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问题探讨问题

内容读取中…
1&nbsp&nbsp共2页探讨问题的学生
素材分类: 其它所需点数: 0 点
在探讨问题的学生人物PSD分层素材下载,PSD分层素材,韩国素材,NO2,人物,美女,女孩,蓝天,白云,云层,云彩,多云,天空,欧洲,欧式,建筑物,铺砖,地面,男生,女生,男孩,飞鸟,鸽子,热气球,地标,建筑物,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树丛,庙宇,大本钟,罗马斗兽场,指示牌,教育,学习
特别说明:本站所有资源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发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探讨问题_百度知道
你这个电路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 就是脚踏开关如果松开的话 整个电路根本无法工作 在仔细研究下吧
/zhidao/wh%3D600%2C800/sign=0f826eacd6f/314e251f95cad1c85fee0.jpg" esrc="http://a.baidu.hiphotos://a://a.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314e251f95cad1c85fee0.hiphotos<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a3bfb1f95cad1c85fee0
提问者采纳
兄弟呵呵,也欢迎探讨啦,松开也可以工作的,脚踏松开后,继A3或者继A4已经工作并有保持电路了!不过
这样子就可以了 也能达到你的效果
接线也简单
想问下 你主要搞什么方面的?
我做汽车配件行业的,对电路比较感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多交流。你加了线后还是不行,因为如果比较快地连踏两下时,第二下不起作用(T0计时未完),你用时继1来作为第二步的条件可能真的不太好,有点取巧的感觉。因为实际生产中,会有很多种可能,万一碰上了,就可能造成事故。
哈哈 那也是 其实吧 我觉得用那么多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还不如用单片机编 省时省力 效率高 修改方便 价格也差不多的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蔡金法推荐:研究问题的发现与形成
给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高研班学员的参阅文章
来源: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 时间: 14:53:28 阅读量:
& &&教师在研究的起步之初,对研究问题的发现或形成易于形成两种极端的看法:如,认为自己的教学一帆风顺,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或认为教学工作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艰难的系统,有太多的问题值得研究却找不到切入点,而陷入茫然;或想到了一些自认为简单容易的问题,觉得没有研究价值,或想到一些自认为重要且值得研究的问题,但又力不从心。
没有别的什么因素能像研究问题那样左右我们的研究(Hubbard& 和 Power, 2003)。我们也相信&题好一半文&,研究论文的标题常常是研究问题的浓缩和概括。研究问题的形成对研究本身的展开的重要作用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特别是对于教师研究者,他们中许多曾经止步于研究问题的发现和形成,或由于不适当的研究问题而导致研究半途而废。
教师研究的动机来源于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困难、以及现实世界的一些冲突,来源于自己想知道更多有关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愿望,来源于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的热情,来源于自己的许许多多&不知道&和&想知道&。而&不知道&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一位教师在自己参与研究后,写下了这样的体会:&有这样一句格言让我很受启发:&我不知道&并不是通向失败的入口,而是朝向好的方面改进的一个先兆 。因此,当我说&我想知道&&&、&我认为&&&、&要是&&会怎样&时,我感到有信心。& (Stiles,1999)
教师研究的初衷也许并不是始于对假设的检验,而是带着&想知道&的心去追求的。所有的教师都有值得追求的&想知道 &,将这些&想知道&转化为问题就是教师研究的开始。
一、研究问题的发现
(一)在张力或困惑中发现研究问题
越来越多的教师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探讨自己的课堂,而且认识到发现和形成研究问题是理解课堂教与学的重要的一部分。一般地,研究问题往往来自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困境、冲突或张力,而教师研究的问题也始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实践、以及教师与家长等等之间的冲突和&张力&。
【案例1】在&想知道&中产生的问题。
在具体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多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以数学学科为例,以下是一些教师研究中的&想知道&的样例,供大家参考:
l如果在我班上使用另外一个出版社的数学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会怎样呢?
l去年,我们班数学期末成绩整体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
l为什么在我班上大部分女生的数学成绩明显要比男生差?
l如果在班上让数学较强的学生与较差的学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结果会怎样?
l当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时,会发生什么?如果是与其他同学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呢?
l在全班或小组讨论时,学生如何交流和表达他们自己的数学思维?
l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如何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
l如果实习数学教师在我班上把某一节的内容讲砸了,我该怎么补救?
l如果让学生自己选取家庭作业中的数学问题,结果会怎样?
l学生学习数学时是如何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l我参加了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暑期课程,我的课堂教学改进了一些吗?
【案例2】在&想知道&中选择合适的问题。
李老师和张老师是两位中学数学教师,他们都曾经在自己的课堂将几何教学与艺术进行结合。比如,他们发现,荷兰图形艺术家埃舍尔(Escher)的图形作品或伊斯兰图形艺术中,有很多简单的几何图形。在一次课后,他们利用头脑风暴将埃舍尔的作品、伊斯兰图形艺术与几何学习联系起来,并将一些有关的&想知道&写在黑板上,画成网状结构:a. 埃舍尔的图形作品以及他创作这些图形时所使用的数学知识;b. 伊斯兰艺术和文化;c. 西班牙历史;d. 西班牙和伊斯兰建筑;e. 与几何变换和其他知识的联系。然后,他们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教学实际,确定该研究有三个目的:一是理解并应用几何的一些性质和关系;二是将几何与其它学科和课堂之外的世界联系起来;三是思考和欣赏来自于文化的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最后,李老师和张老师形成如下研究问题:
l学生通过描绘埃舍尔的作品中的一些镶嵌图,能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l我们(教师)学到的学科内容知识如何影响自己的教学以及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
l本研究能让我们发现数学与埃舍尔的图形作品、伊斯兰图形艺术之间哪些新的联系?
案例1和案例2中给出的教师的研究问题都是始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当教师研究者在更为宽广的时间和空间中思考课堂教学的一些冲突或张力时,他们开始关注有关文化、教学、学习和学校结构等领域中的更大、更深、更远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类似如何快速形成一些课堂教学技能的微观探索,可能会超越自己的课堂,产生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案例3】在反思中形成更深层次的&想知道&。
刘老师是一位中学数学教师,通过反思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手段,分析其他研究者的一些论点,得到的一些系列&想知道&或研究问题。她说&我教的越多,对教学也理解的更深,但是,也更多地意识到存在于我的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如,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与课程之间的冲突或张力&,&在我课堂里,有很多时间我没有解释、小结、或更正错误,这样或许对有些或全班学生有帮助,但我想更好地知道,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更直接地讲解,对班上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我认为自己是在一个有着建构主义意识的家庭长大的,我的父母曾很鼓励我构建和发展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我想知道我在我家的餐桌旁究竟学到了一些什么技能和习惯。我的学生也会从家里学习一些类似的技能吗?&刘老师在观摩一节历史课后发现,讨论在历史课堂进行得积极和活跃,于是她写道:&我想知道,在我的数学课也可以组织这样的动态讨论吗?如果有一些数学内容,我只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我能帮助学生获得更稳固的能力吗?&后来,她形成如下研究问题 :
l在我的课堂里的两种学习:建构主义和外显学习,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
l这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
l学生的修养(来自家庭或社会) 如何影响他们这样的学习?我自己的修养(来自家庭或社会)如何促进或阻碍这样的影响?
&问题(question)&这个词的英文词根是&探求(quest)&。教师在自己的课堂寻找研究问题时,赋予&探求&新的意境,他们希望研究问题能够带给作为教师的自己和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以新的追求和目标。值得提及的是,这些研究问题以及随后产生的研究结论不一定会在教师教学中马上得以实践,但至少可以令教师意识到他们需要改变工作方式以及看待学生的方式,这些改变不仅仅是有关教学方法的,也包括他们的教育哲学和对学生的认识。
【案例4】优秀教师的一些&想知道&。
在与一群中国优秀数学教师的合作研究中,我们也获得了他们的一些&想知道&。尽管这些&想知道&有的显得过于宽泛、有的过于琐碎,但它们都是出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是发现和提炼研究问题的很好开端。
l社会想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学生想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何能达成一致?
l教师如何教对学生更好?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受益更多,才能顺应学生的发展?
l数学课程目标将&基本活动经验&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并列作为&四基&,根据在哪里?
l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指什么?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分为哪些层次和水平?
l如何促进&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落实?
l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l怎么去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得出一些能促进教学效果更好的方法?
l如何整理提炼数学课堂教学的规律?
l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如何在课堂上得到确实的体现?
l在同一课堂上,如何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如何有效实施)?
l当准备学习的知识有部分学生已经了解时,教师该如何组织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l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l怎样研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路径?
l不同学生学习同一个知识,他们思考的路径有何不同?会做题就理解了吗?
l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时,教师该怎么做?
l当班级存在明显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时,教师该如何处理?
l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中怎么积累?
l大班额的环境下学生学业成绩较差,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l如何才能做到高分高能?
l如何帮助其他教师(如青年教师、备课组教师)读懂教材?
l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何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
l如何处理学生能力与考试评价的矛盾?
l教师从何处才能得到指导,掌握测试题难易程度的科学评价标准?
l怎样在实际教学中达到既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静下心来搞好教育又能兼顾好应试(世俗)的要求?学校、家长、社会都盯着分数,虽然知道现有很多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但为了提高分数,一线教师不得不违心去做,我想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二)发现研究问题的七个视角或领域
教师作为研究者,如何提出并形成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通常的有效做法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 &想知道&,采用&头脑风暴&,写下与该主题有关的所有的词汇、概念、想法、问题和知识,并列成一个表单。对表单中的问题采取从大到小、逐渐深入的解剖方式,逐一进行排查,得到自己最终可以掌控和实施的研究问题。下面以数学学科为例,列出教师研究中可能发现和形成研究问题的七个视角或领域。
1.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提出研究问题。
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如,数与运算、代数、几何、数据与概率、统计等),从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研究问题,应该是教师研究者获取适合自己研究问题的最为有利和方便的一个手段。
【案例5】下面列出的是困扰一些数学教师教学的难点问题。
l学生对位置值的理解是怎样的?
l如何让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l学生对分数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是怎样的?
l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l如何训练和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理解一些现实情境中的简单的变化模式(如重复、线性增长)?
l小学高年级学生如何用文字、表格或图示来表示和分析现实情境中的一些简单的变化模式和数学关系?
l如何帮助初中学生根据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和工具(如,笔算、计算器、估算、心算等)?
l如何帮助初中生使用方程或函数来表征和解决具有现实情境的问题?
l如何利用图形艺术促进学生几何的学习以及将几何应用到艺术、科学或日常生活?
l如何帮助初中生使用比例推理来解决具有现实情境的问题?
l如何帮助学生用数学模型表征和理解现实情境中重要的数量关系?
l如何帮助学生通过收集、组织以及展示相关的数据来解决具有现实情境的一些问题?
教师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上述的这些数学内容知识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改进和发展自己的学科内容知识。包含在数学课程中让教师自己难教、对多数学生来说难学的内容,往往可以成为研究的关注点。
2.针对学生的能力及其发展提出研究问题。
能力及其培养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对数学能力的界定,虽然有多种流派,但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影响最大的以前是数学教学大纲的观点,现在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在数学课程中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由此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研究问题。
【案例6】针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可以从问题解决、推理与证明、数学关联、以及数学交流等方面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l小学(初中或高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培养或发展这类能力?
l小学(初中或高中)学生推理与证明能力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培养或发展这类能力?
l小学(初中或高中)学生利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培养或发展这类能力?
l小学(初中或高中)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联的能力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培养或发展这类能力?
l教师在学生问题解决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l教师在学生数学交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时,既需要思考数学内容的学习特点,也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需要思考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后也需要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与优劣所在,才能确定适合教师自己的研究问题。
3.针对使用的课程和教材提出研究问题。
教师每天的教学基本上离不开教科书。特别是对理科教师来说,教科书的使用比文科教师显得更为频繁和重要。通过教学来改进或丰富所教的课程与教材,是教师作为研究者提出好的研究问题的良好途径。
在基础教育转型和课程改革的时期,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及其改革往往能基于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而其中不乏对当今课程不满意的一些看法,而对课程的不满正是对课程进行研究的动力。这种不满可以是从宏观层面提出针对课程体系和观念的不同意见,也可以是从微观视角提出针对课程某一章节内容的不同看法;无论是哪种角度,不能仅停留于对课程的抱怨而让那些来自于课程的问题自生自灭,应该让自己的看法或&不满&转化为研究,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借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平台,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Dana和Yendol-Silva(2003)也认为教师的研究首先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所使用的课程有哪些不满而需要改进或丰富的地方。他们建议,可以从自己过去一年所使用的教科书和备课本着手,把教材的各个章节及备课本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记录下自己在教学中所有不满意的而需要改进或丰富的地方,然后再挑选出一个让自己最关注和有信心继续研究的部分。当然,也可回过头去复习当下的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实际课堂教学中课程所传递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之间的张力或冲突中,寻求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还可以从一些课程专家那里获得对课程改革理念的解读,以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
4.针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提出研究问题。
教学离不开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的使用。面对自己的课堂,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也许教师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更深入地认识、改进常规的或新的教学策略和技能。教师研究可以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过去所使用的教学策略,而将教学策略和使用该策略的理由连接起来的问题就可以成为自己的研究问题。
【案例7】关于教学策略或技能的两个研究问题。
(1)教师A针对合作学习策略提出的研究问题:&我的学生们很健谈,合作学习恰好需要他们之间的交谈,同时也需要他们将交谈的内容聚焦于学习上。&&我如何利用学生这样的交往技能同时加强他们的学习和我的教学呢?& (Dana和Yendol-Silva,2003,p. 32)。
(2)教师B针对提问技能提出的研究问题:&课堂提问,&&有时学生不回答我所提的问题,&&我提问的方式是如何影响了学生对我的问题的解读?& (Dana和Yendol-Silva,2003,p. 33)。
你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教学策略或技能尽可能多地写下并列成一个表单,挑选出你最感兴趣的技能,并给出你对该技能感兴趣的理由,研究问题也可能就此产生。
我们知道,教学信念会影响教学实践,但一些教师却发现自己的教学信念与教学实践常常不一致。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如何探索自己的教学信念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一些研究者(如,Dana和Yendol-Silva,2003;Hubbard& 和 Power, 2003)建议教师坚持写教学日志:在每一天的开始或结束时,花一点时间写教学日志,反思课堂教学中引起你注意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你认为,如果有机会重教一遍的话,你希望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教的地方;也要特别留意自己的教学信念中那些真正影响了教学实践的方面;也可以写下一些总的教学信念和一些针对所教的具体学科的教学信念。顺便提及的是,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写教学日志。实际上,教学日志的形式没有定规,你可以写成日志、日记或观察记录的形式,只要用文字写下并记录在你课堂发生的事情即可。
【案例8】在观察自己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
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除了写教学日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形成反思焦点,提高反思深度。以下是一张课堂教学观察记录的样表:
在完成上述表格之后,再纵向审读和分析表格中的学生和事件或观察记录,找出那些一直或最频繁出现在表格中的学生,那一位学生(或更多)就有可能是你的研究应关注的对象;同时,也应分析和总结这些事件或观察结果的共通之处,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有可能是你研究问题的关注点。
5.针对教育教学的评估提出研究问题。
教育教学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教学评估从早期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对象,逐渐扩大了应用的范围,拓展至教育的全领域,从宏观的教育理念与课程体系,到中观的学科内容和教学策略,再到微观的具体教学组织与活动,各种教育教学现象都可以作为评估对象;不仅评估教育教学结果,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过程也可以作为评估的对象[2]。教育教学评估早已不再简单地以成绩的排名来实施。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估数学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应该与课程标准的理念相一致。教师是最靠近学生、最了解学生的人,也是最需要利用评估来了解和改进教与学的人。从评估的角度或领域提出研究问题,不仅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案例9】针对数学教育教学的评估提出的研究问题。
由于所有与数学教育教学有关的方面都可以作为评估的对象,例如,对课程材料进行评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等等;因此,这里只是以下列问题为例,说明可以如何提出研究问题。
l如何使用适当的数学问题或活动评价学生的基本的数学运算熟练程度?
l如何使用适当的数学问题或活动评估学生的高水平的数学思维能力?
l使用数学问题或活动作为评估手段所得到的评估结果的质量怎样?有说服力吗?
l怎样理解或解读使用数学问题或活动作为评估手段所得到的结果?
l我所使用的评估标准适合我班上的所有学生吗?
l从评估的结果我能得到哪些启示?根据这些启示,我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行动改进教学?或如何将评估结果融入接下来的教学或评估?
6.针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提出研究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教师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文化传承、教书育人使命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行为特征具有明显的社会规定性、规范性和示范性。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成就动机、教学效能感、工作压力等因素,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程度和方向, 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成效,还将影响到所教学生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与教育水平。Ayers(1989)指出&教学不仅指一个人做了什么,而且关乎这个人是谁&(p.130),因此,正确认识并理解个人身份与教师职业身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解读教师的教学行为、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与价值观,以及产生的教学效果。
针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通过思考自己作为独立人与作为专职教师的角色各是什么、两者之间如何转换和互动,来寻求研究问题。例如,一个数学教师,作为一个对数学感兴趣的人,他(她)的兴趣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Dana和Yendol-Silva建议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让教师自己研究个人身份与教师职业身份之间的关系:(1)撰写简短自传,直接探索对个人身份和教师身份的认知。甚至可以从出生开始写,回顾自己作为一个人以及教师的成长历程,回顾自己的一些兴趣或热情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回顾并区分是哪些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关键事件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个体生活和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可以特别提及究竟是一些什么因素让自己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2)间接写下自己对教师身份的认知。如,画一种最能代表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真实的或神秘的动物;挑选出一个词汇、一个现成的符号、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图标,最能表达你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或指出哪一种或几种颜色能代表你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或哪一种品格(真实或虚构的)能够用来描述你心目中的教师。
7.针对与学校或学生有关的一些社会、家庭、民族等因素提出研究问题
校园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在学校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折射出社会、家庭、民族、文化等的影响力。教师作为研究者,也可以从社会、家庭、民族、文化等与学校或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探索教育教学的意义。
这类研究可以从你班上挑选在民族、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通过观察并记录这些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自然就会产生如下的问题:这些学生都受到了相同的学校教育吗?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有差异吗?如果有差异的话,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教师在怎样的范围内或多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教师研究显然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课堂一定存在于某个学校内,学校必属于某区县、而区县必在某省市之内。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不同的学校环境、社区风俗、地域文化等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比如,在一个学生结构呈多样性的课堂或学校,教师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在民族、文化传统、家庭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等因素;又如,在一个很强调升学率的地区,教师的教学很可能被升学考试的压力所牵制。
对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各类外部环境或因素的研究,Dana和Yendol-Silva(2003)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列出与教与学有关的环境或因素中具有挑战性的那些方面;二是针对那些挑战,列出你认为有困难的那些方面;三是写下你对那些困难的分析、困惑或问题。这样做,有助于形成适合你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问题的提炼和形成
教师在寻找并试图发现研究问题时,即使有问题存在,有的人能够发现问题,有的人可能发现不了问题;同一个教育现象,有的人可能从这一角度发现有问题,而另一些人则发现那一方面存在问题。在研究问题的发现阶段所获得的问题,有些可能有研究的价值,而有些可能因为没有抓住关键而不具备研究的价值;有些可能很粗糙,有些可能过于宏大,这样会导致下一步的研究有&找不着北&的感觉。因此,研究问题的提炼变得尤为重要。下面给出提炼问题的四条有效途径或方法。
(一)让研究问题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在形成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让研究问题保持开放性,排除那些只需用&是或否&即可回答的问题。回过头去看看&发现问题& 阶段写下的那些&想知道&,以及你的同事和其他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问题,也会帮助你筛选和构造你自己的研究问题。
你也可以再回到课堂里那些让你感兴趣的事情以及你想知道的事情上,但不能被僵化的程序所束缚,因为这样的程序可能有损于课堂的流畅性和学生不断变化的需要。与此同时,你会在回头观察中进一步完善以前所发现的这些问题,甚至你的问题的关注点会在观察过程中发生转移和变化。当你进一步深入观察自己的想法时,有关的问题会随之而深化,变得更为丰富。一位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体验,建议在开始新的研究时,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思考研究问题,并留意自己在问题思考上的一些变化(Hubbard& 和 Power,2003,p.8)&根据我自己的研究经验,我认为,第一年的研究者,应该以一个研究者的视角仅仅只是观察自己的课堂。通过这些观察,再选择一个方面作研究。之前,我对研究问题的选取显得太仓促。我最初的研究问题是从分析学生所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开始的,而当时学生自己的策略还很不成形和明确,学生实际上只是照搬我在课堂所教的那些步骤。因此,对学生策略的研究很难展开。当我意识到这点之后,我更多地思考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发现和形成问题往往非常耗时,而且往往可能要围绕&想知道&进行很多艰难且反复曲折的探索,但许多教师认为正是这些探索过程和活动能够让他们学到很多新的东西。教师研究的意义始于发现和享受可能的研究问题,而不是仅仅分析研究结果;这样的研究&循环圈&随着新的问题的产生和可能的答案的获得而继续递进,教师也在循环递进的研究中不断成长。
(二)纵向采用&向下钻取&的策略深化问题
当教师发现的问题尚停留在表层时,Wilson (2009) 建议采用&向下钻取(Drilling& Down)&的策略来深化和形成合适的研究问题。
【案例10】以&什么是一堂成功的课&为例,采用&向下钻取&策略深化研究问题。
如下图,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个主要视角分别思考&成功的课意味着什么&,逐步深化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p. 26):
(三)横向采用反复自我追问的策略以明晰关键所在
在提炼和形成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借力于专家、同行和同伴,在与他人不断进行交流探讨的同时,反复追问自己下图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帮助自己进一步明晰真正的研究兴趣所在,自己期望的研究重点到底是什么(Wilson, 2009, p.27):
例如,数学李老师在参与&小学生代数学习&方面的研究时,写道:&&&我自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教师,对学生尽职尽责,有效的教学赢得了家长及学校领导的肯定、感谢与尊重,&&为什么要做研究? 因为我开始看到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价值所在,而且我需要一些更新的教学策略。研究于我是重要且很有意义的&&&;在谈及什么是自己感兴趣、想去研究的问题时,李老师写道:&在另一位研究者希望我加入她的小学生代数学习的研究项目时,似乎立即&点燃了&我的兴趣,她的研究计划似乎就是我的教学目标的自然延伸&&&
【案例11】在实习教师教学困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A在观察了一位实习教师的课后,发现该实习教师在给5年级学生教分数时遇到了麻烦,尽管该实习教师在备课和教学环节明显下了功夫,但教学效果仍不佳;这令教师A开始思考:&虽然5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使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分数,但究竟是该实习教师的什么经验限制了他在课堂中使用有关分数的符号和标准的算法? & 教师A也发现自己与研究专家有共同的兴趣:如,都感兴趣于&小学生如何学习分数的概念和意义,他们对分数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是如何与高年级的进一步学习衔接的?&等等。(Adams 和 Sharp ,2006)
(四)借助规范化的研究程序提炼适合自己的问题
在明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重心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自己的研究问题,以提升研究问题的可操作性。Wilson(2009)进一步建议通过以下的程序,来一步一步地提炼和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p. 31):
【案例11续】基于实习教师的教学困难提炼出可操作的研究问题
Adams 和 Sharp (2006)的研究基本上遵循了上图的研究路线。他们以实习教师的分数教学遇到的困难作为切入点,产生如下一些&想知道&:
l什么样的教学框架能有效帮助那些5年级学生建构自己的分数知识?
l年级更高的学生是否已经将一些有关分数的知识遗忘了?因为他们只是在学校才接触有关分数的知识。
l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5年级学生使用一些直觉的认识帮助理解分数吗?
l怎样帮助学生记住那些分数的算法?
l对于那些记得住之前学过的分数知识的学生,他们是否跟那位实习教师一样,对分数的理解反而受限了呢?
对于这些&想知道&,两位研究者也意识到它们太大太复杂,且很分散。但选取哪一个或哪一类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问题,他们当时并没有立即就形成了答案,也没有急于想得到答案。他们先是回到5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去,发现5年级在本阶段是分数运算的关键时期,于是决定将分数运算作为一个突破点。接下来,他们认真领会NCTM的课程标准中有关5年级学生分数知识的论述;NCTM课程标准强调,5年级学生应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可以理解为整体的部分),能识别和发现等值分数,能进行有关分数的加减运算。他们进一步从他人的研究文献(如,Huinker, 1998;Kamii, 1985;Mack, , 2001)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如,小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中,基于自己已有的一些有关分数的非正规的知识,发明自己的算法从而解决问题,而教师的角色是对那些非正规的知识进行引导、扶持、或矫正。从这些文献中获得的认知,使得他们认识到这些来自文献中的理念与他们对教学的理解是一致的,于是开始形成研究问题。
两位研究者首先写下如下的研究问题:&如果5年级学生的分数学习,是基于有关的情境,使用学生自己有关分数的非正规知识,以及有关整数除法的知识,那么他们对分数除法会发明一些什么样的算法?&接着,他们反复阅读这一研究问题,总觉得问题太长,也有点拗口。于是,他们试图去简化这一研究问题的表述,于是反复地改写这一问题,但总是觉得改写的问题遗漏了一些信息。最后,他们觉得只要问题涵盖了他们感兴趣的方面且反映了课堂教学研究的错综复杂性,就是可取的。最后,他们保留了研究问题最初的表述形式,确定他们的研究论文标题是:&课堂研究对学生和教师学习的影响:以分数除法为例&。
三、小结与建议
研究问题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可以用下列的循环框图来描述。首先,从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等等领域产生了许许多多&想知道&的话题,于是希望将这些&想知道&的话题转化为研究问题。这时,需要明确研究目的。接下来,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的视角或领域。然后,将最初的问题进行提炼和加深;若难以聚焦成合适的问题,再回头去观察最初的&想知道&、明晰研究视角,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思考。最后,形成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的提出始于自己的兴趣和有激情去探索的那些方面,但也要考虑自身研究条件,考虑自己能否驾驭相关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以上我们所总结的那些方面,逐一对照自己的教学,从中发现问题。
所提的问题应该是自己真的不知道答案的,并尽量与他人分享和探讨。与同事、同伴或其他专家从头到尾讨论你发现的那些问题或&想知道&,即使是将一些可能性或想法和别人一起讨论,也有助于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应尽量详细、通俗地表达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很久以来,教育研究有一种倾向,即试图以较短时间解决较大的研究问题和大规模的研究问题,而忽视了教育研究的复杂性。像&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之类问题不止一次被教师研究者提到,这个问题很大,以致很难进一步形成可以操作的研究问题。Natalie (1990)建议教师研究在陈述问题时应尽量具体详细,她使用形象的比喻&不说小汽车,而说卡迪拉克;不说水果,而说苹果&等。好的研究问题也是这样的。在教师研究之初,研究问题越详细,接下来的研究将进展得越顺利。
研究问题可以是开放的,因为这些问题或许随着你研究的进程发生改变或转移。写下你的问题的第一稿时,尽量把这些问题写得完整,哪怕是用整个段落来表达一个问题,然后使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重新表达这些问题,直到你认为所需要的信息都包含在这些问题中。然后,隔一段时间,再回头读这些问题。思考如下问题:这些问题仍然让你觉得有趣吗?你仍然有探索这一问题的冲动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在你提炼研究问题时,思考究竟哪一个环节让你对该问题失去了研究的热情。
研究问题要有意义且有针对性。教师研究不能&为研究而研究&,教育研究的终极目的总是指向学生的学习,因而研究问题的发现、选取和形成应具有代表性和面向多数的学生。比如,有关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如果班上95%以上的学生都能正确熟练进行该年龄段所要求的运算,而研究问题关注于那5%在运算能力有欠缺的学生身上,那么该研究就失去其意义。
对自己最初的那些&想知道&要有耐心并仔细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允许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修改那些问题。 Hubbard 和 Power( 2003)引用诗人Rainer Maria Rilke的诗句作为对教师研究者的勉励,我们也想引用在此: &对所有存于心中那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耐心,并试着爱这些问题吧!&(1993,p.14)
参考文献(部分)
Dana, N.F., & Yendol-Silva, D. (2003). The Reflective educator&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 Learning to teach and teaching to learn through practitioner inquiry.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Hubbard, R. S., & Power, B. M. (2003). The Art of classroom inquiry: A handbook for teacher- researcher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Wilson, E. (Ed.). (2009). School-based research: A guide for education students. London: Sage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2]& 胡中锋,许世红. 校本评价方法与案例[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4.
稿源: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
编辑:侯慧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创业问题探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