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荷、竹露、忆枫可以吗?

苍穹之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9贴子:
可惜了一部中日合拍的历史正剧
她不是演阿信的那个演员吗,她一点不适合慈禧,一点眼神也没有,既不凶狠,又不显出慈禧的心狠手辣,一味坐在那儿,弄得很高贵,其实只有衣服华丽罢了
我很少看历史剧,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电视剧行业粗制烂造的年代,一些历史剧往往被拍的不伦不类,令人哭笑不得。有人说,中国的人档次提高了,文化品味的
我比较喜欢她演的慈禧的,光从看电视的眼光大家可以现在去看看
114.240.49.*
慈禧是中国的老祖宗,居然让个日本鬼子来演,众多的中国人还得向那个女日本子下跪,太过分了!慈禧这个角色怎么也不能让侵略过中国的小日本演!混蛋导
果断张夫人,好看又时尚。国际范。
“风海!你个混蛋!”一美女吼道,“哈哈”只见一俊俏少年从班门跑出并不时向后偷笑。这小正太长得是祸国殃民,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精致的五官,眼中
看了几部韩国的历史剧,4个字,什么玩意!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清朝, 一群乞丐穿着公元前3000的衣服就出场了!看完就让他们无地自容了
113.140.1.*
124.234.153.*
遗憾啊!!
建吧的人SB
不可思议,有点不合逻辑,也许参杂太多权利争夺,什么亲情感情都是浮云
115.170.179.*
慈禧毕竟是中国······,竟然让一个日本艺妓来演,看来导演一定是个汉奸!封杀!封杀!封杀!
日本和棒子一出点什么就开始喷,又什么南京大屠杀这个那个,知道南京大屠杀是几几年吗?别J8百度哦!爱国是靠嘴喷出来的?真正打起来除了一天知道乱叫
春儿看着很女性化呢 很受 额 黑 珍妃演得很好 张萌演的吧 他演过红楼梦 她说话的强调就不一样 听听
一楼给百度!
今天看了这部片子拍得很好,所以来这里看看,但没想到有那么多偏激的人,有人说导演是卖国贼让日本人来演,还有人说慈禧演得不够好,但在我看来平心而
·········我是慕名而来的~
一楼给百度!
帖子呢?? 视频呢?? 图片库呢?? 精品呢?? 出什么是了 原来的吧主呢?? 说个话呀
这个吧打错名了,请到正规的苍穹之昴吧交流
后宫群有意者加、
116.227.82.*
有谁的慈禧演的超过了田中裕子? 刘晓庆的慈禧演的像村姑,泼妇。。。。不管演员来自哪个国家,只要演的好,就该承认,喝彩。
我很少看历史剧,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电视剧行业粗制烂造的年代,一些历史剧往往被拍的不伦不类,令人哭笑不得。有人说,中国的人档次提高了,文化品味的
222.219.247.*
请喜欢此剧的朋友们到《苍穹之昴》吧交流吧,不是“苍穹之昂”,一字之差哦。
222.129.41.*
慈禧为什么让日本人演,难道中国没人了吗,真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把以前那些历史都忘了吗,败。。。类
219.142.185.*
将来再找个日本人演毛丨泽东抗日反美,一统中华,哈哈
125.112.226.*
拍得太好了,没有奢华的服饰,没有招摇的装饰,大家表演都很得体,难得啊,难得,继续加油啊,中国的电视剧。
113.25.81.*
113.140.1.*
演光绪皇帝的演员非常帅,气质一流,演得也很棒!他的表演很有层次,看来这个剧组很会选演员。 田中裕子演的慈禧真是好! 目前演慈禧最好的另一个是《
218.205.237.*
是昴(Mao).不是昂(ang)。
218.205.237.*
刚发现,演慈禧的演员竟然是80年代日本著名影视剧演员田中欲子,她就是影响了一代人的阿信啊!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有点儿老,但是气质越来越好了。没
/s2010/cqzm/观看清晰流畅,不用注册,没病毒。
只能说,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啊!!!
/club/8861736/p/3954345
113.105.10.*
皇后的那个嘴怎么那样画啊 有人说皇帝的表姐,惊为天人
221.196.161.*
221.196.161.*
无意中发现这部电视剧,很喜欢,就看下去了. 希望大家支持它.
220.164.82.*
张檬版的珍妃妆容超正,不错不错。
更多精彩特权,尽在贴吧名人堂。
内&&容:使用签名档&&求助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古诗!除了这些;春:竹外桃花三两枝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秋天:停车作爱枫林晚冬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求助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古诗!除了这些;春:竹外桃花三两枝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秋天:停车作爱枫林晚冬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求助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古诗!除了这些;春:竹外桃花三两枝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秋天:停车作爱枫林晚冬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四季景物类1、绘春①春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②春雨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春游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③春色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④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⑤春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⑥春物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⑦其他带“春”字的诗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2、绘秋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花鸟虫鱼类1、绘花①不带“花”字的诗句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勉《墨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②带“花”字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宋·苏轼《浣溪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唐·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唐·李白《赠孟浩然》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唐·陆畅《惊雪》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白调》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唐·张谓《早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 《山中答问》2、绘鸟①不带“鸟”字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②带“鸟”字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3、绘虫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都绕画檐无个事,自携团扇扑黄蜂.——宋·杨万里《登度雪台下临桃李径》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维《鸟鸣涧》4、绘鱼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三、江河湖海类(含水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唐·韩翃《送僧归日本》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唐·钱起《饯别王十一南游》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杜甫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四、绘月类(带“月”字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宋·岳飞《池州翠微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望月有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唐·王维《酬张少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行人随.——唐·李白《把酒问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溪云初起月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2001年10月诗词名句类聚(续)五、咏雪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雪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六、梅荷竹菊类1、咏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勉《墨梅》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汤·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香.——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红梅不屈服,处处立风雪.——陈毅《红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渭《早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森林旧有高人隐,寻到梅花却系船.——明·马一龙《新丰夜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和靖《梅花》并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递见梅花.——宋·刘克庄《岁晚书事》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宋杨万里《送简寿王主薄之官临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2、咏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荷叶罗群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刘鹗《老残游记》出于你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名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晓.——唐·刘长卿《听琴》竹摇清影罩幽窗,日暮倚修竹.——唐·杜甫《佳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道院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唐·柳宗元《晨清超师读禅经》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宋·苏轼《初到黄州》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宋·欧阳修《玉楼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竹里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荷变弄水一身香,竹里招风满扇凉.——宋·杨万里《青坐池亭》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宋·周邦彦《浣溪沙》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郑板桥《书竹呈包括》4、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唐·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陈毅《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唐·黄巢《咏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唐·元稹《菊花》春兰兮秋菊,常务绝兮终古.——战国·屈原《离骚》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宋·王安石《残菊》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唐·黄庭坚《鹧鸪天》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七、治国修身明志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咏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孟子》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战国·左丘明《左传》合抱之木,步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我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庄周《庄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荀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晋·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您好,欢迎访问国内十大优秀旅游网站-九游网
国庆江苏游记之扬州个园篇--月映竹成千个字
月映竹成千个字----2008年国庆江苏游记之扬州篇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这是出行以来起得最晚的一天。之前由于没有及时订房,等到九月二十二日订房时,扬州市中心的经济型旅店已经无房,只能订到位于运河东侧郊区的锦江之星。地处偏僻,不便向大多驴友那样一早赶到富春或冶春茶社去喝早茶,好在我们游镇江时,已经在老宴春酒楼享受过淮扬风味的早茶了。住在扬州郊区虽然交通不便,但环境清净,价格便宜,便宜下来的价格也够我们这两天打的了。扬州、镇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旅游景点停车极不方便,所以把车停在旅店,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人力三轮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吃完了昨天晚上从菜根香带回来的扬州炒饭,不到九点钟我们走出旅店。今天是十月二日,扬州的天气很好,晴朗少云。按照计划,我们上午游个园,下午游瘦西湖,晚上去乘船观赏大运河的夜景。走到对面的公交站,看了半天站牌,没有一路到个园的车。而且此时公交车上的乘客较多,我们带着孩子就不凑热闹了。叫了辆的士,花了二十分钟,我们就到了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的个园。个园坐北朝南,正门向南开在扬州著名的古街----东关街上,北门对着扬州的护城河。因东关街年代久远且道路狭窄,现代交通工具难以到达,所以乘车而来的旅客大都选择从北门进入。个园建园时间较早,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原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改建而成。黄至筠认为翠竹具有本固、心虚、体直、节贞的特点,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因此以形为意命名为“个园”。与何园不同的是,其延续至今的人文内涵不似何园那样丰富。所以参观个园应以观赏为主。当然个园也有其文化特点,其中各个建筑上的楹联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是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个园占地2.3公顷,与何园的小巧精致相比,个园显得大气得多。个园从南到北可分为三大部分,前为人宅,中为石山,后为竹海,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的面积。此三部分分而独立成篇,独具韵味,各奏华彩;合则大化天成,共演谐律,高潮迭起。如果说游何园的关键在于“韵”、“味”两字,笔者认为游个园其核心则在于“竹”、“石”。进入北门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万二千多平米的万竹园。可以说竹是个园的魂魄,游万竹园一是要观竹,二是要品味其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竹文化。个园的竹用“多”字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一是数量多,有近两万竿。一眼望去万竿修竹汇成竹的海洋,竹影婆娑,游人行走其间,犹如竹海泛舟。阵风吹来,竹林随风摇曳,恰似波起潮涌。二是品种多,园内现有竹60余种,龟甲竹、斑竹、金镶玉竹、玉镶金竹、慈孝竹、铺地竹等等,数不胜数。有些竹品叶形奇特,有些竹品杆色不俗,如果能够记住各品种竹的名称,走在园中将其一一找出来,不亦乐乎!走在竹林小径上,放眼望去,竹影斜横,蓬勃苍翠,高竿临风,修篁弄影,剑条匕叶,竹香清幽。猛一抬头,见竹径尽头门洞之上赫然题着“竹西佳处”四字,不由忆起宋代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在词中“竹西佳处”代指扬州,但在这里却回归了字面的本意。中国文化与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竹子所特有的洒脱的风姿,挺拔的气势,节外无枝的操守,刚柔相济的品德,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完满契合。所以在外形秀丽的基础上,人们更多的赋予竹子品逸德高的涵义,也使竹子成为了名人雅士们理想的人格化身,成为了人们崇敬的对象。人们把松竹梅列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季“四君子”,嵇康、阮籍、刘伶等世称“竹林七贤”。很多历史名人恋竹成痴,流传下许多佳话。《世说新语》中有一段,“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由此可见,字子猷的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王羲之第五子,王献之之弟)爱竹成癖已到不即不离的程度。宋代文豪苏东坡爱竹已到极致,曾写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据说有后人看到苏大学士的这首打油诗后,加了一个诙谐幽默的批语:“要想不俗不瘦,来碗笋子烧肉。”到了清代,扬州出了个嗜竹如命的名人,他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郑板桥种竹、学竹、画竹、吟竹,其很多名作都来源于竹的灵感和启发。可惜的是,在个园园主黄至筠出生前五年,郑老夫子就架鹤西去了,否则看到这片秀丽的竹海,郑老夫子还不知会怎么样呢!穿过竹林,进入一条向南的小巷,小巷西墙上有一个一人多宽的小门洞。入内感觉甚黑,随人流钻出山洞,眼前景色豁然开朗。这就是个园的第二层院落,也是笔者最喜爱的四季叠石区。如果说万竹园是“风过竹影娑娑”,那么这里就是“石叠幻影憧憧”。由于我们是由竹海方向过来,所以我们最先步入的是四季山景中的秋山。但为了准确理会四季叠石区的精妙之处,我们决定还是按照导游的建议先参观前面的宅邸区。从冬山旁边的一个过道出去就是宅邸区的东火巷。个园的宅邸区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路建筑,每一路建筑都有三进的院落。说实在的,个园的宅邸区建筑没有什么特色,又不象何园有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人文内涵,所以不用花太多时间,走马观花就可以了。看完黄家宅邸,从西火巷向北进入,往左一转,可以看到一左一右两个花台。台上翠竹亭亭,竹间参差叠放了灰中带青的石笋,远远看去,就像刚破土的春笋。正中圆形的月亮门上方书写着“个园”两个大字。过了这个门,就算进入四季叠石区了。“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精心选用笋石、太湖石、黄石和雪石,叠成春夏秋冬四季山景,其构思之妙,用料之奇,堪称是匠心独具的顶尖之作。可以说这是笔者见过的最精彩绝伦的假山。进入四季叠石区后首先到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山,进入园门后,左手边是与春景相接的一簇竹林,竹林茂密蓬勃,春意盎然。在鹅卵石小径的两边,一块块太湖石点缀在百年桂花树的傍边。仔细一看,这些石头呈现出动物的造型。这就是“十二生肖闹春图”。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植物和姿态各异的动物,我们很自然地感觉到了春回大地,气象万千的感觉。春山西边有一两层的楼阁,楼下匾额题有“觅句廊”三字。楼阁无甚特点,但廊柱楹联值得观赏,那是清代名人袁枚的诗句: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在这里,的确恰倒好处地点出了个园的涵义。在春山北侧,有一座四面有回廊、玻璃窗的厅房。庭前有一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厅内匾额上三个大字“宜雨轩”。楹联匾额上以“雨”喻“友”,表达了园主人乐友好交的个性。宜雨轩是四季叠石区的中心建筑,园内四季景色从四面的窗户射入厅内,真是“人在厅中坐,景从四面来”。提到宜雨轩,我又想起我以前亲身经历过的一个小故事。十年前,我到杭州出差,当地的一个朋友请我到一间很有名的酒店用餐。推杯换盏之后,我感到有些内急,便问服务员卫生间在那里,服务员说向前再右转即是。走过去一看,没有男女卫生间的文字和标志,却看到两间装潢精致、写有对联的房间。第一间的对联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横批是:观瀑楼。第二间的对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横批是:听雨轩。初感不解,但仔细思之,恍然大悟。心中万千感慨,吴越之地多雅士,一个简单的厕所,也能赋予这么多的文化内涵。从宜雨轩沿着轩廊往西走,经过一片竹林,便来到水池边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见蓝色的天幕下,屹立着一座苍古浓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朱亭。柔形多姿的太湖石有如云朵,飘荡在山间。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波光之中映出叠石的倒影。潭中遍植荷花,虽然已到秋季,荷花已败,但树立在水面的荷叶仿佛还在向人们展示着“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意境。这就是夏山。与其它三座季度山相比,夏山最大的特点是山水相连,水上有曲桥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观感。走在曲桥上,只见两旁奇石有的如王鹤独立,形态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态可掬;有的象石鱼摆尾,神态生动;有的恰荷塘蛙鸣,水面回声。更有一奇石婉若剔净的鱼骨,耸立于水面之上,最能体现太湖石“漏,透,皱,瘦”的造型艺术特色。立于曲桥,抬头仰望,谷口上飞石外挑,恰如喜鹊登梅,笑迎宾客。山顶上石如群猴戏闹,乐不可支。真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进入洞室,刚开始觉得有点阴森,继而习惯了斜上方石隙中落下的丝丝光线,便觉得洞室宽敞。而小池里的水又分出一支流入洞中,加上太湖石色呈青灰,在洞中赏景,则更觉凉爽。穿过洞室,拾级向上转到山顶,有一亭立于假山之巅。亭上匾书“鹤亭”二字,傍边两联为:立如依岸雪,飞如向池泉。恰倒好处地点出了仙鹤的个性。亭前留有一株古柏,枝条虬曲,伸出崖际。亭东的一株紫藤,枝叶交错如盖,藤条相互缠绕,与山石融为一体,增添了夏山的葱郁的气氛。由夏山向东,就直接上抱山楼的二层回廊。抱山楼是园中最大的建筑,位于四季叠石区的北侧。抱山楼的两廊犹如伸出的双臂,将左右的秋山、夏山揽入怀中。这可能就是楼名“抱山”的含义。抱山楼前匾额上书“壶天自春”四个字,寓意园林似壶,狭道而入,入内则豁然开朗。回想我们从竹海进入四季叠石区的感受,不正体现了“壶天自春”的韵味吗?从抱山楼向下看去,水潭东侧用太湖石砌出一个数尺高的平台,台上有一五角飞檐小亭,名为“清漪”。亭柱有联曰:“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箫声波影、春风明月、老树幽亭,将个园声色风情演绎的无与伦比。穿过抱山楼的二层回廊,就到了秋山山顶上的拂云亭,片刻之间穿越时空,夏去秋来。如果夏景是以太湖石清新柔美的曲线来表现出秀雅恬静的意境的话,那么秋景则是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黄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岭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个园中最富画意的假山。秋山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红霞映照,色彩极为醒目。在悬崖石隙中,又有翠柏、丹枫傲立,其苍绿、红艳的枝叶与褐黄色的山石恰成对比,宛如一幅秋山图景。拂云亭位于山巅,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观,园内外诸景尽收眼底。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内部通道复杂婉转。石洞、石台、石磴、石梁与山中小洞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上下盘旋、纵横交错、扑朔迷离、别有洞天的山中立体游览通道。秋山是整个四季叠石区中的重点,以百米比赛为例,春山如同起跑,夏山有似加速,而秋山则是比赛的最高潮----冲刺。秋山不仅高、险,面积也是最大,共有西、中、南三座山峰,几乎占据了整面东墙。庭院最东侧有狭窄的石阶直上秋山南峰,山顶有一阁,面西而立,上有“住秋阁”匾额。匾额两侧有一联曰:“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巧妙地点出了四季景色的变幻。从住秋阁向下俯视,遍山的绿树中一株丹枫挺立与半山之间,这是一株四季长红的丹枫。无论什么季节,大家都能够看到这“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景。从住秋阁下山,向南望去,在花园的南墙下有一座用宣石平叠的花台,台上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宣石产于安徽的宣城,其色洁白如雪,人们又称它为雪石,用于此处,恰当地表现出了“冬”的主题。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设计者在南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24个圆洞,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漏窗图景。每当阵风吹过,这些洞口犹如笛萧上的音孔,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像是冬天西北风呼叫,以声来辅助主题意境。不仅使冬山有“形”、有“色”,还有了“音”。总而言之,个园的四季叠石区概括了“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与“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四季假山、楼台亭阁、古树名花组成了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界。人在园中,无论长幼,皆会流连往返,乐不思家。除了竹石美景,个园中还有大量的楹联,游览之时,人头攒动,不及细细品位,只能随手辑录下来。回来后反复吟读,却也收益颇深。其中一类楹联是以劝学励志为目的。如宅区东路清美堂上“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联中劝人不辍耕读,并提醒后代富裕之后不忘勤俭。楠木厅上“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中路汉学堂有两副楹联,一为:“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不仅告戒后代子孙要读书、修身、养性,而且以竹为喻,与个园的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为:“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中路中进室内:“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用漫研竹露、细嚼梅花来喻示读书要认真。还有西路清颂堂上:“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再一类楹联是借景抒怀,表达自身风骨。如宅区东路清美堂中“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楠木厅上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所撰“饮量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还有丛书楼前:“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这些楹联不仅是书法艺术佳品,也还有深厚的人生哲理。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在园中已经辗转了近三个小时了。费了很多的口舌,终于把小女儿从假山上叫了下来。走出东门,沿着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向北走。沿途商铺、小摊很多,大多是叫卖一些扬州特产、儿童玩具和旅游纪念品。走回北门时,我们发现在北门的右侧,开有一间富春茶社,一问,是那家老字号在这里开的分店。进去一看,价格还不算贵,而且可以零点,这比老店那种只提供套餐的方式要人性化多了。我们点了蒸饺、千层油糕、烧麦、饺面,还要了一份烫干丝,不管是否象老店那么正宗,反正是在富春茶社享受过了,起码在心理上找到了个安慰。笔者有时爱钻牛角尖,玩过一处后总想找到一句话对其进行点评和概括。我一边吃着午饭,一边在想着什么样的词汇和语句最适合个园。无意间,我透过富春茶社的玻璃窗向个园望去,“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这是北门两边的一副对联。突然间,感到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个对联不正是准确、鲜明、形象地概括了个园的整体特色吗?走出富春茶社,到对面马路边的车站。等不多时,坐上游1路公共汽车,向下一个目标----瘦西湖驶去。(待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枫荷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