学生共有几笔,第一笔的撇尖到横虚线上收笔,不要把这个字写成“反文”问学生“久”是什么意思?(表示时 间很长)。“面”第一横不要太长,第四笔中的横要压在竖虚线上,里面有 两竖,第一竖要和第二笔的撇尖对齐。让学生抄这两个字头。学生口头给每个生字组词。 五、听写本课生字词(可以在听写本上,也可以在桌上用手写)。 作业:1.写生字,并在每行生字的最后组一个词。2.用“顺利”和“获得”造句。(李秀荣)                         15* 快乐的节日教学目的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在祖国的关怀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 好,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国。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重点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3.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要读出语气。  2.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从立志这天起就为实现 理想而努力,否则远大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机、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老师写出课题后让学生齐读,课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图。出示挂图(即课文中的插图。)  1.先让学生整体看一看图,用一句话说出图上的意思。(不要强求学生 说得一致。时间、地点说得不够准确也没关系,要让学生大胆地练说。)2.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细致观图。(1)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3)图上还有哪些景物? 这几个问题,老师事先可以写在小黑板上,也可以用投影仪显示出来。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要结合课题来回答。可以问学生:“快乐的节日”指的是谁的节日?是哪一天?不光让学生知道是因为过“六·一”儿童节, 所以他们非常高兴,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他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 党和政府的关怀、爱护,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生长,过着美好的生活,所以 他们非常快乐。  3.分小组看着图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练习回答问题,老师要适时地 加以引导。二、初读课文,创设情境1.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小声地自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说说诗歌共有几小节。用 1、2、3、4 标出序号,标在每小节第一行的前边。3.请四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  4.老师范读课文,特别要让学生听清老师读的语气和每小节之间的停 顿。f( m$  5.老师指导学生读小黑板上的词语(老师要在课前写好):抚 摩、 鲜艳、美丽、小溪、流淌、祝贺、充满希望、感谢、培养、幸福、成长、羽 毛、丰满、勇敢、飞翔、理想、快乐时光。  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全班一起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 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  6.指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朗读,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快乐的心情。通 过声音的轻重,声调的高低、停顿时间的长短不同,读出本课的语气。  7.这首诗歌是根据歌词改编的,放这首歌的录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8.学生分小组练习朗读。9.全班开展比赛,看谁读课文最有感情。 作业: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节 一.导语: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少年儿童最高兴的日子,是你们的节日。在我们的国家里,少年儿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被称作祖国的花朵。这首歌表现了少年儿童在节日里的愉快的心情。 二、理解课文内容1.一个同学朗读全文,其它同学体会一下少年儿童的心情。  2.边默读课文边找一找哪小节写出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一、二、 四小节)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3.分小节学习,体会快乐的心情。  第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画在书上(小鸟、风、花园、草地、红领巾、 衣裳)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老师指着板书说:在小鸟的带领下,在微 风的吹拂中,少年儿童来到了什么地方?(花园,草地)这里景色非常优美, 少年儿童们打扮得什么样?(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老师板 书:鲜艳、美丽。让学生说这两个词的意思。接着问:少年儿童像什么?(一 朵朵美丽的鲜花。)  齐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少年儿童的快 乐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默读第二小节,想:谁向我们唱歌?谁和我们说话?(花儿、小溪)老师板书这两个词。  少年儿童在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太高兴了,所以看到花儿在微风中摆动 就觉得是在向自己点头祝贺。看到小溪哗哗地流淌,就觉得是在唱歌,在和 自己说话。  齐读最后一小节。问:“快乐的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在这 欢乐的节日里,少年儿童尽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师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这一节更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以上三小节贯穿一条线——快乐。读课文时一定要表达出这种感情。男 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三、学习第三小节,畅谈自己的理想  1.小声读第三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1. 感激之情;2.报答之情。)老师板书后问:为什么要感谢祖国?(党和祖国 就像妈妈一样,哺育着少年儿童幸福成长,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 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怎样报答祖国呢?齐读第二句。这一句里把少年儿 童比作什么?(小鸟)“羽毛丰满”是什么意思?(小鸟的羽毛长大,长全 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本课的意思是: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小鸟的成长 靠的是妈妈的哺育和自己刻苦地练习飞翔。少年儿童的成长靠什么?(靠祖 国的培养,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长大才能为祖国服务。)2.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分小组讨论一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本领你现 在还没有,应该怎么办呢?再请两个同学分别读第三小节,要读出感激之情和报答之情。  3.老师小结: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认真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把 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4.齐读全文,要读出感情。四、反馈 说说每小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①通过对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②通过对花儿和小溪的描写,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喜悦心情。③少年儿童要用实际行动报答祖国的培养。④少年儿童在节日里尽情地 欢乐。)板书设计小鸟一、 花园、草地风花儿15 * 快乐的节日红领巾(鲜艳) 衣裳(美丽)祖国的花朵↓二、 祝贺、歌唱、说话──────→ 快乐心情小溪三、感激之情,报答之情 四、唱啊、跳啊、快乐时光────────↑(李秀荣)归类识字(二)             第 1 课 教学目的1.学会 10 个词语,13 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认识 10 种乐器,了解演奏乐器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向学生进 行初步的美育教育。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通过看图理解词语意思。2.通过朗读理解韵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箫”字的笔顺,“敲”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归类识字第 1 课。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这课是由几部分内容组成的。(这课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看图归类识字,第二部分内容是短文。)2.让学生预习。3.检查预习情况。(先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再指名读短文。)4.学习本课生字,发散学生思维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5.重点学习以下生字。 “管”字下面是官,不是宫。 “筝”字的第十笔要出头。 “琴”字下面是个“今”字。 “铃”字右边是个令字。6.总结  “笙、管、笛、箫、筝”都是竹字头的字,因为这几种中国乐器多是用 竹子制成的。  “钢琴”、“铃鼓”、“小锣”这三个词中的“钢、铃、锣”三个字都 是金字旁,因为都与金属有关。  弦和弹是弓字旁。弦是指弓上射箭用的有弹性的细绳。弹跟弓、弦有关,所以弹也是弓字旁。 这课看图归类识字的特点是:第一行是管乐器;第二行是弦乐器;第三行是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 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卡片。2.读书。             第二节 一、谈话:我们继续学习第 1 课。二、学习短文(1)自由读。(2)指名读。  (3)理解短文的意思。前两行学生好理解,后两行是歌唱的内容。意 思是说,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三、指导写字1.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观察这 13 个生字有什么规律。(一类是左右结构,一类是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要分清哪些字是左窄右宽的,哪些字是左宽右窄的。上下结构 的字要分清哪些是上小底大的字,哪些字是上大底小的。3.观察“管、箫、筝”等字各部分在田格的位置,然后指导学生抄写。四、巩固练习1.做第 96 页的第 2 题。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面部首的字。?:笙 管 笛 箫 筝 钅:钢 铃 锣 弓:弓 弹2.做第 96 页的第 3 题。读读比比,再组词语。古(古代) 宫(故宫) 苗(禾苗) 敲(敲锣) 吉(吉他) 管(管理) 笛(笛子) 鼓(锣鼓)归类识字(二)             第 2 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学词学句,懂得劳动与收获和享受的关系,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积极主动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2.要求学生学会 7 个词语,11 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读懂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1.学会 7 个词语,11 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意思。2.通过读理解儿歌的意思。教学难点  生字“柴”、“摘”是翘舌音,学生不易读准,“摘”“挖”学生不易 写对。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归类识字第 2 课。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这课是由几部分内容组成的。(这课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看图归类识字,第二部分内容是短文。)2.提示预习方法。①先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②再看看下面的词语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的音读准;③结合画面理解词语的意思;④想想 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⑤最后读一读短文。3.检查预习情况。(先指名读词语,再指名读短文。)4.学习本课生字,发散学生思维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1)读生字卡片。(2)师生共同学习重点字和难字。 “挖”字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上边是个穴宝盖,下边是横折弯钩。 “柴”字上边是“此”,下边是“木”,强调“柴”字的读音,看图理解“担柴”的意思。 “拌”字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是:个“半”字。“药”字上边是个草字头,下边是个“约”字。拌农药:是指粉状农药,使用之前得在农药中加 入几倍的水或溶剂进行搅拌,使之稀释,浓度变小。“摘”字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摘”字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是一点一横长,点撇在下方,大口把嘴张,古字里面藏。强调“摘”字的发音。其它生字让学生自己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3)读词语卡片然后提问:①我们今天学习的这 11 个生字你是用什么 方法记住字形的?(有的是熟字加偏旁;有的是换偏旁;还有的是用顺口溜 记忆的。)②指带有提手旁的字问: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这些字 带有提手旁?(挖、挑、担、挤、拌、搭、摘这些字都带有提手旁,而且都 是左右结构的字,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因为劳动离不开手,所以是提手旁的 字。)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七个词语有什么特点?(这七个词语代表了七种 劳动,多指农活儿。)5.学习短文。(1)自由读,借助汉语拼音要读正确。(2)指名读,检查效果,发现问题给予订正。  (3)提出问题思考,理解句子的意思。①农民天天劳动有什么收获? 工人天天劳动有什么收获?②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来的?③小学生的劳动是 什么?我们怎样做就会有收获?三、巩固练习1.读书。2.读词语卡片。第二节  一、谈话:第一课时我们学会了第 2 课的词语和短文,这节课我们要学 写这些字,把字写规范,写好,同时我们还要完成课后作业。二、指导写字1.读 98 页田字格里的生字。  2.看看这 11 个生字有什么规律。(一类是左右结构的字,一类是上下 结构的字。)3.观察左右结构字的特点。(左窄右宽)  4.观察上下结构字的特点。(“柴、架”这两个字上下大小差不多,“药” 字是上小底大。)三、巩固练习1.读一读,比一比,再组成词语。挑(挑水)
坑(挖坑)
药(药材)
挤(挤车)
桃(桃花)
杭(杭州)
约(隐隐约约)
拌(拌农药)
柴(木柴)
塔(白塔)
架(瓜架)
搭(搭瓜架)
  2.读读下面的词,说说表示动作的词是什么部首,再用线把能搭配的词 连起来。  3.读课文归类识字(二)             第 3 课 教学目的1.学会 15 个生字,12 个词语,读懂 12 个句子,并能读出部首字的名称。2.结合识字初步学习部首查字典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1.知道部首的名称。2.初步学习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部首准确地查字典。 教学时间 3 课时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字典 3.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归类识字的方法,看看哪位同学学得好,学得快。 二、学习新课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出部首字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这课的形式。这一课是按部首归类,用查字典的形式识 字,有 6 个部首,每个部首带出两个生字,生字后边编排了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词语下边各编排一个句子。3.让学生自学。4.检查学习效果。 举例说明:老师出示“鞋”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让学生分析记忆字形,用“鞋”字练习组词,最后读读句子。  老师出示“鞭”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让学生分析记忆字形,用“鞭” 字练习组词,最后读读句子。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哪儿相同,(这两个字都是由“革”部组成的,用 部首查字典都要查“革”部。)其它的生字学习过程略。 三、巩固练习1.读生字卡片。2.读词语卡片。3.读书。第二节一、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2 课,学会写好本课的生字。 二、指导书写1.读第 100 页田字格中的生字。  2.分析 15 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鞋、鞭、形、状、献、预、源、 矿是左右结构的字。窗、贫、穷、贡、资是上下结构的字。)3.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1)指导写左窄右宽的字。 “鞋”字右边是两个“土”,中间的竖不是一笔写成。 “鞭”字中间单立人要写在竖中线上。 “形”字的三撇要写规范正确,不要写成“彡”这样的三撇。 “预”字的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4.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  (1)观察上下结构字的共同特点。(这些字的上半部分都写在横中线 的上边。)(2)“窗”字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丢掉。(3)“贫、贡、资”底下的贝部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5.其它的生字照田格的样子抄在本上。 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卡片。2.读书。3.出示小黑板做练习。说说下面字的部首名称,再看拼音写汉字。  b) xi6 x0ng zhu4ng
y) x0 鞋(布 鞋) 形(形 状) 预(预 习) chu1ng sh1 g#ng
z9 ku4ng sh0 窗(窗 纱) 资(工 资) 矿(矿 石)注:指名到小黑板写,其他同学做在书上这题是第 100 页的第 2 题,然后共同订正。             第三节 一、谈话:这课我们要初步学会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二、学习新课  1.以“鞋”字为例。第一步分析“鞋”字属于什么部首。(革部)第二 步从字典的“部首目录”里找出要查的这个部首在“查字表”里的哪一页。  第三步数数要查的字的笔画数,不包括部首。(“鞋”字去掉部首后还剩六画。)从字典的“查字表”里找到后,它后面的页数就是它在字典正文的页 数。第四步从字典正文里查出要查的字。
2.总结查字典的方法。(1)分析查的字属于什么部首;(2)从字典的 “部首目录”里找出要查的这个部首在“查字表”里的哪一页;(3)数出 要查的字的笔画数(不包括部首),从字典的查字表里找到,再找到这个字 在字典正文的哪一页;(4)从字典的正文里查出要查的字。3.边提问查字典的步骤边练习查“状”字。4.分小组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练习查出其它的字在字典的页数。 三、巩固练习(第 100 页的第 3 题) 下面的字去掉部首是什么字?把它写在括号里,再写出有几画。药(约)6画 献(南)9画 源(原) 10画穷(力)2画 贡(贝)4画 硬(更) 7画注:本课只是初步学习,为了达到熟练,平时还要加强练习。归类识字(二)             第 4 课 教学目的  1.学会 15 个生字,11 个词语。学习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分析、记 忆字形。2.初步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并能用来帮助识字。 教学重点 掌握识字规律,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 教学难点掌握笔画多的字。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归类识字第 4 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101页,看看这课归类识字的形式有什么特点?(这课识字的特点是在熟字的基 础上加上了偏旁组成了新字。)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预习。方法是先复习旧字,把字音读准,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再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把字读准,分析记忆字形,想想熟字和生字在音 形义上的异同点。2.检查学习情况。xi4  (1)学习第一组。老师板书下——吓指名读,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字的 异同点,(这两个字字音相同,“下”字左边加个口字旁就是吓一跳的“吓”。) 让学生组词“吓一跳”。w((2)学习第二组。老师板书五——伍指名读,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字的
du@ 异同点,练习组词“队伍”,板书词语“队伍”并学习生字“队”字。其它略。3.几点说明。(1)有的词语意思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去理解。(2)区别异同点,重点是区分旧字和新字的字义。  4.总结:这课归类识字是用熟字带出生字的方法识字的。由熟字带出来 的字都是形声字,熟字在生字中是声旁,所加的部分是字的形旁,也是字的 部首。但是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已不能表音,所以不要不加区别地看到一个字 就读半边的音。识字时要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另外,我们使用时一定 要正确区分同音字。三、巩固练习1.读书。2.读卡片。  3.做猜字游戏。(一个同学说字形,另一个同学说出字音;或一个同学 说字音,另一个同学说出字形。)             第二节 一、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4 课。二、指导学生写好本课生字1.观察本课生字的结构特点。2.找出不好写的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健”字的写字顺序是:先两边后中间,中间是“廴”。 “值”字里面是三横。“补”字是衣字旁。 “忠”字的心字底要指导写好。3.其它生字照田格样子抄写。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卡片。2.说说下面字的部首名称,再看拼音写词。? yǎyǔ?
c2i chǎn?
c4n l4n?(哑 语)?? (财 产)??(灿 烂)??
yǎl0ng??(哑 铃)?
bǎo?? (财 宝)?
pòl4n??(破 烂)?
zh0 rì? zhōng ch6ng?
mùc2i?(值 日)?? (忠 诚)??(木材)?? zh0 de? zhōng
c2i(值 得)(忠 实)(钢 材)注:同学做在书上,然后再订正。(第 101 页第 1 题。)3.看拼音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第 102 页第 2 题。)xi4 y0 ti4o(1)小琴不敲门就轻轻走进来,把我(吓 一 跳)。ji4n k1ng(2)奶奶的身体很(健 康)。du@ w((3)少先队员走在游行(队 伍)的最前面。d3ng zh)(4)乌云(挡 住)了太阳。zh9 zh& zh9 w3ng(5)(蜘 蛛)会(织 网)归类识字(二)             第 5 课 教学目的1.学会 12 对反义词,13 个生字。2.认识反义词,理解反义词的意思。教学重点学会 12 对反义词,13 个生字。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常用的比较抽象的反义词不易理解。 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归类识字第 5 课,这课是把 12 对反义词归在 一起,利用反义词的特点识字的,谁来说说什么叫反义词?二、学习新课1.自学。2.检查学习情况。  (1)学习第一组。老师板书“取”,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取的字 义,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反义词“存”,分析记忆“存”字的字形。(2)学习第二组。老师板书“贫”,让学生说说贫的字义,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反义词“富”,分析记忆“富”字的字形。 其它的反义词学习方法同上。3.几点说明:(1)有的不易理解的反义词要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2)进行字形教学时,可启发引导学生采用熟字和生字分析比较的方 法识记生字。(3)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 三、巩固练习1.读书,读生字卡片。2.做找反义词的游戏。第二节一、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5 课,把生字写规范。二、指导书写1.读田字格中的生字。2.分析这些字的结构特点。3.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富”上边是宝盖儿,下边是“一口田”。共 12 画,不要忘了写一小 横,为了写好这个字要把“口”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假”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这个字共 11 笔。  “临”左半部分是两竖,第一笔是短竖,第二笔是长竖,右半部分上边 是“”,下边是“”,注意里边是一竖不是两竖,最后一笔两边不要出 头。  “败”左边是“贝”,右边是“攵”不要把两部分写反了,右边是四笔 写成。其它生字照着田字格的样子写,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三、巩固练习1.出示小黑板,把下面的词语中意思相反的用线连起来。2.填反义词。(第 103 页第一题) 新——(旧)公——(私)贫——(富)(失败)——成功热——(凉)深——(浅)(生存)——死亡3.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意思相反的词,用横线画出来。3i(1)爸爸个子高,小明个子矮。(2)夏天,天气很热,冬天,天气很凉。(3)“蘑菇”游泳池水浅,深水区的水深。4.读一读,再抄下来。假 假山 公园里有一座假山。 存 存起来 我把提包存起来。阴
阴天
天气预报说明天是阴天。

临时
在朋友家住下,要报临时户口。

详细
明明把学校里的事,详细地讲给生病的冬冬听。
归类识字(二)             第 6 课 教学目的1.学会 13 个生字,12 个词,读懂 12 个句子。2.了解部首和字义的关系,复习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巩固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膊、臂、镰、钓”等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小黑板 3.字典教学过程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归类识字第 6 课,除了学会生字词外,还要进 一步巩固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二、学习新课1.复习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和步骤。  2.用第一组生字指导学生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来掌握字音和字 义。(1)出示第一组生字“胳、胆、臂”。(不带拼音)(2)让学生说出这组生字的部首名称。(月部)  (3)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三个字的部首,在“查字表”里 的哪一页。(4)数出要查的字除去部首还剩几画,从字典的“(5)字表”里找到。(5)从字典正文里查出要查的字。  3.检查学生查字典的效果时,可让学生回答:所查的生字在字典的哪一 页?有几个读音?字义是什么?等等。  4.分组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学习后面三组生字。(老师出示板书好了的 小黑板。)5.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6.读书,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三、巩固练习1.读生字卡片。2.正确流利地读书。  说明: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注意了解哪些同学查字典有困难,给予帮助 指导。每查完一组字后启发学生理解部首与生字的关系。             第二节 一、谈话二、指导学生写字1.读田字格中的生字。2.分析记忆字形。3.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书写。 “膊”字右上边的第三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臂”字注意两点,一是右上边的第三笔横比第二笔横要短,二是月部在底下时把撇变成竖。在指导写这三个字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 指导写“衫、裤、袖”时强调这三个字是“衤”部,与“礻”部区分。 三、巩固练习1.做 106 页第 2 题,用下面的部首组字,再组词语。( )月
( )( )( )心
( )( )( )钅
( )( )( )衤
( )( )2.做 106 页第 3 题,下面的字去掉部首还有几画?填在括号里。膊(10 画)
臂(13 画)
镰(13 画)
裤(7 画)
银(6 画)
悲(8 画)
看图学文            16 黄山奇石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课文中的照片插图,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图画的能 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看图学文,弄清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 山的热爱之情。3.学会本课 8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4.任选两段背下来。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读好长句中的自然停顿。2.了解课文中说的黄山奇石是什么样子。3.注意区别形近字记清字的笔顺。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三幅挂图、投影仪、小黑板、录像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认真观图,抓住特点1.理解题目:老师板书后,学生齐读课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奇”是奇形怪状的意思。从题目得知,课文写的是黄山风景区奇形怪状 的山石。)为什么说是奇石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几幅图。2.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奇”在哪里。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挂图,(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先统观一下三幅图,然 后再一幅一幅地看。  第一图: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吗?本册第一课第一幅图就是黄山风景。看 一看图上有什么?奇峰怪石,云雾缭绕,山峰险峻挺拔,景色秀丽神奇,这 一切就是黄山风景区的特点。再观察一下这里的山石,和你过去所见到的山 石一样吗?有什么特点?(奇形怪状)这幅照片是从远处拍摄的黄山景色。 第二图:看出这幅图上的石头奇在哪里了吗?(那块巨大的石头像桃 子。)你见过这么大的桃子吗?它座落在什么地方?(山顶上一块大石头中 间,周围的苍松翠柏就像桃子的绿叶。再看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真  是神仙般的境界,所以人们叫它为“仙桃石”。(板书)  第三图:这幅图上的石头有什么奇特之处?(山峰上有块石头像猴子。) 它什么姿势?(蹲在山头,两只胳膊抱着腿,眼睛看着前方。)这只猴子在 看什么呢?(看云)我们观察一下这里的云像什么?(大海的波浪)我们叫 它“云海”这块奇石,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猴子观海”。(老师板书) 齐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  通过看图,你觉得黄山风景区的石头怎么样?(真是奇形怪状)像这样 奇形怪状的石头在这里真是数也数不清,本篇课文向我们进行了具体的介 绍。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2.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第 2~5 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第 6 自然段,大家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3.读小黑板上的词语:闻名中外、风景区、神奇、尤其、石盘、伸着、一动不动、翻滚、巨石、狮子抢球、著名、奇形怪状。 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全班一齐讨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  4.默读课文,想: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奇石怪石?要求用总—分句式来回 答。(共提到七处怪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 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哪些是具体介绍?哪些是简略提到?(前四 处是详写,后三处是略写。)老师在详写的词语后面用红粉笔画三角。5.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课文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很长,要注意句中的自然停顿。老师可用投 影仪显示出这两个句子。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体会一下在哪里应该稍加停顿。全班一齐讨论(第一句在“风景区”的后面划一竖线;最后一句在“正等你”的后面划一竖线, 表示这里要自然停顿。还要注意逗号、句号和感叹号的不同读法。每个同学 都小声练习读,然后请两个同学在班上读,老师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第二节  一、导语: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看一看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黄山风景区 的奇石的。多数同学都没有亲眼看过这里的景色,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初步 领略一下黄山风景区的奇丽风光。二、认识奇石,激发感情  1.三个同学朗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第 1 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 2~5 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第 6 自然段。然后请另外三个同学说说这三部分各写 了什么。2.齐读第一段,回答小黑板上的问题:(1)“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2)黄山风景区在哪个省?(3)它的特点是什么?(板书:闻名中外、景 色秀丽、怪石有趣。)3.看录像片,欣赏黄山风景区的美丽景色。也可以让同学们把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有关黄山风景区的景色向大家作介绍。  4.一个同学读 2~5 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哪 些怪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课文是怎样介 绍这些奇石怪石的呢?先看第 2 自然段,默读回答小黑板上的问题:(1)奇石叫什么?(2)奇石在什么地方?( 3)“奇”在哪里?(它比人工雕刻的还逼真,颜色、 形状所在的位置都恰到好处,书上说它好像是从天上飞来的。)在回答第(2) 个问题时,要解释一下“石盘”的意思。让学生再认真看书上的插图。按照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学习第三自然段,默读,然后回答问题,画出猴子的动作:抱、蹲、望。老师板书这三个字。让学生看着板书说一说猴子 的样子,再看图体会猴子的动作,理解“陡峭的山峰”(直上直下)。  老师问:“猴子观海”中的“海”指什么?(不是大海,是云海)。把 “猴子观海”改成“猴子观天”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我们平时看 到的天空中的云一般是静止的,变化很慢,只有下大暴雨或天气突变时,才 能看到乌云翻滚的景象。而黄山的云却像大海的波浪一样。)让学生看图再 观察,体会什么叫“翻滚的云海”。“猴子观海”这个名字是非常贴切生动 的。  “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两处景观书上都没有插图,但课文中介绍得很清楚。请同学们按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 4~5 自然段。回答完 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出仙人指 路的动作。注意:手臂一定要向前伸,不要往左右两边伸。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 5 自然段,培养想象能力,让学生动手画一 画山峰上几块像雄鸡的巨石和对面的天都峰。理解“巨石”、“啼叫”、“著 名”等词的意思。问学生:为什么只有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那几块巨石才变 成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雄鸡就是公鸡,公鸡的羽毛是金光闪闪的。清晨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给大公鸡披上了锦衣。)公鸡都是 清晨打鸣,雄鸡的出现正好和鸡叫的时间相吻合。  5.课文中提到了七处景观,是不是黄山怪石就只有这七处呢?读一读课 文的最后一段,从哪里能看出不止这七处?(“等等”)  6.看着黑板上“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处课文 中略写的奇石,想象一下它们的样子,和同桌同学说一说。为什么不把这些有趣的景观一一向我们做介绍?(奇石怪石太多了,说也说不完。)  7.默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说一说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有两重意思:(1) 进一步说明黄山的奇石多。板书:多。(2)黄山好似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 欢迎中外游客去那里做客,还可以给它的孩子们(奇石)起名字。给人一种 亲切之感。)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令人流连忘返。像这样美丽的地方在我国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据自己所知,列举一下风景优美的圣地,会更激发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热爱。请同学们怀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自己小声读) 三、再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四、读作业中的词语,一字多组。注意词语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作业: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两个自然段。板书设计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