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的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上教什么项目是体育老师自己定的么?有没有硬性规定的?平时都教什么项目?

姚明呼吁推广的“专项体育课”面临哪些难点?|学生|班级_凤凰教育
姚明呼吁推广的“专项体育课”面临哪些难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上海3月5日电(记者吴振东、吴俊宽)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带来了推广专项体育课的提案。他在提案中指出,上海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已取得积极效果,在中学阶段全面推广“专项体育课”应是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突破口。
新华网上海3月5日电(记者吴振东、吴俊宽)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带来了推广专项体育课的提案。他在提案中指出,上海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已取得积极效果,在中学阶段全面推广“专项体育课”应是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突破口。循着提案内容,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相关部门和试点学校,了解改革成效与仍需突破的难点。试点从2012年11月开始,上海17所高中的体育课悄然“变脸”:不再拘泥于传统年级、班级界限,而是按专项和兴趣编班、按水平分层,实行二三十人小班化教学。据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丁力介绍,“上海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目前共涉及17所试点学校的362个行政班级、13000余名学生,共编设了592个专项教学班。在已设置的专项中,学生兴趣较为集中的是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足球、武术等9项。专项教学平均每学期14周,课时安排大多采用“80+40分钟”模式。“体育专项化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上海闵行区金汇中学校长胡佳告诉记者,过去学生也爱运动,但不喜欢传统体育课较为呆板的教学方式,如今的体育课是有同样兴趣的学生聚在一起,做到了因材施教,学生也更加热情和专注。胡佳认为,通过高中三年,学生可以至少掌握一种专项体育技能,并了解了专业术语、裁判知识,体育文化内涵等。“即使运动能力不一定能达到专业水平,但学生一定会对某个项目有兴趣、懂门道,在赢得自信的同时,也为终身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2014年对17所学校学生及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专项化试点产生了积极效果,81.5%的学生喜欢专项体育课,认为找到了自己的运动爱好,教师接受度也达到89%。此外,体育课改革也切实促进了学生体质的提升,以金汇中学为例,2011年,该校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及格率为66%,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至2013年,及格率已提升19个百分点,超过区平均水平。克难“教师数量与专项能力存在缺口”,是姚明在提案中列举的推广专项体育课面临的难点之一。丁力坦言,上海目前暂不具备全面推行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条件,除了师资不足,不少教师也面临“专业不对口”的难题。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柏慧敏表示,过去,高中体育教师“一专多能”足以应付常规教学要求,但实行专项化教学后,一些体育教师所教项目并非自己运动主项,需要进行专业化业务培训。同时,分层教学也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丁力介绍说,上海改革方案允许每个试点学校根据自身师资特点灵活开设运动专项,并不做硬性规定。在师资培训方面,上海已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建立了三个“体育教师培训中心”,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专项技术。同时支持高校体育老师、专业教练、运动员等走进高中,帮助学生提升体育专项化水平。场地受限,是推进改革的又一掣肘。上海市特级校长、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徐阿根曾表示,上海不少学校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标准里并无配置室内场馆的要求,造成目前多数学校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全部教学要求。据了解,上海市已对试点学校下拨专款用于场地与设施建设,各校也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如市西中学建设地下篮球馆;延安中学将原来的锅炉房“变身”为健美操馆,并在屋顶上建起乒乓球房等。如何消除体育教师对意外伤害事故的思想顾虑?丁力表示,在明晰体育教师权责的同时,上海将进一步完善保险制度,并建立多方参与的涉校事件协商机制。推进“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仅是‘逗号’”。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最终将建立起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专业化”的循序递进、科学衔接的学校体育教学新体系。丁力告诉记者,上海市教委等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改革方案,预计于今年9月试点推行。“我们希望从小学起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改革重点是开展游戏和运动相结合的体育教学,初中则给予学生充分的运动项目选择,为将来打下一定基础。”“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课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实现体质健康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三维目标。”姚明在提案中说。上海市教委表示,将通过率先实施高中体育课改革,探索学校体育改革全新的方式、路径、管理和保障模式,并使其“上推”高校体育,“下引”初中、小学体育,从而带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变革,更新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653012
播放数:349390
播放数:316840
播放数:261745
48小时点击排行新华网青海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青海分社和新华网青海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青海频道联系。“90后”身体素质全面下降 专家建议高考考体育
教育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21:36  责任编辑: 叶子
高考:增加体育考试成绩
进入高三后,薛乐就再也没上过体育课,取而代之的是安安静静的自习课。除了课间十五分钟的广播体操,薛乐现在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育锻炼,高考已成为生活的全部。高一的蒋涵博则抱怨道,本来学校安排每周三下午的最后一节为自由活动课,可这个安排只是流于形式,班主任不准同学们出教室门,不准打闹,自由活动课成为变相的自习课。
吴双老师更是对《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指出,现在学校每个年级都在划分尖子班,而这些尖子班的同学基本对体育最不感兴趣,经常遇到有学生以各种理由请假回教室学习的现象。对此他感到颇为无奈,因为高考成绩不计体育分数,所以也不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巴蜀中学的体育课还算是坚持得好的,初中部每周三节,高中部每周两节,除了高三下学期不做硬性规定以外,其他每个班都得认真上。体育课的刘老师每次上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分发器材,如果有同学需要技术上的指点,他很乐意,如果没有,他就好整以暇地坐在乒乓球台边。较之别的老师,他显得过于清闲,问及有没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他笑笑,在形式上有点,但是内心上不觉得,这些目前看来对高考没有帮助的体育,一旦过了高考终身受益,而那些现在每天都快翻烂了的书,基本上今后起不到太大的直接作用。
要想增加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度,刘老师认为有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体育纳入高考科目,还不说算100分,就是只算20分,都有许多的学生自觉自愿地加大体育锻炼的力度。
目前中考正是这样做的,有50分为体育成绩,目的是鼓励初中生锻炼身体。但蒋涵博同学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初一、初二时同学们很少锻炼身体,只有到初三时,学校才会突击组织学生进行长跑、仰卧起坐等训练,到了高一又恢复如初了。高考体育加分,也只能是这样效果,并不能起到持久作用。
近日,某门户网站就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这一现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77.4%的人认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锻炼时间。“20年前体育课只有2节,现在体育课有3节,为什么我们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却下降了?这根源就在应试教育上。”西南大学黄玉全教授说道。
国家体委的“国民体质监测”和西南大学的“大学生体质监测”都是从1985年开始统计,至今已有25年,恰恰这25年是我们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应试教育所占据的重要时间。“应试教育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青少年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正说明了这一点。”黄玉全教授对《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说,“从现有教育制度来看,在高考中增加体育成绩还是很有积极的意义,至少能让更多的高中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虽然这不是根本性的解决办法。”
生活中的“体育”:你做家务吗?
“体育锻炼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同样如此。”体育老师吴双说,“身体素质下降,反映了应试教育,也折射了独生子女现象的问题。”
虽然在课外的体育锻炼方面,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大都持鼓励态度,但是这也只能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适度”运动。也有家长由于代沟问题,认为孩子爱运动是不务正业,吴晓阳便为此和母亲有过争吵,因为每当周末他回家打开电视看体育新闻,或者NBA直播时,母亲就在耳边不停唠叨。
此外,接受《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采访的几位同学,几乎都表示自己在家很少做家务,长辈都准备好了一切,自己只需要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即可。这方面,男生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他们在家几乎不洗衣服、洗碗、拖地,而许多女生还选择自己动手洗衣服。
据黄玉全教授介绍,每年招进来的大学生中,往往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体质较好,肥胖率很低,城市里的学生则弱些。“体育精神不只是在表现在运动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勤于动手,多走路,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坚毅的品质同样是体育精神”黄教授说,或许正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这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锻炼出了更好的身体。
运动快乐:Just do it
原因或许无穷多,扯不断,理还乱,但身体是自己的。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曾说过:“每个人只要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就是最好的收获,不一定非要跟世界冠军,或者是跟你们学校跑得最快的人比,跟你们宿舍球踢得最好的人比。你只要自己踢上一脚,比昨天踢得好,你就会很快乐,并且体育是一种与人沟通交流的语言。”
寻找运动中的快乐,从能做到的做起,见缝插针地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跑步,在家勤于做家务,周末可以踢足球、打篮球、跳健美操,更酷的可以玩点跆拳道、酷跑、街舞,运动或许随处可在,就像耐克那句广告语——Just do it。
此外,吴双老师还特别希望通过《课堂内外》高中版说明,希望同学们纠正对体育课的主要内容——田径项目的误解。虽然国人对此田径项目不太感兴趣,经常是若大一个运动场观众寥寥无几,但在国外田径运动是很受欢迎的,比如黄金联赛,氛围绝不比NBA、欧洲冠军杯差,即使奥运会,最初也只有田径类项目。
因为田径类项目最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50米、100米跑锻炼爆发力,800米、1500米锻炼耐力,跳高、跳远锻炼弹跳力和柔韧性等。很多男生在踢足球、打篮球时十分重视技巧,可是没有强壮身体、良好的耐力,真正到了赛场也是花拳绣腿,田径项目正是为此打下基础。对女生来说,跑步也很容易实现,能帮助她们减掉身上多余的脂肪。如今跑步本身就是一项时尚的运动,我们高中生为什么不参与进来呢?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主要责任在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0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9%的人首选“应试教育体制”,48.6%认为责任在“政府”,48.1%的人选择“学校和老师”,43.4%的人选择“父母”,41.3%的人认为“青少年自身”也要承担责任。
对于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68.1%的人认为是“学校不注重体育教学”;61.6%的人感觉是“青少年饮食不健康”;49.0%的人认为是由于“体育锻炼设施过少”;47.5%的人认为原因是“目前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
为增强青少年体质,69.0%的人支持将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提升为国家战略;61.6%的人建议减少青少年课业负担;60.1%的人希望完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57.5%的人认为要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51.1%的人赞成把体育列入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47.0%的人认为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考核力度。
“90后”身体机能和素质全面下降
1985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等部门在28个省区联合开展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此后,于1995年、2000年、2005年又进行了相同规模和内容的调研。
根据4次调研,可以大致描绘出一个典型的“70后”、“80后”和部分“90后”在中小学时期的身体变化:“80后”男生要比“70后”男生高3厘米,重3.8公斤;“90后”男生则又比“80后”男生高1.9厘米,重 3.6公斤;“80后”女生比“70后”女生胸围增长1.6厘米,而“90后”女生比“80后”女生胸围又增长1.3 厘米。
这其中,身高增长“前快后慢”,到“90后”一代速度已经明显放慢,体重增长则“前慢后快”,到“90后”一代,重量和围度生长的高峰仍将继续。
在机能、素质方面,同样是学生时代,“80后”比“70后”的爆发力和速度明显提高,而耐力则有所下降;“90后”则在机能和素质方面呈现全面下降,耐力下降尤甚,部分年龄段甚至退回到了“70后”当年的水准。
某种程度上,“70后”、“80后”受益于营养不良时代的结束,迅速地高大、健壮起来,也迅速参与制造了“身材走样,机能下降”这个新闻点,而他们之后的“90后”,则在洋快餐和“魔兽”的轰炸中艰难突围,或者发胖。
国外的体育课很精彩
俄罗斯:俄罗斯体育课程可以称得上是包罗万象,其中包括身体发展、运动技能、卫生、饮食、休息、意志与道德品质的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的身体调节和自我调节方法等多项内容。学校相应地实行了5种体育教学大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些年来,俄罗斯学生的体育课正在经历着较大的变革。包括集体球类和田径等在内的传统运动正逐步地让位给像轮滑、滑雪、溜冰、滚轴、舞蹈等这样一类的新兴体育项目。课堂一改单调乏味的局面,更强调趣味性和持续性、更着重于个人技术的课程,把学生们领进了一个全新的体育世界,肚皮舞、街舞都被列为体育课学习的内容。
法国:法国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高中生考大学,体育是其中的一门主科,必须经过考试才能升入大学。在高考的200分总分中,体育成绩以20分计入总分,占了10%。法国中学生的体育成绩以高中最后一个学年的平时成绩为主要依据,包括有体育课的成绩、竞赛的成绩和上体育课的出勤率等。学校的体育考试项目分为田径、体操和游泳三大类,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一类。
日本:在日本,几乎每个人都很重视体育锻炼,每天清晨或傍晚,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奔向运动场、旷野,从事慢跑、打网球、打排球、棒球、羽毛球、踢足球等运动。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很重视体育课,常开展各种运动会,既培养了孩子顽强的拼搏作风,又增强了国民体魄健康。除此之外,日本的学校都有强制性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而且在假期里也经常有集训。学校为了养成学生爱运动的好习惯,对假期里早晨到学校做操的学生签到盖章。出全勤的学生能得到各种奖励,如食品、图书等。
韩国:韩国学生体育课球类活动较多,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另外他们开展的体育项目也很全面,跳山羊、单双杠都为运动项目,特别是跑步与俯卧撑,是所有学生经常训练的内容。而且从小学到大学,每年的体育课都会有一部分时间找专门的教师教学生跆拳道,中学体育课程则会教学生射箭。
英国:英国所有年级学生每周都有两个小时的体育课,授课内容极其丰富,比如七年级的学生在三个学期内要在课堂上学习体操、足球、无板篮球、曲棍球、短网球、游泳、英式橄榄球、篮球、田径、板球以及体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英国教育部门向来重视学校体育,他们认为,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的基础;大多数年轻人,无论将来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还是偶尔周末在俱乐部健身房内锻炼身体,都应该在上学期间接受系统的体育训练。
美国:在美国,全国对体育课的教学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该科的教学大纲都是由各州自行制订的。小学和初中的大纲要求学生全面打好基础,高中则采用选修大纲。有的中学为了有助于多种体育项目的开展,实行学分制,规定学制4年(从9年级到12年级),每周平均上课25至30课时。包括体育学科在内的各门学科必须学完200个学分,其中各学科的必修课要达到102.5个学分,选修课为97.5个学分。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修完25个学分,最多不超过30个学分。必修课在9年级和10年级的比重最大,体育必修课的主要项目为舞蹈、体操、运动等。而到了11年级和12年级时,选修课的课时超过了必修课。其中体育必修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有羽毛球、篮球、手球、桌球、足球、网球、排球、击剑、游泳、跑和行走、救生等。
独家策划:《课堂内外》高中版 执行:纪渝洪 文沛霖 王湘月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2  
版权与免责声明小学校长“重返”体育课堂 该怎样念中小学体育经?(责编推荐:初中数学)
9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园西小学校园内的操场上,一位身穿运动服的“体育老师”吸引了五(3)班学生的视线。“姚校长给我们上体育课啦
昨天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园西小学校园内的操场上,一位身穿运动服的“体育老师”吸引了五(3)班学生的视线。“姚校长给我们上体育课啦!”眼尖的几位女生喊了起来。
姚星钢校长是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十佳作文指导教师、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上过多年的语文课,也任教过三年的体育课。对这次“重返”体育课堂,他直率地说:“学生的健康最重要,我上体育课的初衷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他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要给全校南桥、新德两个校区一至五年级41个班级的1894名学生上“体育与健身”课。
校长+体育老师,姚校长的课,就是不一样。学生们开心地说:“不仅严格,还很幽默,他常和我们开玩笑、提问题、聊天,我们笑得前俯后仰。”
姚校长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不同运动量的教案。比如低年级重点在于体育锻炼兴趣培养,高年级则加大运动量。
姚校长说:“我上体育课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全校的老师,体育课非常重要,不能轻易挤占。”
该怎样念中小学的体育经?
(苏军 施嘉奇)从本周起,上海各个区县陆续启动中考体育测试。在考试指挥棒引导下,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每天参加锻炼有硬性规定,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升了体育课的地位。但是,如果人们愿意更深入一些观察,就会发现考试指挥棒的副作用――体育锻炼也打上了应试的烙印。
一些体育课变成了单纯的技能训练:打排球就是练垫球, ,打篮球就是三步上篮……本应充满活力的体育运动,被拆解成了枯燥的技术训练,毫无趣味。
出台体育中考,与此前持续下降的学生体质密切相关。持续数年的监测显示,虽然生活的物质水平在提高,但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却在下降,学生体质不容乐观。为改变这一状况,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多种措施,但收效并不理想,直到推出了体育中考,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才得到遏制。
这艰难的第一步虽然迈出,却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因为学生的健康体魄,不是靠题海战术般的技能训练培养出来的,而是应当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掌握运动的技能,拥有终身运动的习惯和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光靠练习上篮和垫球,是无法做到的。
能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是校园管理者应当思考的问题。今天报道的浦东新区园西小学姚星钢校长亲自给学生上体育课,彭浦中学曹治安校长挂帅体育课改革,,就做了很好的示范。他们用心还原了快乐体育,试图更好地让学生们享受体育。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学校已将健康视为学生的最大利益。这是一种意识的回归和教育的实现。
说明:本文是由中小学数学网()在网上搜集整理而得,目的是为方便网友们查找所关注的信息,如果你认为侵犯了你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资料图片:由乌鲁木齐天网公益群发起的“关爱农民工子女”情人节爱心鲜花义卖活动,在...
1.奇偶性问题 奇奇=偶奇 奇=奇 奇偶=奇奇 偶=偶 偶偶=偶偶 偶=偶 2.位值原则 形如:=1...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电子教材七年级上册免费阅读...
2013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全面复习资料,安徽教师考试交流群:更多教师考试资...
小学数学教法探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体育课听课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