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清华大学和北京同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我愿改变以身许国》和《科学家的故事》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爱&国&与&奉&献:
&最近清华大学和北京同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大型电视专题片《我愿以身许国》暨《科学家的故事》。我参加了首映式。前者讲的是“两弹一星”二十三位科学家的故事,后者讲的是中国其他将近一百位科学家的故事,二者实相联系,合成一体。我看了后大为兴奋,大为震动,大为欣悦,大为感激,简直想手舞足蹈了。我们要感谢以顾秉林副校长为首的清华大学的校领导,感谢同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徐林旗总经理。没有他们的努力,这两部电视片是完成不了的。我欢呼这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的诞生。我相信,将来当这部电视片在全国放映的时候,会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参加到我们欢呼的行列里来的。&
  这两部片子的意义何在呢?&
  我归纳为两点:爱国与奉献。以爱国主义的情操来推动奉献精神;以奉献的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主义的情操。二者紧密相连,否则爱国主义只是一句空话,而奉献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历数千年而未衰,原因是中国历代都有外敌窥伺,屠我人民,占吾土地,从而激起了我们民族的爱国义愤,奋起抵抗,前赴后继,保存了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了我们人民的生命安全,一直到了今天。&
  到了今天,我们国家虽然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中;但是早已换了人间,我们在众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世界普遍的经济不景气的气氛中,我们却一枝独秀。我们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日益崇高。没有我国的参加,世界上任何重大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大声疾呼地提倡爱国主义吗?&
  我的意见是:有必要,而且比以前更迫切。我们目前的处境是,从一个弱国逐渐变为一个强国。我们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这种转变会引起周边一些国家的不安。虽然我们国家的历届领导人都昭告天下:我们绝不会侵略别的国家,但是我们也绝不会听任别的国家侵略我们。这样的话,他们是听不进去的。特别是那一个狂舞大棒,以世界警察自居,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大国,更是视我为眼中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国歌》中的一句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还有其现实的意义。&
  因此,我们眼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更应加强。我们还要把爱国与奉献紧密结合起来。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行动,如果我们今天仍然没有“两弹一星”,我们的日子怎样过呀!那一个大国能像现在这样比较克制吗?说不定踏上我国土地的不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打着膏药旗的侵略者,还会有打着另外一种旗帜的侵略者。&
  想到这里,我们不能不缅怀二十三位“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以及他们的助手们的丰功伟绩。他们长期从家中“失踪”,隐姓埋名,躲到沙漠深处,战严寒,斗酷暑,忍受风沙的袭击,奋发图强,终于制造出来了“两弹一星”,成了中国人民的新的万里长城。他们把爱国与奉献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是不是过分夸大了“两弹一星”的作用呢?绝不是。以那个大国为首的力图阻碍我们前进的国家,都是唯武器论者。他们怕的只是你手中的真家伙。希望我们全国人民认真学习“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也把爱国与奉献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将成为世界大国是历史的必然,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二〇〇二年五月二日
已投稿到:走进清华大学校史馆
《校史馆百科》
走进校史馆
  春风庭幄,闻道教化之音。
  化雨长亭,问道文明之旅。
  学府之博,仰之弥高;
  师者之渊,钻之弥坚。
  在这里,聆听如左过往,触摸岁月肌理。
  在这里,走进泛黄书页,寻觅历史印记。
  ——题记
  一  历史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往之事的一种系统记录与真实诠释,这种人文的记忆不惟是今人认识过去最为有效的媒介,更是人们认知当下与未来趋势的重要凭证。数千年来,华夏文明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纵然天下分分合合,中国历史却从不曾断,着史之道亦从未停歇。正因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始终还有人在书写,民族的文明因之永恒绵延。历史的意义与价值,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是,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亦是如此。
  国人着史传统悠久,而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之路同样也已走过了数千年。近代以来,在传统教育面临转型、革新的时代,中国诞生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第一代现代大学先后迎来了自己的百年诞辰,至本世纪初,中国最早诞生的大学更已跨越三个世纪。此时,对于现代大学历史的集中梳理与文化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校史研究工作被给予了高度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上世纪末开始,以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北京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为代表的一批专门为校史展陈和收藏而设计建设的大学历史展馆相继应运而生。本期开始,《中国校庆报》也将正式开通《校史馆》专题栏目,带您一同走进校史馆,领略这个陈现大学历史风采、凝聚高校文脉精华的重要展馆,去追寻那一座座人文家园中的集体回忆。
  二  目前,全国 “985工程” 计划确定的34 所具有示范性的重点高校中,26
所建有独立校史馆馆舍,另有几所正在筹建校史馆,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史馆建设正在迎来一个高峰。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是全国建成最早的校史馆。1996
年上海交通大学选取校园内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1918
年兴建的图书馆新中院作为交大校史博物馆,为我国利用历史建筑的校史馆建设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北京大学校史馆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校史馆,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于1998
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时奠基,2001年9月竣工,2002 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不过,尽管中国高校校史馆的发展已有一二十年,但截至目前,关于校史馆的规范定义,却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公论”。从性质上看,校史馆一方面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一方面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功能,但从本质上看,它仍属于博物馆的一种,具体来说,属于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特殊种类,其宗旨是展现高校发展特定历史时期,或若干年代中特定学科院系的历史发展,展现内容则是这一时期高校的文化和历史全貌,包括校园建设、校园文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大学校史馆与大学博物馆一道,共同构成了高等学府的重要校园景观,因此国内部分大学校史馆也称为校史博物馆,如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但同时,高校校史馆又有别于一般的历史博物馆,因为它的主要功能不仅在于收藏、研究、陈列与展览,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校史馆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校史馆是高校传统、文化、荣誉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教育荣誉充分展示的场所。再次,校史馆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大学校史馆为大学校史研究提供了物质空间。大学校史馆展陈内容是表现大学特定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全貌,包括学者、学生和学制等。高校校史馆以档案馆藏为基础,把档案馆中的实物档案、照片档案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单独分离开来,由校史馆集中统一管理和展示这些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档案。高校档案是随着高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高校的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它包含了高校的党政、教学、外事、财会、设备、基建、出版等信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并且随着实践活动的延续,档案信息也不断产生、积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表现出特有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高校档案中获得的信息不仅可以纵向了解高校的发展,而且可以综合分析、归纳、评价高校的办学水平。
  大学校史馆作为营造大学人文和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历史研究机构和大学教育展览机构结合的一种特殊类型,而其性质与功能均取决于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和教育理念。从职能上来看,它是一种人类“记忆”功能的延伸,而其目标是收藏公共的记忆,以及起到“提醒”之目的。大学校史馆除了具备以上基本功能外,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要求上也更加灵活。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校史馆是进行校史和学科发展史教育的场所。其以自身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储备,提供师生们学术研究所需的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的广为利用;承担一定的研究、会议和保存功能,为院校基础校史研究工作提供空间。同时,其体现了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广大校友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启迪作用,可通过唤起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们对大学的起源、成立及目标的认知,加强其对目前校务发展的了解。此外,大学校史馆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能提供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场所,有助于培养目光远大而志向宏伟的新一代。
  另一方面,大学校史馆还拥有一些与其职能相关的附属功能,如进行鉴定、收集、组织、编目、保存大学的历史、财务、行政方面的文件记录、并提供利用;提供足够的设备以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进行校史资料的资讯服务,协助校务的推动;对大学历史档案资源提供有效的管理;积极发挥向外界宣传大学的媒介功能;争取广大校友和社会力量支持办学融资等附属功能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有必要建设校史馆。一方面来说,只有具有一定历史长度的高校才具备建设的必要性,而历史较短的学校可以教学公共空间为场地的校史展陈。另一方面来说,校史的展陈并不一定拘泥于固定馆舍的形式,一些历史悠久的欧美大学由于组织构架和管理制度的原因,也不存在独立的校史馆,而是依附于图书馆、档案馆及各个科系进行研究和展陈。
  三  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大学校史馆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多样。虽然机械的分类容易破坏展陈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但是,基于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分类的方式有利于管理、说明和识别,还是有必要将校史馆分类描述。大学校史馆不同与普通博物馆之处在于,普通博物馆常常依照藏品和展览所属的学科性质来分类,或依据设立者、管理者的性质分类,或依据经营的方式和财政来源分类,或依据职能和规模分类等等,不一而足。校史馆在所有权上属于大学所有,所以不能依照传统且比较粗线条的上述几种方式进行分类。唯有依据校史馆较为具体的展陈主题、主要藏品、研究内容、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等进行分类阐述,方能概括校史馆的不同特色。
  综合类校史馆
  综合类校史馆的主要内容为综合展现大学的历史,包括建校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校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研究成果、著名校友等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类校史馆包括北京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同济大学校史馆、四川大学校史馆等。
  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
  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是基于建国之前的战争或建国之后的院系调整等原因出现的纪念现代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的专题校史馆。这种校史馆有一定特殊性。首先,它的主题和内容局限于一定历史时期,多为展现战争和物资匮乏时期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精神,以激励年轻人自强不息。其次,高等院校是人才和知识高度密集的地方,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事件与国家甚至世界的历史密切相关,一些重要的学者生前在高校留下的手稿和遗迹也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再次,与展陈内容相关的院校现在多已消失,或被拆解,或被合并为新校,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再存在的历史,其校史纪念馆多依托于其“后身”的院校,这也使得大学校史馆出现了专题化的可能性。综上,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在校史研究和教育功能上都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的交大西迁历史纪念馆、云南师范大学的西南联大纪念馆、武汉大学的乐山纪念堂、中山大学的孙中山纪念馆、东南大学的吴健雄纪念馆等。
  四  盛世修史,我国一向具有重视历史的传统,高校校史研究和馆舍建设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经济实力的增长而逐步开展。校史馆由于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我国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校校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成熟,校史馆所担负的教育、储藏、联络、研究等功能必将在现代校园得到进一步突显。作为营造高校人文氛围的重要文化建筑,校史馆建筑也承载着高校独特的精神,向广大学子与游客叙述校园的往事,凝聚着人们对校园的感情。随着人们对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提高,历史建筑改造的校史馆由于其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已成为校史馆设计中一个崭新的亮点。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现阶段文物建筑从立法到保护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重保存、轻利用的思想限制了历史建筑通过改造再次投入社会文化生活的可能性,这个问题在历史建筑改造的校史馆建筑中也有所反映,导致一些利用历史建筑的校史馆在使用中不得不“削足适履”,以适应有限的空间。当代西方世界对于历史建筑的利用较为激进,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历史建筑改造作品,也有效地激发了城市的活力,这种利用历史建筑的态度和手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校史馆设计更需要与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如何做到与观众的互动,如何以人为本为师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如何做到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为校史馆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目前,全国各高校投入于校史研究及场馆建设的资源不断增多,各校史馆之间的经验交流也愈加频繁,相信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校史馆设计和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展馆巡览》
清华大学校史馆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1923年前后,由汪鸾翔先生作词、张慧珍女士谱曲的清华大学校歌正式面世。气质卓然的古朴文字、韵致悠然的现代乐曲,道尽了清华诞生十余年间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教育理想,也预示着其在日后百年大时代中的非凡建树。一百年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理念,融进了这座现代高等学府的血液与骨髓;“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更是将清华的命运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生死相连在了一起。清华百年,几乎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现当代历史在文化教育界中的缩影。如同任何一部伟大历史的传承方式一样,只要清华的历史还有人在书写,她的精神与文化便将永恒绵延。而这,便是这道新的清华校园风景线——清华大学校史馆所以问世的缘起。
  二  日,时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清华电子系1985级校友赵伟国先生捐资修建的清华大学新校史馆正式举行奠基仪式。新校史馆位于校内东西主干道与南北主干道交叉点的东北角、第三教室楼南侧,“新清华学堂·校史馆·音乐厅”建筑群的居中位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先生主持设计。作为清华大学迎接百年校庆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建筑群于日全面启动现场施工,2010年7月中旬主体结构封顶,用地面积26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5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4层,整体呈红色圆拱形,风格古朴大气。其中,清华大学校史馆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建筑高度18米,地上3层。至此,这座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承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展馆,开始成为清华园中的一道崭新坐标,静静融入了清华人的生活。
  校史馆正门,由清华大学校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题名的“清华大学校史馆”七个字苍劲有力地镌刻在上方匾额。走过共享大厅,可见“……1949……2011”的清华大学历代年份数字被铺陈在了一道铜铸的卷轴——“时间毯”上,这道时间之路的前方直承校史馆前言厅。前言厅里,一座“前言”碑岿然挺立。“风雨激鲲鹏,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肇基于内忧外患、国势衰微之际,从此与民族共命运、同时代齐奋进、为国家谋复兴,虽道途维艰、辛苦备尝,而矢志笃行、刚毅坚卓。登高始见万物,积跬方至千里。百年以来,清华大学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之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形成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之特色,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之理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务实求真,立德树人,创新学术,贡献社会,造就万千志士俊彦,涌现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砥砺求索、奋发进取,勇任中国高校之先导,争为世界学府之前驱。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巍峨吾校,世纪荣光。”这篇碑文将清华校史、传统、精神、理念、希冀等融为一体,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碑的上方,向上伸展的“时间毯”时间数字仍未停止,、2111……正可以说是对清华大学“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未来的一种期许。
  “时间毯”的尽头,便是校史馆中著名的“院士林”,又称“大师竹林”。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已成为对于大学、对于大师最为精微的论断之一,至今仍掷地有声。自诞生以来,正是这片净土孕育出的代代大师人物,才奠定了清华今日的地位与盛名,赋予了清华高贵的灵魂与生命。“大师竹林”展区居于一层展厅中央,整体设计一片“竹简”连成的浩瀚竹林形式。33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4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1位人文名家、227位学部委员,均是在科学领域、工程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派大师。展区将各位大师的资料简介置于竹简形制的展板之上,其中,院士按照当选时间、学部、年龄依次排序,人文名家按学科、年龄依次排序。同时,展区还在各个区域预留了相当的展陈空间,以备随时扩充后来者中的大师人物。展板背后,便是苍翠欲滴的竹林造型背景。当各种声光特效开启之后,访客在这一展区便真如漫步竹海之中,仿佛一同追随着大师们步入学术的殿堂,一时间展馆之内意境清幽、思绪飘渺……这一设计作为校史馆为清华历代大师作出的鲜活注解,可谓别具匠心,本身便是大师手笔。另,2008年7月,校史馆捐建者赵伟国先生同时向母校捐赠了2388枚由境外拍卖而得的战国竹简。这批竹简同时又被称为“清华简”,对于中国古史研究价值非凡,“大师竹林”中所用竹简的形制便是由此仿制。
  走过“大师竹林”,是被称作“镇馆之宝”的由两幅铜雕组成的清华英烈墙。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闻一多先生、清华最早的英烈韦杰三、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施滉……51位从清华走出的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而献身牺牲的英雄先烈构成的这面威武庄严的清华英烈墙,与院士林一道相依而列、相映生辉。
  时间毯、前言碑、院士林、英烈墙一路直行,不惟居于校史馆一层展区的中心部位,同时也建立起了清华大学的精神内核,堪称校史馆中的一张“人文名片”。
三  作为清华大学校史馆中的主体部分,由一二两层共同组成的“百年清华”展览大厅,则以图文、影像、实物展陈相结合的方式,更为详尽地还原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也让访客近距离地感受着这座著名学府的过往与现在。
  就历史沿革而言,清华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自2005年开始,为开展迎接清华百年并新建校史馆的工作,清华大学校史馆的工作人员各处查阅档案、史料,收集实物、照片,历时五年时间,终于汇成这部“百年清华”展览。本展览以清华校史为根基,并对其各个发展时代进行了清晰、准确的划分,总体展陈内容呈“编年体”格局,即以时间为中心,按时代发展的主要顺序来设置校史资料,这一形式也是当前高校校史馆中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全厅分为八个篇章展开,依次为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和清华园解放()、建国初期的清华大学(1949—-1952)、多科性工业大学()、在提高中发展,提出创建一流目标()、科学发展,跻身一流()时期。其中,一层展区主要包括1911年至1952年的历史阶段,二层展区主要包括1952年至2011年的历史阶段。展区之间又通过主展区与副展区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侧的主展区采取史实演绎的方式,一侧的副展区则通过实物、档案等资料进行佐证,全厅展出资料不仅包括近千幅图片,近两百件实物展品也均属之前未曾展出的藏品。
  如“国立清华大学”展区,展出了1936年清华物理系师生在科技馆前的一张合影。在这张包括钱三强、钱伟长等人的照片中,共有四人成为“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还陆续走出了13位院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展区,展出了日赵忠尧教授和王竹溪教授致信梅贻琦校长的一封信,信件建议杨振宁赴美入读普林斯顿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同时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入读西南联大的学生履历片和学生注册片,杨振宁的学号是“联580”,李政道的学籍号是“342011”。“多科性工业大学”展区,展出了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向校史馆捐赠的《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辩论》等梁思成手稿,还有其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章;同时,收集了一份清华大学于1965年写给北京市委、教育部有关政治辅导员的报告,其中提及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校期间学习工作表现优异。“科学发展,跻身一流”展区,展出了画家毕建勋以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为创作对象,于2001岁末创作完成的巨幅国画人物长卷《以身许国图》(壁画仿制)。
  此外,清政府外务部朱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劄文;国立清华大学第一次教授会记录;华罗庚、徐贤修在美国著名数学家、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指导下完成的发表在MIT的《数学和物理》杂志上的论文;钱学森、赵九章、张光斗等留美公费生的志愿书等诸多珍贵档案资料也在校史馆中面向公众展览。
  除了文字、图片等展览,“百年清华”展区还运用了大量的数字多媒体手段,多点触摸屏、展现“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数字光影沙盘在校史馆中得以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展馆的观赏效果。尤其是以“荷塘月色”、“密云水库”为主题的环幕投影,集屏幕投影、播放设备、立体音响、声音解说为一体,不仅生动还原了当时的文学画面与历史风貌,也给访客带来了一种非凡的视觉体验。如“荷塘月色”投影,现代科技在数字屏幕中将荷塘月色原景复原,人们仿佛也重新走进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共同领略到那抹迷人的月色。
  由八个篇章共同组成的“百年清华”展览为清华大学校史馆中最为核心的展览之一,其总体展陈以时代发展顺序为依据,在参观组织流线上采取了一种单线式结构。单线式即参观流线设计为一个单线式的流程,确保访客在参观过程中避免重复浏览,也有利于集体参观的人群便捷的完成参观过程及合理疏散,同时这种流线与校史馆按时间顺序组织展示的方式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这是校史馆设计中最典型的一种形式,也为清华大学校史馆沿用,如“百年清华”展览总体呈现出一种U字型结构,访客可以沿着这一U字型结构顺序进行参观,并可在一层结束时,沿着通往二层的入口以同样的方式完成整体浏览,避免流线发生交错,整体组织设计可谓简洁清晰。
  四  与“百年清华”主题展览相辅相成的,为二层专题展览大厅。作为主题展览之外的重要展陈部分,专题展览以其专业性、灵活性弥补了“百年清华”主题展览的部分空缺,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清华校史的内容空间。如2014年4月,清华大学103周年之际,校史馆便相继组织了三场专题展览。其中,由清华大学校史馆制作的“学贯中西人文楷模——纪念吴宓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专题展览”,分吴宓先生生平、会通中西文明
造就博雅之士、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君子之风千古颂四个部分,完整展现了现代著名学者吴宓的学术人生。由清华大学档案馆制作的“名师墨痕——清华大学人物档案专题展”,精选了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人物档案中37位名师的笔记、讲稿、书信等,展示了清华百年历程中一代代清华名师优秀的教育理念和突出的治学特色,以及对清华大学和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由清华大学工会主办、清华大学工会插花协会承办的“四月芬芳——2014年清华大学校庆插花艺术展”,更是吸引广大校友和各界人士驻足欣赏。仅4月26日—27日两天时间,三场专题展览便接待访客1800余人。而综合校史馆各个展区,年接待量均达两至三万人次,2011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年,年接待量更是高达四至五万人次,可见其巨大影响力。
  在专题展览之外,清华大学校史馆还同步开通了“走进清华——清华大学数字博物馆”()作为网络校史馆。“数字博物馆”于清华百年校庆时期推出,分为“清华足迹”、“清华人物”、“校园风貌”、“学在清华”、“成果展示”、“清华轶事”六个栏目,以文字、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展现清华历史、展示清华成果、彰显清华风貌、弘扬清华精神。区别于传统的展厅式展览,“清华大学数字博物馆”是以数字化形式打造的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其强调艺术、科技和人文的融合,通过分步实施,最终将实现“现有实体博物馆”、“基于互联网络的博物馆”、“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平台博物馆”的“三馆融合”,使清华数字博物馆成为智能化、跨平台与具有良好体验的信息展示的媒体互动平台。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将对人才成长和学校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注意研究和总结办学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探索和发现办学的基本规律,并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加以遵循和创新,是世界上众多历史悠久的一流大学的共性特点,而这正是大学校史馆的事业方向与重要使命之一。透过清华大学校史馆历史档案资料与声、光、电的现代化综合演示,随处可见清华大学“勇任中国高校之先导,争为世界学府之前驱”的胆识与器宇,及在现代中国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光辉足迹与卓越功勋。而这一重要展馆,也正是清华大学加强百年历史研究,不断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清华大学校史馆也不仅在于它是一座新世纪的新建筑,更标志着清华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仍将勇于创新、善于求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责任,明确新的百年发展的新战略、新思路,进而不断迈上新的辉煌征程!
《校史摭忆》
(一)国家领袖  在中国政坛,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像清华大学这样影响高层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已经走出九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中包括胡锦涛、习近平这两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的“政治家摇篮”。
  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清华大学先后完成了本科和博士阶段的学习。1975年至1979年,习近平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分配到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担任秘书。1982年,习近平去往河北正定县工作,此后在福建多地任职。1998年至2002年,在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期间,习近平又重回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2002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写《福建博士风采》丛书时,习近平在第一卷中发表了题为《自述》的文章,讲述了自己进入清华大学的曲折过程。文中写道:“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渴望有机会能上学深造。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一个分给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了清华大学。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地区不敢做主,清华大学来招生的人也不敢做主,请示清华大学。这又是一个机遇。、9三个月,正是刮所谓的‘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迟群、谢静宜当时顾不上清华大学的具体工作,刘冰同志主持工作(此三人都是当时清华的负责人)。当时我父亲刚刚解除监护,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于是,我踏进了清华园。上山下乡中对学习的渴望,使我与清华大学结下了读书缘。从政近20年后,我在职读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结合实践,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市场化建设与中国加入WTO等进行系列研究,著书并发表文章。”
  日,习近平听取了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校党委书记胡和平的工作报告,并对清华大学百年华诞表示祝贺:“100年来,清华共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造就了许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清华校训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相应于此,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4年(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即以此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并把此二卦辞作了如下的诠解:“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顺风而后帆,登岸无日矣。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所以为厚也,此所以为君子也。”接着,梁启超先生又引申勉励清华学生说:“清华学子,荟中西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之鸿儒,集四方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此次演讲以后,清华即以此八字为校训,后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可以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兴衰演变,仍能稳固凝聚,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同这种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清华大学在教育史、科学史、学术史上所创造的杰出业绩,清华师生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献身精神,都是这种精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光辉体现。
(三)四大导师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改制以设立国学研究院为发端。1924年秋,时任清华校长曹云祥开始筹备改制,设大学各学系及国学研究院。清华为国学研究院所请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均是会通古今中西的一时之选,这就是后来名动天下、流传久远的“四大导师”。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其一生著述宏富,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卓越建树,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编为《饮冰室合集》。“南书房行走”--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其从事文史哲学研究数十载,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教授的教授”--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清华百年历史四大哲人之一。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博识精,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一生治学倡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字宣仲,又字宜重。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首倡以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对音位学理论、中国音韵学、汉语方言以及汉语语法都有精湛究,以著名语言学家身份蜚声于世。
  清华国学研究院由于拥有这些近现代最杰出的学者,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国学研究院倡导以科学方法来整理国家固有的文化,国学和科学同被重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独成风气的“清华学派”谱系由此生发,其成功的治学风格和人文气质仍在改制为国立大学后的清华得到了承继。此后,第二代、第三代清华人集“清华学派”之成,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形成过程中陆续出现一批独开风气的杰出学者。
(四)以身许国  1959年,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了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企图把我国原子能事业扼杀在摇篮里,党中央因此决定自力更生建设核工作。日,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淦昌精神抖擞地来到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大楼,副部长刘杰向他转达了党中央的决定,请他参加领导研制原子弹的工作。王淦昌没有犹豫,当即回答:“我愿以身许国!”这句脱口而出的话是从他心里迸发出来的。从此,他隐姓埋名“失踪”了17年。
  1963年春天,王淦昌告别自己的家和亲人,开创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刚刚开始建设的基地条件极为艰苦,3200米的海拔让很多人高原反应不断,但他坚持深入车间、实验室和试验场地,了解情况和指导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对每个技术、数据和实验的准备工作,他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保证了一次次实验获得成功。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人们称他为“核弹先驱”,王淦昌却说:“这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改革开放后,王淦昌继续领导、推进中国核科学的发展。在他的倡导下,我国相继建设了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制定了我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1998年6月,王淦昌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首批“资深院士”称号。日,王淦昌在北京逝世,他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授予功勋奖章。
  巨幅国画人物长卷《以身许国图》,由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毕建勋先生于2000年创作,2001年岁末完成,该图长13.2米,高2.65米,于2001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九十周年校庆画展”上首次展出。长卷以这23位为国建立卓越功勋的专家为创作对象,作品中平列的人物形象,庄严如纪念碑似地在万里长城与祖国山河的背景画面中展开。蜿蜒巍峨的山川坚实而凝重,洗炼而又厚重的笔墨,在整幅画的构图中传达出了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使主体人物超越了画面的瞬间,他们曾经是共和国的丰碑,并以不朽的功勋超越了个人生命的短暂。《以身许国图》生动刻画了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默默奉献的清华人的风貌,并再现了科学家们“以身许国壮河山”的豪情壮志。
(五)两岸清华  清华大学的校史见证了两岸百年来的分分合合。它于1911年在北京成立,1931年至1948年期间,由梅贻琦担任校长。两岸分隔后,梅贻琦于1955年开始在台湾新竹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次年,以原子所为基础,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肇始。“由于梅校长的贡献,使得两岸清华有着天然的连结,他在两岸清华当了24年的校长,也是我们永远的校长。”新竹清华大学的叶铭泉副校长曾说,不止梅校长,新竹清华的前五任校长都是北京清华毕业,无形中把北京清华的优良学风都带到了新竹,“从头到尾我们都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学校”。两岸清华系出同源,均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还拥有共同的校徽、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精神以及校风文化也都息息相通。甚至连新竹清华大学的建筑物,都有着复制北京清华大学的痕迹。新竹清华的行政楼后,也有座写着“清华园”的二校门,前面是大草坪、大礼堂,这个布局跟北京清华一模一样,体现了两岸清华的一脉相承。当北京清华的交换生来到新竹清华的时候,会觉得备感亲切的是,他们的宿舍同样也是清斋、华斋等以“斋”字命名的楼群,而招待所都叫甲所、乙所,教师宿舍则与北京清华一样以“院”命名,称为东院、西院。
  “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两岸清华大学的交流互动早在1990年就已经正式展开。当年8月,新竹清华大学教授代表团一行22人来到北京,参加了两岸清华大学首次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1995年12月,时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的沈君山先生到访北京,与时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教授共同签署了《海峡两岸清华大学交流合作备忘录》,标志两岸清华大学正式确定校际合作关系。2011年两岸“清华人”更并肩喜迎建校百年,两校交流活动盛况空前,这一页也载入了两岸共有的那一部“清华校史”当中。
  新竹清华大学是在北京清华大学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就像中华民族中的某个家系移居到另一地区,属于清华大学在台湾的一个分支,二者同属中华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这一现实,得到了世界大家庭的共同认可。作为两岸交往和未来的象征,它们始终都在坚守着同一个信念和志向,那就是为中华民族培育出杰出的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六十年间,这对同根同族同志向的兄弟奋力实践着他们共同的校徽寓意和同一曲校歌的呼唤,而同一个校训更昭示出两岸清华在共同追寻着的同样的灵魂。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大学同方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