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教师资格证备考招聘考试 地理学科方面的备考资料

微信号:xreduv
2002建校首年,即有近1000名学员。
2006建校4年,欣瑞培养了近万名教师人才。
2010建校8年,欣瑞全国布点,学员数突飞猛进。
2015建校13年来,欣瑞培养了近18万名教师人才。
服务时间:9:00-18:00
服务时间:9:00-22:00
当前位置: >
2015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地理学科-部分中国地理知识整理
13:46:46.0|
教师招聘考试网xredued04
摘要:2015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地理学科-部分中国地理知识整理
&&&[专题活动]
&&&[招考汇总]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景色秀丽,地形更是多种多样,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等。也正因此,中国地理知识点庞杂, 学员对于地理知点的记忆总有遗漏。在此整理了部分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希望大家能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越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②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辽阔的国土:
①我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②领土的四端为: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③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④我国陆上国界线长2万多千米。
3.濒临的海洋:
①我国东部濒临四海一洋。
②我国的领海是从海岸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③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等。
4.同我国陆界相邻的国家有15个:东有朝鲜;北有俄罗斯、蒙古;西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 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5.我国主要海峡、半岛和岛屿:台湾海峡、琼州海峡、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
共4页 共4条
相关推荐:
中学精品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随报随学,不限次数
小学精品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随报随学,不限次数
幼师精品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随报随学,不限次数
中学协议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送点题班,不过免费重读
小学协议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送点题班,不过免费重读
幼师协议全程班(网校)
系统精讲,送点题班,不过免费重读
中学定制保过班(网校)
考前核心预测课程资料,确保一次通过
小学定制保过班(网校)
考前核心预测课程资料,确保一次通过
幼师定制保过班(网校)
考前核心预测课程资料,确保一次通过
优惠方案:
1、报名任何一期均赠送基础入门课程
2、五人以上集体报名学费每人优惠50元
3、笔试班学员报名面试班优惠100元
课程与教材
教师编制课程
教师编制指定教材
主讲:沈震疆
课时:40分钟
时间: 20:00开课
中学学科考点
主讲:欣瑞专家组
课时:40分钟移动应用: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人文地理”备考资料一
教师考试网推荐: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③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基本因素)、劳动力(决定因素)、生产资料、科技(制胜因素)。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⑤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责任编辑:zgjsks_sxx)
相关文章阅读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5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中学地理 地理专业知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神们,求指导: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有地理么?_百度知道
大神们,求指导: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有地理么?
您好,闽试教育为您服务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是有地理的,具体的地理考试大纲如下:
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地理基本知识以及主要分支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熟练掌握地理学科思维方式,具有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能力。2.考查考生理解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的大学地理学内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某些地理学问题;关注目前地理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3.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地理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中学地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高等教育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及其延伸《地理Ⅰ》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4)大气的组成和结构(5)大气受热过程
(6)大气中的水分(7)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8)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9)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0)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地理Ⅱ》
1.人口与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5)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6)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7)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4)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论(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地理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的含义(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4)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数字地球的含义选修2《海洋地理》1.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2.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海洋能的开发前景(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1)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对海洋环境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4.海洋权益(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2)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3)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选修6 《环境保护》1.环境与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合理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4.环境污染与防治(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2)环境污染事件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3)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5.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及其延伸
地球与地图及区域地理1.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2.世界地理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板块构造学说(3)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成因(4)大洲、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5)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3.中国地理(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5)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三)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1.地理课程与教材(1)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2)新课程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2.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3.地理教学设计(1)地理教学设计的要素,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2)地理说课的要素构成及其应用4.地理教学评价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及其应用四、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五、试卷结构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2.内容比例:地理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约占40%。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更多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及真题资料下载请访问闽试教育官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地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知识点整理:工业区位分析 - 湖北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免费资料,考试资料,面试资料,复习资料下载 - 湖北人事考试网|湖北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湖北公务员网-湖北中公教育 - 在线wap浏览器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知识点整理:工业区位分析 - 湖北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免费资料,考试资料,面试资料,复习资料下载 - 湖北人事考试网|湖北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湖北公务员网-湖北中公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知识点整理:工业区位分析 - 湖北教师资格,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免费资料,考试资料,面试资料,复习资料下载 - 湖北人事考试网|湖北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湖北事业单位考试|湖北公务员网-湖北中公教育 |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知识点整理:工业区位分析 17:14:19&&&来源:&&& 点击:分享到:工业区位分析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1[责任编辑:张肖]上一篇:下一篇:相关链接:?????????????????????????????畅销榜1¥27.002¥105.00345
http time:0.0031,expire: 00:07:59,cache: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教师资格证备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