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伸缩棍什么牌子好,结果甩出了时,太用力了,结果第一节锁死了,求助!

甩棍的材料,配件及结构详解_甩棍_铁血神兵行 铁血网旗下高端装备器械商城 甩棍 伸缩棍 防身器材 GAS甩棍 EKA甩棍 ASP甩棍 正品保证 支持货到付款
欢迎光临本店&
热门搜索:
最近浏览的商品:
加载中,请稍候...
您的购物车里还没有商品!
& 甩棍的材料,配件及结构详解
甩棍的材料,配件及结构详解铁血神兵行 /
&第一部分 初识甩棍
第1课:甩棍的结构
甩棍在国外被称为&Telescopic Baton&(伸缩棍)或&Collapse Baton&(折叠棍)。 &Telescopic&一词源自望远镜(Telescope),很形象的表现出了甩棍的结构特点:就像传统的单筒望远镜一样,收起时是一根20厘米左右的短棒,便于携带;打开时长度延长数倍,变成一根半米多长的短棍。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甩棍的结构。
为了保持较好的伸缩比(即伸展长度和收缩长度之比)和适当的直径,甩棍通常为三节,为了便于讨论,本书统一一下名称,将三节甩棍中最细的一节称为首节,将最粗一节称为手柄,将中间的一节称为中节(见图1-1)。除了三节甩棍之外,尚有两节甩棍(如Monadnock的AutoLock Jr甩棍,见图1-2)和四节甩棍(如国产860磁吸式甩棍,见图1-3)。与三节甩棍相比,两节甩棍的伸缩比相对较低,同样的伸展长度下,收缩长度比三节甩棍要长很多,而四节甩棍虽然伸缩比较高,但是最细节的直径相对要细一些。
虽然甩棍品牌很多,但总体来说,根据伸展状态下的闭锁方式不同,市面上的甩棍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摩擦闭锁式甩棍和机械闭锁式甩棍。所谓摩擦闭锁式甩棍,即没有锁定机构,出棍后依靠摩擦阻力实现锁定的甩棍,根据具体结构的差异又可以分为钢卡式、磁吸式和自弹式等。而机械闭锁式甩棍则是出棍后依靠机械机构实现锁定的甩棍,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目前机械闭锁式甩棍的主要种类有四种,即滚珠式、凸轮式、杠杆式和卡销式。甩棍结构分类如图1-4所示。
图1-4. 甩棍结构分类图
一、摩擦闭锁式甩棍
由于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所以摩擦闭锁式甩棍始终在甩棍家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内外绝大多数品牌均以生产摩擦闭锁式甩棍为主,即便是Monadnock等以机械闭锁式甩棍闻名的品牌也有摩擦闭锁式甩棍出品。摩擦闭锁式甩棍展开时依靠节与节之间的锥形重合部位的摩擦阻力实现锁定。根据收棍状态下的锁定方式不同,摩擦闭锁式甩棍大体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1、钢卡式甩棍:市面上绝大多数甩棍都采用这种结构。钢卡式甩棍的组成部分包括棍头、首节、中节、柄节、钢卡和尾盖(如图1-5)。另外,很多甩棍在棍头和柄节的螺纹根部会分别增加一个胶圈,以防止棍头和尾帽滑脱。
钢卡式甩棍中的钢卡位于尾盖和柄节之间,由一个底托和一个对折起来的簧片组成。在收缩状态下,钢卡的簧片会撑在首节的内壁,提供一个摩擦阻力,使棍节不会自己滑出。出棍时,首节会获得一个加速度,克服簧片与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向外冲出。除了这种簧片式钢卡之外,还有一些品牌会以钢丝替代簧片,如美国RCB甩棍(见图1-6)。
钢卡式甩棍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拆卸维护,部件易于更换,钢卡可以调节松紧(参见第10课甩棍保养)。缺点是时间长了钢卡会失去弹性(但是可以很方便的更换),而且由于钢卡和尾盖之间有空隙,所以晃动时会发出一些响声。
2、磁吸式甩棍:代表产品为国产800系列。磁吸式甩棍与钢卡式甩棍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尾帽。钢卡式甩棍的尾帽为内螺纹,而磁吸式甩棍的尾帽则为外螺纹,并且在中间镶嵌了一块强力磁铁,在收缩状态下依靠磁铁的磁力将首节吸住,防止其滑出(见图1-7)。在出棍时,给首节施加一个加速度,令其克服磁铁的吸引力,向外冲出。
磁吸式甩棍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提供一个持续不变的,比较适中的出棍阻力,不像钢卡式甩棍那样需要定期调节钢卡的松紧和更换钢卡,另外由于没有了钢卡,晃动时发出的响声要比钢卡式甩棍小很多。但是,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由于磁性很强,所以不能与手机、手表、磁卡等物品放在一起。二是由于尾帽多了一块磁铁,厚度加大了很多,在伸展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它的收缩长度比钢卡式甩棍要长一截,也就是说,与钢卡式甩棍相比,磁吸式甩棍的无效长度较大(详见第3课甩棍的规格)。
3、自弹式甩棍:这种甩棍的收棍方式与普通的摩擦闭锁式甩棍相同(详见第9课收棍方法),但是出棍则不需要用力甩出,只需按动开关,棍子就会迅速弹开。自弹式甩棍的结构并不复杂,其原理如图1-8所示,棍子首节的根部有一圈凹槽,在收缩状态下,手柄上的卡子会卡在凹槽内,出棍时按下手柄上的机构,卡子抬起,棍子内部的强力弹簧就会把前两节弹出。
自弹式甩棍最主要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出棍的成功率,不会像其他的摩擦闭锁式甩棍那样一旦技巧不正确或用力不足就会导致出棍失败,而且在比较狭小的空间中也可以完成出棍,另外棍子弹开时速度很快,会给对方心理造成一定压力。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手柄多出了一个开关,严重影响握持的舒适度(见图1-9),二是这种甩棍一般是国内一些小厂生产的,很难找到质量比较好的产品。
二、机械闭锁式甩棍
由于摩擦闭锁式甩棍具有收棍不便和锁定可靠性不高的先天缺陷,所以随着甩棍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者需求的提高,机械闭锁式甩棍便应运而生了。机械闭锁式甩棍克服了摩擦闭锁式甩棍的缺陷,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机械锁定装置轻松的完成收棍,解决了摩擦闭锁式甩棍甩出容易收回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机械闭锁式甩棍一经展开,除非通过特定的机构进行收棍操作,否则无法解除锁定,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锁定的可靠性。但是这类甩棍也同样存在缺点,一是由于打开后连接部分并不像摩擦闭锁式甩棍那样紧密接触,所以节与节之间可能会有轻微的晃动,整体性不如摩擦闭锁式甩棍;二是由于尾帽中装有锁定机构,增加了厚度,所以与磁吸式甩棍一样,无效长度较大。目前主流的机械闭锁式甩棍大致有以下四种:
1、滚珠闭锁式甩棍:这种甩棍最早是由美国Monadnock公司开发的,应该是机械闭锁式甩棍家族中资格最老的成员了。Monadnock滚珠闭锁式甩棍的外观如图1-10所示,与摩擦闭锁式甩棍的不同之处在于尾帽上有一个收棍用的按钮,另外棍头不是像摩擦闭锁式甩棍那样缩在手柄里面,而是突出在外边。滚珠闭锁式甩棍依靠内部的滚珠实现锁定,出棍时既可以像传统的摩擦闭锁式甩棍那样甩出,也可以选择用手捏住突出的棍头将棍子拉开&&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这种出棍方式是非常实用的,锁定到位时会听到&咔哒&一声。收棍时只需按住尾帽上的按钮就可以轻松将棍收回。国内曾经有厂家生产过类似的产品,但是做工要差一些,出棍收棍都不是很顺畅。
滚珠闭锁式甩棍的整体结构如图1-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这种甩棍的锁定机构主要由五个关键要素组成:嵌在首节和中节根部的滚珠,中节和手柄前部内壁上的凹槽,首节和中节后端的凸轮,尾帽上的按钮以及连接按钮和凸轮的轴杆。在收棍状态下,滚珠处在凸轮较细的部分,完全隐藏在棍节之中,如图1-12所示。出棍过程中,在到达凹槽位置时,凸轮会受到弹簧的推动,将滚珠向外挤出,卡在凹槽内,如图1-13所示。在出棍状态下,凸轮较粗的部分会牢牢顶住滚珠,提供极高的锁定可靠性。收棍时,按住尾帽上的按钮,与之相连的轴杆就会向前推动凸轮(图1-14),此时只需轻按甩棍的棍头,滚珠就会落回最初的位置,顺利将棍收回。
2、凸轮闭锁式甩棍:这种结构的甩棍以德国Bonowi公司出品的EKA Camlock为代表,&凸轮闭锁&这个术语就是从Camlock直译过来的。其外观特点与滚珠闭锁式类似,也是在尾帽上有一个收棍用的按钮,棍头也同样凸出在手柄之外,以便于可以直接用手将棍子拉开。Camlock凸轮闭锁式甩棍的外观如图1-15所示。
图1-16是凸轮闭锁式甩棍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甩棍的锁定机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首节和中节末端的两个锁定轮,尾帽上的按钮以及与按钮连在一起的可伸缩的两节轴杆。轴杆的每一节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杆头,在伸展状态下,杆头会向后推动锁定轮的内缘,使其外缘向外扩张,卡在棍节内壁的凹槽内(图1-17),提供可靠的锁定。收棍时,只要按住尾帽上的按钮,杆头向前运动,撤掉施加在锁定轮上的推力,锁定轮就会恢复原状,外缘向内收缩(图1-18),于是棍子便可轻松收回了。
3、杠杆闭锁式甩棍:随着机械闭锁式甩棍越来越受到广大使用者的关注,美国ASP公司也推出了一种机械式甩棍,并将其定名为Leverloc,即我们所说的杠杆闭锁式甩棍。这种甩棍的外观与摩擦闭锁式的ASP甩棍极为相似,区别只是收缩长度略长,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为阶梯型,另外打击头可更换为加长打击头以提供手拉出棍方式。Leverloc甩棍的尾帽上并没有按钮,这是因为它的收棍方式与我们前面提到的两种机械闭锁式甩棍不同,需要通过逆时针旋转棍节来完成收棍,如图1-19所示。这种收棍方式相对前两种来说要复杂一点,但是对于使用来说影响并不大。
杠杆闭锁式甩棍的组成结构及配件名称如图1-20所示。在收缩状态下,装在首节上的锁止杆会卡在尾帽上的琴用钢丝锁止环内,防止棍节滑出(图1-21)。出棍时,锁片在棍子伸展到位时会向外撑开,卡在锁定槽内,同时止动管会顶在棍节的缩口部位,使棍子牢牢锁住(图1-22)。收棍时,逆时针旋转棍节,棍节的末端会向后推动锁片,迫使其向中间收拢(图1-23),即可将棍子收回。
4、卡销闭锁式甩棍:网上也有人称之为&节点闭锁式甩棍&。在机械闭锁式甩棍家族中,这种甩棍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与雨伞杆非常相似。图1-24中为韩国生产的一款卡销闭锁式甩棍,这种甩棍也可以提供甩出和拉出两种出棍方式,并配有护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棍子首节和中节的根部分别有一个卡销。出棍到位时,卡销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会自动弹出,将棍子锁住。收棍时,按下首节的卡销即可将棍子收回。
第2课:甩棍的材质
作为甩棍的使用者,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我们手里的工具。所以在了解了各种甩棍的基本结构之后,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甩棍的材质。制作甩棍的材质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钢材,另一类是轻型材料,具体特性分述如下:
虽然随着甩棍的发展,各种合金及复合材料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本身特性的限制,这些材料并不能占据主流,甩棍的材质仍以各种钢材为主。由于资料所限,目前笔者了解到的国内外甩棍采用的钢材主要有以下几种:
1、45号钢:45号钢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是45号钢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可以淬硬至HRC42~46。如果需要比较高的表面硬度,同时又希望发挥45号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其表面渗碳淬火。目前国内大多数甩棍均采用此种钢材。
2、65锰钢:65锰钢属于弹簧钢,具有硬度高,淬透性好,表面脱碳倾向小,切削性好等优点,经热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碳钢,但它有有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65锰钢用途广泛,可用作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作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及冷拔钢丝冷卷螺旋弹簧,在汽车业、电子业、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用量很大。它还可制造圆锯片,用以高速切削各类型钢,钢管和钢筋。国产GAS甩棍曾使用过这种钢材。
3、4140钢:4140是美国牌号,国内玩甩棍的朋友应该都很清楚,这种合金结构钢是美国ASP甩棍的主要材料。4140钢属中等淬透性钢,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综合力学性能,工艺性好,成材率高。4140钢的强度和淬透性高,韧性好,淬火时变形小,高温时具有比较高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这种钢材主要用于制造强度较高,调质截面较大的锻件,如机车牵引用的大齿轮、增压器传动齿轮、后轴、受载荷极大的连杆及弹簧夹等。4140对应国内牌号42CrMo,对应德国牌号42CrMo4&&也就是著名的德国EKA Camlock甩棍使用的材料。另外,国产GAS甩棍也使用过这种钢材。
4、4130钢:4130钢的特性与4140相似。由于4130的含碳量低于4140,所以两者相比起来,4130的防锈性能更好,而4140的硬度更高。两者化学成份上的区别详见表2-1。目前美国Monadnock等品牌采用此种钢材。
表2-1. 甩棍钢材成份对比
45号钢 65锰钢
碳(C) 0.42~0.50 0.62~0.70 0.33~0.48 0.28~0.33
硅(Si) 0.17~0.37 0.17~0.37 0.15~0.35 0.15~0.35
锰(Mn) 0.50~0.80 0.90~1.20 0.75~1.00 0.4~0.6
硫(S) &0.035 &0.035 &0.030 &0.025
磷(P) &0.035 &0.035 &0.030 &0.025
铬(Cr) &0.25 &0.25 0.80~1.10 0.80~1.10
钼(Mo) &0.25 0.15~0.25 0.15~0.25
二、轻型材料
甩棍使用的轻型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合成树脂(详见下文聚酯纤维)、碳素纤维等。这些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使用者对便携性的要求,但是在整体重量降低、便携性提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甩棍的威力和强度。下面笔者就对这三种材料及相关的产品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供使用者参考。
1、铝合金。国内甩棍使用者最为熟知的铝合金甩棍的代表产品应该就是美国ASP超轻版了。ASP轻版的后两节采用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制造,而用于攻击的第一节仍使用与普通版相同的4140合金钢。ASP公司的官方介绍中说到,轻版的重量只有普通版的45%,而打击力却能达到普通钢制甩棍的98%。当初ASP轻版刚进入国内时,不少的使用者对98%这个数字产生了一些误解,误以为轻版的强度能够达到普通版的98%。而实际上轻版的强度相对钢制甩棍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只能满足防卫用途,而不能进行过度的暴力使用,国内曾有过由于使用轻版进行不恰当的暴力测试而导致第二节前端开裂的例子。不过,在打击力方面,由于轻版的第一节仍为4140合金钢制成,而且后两节的重量大大降低使得甩棍重心前移,更加便于发力(参见第4课甩棍与短棍),所以轻版的打击力能达到普通版的98%可能并非虚言。除了ASP之外,Monadnock等知名品牌的产品中也包括铝合金轻型甩棍。
2、聚酯纤维。首先要说明的是,&聚酯纤维甩棍&是目前国内经销商喜欢使用的一个习惯称呼,指的是PCCT Phoenix Baton(国内称之为火凤凰甩棍)以及国内仿照火凤凰生产的一些复合材料甩棍。但是,实际上这个称呼并不十分准确,从国外的相关资料来看,火凤凰甩棍的材质是合成树脂材料,所以应该称之为树脂甩棍更为确切。其实,聚酯纤维我们应该都很熟悉,它在国内的商品名是涤纶,主要用于纺织品。树脂甩棍的后两节为纯树脂材料,而第一节出于威力的考虑一般会采用在钢芯外部包裹树脂的做法。树脂甩棍的重量很轻,即使第一节增加了钢芯,22寸的棍子整体重量也只有9.2盎司(约合260克),大约相当于钢制甩棍重量的一半。树脂甩棍的强度和破坏力远低于钢制甩棍,但是由于棍身有一定弹性,所以也具有钢制甩棍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详见下文&树脂棍与钢棍的对比&。另外,除了火凤凰等树脂甩棍采用树脂制作棍身之外,美国Monadnock在铝合金主动锁定甩棍中也使用环氧树脂制作锁定轴部件。
3、碳素纤维。碳素纤维增强塑料是20世纪中期发展的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它继石器和钢铁等金属后,被国际上称之为&第三代材料&,因为用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且超轻、耐高温高压。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不过,碳纤维也有它的缺点,一旦承受的力度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它不会象其他材料那样能够弯曲,变形,而是会粉碎。碳纤维主要用于航天、舰船、工业、汽车及运动器材等领域。前几年国内市场上曾出现过一种碳纤维甩棍,但是似乎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同。碳纤维甩棍的特性与树脂甩棍类似,破坏力远低于钢制甩棍,但是变形回弹能力好,能量吸收与释放的效率高。
三、树脂棍与钢棍的对比
关于树脂甩棍与钢棍在打击效果上的差异曾经在广大的甩棍使用者中引起过激烈的争论。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人做的一个测试。
在测试中,研究人员分别使用棒球棍(刚性棍体)和冰球棍(弹性棍体)对汽车碰撞假人的头部实施了击打。试验结果表明,冰球棍由于有弹性,会产生回弹,所以在击打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从打击到推击的过程,伤害指数80,可能会导致脑震荡。而棒球棍没有弹性,不会产生推击过程,与假人头部的实际接触时间比冰球棍少很多,伤害指数2000,可能会导致头骨骨折,甚至是死亡。棒球棍的重量是冰球棍的两倍,而产生的伤害则是冰球棍的25倍。
从上边的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弹性的冰球棍产生的破坏力和刚性的棒球棍产生的破坏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同样的,对于刚性的钢制甩棍和弹性的树脂甩棍来说,情况非常类似,钢制甩棍产生的破坏力要远大于树脂甩棍。
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树脂甩棍毫无用处,只能给对方挠痒痒呢?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测试只是比较了刚性棍体与弹性棍体对骨骼的破坏力。如果想全面比较树脂甩棍和钢制甩棍的打击效果,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两个因素。
首先,弹性棍体传递能量的效率比刚性棍体要大得多,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就像鞭子一样,手一抖,能量全部传递到鞭梢,鞭身是柔性的,不受力,能量几乎都转化为动能,使得鞭梢以极快的速度运动,打在身体上往往会皮开肉绽。树脂棍子情况类似,对动能的传递要比钢棍更好,挥舞起来棍端获得的速度要比钢棍获得的速度大很多。其次,弹性棍体与身体瞬间接触时,接触表面附近会产生小幅度的振动,形成一种反复击打,这就使得表皮附近的组织会产生更强烈的痛感。
所以,在击打肌肉丰厚的部位时,虽然钢棍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但是树脂棍在瞬间产生的表面疼痛感可能会更强一些。因而,树脂甩棍可能更适合于在低伤害的情况下制服对手,这应该也是火凤凰甩棍的主要设计初衷之一。
第3课 甩棍的规格
一、甩棍的常见规格
甩棍的规格通常是以伸展长度来表示的,单位为英寸。英制单位中1英寸折合2.54厘米,所以我们只要用甩棍的规格乘以2.54即可得到甩棍的公制伸展长度。比如规格21的甩棍,伸展长度就是21英寸,换算为公制单位即为:21&2.54&53厘米。不过,对于摩擦闭锁式甩棍来说,由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部位精度有限,所以长度尺寸一般不太精确,存在一定的误差。
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甩棍为美国ASP甩棍,其规格有四种:16英寸、21英寸、26英寸和31英寸,其中31英寸长度过大,便携性差,所以使用者比较熟悉的是前边三种规格。由于21英寸的甩棍在便携性和威力上取得了最佳的平衡,最受国内使用者欢迎,所以早期的国产甩棍一般均采用这种规格。但是随着甩棍使用群体的不断增大,原有的几种规格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于甩棍规格的多样化需求。目前一些国产甩棍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推出了更为细化的产品规格,比如GAS甩棍就推出了18英寸和23英寸的甩棍,为使用者提供了介于16、21和26之间的折中选择。另外,其他进口品牌甩棍的引入也为购买者提供了更多的规格上的选择,比如Monadnock的产品中除了上述尺寸之外还包含了22英寸和24英寸的规格。
二、不同规格钢卡式甩棍的长度对比
目前,虽然机械闭锁式甩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摩擦闭锁式甩棍,尤其是钢卡式甩棍仍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先对钢卡式甩棍常见的长度规格进行一下对比分析,如表3-1所示(数据来自美国ASP官方网站,实际数据与标称数据会略有差异)。
表3-1 钢卡式甩棍长度规格
规格 收缩长度 伸展长度 伸缩比
英寸 厘米 英寸 厘米&
16 6 15.2 16 40.6 2.67
21 7.75 19.7 21 53.3 2.71
26 9.5 24.1 26 66.0 2.74
31 11 27.9 31 78.7 2.82
表中的伸缩比即为伸展长度与收缩长度的比值,我们主要用它来衡量相同的伸展长度下,不同甩棍在便携性上的差异。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随着长度规格的增大,钢卡式甩棍的收缩长度越来越长,便携性越来越差,但是伸缩比却是越来越大的,31英寸甩棍的伸缩比要远大于16英寸甩棍的伸缩比。这是因为同一品牌的所有钢卡式甩棍的无效长度(详见本课第四部分)都相差不大,所以随着甩棍规格的增大,无效长度对甩棍整体伸展长度的影响会逐渐减小。
三、不同类型甩棍的长度与便携性对比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对钢卡式甩棍的长度规格以及伸缩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由于不同结构的甩棍其无效长度也是不同的,所以也就导致了它们之间的伸缩比的不同。下面我们就以21英寸规格为代表,对不同结构的甩棍进行一下对比,考察一下它们在便携性上的差异,如表3-2所示。
表3-2 不同结构甩棍的长度对比
甩棍种类 收缩长度 伸展长度 伸缩比
钢卡式 19.7 53.3 2.71
磁吸式 19.6 49.5 2.53
滚珠式 21.3 53.3 2.50
凸轮式 21.2 50.8 2.40
杠杆式 22.2 53.3 2.40
上表中钢卡式和杠杆式的数据来自美国ASP甩棍,磁吸式的数据来自国产800甩棍,滚珠式的数据来自美国Monadnock甩棍,凸轮式的数据来自德国EKA Camlock甩棍。从表中可以看出,钢卡式甩棍的伸缩比最高,而杠杆式甩棍的伸缩比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在伸展长度相同的情况下,钢卡式甩棍的便携性是最好的,而杠杆式甩棍和凸轮式的便携性相对来说是最差的,实际上,由于结构的问题,机械闭锁式甩棍的伸缩比普遍都比较低。
四、无效长度与甩棍伸缩长度的换算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钢卡式甩棍而言,其他几种甩棍的伸缩比都要低一些,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个无效长度的问题。所谓无效长度,并不是说这部分长度真的无效,实际上对于任何甩棍来说,这个长度都是必须的,只是它无法有效的转化为伸展长度而已。无效长度中包含了尾帽的厚度、连接部分的长度以及锁定机构占据的长度等等。我们把它定义为:
无效长度=收缩长度&3-伸展长度
下面我们就以国产GAS甩棍为例,计算一下不同规格的GAS甩棍的无效长度。GAS共有三种规格,每种规格随机抽取一根,测量之后计算无效长度。计算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3 GAS甩棍的无效长度
规格 收缩长度
(cm) 伸展长度
(cm) 无效长度
18 17.6 45.2 7.6
21 20.1 52.4 7.9
23 22.2 58.7 7.9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规格的GAS甩棍的无效长度很接近,大约为7.5-8厘米,细微的差异可以视为加工精度问题。实际上,对于所有的钢卡式甩棍来说,这个长度都相差不多,基本都处在7-8厘米之间。比如说ASP21,虽然它的标称尺寸是收缩19.7厘米,伸展53.3厘米,但是一般伸展长度达不到这么长,最终计算下来的无效长度也在7厘米左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钢卡式甩棍伸展长度与收缩长度的两个换算公式:
伸展长度=收缩长度&3-7.5
收缩长度=(伸展长度+7.5)&3
对于其他种类的甩棍,只需调整一下无效长度的数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换算公式。比如说,从表3-2可知,磁吸式甩棍的无效长度约为9厘米。因此,磁吸式甩棍的伸缩长度换算公式为:
伸展长度=收缩长度&3-9
收缩长度=(伸展长度+9)&3
五、甩棍的直径与重量
1、手柄直径:2.5-3厘米是最适合普通人握持的尺寸,所以绝大多数甩棍的手柄直径都处于这个范围之内。比如美国ASP及大多数国产品牌的手柄直径都在2.5-2.6厘米,美国Monadnock的手柄直径为2.7厘米,德国Camlock的手柄直径为2.8厘米。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被国内使用者称为&壮汉&甩棍的美国RCB甩棍,其手柄直径达到了3.2厘米。
2、中节与首节直径:绝大多数甩棍的中节直径为1.6厘米左右,首节直径为1.1厘米左右,不同产品的数值虽然略有差异,但是上下浮动不大。比较特别的一个例子是德国的Camlock,该甩棍的中节直径达到了2.2厘米,而首节也达到了1.9厘米,比普通甩棍的中节直径还要大。
3、重量:虽然由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同样规格不同品牌的钢制甩棍在整体长度和直径上相差不大,但是根据资料显示,其重量却有可能存在不小的差异,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不同品牌21英寸钢制甩棍的重量对比,如表3-4所示。
表3-4 21英寸钢制甩棍重量对比
品牌 ASP GAS Monadnock Camlock 800 Leverloc
类型 钢卡式 钢卡式 滚珠式 凸轮式 磁吸式 杠杆式
重量 544克 480克 480克 535克 500克 55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是钢卡式甩棍,ASP甩棍的重量比GAS要多60克。重量大一方面意味着管壁厚,钢材用量足,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便携性要差一些。显然,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最小的重量下达到最高的强度。也就是说重量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棍子的综合性能就越好,评价一款棍子的好坏尚需多方面的考虑。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对于同属ASP公司的钢卡式甩棍和杠杆闭锁式甩棍Leverloc来说,由于增加了机械锁定机构,所以Leverloc的重量比钢卡式甩棍略重。
以上我们对不同品牌的21英寸甩棍进行了横向对比,下面我们再以ASP甩棍为例,做一下纵向对比,看看同一品牌不同规格的甩棍在重量上的差异,如表3-5所示。
表3-5 ASP甩棍重量对比
规格 16 21 26 31
重量(克) 426 544 662 726
(克/英寸) 26.6 26.0 25.5 23.4
表中单位重量为整体重量除以整棍长度所得的数值,代表着每英寸棍子的重量。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随着规格的增大,甩棍的整体重量越来越大,但是单位重量却有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虽然整体重量是增加的,但是增加的幅度却是逐渐减小的。这种趋势与伸缩比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其原因同样也是受到无效长度的影响。
上述分析仅是针对钢制甩棍而言,其它诸如树脂甩棍和铝合金甩棍等轻型材料的重量参见第2课&甩棍的材质&。
第4课 甩棍与短棍
看到本课的标题,你可能会问:甩棍不就是一条钢制的短棍吗?甩棍和短棍还有什么区别么?没错,从严格意义上讲,甩棍也在短棍范畴内,但是与武术所用的普通木制短棍相比,两者在特性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除了材质和便携性这两个最明显的差异之外,甩棍和短棍还存在如下几个主要区别:
1、重量:甩棍与短棍在重量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以26英寸的规格为例,硬木短棍的重量只有8盎司(合227克)左右,而同尺寸钢制甩棍的重量则达到了将近700克,是短棍的3倍。即便是ASP超轻版铝合金甩棍及树脂甩棍,与短棍比起来重量也要多上将近100克。
重量的加大一方面会增加甩棍的打击力,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操纵的灵活性和棍身的运动速度。我们知道,决定物体的碰撞能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质量,一个是速度,其中质量与碰撞能量是一次方的关系,而速度与碰撞能量是二次方的关系,也就是说,速度增大到两倍,碰撞能量就会增大到四倍,速度对于碰撞效果的影响比质量要大得多。所以,虽然随着棍子重量的加大,碰撞能量也会增大,但是你挥动棍子的速度会减小,这就使得碰撞能量以更大的幅度减小,两者综合起来,最终产生的效果还是碰撞能量的减小。除了对碰撞效果的影响之外,棍身重量的加大也会给持棍的手腕增加额外的压力。
2、重心:短棍是一根直径均匀的圆柱体,密度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棍身上,所以它的重心就位于棍身长度的中点处。甩棍则不同,最粗最重的部分是手柄,中节首节的直径和重量依次递减,这就使得它的重量集中在棍身的后半部分,其重心通常位于中节根部靠近手柄处。如图4-1所示。
对于挥击性兵器来说,重心位于前半部分更利于发力,所以短棍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要强于甩棍。换句话说,甩棍握在手里挥舞时会有用不上力的感觉,即使用再大的力量,速度和爆发力也无法发挥到极致,而短棍则不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发力技巧,你就可以轻松的把挥击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另外,使用甩棍时,为了获得较大的挥击力,你不得不动用更多的手腕力量,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手腕所受的压力。甩棍的长度越长,重量越大,这种缺陷就越明显。
3、手柄:早期的国产甩棍为了降低成本,通常直接使用钢制滚花手柄,这种手柄的防滑性能很差,手心稍微出点汗就很难牢固的握持。但是随着甩棍的发展,目前各个品牌已经普遍采用了橡胶和乙烯基发泡手柄,防滑性能非常出色,即使手心大量出汗也不必担心棍子会滑脱。而短棍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了,虽然比钢制手柄要好一点,但是在手心出汗时也难免会感到手滑。
4、杀伤力:虽然通过重量和重心的对比得到的结论是甩棍在发挥力量方面不如短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甩棍的杀伤力就低于短棍,相反的,甩棍的杀伤力要远大于普通短棍。这一方面是因为甩棍的重量弥补了发力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由甩棍首节和棍头的形状决定的。甩棍的首节直径通常只有1厘米出头,我们知道,如果施加同样的压力,接触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因而与短棍相比而言,甩棍的首节可以产生更大的压强,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杀伤力。另外,甩棍的棍头带有一定的棱角,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它的杀伤力。换句话说,用短棍击打头部,如果用力较大,可能会引起脑震荡,而以同样的力度用甩棍击打头部就可能会击穿头骨。
5、可靠性:短棍是一个整体的圆柱形物体,而甩棍则是由可拆卸部件组成的,两者可靠性的高低显而易见。具体来说,甩棍在可靠性方面的缺陷主要存在于三方面。首先是出棍的可靠性,我不止一次见到过出棍不成功的例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技巧的问题,刚刚接触甩棍不久的人可能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出棍技巧而无法让棍头获得足够的离心力(参见第8课出棍方法),从而导致出棍失败,也有可能是棍子本身的问题,比如钢卡式甩棍的钢卡过紧,或者由于缺乏维护而生锈,导致出棍阻力过大,无法甩出。其次是锁定的可靠性,这主要是针对摩擦闭锁式甩棍而言。这类棍子即便锁定再好,受到震动后也可能会意外解锁&&如果受到强烈的震动还不解锁的话,那么收棍恐怕就要成问题了。比如说在打斗中如果不小心把棍子打在水泥或金属等坚硬物体上,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棍子解锁收回。第三是机构的可靠性,这主要是针对机械闭锁式甩棍而言。虽然机械闭锁式甩棍的锁定可靠性远高于摩擦闭锁式甩棍,但是任何机械设备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出故障,没有任何一种机械设备可以保证百分百的可靠性。所以在可靠性这方面,短棍又胜一局。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擅长用棍的高手来说,短棍更利于发挥其高超的技艺。而对于没有基础的普通人来说,钢制甩棍的攻击效果更为立竿见影。而且,甩棍由于结构相对复杂,其可靠性要低于短棍。不过,我相信作为防身工具来讲,即便有着种种的不足,甩棍也是绝大多数人士的首选,因为便携性实在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毕竟随身携带一根半米多长的短棍太不现实了&&除非你的年龄已经到了需要拄拐杖的程度。
第5课 甩棍的配件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方便甩棍的携带、使用,增强甩棍的功能,国内外各大品牌相继开发出了很多与甩棍相关的配件。这些配件主要可以分为六大类:棍套、尾帽、棍头、护手、手电和喷雾等。甩棍的配件一般都是单独出售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来选购。不过,现在也有一些国内品牌推出了甩棍礼盒装,其中包含棍套、手电以及供替换的备用钢卡、棍头等实用配件。
棍套当然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甩棍而开发的。这应该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甩棍配件,几乎每一个使用者在购买甩棍的同时都会买一个棍套。不过,与使用棍套的携棍方式相比,笔者更提倡直接把甩棍插在腰间(详见第7课携棍方法)。因为任何一种棍套&&包括一些使用者自制的所谓隐蔽性棍套在内,都存在隐蔽性差或出棍不便的问题。总体说来,目前市面上的棍套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横竖两用棍套:这是三类棍套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图5-1所示为某品牌出品的一款多功能甩棍套,该产品以尼龙制成,可以横竖两用,还可以与同品牌的鞍袋和战术背包组合使用。这种棍套适合绝大多数甩棍使用。
2、360度旋转棍套:这种棍套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主体棍套,另一个是腰带卡,两者之间以五金配件连接。这类产品的主体棍套可以围绕腰带卡任意旋转,使得使用者可以从任意角度出棍,非常方便。但是同时,它们也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厚度太大,隐蔽性很差。图5-2和5-2分别给出了美国ASP公司和德国Bonowi公司出品的360旋转棍套。
3、腋下棍套:与挂在腰间的棍套相比,腋下棍套最大的优势在于隐蔽性更高,不会像前者一样弯腰时会露出来。图5-3所示为ASP出品的简易型腋下棍套,该棍套的主体为一条尼龙带,两端分别穿在腰带中,中间部分从颈后跨过。尼龙带的一端装有四合扣,需要配合专用的带有四合扣的尾帽使用。使用时,让棍头向上穿过固定在尼龙带上的松紧环,然后尾帽扣在尼龙带末端的四合扣上。出棍时,先将棍子向上提,使尾帽与四合扣脱离,然后向下将棍子从松紧环中抽出。这种棍套最大的缺点就是后面缺乏约束,弯腰时棍子会下垂,有些碍事。目前已经停产。图5-4所示为Bonowi的腋下棍套,不仅克服了上述的缺陷,而且还将360度旋转棍套也引入了进来。腋下套的优点是可以比较隐蔽的携带比较长的甩棍。
尾帽可以说是所有的甩棍配件里品种最丰富的一类。这一方面是因为使用者对尾帽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尾帽是所有甩棍部件中最容易做文章的一个。下面我们就分类看一下常见的一些异型尾帽:
1、防抢尾帽:这种尾帽的原理很简单,只需尾帽的直径大于甩棍手柄的直径,就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抢作用。这就像钉子一样,一根钉在木板上的钉子,由于有了钉帽的阻挡,要想从钉尖一侧把它拔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图5-5所示为几种适用于钢卡式甩棍的防抢尾帽。图5-6所示为美国Monadnock出品的专用于滚珠闭锁式甩棍的防抢尾帽。除了上述这些防抢尾帽之外,还有一种&防抢环&,是由Bonowi公司出品的,专门用于Camlock甩棍。使用时,将防抢环从手柄前端套至尾端,尾端有两圈凸棱,可以将它卡住,如图5-7所示。
2、挂绳尾帽:早期的国产甩棍一般都是自带挂绳的,如图5-8所示。其实这种设计是不错的,一物两用,除了带挂绳之外,还具有类似锥形尾帽的功能,可用于车内逃生。但是,现在的国产甩棍往往是沿用国外品牌的设计,尾帽是一个光溜溜的圆柱,挂绳尾帽和锥形尾帽都需要另外购买。图5-9所示为ASP公司出品的挂绳尾帽。使用挂绳尾帽时要注意,挂绳长度要适中,不要过短或过长(详见第11课尾绳用法)。
3、锥形尾帽:锥形尾帽主要用于逃生,在遇到意外被困车内时可以用它击破车窗玻璃脱身。普通的锥形尾帽如图5-10所示。图5-11所示为美国RCB甩棍的两用尾帽,集防抢尾帽与锥形尾帽于一身。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图5-12所示的由ASP开发的一种新型尾帽,该产品以铝合金为基座,上面装有三个陶瓷制成的玻璃锥,适用于钢卡式甩棍。这种尾帽装于甩棍手柄与普通尾帽之间,使用时将外面的尾帽取下即可露出里面的玻璃锥。这种尾帽最大的优点就是平时携带时可以将玻璃锥隐藏起来,以免不慎伤及自身。
4、钥匙圈尾帽:图5-13为ASP出品的钥匙圈尾帽,装了这种尾帽之后,甩棍在收缩状态下也可以用作一根威力不小的钥匙棍使用。
在棍头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Monadnock公司。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该公司出品的几种异型棍头:
1、安全打击头:由于普通的钢制打击头击打在人体上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为了降低甩棍的伤害程度,Monadnock开发了这种安全打击头,如图5-14所示。这种棍头是在钢制棍头的外部包裹了合成材料,大大降低了棍头的破坏力。虽然在甩棍的教学中一般会明确告知不要击打头部等要害部位,但是在混乱的打斗中难免会出现打击失误而造成对手严重受伤。所以这种改进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2、强效安全头:这种打击头是在安全打击头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而成的,如图5-15所示。与安全打击头相比,强效安全头加厚了钢制棍头外面的合成材料层,进一步降低了棍头可能造成的伤害。
3、彩色打击头:这种打击头是亮绿色的,形制与强效安全头相同。根据Monadnock的官方介绍,这种棍头主要用于提高使用者的击打技巧,因为使用这种打击头可以让使用者很清楚的看到棍头的运动轨迹。
4、玻璃锥棍头:严格说来,这种产品并不属于棍头,而是一个可以套在强效安全头上的红色橡胶帽,顶端带有一个钢制的玻璃锥,如图5-16所示。使用时,双手握住棍子,以棍头猛击车窗,只需一下就可以轻松击碎车玻璃。
在混乱的实战格斗中,尤其是当你的格挡技术不太正确时,对方的兵器很可能会沿着棍子滑下,打在你的持棍手上。在这种情况下,给甩棍加上一个护手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护手也会给你带来一点烦恼,那就是便携性的降低。
图5-17所示为Bonowi出品的三叉护手,适用于Camlock甩棍,以工程塑料制成,个头很大,极不便于携带。图5-18为韩国出品的一种护手,适用于同品牌的卡销闭锁式甩棍。这种护手也是以工程塑料制成,分为两层,叠合时为一字形,将下层转过90度可以变成十字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甩棍的挂绳是装在护手上的,这样一来只需将除拇指以外的四指套入挂绳中就可以提供相当可靠的防抢效果,颇为实用。
用在甩棍上的手电大体有两种,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开关,一种是按钮式的开关,如图5-19所示,另一种是旋转式开关,如图5-20所示。甩棍与手电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战术结合,这一点我们在后边还会详细讲到。国内很多使用者反映,甩棍与手电连在一起其实并不实用。这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针对旋转式开关而言,在右手握棍的同时你需要用左手去扭转手电的开关,这样其实与左手拿手电右手拿甩棍差别不大,唯一的不同就是可以一次性将甩棍和手电一起抽出;二是针对按钮式开关而言,虽然不需要两只手操作,但是在按动按钮打开手电之后,你仍需要重新调整握棍姿势才能实施攻击;第三,不管是哪种手电,都会大大降低甩棍的便携性。
图5-19中的手电为ASP的早期产品,使用两节CR123A锂电池,长度较长,与甩棍连接时需要使用一个如图5-21所示的接驳器,按钮开关就位于这个接驳器上。图5-20中的手电也是ASP出品的,LED灯头,使用一节CR123A锂电池,可以直接与甩棍连接,与前者相比长度减小了不少,不过也有将近10厘米,仍会显著影响甩棍的便携性。目前国内有很多仿照这种款式生产的甩棍专用手电。
与手电一样,喷雾与甩棍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战术结合。图5-22所示为ASP公司出品的一种甩棍专用防身喷雾。这种喷雾的外形与上面所说的按钮式甩棍手电非常相似,也使用按钮式开关,同样需要接驳器与甩棍连接,喷射孔位于其头部正中。该喷雾的缺点与按钮式手电相同,主要在于操控上的不便和对便携性的影响,此处不再赘述。这种喷雾的内胆用完可以更换,但是价格不菲。
第二部分 日常使用
第6课 甩棍选购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甩棍作为你的随身防卫用具,必须能够提供较高的强度和可靠性。所以,在学习甩棍的使用技巧之前,你应该先学会如何为自己选购一条质量好又称手的甩棍。下面,笔者就根据本人多年来接触甩棍的一些实际经验,为你选购甩棍提几点建议:
1、选择规格。你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力量以及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规格。一般说来,如果身材不是过高或过矮的话,建议选择21英寸的,因为21英寸的甩棍在便携性和威力上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折中。另外,在使用上,21英寸也是比较标准的尺寸,如果大于21的话,你就需要额外增加力量以获得足够的速度,相反的,如果小于21的话,你就需要额外增加速度以获得足够的力量。
2、选择颜色。甩棍的颜色基本可以分为银色、黑色和彩色三类。银色镀层最大的优点是不容易掉色,即便由于磨损而掉色,在外观上也不会很明显。另外,由于颜色较亮,所以银色甩棍在对敌时比较有威慑力。相比之下,黑色甩棍比较低调一些。缺点是很容易掉色,而且掉色之后外观的磨损看上去会比较明显。但是,黑色涂层也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在夜战时隐蔽性较高,由于黑色涂层不反光,所以对手很难在黑暗中辨清我们的攻击路线。至于彩色甩棍,其收藏价值更大于使用价值,一般购买彩色甩棍的使用者主要用于欣赏把玩。
3、选择类型。前面第1课已经详细的介绍了不同类型甩棍的结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甩棍类型。
4、选择品牌。市面上甩棍品牌众多,本身各种品牌的产品质量就良莠不齐,再加上还有很多劣质的仿冒品充斥着市场。所以,在购买甩棍之前事先做一些调查研究是必需的,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口碑好的品牌,找信誉高的经销商购买,以免买到劣质产品。不要购买廉价的地摊货,很多劣质棍子强度很差,在使用中会出现第一节严重弯曲甚至飞出的现象。
5、看做工。看壁厚是否均匀,钢卡弹性好不好,还有倒角、镀层、手柄、棍套&&所有外观上可以看到的细节都仔细看一下,质量好的棍子每一个细节都不应该粗制滥造。
6、把棍子全部拆开,看一下各个部件是否完好,看看内壁是否锈蚀。看一下管壁的厚度,质量好的棍子每一节的厚度都不应该小于1.5mm。另外看一下节与节之间的重叠部分,长度不能过小,不然会影响锁定。重叠部分的正常长度,手柄与第二节之间应为2.5cm~3cm,第二节与最细节之间应为1.5cm~2cm。
7、把棍子甩开,看看节与节连接处是否牢固无松动&&机械闭锁式甩棍由于加工精度所限,可能会有一些正常的晃动。然后在地上垫本书,反握棍子用中等力度向下戳几下,看锁定是否牢固。
8、把甩开的棍子平端到眼前,棍尾向后,棍头向前,用眼睛瞄一下,看看棍身直不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棍节扩口缩口部分的中心可能会有少量的偏斜,这会导致棍节略有偏斜,即便是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也是如此。因此,只要偏斜的程度不是很明显,也不影响出棍收棍的顺畅,些许微的偏斜大可不必在意。
9、看锁定。摩擦闭锁式甩棍的锁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只有锁定良好的棍子才能在实战中提供可靠的保障,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判断锁定好坏的方法很简单:在伸展状态下,把棍子尾帽摘下,然后让棍头对着太阳,眼睛从手柄一端看进去,看看棍节的接合处是否有光线透进来,透光越多,说明棍子的锁定越差。锁定好的棍子节与节之间的贴合是非常紧密的,看上去基本上漆黑一片。
10、看强度。其实如果你按照前面所说的,选择的是可靠的品牌,可靠的经销商,那么强度问题一般不需过多的担心。如果你实在无法确定它的质量,又非常想买,那么最好在购买之前要求经销商拿样品演示一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块红砖,把两端架空,用棍子把它敲断,然后看看首节有没有弯曲。但是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不要被表演性性质的开砖测试蒙骗了,详见第12课暴力测试。
铁血神兵行:/为您提供各种防身武器:防身甩棍、防狼喷雾、战术笔、防卫鞭、防割手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正当防卫,生命诚可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铁血神兵行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警用伸缩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