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练武术,腿筋疼怎么办一直没抻开,怎么办

教你无痛一个月可以劈开一字腿
压腿:压腿分为正压、侧压、后压三种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它来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及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方法如下:
正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与前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腿亦挺直放松,双手叠并放置于前膝上,上身放松正直;而后身体努力往下振压,一直到下颌能挨到脚尖方为练到位。
侧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向外展90°,脚跟与前脚平行成一线,腿亦挺直放松,身体向侧振压至前脚尖方向;一直压至身侧与腿合方为练到位。
后压:背对一支撑物,将一条脚向后放至支撑物上,而后上体努力向后振压。
压腿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姿势,振压时全身放松,在心中默念放松、放松,并数数;一个姿势练完后,最好能保持振压到位的姿势10秒钟左右;压腿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不能压的过低不要紧,慢慢来既可,不要急于求成。
&&&&&&&&&&&&&&&&&&&&&&&&&&
B、劈叉:劈叉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分为横劈腿和竖劈腿两种方法。
竖劈腿:腿前后分开成1字形,双手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
横劈叉:腿左右分开成一字形,双手在体前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左右分开成一线并坐于地下方为合格。
劈腿的要求:劈时更要循序渐进,万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易伤身体;练习时一定要放松肢体,只有放松了肢体才可以将韧带拉开。
--------------------------------------------------------------------
教你无痛一个月可以劈开一字腿
压腿姿势-可以坐在床上开两个腿压。
压腿姿势=可以把腿放在单杠上压。
具体压法;身体要站直,不要侧身来压,以免姿势不正,造成压腿效果不理想。
因为那条筋是有个规定程度与角度的,例如,你的姿势是从侧面压,以后只能侧面抬高腿正面不行,或者,例如,你从正面压以后只能正面抬高腿侧面不能。
&&&&&&&&&&&&&&&&&&&&&&&&&
压腿姿势根据各人需要来决定。
标准的压腿姿势,身体立正站直,左脚要站直,脚从正抬起放在单杠上,右脚一定要申平放直。
压腿方法有很多种,为了避免不造成疼痛的压腿,最好选择单杠上压。
第一个星期;每天压一次压5分钟压够七天就会稍微有一点点痛就休息一天就好了。
第二个星期;早上压一次5分钟,中午压一次5分钟,压够七天就有点痛就休息一天就好了。
第三个星期;早上压一次5分钟,中午压一次5分钟,下午压一次5分钟,压够七天就休息三天就会好了。
第四个星期;早上压5分钟,中午压5分钟,下午压5分钟,晚上压5分钟,压够七天就会开始痛了,就休息5天自然就会感觉不痛,然后一劈腿就可以劈叉了。
压三个月可以劈叉很流利。(此方法29岁以下有效)
每天坚持先跑步再压腿,连续跑步一个月后从此压腿不用做任何运动,每天可以到洗澡房用凉水往脚上喷洒三到五分钟然后再压腿两分钟后头自然可以轻松的压碰到脚,冬天可以用热水器往脚上喷洒三到五分钟后再压腿,两三钟后头自然压碰头脚。
对于一般刚压腿的人来说,压七天后明显可以看到脚可以抬高5厘米,你不妨试一下。
&&&&&&&&&&&&&&&&&&&&&&&&&&&&&&&&&&&武汉市警校练一字腿方法如下
先跑步再压腿
每天压腿5分钟,一个星期后压10分钟,再多一个星期又加多5分钟,第四个星期就压到20分钟,一个月就可以压开一字腿了。压一年脚可以抬到头顶了,我压过一年。
武术学校的的武术比警校稍微好一点,但武术学校的压腿方法确实是比不过警先进,还是我们常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先进所以吸取好的方面,先踢腿再压腿效果不好的,先跑步再压腿效果是最好的.
跑步压腿法永远在世界上是number one只要你舍得压腿一个月你也可以
我教过很多人压腿 年纪最大的教过29岁 到目前没有一个不成功的。
其中有个81年的,09年5月开始压到7月脚可以抬到嘴巴那么高了,他还说叫我帮他看是否进步,我说你没关系慢慢来都差不多练成了,照样这样不出三个月就可以了。
不过看了他抬腿上去的时候我说不行脚度一定要直接,就这样每个星期加5分钟就可以了,后来那段时间他练武了有一段时间一直没压腿,但8月末的时候又开始压腿,然后到9月末10月初的时候他也可以开一字。并且基本功也很扎实。
&&&&&&&&&&&&&&&&&&&&&&
&&&&&&&&&&&&&&&&&&&&&&&&&&&&&&&&&&&&&&
科学压腿的方法
压腿很多人都不会,不会科学压腿不仅起不到压腿的效果,还可能引起损伤。压腿应当和踢腿配合练习,压腿抻拉死筋,踢腿抻拉活筋。压腿要循序渐进,不能过猛,否则容易拉伤,压腿贵在坚持,即使没有基础的成年人,坚持1年压腿就可以把韧带完全抻开。
压腿的好处
压腿主要是为了拉韧带。而为什么要拉韧带呢?拉韧带的好处是什么?
1.柔韧性练习可促进身体健康和体形完美。
当与各种力量性训练科目相结合时,例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和划船等项目,柔韧性在完整的健身训练体系中最少能提供三分之一必要的帮助。
&&&&&&&&&&&&
2.柔韧性训练可减少受伤的危险性。
大多日常损伤和运动导致的伤害都是外部伤害,或者是关节扭伤,肌肉及相关组织的过度拉伸引起的拉伤。坚持科学规律的柔韧性训练的武术运动员比缺乏柔韧锻炼的人受伤可能性要小50%。
3.当与其他类型的训练相结合时,柔韧性练习就是一种很好的热身或放松运动。
除去以上所谈的益处,柔韧练习还可提高神经系统与肌肉组织的协调性。如果你做完某项运动后立即开始柔韧性训练,能使疲惫的身体尽快得到恢复。
4.柔韧性练习可提高你的竞技水平。
&&&&&&&&&&&&&&&
一个具有良好柔韧性的武术运动员表演起来会更加轻松、精彩。你能想象出一个肌肉僵死的体操运动员会是什么样子吗?运动员一旦有了良好的柔韧性,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比其他运动员占有优势。
压腿的注意事项
1.在拉筋之前必须先热身;比如说,利用小跑步使体温增加,使肌肉与肌腱处在备战的状态,如此拉筋的成效会提高,也可以减少不当拉筋反而受伤的机会。
2.在拉筋之时不要暂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暂停呼吸,屏气凝神,会使动作不协调,拉筋受伤的机会提高。
3.在运动之前及之后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记得运动之前要拉筋;而运动后一身疲倦,便连动都不想动;其实运动之后,虽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须再缓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恢复疲劳的速度加快,下一次运动时肌肉的条件也会更好。
4.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弹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经及肌腱感受小体的神经讯息,而逐渐地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无论是律动式或固定式(连续30秒以上),只要是缓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讳平常拉压不到的筋,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压,或别人施加外力帮忙;只要用力不当,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5.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觉有点"张力"或"酸",但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张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觉神经元正确地反应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觉,滨临受伤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
压腿的方法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根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
身体侧对肋木等支撑物,右腿支撑,脚尖稍向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上举,左掌放在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髋部和腰部在这个练习中将得到锻炼。
做这个动作易出现两腿不直、身体向前弯曲。所以在练习中应注意,支撑腿的脚尖外展,被压腿尽量向身体正前顶髋,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举,向头后伸展。同时,将腿向肩后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直到脚尖能接触到后脑勺。
踢腿的方法
踢腿可以巩固压腿的效果。踢腿时常出现的问题有:重心不稳,甚至摔倒;支撑腿脚跟抬起或支撑腿膝部弯曲;弯腰凸背。解决上述问题,踢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起腿要轻
腿将要踢起时,要迅速地将身体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将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松,这样才会起腿轻,踢腿快如风。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墙或肋木练习。
2.踢时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摆动,这里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踢时髋部要后坐,腿上摆有寸劲。刚刚练习踢腿时,必须保持动作的规范性,宁可踢得刚过胸也不把支撑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弯曲,或是弯腰凸背用头去迎碰脚尖,这些均说明腿的柔韧性训练不到位,韧带还没有拉开。只要坚持压踢结合,常练不辍,定会达到脚碰前额的。
3.落腿应稳
初练者往往踢起腿刚落地,就踢另一腿,从而出现出腿笨重、身体歪斜的现象。这是因为踢出的腿刚落地时,身体的重心还在原支撑腿上,腿下落时转移重心,势必出现上述现象。正确的做法是等腿落实后,身体重心转换已毕再踢出另一腿。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4了练习跆拳道还能练成吗,腿还能抻开吗,多久能拉开韧带啊_百度知道
24了练习跆拳道还能练成吗,腿还能抻开吗,多久能拉开韧带啊
提问者采纳
入门练习跆拳道,年龄不是问题。我也是初学者,年纪和你差不多。我们道馆里还有30+的大哥来练,也有韧带拉得很好的。当然不排除先天因素。和年纪小的孩子比,我们这个年纪要拉开韧带确实要困难许多,但是勤加练习,还是能感觉到明显进步的。我韧带属于先天不好的那种,在教练的帮助下,每天压一压,也逐渐有成效了。另外,柔韧对跆拳道来说很重要,但不代表是跆拳道的一切,高级腿法、特技腿法对韧带要求高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初学者,你入门时候学习的基础腿法则是任何人都可以练好的,而在进入高级腿法的学习之前,你会有足够多的时间来提升韧带的柔韧性。建议一定要选一家好的道馆,找一位好的教练,以避免误入歧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你是要学来防身强身健体呢,还是学一技之长,特别喜欢这个项目要学专业的??如果是强身健体防身的话,我建议你学空手道吧,因为跆拳道是奥运项目,他主要是体育的一种,来比赛的要多一点,许多地方并不是你门想的那样,强身健体的话是不用说的,但如果是防身的话,远不如自由搏击泰拳或空手道来的狠准快,它里面的竞技,就是花架子,大多是看起来好看难度大,实战比赛中,它追求的也并不是大得有多厉害,它要的是技巧来得分,许多打得厉害的,最后比赛也不一定能赢,你也24了,话是那么说,多大岁数都行,但那也会很辛苦,只要练的苦多大都行,这是谁都知道的,韧带只要你不怕疼,开得很快的,若你不是特别喜欢跆拳道,只是为了强生健体,你选自由搏击柔道摔跤,空手道吧,泰拳都不介绍你了,那个太伤身了,其...
女孩相比男孩会软一点, 如果运动锻炼很少的话,肯定是拉不开的,不过会有明显的提高
行的,得对自己狠,没事就把腿抬高压压,拉拉
也可以的 但是比小孩子要辛苦得多
要自己多加练习
跆拳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怎样练好直腿坐放松法
&&&&&&&&&&&&&&&&&&&&&&
&怎样练好直腿坐放松法
&&&&&&&&&&&&&&&&&&&&&&&&&&&&&&&&&
&&&&&太极拳从开始练,到最后练,它都很注重这个腰,除非是太极拳超出了这个武道,到了仙道之后,它才不讲这个腰的问题。为了使大家练松腰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翻了太极拳有关的著述、论述、歌诀,在这里边,讲的都不够。过去练功的,练内家功的,变换气质变换什么?叫做“超凡入圣达真”。这是练道家功、佛家功、儒家功,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超凡入圣达真”的过程,就是变换气质的过程,以前说“超凡入圣达真”主要是从修养上讲的,可是从气功和武术上来讲呢,这个修养就不简单的光是意识问题了,它要变换这个气,得把人这个气的质量、质度变一变,把这个俗人的气得超出去,得到了圣人的气,真人的气,是这么个问题。很多的形意拳老前辈,在他们讲形意拳的时候,都讲这一点,练形意拳关键是变换气质,把气质变一变。
太极拳也讲变换气质,形意拳讲得最多,我就从形意拳和太极拳两个意思上来阐述我们练的这个功夫。我们练的松腰,既是武功又是内功,也是气功,而且是过去练功的根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必须要把它更详细地阐述。形意拳老前辈都讲,形意拳是三种练法、三层功夫,明劲、暗劲、化劲,这三个功夫里面关键是这个腰。但是一开始,慢慢需要把这个气变过来,怎么变这个气?没有讲,也没有讲清楚。
最近我见了一个练了一辈子形意拳的八十多岁的老人,和他聊了聊天,我说您练了一辈子,都八十年了,
为什么现在这些人练一辈子也出不来功夫呢?我想一定是练法上有问题。拳谱里都讲的清清楚楚:第一步练明劲,就是要把周身的散乱之气收到丹田里来,书中名家谈形意拳的时候,都讲这些问题。练明劲是练精化气之道,将人身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要中正,收回来变成中正之气。一般练拳的,伸胳膊动腿,气都往外跑了,相背而行了,和这个拳术讲的不一样了。伸胳膊动腿,气都往外跑啊,怎么能把气收回来?我想这一定是教拳有问题。
形意拳的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古人没多讲,形意拳都讲明劲、暗劲、化劲。练明劲将人身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变成中和之气这个讲法是对的,但是怎么练?只是用形意拳九要,那还不行。
练精化气,道家第一步功,结小丹练精化气。形意拳第一步明劲练精化气,怎么把气都化了?道家练精化气有个吸、提、撮、闭的方法,好多道家练功的人吸、提、撮、闭的方法都知道,就是练精化气化不了,好多人练功连个小丹都结不了,丹道功的小丹也结不了,什么道理?吸、提、撮、闭到底怎么练?道家没有。形意拳明劲练精化气怎么练?也没有,就是按形意拳九个要点去练,都过不去。实际上是理解上不对,道家练功,以为是精要跑的时候才练,平时没练。吸、提、撮、闭平时就得练,反复练、反复练、反复练、反复练才行。
我们去年练这个松腰法,本身就是吸、提、撮、闭。一吸气,提肛门,提会阴,往回收缩,舌抵上颚,手心脚心往回抓,这不是吸、提、撮、闭吗?有的同学练了这个功法,男同学,有遗精的,原来师资班这个问题讲了好多方法,比如用手点耳朵啊,念口诀啊,效果不好,现在练了这个(松腰)不少同学解决了,但还不是完全解决。我们这个松腰法,他是吸、提、撮、闭的练功的泛化,但是泛化得还不够。所以这几个月,教了你们之后,教了第二步功(松腰第二步是练膜络法),教不教第三步功?到最后,我看再往下教等于白教。以前练形意拳都这么讲,你千千万万不要想贪快,一步解决不了,继续来。形意拳有的老前辈也这么讲,练三体式,站三体式要多站,不要求速效,如果你还未达到心中空虚,(等等形意拳的要求)不如此就不能开手、练步。要一步步往下走。
所以我们练这三步功啊,松腰法,这一步功下不去,不要往下练。原来我们练的第二步功,练膜络的开合,那得把气收到命门之后才能再出来,这都是躯体混元气,然后再练到脏真混元气去。我们以前教的快了一些,同学们松腰的第一步练精化气还没有解决好,再往下学,功夫就“夹生”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把第一步松腰法更加具体化,如果真正做到练精化气了,精都化成气了,那就不会遗精了。没有教女同学把例假化没有了,应该把身体的精气变过来。所以过去讲,“阳关一闭,个个长生”。练精化气,化好了,阳关就闭了,在这一点上,寿命就能延长。
&&&&&&怎么具体化,松腰法一开始就把形意拳的明劲借过来,用明劲练,明劲练法是什么?得使劲!松腰法直腿坐,就不象以前一下练2个钟头,也可能半个钟头,得集中精神,怎么练呢?得使劲。一吸气,会阴、肛门往上提,使劲,脚心往回缩。但一开始,先不这么缩,要分开,要一步步练。一开始,两个胯、胯关节,以至于大腿根,会阴,都往命门缩;两个肩、肩关节、肩井,往命门上塌。下颏回收,闭着眼睛,也往命门那里看。一吸气,一块往回缩。这样用上肌肉收缩,一开始会不习惯,一呼气,肩和胯松开。吸气缩,呼气开,反复这么练。然后,从膝关节往胯上收,往命门上收;上肢从肘上往肩上收,往腰上收,这样一个一个往上收。第三步:从脚心,从脚腕子、往胯骨上收,往命门收,上肢从手上往肘上收,往肩上收,往命门收。一呼气,慢慢放开,自然放开。
这样练起来,就有内容了,等到我们把这几个节都(练好了),一吸气,缩得很自然了,一呼气,慢慢松开了。一开始练的时候,吸气缩、缩、缩,呼气自然呼起来。然后搞上十个吸气,吸气自然吸,呼气一个关节一个关节放,这样就更加有节律了。这样练起来,第一,它有内容、有步骤、有要求,这样精神就更容易集中。等手脚都能配合上了,这时再配合发音。要不然顾了发音顾不了缩,顾了缩顾不了发音。这样就有了内容。这种练的方法,先用点力量,我们就能逐渐把周身的气缩回命门,缩回丹田。这样练起来,有个过程,一点点来,一开始不习惯,要一点一点习惯起来。
虽然过去一坐坐俩个钟头,以后,希望大家不坐俩钟头,坐半个钟头。半个钟头你可以自己调节,半个钟头以后,揉揉腹、加加气。直腿坐可以,坐椅子也可以,坐马扎也可以。将来脚上会使劲了,一使劲吸气,一放松,坐在哪里都都可以。站着,马步庄也行,一般手心向外,一吸缩回来,一呼,出去。三心并站庄的时候也可以,手心向内归丹田,顶心向下归丹田,脚心向上归丹田,一个一个这么来。可以站庄半个钟头,坐椅子半个钟头,直腿坐半个钟头,你可以换一换,这样就有内容了。
以前我们坐两个钟头,坐在那里,呼~呼~什么都没有了,硬耗了,精神不集中了,把好的机会就丢了。现在我们有了内容,等我们能够做的熟练了,脚心、手心能一起都到命门上去了,就改成呼吸不是缩一下了,从脚心到膝盖到胯骨到命门,一缩,一个吸气来四下、五下、六下(一个呼吸连续吸气)都行,每一下,一缩缩进来。一开始练的时候,光练吸气,呼气自然。以后,呼上十几个后,吸气自然,呼气出、出、出、这样就把一个呼吸变成了几个动作,这样呼吸和动作就结合到一起了,这就不知不觉地通过肌肉收缩,把它集中到一起了,
这么练,既符合太极拳的“命意源头在腰隙”,时时要注意腰间,同时又符合形意拳要把周身之气缩回丹田里边来。形意拳讲用顺逆之法缩回丹田。一打拳,往外打,它得回来。气怎么能回来?他们没练过气功,怎么也想不通。大家忘了气的兼容性,空气里边有气,有这个真气,我们形体也有气。如果胳膊是个空筒,胳膊一伸,那(外边的)气就进来了嘛。懂得这个道理了,一伸拳,气“呼”就进入到身体里了。再加上意守丹田,它就灌进来了,加点意念,胳膊是空的,丹田总往里边抽。
前辈的拳谱里边讲了,怎么做,没有。我们通过练功,一比划(拳式),对啊。所以我就讲,人家教十年能出来高功夫,现在你们练一辈子出不来高功夫,什么道理呢?书中也讲了,叫做“俗自然劲”。什么叫做“俗自然劲”?说练拳要自然,原来我没看拳谱的时候,我没注意还有个“俗自然劲”。我们讲松静自然,不使劲,那个松静自然那也是“俗松静自然”,俗的自然劲,不使劲嘛,不使劲,柔。柔软不用力气,变成俗自然劲了,用力气,变刚自然劲了。不用力是俗自然劲,用力是刚自然劲,所以你用力也不对,不用力也不对,那怎么办?你就得脱开“俗自然劲”。什么是“俗自然劲”?书上没有写,我看了看拳谱里边,惟独这本书里边写了,有的写,刻苦练啊,就是功夫上不去,落到“俗自然劲”上去了。什么是“俗自然劲”?就是把拙力化了,太极拳讲,不要用拙力,那怎么不用拙力呢?这也是这一段时间,我看书,一边比划。为了教大家,过去讲“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我在这个气更好的运用上,实际上也进步了。过去我们自己练的话,光练气,我们练气为了治病;练拳的话得练劲儿,气和劲不等同,气怎么化成劲?有讲“元气元神相结合”,“意念和气相结合,”那怎么结合?我们以前讲是纯意念相结合,形神庄是以形引气,捧气贯顶法是以意引气,五元庄音声引气,这都是结合。象这个情况,我们说是过去的练文武的“体”,没有练“用”,在武功上是变成劲,要用就变成劲。以前我们是为了治病的,是练这个“体”的,我们是属于文的,不属于武的,所以这里边就没有注意变换这个“俗自然劲”的问题,因为我们自己里边内气通通,气血流通,百病不生就够了。我们也不去打人去,不把这个气变成劲,就没有多研究它,其实我们没研究它也是个缺欠,现在看来,“俗自然劲”是什么?我一比划,看看拳谱有关的内容。太极拳、形意拳结合到一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太极拳里边讲了,练拳练什么,练的是:知觉运动。练形意拳要把这个气收回来,外面的气收到丹田里边来,丹田气和先天气结合到一起,把那个拙劲化了,练精化气。谁没有知觉?都有知觉,谁不会运动?都会运动。但是你能不能很自觉的、主动的来搞这个知觉运动?我们平时运动,外向性的运动,一干事去,注意到外面去了,里边这个运动过程你不了解、不认识、不知道。
练太极拳特别强调练这个知觉运动,也叫觉知运动。“觉”比这个“知”还要早一点,“知”在感觉里比“觉”又进了一步,这个运,比较小一点,一动,明显了。“觉”“知”是个接收信息的,“运”“动”的发放信息的,一个是内收的信息,一个是外放的信息,对这两个信息过程,我们要能很明确的感知到它,练的它很明确、很敏感。我觉得太极拳里边讲的最好的,就是这几句话,练觉知运动,老拳谱里边讲的。觉知运动的话,本来人都有的,人人都有,练它,能主动掌握它,练得更敏感,就是觉知运动。形意拳练的逆顺之气,把气收回来,变成中和之气,中和之气本来人也有,以后慢慢变了,不中和了,要变得中和,自觉地变成中和之气。
现在我们练这个直腿坐,松腰,全身放松,把气往回集中。练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合上,连起来了。我们坐着,将来一使劲,肩、胯,一动弹,气连上了,整的。肘一动弹,和膝气相照应住,将来一伸腿,一伸胳膊,(躺着的状态,象个大叉子)体会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把这个气连一连,坐着的时候也可以。我们同学坐了好几个月了,坐两个钟头没问题了,坐直了。把两个胳膊伸起来,一个一个缩,缩右手,往左腿上缩,左腿胯放开。左胳膊和右下肢,右胳膊和左下肢,这么来回动弹,晃悠。也可以坐在椅子上体会,好动弹点。这样多动弹点,慢慢,过去讲的,从整体练,练整体性,这就把这个内容更丰富了。以前我们总结练智能功,从整体练,练整体性,从混元整体理论去讲,那是从理论上去讲的。现在呢,我们要从形体上,锻炼上来实践它,把这个人练成个整体啊,会联系到一起的。
我们练这个直腿坐,往腰、命门那里一集中,这本身也符合练气功的“神返身中气自回”的要求。所以直腿坐,从练武功到练气功,应该说它都是非常好的。这次我们智能气功一停办啊,倒使我们智能气功又出来个收获,练功的内容更加全面了。我就讲啊,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别悲观,别消极,别懊丧,还继续往前走,一定会有新发现。这就是“天道酬勤”,老天就会报酬你。所以我们智能功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目的就是把周身散乱之气收回丹田命门来,能收回来,这就达到目的了。你收回来之后,慢慢做动作,用意念去动,那时候不用力,用意念体察它里边动。你做每个动作:胳膊一转,注意这个转,以后我们练太极球的时候,注意胳膊里边在转,从肩到肘到手,你体会进去了,意念和身体运动相结合起来了,那就不是俗自然劲了。你使劲打出去,这是自然劲。一般的人,力气大的,打人,里边劲怎么动的,也不知道,那叫自然劲。你不使劲,太极拳不用力气能出功夫?“用意不用力”不把这个意念明确下来,好多人练了一辈子拳,功夫也没上来,就是意念不够。
我们现在不是不练拳吗,但是你往回缩的话,也要用意念啊。现在你用肌肉收缩,你先得会肌肉收缩,要使劲用力气,你只要把这个肌肉力气缩好了,将来一缩缩熟了,到了下一步,“用意不用力”,光用意念往回一缩,“呼”,那个气就回来了。我们现在用肌肉收缩,一方面是收气,为了下一步我们肌肉不收缩,光用意念来解决这个问题,打这个基础。这里面是个习惯了,我们不讲以意引气,意念一动,气就动,意引气,气引形。我们身体里边收缩,也是意念要收缩,气一动,形体就动了。讲过端水盆扭了腰了。以为是个空盆,一端,有水了,把腰就抻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你端过,习惯了,不知不觉的,俗自然劲,你也是要用劲,用这个劲也是气变成力。因为你不知道它,它也是这样的过程。所以这个气和意,我们练功,知道它了,合上它了,好了。
我们将来要搞成运动锻炼,不要搞成个疲劳劳动,这一点从意识上同学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个练功要变成个艺术锻炼,运动锻炼变成艺术锻炼。(心里)美,高兴,你要是处理的好,什么运动都可以变成艺术锻炼,劳动也可以变成艺术锻炼,日常生活也可以变成艺术锻炼。如果你讨厌,什么艺术运动也可以变成疲劳的劳动,你不喜欢它,那就疲劳了嘛。所以为什么整天劳动的人,他身体可以健康,当然他练不出这种功夫劲来,什么道理呢?第一他不懂得内向性运用意识,第二他不懂得把劳动艺术化,艺术化是从心灵里边圆满它,即整体性。他不懂得这些道理。如果我们懂得这些道理之后,要把任何的活动都变成艺术性的活动,爱好它,从里边完整性的掌握它,这样一来日常气功化也就有了基础了。
我们一定要懂得意念在身体里边的流行运动,它不是个空的,慢慢我们的意元体理论,三层物质理论,科学试验证明了之后,就可以明确了解这些问题了。你这个意念,怎么在身体里边走?你用的什么意念引导它?它就起什么样的作用。你用意念引导它成为电,它就出电,意念引导成磁,它就成磁,引导它出光,它就光,引导它热,它就热,你要引导它发声,它就声。因为经络里边传导声音,声光电磁热。它传导都非常敏感,拿什么仪器测它,它就是什么。拿意念怎么引导它,它就怎么样变。
这就告诉同学们,这个意念非常关键。你高高兴兴,它里边就产生愉快素,就健康,你整天皱着个眉头,里边就产生毒素。根据这个科学来讲啊,科学越发达,对人体生命活动了解的越多,慢慢的人们就会自觉地调整身体,我要健康。你要健康吗,你就得调整,我们练气功,现在就先走一步,先于社会走一步,我们自身主动地自我调节神经内在的功能。你自己要练功,要变换自己的气质,把气质变一变。从对气不了解不认识,变成了解、认识,能感觉到它,能够支配它,能够运用它,让它发挥作用去。
&&古人不懂得内在的、无形的气,所以管那个无形的气都叫做先天气,其实身体里边的内气,是无形的混元气,拿呼吸这个最根本的生命活动来带动里边的无形的气,让它来活动。这样身体里边至少三个活动在起作用,一个意识,一个呼吸活动,一个气的活动,这三个活动同时进行,它结合到一块,这个力量就强了。如果你不用呼吸,光用意念这么想,光这么收缩,它里边的集中度,集中的信息就小一点。当你配合的好了,当你吸气、收缩配合好了之后呢,还要配合发音。一配合发音,好了,就是喉部、口腔的集体运动了,拿这个地方(指口腔周围)开合,把我们的整体性的开合、出入就强化了。你可不要认为这个小东西(呼吸),加个东西就不一样,就把脑子统帅生命活动的整体性、整体信息强化了。如果我们同学们能够把这些问题都能够很认真地去想一想,然后去落实、去做,里边变化就大。过去不讲嘛,“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十年神而且灵。”现在练三年都小成不了,五年也大成不了。将来你们腰会动了之后,你们再看看练太极拳的光盘,教功的,哪个人跟腰合得上,哪个人跟腰合不上,你一看就看出来了,有的连外圈都连不上。腰必须把气拘回来,收、收、收,往回收,这就养成个习惯,把那个气收回命门、丹田来。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练精化气的功夫。
我就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学会用站庄,用坐功,用直腿坐,坐椅子坐,将来都通了之后,还会盘腿坐。盘腿,双盘单盘都可以。一双盘就抻另外的筋了。直腿坐的抻筋和盘腿坐的抻筋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要练腰,直腿坐松腰效果更快一点,所以让同学们不坐盘坐,等你直腿坐的挺好了,那你坐坐盘坐还好嘛。现在我们先不做这些东西(指盘坐),先把腿抻一抻,筋抻开它。
同学们碰到问题了,可能会有疑问。但是如果你真能够把混元理论认真学习了,尤其是“人的混元气”那一章,多学习学习,它的特殊性,应该是能把古人的气功的这个“气”讲得更细致。现在拳术里边,哪家拳书里边的“气”讲的也是非常的模糊。所以希望同学们练拳的时候,千千万万不要把混元气理论丢了。平时大家不大喜欢看《混元整体理论》这本书,现在我倒提醒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反复看看《混元整体理论》这本书,别的书不看可以,《混元整体理论》这本书得看,尤其是“人的混元气”和“意识论”和“混化论”这三章。这三章当中的话,以“人的混元气”为主要的东西。把这个理论看一看,把这个气懂得了,躯体混元气,脏真混元气。目前我们练的气都是躯体混元气,用意元体混元气来统帅躯体混元气。实际现在的武术,就拿前几代的武术,一直到了前五代,各家拳的武术,基本练的还是躯体混元气。意识和躯体混元气相结合,把躯体混元气结合好了,意念一动气就动,功夫就可以很好了。我们讲躯体混元气还要转化成脏真混元气,脏真混元气要转化成意元体混元气,意元体混元气反过来再统帅下来,那才是一个来回。我们现在先这么走,意元体混元气先和躯体混元气相结合起来,就是神和气相结合起来,怎么结合,通过形体运动来结合。我们这个“气”还感觉不太清楚,意念一动气虽然动,但还感受不清。有人感受很明显了,就可以做。但你还得配合形体运动,它加强气的运动更大一点。借助形体运动来触动气,意念支配形体运动,它会收缩。那是意元体它兴奋,通过神经纤维传下来,引起肌肉收缩,这是兴奋,这样引起气变化。因为我们意元体和这个躯体混元气相联系,有三个通道,有三种联系方法。神经系统的联系,这是平时都有的,然后慢慢建立起内分泌物质混元气的联系,再就是意元体直接和混元气相联系,通过这个体系,它的基砖,慢慢你要悟出道理来,就比我给你们讲,要深刻一点。但是我给大家提这么个醒,我们练这个(松腰)功的时候,你要和意元体理论、和混元气怎么相结合呢?就是意元体和形体相联系,来带动混元气。将来慢慢要过度到意元体直接和混元气起变化,这里边既有神经纤维的传导作用,又有我们内分泌物质影响的作用,也还有意元体和气直接作用,这三者联系起来。加强联系就是加强这个问题。那神经联系还能快吗?因为现在神经联系,你们讲神经的时候,它有这个神经元,神经纤维是电传导,神经一转换是化学传导,每一个元一换,它慢。七十年代,我们中国,——有人说中国什么都落后,中国也有新发现。新发现的神经系统,可以有一个神经元,直接到脑子里边,不换元。直接一上去了话呢,它就很快了。这是张香桐发现的。这种神经元非常少,非常不好找,他就发现了。神经纤维很少,我们练功,把它那个功能给强化起来,不也提高多少倍快吗,如果意元体跟它联系起来,那就更快了。所以我们跟腰上这个变化,要跟我们意元体理论,简单给你们提示一下。要懂得这个机理,这样我们把古人“神”和“气”的理论完善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8了还能把腿筋抻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