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钓大野钓钓鲫鱼调漂图解用6.3米的杆。假如还是掉2-3目的话,你们看得清楚漂相吗

第三方登录:冬天钓鲫鱼调标/野塘钓鲫鱼技巧
热度 2已有 447 次阅读 13:35
最近钓鱼时,经常有钓友向我表示疑问------为什么漂子没有动作?每一竿下去都感觉漂子在似似乎乎地动却没有明显的进嘴动作?我问他调几钓几,他说:刚才调4钓2,现在钓1目还是没有动作。我让他向上推5公分左右改钓4目半试试,结果下顿、下滑、回漂的动作全有了,中鱼率也大副提高。他问我:“没动作不是要钓灵吗,为什么钓钝了反倒有动作了?”连续有钓友问起这个问题,我把我平时总结的一些经验和见解作以陈述。  灵钝的话题已经讨论的很多,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程宁大师的理论则是调低为灵调高为钝。我认为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和冬天的调漂上来就好理解多了,冬夏钓鱼的很多东西都是格格不入的,但不管怎麽调、怎麽钓,钓上鱼就是灵、钓不上鱼就是钝。  很多钓手把夏天钓鱼的一套东西照搬到冬天去用,肯定是有问题的。我有个鱼缸,没有养观赏鱼,就放了几条鲫鱼,时常站在旁边观察它们的行为表现和吃食的动作。气温高时,正常情况下,鱼一直在大开大合地做着吞吐,嘴张的很圆实,吃食时,往往是低一次头连续吃几粒小米才会抬起头来(我一直喂小米);但在冬天,鱼嘴似乎也冻僵了,好几分钟张一次嘴,开口度很小。吃小米是感觉很吃力,低头啜一口就抬起头,小米却还没吸进嘴。由鱼的行为动作联想到冬夏钓鱼时漂象的不同,钓目的设定就容易解释了。  在冬天,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很小,吃饵好象也成了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子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反映到漂子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漂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甚至有点离底。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漂上就出现了下顿或顶漂的动作。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上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前几天我们几个人练竿时,大部分都调4、5目钓4、5目,但有有位钓友钓1目居中间钓位而连续中鱼,并且时不时上双尾。有几人就开始调高钓低,结果钓况更差。我则根据他中双尾且顶漂动作多而判断他在钓钝,经验证空钩时漂尾完全入水了。  所以说:在冬钓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漂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  另外,漂型的差异也影响调钓目的设定。市场上有多个品牌冬天用来对付轻口鱼的浮漂,漂型基本上都是廋身超细硬尾漂,它廋身的特点在漂起动及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得漂尾产生的剩余浮力大大减小,同样一枚袖2钩,常用漂尾能压下1目,而超细尾就能压下2目多。这两个特点使漂的动作幅度加大,模糊的动作清晰起来。在对付老池子---经常用粉饵钓或底部淤泥比较厚的池子时调高钓低仍然会有很好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冬钓时,线组也至关重要,尽可能地使用细而柔软的线和轻细条的钩,最大限度地降低鱼吸食时的阻力,然后调低钓高,品味小钩细线搏大鱼的感觉,让您在严冬钓的更开心.
野塘是指无人管理和收费,并有野生鱼类自然生长的水域,在北方这种水域已很少,南方较多。这种水域鲫鱼的密度和个体都不大,如不掌握规律,想垂钓也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把我的钓友在野塘中垂钓野鲫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给大家,供广大钓友在垂钓实践中借鉴和参考。一、根据节气选钓时。在农历四月底的立夏后,小满前,尤其是阴天和小雨天气,仍适宜垂钓,但在农历五月夏至前后的三伏高温季节,就南方而言,绝大多数的地 区日气温都在35摄氏度以上,甚至更高,这期间除了上午10点钟前和下午5点中后可以钓鲫,中午时分的气温,水温根本不适合钓鱼,钓也难获。此时可选择钓 早晚或夜钓,还可钓阴凉,钓深水,钓流水和进水口,或者钓雨后,钓降温,钓风天,钓草鱼和鲢鳙鱼,白鲦鱼等耐高温的对象鱼等。二、根据环境择钓点。鲫鱼属广谱性鱼类。在自然水域虽常常能见到,但并不等于处处都有,即使最活跃的春秋两季,他们也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栖息集聚之地。故他们会根据不同的钓场环境选择藏身之地和栖息之地,一般可按以下规律来选择垂钓鲫鱼的钓点和钓位。1、宽钓窄窄钓宽,选择铧尖和水湾。这是因为若水域特别宽大,尤其在一年中的春秋两季鱼儿比较活跃时,鲫鱼多爱窜至窄处游弋觅食,同时水域的窄处也是鱼儿 游动的必经之路。反之,要是水面过于狭窄,他们又常居宽处隐蔽藏身。所谓铧尖,就是岸边向河心突出延伸的部位,这更是鱼饵上下游弋的必经之路,而湾处,则 是岸边的凹陷之处,此处水草密集浮游生物较多,且能避风躲浪,恰是鲫鱼觅食栖息的安全港。2、方正池塘钓四角,长形直岸要钓腰。选择池塘四角,是由于池塘四角常常是鱼儿沿岸游动至转换方位弯角时,多有逗留的习性,且此处不管风向如何,适中有两 角处于下风口,天然浮游生物较多。尤其是养殖塘的进水口,喂食台,洗衣淘米的位置下钩更佳。水面无凹凸的长方形直岸,除冬春可以选择直岸的两端外,夏秋鱼 儿多在两岸中间的壁坎处活动觅食,也是好钓点。3、库塘要钓进水口,有草挨草去下钩。湖库,池塘或江河的主支流进水口,流水汇集,天然浮游生物或草籽,植物的茎叶等食物甚多,尤其是滩脚处常有上游爱戏 水而下的鱼儿和下游逆水而上的鱼儿在此栖息觅食,鱼儿较多,钓鱼挨草下饵,这是因为草丛周边自然食料丰富,氧气充足,水流平缓,对鱼儿春产籽好,夏避阳冬 取暖,躲避天敌都有益处,是他们四季栖息的安居之地。4、深浅交界坑洼处,乱石桥桥墩大树旁。河面两岸大石处,河床底下游乱石的地方和桥墩旁。大树下,一般水都较深,是冬夏两季大鲫鱼的藏身之地,深浅水位交界处,河底必然有坑塘。俗话说河底有塘就是窝,塘窝里头鲫鱼多。在这里下竿,定会丰收。三、根据泳层定钓法。鲫鱼,数底层鱼,一般只宜底钓。但由于受季节和水温及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并非常年都在底层活动,春天,鲫鱼产籽期间,雌鱼 都在草面产卵,而雄鱼也就结伴相随,离开底层,当雌鱼分娩后需要大量的进食时,它和雄鲫一样,本来入春后,草丛中就有很多青嫩的藻类植物和水生昆虫可食, 就不会又沉入水底去摄食,所以,这时候钓者若用长竿,短线,穿挂略露钩尖的半截蚯蚓, 在草丛中仅挨水面,对准鱼头,采用搁提喂钓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夏天,尤其是盛夏的中午时分,当水中溶氧量大大减少,在夏钓深夜难钓到鱼的情况下, 按此时鲫鱼普遍在水的上层游窜的习性特点,把底钓临时改成钓10—15厘米的水位食性浮钓,就会有效改变鱼不咬钩的状况,而有所收获。四、根据食性用钓饵。鲫鱼的食性变化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除喜欢微甜,腥香,浓香型食料外,还有夏秋偏素,冬春偏荤的习惯,二是某种食性偏爱在某一处长时 间受到另一种食料环境影响后,能随之改变成大众口味,也就是,在同一水域,尤其是在同一区段,不管鱼儿当时是偏荤也好,吃素也罢,大多数甚至所有人一直都 用荤饵或素饵中的某一种钓饵进行垂钓,若自己仍坚持用与众不同的钓饵进行垂钓,效果肯定不会太好。鲫鱼钓饵,主要可选择以下几种。荤饵:在晚秋和早春时, 用红色斑马蚯蚓最好,但不要用太粗的蚯蚓,只适宜用火柴棍般大小的,否则会影响鱼儿咬钩,也可以用红虫等, 夏秋,在粪池或水坑,捞取孑孓拌细筛过的煤渣,用米汤调和,捏上钩后,在用细棉线缠牢,这种十里香钓饵虽然麻烦但比蚯蚓更胜一筹,此外肉蛆,小青虫也可, 但效果次之。素饵:一般在晚春至中秋之间使用,除各种各样的鲫鱼商品饵外,胡豆粉或黄豆粉是传统素饵之极品。他淀粉足,黏性强,微甜,清香,很讨鲫鱼喜 欢,常用的还有米饭和用面粉,玉米面等调制成的钓饵更为普通,也挺有效。五、根据异常找对策。野钓鲫鱼,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异常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撒窝下竿后,一直无鱼问津。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呢原因,一是位置没有选好,水下根本没鱼。在此处钓了2-3个小时后仍不上鱼,应考虑换窝。二是 挨草边撒窝,明草下面或许有你看不见的暗草,窝料全部洒落在草上,没有被鱼发现,此时应用空钩前后左右反复探测,真有暗草,要重新撒喂或换窝,三是钓饵不 对路,尤其若发现窝里有鱼星而不咬钩,要马上更换钓饵进行试钓,直到连续中鱼为止。2、钓了一阵后,鲫鱼突然不咬钩。这种现象,也有三种原因:一是鲫鱼本身是群居的鱼类,他们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四处游窜,当把他们其中的一群钓尽了后,另一群还没进窝,就要有耐心等待,二是可能窝里有其他水生动物的干扰,若有黑鱼,鳜鱼之类的凶猛性恶鱼会撵散鲫鱼,钓者应注意观察窝里窝边迹象,必要时只有暂停下竿,让他离去或者换窝,三是有鲤鱼,草鱼,鲢鳙鱼之类的大鱼进窝,要是发现有他们的鱼星,要立即换用钓具,钓饵,临时改钓大鱼。3、无小杂鱼闹窝,扬竿又不中鱼。其原因有五种,一是提竿过早,鱼还没有衔饵进嘴就提竿,把鱼钩从 鱼嘴里拉出,为此要准确的把握好提竿时间,二是可能鱼钩变钝,无法刺中鱼唇,检查后确定是鱼钩不尖锐应及时换钩,三是用钩太小或钩门太窄,刺中鱼唇的几率 太低,也应考虑另换合适的鱼钩,四是穿饵臃肿,素饵硬质或捏的颗粒状太大而阻塞了钩弯的钩门,致使钩尖不能刺穿鱼嘴,应改变上饵方法,五是上饵太大或子线 粗或硬,鲫鱼吸饵入不了口,钓小鲫鱼的饵料不能太大,直径应为说钓鲫鱼鱼嘴的三分之一左右.自然水域用钓鱼小药--中药酒效果要好些,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制一些特殊的钓鱼小药,效果不错的。对付野塘不食商品饵的鱼:钓鱼的头一天晚上,把蚯蚓放进一小瓶子中,最后再蚯蚓上面散上一层白糖,密封好,第二天这些蚯蚓就会溶化,就算大一点的蚯蚓最多 也只剩下一点皮,在野钓用的时候就把糖用水化开,用此糖水开上我们的商品饵料,那效果是很好,再加上商品饵雾化状态的优势,此时的野钓完全打破了鱼不吃商 品饵料的劣势。
时间进入11月份,秋天马上就要过去了。在冬季到来之前,让我们钓鱼人再疯狂一下吧。也许,下面的一些信息对我们都有所帮助吧。
& & 一、钓晚不钓早:秋末初冬,气温都在10度一下,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水温一般在晚上7点多才开始下降,所以下午和傍晚鲫鱼吞钩最多,到了翌日气温一时不易回升,要道10时以后方可施钓。& && & 二、钓风不钓雨:秋末初冬,风是不少的,但南风居多。偶尔刮点北风(非寒潮),也无大寒意。可是下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天下雨下雨前后,多半刮东北风,气候变冷,不太适宜。& & & && & 三、钓浅不钓深:秋末初冬,鲫鱼大部分贴近河边觅食因此,严冬才潜入深水。因此在钓时,在1米的深处垂钓。& && & 四、钓急不钓寒:秋末初冬,偶而有大寒潮来,鲫鱼在突然聚冷的情况下,纷纷躲避。钓者可在鱼躲避处下钩这叫应急钓,会钓的很多。时间过长(如下午来寒潮的次日)不宜钓到鲫鱼,要等到气温回升。 & && & 五、钓内不钓外:鲫鱼比较敏感,代初冬来临,它就游入内河越冬,这是因内河蓄暖也有食可觅。所以秋末初冬不宜钓大河,应钓内河的沟,塘。& && & 六、钓毛不掉光:毛,是指有水草的地方,冬天鱼却不离,所以应在这些地方垂钓。光处鱼是很少去的。但水草要选择既不腐烂又无苔藓的地方,烂了水草又有苔藓的地方鱼也不会来得。& && & 七、钓霜不钓雾:秋末初冬,雾多,多雾会使水中缺氧鱼不肯吞钩。一旦降霜,鲫鱼更加活跃宜钓之。
冬天到了,传统钓法更是受到了广大钓友的追捧。它灵活多变,简单随意。当然,也要注意技巧。不然,鱼儿也不会主动来上你的勾引。分析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 && && &1、两个稳定:一般说来,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都是可以冬钓鲫鱼的。一定要坚持“稳定”才出门。稳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温稳定,不管天晴或是天雨,只要有一个连续三天以上的稳定的温度,就可野钓,千万不能在晴雨转换或温度升降较大时外出。当然,老年钓友宜选雨后的稳定晴天出钓,尽情沐浴阳光,活动筋骨,追求过程,享受开心。二是水位稳定,野钓小河或有发电站的水库时,一定要在外出前掌握钓点的水位是涨是落是平,无论是涨或是落水,必须有三天的稳定时间才能出钓,一般说来,水涨水落之日是最不好钓鱼的。  2、四因定位:用四个标准去衡量钓位。一是向阳,全天都能被太阳照射。二是背风,风吹起小浪或无浪之处,小河选回水处。三是挨草,小河或塘堰最好能挨草草边。四是宜浅,冬天钓鲫鱼,水温在5—10度时,钓50—180厘米内为宜。如果水温在5度以下时,可在200–600厘米内的树边钓。总的讲,在晴天一定不能钓得太深。冬天钓鲫鱼的最好位置是180厘米深的向阳背风的草草边、老树下、回流中。  3、多窝少饵:冬天鲫鱼开始找草恋爱,游动范围小,一般几条鱼有一个固定的空间,所以在打窝时一定要每隔10米打一个窝子(或5、6米),至少打5个以上的窝子,每个窝打泡米最多30克,以后补窝每次5—10克,过多反而效果不好。  4、一竿独钓:用3.6—-5.4米的硬度好轻便的鱼竿,0.14毫米的齐竿线,七星漂,溪流6号钩(其它钩也可),堕子适度,活堕死堕根据习惯来定。钓草边最好用一根竿,如果竿多了,忙不过来时,上鱼后鱼往草里一钻,不但失线,还要闹窝。这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5、主动逗钓:一定要勤走动,每个窝子下三至五次钓线,用活蚯蚓钓(也可用其它钓饵),每次下线后轻轻上提20厘米,窝内有鱼必吃,最多一个窝子钓两条鲫鱼后就要补窝,并做到补窝后立即去钓另一个窝子,这样来来回回的钓,又运动,又不冷,又有好收获。如果水底有干草,在上蚯蚓前先上一粒白泡沫塑料在钓钩捆绑处,逗钓时效果更好。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业务合作:&&投诉举报:&&站长手机:北京杆坑钓鲫攻略二
&“浮标”可是我们钓鱼人的眼睛,必须选用精良的!不可凑合。&
我积累的浮标有近百支了,对每一支我都进行了灵敏度与“浮动误差”测试,发现差别很大,也从中找到一些特性,经测试与对比,以及多少次的实践,杆坑钓大鲫鱼最好选用灵敏度高而“浮动误差”(后面讲“浮动误差”)小的浮标,不要听有人说太灵敏了虚口多等等,那是对竞技钓滑口小鲫鱼说的。杆坑大鲫鱼生口和轻口多,滑
口不多,就是有滑口老鱼,上下调整几次飘就能拿上来。就是鱼碰线和水的紊流产生的几次虚口也不多,很正常。浮标选对了,用好了就会多多上鱼。
&&&&&&&&&&
那么,什么是“灵敏度”呢?在这里我不以浮标体的重量与铅坠的“重量比”来定义“灵敏度”。我对“灵敏度”的认识如下:&
&&&&&&&&压在水面浮标顶尖上的,一个固定质(重量)量的物体(毫克),我们在这里称这个物体为“测量配重”。调整铅坠的重量,使漂尖被“测量配重”压下在水面上只露出一目,再取下漂尖上的“测量配重”,浮标上升到位后,再用手指轻轻下压漂尖,不要下压太多,轻轻下压一两目的样子,松手指使其慢慢上升定位,这样就消除了浮标的浮动误差,这时,记下浮标上升到水面上的目数或以毫米为单位的距离。再将“测量配重”放在漂尖上,使漂下降刚好还在那一目上,那么,浮标下降的距离(或目数),我们称之为“灵敏度”。
& 在这里我们说,“灵敏度”的定义是:“被测试的一组浮标,它们所使用的铅坠
在重量上差别不大(严格意义上应该是铅坠重量是相同的,但是,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的漂。),在这种条件下用最轻的“测量配重”,使浮标下降的距离越大就越灵敏”。
有时候,在冬钓大棚钓小鲫鱼时,有些鱼口轻的不能再轻了,浮标极快的微微闪动了一下,或是往水面下较慢的阴下去一点点,这种极其轻微的鱼口,基本要靠钓鱼
者的灵感来提杆了。我测试过,这么轻的鱼口产生浮标下降的重量,相当于用很薄的半厘米见方的纸片来做“测量配重”产生的压力。&
我们在冬季大棚钓轻口鱼时,有时浮标有0.5毫米以下的上下动作就是鱼口,2至5毫米的动作已经足够了。&&&&&
&&&&&所以,浮标的外表面要光滑明亮,油漆斥水性要好,“浮动误差”要小(小于1毫米)。浮漂的吃铅度要小到在确保水中的大线能被拉直的条件下,用最轻的“配重”(相当于轻口鱼的吸力)能产生出大的下降幅度。&&&&&
在极轻的鱼口下,我们要选用体积小而轻,灵敏度又很高的浮标,可以将轻微的鱼口明现的显示出来。&
&&&&&&&&&&&&
当然,有些浮标号数大个一、两号,体积也大一点,铅坠重一点,下降快一些,大线被拉的更直一点,其灵敏度也很高,很适应底钓轻口鱼、快鱼或在有风力的情况下钓鱼。
上述我们还提到了一个概念,即是浮标的“浮动误差”。
& 什么是“浮动误差”?我们说,“浮动误差”有大线吃水的“浮动误差”;有铅
皮座(包括空气阻尼可调式金属坠)的“浮动误差”;有浮标的“浮动误差”。在这里我们只谈浮标的“浮动误差”。&
&&&&&&&&即现有大多数的浮标,其外表面没有使用斥水性很好的油漆,会存有“浮动误差”。其特征是,当浮漂立起来,慢慢下降到静止定位时,我们用手上提或下压浮标
1至5目时,或要引逗鱼时,上提下拉,浮标再定位时,与原来定位的位置不同,有1至3目不等的差别,这1至3目就是“浮动误差”。&
使用“浮动误差”大,而灵敏度再高的浮漂,也会使我们漏掉很多鱼口,或找底不准确。比如,我们在钓大鲫鱼时,要勤逗鱼,即轻轻往回拖一下杆,这时浮漂下沉,排除虚底的问题,往往会有那么1至3目没升回来,这就是浮标、大线和铅坠的“浮动误差”共同造成的,这时候的标座至钩饵的线组是松曲的,鱼吃食的轻微动作就看不出来了,只有鱼带钩饵游动距离大于“浮动误差”时,才能看到漂有动作。我们逗鱼最好是采用上提的动作来逗鱼,这可以消除“浮动误差”,或选用没有浮动误
差的浮标。
还有,在冬季钓小鲫鱼时,“浮动误差”大,会感觉找不准底,甚至钓了一段时期也找不到北。或鱼吃饵后微微的上浮,“浮动误差”大的浮标没有反映出来,因而造成底钓时,漏掉很多鱼口,上鱼速度不快,还不知错在哪里。&&&&&
我买了近百支漂,只有7支没有“浮动误差”。&&如果我们在钓鱼时,不得不选用灵敏度最大的浮标,但其自身的“浮动误差”也很大,克服“浮动误差”的办法就是:&
1 浮标慢慢下降到底后不要再动,这时候是最灵敏状态,只等下顿或上升的鱼口信号。&
垂直的提升逗鱼,提升幅度要小,提上来后,再慢慢下降到位,这其间有任何动作都可以看出。钓大鲫鱼时,饵料又大又重,压的浮标会正常复位。但是,在冬季钓小鱼时,饵料在钩尖上只有小米粒大小,几乎没有压力,如有“浮动误差”较大的漂,可能提上来后下降不到位,容易产生误判,误以为是鱼截住了,造成空提杆。&
3 用洗涤液或牙膏在浮标下水前轻轻洗涤一下,能消除大部分“浮动误差”,但是,浮标离水几分钟后,又恢复了浮动误差。
在钓大鲫鱼时,调目与钓目比要大一些,要大于“浮动误差”,或调钓目的差接近单饵重,单饵重要大于“浮动误差”,这也能消除或部分消除。“浮动误差”,但要找好鱼口,不跑鱼。&
所以,我们在钓鱼选用浮标时,如不考虑风雨天用的因素,就要遵循以下三要素:
& 1. 在大线能被拉直的条件下,选最小号的漂型。
&2. 在最小“配重”条件下,下降目数是最大的即最灵敏的。
3. “浮动误差”越小越好。
&&&&&&&&要注意的是“测量配重”不等于浮标的“吃铅度”,及铅坠的重量。某种程度上讲,“测量配重”就相似鱼口的吸饵力度,鱼口的产生的吸饵力度(重力),有大于“配重”的重力,也有小于“配重”的重力。&
下面例出我自己的一部分浮标的吃铅重与灵敏度及有关参数。
& 特别声明:以下浮标的参数仅代表我个人自测的,非正规测试,非正式数据,不代
表厂家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参数,仅供钓友批判的参考,不负任何责任。
我的鱼漂吃铅重与灵敏度
&(如果在此看下面的表有点乱,请将此窗口放大或拉长再阅看)
--------------------------------------------------------------------------------------------------
吃铅重量& & 牌号/材料&
X毫克下降灵敏度&&苗尖第二目与总目数与软硬尾&&浮动误差&
号小吃铅少& &&
&下降目数/毫米&
&& &第四目的直经
0类&&黄金眼-1032-0/芦苇&
&&&0.39-0.40&
12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及轻口鱼
0类&&黄金眼-1001-1/芦苇&
&&&0.40-0.42&
&&&8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及轻口鱼
0类&&黄金眼-1033-0/芦苇/深色&&6目
&&&0.39-0.42&
12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及轻口鱼
0类&&蔚蓝(冬)-S002—1/芦苇&
& 4目 /40&
&0.58-0.58&
&&&4目/硬尾&
& 自改造打水皮用
0类&&黄金眼-1033-0/芦苇&
&0.44-0.60&
&&&6目/软尾&
&冬钓练杆池/钓浮
0类&&阿芦-A11-0/芦苇&
&0.37-0.40&
&&&13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及轻口鱼
0类&&黄金眼-1/巴木&
&0.58-0.70&
7目/软尾& &&
&& &小滑鱼
1类&&阿芦-A11-1/芦苇&
&0.44-0.44&
&&&13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杆坑&
1类&&九八钓王-金拿手-2/孔羽&
&&&0.45-0.56&
7目/软尾& &&
&& &冬钓练杆池
1类&&小金-A12-1/芦苇&
&&&0.44-0.44&
15目/硬尾& &&
&& &冬钓练杆池
1类&&小金-A12-1/芦苇&
&&&0.47-0.57&
&&&15目/硬尾&
1类&&九八钓王(冬)-0/芦苇&
&&&0.52-0.55&
11目/硬尾&
1类&&阿芦-A25-0/芦苇&
&&&0.59-0.70&
7目/软尾& &&
&& &杆坑或滑鱼
1类&&允华-陆龙-25/芦苇&
&&&0.45-0.50&
&11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 /杆坑
1类&&允华-陆龙-10/芦苇&
&&&0.49-0.56&
&11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 /杆坑
1类&&允华-陆龙-5/芦苇&
&&&0.47-0.54&
&11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 /杆坑
1类&&允华-陆龙-28/芦苇&
&&&0.47-0.55&
&11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 /杆坑
2类&&蔚蓝(冬)-S004—2/羽&
&&&0.63-0.72&
9目/软尾& &&
&小猾鱼/杆坑& &
2类&&小金-A01-0/芦苇&
&&&0.47-0.55&
&14目/硬尾&
2类&&本溪流-羽粹-1/孔羽&
&& & 2.5目
&&&0.43-0.63&
&&&9目/硬尾&
&杆坑或滑鱼
2类&&阿芦-A02-0/芦苇&
&&&0.42-0.43&
&13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
2类&&阿芦-A02-0/芦苇&
&&&0.51-0.59&
&13目/硬尾&
2类&&阿芦-A12-2/芦苇&
&&&0.45-0.47&
&15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
2类&&阿芦-A12-2/芦苇&
&&&0.42-0.45&
&15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
2类&&阿芦-A31-1/芦苇&
&&&0.50-0.54&
&13目/硬尾&
2类&&阿芦-A11-2/芦苇&
&&&0.44-0.44&
&13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
3类&&阿芦-A12-2/芦苇&
&&&0.38-0.40&
&15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
3类&&阿芦-A12-2(带红点)&
&& & 3.5目
&&&0.46-0.55&
&13目/硬尾&
3类&&允华-陆龙-12/芦苇&
&0.39-0.51&
&13目/硬尾&
&0目& & 冬钓练杆池快鱼
3类&&蔚蓝-S000—3/巴木&
&0.47-0.51&
&&&9目/硬尾&
& 0.5目& &
冬练杆池底钓快鱼/杆坑
3类&&鳞影-(冬)-1/巴木&
&&&4目 /55
 & & 0.45-0.54&
&&&9目/硬尾&
3类&&非凡-004-1/芦苇&
&0.49-0.59&
&15目/硬尾&
3类&&阿芦-A02-0/芦苇&
&0.42-0.44&
&13目/硬尾&
3类&&良-A28-1/芦苇&
&& & 4.5目
&&&0.44-0.49
(阴天漂) 11目/硬尾&
&冬练杆池底钓快鱼/杆坑
3类&&小金-A12-2/芦苇&
&&&0.42-0.46&
&15目/硬尾&
& 冬练杆池底快鱼/杆坑
4类&&本溪流-羽华-3/孔羽&
&& & 1.5目
&&&0.57-0.66&
15目/硬尾& &0.5目&
&& &杆坑或滑鱼
4类&&非凡-004-2/芦苇&
&&&0.49-0.60&
15目/硬尾&
4类&&小鱼儿-8003-1/芦苇&
&0.53-0.60&
15目/硬尾&
5类&&阿芦-A08-1/芦苇&
&&&0.49-0.49&
15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快鱼/杆坑
5类&&黄金眼-1001-3/芦苇&
&&&0.49-0.49&
&&&10目/硬尾&
&冬钓练杆池快鱼/杆坑
5类&&九八钓王-冬-2/芦苇&
&&&0.54-0.64&
&6目/软尾&
&& &杆坑或滑鱼
&阿芦-A13-2/芦苇&
&&&0.63-0.73&
&7目/软尾&
&& &杆坑或滑鱼
5类&&飞-021-1/芦苇&
&&&0.57-0.67&
13目/硬尾&
6类&&九八-鹤舞-2/红色&
&&&0.49-0.56(阴天漂)&&18目/硬尾&
6类&&本溪流-铭-1/芦苇&
&&&0.50-0.59&
15目/硬尾&
6类&&本溪流-羽华-5/孔羽&
&&&0.63-0.72&
15目/硬尾& &0.5目&
&杆坑或滑鱼& &
6类&&阿芦-A25-2/芦苇&
&&&0.60-0.69&
&7目/软尾&
&& &杆坑或滑鱼
6类&&阿芦-A26-2/芦苇&
&&&0.61-0.70&
&& &杆坑或滑鱼
6类&&阿芦-A11-3/芦苇&
&&&0.40-0.48&
13目/硬尾&
&冬练杆池快鱼/杆坑
6类&&舟-X08-1/芦苇&
&0.45-0.53&
&&&冬钓练杆池快鱼/杆坑
7类&&钓王-A02-1/芦苇&
&&&0.70-0.74(阴天漂)&
&7目/软尾& &
&杆坑或滑小鱼
7类&&小金-A28-3/芦苇&
&&&0.48-0.51&
&&&13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快鱼/杆坑
7类&&鱼神-L003-1/芦苇&
&&&0.43-0.52&
&&&17目/硬尾&
&& &杆坑/打行程
8类&&阿芦-A29-2/芦苇&
&&&0.50-0.55&
&&&13目/硬尾&
&& &冬钓练杆池
8类&&飞-021-2/芦苇&
&&&0.50-0.63&
&&&13目/硬尾&
8类&&刘海哥-8906-1/芦苇&
&&&0.50-0.57&
&15目/硬尾&
9类&&阿芦-A25-3/芦苇&
&&&0.61-0.70&
&&&7目/软尾&
&& &杆坑或滑鱼
9类&&阿芦-A03-1/芦苇&
&&&0.61-0.65&
14目/硬尾&
9类&&池神-007-1/孔羽&
&&&0.57-0.62&
15目/硬尾&
9类&&漂神-03-1/芦苇&
&&&0.43-0.53&
17目/硬尾&
&& &杆坑/打行程
9类&&刘海哥-8905-3/芦苇&
&&&0.43-0.56&
&&&7目/软尾&
&& &杆坑或滑鱼
10类 鱼神-600-1/芦苇&
&& & 2.5目
& 0.62-0.68&
13目/硬尾&
10类 阿芦-A02-2/芦苇&
&& & 3.5目
& 0.50-0.57&
13目/硬尾&
10类 名速--1/芦苇& &&
&&&0.62-0.65&
&&&11目/硬尾&
10类 舟-X02-2/芦苇&
&0.55-0.58&
&&&14目/硬尾&
10类 小金-A25-4/芦苇&
&&&0.57-0.66&
&7目/软尾&
&& &杆坑或小滑鱼
11类 达魔-绿-0/不明&
&0.69-0.75&
&&&12目/硬尾&
&& &杆坑或滑鱼
11类 阿芦-A08-2/芦苇&
&&&0.48-0.53&
&&&15目/硬尾&
&& &杆坑/打行程
11类 阿芦-C05-1/芦苇&
&0.95-0.95&
&&&11目/硬尾&
&杆坑钓大鲤草鱼
12类 阿芦-A15-1/芦苇&
&&&0.91-1.01&
&13目/硬尾&
&& &杆坑雨天用
13类 阿芦-A03-2/芦苇&
&&&0.47-0.54&
&13目/硬尾&
13类 阿芦-C01-1/芦苇&
&&&0.63-0.68&
&13目/硬尾&
14类 飞-021-4/芦苇&
&&&0.53-0.62&
13目/硬尾&
15类 阿芦-A08-3/芦苇&
&&&0.47-0.52&
&15目/硬尾&
16类 阿芦-A08-4/芦苇&
& 0.74-0.76&
15目/硬尾&
&杆坑/钓大鲤草鱼
&&&以上是我部分浮标的参数,还有很多漂就不一一例出了。上述浮标主要是在杆坑钓大鲫鱼和小鲫选用。一般情况下,钓大鲫鱼只要选用灵敏度大于3目的浮标,全年都可使用。冬天在大棚钓小鲫鱼主要在上
述0至3类浮标内选用,推荐选用上表中灵敏度最大的和“浮动误差”最小的。冬天钓大鲫鱼在1至10类中选用。其它季节在可根据情况在上述各类中任选。去鱼具店买浮标时,要带着一把千分尺去挑选并与上表的
参数进行对比挑选。如果店里有调漂筒就更方便调选了。
在挑选浮标时,标尖第二目和第四目的直径一般不要粗过0.46毫米,粗了,灵敏度就低。如果太细了,直径低于0.35豪米的话,用3.9米的杆线在阴天就看不太清楚。一般情况下,灵敏度和浮标号大小有一定
的关系,但是,与灵敏度关系最大的是,浮标苗的直径越粗灵敏度就越低!所以,只要再钓鱼时能看清楚浮标的标目,尽力选用细苗的浮标。在购买调选时,只要厂家和型号都与上表都一样的情况下,浮标的标苗的直径
不高于上表中的数据,其灵敏度就不会低于上表中的数据。&&
别看有些芦苇浮标大些,铅坠重些,,但是它们的漂苗很细,因而灵敏度就很高。比如上表中的阿芦-A08-2、A08-3号、舟-X02-2、鱼神-600-1、池神-007-1、漂神-03-1,刘海哥-8905-3、小金-A28-3、飞-021-4等等。
我们在春、夏、秋钓大鲫鱼时,所用的漂在同样的灵敏度下,漂号大点的,吃铅重,会把大线在水中的部分拉的更直,鱼吃饵时的漂相动感更大,更明显,更有力度。而且,铅坠重,抛杆准,抗风,抗水流
的效果好。缺点是,在浅水域和鱼太敏感时,抛铅打击水面的声响大些,鱼易受惊吓而去,所以,抛杆要贴水面,让铅坠轻轻落下。
&夏季杆坑闹小鱼时,钓大鲫鱼时几乎没有截口,只有底口时,我们一搬就要用短尾漂,漂号大一些,吃
铅重一些,饵料比重大些,硬一些,以便使钩饵快速下降逃过小鱼追饵,争取时间抓底口大鲫。如果下降还是慢,饵料被小鱼抢光,抢鱼时间紧,大鱼又集中在底部,一般,杆坑的鱼一开口也就半小时至一两小时,
根本没时间换线、调漂、换饵,也没带合适的漂,这时, 干脆加重铅皮, 松开铅皮座两边的太空豆,来个跑铅钓底,
因为放进坑里的大鲫鱼基本都是生口鱼,所以有时效果出奇。
通常,我们多要选用细长尾漂,这样漂用来钓底,钓浮,打行程都可以。只要当时的季节,鱼有截口,就要用细长尾漂,并要事先在鱼坑中调试找出来那些下降慢的浮标备用。鱼口快时,截口又多,就勤
打行程,主抓截口,将铅座向上推到离钩距为400豪米左右,到底停3秒没口就逗一下,再停3秒没口就提杆,抓紧时间打下一行程。特别是在春天,深秋和冬钓大棚,如果没底口或底口慢而截口多,就不要到底
停留,到底就提杆,主抓截口。一般情况下,抓截口上的鱼很稳,很少跑的。
在杆坑,撒到坑里去的鱼大开口后,大家就像抢鱼一样,这时,就是比钓法,比速度,比饵料,看谁抢的快,谁就上鱼多。我们要尽快在鱼大开口的不长时间里多“抢“几条鱼。要尽量用13目到19目的漂,
要慢些下降的漂,即不漏掉截口的鱼,又抓有底口的鱼。勤抽杆,勤打窝子。坑主如果规定不让打窝子,那就用双钩带大一点的饵料,多打勤抽,让散落的残饵,留住过路鱼,千万不要糗鱼,越糗越没口,因上
下不断漂落的钩饵,会吸引鱼留下来追饵, 这就会加快上鱼的频率。
当大部分鱼都被钓走了,鱼口很慢时,那就只有糗鱼了,但再长也不要超过1分钟。
关于调目和钓目,
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了。但在北京的杆坑, 几乎所有的坑底都是虚的浆层,如果选用的浮标是轻而高灵敏度的,饵料又再重一些,调调目的差又低于单饵重,那么,钩饵降落到浆层里了,鱼看不到,
这时,如果两人用同样的饵,钓一个窝子,别人上鱼你不上,就是调目太低,或钓目太高(露出水面的目数多),饵在坑底的浆层下了,鱼根本看不到。
&&&&&&&&&&&
一般情况下,如果单饵重6目,就调8目,从钓2目起找口,这时,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或一钩进入浆层一点点,一钩在浆层上。要从2目钓起找鱼口,根据浮标的灵敏度和单饵重来调钓找鱼口,依此类推。
&&&&&&&&可不要用那种漂一立起来时,漂的目数就进入水面下面3目至8目了,水面上没几目了,或下降较快,用这种漂不能打行程!
只能打水皮钓小鱼,而且要短苗的,一立起来就到位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鲫鱼如何调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