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水蜜桃价格乡村公交车那些地方有?

股票/基金&
阳山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可在全省推广
阳山美丽乡村元江村。  阳山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引导群众挑重担唱主角,走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图为景色宜人的马岭村一角。丁力崔建军刘国华梁有华  “阳山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可学、可复制,可在全省推广。”4月29日,清远市社科联与南方日报清远记者站在阳山县阳城镇墩背村联合举行“美丽乡村建设的阳山样本”座谈会。省市专家、领导就阳山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探讨,认为阳山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据阳山县委书记伍文超介绍,该县去年就开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目标要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引导群众挑重担唱主角,注重文化融合,提升“美丽乡村”内涵,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们今年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县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引导村民自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伍文超说,争取用8-10年的时间将全县的乡村基本建设成为美丽乡村,使全县农村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使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策划/统筹:梁有华 黄津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梁尚龙特约通讯员/戴金绍  依靠群众力量建设“美丽乡村”  阳山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具有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改变了以往农村工作“党委政府唱独角戏”、“政热民冷”的尴尬局面。阳山县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抓手,以发挥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作用为切入点,注重“依靠群众”,让村民自己作决策,自己说、自己干、自己管,自己凑钱干起来的事也会自觉管理,自己珍惜。使农民“愿意、乐意、满意”,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经验一  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  阳山全县共成立了1287个村(村小组)党支部和2386个村民理事会,选出当地威望高的人担任村支书、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和成员,带动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觉筹工筹劳,自主建设,有效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难题。并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统一村民意见,拆除危旧的泥砖房,并根据各自实际,规划建设乡村小公园,进一步美化环境。如阳城镇高村墩背村村民理事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拆除危旧泥砖房、无偿腾出8亩多土地,建成供村民休憩、体育健身于一体的乡村公园。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我们的宗旨是党委政府不搞大包大揽。”伍文超表示,党委政府只负责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帮助各村做好规划、加强先进镇村经验的宣传推广以及统筹使用各类适用资金等工作。引导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有意愿、有热情,肯想、肯说、肯干,既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也让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去年的工作实践证明,理事会发挥作用和建设美丽乡村是有内在联系的,理事会作用发挥得好,美丽乡村就能顺利推进,反之,美丽乡村建设包括其他各项工作都很难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许多具体工作,如江英镇墩二村拆除168间、阳城镇龙颈村拆除140间、黎埠镇马岭村拆除92间危旧泥砖房,杜步镇丘屋村村民理事从集体资金中拨出30多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等,就是靠村民理事会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建设美丽乡村只是理事会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做好了,村民理事会的威望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而也推动了计生、维稳以及农民增收等农村工作的落实。如阳城镇高村村委会去年就完成了3个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全县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一个村委会,因此也吸引了一些项目,其中墩背村的农家乐项目即将动工建设。  为配合在墩背村、龙颈村落户的板材基地建设,阳城镇高村村委会在今年1月3日至8日的短短几天时间内,就分别在龙颈村、墩背村顺利完成了140亩、120亩的征地任务,全部村民均无反对意见,这是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威望提高以及群众对政府工作支持的生动例子,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经验二  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自己干  美丽乡村的受益者是村民,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应该是村民自己。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建设场地、资金和人力等问题,阳山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自己议、自己筹、自己干、自己管。让村民自己干,解决人力的问题。如阳城镇湟池中心村劳动力每人每年筹劳12个工日,共投工投劳1185工日;黎埠镇马岭村投工投劳1080工日。  让村民自己筹,解决建设资金问题。通过发动村民捐资筹款,尤其是发挥村中外出乡贤、致富能人的作用,筹集建设资金。如小江镇黄牛滩村委会石灰田村乡贤叶志东就个人捐款67万元,用于家乡建设美丽乡村;杜步镇丘屋村捐资100元以上的就有223人,其中丘孟常捐资5万元。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让村民自己腾,解决建设用地的问题。动员村民自觉腾让出闲置土地,建设公共设施。如阳城镇高村的墩背村和龙颈村通过村民理事会召开家长代表会议,确定方案实行“四不补”(即拆旧不补、青苗不补、人工不补、让地不补)措施,发动各家各户自觉腾出土地建设村中公园、体育娱乐等公共设施。江英镇墩二村统一拆除泥砖屋115户共168间3360平方米,并规定每户的宅基地面积。  让村民自己管,解决美丽乡村建成后的管理问题。针对村民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由村民议定卫生保洁制度、乡规民约和组建保洁队伍,做好村庄的环境卫生管理,如墩背村制定了《村规民约》,规定:“庭院内外树木、卫生实行"三包",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杂物堆积”等。  经验三  发动乡贤捐资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大笔资金,从何而来?阳山县委书记伍文超表示,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在“村”,重点在“村民”,村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要依靠村民自觉筹工筹劳、捐资筹款,尤其要发挥村中能工巧匠、外出乡贤、致富能人的作用,有效解决好建设资金问题。  如小江镇黄牛滩村委会石灰田村乡贤叶志东就个人捐款67万元,用于家乡建设美丽乡村。阳城镇高村龙颈村,外出乡贤梁达日表示捐资10万元,用于该村美丽乡村建设。杜步镇丘屋村捐资100元以上的就有223人,其中丘孟常捐资5万元。这样的例子很多。  同时,阳山县适时召开美丽乡村现场会、推进会,推介、表扬一批建成的美丽乡村,对成绩突出的村委会、村支书、理事会会长、捐资多的乡贤予以表彰,让他们有地位、有荣誉、有干劲,并形成镇、村之间的良性竞争氛围。  经验四  统筹整合资金,给力乡村建设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阳山注重资金的科学统筹、合理使用,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一是由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发动村民筹集,发动在家的村民、乡贤、老板和外出打工的村民筹资筹劳。目前很多村从几十万到一百多万都是自筹的。二是有钱的镇和村委会出一点,例如杨梅镇的何皮村委会是比较有钱的,用之于民的,他们都乐意贡献。三是落实有关政策,县政府整合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如绿化大行动工作的专项资金,可用于绿化美丽乡村;如扶贫的专项资金也可以用来帮扶贫困的村民修葺房子,等等。目前,县已筹集建设资金300多万元。四是县帮扶单位、挂点联系的县领导在帮扶经费上给予支持,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五是向省、市帮扶单位争取。如省司法厅领导视察太平镇沙陂村时,非常赞同美丽乡村建设,并且表示村民越有积极性就会提供多一点资金来进行帮扶。六是做好申请“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的工作,用好这笔专项建设资金。阳山县每年还拿出一笔资金,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建设成效较好的乡村进行奖励。  以文化融合丰富美丽乡村内涵  建设美丽乡村环境是基础文明是目的乡村环境“,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村,丽建设相得益彰,打造极具特色的美丽乡标文化是灵魂阳山在建设美丽乡村中民在家门口也能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村。力求打造形象美行为美内涵美生活美高村的、龙颈、墩、背、水墩三个、村、在美丽产业美“五位一体”的美丽乡村乡村建设中各自建。起了标准篮球场春节,举融入道德文化 塑造乡村行为之美  行了“高村美丽乡村杯”融入生态村文化际打造篮乡村形象之球美赛各村,村 将公益文化、道德文化与美丽乡村的规民自发组成球队参加比赛岭背镇犁。头山划建设相融合,着重彰显乡村文化的公益性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塘村也举行了民自一场由村发组织的春节和道德性,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塑造村民的设以垃圾收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美化为娱,乐体育健、身活、动内容包括篮球,和乒乓球行为之美。如太平镇大清村,将道德文化融重点加大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提升比赛,,。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了“礼义廉耻”、“爱乡村形象之美目前阳山全县已建成自然这些活。动,不但让外出打工,回乡过年的国主义”、“民族精神”、“道德规范”等相关主村生活垃圾收集屋处理点2069个13个乡村民们深深体、会到,了美丽乡村建设所带来题,建立健全宣传栏、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镇均已建成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7座的生活环境改变进。步增强了村,一党支部和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栏、农家书屋、文化广  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加强水利设施建村民理事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改,变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在道德建设方面的设倒逼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升了以,往春节期、间只是在家饮酒赌博的、习作用,让道德文化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级让农村水变干净塘归清澈形成常态惯,村民邻里之间的联系更加和谐、。,。响村民的道德观念,规划村民行为,引导农保洁制度解决环境卫生保洁环境绿化,、、融入传统文化美发化等问题展乡村内涵之美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风,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引导村民围绕村庄的闲置土地房屋注重保护人文典、故、地域风情、民间、习池塘树木等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做好绿俗古、老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以新旧,相融入产业文化,注重经营乡村之美  化美化的规划和建设不要盲目攀比和追融古今、对接来,打造乡村特、色让美丽,乡村 鼓励各乡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文求过高标准充分突出乡村风格的明显特建设更,有内涵如七拱镇和平村。委大禾岗化有机结合,打造以“农家乐”为品牌的乡色村的“。学发公祠”是1935年建设,的属中西村休闲产业,促进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结合宫殿式的巨型建融入筑公共文化素“提升乡村生有活之广东,美布达拉的融合与发展。如杨梅镇何皮村,结合山宫”之称该村在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水资源优势,将特色(,)与旅游业等形通过大力实施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工过程中拟依托“学发公祠”,的文化元素,成对接和呼应,大力发展集“食、住、行、乐”程让公共文化更好地惠及农村加强村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格调将建成1000,于一体的“农家乐”,做好了经营村庄、经营图书室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资源多平方、米的、绿化带建设乡村文化,公园添,农户这篇大文章,成为都市人体验乡村生建设营造集休闲娱乐学习健身于一体置体,育健身、器、材、让“学发公祠”,与乡村美活的好去处,吸引各地游客。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阳山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取款不出村 贷款无障碍
来源: 南方日报作者: 曹菲
阳山县从2013年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以来,已建成166个助农取款服务点、33个乡村金融服务站、13个乡镇金融服务中心,推出“流转易”“政银保”等便于农民贷款的金融产品,并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以发展农村信用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努力让全县49万农业人口享受和城市同样便捷的金融服务。
阳山县杜步镇杜步村唐运河家的小商店里,村民冯运通使用POS机转账,提取了300元现金作为家用。不远的杜步镇旱坑村,村民骆培正将28亩地里收获的淮山进行打包。今年8月,他成功通过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旱坑农会贷款6万元,投入到淮山产运销当中,现在获得了每亩超过2000元的收益。
阳山县从2013年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以来,已建成166个助农取款服务点、33个乡村金融服务站、13个乡镇金融服务中心,推出“流转易”“政银保”等便于农民贷款的金融产品,并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以发展农村信用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努力让全县49万农业人口享受和城市同样便捷的金融服务。
目前,广东省以阳山、德庆、蕉岭等13个示范区作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全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全省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新增412亿元,累计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1.8万多个。
农村商店装POS机存取款
目前阳山县共设立了166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多位于小商店内,银行为服务点提供一部POS机,村民和代办员之间通过银行卡转账实现存取款
11月12日傍晚,冯运通在回家途中接到妻子电话,说家里生活费不够了,让他取点钱,他随即来到唐运河开的商店。冯运通先是通过POS机从银行卡转账300元给唐运河,转账成功后,唐运河从抽屉里取出300元现金给冯运通。这一过程仅用了2分钟。
2年前,杜步村村民取钱可没有这么容易,必须去到18公里外的阳山县城,公交车单程需要花费20分钟,有时等车就要个把小时。
记者查看唐运河商店今年7月份至今的POS机转账单发现,目前累计转账101笔,最大金额1000元,最少的只有50元。“我凌晨1时收铺,有时晚上12时还有人来存取款。”但唐运河并没有觉得麻烦,因为村民存取款的时候总会捎带着买点东西,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给商店增加了不少人气。
阳山县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伟介绍,目前阳山县159个行政村共设立了166个助农取款服务点,服务点大多设在村内人流较多的小商店里,商店老板就是业务代办员。“银行为服务点提供一部POS机及每月60元的补贴,村民和代办员之间通过银行卡转账,实现存取款。”
陈志伟介绍,POS机转账额度不超过1000元,3G自助终端则没有限制。
“除了通过转账实现存取款,3G自助终端还提供手机卡充值、水电费代缴等业务。”陈志伟介绍,由于设备成本较高,从今年8月起,银行仅在十几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安装了3G自助终端进行试运营。
据银行统计数据,一年来,服务点办理取款业务18900笔,取款金额600万元。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贷款
阳山县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破例”批准农户通过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借贷,农户申请贷款起7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拿到贷款
早在8年前开始种植淮山时,骆培就多次尝试贷款,但均以失败告终。“农民没有东西抵押,根本贷不到款”。今年8月,他在电视上看到阳山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推出了名为“流转易”的贷款产品,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进行贷款。他计划再试一次。
骆培首先通过杜步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所获得同村3个农户的28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拿到交易所提供的“绿证”——土地流转鉴定书后在县农业局进行备案,领取农业局提供的他项权证。
在阳山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骆培将他项权证进行抵押,信用社授信部工作人员对其承包的土地进行评估后批准了3万元的贷款。这一次不仅成功了,而且前后仅用5天时间。
陈志伟介绍,阳山县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中,“破例”批准农户通过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借贷。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据此出台《阳山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流转易”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农户申请贷款起7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拿到贷款。
作为阳山县新型农会的首个试点,杜步镇旱坑镇农会于今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由县政府首期投入100万元、农会会员入股48万元,设立农会生产发展基金,入股会员可以在农会内部借贷三倍于股金的贷款。为筹集更多资金,骆培在农会入股1万元。申请贷款后3天,他便拿到3万元的贷款。
“农会借贷还款期为一年,3个月还一次利息,第一批利息已经全部收回。”陈志伟说,农会贷款目前还没有出现问题,但能否长期运营还需时间的检验。
发展信用贷款破解贷款难题
阳山正在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力求实现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同时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向农户提供不同等级的金融服务
阳山县金融办还与相关机构协商,设计出农村创业小额贷款、“政银保”合作贷款、城乡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3种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村多样化的贷款需求。
“除城乡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外,目前个人贷款上限是5万元,对于一个想创业的农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陈志伟在开展工作时已经意识到,目前农村借贷信用担保形式还比较呆板。为此,相关机构正在协商通过多种信用担保叠加的方法提高贷款额度,争取两个月内将个人贷款额度提高到15万元。
除了看得见的产品和服务,一个暂时无法看到的改变也正在阳山县159个村落里悄然发生。
陈志伟表示,在农户缺乏抵押物、农村贷款产品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解决农民贷款难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真正实现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广东省普惠金融的八项行动之一”。
早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已提出,要在农村逐步形成“农户+征信+信贷”的业务模式。
据了解,阳山县成立了综合征信中心,现已完成小江、杜步两个试点镇19个行政村10048户农户的信用信息采集,占总户数的70.12%。其他乡镇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也正在进行。
信用信息采集只是第一步。数据库建成后,阳山还将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向农户提供不同等级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授信就可以贷款”。“最终目的是建立起农村信用体系,让村民意识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创建‘有信用就有钱’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
南方网网友“广东第一峰@096”对话陈志伟:
农村宅基地
抵押贷款还需谨慎
12月2日,南方网网友“广东第一峰@096”与南方日报记者一同走访了阳山县杜步镇杜步村助农取款服务点、杜步镇旱坑村农会,并与阳山县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伟进行对话。
网友:能否抵押宅基地进行贷款?
陈志伟:宅基地涉及到村民的居住问题。一旦出了坏账,银行就要将抵押物变现,这就可能出现农民无家可归的情况。因此,虽然政策上允许试点开展宅基地抵押贷款,但是目前阳山县政府部门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慎重的。
网友:对于离开农村、在县城做小生意的年轻人,有没有什么适合的贷款产品?
陈志伟:城乡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就很适合在县城创业的年轻人,该项贷款的最高额度是10万元,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于自主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比较优惠。
本系列报道第六期《离家不离村 离亲不离情》推出之后,记者选取部分网友的问题回访英德市民政局副局长黎东平。
问:上期报道中提到的多是五保老人,那普通农村老人的养老怎么办?
答:英德也是新农保试点,此外农村老人还享有高龄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过要享受相应的养老服务,普通农村老人还需缴纳一定费用。
问:裁撤掉的镇一级敬老院资产方面准备怎么处置?
答:裁撤的敬老院资产统一回收政府后将按正规程序处置,获取的资金也将用于养老项目或其他公益项目的建设。
编辑: 龚春辉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上传海岛图片 万元大奖等你拿阳山美丽乡村建设,有许多故事可说No.252726|连阳资讯中心_水石连州
连阳资讯中心
阳山美丽乡村建设,有许多故事可说
10:03:27 来源: [][] 阅:1425 次 
让邻村羡慕的元江村  尽管是寒冬季节,走进阳山县杜步镇元江村,却看到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小溪环村,野鸭戏水,巷道洁净,翠竹耸立,村民屋外的空地晒着金灿灿的苞米;老人孩子们在村休闲广场玩耍;几个小媳妇在溪边洗衣聊天,清爽的笑声不时传到耳中;由村民集资刚修建的举人桥迎着朝阳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小村的变迁。  “因为环境美,每逢周末,有许多城里人开车来玩。上个星期,连扮演《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村长都来了。”元江村村民理事会副会长、共产党员、复员军人陈某满脸自豪地说,隔邻沙坑村的村民非常羡慕他们村环境好,孩子们经常跑过来玩,闹着家长们也要把沙坑村建成美丽乡村。这不,县美丽办刚刚收到报告,沙坑村请求派人帮忙规划,加入美丽乡村建设行列。  很难想象,元江村这个绿水环绕的小村,几年前,连进村都很难。村道破烂,单车要扛着才能进村。由于发挥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作用,4年来,元江村村民们通过自发集资、乡贤捐助以及“一事一议”政策补贴,共投资了200多万元,拆危房,建新房,对村庄进行改造。他们建成了1.2公里的环村村道和入村巷道,安装了村中视频治安监控和广播系统(阳山县第一个安装视频治安监控的小村),建造两座小桥,同时,对该村的文化遗产———举人碑进行了修复。村民在享受美好环境的同时,自驾游、农家乐也给村民带来不少收益。  每逢年底,村里还根据村民贡献大小评出优秀村民,进行表彰。村民理事会代表挨家挨户向老人家派发利是,尽奉孝心。  令村民不再上访的墩背村  梁秀莲的故事在阳山已经家喻户晓了。  梁秀莲,阳山阳城镇墩背村村民,出嫁外地多年,今年10月,听说村里用了她家的一块60平米地搞建设,二话没说,就直接跑到市里上访。后来,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邀请她回娘家看看,看到村里铺好的宽敞道路,建成的休闲公园后,梁秀莲当即表示不再上访,还埋怨家里人没说清楚情况。她说自己很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并现场捐款2000元给村民理事会,支持家乡建设。  虽然阳山县明确拆旧不补、青苗不补、人工不补、让地不补“四个不补”原则,村民们自建家园的热情依然高涨。墩背村通过村民理事会不仅发动各家各户自觉腾出8亩多土地,建成了供村民休憩、体育健身于一体的乡村公园。而且,村民理事会还组织家长代表分别到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快、成效显著的杜步镇元江村、丘屋村进行参观学习,亲身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给村庄带来的变化。  如今,墩背村正在大力植树,修建停车场,房前屋后种着各种蔬菜,为村民“农家乐”项目提供保障。    自建家园热情高涨的龙颈村  10月1日晚上,不到7点,阳城镇龙颈村就热闹起来。返乡参会的青年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村居改造的事。当晚,村里召开村民理事会,共同商议美丽乡村建设。全村70多户人家有50多户现场签字、按手指模,要求改建。  外出打工的青年尤其积极,看到珠三角农村的美好环境,纷纷捐款,强烈要求改造家乡。有个在外发展叫梁达日的本村人,还主动捐助10万元用于家乡建设。  两个月不到,龙颈村村门口一排臭气熏天的牛栏、猪圈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宽敞的篮球场;无人居住的危旧泥砖房清拆了,村民们自发每家今年出5个工,每人集60元,在村边山脚平整了一块600多平方米土地,集中规划建设禽畜集中圈养区。现在,已经建成了30多间人畜分居房,预计春节前,就可以派上用场。  还有“好事”的村民从山上运来一块大石头,立在村门口,准备请人刻上小村的名字,周围建一个小花园,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和城里人一样,有自己的“小区”标志了。  据调查,到11月止,阳山县全县41条“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通过多方筹集累计到位资金共979.24万元,其中市示范村到位资金395.61万元,县示范村到位资金583.63万元;村民积极投工投劳11666工日(市示范村3300工日),拆除危旧泥砖房596间(市示范村223间),面积18856.6平方米(市示范村5544平方米)。其它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阳山取得了初步成效。
阳山政府网 )(
阳山政府网 )(
阳山政府网 )(
阳山政府网 )(
清远日报 )(
阳山政府网 )(
阳山政府网 )(
阳山政府网 )(
阳山政府网 )(
阳山政府网 )
相关资讯推荐
本周热门点击
主办:广东水石连州网 程序设计:TGF
关于水石 - 水石连阳新闻中心简介 -
- 广东水石连州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山水蜜桃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