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西坪宝潭进香视频

频道合作:更新于& 11:07
 西坪,是世界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发源地,蜚声中外的乌龙茶之乡。早在清朝时期,“西坪墟”(集市)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场。至今,西坪依然是安溪县重要的乡镇茶叶交易市场之一,为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 
  西坪镇地处安溪县中南部,戴云山南麓,位于北纬24°56′—25°01′,东经117°50′—117°59′,东南同虎邱镇接壤,西与芦田镇毗邻,西南龙涓乡相连,北与蓝田、尚卿两乡交界。辖区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17公里,面积145.5平方公里。距离安溪县城33公里。 
  西坪,古称栖鹏,寓大鹏在此栖息之意,后谐音改为今名。五代置县之初,西坪隶属积德乡崇信里,元袭宋制。明清为崇信里。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21年(1932年)10月,崇信里改为新崇龙区,民国25年(1936年)7月为第四区,民国30年(1941年)1月更名为第三区,民国31年(1942年)4月为崇新区。民国34年(1945年)3月,属崇新区(西洋镇和宝溪乡部分),同年10月撤区调整为西洋镇和宝溪乡。 
  1949年,西坪先为崇新区(辖西洋镇、宝溪乡);1950年4月,分为第七区(驻西坪村)和第八区(驻珠洋村);1955年9月,易名为西坪区(辖13个乡)和珠洋区(辖14个乡);1956年5月,撤销珠洋区并为西坪区,1958年2月,设西坪乡、宝山乡;日,成立西坪人民公社,辖区面积扩大,包括现西坪、虎邱、大坪、芦田、尚卿等地;1961年8月,再次调整为西坪区,下辖14个小公社;1965年4月撤区为西坪人民公社,虎邱、尚卿从西坪析出设立公社;1984年4月改为西坪乡;1992年8月改制为西坪镇至今。 
  西坪镇现辖西坪、西原、南岩、留山、柏叶、后格、柏溪、阳星、湖岭、百福、龙地、龙坪、尧阳、尧山、上尧、松岩、赤水、平原、赤石、宝山、内山、内社、宝潭、大垅格、珠洋、盖竹26个村和西华居委会,2005年底全镇人口55473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王、林、陈、潘、郑等,又有方、张、谢、罗、郭等姓。
  神奇土地育香茗
  西坪地处内安溪,境内以山地为主,群山连绵不断,纵横交错,地势高峻,相对高度大,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海拔大多数在500米—800米之间。西坪开门见山,低山分布在溪流两岸,坡度缓和。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降雨量2000毫米,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暖和少雨。气候因海拔不同而变化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隔山不同风,同时不同雨”,就是各地气候差异的生动写照。一年大部分时间内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铁观音、本山等名茶就发源于这片神奇的土地。日,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考察,确认西坪镇为“中国铁观音茶发源地”。 
  关于铁观音的由来,《中国茶经》、《福建乌龙茶》、《安溪县志》对铁观音起源于西坪均作记载,铁观音原产于安溪县西坪。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有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崇信里尧阳乡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年),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这就是“观音托梦说”。 
  二是“王说”。相传,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南岩(今西坪镇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车,乾隆十年(1745年)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清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圃。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奉召进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为“铁观音”。 
  铁观音系乌龙茶之极品,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条索肥壮,卷曲紧结,砂绿明显,沉重似铁;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香悠长,胜似幽兰花香;滋味浓郁甘鲜,浓而不涩,郁而不腻,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饮之齿颊留香,喉底回甘,香中有味,味中有香,尤以独特的“观音韵”把人们带进幽深的茶道艺术之中,令人雅兴悠远,诗意盎然,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铁观音在西坪发现后,经过数代人的培育、推广,成为乌龙茶产区的首选优良品种和重要出口商品。民国5年(1916年),王西茶庄配制、天馨茶行经销的“万寿桃牌”铁观音在台湾省举行的茶叶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获金牌一枚,为安溪县铁观音茶王最早获奖者;天馨茶行也奖给王西金牌一面、赏状一张(今存),内容为“安溪尧阳乡,王西,万寿桃,右者特选前记名茶,品质优良,谨备金牌一个呈上赏与,祈叩笑纳是荷。昭和六年十月十五日台北天馨茶庄王笋敬赠。”民国34年(1945年),王联丹茶行配制,高建发经销的“泰山峰牌”铁观音在新加坡茶叶评奖活动中,获金牌一枚,金笔一对,为第一个在海外获奖的铁观音茶王。1950年,王登记茶庄配制,王炳记茶行经销的“碧天峰牌”铁观音,在泰国茶叶评奖活动中,获特等奖,奖金1000港币。1982年6月,铁观音被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美食博览会上,铁观音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坪铁观音先后获得1996年广州、1998年上海、1999年北京、香港铁观音茶王赛金奖四连冠。1996年6月,西坪镇被农业部农垦局、南亚热作办命名为全国唯一的“铁观音乌龙茶生产基地”。 
  西坪茶叶在历史上还创下许多第一:民国24年(1935年),平原村王成文最先发明茶树无性繁殖的“茶树短穗扦插法”,此项发明由王文章等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92年10月,松岩村和福建省茶叶学会联合举办全省最早的村级茶王赛;1996年11月,王继阳获奖的500克铁观音茶王,在广州市拍卖17万元,入选《福建之最》;2000年6月,西坪在广东省汕头市茶王鉴评会上,由茶客票选铁观音茶王,属国内首创;同年,溪源茶厂成为全省第一家获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证书的民营茶叶企业;西坪茶叶同业分会主办的《西坪茶叶》,为福建省内乡镇级唯一的茶叶通讯。 
  西坪是名茶本山的原产地。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一位为名为圆醒的人发现于西坪尧阳,所以又称“圆醒种”。本山植株灌木型,无性系品种,中叶类、中芽种。品质优良,香高味醇,为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乌龙茶为介于红茶的全发酵与绿茶的不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犹抱琵琶半遮面”,以独特的清香留芳人间。关于它的由来,在西坪尧阳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 
  很早以前,南岩山林木苍郁,四时云雾缭绕,茶香溢野。有位将军名叫乌良,由于不满封建王朝的苛政,选择深山隐居,终日以打猎和采山茶为生。一天下午,乌良照常带着茶篓和猎枪上山采茶。当他采了一篓茶叶时,突然从岩石丛中闯出一头山獐来,扬蹄朝山下飞奔。乌良持枪急追,一直到观音石方把山獐猎获。当晚,乌良因忙于宰杀山獐,把炒制茶叶的事担搁了,而茶篓内的茶叶却因乌良猛追山獐时上下跳跃,时时摇动茶篓,结果把茶青的边缘摩擦损伤,经一夜停放已经发酵。为了不使采到的茶叶浪费,乌良照旧进行炒制。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在泡饮时,乌良发现这次炒制的茶叶,不仅没有苦涩之味,而且气味格外芬香,韵味也比原先炒制的好得多。于是,细心的乌良反复琢磨、研究,终于发现奥秘在于“摇青”这一道制茶的工序。人们饮用这种制法的茶叶,无不绝口称赞。因这种制法是乌良发明的,就人们顺口称之为乌良茶。由于闽南方言“乌良”和“乌龙”同音,后人改称为“乌龙茶”。乌良辞世后,人们为纪念他对乌龙茶制法的发明贡献,在他隐居的南岩山上,兴盖了一座宫殿,立名为“打猎将军殿”(已废)。
  名茶之乡多名胜
  西坪镇山因水清,水因山秀。境内有“南轩晓雾”、“白漈飞烟”、“宝山观日”等美景,有铁观音发源地及赤石、平原土楼等名胜古迹,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是个旅游休闲的天然胜地。 
  地处松岩村的“魏说”铁观音发源地风景区,当代茶叶名人张天福题字的“魏荫铁观音发源地”镌刻在打石坑的岩石上,下有魏荫发现的铁观音茶母树。以人文景观为主的茶叶博物馆,陈列着历代茶农有代表性的日常茶叶生产用具、反映风俗民情的实物、有关铁观音获奖的名人字画等。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年)的代天府,是区内主要的旅游景点。代天府,原称“石鼓府”,相传原供奉有清康熙皇帝敕封圣旨牌,故改为今名,意为代天行道,护国安民。因而庙前有“下马碑”,庙里悬挂李光地所书的“山高月明”匾,故香火鼎盛,遐迩闻名。庙后茂林盖顶,瓦片上却没有一片落叶,成为一大奇观。该地还有带有传奇色彩文魁石等。相传,清代名人潘思光,赴考中途经此地,倚靠一块状如官帽的石上观赏风光,后功名成就,高中进士,人们因而称此石为“文魁石”。誉为“龙虾出海”的石崖之上有一株绿叶红芽的老茶树,是魏荫发现的第一棵铁观音的姐妹株——铁观音古株,前建有魏荫纪念亭。 地处尧山村的“王说”铁观音发源地风景区,有王士让所建书轩“南轩”。该地怪石嶙峋,曲径幽回。东有茗圣坊,下有南阳石和移植百年的铁观音茶树,岩石旁为王士让读书处。有石阶可溯南山巅,沿途有石牌、石门、观音石、小鬼戏狮石、石船、石脚桶、风动石、纱帽石、双蛙石、摔马石等奇石遍布,惟妙惟肖。其中,狮鼻石形如狮鼻,清晨有两道清烟自狮鼻中徐徐飘出,蔚为奇观。山上有打猎将军庙遗址及王士让发现的铁观音茶树。晨临书轩,云雾在身边萦绕,“铁观音”如雾中仙子,款款礼拜。身处书轩,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以山如元宝而得名的大宝山,海拔1163米,山峰凉意逼人,是避暑休闲的胜地。夏秋两季的清晨时分,登山观日,但见红日自远方云雾间升起,天边云彩变换着五颜六色;望身后,又有七色光环罩顶,实为罕见。极目远眺,绿色田园、精美屋舍,尽收眼底。大宝山下的留山村,有潘思光墓,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珠洋村有两块奇石:一称虎嘴石,卧于村外半公里处的山径旁,长宽各约6米,高约7米,中有裂缝,犹如被人为一刀劈为两半,一侧临路,一侧横空,下有山涧小溪;另一石称狮嘴石,横兀于虎嘴石斜后方约一公里的小山坡上,石状与虎嘴相似,石中裂缝斜张,如一狮头龇牙咧嘴。两石的奇特之处是狮虎两石裂缝大小可变。虎嘴石张则狮嘴石合,狮嘴石渐张而虎嘴石渐合,两石张合约以60年为一周期。村中老年人称,他们幼时放牧至此,在虎嘴石玩耍,得奋力一跳方能跃过石缝,至两年前尚可容一拳伸入,今只剩一小缝隙了。因两石奇异罕见,特入载《安溪县志·祥异篇》。 
  位于西坪赤石村长坑的土楼,名为“聚斯楼”,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用三年时间建成。土楼为方形型制,坐北朝南,墙体厚2.5米,共3层72个间,第三层为构架建筑,人可于墙体中直接行走。据省文管部门初步认定,该土楼极有可能是福建省现存最早兴建的土楼建筑之一,日《泉州晚报》曾给予报道。 
  此外,西坪的古迹还有柏叶村的林氏祖宇,平原村培田的土楼、基督教堂等。
  茶乡特色茶文化
  西坪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绚丽多姿。 
  斗茶习俗,在全国各地大都式微,而在乌龙茶的故乡、铁观音的发源地西坪,这一习俗却与名茶一起经久而不衰,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 
  斗茶是一种古老的赛茶形式,又称茗战、斗试、点试,始于唐朝,盛于宋代,沿至元、明、清。它即通过烹制、品茗,比赛茶叶的质量和烹制技艺。苏东坡诗云:“胜者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古代,西坪民间斗茶之风相当普及,往往相约三五知己,献出各自所产茶叶,共同品尝,决出名次,以定胜负。 
  斗茶在当代演变成为一项茶王赛事,往往称名茶评比会、鉴赏会、××杯大奖赛等。茶王赛时,各参赛单位(或茶农)将做工精细、品质绝佳的茶叶送到评比场所,由评委会将各地选送的茶样密码编号,评委会成员依次先观外形色泽,再逐一开汤审评,闻香品味,然后用手揉摸叶底,估评老嫩。总之,对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茶叶品质构成因子当场逐一打分,最后揭晓时,按得分高低排列名次。有时也采用专家评定和嗜茶者(消费者)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西坪作为安溪茶叶主产乡镇,几乎年年举行茶王赛。茶王赛多在每年春、秋两季茶叶采制后举行,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在产茶区(乡村)中进行,各选出质量优异的佳品若干件;对各地选送的佳品集中进行复赛,从中选出优异的茶样;最后,对复赛中选出的优异茶样进行无标名决赛,由评委会组织的茶叶专家评选,评选出茶王(又称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质奖若干名。评选之后,往往还举行茶艺表演、茶王拍卖会及踩街活动等。 
  精湛的茶艺表演在《高山流水》的阵阵琵琶乐声中进行,身段窈窕,穿着旗袍,容貌端丽的茶艺小姐从容展示茶具、烹煮泉水、韩信点兵、品啜甘霖等18道程序,淋漓尽致地展示融传统茶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沏茶艺术,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并领略茶艺文化的精髓。 
  “踩街”活动场面壮阔,气势非凡!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茶王”身着盛装,手执鲜花证书,肩披绶带,坐着八抬大轿,春风满面。游行队伍中,前导队、彩旗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队、舞狮队,浩浩荡荡,既富有现代气派,又有传统特色。获奖者喜气洋洋,客人们兴致勃勃,街道两旁,万人驻足,摩肩接踵,争看茶王,热闹非凡。有诗云:西坪五月新茶季,村村户户参赛忙,披红挂绿喜夺冠,万人空巷看茶王。 
  西坪斗茶是当今的一大奇观,1997年10月,上海《新民晚报》记者曾到西坪,写下《斗茶》一文,详细地记述西坪的斗茶盛况,在上海《新民晚报》上发表。 
  茶王赛的不断举行,有效地改变西坪茶农的生产观念。茶农们认识到,茶要卖好价,必须制好茶,而中“茶王”与中状元一样风光,要争一争,坐上八抬轿,潇洒走一回!“千家精心育极品,西坪茶浓醉佳宾”,就是生动的写照。至今,一个“制好茶,创名牌”,人人争当“制茶能手”,人人争做“茶状元”的可喜局面已在西坪形成。茶王赛的举行更提高了西坪茶叶的知名度,拓宽了茶叶市场,为西坪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茶王拍卖活动,也促使西坪茶价扶摇直上。年,西坪铁观音的拍卖四创新高,故有“西坪铁观音,名贵胜黄金”之说(日《泉州晚报》、《福建经济报》)。 
  青山绿水育英才
  西坪自古人文荟萃,贤才辈出。 
  位于西坪镇东北部的柏叶村,是安溪银紫林氏的祖籍地。肇基祖林常春,宋理宗淳佑十年(1250年)自大田梓溪入居柏叶,繁衍生息,至今已750多年。由此可见,西坪已有悠久的开发历史。历代诸多仁人志士,对祖国和家乡都作出发展过重要贡献,留下不少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自宋至清的科举中,西坪有进士4人(即潘思光、潘思穆、王成勋、王严龙),举人数十人。 
  在西坪,已知封建时代级别最高的官员要数潘东旸。潘东旸,西坪镇留山村人,明万历年间(年)曾任山东布政司德州通判(正六品),清乾隆《安溪县志·仕迹》载:“潘东旸,字达晓。以例初授卫经历,擢德州判,摄东阿县印。居官安静无为,民怀其德。” 
  清代的潘思光,是安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潘思光,崇信里留山乡(今西坪镇留山村)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中进士,曾任河南汝州杞县、郏县知县(正七品)。思光为政,清廉律已,谨慎奉公,兴文教,急民瘼,深得民众好评。他才华横溢,所作诗文,凡千余篇,分订七卷。他为人处世,仗义执言,幽默风趣,好以诙谐、蔑视、戏弄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平之事。民间流传其颇多的机智故事,收入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安溪分卷》中。 
  民国15年(1926年)侨居印尼的王长水,经营茶业、特区动植物园。他热心公益事业,被称为“爪哇陈嘉庚”,曾被选为当地最大的社团组织——大众社第二届主席,并接受印尼总统颁授奖章及日惹省长授勋。 
  东南亚著名书法家王瑞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于安溪,民国37年(1948年)任安溪县长,1949年往新加坡。他擅长书法,尤善楷书,有多部作品专集出版集,作品曾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展出。 
  西坪是闽南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西坪籍华侨、华人共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等到地。早在清乾隆年间(年),尧阳茶商王冬就到安南(今越南)开设冬记茶行。光绪年间(年)尧阳乡王量兄弟六人前往印度尼西亚开设茶行。民国时期,往海外特别是东南亚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农越来越多,至今仍有许多人在外经销家乡乌龙茶。 
  西坪与台湾关系密切。早在清康熙年间(年),赤石村林坚守就偕子往台开垦茶园,随后许多西坪人迁居台湾,从事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销售,尤以尧阳、赤水、宝山人居多。近代也有不少人迁移至台湾谋生。据统计,西坪籍的台湾同胞共5万多人,现大多数人仍从事茶业活动。 
  广大爱国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历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慷慨捐资办学、兴修水电、修桥造路,有力地促进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祖籍西坪镇赤水村马石詹记德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民国21年(1932年)生于台湾省北投市,幼年胸怀奇志,中年独闯建筑界,勤奋工作,事业有成。他秉性仁慈,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匡扶桑梓,造福社稷,有诸善举。他不仅与他人捐资200多万元铺设上尧至赤水、宝山至赤水村水泥公路,还独资兴建记德小学,捐资兴建西坪中心小学、内山小学、姑婆坑小学教学楼,捐资数百万元在县城兴建詹敦仁纪念馆。此外,祖籍尧阳的在外乡亲还捐资100多万元架设西坪至尧阳各村的高压线路,铺设西原至上尧的水泥公路。 
  明清时期,西坪就设有私塾和社学。民国时期,一批公办和私立小学在西坪相继出现。民国6年(1917年),在南岩村创办的辽洋学堂,先后改称尧阳国民学校、西北区中心学校、尧阳小学,1970年改为南岩学校。民国10年(1921年)在西坪村创办的玉安学堂,先后改称为钟山小学、西坪中心小学。民国19年(1930年)在留山村创办的国民学校(校长王兆畿),先后改称为宝东民校、留山学区、留山小学,1979年称留山学校。柏叶小学亦创办于民国27年(1938年),时称国民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重教兴学成为社会风尚。1956年秋,县人民政府在西坪村创办安溪第五中学,为解放后安溪创办的第一所公办初级中学,1969年增设高中部,招收西坪、虎邱等六个乡镇的初中毕业生。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西坪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于1961年在龙坪,1962年在尧山,1964年在阳星,1965年在上尧、平原,1966年在内山,1967年在湖岭,1969年在柏溪,1970年在百福、西原、尧阳等地创建了小学。年,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和普及初中,先后在留山、南岩、柏叶等小学附设初中班。为适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1995年6月在西原村安美新建西坪中学,此后又改建安溪五中教学楼,改建和新建20多所小学,并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完善全镇中小学各种配套设施建设。西坪于1992年通过省级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验收,1996年开始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1998年通过省级“两基”达标验收。迅速发展的西坪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有一大批西坪籍优秀人才活跃在全国各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如1978年毕业于安溪五中的湖岭村人余木火,现为上海东华大学教授;校友吴知贤为泉州恒星集团董事长。
  “观音”故里焕新姿
  西坪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划分为西坪、西原两村及西华居委会,镇人民政府位于西原村安平路。西坪集市为安溪五大商品交易市场之一。西坪墟(逢农历四、九日),形成于清代,日中为市。民国初沿溪搭盖简易店铺10多间,原称中山街,后改为西华街。1949年后,历经多次改建,1989年沿溪向山方向建长400米、宽8米的新街,称观音路;同年,兴建16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此后又向周边扩建3000多平方米,形成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西坪中心市场,远近闻名的闽南茶市就位于其中。1990年,从安美至后坪建设长1200米、宽6米的新街,称为安平路。 
  根据镇总体规划,西坪于1995年在西原村岭脚兴建工贸市场,总面积2.55万平方米,融商住、工企、工贸为一体,现已建成近20幢商住楼。为解决观音路交通“瓶颈”问题,2003年又开通工贸区至尧阳桥公路,使工贸区的交通往来更加方便,设施更加配套齐全,环境更加优美。 
  20世纪末以来,西坪镇区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道路、街道己铺设水泥路面,先后建成了安美、后坪两座大桥,镇区内部交通四通八达,从而使西坪集镇成为安溪南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名副其实的闽南茶市。 
  要致富,先修路。20世纪80年代,在海外侨亲和台湾乡亲的支持下,铺设西原至上尧7公里水泥公路,但境内大多数乡村山高路陡,“茶香路难走”,茶商望而却步。对此,西坪人民不等不靠,发扬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骨头长肉”的精神,动员全镇人民大力加强公路建设,先后铺设西坪至柏叶、龙坪,西坪至百福、福岭,西坪至平原,上尧至赤水、宝山,宝山至珠洋、盖德等村的水泥公路。1998年初,全面完成通往26个村的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日,泉州市委、市政府在西坪镇召开乡村公路硬化建设现场会。1998年底起,西坪又对全长5.4公里的西(坪)虎(邱)公路实施拓宽改造,路面由原来6米拓宽至12米,铺设9米宽的水泥路面,2003年又完成平原村至龙涓乡水云坡4.7公里的水泥路面建设。至此,西坪镇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西坪立足山区镇情,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植茶叶和藤铁工艺两大产业,闯出一条具有茶乡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实施名茶品牌的优质发展战略和集团化生产、加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并取得显著成效。全镇共有茶叶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2家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数百个茶叶销售窗口,“八马”茶叶成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为促进西坪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内炼品质,外拓市场”的发展战略。对内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名茶品种结构优化方案,改造老茶园,开发名优茶,建立铁观音优质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大力开发优质名茶;开展科技兴茶活动,举办培训班,培养制茶能手,评选科技示范户,使西坪茶叶品质不断提高。对外弘扬茶文化,不断提高西坪茶的声誉和知名度,扩大西坪茶的影响。同时,立足老销区,拓展新销区,全镇有数千人的茶叶营销队伍,在全国11个省100多少城市设立茶叶经销窗口,销售网络遍布。 
  竹藤工艺产业是西坪新兴的产业。恒星集团产值超千万元,近年又在巨港扩建占地7.4公顷的恒星藤铁工艺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990年以来,西坪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先后修复西原、后格水电站,新建平原内岭、赊内、南岩、上尧等一批水电站,建成西原安美35千伏变电站,为茶乡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电源。广播、电视、通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建成西坪程控电话模块局和移动通信基站,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各村。许多乡村开通有线电视,与县有线电视台联网,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西坪中心卫生院新的病房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医疗设备、器械比较齐全,方便群众就医。 
  当今,西坪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全面实现宽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创建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人民安康、社会文明进步、山清水秀茶香、环境优美的新茶乡。生活在14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5万西坪人,如传说中展翅飞翔的鲲鹏,为家乡的腾飞,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04
安溪西坪镇地处内安溪,境内以山地为主,群山连绵不断,纵横交错。地势高峻,相对高度大,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海拔大多数在500~800米之间;菡萏尖顶峰海拔1265米为西坪境内最高峰。西坪地势不平,开门见山,低山连绵起伏,分布在溪流两岸,坡度缓和。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降雨量20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年日照1850小时,无霜期260天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暖和少雨。西坪地势高低悬殊显著,地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高一丈,不一样”,“隔山不同风,同时不同雨”,就是各地气候差异的生动写照。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铁观音、本山等名茶就发源于这片神奇的土地。日,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考察,确认西坪镇为“中国铁观音茶发源地”。今天的西坪镇到处都遍布着飘香的“铁观音”的香味,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茶园。茶叶给西坪带来了飞跃的发展,巨大改善了茶农们的生活品质。欢迎朋友您有时间有机会到山水茶乡来作客,品正宗铁观音。
[ 本帖最后由 包租菜 于
10:07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04
安溪,茶之都。支持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07
谢谢支持....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08
安溪,是茶都。全中国无人不晓。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10
来支持一下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align=center][url=/?fromuid=25448][img]http://p3./6000/gembin77/35d011bb15f1ac3023f18.gif[/img][/url][/align]
发表于 10:13
回复 5# 小帅 的帖子
那铁观音的发源地就是西坪..哈..我的家乡..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47
西坪茶不错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not a question.
发表于 11:11
回复 8# paul1982 的帖子
那你也要发下你们的家乡..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8:51
来支持下。。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22:51
包租菜是安溪的?改天咱小聚下,,品茶。。呵呵。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这是个没有季节的城市,看不到秋天的影子。
发表于 23:01
香香。。没想我在这里看到里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img]/uchome/attachment//5_zD7N.jpg[/img]
发表于 23:06
楼上的是哪位?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这是个没有季节的城市,看不到秋天的影子。
发表于 09:07
回复 11# 香水香香 的帖子
哈...包菜是安溪西坪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08
香香是安溪哪>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09
知道安溪有个茶都。。。但具体在哪不知道哈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b]勾勾手。。。我们要一直这样的幸福下去哦[/b]
发表于 09:09
回复 16# 妖精柒柒 的帖子
下回带你去.....哈...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0
不过你要记住了..铁观音发源地*-----------西坪..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0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1
回复 17# 包租菜 的帖子
菜菜知道在哪??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b]勾勾手。。。我们要一直这样的幸福下去哦[/b]
发表于 09:12
那就是我的家呐...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3
哦呵呵。。。。有机会去看看哈哈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b]勾勾手。。。我们要一直这样的幸福下去哦[/b]
发表于 09:14
欢迎..欢迎...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47
路过~~~~~~~~~~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联通沃派3G卡【包邮】免费赠送 微信号:Q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新浪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溪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