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德广,积健为雄且行且珍惜出自哪里里

查看: 1054|回复: 4
阅读权限45威望9 级论坛币258587 个学术水平1308 点热心指数1798 点信用等级986 点经验528024 点帖子25782精华在线时间1447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独立经济学家苗实,著有《中国经济如是说》和《人生经济沉思录》
积分 614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TA的文库&&
本帖最后由 meixue1983 于
20:06 编辑
1997年2月16日,杰出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逝世了!噩耗传来,使我悲痛不已!她是本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她在实验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当前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我作为曾与她长期合作共事的同道,悲痛难以抑制。半个多世纪的如烟往事,历历在目。健雄的音容笑貌、崇高人格和过人的智慧胆识以及她在物理学研究上的伟大贡献时时浮现在眼前,我禁不住要提笔把这些永不磨灭的记忆写下来。
非凡的科学成就
在《Cu-64的β衰变光谱》和《β衰变光谱形状的最新研究》两篇论文中,她用实验的结果把从1934年到1948年间物理学界在β衰变理论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新的总结,澄清了其中的谬误,将这一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40年前,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β衰变中宇称守恒的实验检验》一文,第一个在实验上否定了宇称守恒定律,同时她也否定了粒子一反粒子对称的假设。对称和守恒是物理学的基础,但这基础中两个很重要的定理和假设都被健雄的实验推翻了。所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实验。
在她与学生合写的另一篇论文里,他们建立起一个里程碑,后来使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现在称为“电一弱力”。这与当初安培和法拉第把电和磁联系起来是有同样价值的。
以上这四篇文章是健雄在实验物理学中较突出的贡献,这些贡献已是当代物理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健雄不平凡的一生
健雄日出生在江苏苏州市太仓的浏河。1930年她从苏州中学毕业后,在父亲吴中毅的鼓励下到胡适之正在讲学的上海“中国公学”学习,选了胡适之的文学。
胡适之后来告诉我,当时他发现班上有一位同学非常出色,每次提问都答得好,习题做得好,大考得100分。所以在开校务会议时,他就向其他教授说:我班上有一个从来没有碰到过的好学生。会上有位教社会学的马教授也说:我的班上也有位非常杰出的学生,社会学也考了100分。教历史的杨教授也说:你们的学生不是唯一的好学生,我的班上也有个历史学考100分的好学生。这时,大家都很惊奇,怎么一下出了这么多全优生。大家一对,原来他们的好学生名字都是吴健雄。
虽然健雄的文学、社会学、历史学都是100分,可她自己喜欢的是科学。在胡适之先生的鼓励和她自己的决定下,她在1930年进了南京的“中央大学”,1934年毕业后到浙江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土作。1936年,她从上海坐船去旧金山,准备去密歇根学光谱学。离开旧金山前,健雄在伯克利碰到了三星期前刚到美国的袁家骝。在参观该校放射实验室的回旋加速器时,发明加速器的劳伦斯对吴健雄说:“你对物理有兴趣,核物理刚刚开始,很有发展,而光谱学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科,前途不大,所以,你应该留在伯克利,不要去密歇根”这样,健雄就留在了开学已经一个多月的伯克利。
对健雄来说,1936年9月的那一天去参观伯克利的放射实验室,对她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第一,她把已购去密歇根的火车票放弃,留在伯克利;第二,对专业的选择从光谱学改成了核物理;第三,她碰到了袁家骝,6年以后他成了她的丈夫。
4年后,吴健雄拿到了伯克利的博士学位。她在史密斯学院女校教了两年书,然后去普林斯顿大学做深入的研究。1944年后她就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
我和健雄的首次相晤
1948年我从芝加哥到纽约去看望吴大献老师。那时我是费米的理论物理博士生。吴老师给我介绍了吴健雄。于是我就跟她去她的实验室。当时,她正在一步步地纠止以前β衰变实验的错误。她说,要正确地做β衰变实验有两个重要的秘诀。第一,表面一定要很光滑,没有脏东西;第二,对电子要训练得特别好,使电子不能离散。
她的&“训练电子”的看法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搞理论的人对电子的观念是用薛定谔方程、狄拉克方程表示,而真正做实验的人是像训练猫、狗一样细心爱护和训练电子。电子训练得好,里面没有杂质,那么从它们的行为测出来的数字就告诉你实在的自然界是怎么回事。我说,这个“训练电子”的观念倒很有意思,很新鲜,不过你的结果如何?她说,结果否定了乌伦贝克--考纳宾斯基理论,而与费米的理论吻合。我完全接受她的结论。从那一年开始,我与健雄就建立起了半个世纪的非常亲切的工作和私人的关系。
关于宇称不守恒实验
在物理学中宇称守恒的意思是,左跟右是对称的。假如有两个系统,互相是对方的镜像,就是说它们只是左跟右不一样,其他完全一样。宇称守恒认为,除了左右不一样以外,它们以后的发展变化也应该完全一样。
可是1957年健雄所做的Co- 60实验证明,这与自然现象是不符合的。这当然是非常惊人的事情。健雄实验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假定有一面镜子,镜子两边各有一个Co-60原子。这两个Co-60原子没有极化,是完全一样的。然后每个Co-60原子各放在一个与镜面垂直的电流圈的中心。这两个电流圈除电流方向相反外其他完全相同。因此,在这镜子两边的系统(Co-60加电流圈)的初态,除左右相反外,其他也完全一样。这两个Co-60都衰变出电子。照通常想法,出来的电子数目向左右对称的方向应该一样多。但结果完全不是这样。
她的实验说起来非常简单,但要作这个实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过。
1956年早春的一天,我去健雄的实验室,向她介绍了高能物理中K介子的“τ—θ之谜”,同时也讲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宇称不守恒。假如宇称不守恒,β衰变中一定也可以做出结果来。怎么去检验?那天我们讨论了很多方案。用Co-60是健雄提出来的。她认为,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去完成这样一个从未有人试过的困难实验是一个“黄金的机会”和挑战。为此,她退掉了早已买好的去日内瓦和远东的船票。这时是1956年,她已经20年没有回中国了。可是健雄觉得必须做这个实验,便放弃了回国的机会。
这一年圣诞节前夜,我在半夜收到健雄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实验结果宇称不守恒的参数很大。我说这好极了。这同我和杨振宁的“二分量”理论完全吻合。我问她“你在哪儿打电话?&她说是在火车站。我心里一愣,便对她说这危险极了,因为纽约的火车站半夜里是非常不安全的。那时在下大雪,飞机不通,她立刻改坐火车。火车一到,她还不到家,就给我打了电话,因为她觉得这结果非常重要,这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1957年I月15 日下午,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个基本物理定律被惊人地推翻了。这新闻立即引起轰动,传遍全世界。人类对物理世界结构看法的突然解放势不可当。
下面这首诗相当好地代表了健雄的实验精神:“没有人能告诉我,没有人知道,风从何处来风吹何处去。假如我放开,我风筝的绳子,必将随风飘去,一昼和一夜。当我再找着它,无论在哪里,我就会知道.风也已经到过那个地方,然后我就可以告诉别人,风去了那里。可是风从何处来,还是无人知。”
这是实验的精神。假如是理论学家的话,当然他就要猜风从哪儿来了。而实验的话,只要跟着它走。知道风到哪儿去;你要知道风从哪儿来,就要做另外一个实验。
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过世后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当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在她最后生活终了的时候,我们不要只记得她对人类工作上的成果。比起她纯学识上的成功,她在道德上、人格上的崇高品格对将来、对历史的作用更为重要。她的力量,她的愿望的单纯,她的对科学客观的认识,她的坚韧不拔,这些优秀品格每一件都难能可贵,而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旦她认定了一条路是正确的,她就坚决地走,决不改变。”
我认为,我们悼念吴健雄,把爱因斯坦称赞居里夫人的话,用在她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人民日报》 日
载入中......
总评分:&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学者苗实:甘为思想而守望
阅读权限45威望9 级论坛币258587 个学术水平1308 点热心指数1798 点信用等级986 点经验528024 点帖子25782精华在线时间1447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独立经济学家苗实,著有《中国经济如是说》和《人生经济沉思录》
积分 614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TA的文库&&
吴健雄与东南大学的一世情缘
东南大学百年校庆之时,吴健雄纪念馆将建成开馆,东南大学这位杰出校友的奖状、文件、书画、友人的赠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纪念物就安放在这儿。
吴健雄是1930年的秋天进人国立中央大学的。在中央大学的4年时光,她一心专注于学业,一点一滴积累了深厚的科学知识,并且经由名师指点,开始对宇宙科学知识进行探索。1934年,吴健雄以出类拔萃的成绩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36年,吴健雄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物理系学习。1958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同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她成为美国物理学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会长。这之后,她又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沃尔夫奖等重大奖项。1957年,吴健雄用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促成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当时她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1990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特别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吴健雄在美国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在人生的高潮还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她的内心深处,总是蕴藏了一片浓浓的母校情怀。
中美恢复外交关系后不久,她就于1973年回到祖国,寻访故乡、寻访母校。她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六朝松。校园西北角的这棵千年古松曾是她昔时求学的见证。之后,她又多次回到母校,与学校各方共商发展大计。1988年,东南大学聘任吴健雄为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校友总会名誉会长、名誉教授。吴健雄以这样一位特殊校友的身份,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1988年,母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吴健雄、袁家骝伉俪闻讯后十分欣喜,欣然题词:母校的新气象和新精神给我们很深的印象。日,母校迎来90周年校庆,他们夫妇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各项庆祝活动。这一年,恰是吴健雄、袁家骝夫妇80大寿和金婚纪念,东南大学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两位老人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半个世纪,能在自己的母校举行80大寿和金婚纪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90周年校庆的日子里,为了表彰这位杰出校友,勉励后学,东南大学决定将江南院和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分别命名为“健雄院”和“吴健雄实验室”、江南院即是中央大学时期的科学馆,当年吴健雄就在这里刻苦攻读;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以“分子电子学”为主要研究方面,近几年在国际分子电子学界崭露头角。吴健雄夫妇为表达他们对母校后辈学人的提携与期望,特意设立“吴健雄、袁家骝奖”,以奖励年轻有为的教师。
吴健雄对前往美国访问的韦钰校长说:东南大学是以工科为底子的,这几年已经有了文科、理科、管理学科和医科,要在这几方面加强发展,朝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前进。她对母校每年寄来的校务报告总要认真审阅,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她还对吴健雄实验室的各项研究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先生因再度中风在纽约家中与世长辞。东南大学惊悉这一噩耗,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校领导当即致唁电表示哀悼,并派人赶赴吴健雄的家乡太仓浏河,参加悼念活动。东南大学的广大师生也自发地以各种形式缅怀这位杰出的校友。
吴健雄先生生前嘱愿要归葬故里,东南大学建筑系为这位学长精心设计了墓园。墓园设计突出了她关心教育和科学的精神,并精妙地表现了她的“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这一科学论断。
如今伊人已逝,长留于天地间的是她的令人惊奇的杰出成就,是她积极人世、优雅、沉静、自信和聪慧的人生品格,是她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是世人对她的由衷推崇和无限怀想之情。
她的母校东南大学以她为骄傲。1999年,东南大学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校园内大礼堂西侧建造吴健雄纪念馆,并定于2002年百年校庆时开馆,以纪念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并让后人学习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风范,教育后学者热爱科学,致力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在美国举行的吴健雄纪念物交接仪式上,年近九旬的袁家骝先生兴奋地说:把健雄的纪念物送回祖国,由她的母校保存,是我的最大心愿,现在我如愿以偿了!日,首届“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在东南大学开幕,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博士来到东南大学举行首场演讲。袁家骝先生不顾年事已高,辗转万里,出席了这次科学讲座开幕式,并实地察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吴健雄纪念馆。
《光明日报》 日
学者苗实:甘为思想而守望
阅读权限45威望9 级论坛币258587 个学术水平1308 点热心指数1798 点信用等级986 点经验528024 点帖子25782精华在线时间1447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独立经济学家苗实,著有《中国经济如是说》和《人生经济沉思录》
积分 614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TA的文库&&
附一 代名家千秋典范
——吴健雄博士纪念物回归故里2000年的仲秋,古都南京的一场秋雨持续了半个月。久雨初霏秋阳清朗,已故当代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纪念馆在东南大学开工兴建。
这里曾是六朝宫苑遗址、原中央大学所在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吴健雄博士的纪念物将安息在这块上地上……数十载漂泊今归故里。东南大学的前身是中央大学,是吴健雄博士的母校。
1999年,东南大学将建造吴健雄纪念馆的有关事宜申请上报,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批准。东南大学接到批文后立即着手进行吴健雄纪念馆的设计工作。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先后做了7套设计方案,呈报吴健雄博士的丈夫、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博士。2000年7月中旬,袁家骝博士等家人访问东南大学,就吴健雄纪念馆的选址、设计方案及纪念馆建设的相关问题,与该校领导及设计人员多次会谈,最后亲自选定了吴健雄纪念馆的设计方案,并确定建在东南大学大礼堂西南侧。
袁家骝博士返美后,特地将吴健雄纪念馆的选址及设计方案送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最后审定。
吴健雄纪念馆为单体建筑、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整体4层,竣工后将成为东南大学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日,“吴健雄纪念馆新闻发布会暨吴健雄纪念物交接仪式”在美国纽约亚洲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总领事张宏喜代表江苏省人民**向袁家骝博士颁发了捐赠证书,袁家骝博士和东南大学副校长吴介一签署了纪念物交接文件。
这次交接的纪念物包括吴健雄博士生前所获得的奖章、奖状、证书、聘书,朋友赠送给吴健雄、袁家骝博士的书画,有关文件、书籍,朋友及要人赠送的物品,吴健雄博士日常生活用品及喜爱的物品如手提箱、沙发、书橱、书桌、茶几等。
人物结缘,点滴关情。这些漂泊海外数十载的纪念物,记录了吴健雄博士的往常生活。其中,有两个手提箱,是吴健雄博士和袁家骝博士赴美时所带,几十年过去箱子的底色已退,显得陈旧,却仍然是她的珍爱;钱学森博士曾在1942年赠送给她一套银盘,作为她和袁家馏博士的结婚礼物。当时,他们在洛杉矶的帕沙迪纳结婚,钱学森负责替他们的婚礼拍了一部电影。
吴健雄博士和袁家骝博士是物理学界的一对伉俪,数十载彼此照应,相濡以沫,这些珍贵的首饰她一直珍藏,寄寓了她心灵深处的一片深情。
吴健雄博士的这些纪念物都将要在吴健雄纪念馆内展出。袁家骊博士还建议,把吴健雄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工作室、实验室以及在纽约家中的书房复制在纪念馆中。
吴健雄纪念馆将在东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正式开馆。到那时,吴健雄纪念馆与健雄院、南高院、图书馆相依相偎,并肩挺立。
“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博士是1930年的秋天进入南京中央大学求学的,起初念的是数学系,一年之后,转到她最有兴趣的物理方面。当时仅有18岁的吴健雄当然不完全知晓物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但居里夫人是她的典范,她对居里夫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不到20年后自己会因为在原子核物理方面杰出的实验工作,而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
1936年七八月间,吴健雄博士得到叔叔的资助,远渡重洋,准备到美国东岸密西根大学去念书。后来被西岸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吸引,留了下来。
吴健雄博士在伯克利的前两年,主要上一般的课程,1938年正式开始原子核物理实验。她的头一个实验工作,由劳伦斯指导,探究放射性铅因产生β衰变放出电子,而激发产生出两种型态X光的现象。
1939年,吴健雄博士开始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这实验虽有名师指导,但大多数是由她独立完成的,其中的一项结果,对后来美国制造原子弹提供了极其关键的资料。吴健雄博士在原子核分裂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方面的杰出工作,使她成了奥本海默等大科学家口中的“权威专家”;当时的她已经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传奇人物。
1957年,首次有两位中国科学家——杨振宁博士和李政道博士,对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深信不疑的“宇称守恒定律”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以“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成就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在此之前,是吴健雄用实验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
1963年,吴健雄在物理科学了又做出了一项重大成就,她完成了所谓的“向量流守恒”实验。这是由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物理学家费曼和葛尔曼提出的,是一个极其重要但相当困难的实验。但吴健雄完成了这个实验。
1958年,吴健雄博士获选成为在美国学术界有至高地位的国家科学院院士;也是这一年,她打破普林斯顿大学百年传统,成为头一个获得该校荣誉博士的女性;1964年,她得到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康士托克奖。
1975年.她成为美国物理学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会长;1976年,她又从美国总统福特手中接过白宫颁发的国家科学;1978年,她获得了沃尔夫奖,这是一项代表至高荣誉的国际大奖。
吴健雄博士是沃尔夫奖第一届物理奖的得主;I990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特别将他们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吴健雄博士的杰出成就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的女王”、“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德行如山,千秋仰止。吴建雄博士1936离开中国赴美国求学,从完成学业到以后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结婚成家,直至日在纽约辞逝。
日.首届“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在东南大学开幕,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博士来到东南大学举行首场演讲。袁家骝博士不顾年事已高,辗转万里,出席了这次科学讲座开幕式并实地察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吴健雄纪念馆。
地上有健雄院、吴健雄纪念馆,天上有吴健雄星,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乃至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吴健雄”的名字将与日月同辉。
(陆海 姜平波)
科技日报 日
学者苗实:甘为思想而守望
阅读权限22威望0 级论坛币4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1 点信用等级1 点经验1747 点帖子78精华0在线时间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图片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大师已逝,小人专权,再无后继者矣!
行君子之事,绝小人之志!
阅读权限100威望3 级论坛币628980 个学术水平198 点热心指数230 点信用等级170 点经验121367 点帖子16761精华在线时间191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毕业学校东南大学
积分 253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9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浮躁的当世,更当以大师的情怀与志向来共勉,东南大学:心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论坛好贴推荐用以下账户登录
Copyright 2014
Aili, Inc.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272号道德经_百度百科<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道德经 daodejing 百度百科 baike 作品原文 注释作品 创作背景 鉴赏评价 后世影响 版本变化 作者简介 道德真经 老子 《老子》 <> 老子(道德经) 德道经 《道德经》" />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道德经[dào dé jīng]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分家前的一部,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即)所作的著作。在先秦时《·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自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尊称《道德经》为《》,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科学、、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统计,《道德经》是除了《》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外文名称Tao Te Ching作品别名《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文学体裁散文作&&&&者老子()章&&&&节81章
《道德经》是哲学著作,
一、音韵之美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二、讲究修辞
《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一、对偶。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对偶句子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二、排比。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鼓动力。《道德经》中排比句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三、比喻。《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养万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道者的高贵品质。再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皆以婴儿喻道者的纯洁、天真、朴实无华。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连用三个比喻,讲明从小做起的道理。这些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四、设问和反问。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二十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这些设问与反问,增加了语言波澜,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五、联珠。联珠又叫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把语言连续说下去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三、语言精辟
《道德经》有些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变为警句,广泛流传。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现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现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现演变出“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现为“知足常乐”;“宠辱若惊”(十三章),现为“宠辱不惊”。[1]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fáng)。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
绳(mǐn)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d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mò)身不殆(dài)。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 (wù),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乘乘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zhāng);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跂(qì)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liáo)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zhé)迹;
善言无瑕(xiá)谪(zhé);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於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载或隳(huī)。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dài)。
譬(p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yuè)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gǔ)。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yú)无舆。
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
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kuī)牖(yǒu),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之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
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yāng),是谓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wú),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chu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mǔ)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邪?正复为奇(qí),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sè)。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pìn)。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sì)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shèn)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式。
常知楷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rǎng)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pī)褐(hè)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狭(xiá)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ǎo)。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谓社稷(jì)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qì),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4]《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经》的注释作品很多。
先秦至六朝:《老子注》
初唐至五代:唐玄宗《道德真经注》《道德真经疏》《道德真经广圣义》
两宋至元代:《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道德真经注》宋徽宗《道德真经注》江徵《道德眞经疏义》章安《宋徽宗道德眞经解义》《老子解》吴登《道德真经注》
明代:《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清代:《道德经讲义》
现代:《老子今注今译》《道德经释义》《内在小孩解道德经》[4]据文献记载,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5-6]《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两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体哲学或者管理哲学,如法家的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也是这样,他从管理角度来解释《老子》;还有的从军事角度解读《老子》,比如《孙子兵法》;还有人说这是为人处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刚;《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教产生于三国,张鲁写《老子想尔注》,是后来五斗米教的经典。
《道德经》的思想解释,《吕氏春秋·不二》用了一个字为其定义,即“柔”字。《道德经》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通过《周易》、通过升华,以贵“柔”为核心,创造了完整的理想体系。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
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
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状态,事物的自然本性产生的外在表现就叫做自然。“不学而能者,自然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而然,本来就是。每个事物生来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现就是这个事物的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最佳状态,“道”通过万物的“自然”表现出来。《道德经》中的“道”可以与“德”联系起来理解。《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概括全文的内容。[7]
道经的内容很难理解,各个《道德经》的译本对其内容理解却相差很大。如德经的内容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类别。老子的本意,应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对于《道德经》的内容,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见解。[3]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道德经》的人难以计数,以养生学、哲学、政治、兵法、自然科学等角度,众说纷纭。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从某一侧面来理解,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是盲人摸象,显然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从这方面来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一些人根据西方哲学概念,把“道”片面解释成“物质”、“精神”或“规律”。这些解释都不符合《老子》本义。“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以此为钥匙,正确理解《道德经》全书。[4][8]《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卷三《》,
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言至道无如五千文。——《双溪集·遗言》,
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清世祖
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义》,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当人类隔阂泯除,四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蒲克明
《老子》的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这本书道出了一切。——约翰高
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总理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
以上内容来源[6]。《道德经》内容涵盖、、、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7-8]老子对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最早是,其次是魏晋文学,再次是佛学,最后是宋代理学。
先秦诸子。先秦诸子受老子思想影响最深的应是庄子,《史记·庄周传》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作渔父、盗砣、筪,以底毁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全书贯穿着老子思想,书中引老子的文学,外篇引了十九次,杂篇引了五次,内篇提老子之名三次。其次是申不害、韩非。《老庄申韩列传》说:“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又说:“韩非喜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非子五十篇,其中很多非难儒者的地方,但取道家虚静无为之学说作为辅助,解老、喻老二篇,更引老入法,以法解老。主道扬榷二篇,也主张君主执一以静,无为无事,去智废巧,与老子政治思想完全吻合。所以司马迁把老庄申韩同列一传。另外,《史记·孟荀列传》说:“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这说明除庄子、申不害、韩非而外,慎到、田骈、接子、环渊,也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7]
魏晋玄学。道家学说,两汉有所衰落,到魏晋南北朝时再次复兴,其前后三百多年,形成了讨论哲理的风气,题材则是“三玄”。据颜氏家训勉学篇所记,主要是指《老子》、《庄子》和《周易》。不过《周易》经过王弼的注解,事实已和老子类同。其学者的著作,集中在研究相关学说,如的道德论,的周易注、老子注,的达庄论、大人先生论,的释私论等都是。其中以最为突出,其所注的周易,即十三经注疏本,而他的老子注,是千余年来研究老子的人必读的典籍。在他之后,注解老子者不下千百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够超得过他。[7]
佛学。传入中国,虽始于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但经过魏晋时期以道家思想为解说的津梁,以老庄比附佛经,于是才开始兴盛,至于隋唐而极盛一时。道家崇尚虚玄,佛家崇尚空寂,二者思想颇为接近。因此,当时谈玄之士,多觉得老庄与佛学并无二致。如刘虬无量义经序说:“玄圃以东,号曰太一;宾以西,字为正觉,希无之与修空,其揆一也。”范晔论佛教说:“祥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迁之宗,道书之流。”(后汉书西域传论)所以当时士人多有用“三玄”中的言论解释佛经的,如慧远、道安、支迿等是。这种以“外典”讲解佛经,当时称为“格义”。甚至到后来反而用佛学来解释道家之言了。当时的高僧如鸠摩罗付、僧肇、慧观、慧琳、慧严等人,便都注过老子,由此可见老子思想盛行的情形了。[7]
理学。是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儒家思想自孟子没后而不得其传,其原因是儒家学说所谈的皆在人生日用之间,缺乏高深的理论,难以满足人心。宋代诸儒有见于此,于是大谈哲理,建立起行上学的基础。以五子之首的为例,他所作太阳图,宋史本传说“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始终。”宋明理学家讲宇宙发生论的,多就其图说加以推衍。他的太极图则是本自道教的太极先天图。宋史儒林朱震传说:“陈撰以先天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周敦颐。”朱蠡尊论周敦颐的太极图,本名无极图。陈撰居华山,以无极图刊于石壁。其最下圈名为玄牝之门,最上一圈名为炼神返虚,复归无极(太极图传授考)皆可为证。先天图是道教的作品,而道教渊源于老子。太极图与道家有关,通书亦然。此后理学家大多以此二书为骨干,说明了理学家在行而上哲理方面,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很大。[7]老子思想对政治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于汉初惠帝、、三朝,直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止。”文景之治“时期,政治者清静无为,结果国富民殷,太仓之粟,溢于仓外,府库之财,年久索断。因而才使武帝能够完成他的振古铄今的武功。武帝以后,道家在政治方面由明入暗,易主为辅,与儒家思想配合,形成了两千年来儒表道里的政治。[7]老子思想影响于文学,在晋永嘉至义熙约一百年间即有所体现。这段时期,由于玄学盛行,诗人文士发为文章,大多理胜于辞,而平典乏味。钟嵘诗品序就曾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爱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 、恒、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讼,建安风力尽矣”续晋阳秋也说:“正始中,王弼、何晏好老庄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至过江,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遂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询及太阳函绰,转向祖尚,又加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询、绰并为一时文宗,自此作者悉体之。至义熙中,谢混始改。”(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又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说:“自津武至于义熙,历载将百,虽比响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7]
描写田园山水风光,而怡情悦性的纯文学作品,也是受了道家的影响而产生的。诗经、楚辞、汉曹,已现道家意味。魏晋以后,由于道家思想盛行,于是文学作品中充满了道家的情味和意境。“这种影响,应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一显著的开始。陶渊明本人不仅具有道家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实践道家的教训。因此,他的诗全部反映着道家的情调。”(张起钧先生《智慧的老子》)朱熹曾说:“渊明之辞甚高,其旨出于庄老”(朱子语类)的确是深有见地的看法。这一类作品所描写的都是自然风光,如田园山水诗。所表现的,则是闲适的心情,恬淡的胸怀,隐逸的情操,高雅的意境。而这些在儒家人物的文学作品中,是难以找到的。[7]《道德经》原本是没有书名的。人们为了便于流传或便于理解,就起了帛书版道德经图片不同的书名。这篇“五千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春秋末期晋国师旷称之为“《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秦时的《吕氏春秋·注》称之为《上至经》,在汉时则被直呼为《老子》。汉景帝以、老子义礼,改子为经,后《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2]
《道德经》版本问题可以说是道德经独有的现象,清代以前《道德经》版本已有103种之多,迄今为止中文校订本共三千多种。在唐朝玄奘就将《道德经》译成了,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各国文字,据世界教科文组织资料,截至2014年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也已有一千多种。
20世纪中期以前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汉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
中期以前比较重要的版本是西汉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道德经》唐代玄宗注本、唐代所刻《道德经》石幢等,还有河本、想本等。汉晋以来,对《老子》的解释及《老子》文本的整理逐渐形成以河上公注本、注本、王弼本、傅奕古本为代表的古本系统,河上公注本倾向于道家,而且又与后来形成的道教声气相通,是养生家、数术之士的读本;注本文高义奥,唐宋道家,颇取为说。其地位之重,仅次河公。[9](然四库馆竟认其伪,不从即将被毁的一万三千六百卷,15万册书中辑佚道经部分,导致注道经部分彻底失传,近代学者只从现存典籍中辑佚出部分道经佚文);王弼本成于玄学盛行的时代,又接近道家,是文人的主要读本。
截至2014年,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其中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是考古学家于1973年长沙3号汉墓出土的。这两本书是初年的版本,《德经》在《道经》之前,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截至2014年,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版本最为原始、古朴。[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楚国厉乡曲仁里人,[1]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和、学派创始人,被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又称《》),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且行且珍惜出自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