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会一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放队心得体会。

您的位置:
靖煤集团总医院赴红会一矿学习交流班组核算精细管理经验
8月23日上午,靖煤集团总医院领导、党群部、医务部、护理部等职能部室负责人一行10余人,来到红会一矿,学习班组核算及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通过借鉴一矿的的成熟做法,进一步促进总医院班组核算工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 在红会一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会议室里,学习组一行人聆听了红会一矿副矿长令耀伟对一矿班组核算的发展历程、管理机构和采取的措施、考核办法等方面情况的详细介绍。学习组就一些具体核算办法如何在医院各临床科室推广等问题和一矿管理人员伟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组还详细翻阅了一矿二采区运输队、采煤队、综放队班组的各类管理台账和考核记录,不时地咨询工作人员各种问题、认真做着笔记。
&&& 学习组还深入到一矿选煤楼,和一线矿工姐妹们亲切攀谈,通过参观,大家亲身感受了一线职工的艰苦的工作环境,同时被一线职工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所感动。
靖煤医院领导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兄弟单位在班组核算和精细化管理方面成功的做法和矿工姐妹们工作中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一并带回总医院,转化成为推动医院更好更快发展的制度保证和精神动力。
版权所有(C)&甘肃省卫生厅&&&&copyright by www. 2008
联系我们:
兰州市白银路220号 邮编:730030技术支持()一矿采煤工区综四队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活动
12:42:02 &&来源:阳泉日报
本报讯近日,阳煤一矿采煤工区综四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为企业排忧难”主题活动。近期,煤炭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导致煤炭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在建党94周年来临之际,为了提高职工队伍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力量,众志成城为企业走出困境做出贡献,一矿综四队党支部开展“我是党员,企业面临困难,我要做些什么?”活动,了解了职工的心声,力所能及地解决职工的困难,凝聚了人心,深得民意。他们在党员中开展“四评价,四看齐”活动,组织党员评价自己的人生定位,评价自己的价值导向,评价自己的能力大小,评价自己的贡献大小,向劳模宋青红看齐,向队长工长看齐,向优秀党员看齐,向先进骨干看齐,改变浮躁、懒散和平庸的思想,把党员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他们通过开展“五问,五答”活动,把存在不稳定思想情绪的职工按照“12&60”工作法,分门别类地及时摸排出来,把安全不放心人员由党员进行一对一的包保,并组织党员进行现身说教,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事故,讲述给工友听。通过说教,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使职工深刻感受到了违章行为的危害后果,并通过家访活动,解决职工家庭内部的矛盾,积极地为职工排忧解难。(张伟)
& ( 12:41:27)
& ( 12:37:38)
& ( 12:36:23)
& ( 12:36:14)
& ( 12:36:05)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 >>
>> 正文内容
全国劳动模范、红会四矿综放队队长周奋明:千米井下的“铁汉子”
作者:张小娟来源:白银日报发布时间:日点击数:
周奋明,男,汉族,1964年5月出生,甘肃通渭人,1986年10月参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红会第四煤矿综放队队长。
&&& 外表朴实、不善言谈的周奋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摸爬滚打在生产一线,工作中始终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叫苦,更没有一句怨言。多年来,他以其 过人的胆识、开拓创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独具魅力的人格,带领红会四矿综放队全体员工,涉过了一道道急流和险滩,年年完成原煤生产任务,安全工作一 直保持着良好平稳的态势。而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荣获靖煤集团公司安全标兵、劳动模范、&四优&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白银市劳动模范,全国煤炭工业劳动 模范。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时刻铭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 对于安全这个头等大事,除了遵守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周奋明有他自己严格的管理。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和提 高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入手,狠抓现场安全管理,把安全始终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之中。他积极主动,经常和职工打成一片,倾听职工意见建议,形成一个个安全管 理的金点子,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风险预控、危险源辨识等工作,推动安全工作年年上台阶,综放队也因此11年未出现重伤以上伤亡事故。
无私奉献,忠诚践行职业道德
&&& 从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矿井的生产骨干、行家里手,周奋明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当上综放队队长以 后,他比平日更加辛苦更加忙碌,每个月下井次数都在26天以上,他是红会四矿中层管理跟班下井次数最多的干部。据不完全统计,以完成工作量计算,他义务献 工达2650小时。
&&& 2009年在4708综放工作面30&大倾角42&仰采中,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安全随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每天深入一线,在井下长达10多个小时, 连续192天奋战在生产现场,使工作面安全地走出了困境,而他本人也创造了一个月下井达48次的最高纪录;2010年,在工作面45&大倾角42&大俯采 回采中,面临工作面支架随时都有倒架的恶劣生产条件,他紧盯现场,狠抓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制定措施,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集团公司大坡度仰采 积累了经验和第一手资料;2013年9月,4707工作面搬家回撤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他照旧在井下和员工一道苦苦鏖战。终于,提前半个月圆满完成了搬家任 务,创造了靖煤集团公司综放工作面回撤时间最短、投入最少、效率最高三个纪录。
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 周奋明勤于学习、潜心钻研,大力倡导&学习型&区队。除自己带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外,还大力支持职工参加培训,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并自掏腰包为单位购买了《采煤大工》《采煤概论》和《综采技术》等书籍,供职工学习阅读。
&&& 他用多年实际工作的经验,在创新创效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主持实施的《提高DSP-皮带输送机的适应能力》《降低MG200 /500-QWD采煤机液压系统故障》QC成果荣获年甘肃省质量管理小组先进奖;他组织完成的4707综放工作面回采末期《缩短 SZZ-730/160转载机,提高资源回采率》回采技术项目,使工作面推进到距皮带机头卸载处仅6米位置,多采煤量14000多吨;他创新开展的&大倾 角仰采技术研究与应用&被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煤矿分会评为全国煤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2014年由他主持的&地质构造带 大坡度俯采技术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甘肃省职工创新创效二等奖。这些创新成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4000多万元。
情义无价,以身作则清正廉洁
&&& 在亲情面前,他确实&无情&。为了工作面的接续正常,安全回撤安装,他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为了井下的安全生产,他没有陪过两个参加高考的儿女;为了 他的一百多号弟兄,他的多少个除夕之夜是在单位度过&&这样的故事在他的生活里还有很多很多。然而生活中,他处处&有爱&,他是员工的好领导,更是工友的 老大哥,综放队一百多号职工,都是他的亲兄弟,哪个职工有困难,他都解囊相助。20多年来先后为100多个困难职工捐助36600余元,而他本人清正廉 洁,办事公正。作为队长多年,他的员工甚至不知道他家的大门开在哪个方向,更不用说送礼行贿的事儿了,让人不由心生尊敬。
&& 平凡的工作是孕育伟大成果的土壤,伟大的业绩来自于平凡的工作。周奋明,这位奋战煤海的&铁汉子&,默默无闻,却又冲锋在前,平凡普通,却又高大伟岸。千米井下,他和他的工友们,用责任、忠诚和奉献铺起了矿井安全发展的强大基石。
【字体: 】【】【】
上一篇: 下一篇:
07-1607-1607-16矿山脊梁——记全国劳动模范、靖煤集团红会一矿综放二队队长令耀伟
“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在甘肃陇东的百米矿井下就有这样一副脊梁,他用瘦弱的身躯担起了矿井开采的重任,他用浓烈的真情扛起了奉养家庭的重担,他用智慧与汗水征服了一道道难关。他就是靖远煤业集团红会一矿二采区副区长兼综放二队队长令耀伟。得知记者来访,令耀伟被矿领导留下来,没有下井。宽阔的额头,坚挺的鼻梁,厚实的嘴唇,还未开言,先笑了起来,煤矿工人特有的憨厚洋溢在令耀伟的脸上。几条皱纹在眼角和额头舒缓开来,里面埋藏着几许岁月的沧桑。令耀伟年近不惑,从1996年年底转正算起,他在靖煤集团红会一矿干了14年。14年,不长也不短,使他从青涩逐渐成长为栋梁,令耀伟从普通工人做起,逐步升为班长、副队长、队长、副区长,一路走来艰辛与荣耀同在。2004年,令耀伟荣获“甘肃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7年5月被授予甘肃省首届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5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4月,令耀伟获得“全国...&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46岁,正是创业的黄金年龄2001年春节刚过,组织上找严冬林谈话决定让他转业。作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人武部政委,知道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军装,走出生活了几十年的军营,严冬林的心情十分复杂。组织上要求他在几天内选择计划安置还是自主择业。严冬林选择了自主择业。这个选择意味着他要让出坐了十几年的位子,舍去配备的车子,丢掉领导干部的面子。当严冬林将这个打算告诉妻子和其他亲人时,他遭到了激烈的反对。结婚几十年,没有红过脸的妻子当晚就与严冬林吵架,她说:“你都快五十的人了,有官不做,有体面、安稳的日子不要,却要选择自主择业、冒风险,你是不想让我过安稳日子了。女儿还在读高中,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女儿想想。”亲戚朋友都帮严冬林分析形势:你曾任过信丰县县委常委,现在又是章贡区武装部政委,正团任职时间长,转业到地方怎样也可以安排一个副局长的位置,何苦去自主择业呢?部队和地方的一些领导也劝他:坐了几十年的主席台,现在回去坐“小板凳”还能适应吗?有官不...&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陈文闯,属猪,40岁,工人出身。人如其名,敢闯是他的性格。十年前他和同伴们租下生产队三间马棚,筹借了1.2万元,从自力更生研制纸管机、涂布机开始,后来又攻克了道道难关开发出了我国首创的纸板复合机,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为我国纸箱生产提供了质量好、档次高、品种多的新型纸板,谱写了一个普通工人艰苦创业的动人故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箱、纸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包装产品应用最多的是纸板。近年来,纸箱包装又不断向印刷精美化、高档化方向发展。白板纸及高强牛皮箱板用量增加。由此而导致了纸箱成本越来越高。一些原材料还要依靠进口。虽然一些纸箱面纸采用涂布白板纸代替白板纸,但价格却没有降低多少。面对纸板现状,陈文闯想,如果能在中低档纸板表面复合各种纸,就可以在提高纸板档次的情况下,降低许多成本。尽管他得知国内也有人曾研究过这个项目,但都因技术不过关而失败了,可他还是要闯一闯这个误区,决心研制纸板复合机。在介绍陈文闯研制纸板复合机前,有必要讲一讲他...&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当那个在我体内孕育了九个月的婴孩儿,在冲破了重重困难、道道难关,哭嚎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时,初为人母的我心中充满了欢欣和喜悦,感到这是我一生中十分高兴的一天。此时的我,忘却了因为腹中的孩子是脐带缠脖,自己刚刚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痛苦折磨,忘却了因家乡的医疗条件不好,没有抢救措施,假如大出血就要去鬼门关走一遭的危险。尽管自己身体还十分虚弱,甚至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却还是用微弱的声音,恳求母亲把孩子抱过来,让自己看看那粉嫩的小肉团儿。她包在暖暖的小被子里,乌黑的头发是那么浓密,这一点却十分像那个此时不在身边的爱人。孩子的脸儿白白净净的有些绒毛,但额头上却布满了皱纹,活像个小老头儿。我知道那是孩子太瘦弱了还没有长开。用老人的话讲“有苗不愁长”,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变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女儿睁着一只迷茫的眼睛在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另一只眼睛却迟迟不肯睁开。也许在她的小心灵里已经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太难走,所以还在默默地思索着该如何去面对那风雨...&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进入一个名模的内心世界,了解美丽光环背后,关于梦想与努力的故事。”;妓期ljq天气}I广孟转换,1, 在获得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大奖.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冠军后.又赶上日本旭化成企业征选第三十代形象代言人。这个机会对于任何模特来讲都格外珍贵。没想到在日本设计师以及企划公司的严格筛选下.我能闯过一道道难关成为’‘旭化成‘’的三十代形象代言人。既然我得到了这个机会,就不会放松自己.要知道这可是代表着中国模特的职业水平啊。 三个小时的空中飞行.就完成了空间的转换。日中时装协会的岩野莉小姐早早地等在机场.似乎还没来得及呼吸东京机场的空气就坐上汽车赶赴位于市区的高轮王子酒店。两个小时后.我见到了等候在酒店大堂的日本著名摄影师依田真先生,他也是上一次‘’旭化成’‘广告的摄影师。”你们来得真是时候现在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依田真先生很兴奋的告诉我们。酒店外的樱花开得正盛.刚刚从树下走过.身边似乎还弥漫着樱花的淡淡香气。工,i!U】I反无气11....&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我连工艺小组的革命职工,在“鼓足千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终于成功地制造了一台轴箱加工组合机床,彻底改变了轴箱生产赶不上出车的落后局面,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自力更生造机床 在全国工农业生产新跃进中,我厂车辆生产大幅度增长,设备不足成为生产中突出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有的人认为:要大幅度增加生产势必就得增添人员和设备。他们主张“伸手”。而工艺小组的同志却想着:我国是一个七亿人口的大国,还肩负着支援世界革命的重任,如果大家伸手向国家要设备,国家那能供得上。他们耍当“动手派”。于是,一个制造一台轴箱加工组合机床的革新建议就这样在连队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支持下提出来了。 轴箱加工组合机床制造成功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也是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强有力的...&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矿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