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开发区招聘信息全民健身中心在哪

聚焦经洽会
您的位置:首页 ->
廊坊市关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以后,廊坊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认为本次规划能够给廊坊带来深远的影响,是我们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全面融入京津的一次重大机遇,是运用宏观战略眼光、谋划未来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也是进一步凝聚发展活力、加快&进位&追赶&的一次大好机遇。按照国家、省发改委对本次区域规划的总体部署,我们积极行动,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工作,取得了扎实有效的工作进展。
&&& 一、我市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 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研究方面,我市坚持早谋划、早动手,保进度、保质量,使规划的各项前期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提供组织领导保障。今年2月,市政府成立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市长王爱民、常务副市长寇德松任组长,市政府主管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任副组长,市直26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研究组及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城乡建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6个专题研究组,全面配合国家、省发改委做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组织、调研、沟通、衔接等各项工作,同时成立专家顾问组,对我市的规划研究工作提供咨询论证意见。
&&&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有序进行。今年3月,按照国家和省发改委的部署,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在《方案》里面,我们对配合做好本次规划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工作机构、时间步骤等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和安排。5月,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抓紧开展京津冀都市圈重大问题研究的通知》,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抓紧做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召开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两个《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目前已经全部完成。
&&& &三是积极开展工作,夯实规划编制基础。申报了世界银行中国经济改革软课题项目。作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前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向世界银行申报了《廊坊市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研究课题,拟委托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研究小组完成这项课题,相关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各项专题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们在基础设施、城乡建设、一产、二产、三产等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京津冀都市圈河北规划区廊坊市研究报告》。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开展专项调研活动。先后配合省发改委交通处、环资处、工业运行局、经合办等开展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涉及我市的各项调研,提供了大量文字材料和基础数据,有力地配合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开展。
&&& &二、我市的基本情况
&&&& &廊坊市地处河北中部,位于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389.8万,现辖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广阳、安次两个区,9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60个),3229个行政村。市区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廊坊市现境域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封疆,秦朝时分属渔阳郡、广阳郡、巨鹿郡管辖,汉朝、唐朝时属幽州管辖。解放初期称天津专区,1969年行政中心由天津迁至廊坊,1974年改称廊坊地区,1989年撤地建市,实行市领导县的行政体制。&
&&&& 廊坊是一座区位独特的枢纽城市。位于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之间,市区距北京市和天津市中心区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距首都、天津两大机场各6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地处大北京经济圈腹地的独特区位,使廊坊既得近海开放之利,更占京津辐射之先。处于全国大中城市和人口高密度区的枢纽位置,使廊坊具有广阔的市场覆盖面。立足廊坊,近可连接京津两大直辖市,远能联通全国各地,既可占领北方市场,又能进军南方市场。&
&&& &廊坊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廊坊以&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为城市定位,以建设&人居城市&为环境追求,坚持不与京津比楼高车多,按照&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林中&的建设理念,大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绿色城市。廊坊已被评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2003年5月,廊坊作为全国第一家全辖区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中等城市而享誉全国。日,ISO14000国家示范区揭牌,标志着廊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市域的14000国家示范区。
&&& 廊坊是一座智力资源丰富的教育城市。全市于1995年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广泛发展。域内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0所高等院校和20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廊坊的人才密度指数目前已经达到11.14%,城市人口大学生比例超过20%。坐落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汇集了近40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近6万人,拥有巨大的人才培养能力。&
&&& 廊坊是一座投资领域非常广阔的城市。全市&98%以上的国土为平原,土壤肥沃,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十分发达,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域内石油、天然气、地热、石灰岩、白云石、硬铁矾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境内既有被誉为&地下长城&的宋辽古战道、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廊坊大捷&等传统旅游资源,也有天下第一城、文明中华城、东方大学城、新世纪步行街等现代旅游景观;全市拥有数千家工业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农畜产品及加工、汽摩配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印刷包装、会展旅游等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 廊坊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廊坊境内有5条干线铁路、3条高速公路、5条国家级公路、40多条省级公路。铁路、公路密度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网络化设施完善,目前已开通国际互联网和光同步数字传输网。域内电力资源充足,用电由京津唐电网直供。廊坊,因其优良的软硬件环境,曾被新华通讯社评为&中国二十佳投资区&之一。
&&& &&廊坊是一座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廊坊建立起四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荷兰、瑞典、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凭借毗邻北京、天津的地缘和人气优势,廊坊已连续成功承办了五届&5.18&河北省经贸洽谈会和八届中国北方(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联合国国际金融年会等区域性、国际性等重大会展活动永久性定址在廊坊举办,环渤海合作机制的日常办公机构也已落户廊坊,这些都为廊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 三、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
&&& &&&㈠总体发展水平
&&& &近年来,我市上下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式发展、建设强市名城的奋斗目标,着力优化宏观环境,努力改善微观服务,积极调整生产力布局,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 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4.8亿元,是1990年的9.48倍,年均递增1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882元增加到2004年的15566元。2004年实现财政收入46亿元,是1990年的21.6倍,年均递增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5亿元,是1990年的27倍,年均递增26.5%。全市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2&%,比1990年提高27.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2004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9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5亿元。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 &二是经济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42.0:38.9:19.1调整到2004年的14.8:54.4:30.8,结构趋向合理。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势头猛进。一产中,已形成畜牧、蔬菜、林果花木三大主导产业,并通过上规模、提质量、增品种、创品牌、扩市场,产业竞争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41.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6.3%;二产中,新兴产业和配套加工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摩配件、新型建材、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印刷包装五大支柱产业;三产中,商贸流通、会展旅游、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建有北方最大的摩托车配件市场、胶合板市场、家具城和19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建设和在建一批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游泳馆等体育设施,以及东方大学城和天下第一城、文明中华城等大型旅游景点。
&&& &三是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农村改革成效巨大,国企改革效果明显,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流通、住房、投融资、科技、教育和政府机构等多项改革逐步深化。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超过60%。四个省级开发区迅速崛起,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开放型经济充满活力。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1990年以来累计达到17.8亿美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 &四是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廊坊市区为中心,三河、霸州为两翼,燕郊、胜芳等若干重点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格局。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兴建了一批供电、通讯、供水、供热、文化、教育、体育和环境治理等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净、绿、亮、美&程度明显提高,城市聚集、吸附效应明显增强。
&&&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加到2004年的9219元,年均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增加到2004年的4338元,年均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1.1平方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8和38.4,比1990年分别下降18.8和16.6个百分点。1997全市各县(市、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 &㈡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 &&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汽摩配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印刷包装、电子信息、会展旅游为代表的产业结构体系。
&&& &1、食品加工业
&&&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主要有粮油加工、肉类屠宰及深加工、禽蛋类加工、软饮料制造、蔬菜生产及加工、奶制品生产加工等,2004年该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06.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4.96%。年度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三河汇福粮油食品制作公司的大豆植物油产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年产量的75%供应京津市场。畜产品加工方面,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已达100万亩,其中通过环评认证的有80万亩,永清已成为京津地区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 &&2、汽摩配件产业
&&&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3家,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25亿元,占全市工业年度收入的5.8%。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1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主要产品有轿车制动钳总称、真空助力器总称、系列车用空压机、汽车内饰、轿车制动器关键部件、轿车燃油控制系统等。其中,轿车制动钳总称、真空助力器总称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企业规模和水平目前处在国内第一位。产品主要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安徽奇瑞、厦门金龙、郑州尼桑等厂家配套,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0%左右。系列空压机、轿车制动器关键零部件、轿车燃油控制系统、汽车内饰等产品,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其中,车用空压机产品为国内主机配套率在80%以上,社会零配市场占有率40%左右,轿车关键制动器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
&&& &3、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58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2.64%。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即金秋木业有限公司和华日家具有限公司,&金秋牌&板材多年来旺销于京津市场,&华日&系列家具已成为国家十大知名名牌。香河家具城、文安胶合板、胜芳钢木家具已经成为国内北方最大的产销基地,在京津两市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 &4、印刷包装业
&&& &&全市现有各类印刷包装企业1550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08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61家,出版物装订(含专项制版)企业339家,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12.7亿元,占全市工业收入的2.99%。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6家,其中最大的香河高氏纸制品有限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在我市印刷包装行业领域,80%以上企业与京津两市有着直接业务往来,年出版物印装用纸量占到京津两地出版物装订市场份额的50%以上。
&&& &5、电子信息产业
&&& &&该行业现有企业79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55%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45.8%;上缴利税约3亿元,比上年增长61.3%。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壮大主要依托四个省级开发区,通过引进京津两市的科研院所、技术人才得以快速发展。廊坊开发区和燕郊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约占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50%左右,目前我市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有3家。
&&& &6、会展旅游业
&&& &&&2004年我市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29万人次,同比增长32%,旅游收入愈15亿元,入境游客增幅稳居河北首位。我市会展业充分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资源优势,有机整合国际会展中心、第一城等会展基础设施,使我市的会展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2004年,全市共办会展1469个,其中大型会展390个,同比增长30%,参展人数80.6万,同比增长31.3%,收入3.6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随着今后会展旅游资源的梯次开发、整合布局,我市的会展旅游业必将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 &㈢生产力布局现状
&&& &廊坊市在空间上南北狭长,且被京津两市从中分割,从市域范围看,各县(市、区)呈梯级发展格局,三河市、霸州市为第一梯队,2003年人均GDP为17926元,高于全市30.8%;大厂县、香河县、文安县为第二梯队,2003年人均GDP为15347元,高于全市12%;永清县、固安县、大城县、安次区、广阳区为第三梯队,2003年人均GDP为7197元,低于全市47.5%。呈现出多核心、点轴状区域空间结构。具体特征如下:
&&& &&1、以域内主要城镇和园区为核心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 城镇的集聚、吸纳功能日益凸现。廊坊市区连续八年实施&十件实事&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建成区面积由1995年的22.7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29.6%提高到2004年的40.3%,&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雏形已初步显现。霸州、三河两市和六个县城及胜芳、燕郊等一批重点镇经济快速崛起,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园区的载体作用日趋明显,四个省级开发区累计共吸引外资&&&14.1亿美元,占全市80%,2004年实现GDP123.9亿元,占全市GDP的21%,财政收入实现15.2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3%,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 &2、以域内优势产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现
&&& &廊坊各地域立足比较优势,大力培育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三河的信息电子、生物医药,大厂的畜牧养殖加工,香河的家具制造、会展旅游、纸制品包装,廊坊开发区的信息电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广阳区的商贸物流、房地产,安次区的林果、印刷,永清县的无公害蔬菜,固安县的苗木花卉、汽车配件,霸州市的钢木家具,文安县的胶合板制造,大城县的保温建材等立市立县的特色产业,这些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对生产要素的聚集作用日趋增强,奠定了与京津及周边地区进行产业对接,实现互补合作的强大基础。
&&& &&&3、以交通干线为轴线的经济发展带迅速崛起
&&& &廊坊经济的发展主要沿102、104、106、112四条国道和廊大线、廊霸线、夏安线三条省道布局,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形成了两个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一是以102、104、106、夏安线、廊霸线为轴线的环北京特色产业带,该产业带上分布着四个省级开发区、三个工业园区,集聚着信息电子、生物医药、畜产品屠宰加工、汽车零部件、家具制造等产业集群。二是以112国道、廊大线为轴线的环天津特色产业带,该产业带上集聚着摩托车配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印刷包装等产业集群。
&&& 四、我市未来发展框架
&&& &&&㈠发展目标
&&& &&总体目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我市提出了&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即以2000年为基期,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三番,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人均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达到8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一五&时期,坚持以优化环境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手段,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壮县、强市、富民为主要任务,加快&进位&追赶&步伐,全力打造&首都圈之廊坊&,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把廊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强市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 &&预期目标:
&&& &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
&&& &成为京津之间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次中心城市。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8%,市区人口达到80万,远期达到200万左右,建成京津之间以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产业支撑的&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大城市。
&&& 成为京津冀区域生活富裕、社会祥和文明的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才密度指数达到1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成为京津冀地区环境优美、最适宜人居的地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到45%,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继续保持在300天以上,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 &&&㈡产业发展框架
&&&& 按照&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大力优化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产业特色明显的产业体系。&
&&& &优化第一产业&突出科技兴农、绿色生态和食品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的农、畜产品,推动畜牧、蔬菜、林果花木三大主导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品种、创品牌、扩市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到2010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90%以上。
&&& &壮大第二产业&一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力争用6-10年的时间,建立形成计算机与外设配套件、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件、半导体、电子材料和视听整机的生产加工基地。以京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大力发展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国际履约环保产业园,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广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食品加工、汽摩配件、建材、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在研发、设计及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
&& &&&加快第三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会展旅游、房地产业。二是引入新型业态、信息&市场理念,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面向京津市场,在廊坊市区筹划建设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商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的大型摩尔购物中心。
&&& ㈢生产力布局框架
&&& &以主要交通轴线为依托,按照区域分布特点和市域经济发展水平,构建以廊坊市为中心,以环北京特色产业带和环天津特色产业带为骨架,北、中、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生产要素合理聚集,实现产业布局和城镇功能与京津对接。
&&& &强化一个中心即廊坊市区。经济、社会、文化方面与京津全面对接,成为京津地区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科研教育扩展基地,成为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基地,成为京&津&廊带状经济区突出的增长极。
&& &&构筑两个隆起带。环北京产业带方面,加快与北京东南产业带的整合步伐,把廊坊开发区、燕郊开发区、安平开发区、永清工业园区、固安工业园区以及香河、大厂、固安三个县城作为重点发展节点,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家具制造、汽摩配件、绿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廊坊中北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先行区,和北京东南产业带一起构成京津地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环天津产业带方面,发挥民营经济的机制优势,发挥工贸结合经营优势,重点培育胜芳、左各庄、平舒、留各庄、码头、里澜城等节点,培育壮大板材加工、家具制造、新型建材、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廊坊中南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示范区,与天津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示范带。
&&& &&带动三个板块协调发展。北部板块(三河、大厂、香河),强化三河作为北部中心的城市功能,以夏安线和102国道沿线为主要增长轴,以燕郊、夏垫、大厂、淑阳、安平等城镇和燕郊开发区、香河开发区等园区为重要节点,辐射带动北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培育燕郊高新技术、大厂牛羊养殖及加工、香河家具制造和会展旅游等产业集群。中部板块(廊坊市区、安次、广阳、永清、固安),以两个环带为增长极,以廊坊市区为核心,以廊坊开发区、固安工业园区、永清燃气工业园区为重要节点,梯次辐射广阳、安次、永清、固安等地区。重点培育高科技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绿色食品、物流、科技教育、会展旅游等产业集群。南部板块(霸州、文安、大城),强化霸州的南部中心城市功能,以环天津产业带为增长轴,以胜芳、左各庄、留各庄、东阜和霸州开发区为重要节点,辐射带动南部地区经济增长。重点培育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新型保温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
&& &&&五、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 &&㈠明确我市的功能定位
&&& &在城市功能定位方面,把我市作为京津城市群中的次中心城市给予规划发展。
& &&&廊坊是依托京津两个特大城市发展起来的一个园林式、生态型的中等城市,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城市功能日渐完善,产业基础条件良好,经济活跃,环境优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正在发挥着承接京津两市城镇功能疏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无论从区位角度还是从现实基础看,廊坊都有条件、有能力在京津冀融合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明确廊坊在京津城市群中的次中心城市地位,并纳入京津城镇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进行统筹布局、规划发展,这样,既可以为京津城市功能的合理疏散提供一个理想的空间和载体,也可为京津冀两市一省走向全面融合提供一个重要节点。
&&& 在产业功能定位方面,把廊坊作为京津冀都市圈内的&八大产业基地&进行规划建设。
&&& 廊坊充分依托环境和资源优势,以高科技、外向型为产业发展定位,以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形成了一批比较优势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发展前景广阔,无论是从现实基础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看,都有条件打造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八大产业基地&:
&& &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依托廊坊、燕郊等园区,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有了很快的发展,电子信息企业已达到79家,汉王制造、新奥博为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近两年,南方一些电信产业巨头纷至沓来,深圳华为已将生产制造基地落户廊坊,中兴电子等其他几家特大型电信企业也将眼光瞄准廊坊,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形成,有条件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 &&二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整车厂商纷纷到京津等地进行战略性投资,为廊坊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28家,美联制动、卢卡斯伟利达、全兴工业等一批企业技术先进,特别是轿车制动钳、真空助力器等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稳居国内前列,是众多知名汽车企业的主要配套厂家,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0%左右。正兴车轮、固安亚新科、世源汽车等一批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已经开工建设,廊坊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的雏形已经初具。
&&& &三是食品供应加工基地。廊坊是京津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年生产蔬菜达600万吨,肉、蛋、奶分别达到33.3万吨、25.1万吨、13.9万吨,大部分供应京津市场。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汇福粮油、五丰福成、梅花味精等一大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只要在产品认证、检验检疫等方面进一步统一标准,加强合作,廊坊作为食品供应加工基地的地位会进一步加强。
&&& &四是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基地。我市拥有国内最大的胜芳钢木家具生产基地,年产值48亿元,行销全国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北方最大的香河家具城,年成交额12亿元,已经形成了集加工、展销、仓储、运输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香港、美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北方最大的左各庄胶合板生产集散基地,年交易量65万立方米,交易额达20亿元,产品除销往国内各地外,还出口日、韩及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即将兴建的胜芳国际家具博览城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化的家具城。&华日&系列家具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
&&& 五是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廊坊的印刷包装产业具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明显的集群效应,现有各类印刷企业1500多家,中高档印刷机械2500多台(套),年生产能力用纸量3000万令,其中出版物印装用纸量1500万令,占京津出版物装订市场份额的50%,成为京津冀都市圈名副其实的印刷包装基地。目前,该行业出现了扩大规模、更新设备、提升素质的热潮,全行业还会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
&& &&六是会展休闲产业基地。我市拥有一批温泉、高尔夫等休闲娱乐设施,拥有国际会展中心、香河第一城等现代化的会展设施,&5.18&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联合国国际金融年会等区域性、国际性重大会展活动永久性定址在廊坊举办,廊坊成为京津冀都市圈会展休闲基地的条件基本具备。
&& &七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京津两市人才荟萃,高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廊坊作为京津之间的一座新兴城市,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随着廊坊开发区、燕郊开发区以及清华科技园、国际履约环保产业园等园区的开发建设,具备了吸引、转化科技成果的良好条件。
&&& 八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基地。&八五&以来,我市与京津合作项目1902项,引进京津资金144.9亿元,引进技术项目1291项。按照首都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北京城内工业企业还将陆续外迁。廊坊有多个县(市、区)紧邻北京,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良好条件。我们考虑在霸州开发区、永清燃气工业园、安次工业区和固安工业区等四个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区域,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一定的优惠政策,本着生产和生活一并考虑,企业和人员同时安排的原则,集中承接北京工业企业和人员的迁入。
&&& ㈡需要纳入国家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 &一是蔬菜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大力推行无公害蔬菜和畜产品基地建设,普遍执行国际标准,制定实施无公害蔬菜和畜产品生产规程。无公害蔬菜基地从目前的20个增加到40个,畜产品基地增加到10个。同时加强检疫检测,分别在固安县、永清县等五个县建立蔬菜检测站,在大厂省级畜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三河、香河畜产品检测站,加强蔬菜和畜产品检测检疫,保证进入京津两个大市场的蔬菜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 &二是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建设项目。
&&& &①京津第三条高速公路。规划中的第三条高速公路,在北京境内起点南苑,经安定进入我市,在我市境内全长55公里,途经安次区进入天津界,在石各庄东与京沪高速相连。鉴于京津第三条高速公路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它的建成通车将沟通南北大动脉,意义十分重大,建议将该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列入规划,争取早日开工。
&&&&&②廊霸高速。在原廊霸一级公路的基础上从霸州经永清至廊涿段改建为高速公路,与廊涿高速公路连接。本路线是廊坊连接永清、霸州的快速通道,从区域高速路网上,有效连接密廊涿高速与保津高速,是沟通东北与华北地区的又一便捷路径。路线全长约57公里,途径廊坊市辖广阳区及永清、霸州。
&&& &③霸青高速。由霸州市至沧州市青县,是廊坊连接文安县、大城县的快速通道,从区域高速路网上,有效连接大广高速与京台高速,是沟通北京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又一便捷路径。路线全长约75公里,途径廊坊市辖霸州市及文安县、大城县。
&&& &④密涿高速。密涿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由涿州(107国道)至廊坊北京界,二期工程由廊坊北京界穿越北京采育、永乐店,经香河、大厂、三河至密云(接京承高速),在我市境内全长75公里。一期工程省政府已经确定今年8月30日前开工。
&& &&⑤大广高速(大庆&广州)廊坊段。大广高速是连接东北、华北、华中与华南的重要通道,也是京港澳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路线方案主要沿国道G106走廊布设,穿越我市的固安县和霸州市,目前北京段已经改建为高速公路,我市境内正在筹建过程中。
&& &&⑥采留线。该工程是我市2003年谋划的一条贯穿我市中南部的公路项目,路线起点为104国道采育镇,终点为大城与沧州河间界,路线长度132.3公里,其中廊坊境内段128.6公里,北京境内段3.7公里。
&& &&三是电厂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市新上电厂项目三个:一是三河电厂二期扩建项目。计划新上2台300MW机组,并准备搞成热电联产的形式,主要为北京通州区的居民冬季供暖,计划2008年建成投产;二是廊坊市热电厂项目。建设地点拟定于廊坊市区东部,计划安装2台300MW机组,主要为市区居民及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供热;三是固安电厂项目。建设地点拟定于固安县城东部,一期计划安装2台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十一五&期间争取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 &四是区域河流治理与南水北调建设项目。我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偏东,位于海河流域下游,防洪河道治理和蓄滞洪区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安全,&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永定河、大清河、北运河、青龙湾减河、潮白河扩潮白新河、句河、子牙新河、鲍邱河、中亭河等九条河道治理工程,重点加强文安洼分区、永定河泛区、东淀等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重点做好廊坊市区、三河市区、文安、大城、固安等城镇的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三条引水干渠和五个蓄水渠,三条引水干渠分别为廊坊干渠(涿州&廊坊水库)、天津干渠(雄县&霸州)、沙河干渠(任丘&文安、大城),重点建设好广阳、霸州、胜芳、文安、大城五个调蓄区。
&&&& 五是环境保护项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属海河流域,为完成国家&三河三湖&治理任务,&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廊坊开发区、万庄新城、大厂、香河开发区、固安、永清、霸州、文安、大城等9个污水处理厂,廊坊开发区、香河、固安、大城、永清、永清燃气工业园、三河、大厂、文安、霸州等10个垃圾处理厂,廊坊市区、永清县2个环境监测监理中心。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市现有风沙面积200万亩,是危害首都与天津的主要风沙源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市主要集中在永定河故道沙区,涉及安次、广阳、固安、永清等四县区,营造一定规模的相对集中连片的防风固沙林基地和防风固沙林带和环村林,总规划造林面积40万亩。
&& &&㈢需要协调解决的主要问题
&& &&1、首都第二国际机场选址问题
&&& 国家发改委在批复首都机场扩建的同时,提出2010年前完成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选址工作。我市作为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重要备选地之一,具有地势平坦、地面无重大拆迁物,可以为北京、天津两大城市提供共用机场的等诸多优势条件,且大量飞行器无需再经行北京上空即可降落,这对加强北京地区空中管制,消除飞行器对高层建筑的威协,确保首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在规划中对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选址问题予以关注和考虑,以便配套附属设施的尽早规划建设。&
&&& &&2、城际轨道交通问题
&&& &廊坊作为京津之间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与京津两市在人员往来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构筑统一的方便快捷的城际交通体系,对于京津城镇带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中的京津城际轻轨路线途经永乐店而不经过廊坊,这无论是从经济效益来讲,还是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都是有待商榷的,我们建议借此次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的契机,对布线方案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论证,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无调整的可能,则建议规划亦庄&廊坊、通州&燕郊、黄村&固安的轨道交通建设,以完善京津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 &3、区域内水资源共享问题
&& &&在水资源共享方面,按国际惯例,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开发利用。目前,我市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城市建设和经济迅猛发展,水资源紧张状况日趋严重,从远景看我市北三县不属于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因此,我们建议北京密云水库恢复向我市北三县供水指标(南水北调中线向北京市供水后,密云水库应该有条件向我市北三县供水)。一般城市用水都依靠地上水(不允许开采地下水),由于廊坊市没有地上水源,只能开采地下水。目前廊坊市已发展成为中等城市,相应用水量大大增加。由于地下水大量超采,廊坊市区已成为地下漏斗区,并且地面出现下沉现象。因此,建议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中,对廊坊市的水源问题给予统筹考虑。
建议使用IE7.0以上,分辨率为以上浏览器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廊坊市商务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廊坊开发区招聘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