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顿青林寺西安高尔夫球场收费打球怎么收费

宜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
【】 【 】
视力保护色:
  “十一五”时期,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对宜都在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率先突破”,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根据《中共宜都市委关于制定宜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现制定《宜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预计2005年生产总值60亿元,占“十五”计划的163.37%,年递增13.5%。全市区域性财政收入5.76亿元,年递增2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年递增14.5%。存款余额23.64亿元,年均增长18.4%。
  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农业总产值13.3亿元,年均增长9.1%。建成了16.5万亩柑桔、5万亩茶叶、6万亩蔬菜、5万亩水面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柑桔、茶叶、畜牧、水产等四大优势产业。
  三是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凸显,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规模工业产值53.8亿元,比2000年增长278.9%,年均增长30.5%。实现增加值16.1亿元,比2000年增长288.9%,年均增长31.2%。形成了医药化工、建材、电子、食品四大支柱产业,机械、纺织两大传统产业稳步发展,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9家,比2000年增加30家,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四是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质量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占“十五”计划的125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33.6%,已超过第二产业。以天龙湾为龙头的旅游开发进展顺利,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现代物流业建设速度加快。商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色商业街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物业管理、信息咨询为主导的社区服务业相互促进,提升了商贸业水平。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五”时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51亿元,其中市属投资62.84亿元,年均增长25.1%。2000年以来,全市共引进项目134个,累计完成投资49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26个。深圳东阳光、华新水泥、湖北宜化、浙江丰岛、海南欣龙、马来西亚中甫、鄂中化工、加拿大斯帕尔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相继落户宜都,形成了支撑地方经济的骨干企业群,增强了市域经济发展后劲。
  六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十五”期间,完成了名都花园、杨守敬大道、人民广场及城区道路黑化等市政工程建设,中心城区面积达到10.6k㎡,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达到32%和36.9%,人均公共绿地11.3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清江二桥、雅来省道改建、宜都货运站等重点工程全面完工,新修通村水泥路530公里,全市通车里程增加到2300公里。水利、饮水、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解决了3.19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全面实施了农网、城网等电力改造工程,优化了供电网络,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七是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十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4575万美元,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升。“宜都蜜柑”、“天然富锌茶”、“波尔羊”、“清江鱼”等地方精品名牌已经走出国门,累计出口柑桔12.6万吨,茶叶4250吨,瘦肉猪 51万头,清江鱼2960吨。化成箔、红霉素、紫外线吸收剂、PTC、卫生洁具、万向轮、抽油泵、液压起臂机等一批工业产品走向世界。2005年全市自营出口企业发展到20家,全市外贸出口额达到2212万美元。
  八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需求平稳增长。200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平纯收入分别达到8485元和3491元,占计划的106.06%和112.61%,年均增长5.6%和7.5%。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方米。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亿元,占计划的112.5%,年均增长11.9%。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4600个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九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全省率先从多个层面实行“两推一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加快,被确定为全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试点县(市)。全面落实《公务员条例》,加快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为重点的人民武装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档案等社会事业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连续两届全省城建“楚天杯”等荣誉称号。
  十是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企业改革取得成效。国有集体企业民营化改造加快,基本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稳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完成了乡镇、村组合并工作。积极推行了土地、山林流转机制和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多元投入和市场运作机制。财政分税制、综合财政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取得良好成效,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过乡镇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全市财政供养系数由2000年的2.18%下降到1.59%。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年取消审批事项近54%。
  全市经济在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优、对外开放整体水平不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等问题。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五年,我市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加快发展的宏观环境更优。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还将在资金投放、重大项目布局上对中西部地区加以倾斜。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鼓励、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我市加快发展的宏观环境趋好。二是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工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项改革到位,基础设施完整配套,城市功能逐步完备,软硬环境不断改善,为加快发展积累了一定的人才、资金、技术。三是加快发展的后续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位次不断前移,宜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为我们扩大招商引资和培育新的优势产业提供了契机。同时先期登陆宜都的大企业纷纷追加投资,本地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创业热情高涨,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蓄积了重要力量。四是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引导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全市的改革与发展,调动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市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干,形成了谋发展、抓发展的浓厚氛围。所有这些,都表明宜都已经步入了最佳发展机遇期。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在面对能源资源紧张、资金瓶颈制约、市场竞争加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对宜都的产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形成较大的挑战;二是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对宜都的软硬投资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在区域的竞争与合作中,宜都的优势和独特作用还不明显;四是我市的经济综合实力仍然不强,经济总量核心指标在全省仍处于中等水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明显。五是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日益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宜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一主三化”方向,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面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把宜都建设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文明城市。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 以接轨“大宜昌”和辐射鄂西南为战略视角,积极融入区域性市场分工和产业优化布局,力争在“宜昌沿江经济走廊”中率先突破。按照“基础设施共建、支柱产业共树、资源优势共享、生态环境共保”的发展思路,处理好市内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为支撑、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沿江城市带为依托、以小城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外向度高、社会诚信度高的经济发展格局。
  ——发挥优势。充分发挥交通区位、矿产资源、特色产业、生态资源等优势,以城镇化、产业群、物流网、生态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生态经济、沿江经济、旅游经济和物流经济,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积极推进跨行政区域标志性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环境的一体化规划与建设,重构宜都发展优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在宜昌乃至全省县(市)中的综合竞争优势和整体实力。
  ——重点突破。按照“精一(第一产业)、壮二(第二产业)、活三(第三产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支撑平台,加快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和扩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培育以医药化工、建材、电子、能源、食品、机械、纺织为重点的高成长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着力打造产品名牌、产业名牌、地方形象名牌,不断开拓市场。
  ——扩大开放。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全面融入。主动借助外力,强力招商引资,实现优势互补,谋求互利双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外向度,实现宜都的持续快速发展。
  ——富民优先。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注重解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协调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积极完善人口增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劳动就业等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文明和谐。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正确处理好人、产业、城镇、生态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按照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要求,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和循环经济型产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各项自然资源,实现人口规模、生活素质与生产力布局相协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推进依法治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三)奋斗目标
  1、战略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全省、宜昌市平均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继续走在全省县(市)前列;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各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充满生机和活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建设湖北工业强市、国家园林城市、现代化中等城市。
  ——建设湖北工业强市。宜都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充裕,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具备发展新型工业的良好基础。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展壮大以中小企业为基础、核心企业为支撑、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带动作用强、管理先进的“4+3”优势产业群,实现工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知名的化工基地,全省最大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业,改造提升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充分利用中省企业人才技术优势,促进地方工业企业发展。
  ——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和审美需求出发,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条件,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挖掘城市人文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在滨水特色上,突出滨水、亲水、惜水、善水特色,构筑两江水岸景观;在文化特色上,运用陆逊、杨守敬等历史人物及地方文化遗产,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城市建设向人文化纵深方向发展;在生态特征上,以建设适宜居住的家园和幽雅的景观风貌为目标,通过城市雕塑、市树市花、城市标识等,营造一个花园式、生态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环境。把宜都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景观丰富、人文相亲、设施完备、特色鲜明的最适宜创业发展和人类居住的园林城市。同时,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为纽带,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宜都自古以来以其独特的区位、交通等优势,成为鄂西南地区的主要门户和我国中南地区主要水陆交通枢纽之一,是连接川东鄂西和江汉平原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地。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地理、交通、历史渊源优势,立足中心城区,拓宽城市规模,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联动,整合各种经济社会资源,全面打造宜都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加快建设开放型、辐射型、生态型、园林化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2、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是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年递增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年递增5.1%;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2亿元,年递增16%;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年递增16.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年递增14.4%,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3654美元;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累计达到177亿元,年递增20%,其中市属投资总规模达到169亿元,年递增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亿元,年递增17.3%;自营出口额达到5169万美元,年递增18.5 %;区域性财政收入达到14.3亿元,年递增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43亿元,年递增17%。
  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0:32。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医药化工、建材、电子、食品四大优势产业和能源、纺织、机械等三大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0%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三是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4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59元,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96元,年均增长7%。
  四是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确保农村适龄儿童、少年100%享受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万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0人以上;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
  五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0年,全市新增林地19.5万亩,达到13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2%;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市中心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集中处理率达到50%以上。
  六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市民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显著增强,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逐步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努力达到同行业、同产业国内先进水平。
  三、重点发展领域及主要任务
  (一)坚持工业强市,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壮大特色产业群和延长产业链为主攻方向,狠抓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宜都工业园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四大优势产业和三大传统产业,培植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1家(宜都东阳光公司)、过20亿元企业2家(宜化楚星、大江化工)、过10亿元企业4家(宜昌欣龙化工、宜昌鄂中化工、宜昌斯帕尔化工、华新宜昌水泥)、过5亿元企业5家(新星陶瓷、清河纺织、丰岛食品、宜昌欣龙熔纺、湖北天峡鲟业),形成规模企业100家。到2010年,工业销售收入过258亿元,年递增20.9%。
  1、医药化工业。以精细化工、成品医药为重点,合理发展高浓度化肥,重点支持宜化楚星、大江、宜昌鄂中化工、宜昌欣龙、东阳光医药等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作用。到2010年,形成年产100万吨酸、25万吨合成氨、300万吨复合肥、10万吨精细化工产品、3300吨医药制品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85亿元。
  2、建材工业。大力发展高标号水泥、中高档卫生洁具和墙地砖,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重点支持宜昌华新水泥、惠宜陶瓷、新星公司等建材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技改力度,扩大产品规模。到2010年形成水泥500万吨、500万件高档卫生洁具、1500 万平方米中高档墙地砖、1亿块标砖的年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3、电子工业。依托东阳光化成箔、新京都电子公司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化成箔、PTC电子元件为主的电子材料,鼓励和培植电子元配件、网络器材、教学设备等产品的开发。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
  4、能源工业。重点发展东阳光公司自备热电项目,支持化工企业余热利用发电项目,提高水电、煤炭企业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到2010年,年发电量达到31.5亿千瓦时,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5、食品工业。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宜昌丰岛、宜昌绿源、宜红茶业、陆逊酒业、湖北天峡鲟业为依托,重点发展以软饮料、优质白酒、罐头为主体的食品工业,形成5万吨罐头、5000吨优质白酒、4000吨精制茶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6、机械工业。以船舶制造、输送机械、机械配件为重点,以长江机械、清江船业、江南船务、安能投资及陆城、姚家店机械企业群为基础,形成年造船10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机械加工企业发展到40家。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7、纺织工业。以清河股份、南清纺织、宜昌欣龙熔纺为主体,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开发适用型纺织产品,提高服装制造水平。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8、加快宜都工业园建设。一是把宜都工业园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着力点。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则,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亮点、城镇建设的新区,使各个创业小区成为民营经济极具活力的发展平台。发挥工业园区在政策、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与功能,引导企业整合集聚。二是创新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强化“园区经营”的创新理念,积极推行公司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探索和形成“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出让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投资格局。三是优化服务,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宜都工业园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园区“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生产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发挥规模效应,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效的新型工业园。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打造特色精益农业和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到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0亿,基本实现“21111”的目标,即农民人平出栏2头商品猪、1只羊,人平拥有1亩高效经济林,人均上市100斤“清江鱼”,户平转移1个剩余劳动力。
  1、稳定粮油生产
  稳定扩大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到2010年,粮食总播面积稳定在33万亩,总产量13.2万吨,增产9900吨,实现农民人平增收60元;油料生产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达到1.57万吨以上,总产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
  2、壮大优势产业
  ——柑桔。到2010年,形成20万亩宽皮桔类和2万亩干果生产能力,水果产量达到25万吨,抓好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产业产值达到4.57亿元,农民人平增收114元,建成鄂西最大的水果集散中心。
  ——茶叶。到2010年,总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4500吨,产业产值6750万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农民人平增收34元。
  ——畜牧。到2010年,出栏生猪75万头、山羊25万只、肉牛1.5万头,出笼家禽400万只,禽蛋产量达到5000吨,畜牧业实现产值6亿元,农民人平增收545元,建成全省波尔山羊繁育中心。
  ——水产。到2010年,放养水面达到4.8万亩,水产品总量1.7万吨,优质“清江鱼”达到90%以上,无公害水产品比例达到100%,渔业总值达到4.8 亿元,农民人平增收260元。
  同时,加快蔬菜产业、桑蚕业发展。到2010年,蔬菜面积达到8万亩,实现收入2.16亿元,农民人平增收150元。桑园面积达到2万亩,鲜茧产量达2000吨,产值达到3000万元,农民人平增收14元。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引进、扶持、培育力度,建成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到 2010年,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宜昌市级20家),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到2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到2010年,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市场、经纪人组织和农庄业主达到1000个。三是争创精品名牌。培育宜都蜜桔、糖水桔子罐头、天然富锌茶、宜红工夫茶、松云白尖有机茶、天峡鲟、清江鱼、波尔羊、正大猪、土老憨菜等一批精品名牌,力争有6-8个成为全省知名品牌。农业综合商品率和农产品外向度分别达到85%、30%。
  4、发展劳务经济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培育,逐渐建立起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有序流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十一五”期间累计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7万人,每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达到7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7亿元。
  5、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指导农业,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完善生态农业体系。一是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继续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对水、土、气的监测,着力控制土地污染。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加强良种繁育、品种改良、动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工作,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围绕“四大”优势产业,加强产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设,规划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出口基地。三是高标准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四是加快生态家园建设,“一池三改”达到2.8万户,沼气池普及率达到80 %以上,改厨、改厕、改圈户达到90%,“三沼”综合利用达到5万户。
  6、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田整治,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面积37.5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35万亩,各项建设用地中耕地占用不大于5365亩,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农用地9900亩、耕地6300亩,全市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基本建成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环境。
  ——水利设施建设。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防洪排涝、供水保障、水土保持、安全供水、水资源优化利用管理五大体系建设。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农村供水和安全饮水工程和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满足清江北粮经主产区、清江南农工混合经济区、清江南粮经主产区、山区粮特经济区农业发展需求。到2010年,抗洪能力达到十年一遇,解决农村4.7万人安全饮水,安全水饮用率达到85%。
  ——农业机械化建设。巩固扩大省级农机化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果,构建“全程机械化组合型”作业服务新模式,到2010年,在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5%。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以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确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投资机制和管理机制,改变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量结构状况,加快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水平。
  1、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把宜都融入鄂西南经济发展的大市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挥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组合效能,加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整合物流设施,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鼓励企业构筑内部现代物流系统,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业方向转变。积极引进发展支撑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产业、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建设以枝城煤炭配送和集装箱运输为主体、以陆城工业原料产品和信息市场为特色、以红花套汽车机械零配件市场和农产品交易为主导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到2010年,全市物资吞吐量达到1500万吨,建成宜昌区域辐射鄂西渝东、连接汉沪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窗口区。
  2、加快发展旅游业。围绕“生态旅游”主题,依托三峡旅游世界级品牌和清江旅游国家级品牌,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建成宜昌旅游后花园。以陆城综合旅游开发为核心,以高坝洲库区和渔洋河流域为“两翼”,以天龙湾休闲度假、奥陶纪地质公园、梁山宗教文化、探母沟探险、宋山生态观光、杨守敬名人文化和地方民俗风情等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把宜都建设为与长江三峡观光旅游产品互补,集山水景观、地质科普、特色文化于一体的三峡区域高端生态休闲度假胜地,成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强旅游六要素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景区增A、宾馆创星、旅行社升档,开发旅游商品,进一步完善提高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宜都城市形象、人文自然景观的推介和宣传力度,提升宜都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天龙湾水城、宋山森林公园、清江明珠景区、高尔夫球场、青林寺谜语民俗度假村、守敬书院、锦绣清江生态园度假村、天龙湾游船、奥陶纪地质公园。到2010年,接待游客超过8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
  3、整合提升商贸流通业。加强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建设,重点建设城区和中心城镇的商贸流通项目,逐步建立以连锁超市、综合超市、连锁方便店为主体的商业网点体系,推进商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陆城城西新区商贸区、枝城商贸中心区建设和陆城西正街商业街的改建。建成名都商业大厦,成为以新业态为主的集购物、餐饮、宾馆、娱乐、休闲、银行、保险、证券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商务中心;改造以雅斯、东方、北山为主体的中型商业网点,整合小型商业网点资源,形成一批具有积聚效应的综合和专业市场。培植提升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建材交易市场和陆城物产批发市场。
  4、推进发展房地产业。以建设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和城镇特困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全面推行物业管理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基本完成陆城旧城区3.5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十一五”时期建设住宅总面积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不低于20%。到201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7平方米。
  5、积极发展金融业。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开放高效、服务优质、运行协调”为目标,形成金融机构布局合理、金融服务品种齐全、金融服务品质优良、监测监管有力、运行有序的金融体系,构建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支持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到2010年,银行存款余额达到82亿元,年递增20 %,贷款余额达到62亿元,年递增23%。加快发展保险业,不断开拓商业保险业务,大力发展商业性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扩大再保险业务,构建中资保险(含社会保险)、合资保险、保险中介为主体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
  6、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业。加快建立面向社区居民、社会特殊群体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体系。鼓励下岗职工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支持发展各种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机构、文体娱乐机构以及老年人再教育机构,逐步将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社区组织。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围绕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城区求精、集镇求强、乡村求美”工作重点,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新农村建设,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1、着力抓好陆城中心城区建设。按照“总体布局合理,现代气息浓郁,个性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城市形象美观”要求,实行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7.5万人。一是做好区域体系规划。积极主动做好与宜昌城区发展规划的对接工作,通过规划的修订完善和组织实施,优化城市的空间和产业布局,不断强化城市的综合功能,增强与宜昌城区的紧密度和区域的辐射带动力。二是拓展城市骨架。推进实施陆城、枝城“双城联动”,以宜华一级路、滨江路建设为重点,发展陆城、枝城城区的道路网络;以宜都工业园为载体,推动城市新区的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轮驱动”。到2010年,新增城市道路2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2平方米。三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完善给水、排水系统,重点扩建陆城水厂,建设陆城至枝城自来水管网,加强老城区管网改造,到2010年达到日供水20万吨能力,实现“两城”区域联网供水。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兴建市全民健身中心,修缮杨守敬故居,抓好吴家湾垃圾填埋场、陆城污水处理场等项目建设。逐步改善交通方式结构,提高城市交通营运能力,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10台以上,公交出行比例达到15%以上。四是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新建清江公园、龙山森林公园,扩建文峰公园,综合整治沿江、河、渠环境为重点,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构建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切实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继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以工补农、城乡互动”的原则,坚持 “以工业化富裕农村、以产业化发展农村、以城镇化繁荣农村”的总体思路,以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改善、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逐步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以“合理布局,重点突破,凸现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实施《宜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城镇空间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二是抓好重点村镇建设。切实抓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镇千村”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建设好片区重点镇,提高城镇的集聚力。把握枝城镇被确定为全省第二轮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支持枝城镇完善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探索符合枝城镇特点的新型城镇管理机制,将区位、交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明显提升在湖北省小城镇中的位置。抓好红花套镇、高坝洲镇、五眼泉乡等集镇以及洋溪、茶园寺、全福河等重点中心村的建设,不断强化中心镇、中心村的辐射力,逐步形成以市带镇,以镇促村,梯度推进,整体协调的发展格局。启动实施中心村的建设,抓好农民新村建设示范,建成一批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环境舒适优美的农民新村。科学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布局,形成一批集中居民点,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到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三是不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大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城镇交通、水电、通信、文化、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
  (五)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时期,规划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3个,投资规模 38.45亿元。其中,能源项目15个(除热电项目),投资规模3.35亿元;交通项目15个,投资规模19.65亿元。
  1、能源。一是坚持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建设东阳光煤铝电联营热电项目。二是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壮大电网骨架。建成以220KV电网为核心、110KV电网为骨干、35KV电网配套的坚强受端网络,完成江南500万KVA降压变电站建设项目,重点建设110KV变电站增容改造、110KV线路改造、35KV变电所站增容改造、35KV线路改造工程,新架光纤线路170 Km,逐步实现配网、用电负荷监控自动化。重点建设宜都工业园配套电网。三是紧紧抓住“西气东输”机遇,完成沿江区域管网工程及配气计量站建设,城区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年供气量达到3000万标方。建设沿江区域天然气站,实施汽车特别是出租车、公交车、短途客运车辆用油天然气替代工程,替代率达到80%,加快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原料)的产业群。四是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和太阳能利用工程,加快新能源开发和农村能源的商品化进程,不断提高新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2、交通。公路交通,重点建设宜华一级路宜都至洋溪段,改建陆(陆城)渔(渔洋关)一级路,完成70公里省道路面改善。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宜华一级路宜都段为主轴、陆城城区快速绕城、沿江公路一线穿珠、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公路网,实现高速公路主通道一级化、国省干线登记公路网络化、乡级公路和通村公路全部硬化,中高档客运车辆比例提高到70%,村客运通车覆盖率达到100%。水运以长江、清江为依托,新建东阳光专用码头、枝城集装箱码头、红花套综合码头,改造枝城沙沱综合码头,扩建孙家河码头。到2010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0TEU,船舶运力规模达到5万吨,基本形成以长江、清江为主通道,港站配套,干支相连的水运网。
  3、通信。到2010年,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3万门,用户突破10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万户左右,普及率28%。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做好“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建设,扩大互联网个人用户,新发展用户端口13000个。
  (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以建设外向型经济强市为目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提高外资利用质量,扩大外资利用总量,以外向型经济大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严格奖惩。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思路,在继续深化以商引商、专班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亲情乡情招商、节会招商等招商方式的同时,进行深层次“文化招商”,大胆尝试ABS、BOT、TOT及非传统融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发挥工商联、企业协会等各种组织的作用,广泛联系项目,引进资金。重视“信息分析员”、“经济研究员”队伍建设。鼓励宜都籍在外工作人员、台胞华侨回乡投资创业,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积极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加强与大企业、大财团的联系与协作,力争在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国际型企业上实现突破。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促进外资投向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旅游及现代物流业,利用外资发展壮大医药化工、建材、电子、食品等优势产业和能源、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力争“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额度达到100亿元,过亿元的投资项目达到20个,引进和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
  2、扩大对外贸易。围绕“培育大企业,做强大产业,建设大基地,拓展大市场”目标,着力培植重点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创汇群体,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机械配件、精细化工、纺织、电子元器件、卫生洁具等工业品和蜜桔、茶叶、“清江鱼”等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实现5000万美元(含加工贸易出口),其中外贸出口额不少于2500万美元。
  (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1、科技事业。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以科技产业化为方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中介机构为桥梁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省级研发中心;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村信息化基地、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村科技示范户;建立完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实施技术创新引导项目计划。启动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到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55亿元、增加值50亿,R&B(研究和发展费用)占GDP比例达到1.5%。
  2、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为宗旨,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争创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一是巩固“普九”成果,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普九”。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到2010年,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二是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70%。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10年,初中升普高、中职比例达到1:1。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市中小学生合格率、优秀率有明显提高,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五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2010年,全市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75%,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65%,高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85%。六是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到2010年,小学覆盖人口平均达到9800人,初中覆盖人口平均达到2.85万人。七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对中小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进行改造和教学仪器及图书更新。筹建教育网络中心,建立四网合一(卫星接受网、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的学校达到20所以上,使所有学校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八是重视继续教育,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氛围,以全面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镇村、学习型家庭,利用行政学校、函授、电大等各种继续教育的平台和载体,构筑学习型社会体系。
  3、卫生体育事业。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助和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卫生资源,加强市直医疗机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中心建设,扶持中西医结合专业,重视妇女儿童保健,提升乡镇处卫生院医疗救助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农村卫生室;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全市标准病床数达到1200张,每千人口医生数2人,儿童免疫率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使群众体育工作总体水平在宜昌县(市)中名列前茅。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兴建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乡镇灯光球场,修建体校综合教学楼。
  4、人口与计划生育。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格局。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更加人性化。构建村为主、民自治、户落实的群众工作机制和以群众自治为基础、自主为途径、自觉为目的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式。使我市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7%左右,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保障妇女爱就业、就业参政、受教育、卫生保健、法律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权利。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市妇女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宜昌市平均水平。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使困境儿童受到特殊保护。
  5、劳动力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扩大再就业的主攻方向,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每年新增就业不少于7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不少于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保持在7万人以上。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免费职业介绍、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免费再就业培训,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员得到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80%以上企业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有职业资格证书。
  6、社会保障。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工作,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形成制度规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确保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按规定足额领到失业保险金和低保金。不断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失业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和运管机制。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结构,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解决人均居住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城镇家庭住房问题。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子女就学困难等问题。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7、区域扶贫。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为重点,实行整村推进扶贫。稳妥实行易地扶贫,逐步建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救助制度。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快脱贫致富进程,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到2010年,彻底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控制在1%以下,60 %的乡镇基本达到小康乡镇标准,70%的村基本达到小康村目标,78%以上的户达到小康户标准。贫困人口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8、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活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建设,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繁荣新闻、宣传、文化事业,不断加强新闻、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在完善广播电视宽带网工程和巩固“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建设二级光纤网。到2010年,实现沿江乡镇村村通光纤,广播电视信号“户户通”,沿江乡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山区乡镇达到95%。大力实施文化经济、文化精品、文化民营、文化人才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物先进县(市)。坚持“以繁荣出精品,以精品带繁荣”,推动文学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开发、保护、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宜都文化。进一步加强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中心户”建设。到2010年,文化产业(全口径)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6%。
  (八)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合理开发保护资源。认真贯彻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土地、矿产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原则和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要求,加强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与开发、占有与复垦相结合,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执行占用耕地的补偿制度。积极推进企业和建设项目相对集中开发。全面推进矿产资源集约开发,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和矿业权流转机制。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推行严格的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准入门槛和开发利用效率。坚决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和其他矿山。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依法查处违法乱批乱占耕地、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行为。到2010年,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深化小型水利基础设施改革,加强节水工作,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推进水价机制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用水保证率,农业灌溉用水实现零增长。
  2、确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积极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积极做好长江流域、清江流域、渔洋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前期工作,建设陆城、枝城污水处理工程;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到2010年,在中心城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利用“川气东输”工程,形成沿江地带天然气管网,鼓励发展天然气出租车和其他客运车辆,大力开发天然气产业。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化工和其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治理垃圾污染。加快建设陆城垃圾转运站、枝城垃圾处理场、红花套、五眼泉垃圾处理站,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提倡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关闭小水泥厂和红砖厂,坚决取缔国家产业目录中淘汰类企业,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建立小循环。以企业为单元,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努力实现企业废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在规模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到2010年,全市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达14家,2家企业通过国家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3家成为环境友好企业。
  发展中循环。农业要以生态建设工程为重点,推动发展绿色产业,开辟绿色市场,大力推广沼气工程、以电代燃料工程等农村新型能源利用工程。工业要按照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和企业集聚,形成煤-电-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工业余热-余热发电、煤碴-水泥、磷石膏-新型建筑材料等由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产业链。到2010年,工业用水万元GDP耗水量控制在120mз以下,规模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5%, 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0%。
  构建大循环。以市域循环经济为重点,努力发展农工商一体化循环经济、火电建材循环经济、垃圾资源化循环经济、区域性生态经济。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
  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现有开发密度,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城乡互动的原则,以城镇和交通干线为平台和纽带,按照区域和资源优势,实行梯度开发,有针对性地发展城区、沿江、山区三类经济区,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一)突出陆城中心城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按照国家园林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定位,以调整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拓展城市骨架、加快老城区改造为重点,进行全面优化整合,加快与宜昌中心城区的呼应和对接。强化经营城市理念,突出生态特色、滨江特色和旅游文化特色,配套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巩固提高现有工业基础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培育完善各类市场,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建成全市政治、经济、商贸、金融、交通、信息、科技、教育中心,进而成为泛宜昌经济圈江南核心城市,带动宜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 突出壮大区域特色经济,积极构筑沿江城镇经济带
  围绕宜昌“沿江经济走廊”建设,充分发挥我市“两江”资源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形成沿江城镇经济特色。依托清江高坝洲库区和渔洋河流域,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休闲度假旅游,建设湖北省“清江鱼”名优养殖示范基地,建成宜昌区域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依托红花套至枝城百里经济走廊,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加快建设医药化工、电子、建材、食品等优势产业和能源、机械、纺织传统产业,建成区域特色工业经济群。依托枝城、红花套、孙家河等地水陆交通优势,加快现有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提档升级,支持发展一批仓储服务、物流配送企业,推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建成宜昌区域一流的物流信息港。
  (三)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构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带
  以精益农业、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区,着力培育优势农产品。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在平原地区,建立以水稻、玉米、油料为主的优质粮油产业带;沿长江、清江、渔洋河流域,建立以柑桔为主的宽皮桔类产业带;在山区建立以富锌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带;在高坝洲库区建立以清江鱼养殖为主的水产产业带。基本形成比较优势突出、品种结构合理、市场效益显著的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格局,推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优势产区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五、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推进电子政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强化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加强政府行为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推进政府公共事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民主法制监督和行政监督,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不断完善企业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产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规范依法、规则科学、促进创新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及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努力化解村级债务,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到城镇就业落户。
  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并调整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市乡财政体制,逐步实现乡财市管;改革收支管理,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促进预算法制化、规范化;防范财政风险,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二)强化项目支撑。
  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优先保证重大项目建设。认真策划、论证、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健全前期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加大项目争取工作力度。精心搞好项目的推介和宣传,聚集社会资本;完善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抓好以工程质量为核心的在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26个,总投资达到267亿元。
  (三)推进科技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运作、灵敏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引进、消化、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产品、产业科技含量,全面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促进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开发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借力攻关,全面提升企业的科技素质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步伐,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使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延伸至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科技、信息在农村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使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生力军。鼓励支持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培植人才资源。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扩大人才队伍总量为基础,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主线,以人才工作机制和政策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注重培养使用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性人才资源支撑体系。着力培育以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勇于创新为特征的党政人才队伍,以优秀企业家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壮大以技师为重点的专门技能人才队伍,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
  创新人才选用机制。创新人才评价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管理制度,不断探索企业经营人才和各类管理人才的选用机制。
  健全激励机制,全面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打破部门、身份、地域和所有制界限,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科技创业资金,鼓励各类人才到宜都创业,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五)营造良好环境。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把环境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硬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
  营造优惠开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规范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切实做到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执法机关公正执法、企业依法经营、社会事务依法管理,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继续整顿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主动地为市场主体服务,帮助企业排扰解难。坚决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健全公平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公正的价格监督机制,积极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市民素质,打造“信用宜都”。
  加强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规范土地市场,突破项目用地、用电瓶颈,在杜绝浪费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优先保证重大项目对土地、水、电等资源要素的需求,结合城镇规划修编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增加工业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盘活现有国有集体土地存量。四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提升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以及各种经济成分提供公开、公正、简便、快捷的各项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六)促进和谐发展。
  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认真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代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支持人民政协依法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政策,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工作,扎实做好人民武装工作,认真做好双拥、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认真执行村(居)民自治法律和制度,规范政务、厂务、村务公开,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全体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力。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要尊重群众,彻底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平等对待人民群众。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好文化普及工作,鼓励和引导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发展下乡、进企业和社区。加大文化体育投入,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繁荣文化体育市场。
  依法治市,维护社会稳定。抓好“五五”普法,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思想防范工程建设。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对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健全和完善维稳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设,认真落实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加大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力度,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和产品的监管。加强保密工作,建设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综合防范体系。
  (七)加强组织领导。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问题的总体部署。政府是规划的实施主体,人大作为规划实施的监督主体,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年度规划和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要对《纲要》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把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农业、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能源、生态环境、信息化、城镇化和环保等等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要动员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纲要》的实施,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力量,使企业、社会和民众的行动与全市发展战略相一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全面加强对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的研究,适时进行回溯分析,提高对竞争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要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跟踪分析《纲要》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保证《纲要》顺利实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尔夫球场收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