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利臣系咩球会友谊赛?

【替代迪基亚:曼联签定荷兰门神?最快本周宣布 - 新浪足球】http://t.cn/R2Qul75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曼联在新门将的引进上做了又一方案,目标是荷兰国门施利臣。迪基亚很可能在今年夏天转投皇马,... (分享自 @香港新浪足球)
同时转发到微博第四编&&中共呼兰地方组织
第一章& 组织状况
第一节& 中共呼兰县代表大会
【十一次代表大会】&
1990年12月16―19日,中共呼兰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呼兰旅社召开。出席代表299人,列席代表57人,特邀代表9人。代表中领导干部215人,占71.9%;专业技术人员61人,占20.4%;生产一线模范人物23人,占7.7%。其中妇女代表46人,占15.3%;少数民族代表3人,占1%。会议听取和审议张相学代表十届县委作的《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把我县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工作报告、王希贵代表十届县纪委作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呼兰经济稳定发展》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十一届县委委员31名:王福、王立权、王吉烈、王希贵、王秉元、王忠新、王晓徽、刘发、刘长志、刘希和、孙申才、严宝昌、陈玉岭、沈凤云、吴国禄、吴福元、张志、张学增、张相学、李忠林、杨东周、郑维义、罗钰、侯书范、姜继志、姜福生、秦德亮、韩臣、韩子成、韩永礼、潘义春。候补委员2名:边炳林、张凤兰。选举产生十一届县纪委委员18名:王希贵、王昕牧、王晓光、边炳林、孙书权、陈铁男、吴俊才、邵德祥、李春发、李相岳、所宝财、罗英杰、赵和、赵长林、贺云龙、高士维、郝勇强、董超。
中共呼兰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录表
代&&& 表&&& 名&&&
第一代表团
张振营 王建平 李天明 高艳杰 李海昌 陈淑珍 张德生 沈继春 王立明 陈毓峰 李淑兰
齐占山 王& 信 车德贵
第二代表团
张& 志 郭希武 王淑芹 张景象 陈忠辉 马淑琴 卢清河 张&
祥 尹& 宏 华久成 江士林
张子良 张玉珠 杨成林 刘文学 罗& 钰 郑维义 王振才
第三代表团
郑文举 吴全贵 侯& 静 赵忠海 季彦臣 杨中和 付&
华 金& 龙 潘义春 刘希和 宫凤有
邓文仲 傅景林 孙文科 刘德宽 刘淑云 于秀春 陆& 才 刘兴权 杨家森
第四代表团
欧阳新文 田作祥 刘景宝 李亚芹 李景春 高凤春 王伯权 周文发 李青方 陈玉祥
张希增 苏亚芹 王忠新 冷& 芳
第五代表团
马万福 徐兆平 温宝新 王连生 刘翠环 赵丽荣 李相库 戴培福 李勇翔 王景林 张&
郭& 影 王长清 刘&
春 张秀兰 王& 超 欧阳新国 秦德亮
第六代表团
于凤仁 蒋吉臣 李& 功 管兴山 张凤林 冯喜成 王殿友 郝永胜 张淑华
肖国贤 柳士春
卢金英 罗朝起 高树明 曲会玉 郑殿文 阎希范 王立权 苗荫庭
第七代表团
石& 文 苏景生 孙相权
原立伟 张淑清 丑士信 皇甫秀兰 王常信 彭喜增 徐久经
刘树森 陈亚军 裴& 华 朱德仁 臧志维 吴国禄
第八代表团
陈& 明 赵连奎 徐立国 房雅霞 赵&
臣 邹喜斌 李& 臣 孙忠孝 李爱群 任育才 张晓春
董绍勋 刘淑云 刘兴久 孙淑文 姜焕林 乔喜林 张学增 肖凤全
第九代表团
姜怀友 张洪鹏 王占林 高& 宏 刘&
英 张& 玉 王玉海 李忠林 王景维 平&
陈景有 贾会兰 张国安 臧庆元 刘& 发 郭建平
第十代表团
许连智 王淑云 张& 财 王学臣 郜&
发 马& 方 刘文军 孙成喜 安&
有 张& 勤 王&
于宪林 于学成 王吉烈 林中山
第十一代表团
何文斌 穆振才 张景海 刘靖宇 张凤林 陈明国 王淑芝 曲& 翠 刘宝山
刘彦清 孔祥文
高& 仁 高淑芳 王永亮 宋清福 史文生
第十二代表团
张相学 张秀英 孙申才 赵振江 侯德昌 孙书权 王昕牧 徐春才 李湘岳 孙茂山 孙嘉祥
沈凤云 樊大力 任继福 李树林 张育才 孙孝荣 王晓徽 张文功
第十三代表团
姜继志 陈玉岭 马& 力 张成德 郑殿文 韩永礼 杨东周 刘长志 许加森
吴福元 王& 福
杜淑荣 韩& 臣 杜维宝 赵&
军 所宝财 李之田 邹海涛 张文彬 郭连科 边炳林 施&
孟庆元 韩子成 于& 光 韩景禄
第十四代表团
苏林学 傅青龙 舒宝昌 于成祥 孙& 才 全伯霞 赵国庆 邢占国 刘松启
刘玉华 杨& 力
苏& 武 刘士云 陈万芳 李春彦 张勇男 赵国民 马长泰 于春志 李殿荣
任维兰 邢伯芹
付文忠 刘怀武 席树才 杨丛辉
第十五代表团
杨& 发 王玉庆 陈宝瑞 杨树林 范利仁 李&
福 段显庭 窦贵岩 魏怀宝 李龙纯 赵桂云
龚淑云 严宝昌 钟玉成 王树生 胡文堂 王树军 王桂芝 王希贵 张凤兰 李福民 路长有
第十六代表团
韩世惠 刘秀英 姜福生 吴& 波 张文金 张永林 李德姬 张宝权 郝淑华
朱& 启 王&
曹殿友 宋兆有 王秉元 王学诗 刘恩贵
【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3年12月16―20日,中共呼兰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西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代表294人,列席代表57人,特邀代表10人。代表中领导干部215人,占73%;专业技术人员55人,占19%;农民43人,占14.6%;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方面57人,占19.4%。其中妇女代表45人,占15.3%。少数民族代表8人,占2.7%。会议听取和审议张相学代表十一届县委作的《加快改革,加快发展,为实现我县本世纪末宏伟目标而奋斗》工作报告、王希贵代表十一届县纪委作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我县经济发展服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十二届县委委员29名:王福、王立权、王吉烈、王希贵、王忠桥、王忠新、任继福、刘发、刘长志、孙申才、杨东周、李忠林、李勇翔、严宝昌、吴国禄、沈凤云、张凤兰、张文功、张学增、侯书范、姜继志、秦德亮、高巍、韩臣、韩子成、韩永礼、樊大力、潘义春。候补委员5名:李爱群、孙景山、韩世惠、周曙光、马冰哲。选举产生十二届县纪委委员18名:王希贵、边炳林、贺云龙、穆红军、吴俊才、郝勇强、陈铁男、程鹏、王凤臣、潘国华、王晓光、董超、王昕牧、邵德祥、张文彬、于凤仁、孙作权、严凛。
中共呼兰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录表
代&&& 表&&& 名&&&
第一代表团
马万福 刘泽生 李海昌 孟繁华 雷进明 高艳杰 张淑文 张国军 王吉烈 高&
李淑兰 王& 信 陈一坡 陈德本 刘希和 樊宏健
第二代表团
马冰哲 王凤翔 郭希武 王淑芹 周继业 姜继民 张子良 马淑琴 焦福林 芦清和 刘景云
华久成 刘文学 尹& 宏 白春荣 王&
第三代表团
徐广生 吴全贵 付& 华 王立夫 姜柏生 郭景林 李&
平 王立权 刘& 发 孙亚军 王伟东
戴& 庆 吕家彬 侯凤珍 张传江 李金胜 生淑英 樊大力 李忠林
第四代表团
周文发 姚& 君 苏亚芹 李殿军 汪维山 陈玉祥 刘长志 杨东周 宋德义
刘树森 于& 科
裴& 华 臧志维 吴国禄 张文功
第五代表团
张敬武 田作祥 李雅芹 李邸然 王伯权 刘柱军 韩治和 王忠新 孙申才 王文亮 霍永春
郭& 影 孙绍清 刘&
春 蒋化民 张国艳 沈凤云 李爱群
第六代表团
张& 杰 段连生 武淑珍 张凤山 嵇殿荣 张学增 韩子成 金凤翔
柳士春 芦金英
罗朝起 王& 宏 刘凤国 金丕铎 李永和 曲&
第七代表团
石& 文 周&
焕 吴江新 阎焕德 朱德福 冯宝才 李淑梅 王忠桥 张振营 严宝昌 欧阳新文
英 徐立国 房雅霞 徐国财 范殿武 王希贵 韩永礼
第八代表团
赵忠举 康学忠 郑连武 赵丽荣 秦希文 于吉富 马& 芳 孙景山 王明杰
胡占友 李富文
乔希林 党佩义 孙淑文 王凤琴 侯立祥 马& 力 赵&
第九代表团
姜怀友 宋& 信 王贵民 于洪恩 李殿清 李秀琴 戴培福 孙书权 平&
强 马成山 邵& 明
臧庆元 张国安 贾会兰 孙茂山 车德贵
第十代表团
李福民 张晓春 张& 才 孙尊科 李淑清 潘义春 王年林 张洪印 孙成喜
周仕君 马洪喜
于学成 谢井芳 彭淑珍 乔国军
第十一代表团
秦德亮 王建舟 王国臣 胡& 全 王淑芝 朗士军 赵兴才 任继福 李勇翔
马景佳 刘连江
张& 春 张海清 王永亮 姜淑艳 罗&
第十二代表团
卜亚珍 马万通 马保祝 王心洁 任育才 张育才 张相学 罗英杰 侯& 玉
姜世忠 贺云龙
郝振林 郭秉富 马文秀 支鹏飞
第十三代表团
杜淑荣 王文章 王淑云 毛淑云 张淑华 姜继志 邵继志 孙建军 李树全 刘文军 陶传斌
宫毅夫 何文斌 李长海 张文彬 王振才 刘洪权 张& 志 王立胜 姜彦忠
冷& 芳 刘国利
王忠学 王春芳 苗荫庭 王景维 侯书范 郭瑞祺 韩& 臣 于凤仁
第十四代表团
苏林学 傅青龙 张国山 姜潮波 贲利臣 陈& 伟 陈宝祥 于成祥 赵庭君
李志国 李殿荣
李桂兰 许秋林 郭连科 任万春 窦文学 郝淑华 鲍志贤 朱& 启 李福元
孙凤山 张铁铭
杨家森 孙连科 李春彦
第十五代表团
孙长山 高奎兴 范利仁 张贺一 陈宝瑞 宫凤有 马忠英 杨树林 李& 彦
马长泰 马长久
张凤兰 李福民 路长有 窦贵岩 金文斌 李龙纯 张& 艳 高殿文 王连玉
钟玉成 胡文堂
郑& 义 王桂芝 李志江
第十六代表团
韩世惠 刘秀英 周玉芬 姜福生 高士维 罗文远 姜桂芬 王学诗 任启新 梅书文 王彦华
&& 【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8年3月4―6日,中共呼兰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西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代表307人,列席代表93人,特邀代表11人。代表中领导干部231人,占75.2%;工业、农业、政治、财贸、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45人,占14.7%;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29名,占9.4%。其中妇女代表46人,占15%。少数民族8人,占2.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165人,占53%。会议听取和审议佟彦代表十二届县委作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我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工作报告、王瑞军代表十二届县纪委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十三届县委委员29名:马冰哲、支鹏飞、王吉烈、王忠新、王瑞军、牛长发、刘发、刘占阳、孙申才、李云鹏、李忠林、李志林、李春仁、李勇翔、严宝昌、佟彦、张凤兰、张希清、金凤翔、侯希平、秦德亮、高文华、陶传斌、韩臣、韩子成、韩世惠、韩永礼、魏宪辉、瞿显君。候补委员3名:周曙光、边炳林、马勇。选举产生十三届县纪委委员21名:王瑞军、郭连科、穆红军、吴俊才、郝勇强、石忠有、朱翠范、殷学谦、赵胜权、严凛、王凤臣、王昕牧、于凤仁、潘国华、谭方信、富修利、高文荣、程鹏、邵德祥、陈宝瑞、吴伟。
中共呼兰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录表
代&&& 表&&& 名&&&
第一代表团
马万福 刘泽生 李海昌 雷进明 张& 平 秦德武 张淑文 高艳杰 乔国军
王建礼 佟& 彦
苏& 豹 李淑兰 温德山 马彦林 陈德本 黄洪武 于晓锋
第二代表团
王凤翔 陈国进 张& 祥 王凤林 李玉华 焦福林 刘景云 王&
旭 王玉国 赵文选 马淑琴
张国财 白春荣 宋& 福 陈广生 周景宇 许洪君 王忠新 刘则刚
第三代表团
王伟东 刘俊仁 孙殿武 李& 萍 张&
发 李& 文 张&
艳 孙申才 吴俊才 赵新宽 傅景林
谢方春 徐晓春 杨连春 孙继成 王& 权 于秀春 马冰哲
第四代表团
李青方 柳振江 王广志 李晓云 张希文 司明才 韩& 臣 宋&
信 周继业 张德春 裴& 华
朱德仁 臧志维 王瑞军
第五代表团
王文亮 白云飞 纪彦志 于永华 蒋化民 孙建国 孙绍清 张凤兰 张煜民 田作祥 刘国军
林彩霞 高& 江 王伯权 于德诚 秦德亮
第六代表团
金凤翔 柳士春 卢金英 陈志新 刘凤国 袁洪文 金喜华 邵洪香 李春仁 侯文生 王文权
段连生 王继华 嵇殿荣 崔& 臣 李荣才 韩永礼
第七代表团
徐兆平 宋喜发 郑连武 刘翠环 于吉富 徐春财 牛长发 李金才 郎延民 张庆阳 吴连贵
房雅霞 徐国财 郭宏伟 李云鹏
第八代表团
王明杰 任世杰 周英吾 钱国岐 乔喜林 张维斌 孙淑文 殷胜洪 穆红军 王&
阎焕德 吴长有 张亚娥 赵国富 冯宝才 严宝昌
第九代表团
于万金 冯& 力 孙&
智 王丽华 方& 针 陶明君 宋江涛 郭连科 王柏君
陈景有 孙凤刚
张国安 朱凤华 潘守忠 臧庆元 刘& 发
第十代表团
马景佳 李云波 王春生 张海清 赵永祥 姜淑艳 张希清 张文国 孙成喜 李&
孟庆丰 于学成 支鹏飞
第十一代表团
杨立明 戴景瑞 姜玉杰 李秀霞 杨占春 王希山 胡& 全 瞿显君 施文臣
张拂晨 张春峰
李福林 张& 才 王吉烈
第十二代表团
周文发 门建中 马& 勇 王心洁 王年林 边炳林 许金香 侯希平 王孝忠
潘国华 刘& 哲
冷& 芳 王春芳 李长海 魏宪辉 刘占阳 彭凯明 李忠林 曲&
翠 刘& 和 孙茂山
第十三代表团
李勇翔 于凤仁 王& 力 王忠学 毛淑云 孙建军 杜文忠 李志林 李树全
李爱群 何文斌
张 &志 张文斌 张淑华 周曙光 赵德有 徐长顺 陶传斌 韩子成 樊大力
第十四代表团
李晓平 苏春发 贲利臣 张守民 于成祥 石福顺 孙玉莲 杨春玲 赵清江 姜潮波 窦文学
任万春 马春堂 李宝玉 孙连科 田& 文 郝延景
第十五代表团
郑文举 曹佰志 王& 举 张敬武 王炳玉 平&
强 魏学贵 赵书春 马文秀 孙书权
毕洪兴 刘文臣 许秋林 鲍志贤 尹学志 姜彦忠 杨家森
第十六代表团
孙长山 高奎兴 周& 勤 马贵生 平文成 杨树林 张振远 宫凤有 马忠英
马长泰 宋德君
庞玉学 吴& 革 关凤芝 梅书文 郝淑华 尤泽一
第十七代表团
胡文俊 李彦波 马文平 钟玉成 胡文堂 陈& 平 吕宝库 孙慎明 王桂芝
王树君 何建国
杜振江 李绍利 秦相柏 张立杰 乔国军 刘桂英 王连玉
第十八代表团
韩世惠 刘长有 周玉芬 井秀芹 高永德 李玉兰 姜福生 鄢& 义 栾亚杰
刘& 杰 李国臣
殷米林 曲学芳 陈庆玉 毕良佐 高文华 吴& 伟 郭瑞祺
【十四次代表大会】&
2003年3月18―19日,中共呼兰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西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代表300人,列席代表93人,特邀代表11人。代表中领导干部225人,占75%;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75人,占25%;先进模范人物18名,占6%;其中妇女代表51人,占17%;少数民族12人,占4%。45岁以下中青年代表150人,占5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234人,占78%。会议听取和审议傅丰志代表十三届县委作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实现“省内当龙头,全国进百强”目标而奋斗》工作报告、王瑞军代表十三届县纪委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十四届县委委员29名:马勇、王平、王文力、王瑞军、牛长发、史振兴、孙申才、孙绍文、孙继先、严凛、李春仁、杨立明、吴伟、张万平、张希清、范术堂、周传良、赵新宽、赵德有、郝淑华、侯希平、郭玉志、郭连科、陶传斌、韩臣、傅丰志、富伟、潘国华、瞿显君。候补委员3名:刘长有、胡文俊、路天明。选举产生十四届县纪委委员21人:王凤翔、王明杰、王瑞军、支鹏飞、匡杰、刘伟、关维华、孙晓东、孙培力、吴东秀、张福杰、陈平、陈奎、赵胜权、郝勇强、施文臣、殷学谦、郭连科、崔佰成、窦洪斌、臧学。
中共呼兰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录表
代&&& 表&&& 名&&&
第一代表团
傅丰志 杨立明 陈& 平 隋志远 王&
信 马玉民 孙& 智 王忠森 王春林 卢凤鸣 兰秀英
刘春丽 杜文波 张玉军 隋玉萍 于洪恩 任景利 李& 凤 李培忠 张&
第二代表团
周传良 臧& 学 邵树臣 杨兆有 张拂晨 刘继伟 么秀丽 孙德山 沈荣臣
杜& 辉 张文贵
陈学平 黄洪武 温德山 谭学文 姜& 峰 郑万和 朴恩仔 赵彦军
第三代表团
刘国珍 于& 科 刘士文 付金锋 王文有 王凤和 冯文利 沙&
丘 张修贵 赵景峰
都建华 徐桂玲 郭& 颖 董春林 王&
锋 白春荣 刘洪国 李钦孝 常德友 崔丽娟 胡春明
第四代表团
韩& 臣 张晓春 张&
春 史金良 孙晓峰 王玉霞 王& 敏 田有民 周庆玲
赵永祥 胡& 全
第五代表团
王文力 郭连科 高& 云 马&
勇 王国友 杨金山 邵兴坤 李& 萍 张&
艳 韩& 义 魏忠林
杜春志 陈志新 杨尚臣 李希凯 王国军 林淑华 李敏霞
第六代表团
牛长发 范术堂 康学忠 王建舟 沈敬国 冯& 冶 宋香彬 贺建国 王福媛
王& 权 王洪海
胡春颖 孙志国 史广东 任青莲 张丙信 张桂芳 钟明林
第七代表团
王瑞军 李文成 赵铁成 方景权 王玉秋 朱& 明 高&
江 靳玉莲 蒋明坤 田生玉 单振军
白玉霞 刘& 凯
第八代表团
张万平 马成山 戴景瑞 董文富 李国华 宋玉明 徐春财 于吉富 吴志富 邹国顺 任秀威
尹景森 李志国 霍& 君
第九代表团
富& 伟 侯文生 王宝臣 白云飞 卢&
志 吴比学 刘立国 崔& 臣 韩丽梅 赵&
朱凤华 陆宏图 臧庆元
第十代表团
孙绍文 赵胜权 李凤楼 陈国进 王文权 刘贵福 陈凤双 姚 &晶 王艳明 葛立福 于学成
邹继坤 曹英莲 王立才 刘剑平 孙福业 王& 德 国兴权 彭淑艳
第十一代表团
王& 平 孙茂山 刘&
和 李青方 赵德有 王凤翔 史振兴 孙继先 严& 凛
侯& 玉 周淑云
王春芳 马万通 关跃林 孙建军 李长海 宋& 信 张大文 张文国 张淑华
姜怀友 张双印
第十二代表团
李春仁 潘国华 刘长有 李文波 邵继志 路天明 胡文俊 施文臣 吴怀玉 郭玉志 宿&
张晓光 曲学芳 姜维秋 李国华 彭俊和 李海明 吴& 波 孟庆艳 栾亚杰
李& 国 李长友
第十三代表团
孙申才 陶传斌 张煜民 曹瑞佳 朱广臣 王凤林 李云德 张守民 陈全发 姜潮波 王晓斌
高淑艳 康凤兰 靳连友 迟洪文 刘兴文 杨& 冶 张云峰 郝永彬 陆庆丰
魏平福 李东旭
第十四代表团
张希清 于万金 孙长山 张敬武 马景佳 孙亚军 李文采 兰博学 郝淑华 马志义 陈铁男
姜鸿斌 陈国良 庞明波 周& 勤 张文杰 关凤芝 高丽楠 何立君 马立新
第十五代表团
侯希平 金凤君 胡占友 聂文刚 王树君 阎学忠 徐建达 曹殿友 吴福森 吴&
郭彩杰 连建国 胡& 斌 门建中 郝振林 王玉忠 杜万山 刘德君 林春跃
第十六代表团
赵新宽 王& 力 高文荣 刘贵生 王希文 王晓东 刘庆来 傅晓忠 赵春艳
高长春 周晓波
郑& 义 侯国权 孙明华 张志才 刘文通 李殿生 乔国军 周纯复 孙静华
第二节& 中共呼兰县委员会
【组织领导】
&1990―2003年,县党代会选举产生4届中共呼兰县委员会。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1990年12月19日召开,选举产生十一届县委常委9名:张相学、姜继志、王立权、潘义春、陈玉岭、王希贵、王忠新、吴国禄、王晓徽,其中张相学当选为书记,姜继志、王立权、潘义春当选为副书记。(届内调整情况详见更迭表,下同)十二届一次全委会议1993年12月20日召开,选举产生十二届县委常委11名:张相学、姜继志、王立权、王忠新、王希贵、吴国禄、王吉烈、韩永礼、任继福、樊大力、张文功,其中张相学当选为书记,姜继志、王立权、王忠新当选为副书记。十三届一次全委会议1998年3月6日召开,选举产生十三届县委常委11名:佟彦、王忠新、刘发、牛长发、李云鹏、支鹏飞、瞿显君、王瑞军、严宝昌、秦德亮、李春仁,其中佟彦当选为书记,王忠新、刘发、牛长发、李云鹏当选为副书记。十四届一次全委会议2003年3月18日召开,选举产生十一届县委常委11名:傅丰志、瞿显君、张万平、王瑞军、韩臣、富伟、李春仁、孙绍文、王文力、范术堂、王平,其中傅丰志当选为书记,瞿显君、张万平、王瑞军、韩臣当选为副书记。
1990―2003年中共呼兰县委领导更迭表
1990.12―1993.12
1990.12―1993.12
1990.12―1993.12
1990.12―1993.05
1990.12―1993.01
1993.06―1993.12
1993.10―1993.12
1990.12―1992.08
1990.12―1993.12
1990.12―1993.06
1990.12―1993.12
1990.12―1993.09
1993.06―1993.12
1993.09―1993.12
1993.09―1993.12
1993.09―1993.12
1993.09―1993.12
1993.12―1995.11
1995.11―1997.09
1997.09―1998.03
1993.12―1995.11
1993.12―1994.02
1993.12―1998.03
1993.12―1994.07
1994.02―1996.07
1995.02―1997.09
1995.08―1998.03
1995.11―1997.09
1996.05―1997.09
1997.06―1998.03
1997.09―1998.03
1997.09―1998.03
1997.09―1998.03
1993.12―1995.02
1993.12―1995.02
1993.12―1995.02
1993.12―1997.09
1993.12―1996.05
1993.12―1997.09
1993.12―1996.05
1995.02―1997.09
1996.06―1998.03
1996.07―1998.03
1996.08―1996.11
1996.11―1998.03
1997.09―1998.03
1997.09―1998.03
1997.09―1998.03
1998.03―2002.02
2002.02―2002.09
2002.09―2003.03
1998.03―2002.02
1998.03―1999.02
1998.03―2000.12
1998.03―1999.02
1998.03―1998.07
1998.03―1998.12
1998.07―1998.12
1999.02―2002.02
1999.02―2002.10
2000.12―2002.01
2002.01―2003.03
2002.09―2003.03
2002.09―2003.03
1998.03―2000.03
1998.03―1999.02
1998.03―2002.01
1998.03―2000.12
1998.03―1999.05
1998.03―2003.03
1999.05―2002.09
1999.05―2002.09
2000.03―2003.03
2000.12―2002.10
2002.01―2003.03
2002.09―2003.03
2002.09―2003.03
2002.09―2003.03
【领导方式】
&县委领导采取分工负责制。书记主持县委全面工作。一名副书记由县长兼任,负责经济工作,并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其他副书记3名,一般设置为:一名副书记分管县委常务、党务和政法工作;一名副书记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一名副书记分管工业经济工作。副书记分工情况根据职数多少(因上级下派有挂职副书记)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而有所调整。根据不同需要,县委召开会议的形式主要有全委会议、常务委员会和工作会议等。县委全委会议每年召开1―2次。1990―2003年间,十一届县委召开5次全委(扩大)会议,十二届县委召开8次,十三届县委召开8次,十四届县委召开2次,13年累计召开23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常委会实行例会制,时间一般为每半月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必要时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常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一般由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因故不能参加时,可委托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县委办主任负责具体组织。需要临时召开会议时,由书记提出并召集,副书记或常委提出时,需经书记同意。常委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常委出席方能召开。讨论干部问题时,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委到会方能举行。常委会一般应在会议召开前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议题通知县委常委和列席人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市委文件精神及重要会议内容,安排部署全年或阶段性重要工作,县委经常召开各级干部参加的不同规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工作会议,有工作谋划会议、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工作总结会议以及现场会议、动员会议等。
1991―2003年县委全委会议召开情况表
要&&& 议&&& 程
十一届一次
选举产生十一届县委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
十一届二次
传达贯彻哈尔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研究全县工业经济效益问
题;听取县委书记张相学所作的报告
十一届三次
传达贯彻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省委六届八次和市委八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张相学作的报告和姜继志的讲话。
十一届四次
学习贯彻中央2号、4号文件和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八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县委《奋起直追、乘势而上、促进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地上台阶》的报告。
十一届五次
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审议和通过《中共呼兰县委关于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意见》和《全会报告》的决议。
十二届一次
选举产生了十二届县委常委12人、书记1人、副书记4人
十二届二次
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省委七届三次和市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通过县委《关于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决定》和《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十二届三次
贯彻省、市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张相学《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步伐,为实现强县富民战略目标而奋斗》的报告;通过了《中共呼兰县委关于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实现强县富民的决定》。
十二届四次
听取姜继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的报告;审议了《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十二届五次
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听取姜继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王忠新《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讲话。
十二届六次
贯彻党的十五大、省委七届八次、市委九届八次会议精神,听取佟彦《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加快我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报告。
十二届七次
通过《关于召开中共呼兰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决定》,确定代表名额。
十二届八次
审议通过县十三次党代会有关事项。
十三届一次
选举产生了十三届县委常委11人、书记1人、副书记4人
十三届二次
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通过佟彦作的县委工作报告。
十三届三次
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三次、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通过佟彦作的《认清形势、谋划思路、加快推进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工作报告和《县委2000年工作要点》。
十三届四次
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省市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佟彦作的《抢抓机遇、乘胜前进、努力把呼兰县建设成为文明、富裕、多功能的哈尔滨新城区》报告和《县委2001年工作要点》。
十三届五次
贯彻江泽民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佟彦《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动力,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讲话、王忠新作的《关于制定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规划纲要的说明》及瞿显君作的《2001年工作要点报告》。
十三届六次
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会议及省委六次全会、省委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通过王忠新作的《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努力实现我县的跨越式发展》报告和《县委2002年工作要点》。
十三届七次
听取傅丰志《深入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开创我县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印发《中共呼兰县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重点工作专项推进落实方案》。首次提出“跨河发展,两岸繁荣”。
十三届八次
通过《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呼兰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十四届一次
选举产生十四届县委常委11人、书记1人、副书记4人
十四届二次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听取傅丰志《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实现当龙头,进百强目标而奋斗》的报告。
&【工作机构】
1990年,县委常设工作机构7个:办公室、政研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县纪委机关、政法委;直属事业单位1个:党校。县委机要室、督办室归口县委办,史志办(县委党史办公室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员办挂靠组织部,老干部局归口组织部;县委学习室、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挂靠宣传部,县文联与宣传部合署办公;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侨联、工商联挂靠统战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政法委合署办公。1991年3月,成立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县国家保密局,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受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挂靠县委办。1991年9月,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撤销,成立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综治办),与政法委合署办公。1992年10月,县委决定设立中共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开发区工委),为县委派出机构。1993年3月,县纪委与县监察局合署办公,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1996年8月,县直机关机构改革后,撤销县委机关党委和县政府机关党委,成立中共呼兰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简称机关工委),为县委派出机构;县委政研室改为县委办内部机构;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撤销,其职能并入县政府办,对外挂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牌子。1999年7月,县委成立处理“法轮功”问题办公室,挂靠县委宣传部。2002年3月,县党政机构改革后,县委常设工作机构7个:县委办公室(包括县委政策研究、县委督促检查、县委机要、县委保密等工作机构,县保密局对外保留牌子;县信访办仍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双重管理,以县委办管理为主)、组织部(县委组织员办公室设在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由组织部管理)、宣传部(县委学习室设在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办并入宣传部,改为内部机构,对外不再保留牌子;县文联依托宣传部开展工作,对外保留名义)、统战部(包括对台工作,县对台办对外保留牌子)、政法委(对外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县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隶属政法委,挂县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牌子)、直属机关工委、纪检委机关(县监察局与其合署办公)。史志办含在县档案局中。2003年5月,原县委宣传部内设机构文明办对外挂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牌子。8月,县委党史研究室由档案局划出隶属县委办公室(对外保留牌子)。至2003年底,县委常设工作机构有: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县纪委机关、政法委;派出机构有:利民开发区工委、机关工委;直属事业单位有:党校。
1991年在职33人,内设综合科、信息科、文秘科、行政科。县委机要室、督办归口县委办,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县保密局)、史志办(县委党史研究室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县委办。1996年8月,县委政研室、机要室、督促检查室、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局)改为县委办内部机构,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局)对外保留牌子,史志办并入县档案局。1998年8月,史志办从档案局划出挂靠县委办。2002年3月,县委办机关定编49人,内设综合信息科、文秘科、行政科,包括县委政策研究、督促检查、机要、保密等工作部门(县保密局对外挂中共呼兰县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和呼兰县保密局的牌子),县信访办由县委办、政府办双重管理,以县委办管理为主。2003年8月,党史研究室由档案局划出隶属县委办。至2003年底,县委办机关在职55人。历任主任孙申才、樊大力、秦德亮、李志林、范术堂,副主任樊大力、郝振林、孙宝林、门建中、侯玉、张双印、王利军、刘万顺、刘东、郑永刚;机要室主任郝振林(兼)、刘万顺,副主任刘万顺、赵彦秋;保密局局长樊大力(兼)、刘东(兼)、李涛,副局长刘东、李涛;督促检查室(督办)主任侯玉(兼)、孙文彬、张双印(兼)、韩雨才(兼)、王利军(兼)、刘东(兼),副主任王雪峰;政研室主任王景维、郭秉富、门建中、王利军(兼)、张双印,副主任金凤翔、门建中、陈修成、朱强;党史研究室(党史办)主任姜世忠,副主任刘洪树、李洪萍。信访办主任郭连科、左广有、许金香、吴怀玉,副主任左广有、刘春、许金香、吴怀玉、孙宝林、匡杰、彭湃。
1991年在职30人,内设办公室、干部科、党建科。县委组织员办挂靠组织部,老干部局归口组织部。1991年,增设党员电化教育科。2000年12月,增设干部监督科。2002年3月,定编22人,内设办公室、干部科、干部监督科、党建科、党员电化教育科。县委组织员办设在组织部,老干部局由组织部管理。至2003年底,在职18人。历任部长王忠新、任继福、瞿显君、张万平、王文力,副部长任继福、罗英杰、潘国华、郭玉志、刘伟、韩雨才;组织员办主任任继福(兼)、潘国华(兼)、刘凤光,副主任李森、谭文、刘凤光、王怀军;老干部局局长王忠新(兼)、任继福(兼)、任育才、周淑云,副局长孙孝荣、刘洪伟、孙作权、庞玉学、陈文远。
1991年在职13人,内设文秘组、文卫组、党教组、社会宣传组、新闻报道组。县委学习室、县文明办挂靠宣传部,县文联由宣传部管理。1996年8月,内设机构调整为办公室、社会宣传科、新闻报道科、干部科。1997年6月,县文明办改为宣传部管理机构。2002年3月,定编23人,内设办公室、社会宣传科、新闻报道科。文明办改为宣传部内设机构;县文联依托宣传部开展工作,对外保留名义。同年5月,文明办对外挂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牌子。至2003年底,在职23人。历任部长吴国禄、韩臣、李春仁,副部长李树林、王春芳、陈英杰、王心洁、毕良佐、张晓光、高丽楠、高凯、辛玉华、毛猛平、宿涛、李霞;学习室主任张晓光、高丽楠(兼)、辛玉华(兼)、李霞(兼),副主任廖启均、孟凡斌、辛玉华、刘文范;文明办主任曲翠(兼)、毕良佐(兼)、王心洁、毕良佐、高凯、孙颖杰,副主任白执君、王秀林、周利、高凯、李春霞、罗辑、孙颖杰。
1991年在职7人。县对台办、民委、侨联、台联挂靠统战部,工商联与统战部合署办公。1996年8月,县民委、侨联划出。2002年3月,定编7人。县台办、台联设在统战部,工商联与统战部合署办公。至2003年底,在职7人。历任部长李忠林、潘国华,副部长姜松林、张育才、王晓舟、王红玺、王新宇;台办主任王红玺,副主任王新宇、张剑宇。
1990―2003年,县党代会选举产生4届中共呼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一届县纪委常委8名:王希贵、边炳林、孙书权、王昕牧、贺云龙、赵长林、吴俊才、陈铁男,其中书记王希贵、副书记孙书权、王昕牧。十二届县纪委常委8名:王希贵、边炳林、贺云龙、穆红军、吴俊才、陈铁男、郝勇强、程鹏,其中书记王希贵、副书记边炳林、贺云龙。十三届县纪委常委9名:王瑞军、郭连科、穆红军、吴俊才、郝勇强、石忠有、殷学谦、朱翠范、赵胜权,其中书记王瑞军、副书记郭连科、穆红军、吴俊才。十四届县纪委常委9人:王瑞军、郭连科、臧学、赵胜权、郝勇强、殷学谦、孙培力、窦洪斌、关维华,其中书记王瑞军、副书记郭连科、臧学、赵胜权。
1991年纪委机关在职26人,内设办公室、案件检查室、案件审理室、党风廉政建设室(含县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信访室。县委、县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设在纪委。1993年3月,纪委与监察局合署办公,编制41人,内设办公室、案件检查监察室、案件审理室、党风廉政建设室、信访室、执法监察室。合署后,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履行两种职能,担负纪检、监察双重任务。1997年,案件检查监察室分为案件检查监察一室、案件检查监察二室。2000年,增设宣传教育室。2002年3月,纪委(监察局)机关定编43人,增设综合监察室。至2003年底,县纪委(监察局)在职43人,内设办公室、信访室、党风廉政建设室、案件审理室、执法监察室、纠风办、检查监察一室、检查监察二室、宣教室、综合监察室。历任县监察局局长边炳林、王晓光、郭连科(兼),副局长高士维、邹士荣、穆红军、石忠有(兼)、窦洪斌。县纪委(监察局)办公室主任贺云龙、程鹏、庄宝贵、王丽英,副主任程鹏、庄宝贵、徐萍;信访室主任赵长林、朱翠范(兼),副主任朱翠范、刘兴国;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雷志平、郝勇强(兼),副主任王景福、王凤臣(兼)、毛猛平、衣伟红、高志胜;案件审理室主任陈铁男、富修利,副主任富修利、黄连河;执法监察室主任穆红军(兼)、关维华,副主任任杰;县委、县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主任邹士荣、石忠有(兼)、王凤臣,副主任王凤臣、高昆;案件检查监察室主任李春发、吴俊才(兼),副主任郝勇强、刘连江、石忠有;案件检查监察一室主任殷学谦(兼),副主任郝铁、徐文阁;检查监察二室主任赵胜权(兼),副主任刘怀玉;宣教室主任孙培力;综合监察室副主任孙震。
&1991年在职14人,内设综合调研科、指导协调科、政工科。同年9月,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综治办)与政法委合署办公,下设综合组和指导组。1996年3月,政法委指导协调科改称执法检查科。1996年12月,内设办公室、执法检查科、政工科,综治办下设综合组和指导组。1999年4月,设纪检监察室,与执法检察科合署办公;综治办综合组改称综合科、指导组改称指导科。2000年12月,县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亦称615办公室,后又称610办公室)隶属政法委。2002年3月,定编13人,政法委内设办公室、政工科、执法检查科,综合办内设综合科、指导科。县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隶属政法委,挂县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牌子。至2003年底,在职13人。历任书记潘义春(兼)、王忠新(兼)、王吉烈(兼)、任继福(兼)、刘发(兼)、严宝昌(兼)、赵新宽、王平,副书记陈玉岭(兼)、王吉烈(兼)、刘发(兼)、严宝昌(兼)、常务副书记李相岳、李勇翔、边炳林、支鹏飞,专职副书记潘国华、刘宝山、陈宝瑞、范文祥、王建平、钟玉成、魏庆智、侯文生、曾凡彬、王笑秋;综治办主任赵克录、孟庆元、李勇翔(兼)、边炳林(兼)、范文祥(兼)、王建平(兼)、曾凡彬(兼),副主任李纯、邢旭良、祝德库、白执君、马保祝、张加军、陈利民;610办公室主任魏庆智(兼),副主任姜继民(兼)、任杰、刘文范、关丽华。
利民开发区工委&
1992年10月,县委决定成立中共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开发区工委),为县委派出机构,担任利民开发区党组织和利民镇党委的领导工作,利民镇党委和利民开发区党组织与县委的隶属关系不变,接受双重领导。开发区工委实行委员制,由13人组成,设书记1人、副书记5人、委员7人。其成员由县委任命。历任工委书记张相学(兼)、姜继志(兼)、佟彦(兼)、傅丰志(兼),副书记姜继志(兼)、王立权(兼)、韩永礼(兼)、孙申才(兼)、王景维。
1996年8月,县委机关党委和县政府机关党委撤销,成立中共呼兰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简称机关工委),为县委的派出机构。工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委员13人(其中专职6人、兼职7人)。2002年3月,工委机关定编5人。至2003年底,在职5人。历任县委机关党委书记孙申才(兼),副书记徐春才、卜亚珍;政府机关党委书记杜淑荣,副书记陈世振;机关工委书记周文发、李青方、邵树臣,副书记卜亚珍、周淑云、严凛、吴东秀、张晓东。
1991年在职30人,内设办公室、教务室、教研室、后勤室。至2003年底,在职人员29人。历任党校校长潘义春(兼)、王忠新(兼)、王吉烈(兼)、刘发(兼)、瞿显君(兼),常务副校长孙嘉祥、马文秀、徐兆平、高丽楠、王柏君,副校长刘建华、高丽楠、李洪志、何柏松、吴利军。第三节& 党组、基层组织与党员
【非党组织领导机关党组】&
况& 1991年县委直属非党组织领导机关党组共9个,即:县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人行、农行、工行。同年7月撤销公安局党组。1992年1月撤销农行党组,4月撤销工行党组。1998年6月人行党组隶属关系划归市人行党委。2002年4月增设工商局党组、国税局党组。2003年5月增设工商联党组,12月增设地税局党组。至2003年底,全县共有9个非党组织领导机关设置党组。各党组在县委领导下,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所在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工作。
历任县人大党组书记张相学(兼)、潘义春、王吉烈、严宝昌、周传良,副书记罗钰;县政府党组书记姜继志、王忠新、瞿显君,副书记陈玉岭、王吉烈、韩永礼、刘发、严宝昌、孙申才、张万平、富伟;县政协党组书记张学增、王吉烈、韩永礼、牛长发,副书记曲翠、魏宪辉;县法院党组书记杨东周、刘占阳、孙继先,副书记荆斌;县检察院党组书记刘长志、魏宪辉、史振兴;县公安局党组书记侯书范,副书记董超;人行党组书记苗荫庭、石永良、宛国勋,副书记杨世昌、吴志维、宛国勋;农行党组书记王加民、副书记高恒;工行党组书记李志江;工商局党组书记郝振林、孙筠;国税局党组书记(空缺),孙静华主持工作;工商联党组书记王红玺;地税局党组书记王孝忠。
【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委】&
况& 1991年县委直属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共23个、总支2个。即:武装部党委(受县委和军分区党委双重领导)、县委机关党委、政府机关党委、建设党委、交通党委、供销党委、粮食党委、商业党委、物资党委、工业党委、二轻党委、乡企党委、教育党委、文化党委、卫生党委、农业党委、林业党委、农机党委、水利党委、畜牧党委、农经研党委、火柴党委、纺机党委、党校党总支、医药党总支。1991年7月增设公安党委,11月增设城建党委。1992年1月增设农行党委,3月增设工商党委,4月增设工行党委,8月增设邮电党委,10月撤销党校党总支设党校党委。1993年3月增设开发区党总支,10月增设乳品厂党委。1994年4月撤销医药党总支设医药党委,8月增设劳动党委。1996年7月撤销开发区党总支设开发区党委,8月县委机关党委和县政府机关党委撤销,11月增设房产党委,城建党委改称市政党委,12月乳品厂党委改称金星乳业党委。1997年6月工行党委改为总支,隶属关系划归市工行党委,12月增设电业党委。1998年6月增设纺机党委,12月增设邮政党总支。1999年10月撤销邮电党委,设电信党委。2000年1月增设特钢党委,2月农行党委隶属关系划归市农行党组织,10月增设新红钢党委,12月增设农村信用联社党委。2001年2月增设地税党委,6月增设国税党委。2002年4月县党政机构改革后,县委直属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做相应调整,撤销工业党委、二轻党委、房产党委、农机党委、商业党委、物资党委、文化党委、市政党委、水利党委、火柴党委、纺机党委、特钢党委、工商党委、国税党委。2003年12月撤销地税党委。至2003年底,县委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26个、总支2个。即:武装部党委、公安党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党委、农业党委、林业党委、水务党委、畜牧党委、乡企党委、经济党委、手工业党委、商贸党委、粮食党委、供销党委、农村信用联社党委、建设党委、城管党委、交通党委、电信党委、电业党委、教育党委、卫生党委、党校党委、开发区党委、农经研党委、金星乳业党委、新红钢党委,财政党总支、邮政党总支。
党委领导& 历任县武装部党委书记张相学(兼)、姜继志(兼)、佟彦(兼)、王忠新(兼)、傅丰志(兼),副书记张文功、王晓徽、支鹏飞、刘峙勇、李荆复;公安党委书记侯书范、高文华、吴伟,副书记董超、沈继春、吴伟、支鹏飞、范文祥、王公朝;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党委书记孙书权、门建中,副书记王文萍、韩翔;农业党委书记杨发、孙长山、马景佳、于万金,副书记姜文德、李清贵、李春发、孟繁春、李志、林维东;林业党委书记陈宝瑞、姜文德、周勤,副书记孙显洲、周勤、赵君、孙作权、张维丽;农机党委书记范利仁、马贵生、王明杰,副书记张国臣、于清、李和、张志恒、汤道礼;水务(水利)党委书记杨树林、孙长山,副书记李彦、林宝奎;畜牧党委书记段显庭、宫凤有、张敬武,副书记姜松林、马文秀、卫广民、王晓峰、李荣、高义军;乡企党委书记马长泰、张文杰、李文志,副书记臧成发、王林、魏希谦、刘桂玲、戴春秋、张拂晨;经济党委书记陶传斌、张煜民,副书记张万国;工业党委书记苏林学、李晓平、王新华,副书记于福祥、傅青龙、苏春发、赵永平;手工业联合(二轻)党委书记杨力、郭连科、李晓平、窦文学、曹瑞佳、路海,副书记苏武、路海、崔晓明、任万春、董绍文;商贸党委书记王力,副书记王希文;商业党委书记窦贵岩、成海楼、王树君,副书记金文斌、樊亚茹、何建国、王晓东;物资党委书记张勇男、李志国、逯永会、胡文俊,副书记周保海、刘志、李彦波、刘继文;医药党委(党总支)书记路长有、乔国军,副书记王福才、彭俊生、廖启均、周纯复;粮食党委书记钟玉成、刘贵生,副书记胡文堂、侯玉珍、张连元、周晓波、王华;供销党委书记张凤兰、周文发、宋德君、张志才,副书记浦生春、赵孝权、刘继文、庞玉学、杨方坤、张志才、刘文通;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何立君,副书记孟晓英;建设党委书记朱启、金凤君、王明杰,副书记吕汉君、张志忠、付国林、郑文举、边福德、宋宝权;房产党委书记平强,副书记王红军;城市管理(城建、市政)党委书记郝淑华、孙宝林、张敬武、胡占友、曹瑞佳,副书记姜文华、傅振平、李保华;交通党委书记陈万芳、韩景禄、孙连科、王文亮、刘德君,副书记李绍平、苏桂荣、张成侠、张文波;电信(邮电)党委书记杨家森、胡斌(兼),副书记雷云启、李凤君、李文学、徐莉;电业党委书记陈玉成,副书记刘俊生;教育党委书记韩世惠、刘长有,副书记刘秀英、张铁力、曲振山、张双印、周玉芬、杨国峰、姜维秋、赵光武;文化党委书记宋兆有、欧阳新国、毕良佐,副书记孙占魁、隋富新、白执君、刘成河、张薇;卫生党委书记张永林、高士维、刘杰、李文波,副书记梁禄、雷志平、姜丽云;党校党委(党总支)书记孙嘉祥、马文秀、徐兆平、高丽楠、王柏君,副书记刘建华、董绍文;开发区党委书记王景维、郝淑华、孙申才(兼),副书记李士范、孙忠孝、孟庆元、李志国、郝淑华、于万金、尤泽一、傅俊才、马志义、张晓春、吴忠仁、陈铁男、李吉才;农经研党委书记王彦华,副书记关凤芝;火柴厂党委书记李殿荣、沈德江,副书记毕洪兴;纺机党委书记席树才、于波;金星乳业集团公司(乳品厂)党委书记鲍志贤,副书记由长林、郭凤林;新红钢(特钢)党委书记赵永来、杨冶、周新疆,副书记杨冶、席树才;工行党委书记李志江;农行党委书记王加民、潘春明、马长久、赵书春,副书记高恒、马长久、白云亭;工商党委书记王连玉,副书记原淑霞、战永学、王晓工;国税党委书记玄亚军,副书记董旭灵、孙静华;地税党委书记王孝忠,副书记刘希才;财政党总支书记高文荣,副书记胡占友;邮政党总支书记朱利、连建国,副书记姜鹏、潘守财、宋凤友。
【乡镇党委】&
况& 1991年县委直属乡镇党委有21个。各乡镇党委由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构成,人员5―9名不等。2001年5月,乡镇党委由21个调整为16个,其中镇党委12个、乡党委4个。2002年10月乐业乡撤乡设镇,乡党委改为镇党委。至2003年底,全县共辖16个乡镇党委,其中镇党委13个、乡党委3个。
历任呼兰镇党委书记张振营、马万福、李海昌、杨立明,副书记陈国民、王建平、刘泽生、陈慧新、刘文祥、李海昌、张加军、王明杰、杨兆有、赵勇、王公朝、王清林、王兴、刘继伟、马玉民、尹凤才、李淑兰、隋志远、陈平;康金镇党委书记张志、王庆祥、马冰哲、王凤翔、刘国珍,副书记王庆祥、王玉堂、郭希武、马冰哲、王凤翔、陈国进、张景象、张翔、杨金山、杜建平、梁文禄、于科、李殿学、刘士文、金凤才;对青山(对青)镇党委书记何文斌、秦德亮、杨立明、张晓春,副书记赵忠举、穆振才、曹连臣、李志林、王建舟、戴景瑞、李双贵、于宝纯、李敬奇、赵勇、王国臣、张文、李云波、刘贵福、史金良、张春、刘吉润;沈家镇党委书记石文、李志林、王平、王建舟、纪伟明,副书记徐向祯、苏景生、梁荣洲、周焕、典占涛、王建舟、温德臣、范桂广、孙志国、张占武、沈敬国、李国华、原立伟;二八镇党委书记欧阳新文、张敬武、张煜民、李文成、张占武,副书记刘希章、张煜民、于万金、田作祥、刘义、刘景宝、刘兴权、方景权、张占武、唐春波、刘国军、沈学臣;石人镇党委书记郑文举、徐广生、马贵生、王伟东、高云,副书记徐广生、战永学、吴全贵、王文革、束永宪、王伟东、邵树臣、刘俊仁、张聪、宋香彬、杨金山、王国友、郭景林、王立夫;白奎镇党委书记宫凤有、孙亚军、赵新宽、康学忠,副书记邓文仲、王伟东、袁树林、马贵生、刘兴权、孔祥文、隋志远、周继业、傅景林、刘继伟、邹典、彭湃、宋香彬、冯冶、孙甲申;双井(乡)镇党委书记马万福、赵忠举、徐兆平、孙文彬、王平、马成山,副书记王文亮、徐兆平、刘国春、董岗、康学忠、刘国珍、宋喜发、梁荣洲、孙文彬、常宝生、刘树森、张文波、赵铁成、范正龙、刘吉润、付继斌、李国华、董文富;方台(乡)镇党委书记李勇翔、张广林、王文亮、马成山、戴景瑞,副书记张广林、王景林、霍永春、王文亮、王海、张志、刘德君、白云飞、王国明、周晓波、杨晓光、常宝生、高志文、吴志富、冯冶、邹国顺、孙荣娟;莲花(乡)镇党委书记于凤仁、金凤君、侯文生、常宝生,副书记金凤君、蒋吉臣、孙英、杨立明、孙德才、张杰、田云彪、侯文生、王文权、杨兆有、李殿学、孙德才、嵇殿荣、魏国福、纪伟明、郎延民、卢志、王新、于科;大用(乡)镇党委书记肖国贤、金凤翔、康学忠、马勇,副书记魏希谦、柳士春、孙田、沈才、李志林、张学、康学忠、杜春志、张库、孙田、王洪、李志山、陈志新、杜建平;长岭(乡)镇党委书记平强、王柏君、张煜民、王宝臣,副书记孙俭、陆德祥、王柏君、康学忠、马成山、郑国臣、陈景有、王宝臣、白云飞、王立金、朱庆武、赵勇、董文富;乐业(乡)镇党委书记刘文军、张洪印、张文国、王建舟、李凤楼、赵铁成,副书记张敬武、马景佳、张文国、温德臣、邵树臣、张晓春、范桂广、赵臣、孙成喜、姜兴波、赵彦秋、张振忠、关维国、张拂晨、刘贵福、陈凤双、张晓杰;杨林乡党委书记周文发、李青方、孔祥文、赵铁成、田生玉,副书记王平、李国华、周晓波、刘连江、马冰哲、李青方、柳振江、高云、陈亚军、张奇峰、王国明、姚君、张文俊、单振军、田生玉、郎延民、周仕君、金宇、王利军;许堡乡党委书记陈明、欧阳新文、李金才、马景佳、高云、邵树臣、杨力,副书记周彦斌、赵连奎、范桂广、徐胜利、李金才、孙英、李昕昊、高云、郎延民、廉宝库、魏兴文、关维国、井国权、赵臣、王国明、张拂晨、徐国顺、杨金山、张春峰;孟家乡党委书记任育才、王明杰、胡占友、陈国进、田云彪,副书记张文林、董广富、张晓春、刘洪达、王兴文、张启河、胡占友、郭文礼、任世杰、李殿学、关维国、田云彪、董绍勋、马会臣、王文权、孙晓东、王宏宇、王大庆;利民镇党委书记姜怀友、于万金、张晓春,副书记孟繁春、张洪鹏、赵德金、施文臣、宋信、冯力、耿永贵、尹凤才、沈敬国、彭湃、隋志远;腰堡(乡)镇党委书记沈继春、苏豹、李凤楼,副书记王忠学、王立明、陈一坡、蔡平、李凤楼、李淑兰、王信、郎延民、李国华、刘德君;李家乡党委书记刘彦清、马景佳、刘国珍,副书记孔祥文、侯文生、刘连江、张库、李云波、张杰、董文富、卢志;西井乡党委书记宋德义、杨立明、宋信,副书记都兴权、施文臣、刘树森、刘俊仁、陈亚军、周继业、王国义、王彦军、于科、张金柱、郭颖、纪伟明;台屯乡党委书记许连智、李福民、施文臣、高云,副书记李福民、张文国、刘彦春、于万金、张晓春、张拂晨、刘万才、范桂广、吴志富、陈凤双。
【基层总支与支部】&
1991年全县共有基层党总支31个、党支部1148个。随着基层党委的合并调整,到2003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党总支41个、党支部829个。各总支一般由书记、副书记和委员3―5名组成。各基层支部根据党员多少,由书记、副书记(党员少的不设)和委员3―5名(党员少的不设)组成。总支及基层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委员,均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
1991年来,发展党员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出发,调整发展比例,着重向生产一线工人、农民和长期未发展党员的薄弱支部和空白班组倾斜,向优秀青年、妇女和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倾斜。1991―2003年,全县共发展党员6
424名,其中: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4 457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69.3%;妇女1
572名,占24.4%;35岁以下的3
794名,占5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
420名,占68.8%。至2003年底,全县党员总数由1991年的19
435名增至22 158名。
1991―2003年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
&&&&&&&&&&&&&&&&&&&&&&&&&&&&&&&&&&&&&&&&&&&&&&&&&&&&&&&&&&&&&&&&&&
&& &单位:人
乡企劳动者
城镇个体劳动者
离休干部(工人)
退休(退职)职工
第四节& 县委工作纪略
【十一届县委工作纪略】&
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县委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认真贯彻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组织和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圆满地完成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经济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1993年全县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8.8亿元、19.8亿元和12.6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1.2%、48.6%和68%。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加强了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两高一优”农业不断发展;以“十条龙”为重点,贸工农一体化不断深入;粮食生产连续三年获得大丰收;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1993年总产值、总收入、利税分别达到10.2亿元、7.9亿元、7
00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2倍、1.8倍和3倍;以生猪、两牛、两鸡、水产养殖为骨干的畜牧业和多种经营蓬勃发展,村办“五小”企业大批涌现,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植树造林、城乡绿化和林业生产迈出了新的步伐;减轻了农民负担,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人均收入连年增长,1993年达到了1
工业主产持续快速增长&
贯彻《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两分四自”试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落实企业自主权,深化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强化企业管理,以盈亏大户为重点,狠抓企业扭亏增盈。1991―1993年,投资1.3亿元,新上项目8个,进行技术改造62项,新增产值1.9亿元。到1993年底,县乡工业实现总产值7.2亿元、销售收入4.2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83.5%、19.8%;实现利润1
500万元,比1990年净增2
014万元;实现税金2 200万元,比1990年增长80%。涌现出一批盈利大户,初步形成一批立县骨干企业群体,发展速度加快,后劲明显增强。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利民开发区辟建以来,坚持高标准起步,超常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1993年,投资6
000万元进行通讯、电力、给排水、道路、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地改善和优化了投资环境。迄今已出让土地300多公顷,韩国、美国、泰国、日本、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注册创办外资企23家,协议外资额3.3亿美元,已到位1
400万美元。泰国正大集团、香港港华集团、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韩国三星财团等一些世界著名大财团纷纷前来投资合作,已经兴办或正在洽谈一批投资多、效益好,影响大的独资、合资项目。通过开发区这个窗口,为县内工业、乡镇企业引进嫁接改造项目12个,投资额达1.3亿元。对外经济贸易渠道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地工产品、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外贸出口总值5
000万元,是1990年的2.5倍。先后与省内沿边市县和俄罗斯的有关区州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对外联系渠道;劳务输出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良好势头。
财贸战线形势喜人&
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商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兴建一批规模较大的集贸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财税金融工作成效显著。1993年全县财政收入5
200万元,比1990年增长50.9%;城乡储蓄余额4.7亿元,比1990年增长1.13倍;工商税收比1990年增长62.9%;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5亿元,比1990年增长57.4%;个体私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物价上涨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市场繁荣,经济活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三年来,全县共筹集资金4.12亿元,进行城镇改造和建设。建集资楼、居民楼78栋,46.7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8.7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延伸了给排水管网,兴建了两处集中供热设施,提高了供热能力;镇内修筑了3条白色路面、4条黑色路面,共9.6公里,初步改善了交通条件。狠抓了城镇综合治理,市容市貌有很大改观。特别是1993年,实施了城镇建设“12356”工程,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扩大开放创造了良好条件。县城至各乡镇的道路基本上实现了砂石化、柏油化,大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5%以上;三年共投入资金850万元,改造供电线路385公里;电话已初步与全国联网,县乡电话全部开通,通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科教文卫体事业迅速发展&
认真贯彻了“科教兴县”战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认真贯彻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增加了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比重;加强了工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引进了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嫁接改造,提高了经济效益中的科技含量。教育工作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大面积改造危倒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加速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进程,为两个文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巩固发展了县乡村三级医疗网,人民群众的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广播电视的质量和档次,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水平以及文化、体育专业队伍竞赛成绩,都有了新的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县委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从全县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深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村屯等各项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和双拥工作提高到了新水平。三年来,共建成省级文明单位8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1个,市级文明单位60个。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了职业道德建设,坚持育人为本,突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3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萧红文化节,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艺术和经济技术交流,振奋了干部群众的精神,提高了呼兰县知名度,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全县各级群团组织从自己的职能和特点出发,紧紧围绕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了丰富多采、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根据邓小平“两手抓”的一贯思想,县委在抓好改革和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和监督职能,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法规,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依法监督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讨论全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县政协主动争取县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努力搞好调查研究,认真搞好视察,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提案和建议,拓宽了参政议政渠道,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加强了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改善和加强了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和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在改革和建设中的主力军、生力军、半边天作用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以及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开展专项治理、专项打击活动,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党的十四大精神,县委聚精会神地抓了党的建设。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调整充实了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领导班子,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干部培训工作大规模展开,轮训各级干部7000多人次。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自学、集中学习和请专家教授讲座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年来发展党员951名,全县有1253名党员干部受到县以上党组织的表彰奖励。加强了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制定了保持党政机关,党政干部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了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和审计部门的作用,并取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严肃查处了违法违纪案件,认真纠正了各种行业不正之风。三年来,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有165名党员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坚定了全县上下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十二届县委工作纪略】&
自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组织和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圆满地完成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从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呼兰已成为全省的十四强县之一。全县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1亿元(现价),是1993年的2.1倍,年递增20.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78元,是1993年的1.83倍,年递增16.3%。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连年丰收,被评为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之一。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逐年增加,1997年达到53.9%,被评为全省3个畜牧强县之一。渔业生产步入全省十强县行列。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13.6%,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县、义务植树先进县,进入全国百优县行列。农田水利建设获“黑龙杯”竞赛银杯奖。199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2.8亿元,比1993年增长58%,年递增12.1%。乡镇企业稳步发展。1997年总产值实现60.4亿元,为1993年的5.75倍,年递增54.9%;实现利税4.1亿元,为1993年的5.1倍,年递增50.5%。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使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产业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全县形成奶牛、肉鸡、大鹅、大豆、亚麻等5条较完备的系列生产加工体系。全县纳入产业化范畴的较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4户,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已达到45.9%。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199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6亿元,是1993年的4.6倍,年递增46.5%;利税1.36亿元,是1993年的3.8倍,年递增39.4%。县委紧紧依托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市区技术实力雄厚、市场信息量大、商品流通便利、筹资渠道广、工业后劲强的有利条件,通过城乡优势互补,大大促进了县域经济与都市经济的融合发展。
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利民开发区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进区企业已达到1l0家,总投资额4.5亿美元,注册资本2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33家,协议投资额3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1.6亿美元。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中滨油脂开发公司已进入全省百强企业和全国外商投资五百强的行列。开发区1997年实现产值14亿元,出口创汇3
000万美元,财政收入1 800万元,固定资产达12亿元。软硬环境建设不断加强。5年来,共投资1.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给排水、供电、通讯、道路、供热等“六通一平”,满足了进区企业生产生活的需要;建立了具有权威性的决策体系、快捷高效的办事体系、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法制体系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随着进区企业的增多,―些为中心企业服务的运输、供销、包装等相关配套企业悄然兴起,安置了大批人员就业,为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发区对外窗口作用的不断增强,提高了呼兰县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同国际经济大循环接轨铺设了一条通道。
财贸经济繁荣活跃&
1997年全县已有各类市场46处,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6.5亿元,是1993年的2.4倍,年递增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5亿元,比1993年增长95%,年递增18.2%。注册个体工商户达12550户,比1993年增长94.6%;注册私营企业237户,是1993年的5倍;从业人员2.2万人,是1993年的2倍。5年来,个体私营经济税收累计达3
517万元。1997年末,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2.16亿元,在呼兰财政历史上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是1993年的3.1倍,年递增33.1%;地方财政收入1.33亿元,是1993年的3.1倍,年递增33.6%。全县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5亿元,发放贷款余额44.8亿元,分别是1993年的3.2倍和2倍。保费收入2
800万元,是1993年的2.6倍。
城镇建设明显改观&
道路、交通、通讯、给排水、供热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镇累计投资3.5亿元,兴建商品楼、集资楼86栋,总面积60多万平方米,8
000多户居民迁入楼房,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位居哈市前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由1993年的38.8%提高到59.9%,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6.3平方米。全县已实现了县乡村电话联网,近1万农户装上了电话。第一个在全市开通了县乡传真,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程度。
科教文卫体事业持续发展&
深入实施了“科教兴县”战略,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达到42%,5年共组织实施“火炬”、“星火”、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等重点科技计划项目85项,投入科技三项费及科技贷款1957万元,有24个项目获得了省、市科技进步奖和星火奖。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全面通过国家验收。全县规范化学校达到303所,占全县中小学校总数的98.3%,比1993年提高38.3个百分点,已成为省级素质教育试验区,并获全市教育先进县称号。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了“呼兰河之声”音乐会。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计划生育率达到98.3%,比1993年提高3.5个百分点。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广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竞技体育取得丰硕成果。广播电视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有线电视台,开通了多路微波传输系统,有线电视实现了城乡联网,调频广播已基本覆盖全县。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舍己救人的好干部典型杨劭柏。弘扬“四大精神”,树立杨林乡佟井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兆祥、利民镇司法助理鲁秀梁、食品厂原厂长李龙纯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立宗旨、当公仆”活动,树立鄢义、王欣然、姜世忠、赵宁等典型。开展以“三两工程”建设为突破口的文明村建设活动,加强环境治理,全县336个行政村、582个自然屯全部得到整治。进一步加强文明单位建设,全县共有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省级文明单位12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3个、市级文明单位55个、市级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20个、县级文明单位432个。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举办各类培训班51期,培训各类干部4280人次。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调整领导干部737人次,强化了干部监督管理,提拔了244名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交流领导干部246人次。全面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力量集中整顿了一批后进村,落后面貌明显改观。分期分批对900多名村级干部进行了岗位资格培训,实行了村干部持证上岗。9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加了“双学”活动,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广泛开展了“一村四户”活动,大力营造了奔小康群体,涌现出奔小康先进村党支部54个,奔小康标杆户989户,科技示范户880户,扶贫骨干户847户,精神文明户950户。加强和改进了企业党建工作,大胆探索了非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提高了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认真落实了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坚持定期向老干部传达上级文件,重大决策主动征求老干部意见,解决拖欠老干部“两费”360多万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有了新进展;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有了新突破,5年共查处大要案54件,有力地震慑了犯罪;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市政府公布呼兰为市首批公路无“三乱”县之一。
【十三届县委工作纪略】&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县委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全面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和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开拓奋进,推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了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开创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5亿元,是1997年的1.53倍,年递增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339元,是1997年的1.47倍,年递增8%。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4.17亿元,是1997年的1.9倍,年递增13.7%;地方级财政收入2.43亿元,是1997年的1.8倍,年递增12.5%。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三次产业比重由1997年的26.2∶45.6∶28.2调整为26.1∶38.4∶35.5。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3.4亿元,年均增长10.4%。乡镇企业持续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21.2亿元,年均增长4.6%。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非国有工业经济总量已占工业经济的85%以上。商贸经济繁荣活跃,旅游、金融、服务、信息等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亿元,年均增长10%。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了农村第二轮土地展包、农村税费改革、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对外开放成果显著&
以利民开发区为龙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2002年,开发区总产值实现3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亿元,分别是1997年的2倍和6.4倍;5年累计出口创汇额9
462万美元,年均增长22.6%。同时,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老城区开发改造突飞猛进,5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近60亿元。完成了哈绥高速公路呼兰段和“一路三桥”等重点工程,拓宽改造了南北大街。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供水,建设了人民广场、步行街和南二道街休闲广场。县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8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8.6%。新城区5年累计投资3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功能明显增强,一个现代化新兴城市框架已经形成。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5年共实施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74项,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15项。2000年,县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001年,呼兰被国务院授予基础教育先进地区。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建设了可容纳1.5万人的标准田径运动场。1998年,呼兰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广电事业发展较快,实现了新闻当日播出。计划生育率达到9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9‰。1999年,县计生协会被评为全国百强协会。开展了经常性的卫生医疗下乡活动,卫生预防保健和医疗护理工作水平明显提高,爱国卫生、农村卫生、中医药、母婴保健等项工作得到加强。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村镇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17.3平方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2.8亿元,年均增长12.2%。人险、财险保费收入5年累计实现1.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950元,是1997年的1.34倍,年均增长6%;农村人均纯收入2
740元,年均增长1.8%。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系列活动,创办了《呼兰信息报》。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职能作用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了“法轮功”邪教组织。全力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有效维护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深入贯彻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开展“双引双服闯市场”、“四访四知四做到”和“三帮两创一增加”等活动,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强化了党的作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狠抓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收到较好的效果。
【十四届县委第一年工作纪略】&
2003年,县委率领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奋进,开拓进取,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重大突破。
集中精力抓好发展&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29.7%,增长幅度为历史最高水平。全口径财政收入5.43亿元,比2002年净增长1.26亿元,同比增长30.2%;地方级财政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36.2%,在全省各县(市)中位居第一,财政收入提前实现“省内当龙头”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
115元和3 085元,同比增长24.8%和12.6%。
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南迁&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顺利南迁,构建了“两区一体、两城联动”的格局,为融入哈尔滨大都市圈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
2003年,实现招商引资总额72.3亿元,新上项目195个,已开工建设项目158个,总投入45.5亿元。其中,利民开发区招商引资总额60.8亿元,新引进、新开工的超千万元的大项目44个,创历史最好水平。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切实开展“十项利民行动”,办好33件实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全年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5
400人,6 477人享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深入开展诚信呼兰、法制呼兰、平安呼兰、稳定呼兰专项活动,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风不断好转。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狠抓思想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增强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狠抓组织建设,圆满地完成了全省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任务;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形成人心思进、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县委常委会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议事规则,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球会友谊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