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化是什么? 个人参保号是什么如何建立社区化?

如何从内容着手运营一个新的线上社区?
按投票排序
社区运营人员工作相当繁琐,毕竟互联网是个虚拟的,数字化的东西。运作到如火如荼的地步,相当不易。运营人员好比气功师父:“气溯如潮上,津流若酒醇”,气氛运营的好,社区方能澎湃!社区运营工作葳蕤繁杂,但修枝剪叶,分花拂柳,其实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总结如下:社区运营人员主要工作两件大事:内容运营,用户运营。花开两朵,先表社区内容运营目标群体确定,社区主题内容便已板上钉钉,待产品开发完毕后,运营人员就粉墨登场吆五喝六敲锣打鼓扭起来了。社区内容运营和初学书法一样,先习学横竖撇捺点,再练字结构,最后组章法。所以,我先把社区内容运营的流程法则涂抹如下:内容自运作-内容自生成-优质资源挖掘-打造社区气质-确立社区品牌条分缕析:内容自运作:上线前后的运营手段,属于社区产品装修阶段。上线之前,产品是个空壳,我们不能把一个空壳产品放在线上推广,“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太寒酸了,拿不出手,还浪费推广资源。所以需要社区编辑灌些内容上去。社区编辑灌内容的手段多样,招募兼职、水军灌贴,自灌,或在测试阶段邀请一批达人,亦或“厚颜”采集...。初始内容有了,社区编辑要将部分文章帖子推荐至各个导航页面。社区编辑在灌水阶段,社区管理员要把社区规章制度形诸于文:积分策略、等级策略、用户组策略、管理组策略、社区帮助文档等等,不一而足。上线后,社区推广人员开始上台舞蹈:各种推广方法并用,花钱的、花力气的,总之使社区让“天下寒士”耳熟为第一要义。这时候社区编辑也没有喘气,得搜肠刮肚写软文。总之,这一阶段,全是点横竖撇捺钩的事情。有人看到这里嗤之以鼻:些许小事,何足挂齿!靠,不信你来试试...内容自生成:这一阶段是最悲催的阶段,好多社区止步于此或醉卧沙场。这也是见证运营人员功力的阶段。社区推广人员将流量引进,社区编辑和社区管理员要使出浑身解数留住用户,让用户回眸,这是其一!其二,用户屡次来袭,但只浏览帖子而没有顶贴发帖等动作其实毫无意义。所以,社区工作人员中,社区编辑要自编辑整合各种优质帖子:写各种颇具争议的文章,做专题,做文档等;社区活动策划人员要别出心裁,栽柳成荫,想出好点子,做好线上或线下活动,比如版主召集活动、征稿活动、娱乐活动等等;社区管理员要充分研究用户行为,实时优化社区制度,力争让用户留下片言只语,如打卡签到、做社区任务等等。挖掘优质资源:这一阶段的前置条件是UGC运营已十分成功。优质资源分两大部分:优质内容和优质用户。先说优质内容:具有讨论价值且切合社区气质的主题便为优质内容。其次具有实用价值的主题为次优质内容,如各种干货、文档之类。最后,优质内容切记过长,毕竟用户不是看贴,而是扫描帖子。这时候社区编辑要做的工作为:寻找优质的内容贴,并善加利用,利用置顶、推荐至首页或频道页、加精华、标红等各种方法,将帖子推广到离用户最近的地方。这一阶段,优质内容必须有量的要求。如何获得大批量优质内容,是社区活动策划人员必修课。社区管理员这一阶段也要再次优化积分体系,任务体系等社区制度。再说优质用户,也称为社区核心用户。社区分两类,一类基于主题,一类基于关系。优质用户发现集中于基于主题类社区。优质用户提现在行为上也有两个评判标准:善于写和善于带动氛围。原创基于社区网站来说,其意义至关重要,不仅仅提现在SEO上,大量原创内容资源对于增加用户粘性更是功高盖主。所以写手很重要。社区编辑们要和这些写手建立起深厚的关系。善于带动氛围的人往往思维活跃,不仅仅喜欢在线上顶贴发帖,在线下也是社区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无氛围的社区不叫社区,叫门户。所以这些善于带动氛围的人是各大版块版主的最佳人选。打造社区气质:优质内容和优质用户都有了,这时候运营人员首先要确定社区宏观内容主题基调的确定了:是做高端内容还是低端内容,是做评论性内容还是做知识分享性内容,是主打原创帖还是主打整合贴等等。确定了内容基调之后,其实社区就有了内容建设的方向,这时候社区编辑就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整合包装优质内容,比如专题策划,内容盘点等等!这个时候,社区气质已经凸显出来。但是还需要深化社区气质:用户价值诉求!说白了就是给用户的第一感觉。比如知乎,基于话题的高质量问答社区,豆瓣,带有文艺范的书评版块,虾米,高品质音乐分享发现。社区气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字内容、视觉装潢和营销推广物料。站内文字内容是需要社区编辑去引导,视觉装潢可以靠社区改版完成,营销推广物料需要加大创意力度,适当头脑风暴一下,在文案和展现手法上下足功夫。确立社区品牌:社区运营环环相扣,终于到了社区品牌确定阶段,其实如果前面的各种事项都完成之后,到社区品牌的确定已水到渠成。这个时候,你的社区可能已经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很多创业者或平台类产品已经开始关注你了。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设置竞争壁垒。品牌是一个最难逾越的竞争壁垒。所以这个阶段需要加大品牌营销力度,让壁垒更坚固一些,让对手无缝可寻。确立社区品牌还有一个工作要做的就是产品功能的提升,不断基于用户需求增加新的功能点,完善既有功能。比如增加移动APP,桌面应用程序等。如鞭牛士的牛博士排版工具,手机派代等,不断延长产品线,最终走向社区商业化的道路上。再表用户运营其实在内容运营阶段,用户运营已经糅合其中。所以在这里简要表述一下:基于用户心理变化的行为变化。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逛社区的人通常会遵循如下行为:随便看看-注册-顶贴-创贴这四个行为变化是转化率不断降低的过程,如何优化各个阶段的转化率、如何提高用户注册量,如何保持用户活跃度是运营人员必须做足的功课。用户被广告或者口碑带入社区,一般会先在社区逛逛,在逛的过程中,心理上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这个社区不错,内容挺适合我的;喔,原来张三也在这里发帖了;咦,这篇帖子写的很对我脾气;唉,没啥原创内容,走人….。这个阶段留下了一部分人,走了一部分人。留下的人中又有部分人注册了社区。在这部分人中,其实心理预期千奇百怪,有的可能是发现你的社区氛围不错,有广告价值,所以发个推广软文;有的人发现这个社区的文章很有价值,引起了共鸣,必须要讨论一下,所以注册,进入顶贴阶段。在顶贴阶段,注册会员往往有个疲劳期,如果会员发的评论全无反弹响应,其实会降低会员积极性,所以运营人员应该要设置一个社区沟通大使的职务,伪装个马甲去和会员线上互动。你顶贴,我顶你,最终都好好活着!过了一段时间,经常顶贴的人又按捺不住当次角了,要当主角,人都是这样思进取的。所以就直接原创帖子了,让别人顶我的贴,于是,一枚优质用户又被收至麾下!所以说,社区用户运营要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揣摩用户心思,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引导用户向社区气质靠拢。
先要对社区的专业领域做一个精准的定位。然后,前期提供专业化的有价值的内容。培养会员对社区价值的认可。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用户入住。有趣性的线上活动和互动性的线下活动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虚拟社区现实化算是一种趋势么。
社区分为内容型和交友型,内容型社区的核心是内容,再细分就是创造和展示内容。创造内容,主要是人的因素;展示内容,与运营、产品都有关系。做好这两点非常重要。以知乎这个内容型社区为例,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一.创造内容,主要是人的因素。也就是拉人和留人1.知乎初期借助李开复这样的名人资源作为种子用户,以善于创造内容的互联网人群为切入点,用邀请注册这样的饥渴营销方式,进行口碑传播,也就是让用户去拉人。这样也保证了社区第一批用户的质量,这决定了内容质量和社区文化。2.以“邀请回答”进行产品驱动,可用邮件邀请未注册的用户参与,拉动注册;也可以通过站内邀请的形式,让已注册用户参与,这样不断的反复邀请,可以对已注册用户起到拉动的作用,使其更多的参与创造内容,形成社区内部的正常运转。3.充分发挥微博的力量。微博是一个很好的挖掘新用户、维护老用户的平台。在微博上可以找到各个领域的资深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邀请注册;也可以作为一个通知平台,推送给用户其感兴趣的内容,引导更多回访。4.其他运营手段(都是我的猜想),如:a.创建“XX是谁?”这样的问题。将某领域的名人设置为问题,因为名人都有PR需求和潜在虚荣心,所以势必会引起其及相关人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将更多名人曝光,为用户提供了可关注资源,反过来也激发了名人的参与欲望。b.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各位如何看待这次的豆瓣PM面试”。是讲一个参加豆瓣面试的人,把面试的整个过程写在了知乎上,引起了很多PM和豆瓣粉丝的关注。第二天面试官居然也出现在知乎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个事在业内广为传播,大大提高了知乎的知名度和威信。c.知乎运营人员应该有一个list,记录在知乎注册的各领域牛人,定期进行交流、维护。二.展示内容,对社区来说非常重要1.热点事件。如淘宝双11、Facebook IPO,将这些实效性很强的热点事件做成提问形式,引导用户参与讨论和在外部传播。这点很像传统论坛的做法。比如论坛上有“2011年十大电商事件盘点”,知乎上可以改为“2011年电商有哪些大事件发生”。2.专题和汇总。如,“年终回顾2011”、“关于Facebook的精彩回答”和“知乎上有哪些领域的专家级人物”。就是说,将知乎上已有的内容,运营人员通过专题汇总的形式,以多个纬度再次展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好内容。3.“领域”和“每日精彩内容”这两个产品模块,核心都是以不同的纬度来组织展现内容,增加了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内容的可能性。还有一个作用,由于知乎是以互联网内容为切入点,所以如何将内容扩充到其他领域,就成为重点和难点。“领域”和“每日精彩内容”就是有意识的展示了其他领域的内容。首发在韩叙的博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帐号『运营狗工作日记』,微信号:yunyingriji
如果是社区,可能沉淀出高质量的用户是首要的。这就要求能提供相应的土壤。高质量内容是一方面,社区功能细节上也要有足够的关注。(比如你看豆瓣上不少程序员小组都在抱怨没法设置代码格式的)还有社区管理原则的松紧也是要考虑(当然是指politic上的),松必然能带来新观点的激发,但后期必然会陷入逐渐缩紧、抱怨连天的情况。
一个社区是否活跃直接关乎着社区的生死存亡,有的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就算是一个用户比较多的社区,也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活跃用户比较少,沉默用户比较多,而这些沉默用户也不是真的“沉默”,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扮演着“看客”的角色,偶尔也会发表一下己见。对一个初级社区来说,拥有活跃的用户对社区前期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良好的社区运营是关键。引导用户主动生产优质内容目前知乎和豆瓣是用户综合素质比较优质的社区。在豆瓣,你会看到各种高质量的书影评,它独特的文化情怀,让用户不自觉的就会爱上它;进入知乎,你能看到一个比较大的世界,它的答案也许不是最正确的,然而它的答案除了比较严谨的专业度,各种全方位脑洞大开的问答,甚至你会觉得行业大牛都能分分钟被你邀请回答,这些都会让你感觉在它面前,知识是那么的匮乏,眼界又是多么的渺小。如何引导用户主动生产优质内容呢,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定位,那就要明确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以及产品的卖点,和核心优势。一款产品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让用户找不到归属感,加强了社区的流动性,便无法有效沉淀用户,就比如今天进来一个用户,他可能是对产品某方面有一些兴趣,明天他发现原来这些所谓的兴趣不过只占了社区的1%,于是他就走了,流动性大的社区不利于很好的培养忠实粉丝。明确产品的卖点和核心优势之后,就把一些比较好的内容放在用户比较容易发现的板块,这时就可以找一些圈内好友(也可请水军)帮忙灌水,并请一些业内专业度较深,比较有独特见解的资深人士帮忙制造内容带动。例如知乎是由李开复带动的,微博是由明星带动的,那么前期的爆发不妨利用一些所谓的“明星效应”。等到社区开始有一些人气的时候,再筛选出目标用户,然后从目标用户活跃的各种社区、论坛、贴吧等去宣传,带入另一批目标用户进入社区,这部分用户可以称作为种子用户。纵索科技负责人王总表示,“相对来说,种子用户由于最贴近产品,因此他们生产出来的内容比较优质,那么对于这批用户,则可适当放权,发布权、发言权等。”给了他们一些权利以后,一定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爱表现并不是缺点,而是人类的共同点,可以建立等级制度,好比新浪的大V认证,让他们感觉有义务为社区创造更多的优质内容,同时为社区的气氛造势,做宣传,吸引更多有相同话题的用户加入社区。双向提升社区活跃度与用户沉淀社区有了一部分用户以后,除了需要不断的创造优质内容,还需要提升社区活跃度,沉淀用户,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变成忠实用户。另外还要防止社区产生一些“看客”,即只看看,不说话的用户,因为这种用户一旦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僵尸粉”一类,社区活跃度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那么就需要在用户沉淀的同时,要提升社区活跃度。培养意见领袖:这里和“明星效应”有点类似,但不属于个别级,可以从社区用户中挑出一些精英,分别在对应的板块起不同的带头作用,即每个板块需要不同的斑竹、副斑竹等。例如在社区问答、社区气氛调动等方面能平衡用户的需求。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可通过定期举行线下网友见面会,通过互相交流、沟通来加强用户之间的信任,如根据在线(进群)时长对用户进行分类,定期轮流组织一部分新老用户线下活动,如通过鼓励用户参与线下活动,唤起一部分“看客”,让他们主动加入到活动中。建立互动机制:例如可以在不同的版块,由用户评选本月最优“嘉宾”,由版主颁奖,或者盖楼顶贴等。好的内容或者活动都可以有邀请和一键分享、收藏的功能。建立社区管理机制:在社区的发展中需要及时清理垃圾信息,建立社区制度和游戏规则。并定期向用户征集对版块的升级和修改意见,管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规则,通过耐心的引导,真爱你的用户,是不会因为小问题而抛弃你的。
内容:问题/话题/分享/知识/攻略/专题/活动/。。。形式:问答/投票/征集/悬赏/辩论/活动。。。焦点:
1、抓专题、挑话题、解问题(3题);
2、搞活动(基础、主题)、整互动(2动);
3、烘氛围、抓机制、树达人;
4、关注每一个出入口的每一个互动与会员、紧贴用户与需求。
头部添加下声明:这里说的都是一般情况下,非得要举出个例肯定没问题,但是作为反驳的例子就没有参考意义了,例如说人类能活多久,举个100岁的例子,不代表人类平均能活这么久。我说的是国内整个的趋势,不抬杠。============泼点冷水,我也是做游戏社区的,但是发现现在几乎所有的兴趣社区都会被百度贴吧垄断,对于玩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去搜百度贴吧对于游戏公司,他们自己也会去建立贴吧。因此第三方的游戏社区是极难生存的,当然也有大公司能做下来,例如17173,多玩等,但是都不具有借鉴意义。我分析过之前以很多各类型社区,以论坛为主要功能的,很多几百万帖级别的社区,在这1-2年都死了,几乎所有流量都在百度贴吧。各行各业都是,99%以上都几乎没人去了。玩吉他的以前是吉他中国,现在都是吉他贴吧玩爬虫的是爬虫天下,现在是被几大贴吧瓜分3dm也只剩下回帖可见了,少了很多有价值的帖子当然也有转型成功的,但是依靠是是大腿平台,而不是社区本身,如tgbus和ptbus依靠的都是平台,还有自身强力的游戏汉化能力。总结,如果是新团队要做社区(不仅仅是游戏),是非常困难的。
网络社区这个范围有那么点广,不如就结合在线问答社区网站来分享下我的看法:1.首先,要确定社区的主题基调,是要做有偿还是无偿,是做低端还是高端,做评论还是分享,主打原创帖还是整合贴,并运用各种手法包装整合来打造社区的气质,并深化社区的气质,提高用户体验,让用户有所行动。如,它的定位就是做中国第一个付费问答社区网站,所以有偿问答就是网站的最大特点。2.其次,我们需要创造内容,创造内容的的手段多样,招募兼职、水军灌贴、自灌等,实在没办法我们也可以厚颜借鉴采集。拥有内容后,社区管理员就开始进行管理,然后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推广。在这一阶段,事情很琐碎,软文的创造和管理都是个持之永恒的事情,我们要不断的坚持,不断的积累,用100%的心去努力。如,初期时社区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由知乎团队先做示范,给予用户一个引导,用户从示范中了解了知乎的问答模式之后,网站的内容就能有序发展下去。3.再之,内容的管理策略是社区运营的重中之重。在目前许多网站中,为了追求流量,会放一些或者引导一些用户发一些与本站不相关的东西。对,理论上用户是内容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但当内容大量而无序的时候,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所以,运营人员要管理好内容,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把零碎的信息系统化,并通过各种方式刺激用户产生更多的内容。像,它是一个企业管理类的问答知识社区,这个网站主要侧重与产品研发和产品开发领域,在这个专业性强的氛围以及运营人员的维护引导,不仅刺激了用户的积极性,也维持了网站中内容应该保持的发展轨道。4.在最后就要打造一个社区的品牌,品牌这种东西需要日积月累和大量群众的支持的,在做好基础的同事,我们要与时俱进,提升产品功能,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新的功能,完善功能,增加社区的名气和口碑。
上面说的太书面化了!我的经验是,不管社区是什么性质的,是要做大还是做小,在内容方面,必须有一个点是来引流的。如何利用内容引流,这就关系着你如何去做内容!检验内容是否吸引人的唯一标准就是,当你作为社区的运营人员,在周末时,是否以一个普通的用户身份去社区浏览内容?如果不会,那么你的社区的内容估计也没啥看头,如果你自己觉得社区的内容很有意思,愿意分享给身边的好友,那么你已经成功的迈出了一大步!如何利用内容来引流?那就是抓住当前社会新闻的热点!以热点事件去吸引流量,吸引用户。如何根据热点事件来做内容?通俗点来说,在帖子的标题和内容里面,必须包含该热点事件的关键词,特别是标题,这是利于用户从搜索引擎中搜索到你的帖子,再进入你的社区!抓热点事件,必须要快,动作要非常迅速,如果这个事件已经上了微博的热门话题两三天了,那几乎已经无意义了。如何发现热点事件?除了微博以外,更多的是去各种小网站,或者打擦边球的网站。这类网站中,有部分内容质量非常高,且非常容易引来流量。寻找好优质的内容后,请自行伪原创一番之后,再发布到自己的社区去,别原封不动的照办不误,这样只是在做无用功。社区的帖子,多以图文并茂为主最好。(曾经在某网站上发现台湾垦丁音乐节的龙抓手事件,再经过修改转发到自己的社区,在这个事情火爆的一周内,每天大约来能带来至少3000IP)有些人会觉得,你是在做某个专业性的网站,如果网站内容参杂娱乐性的内容,是不是会脱离社区的主题?针对这种想法的,我只想说,不管你社区是什么主题,是哪个专业性质,或者是什么高大上的方向,首先你得有人来看,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运营计划,如果没有用户来看,一切都是百搭。不管你要做什么事情,首先你得有人来看!上面有人说,招版主,让他们来发帖,这个我个人觉得不靠谱。版主的内容质量,你并不能保证,如果版主只是单纯的复制粘贴,这对你得社区有什么意义?
1)选择目标用户进入,和用户亲密互动,交流社区的理念;2)制定社区相应的内容机制和社区原则,并严格执行;3)可以用一些小的奖励和用户互动,创造高质量的内容;4)心态要摆正,没有一个高质量的社区是用浮躁的心态下短期做出来的,坚持很重要;5)重复做以上事情;
对于社区最重要的是,你的社区要做什么,提供给用户什么。这个是最核心的问题,所提供的内容对哪部分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满足的是哪种用户场景(浏览型社区和类搜索型社区差别是很大的),如果目标用户和场景定义错误,即便后续的产品设计再完善,也是没有意义的。能回答这个问题之后,也就找到了产品原则,类似很多产品所说的价值主张。其次,是进行产品设计,这个阶段,能有功能创新当然最好,但是,最根本的是保证满足用户基本的使用需求,现在见到很多产品有很多花哨的功能,但在核心的功能上却满足的不好。到了问题所提的怎么运营社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点:1、想方设法接触到目标用户;2、引导用户使用产品,并能让用户留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回答运营问题前,要提价值主张和产品设计的原因,明确的价值主张能帮社区定位到目标用户群;很好满足核心需求的产品,能让用户留下来。社区运营是社区发展的加速器,决定了一个社区能在多大的范围内发展起来;而之前的那两点是基础。运营是苦活,需要经验和执行力,很多细节的问题,所以很佩服做运营做的好的大神们。近期刚刚接触社区,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和运营的直接相关性也不强,但希望与大家多交流~
做了2年多的社区运营,总结来说有几点:1.社区运营的定位。是行业用户还是面向普通大众?2.内容制胜,活动刺激。是否有好的内容吸引大家。3.社区的有效推广和核心用户的挖掘和培养,让这些用户有一种荣誉感和归属感, 能否长期停留在社区。4.集结众人的力量,大家来分享,形成良性循环。
我认为虚拟社区现实化依旧是一个大趋势,正如现在互联网的几大趋势LBS、APP、O2O还有NB哄哄的B2C,这些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将之互补并结合,一般只有大公司才能做的。
社区吸引用户的主要原因是内容,然后从内容导向人,这个也是知乎的初衷,但最后还是会归结到人上面,对人的兴趣是一个长期性的,而对某一个内容的兴趣却是短期的。
从一个专业领域逐渐扩散到广泛性的大众领域,也是社区要走的一个战略路线。之所以豆瓣一直被称为小众社区,也正是因为它把自身的定位固化了。而人人的转型之路也是如此的漫长。但基于用户数量的优势的朋友网,我依旧并不看好。
总结一下,内容是带来用户的敲门砖,开门之后,人才是重要的。
没想到还有人在关注回答,怀着抱歉的心意来补充了。会对原答案做一定修正。做了将近4年运营,正统的社区运营经验只有1年,但做产品运营时也会带到一些社区的部分。真正可以用在任何一个产品运营的方法其实只有一条(以下详细说明),与众不同并不是在于奇特,而是在于在方法上的精准分析。而创意就像买彩票,一夜爆红,可以期待,但不能太过指望。吐槽完了说方法,运营的最开始,应该是最根本的是想明白这3个词 WHAT WHO WHY。WHAT 要做什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社区,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至少画出一个使用场景。如果场景都描画不出,这事做了不会有多大效果不如及早放弃。有了这一步,社区的基本内容也就有了第一步的规划。WHO 哪些人是用户?明白了要做什么之后,你肯定对什么人会来有了一定判断。接下来你要去验证这个人群的数量和他们确实需要你假设的场景。根据这一部分用户的数量,再对你社区内容的第一步规划做调整。比如A内容的受群有80% B内容的受群有20%,那A内容跟B内容的比例大概就是4:1。WHY 用户为什么一定要来你这里?给用户一个充分的留在社区的利益点。因为你能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或者是你有独一无二的咨询。或者你使用更简洁等等等。如果分析到这一步了,你总结的仍然是“我的社区活动比别人的有意思,我发布的话题比别人的有意思” 。要么是你的确拉了一票创意牛人(你的人做策划里top 20%的了),要么就是在满嘴胡话。想明白WHAT WHO WHY这3件事,至少不会给第一名的答案点赞。着手不搞清楚定位就开始解决问题的都是耍流氓。包子店不卖包子,比谁的伙计会吆喝,这不逗么?--------------------------------------------------------------------------------------------------我就是想分割一下吐吐槽-----再泼泼创意的冷水别把自己的创意想得那么牛,大部分人的创意绝对是平凡、乏味的。但如果创意真的做到出类拔萃了,那也只能是替一个定位清晰的社区完成锦上添花的最后80%-100%的建设。这套东西不适用中国互联网。因为我们能抄袭,它比任何一种创新更简单高效、更能说服别人。
首先运营是个很宽泛的词。往大说,可以上升到运作,管理,这就包括决策,内容,技术,市场,销售。不考虑金钱和远景很大的话,重要级就是先后顺序。(不自信地说,一家之言,具体有待商榷)在这里,我理解为题主问的是狭义的运营,即针对内容团队。其他因素完全忽略。当然,除非内容端是无可取代性,否则狭义运营再好,也白搭。俗话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回归问题,从内容端入手首先保证三个关键词,稳定,规律,及时。重要性同样是先后顺序。这里应该会有不同观点,即及时。常关注互联网的人的人回知道这么一句话,唯快不破。这句话,尤其被小米,雷军作用的最为熟练。其实纵观小米的发展你回发展快是一个伪命题,如果真的为快不破,就不会有饥饿营销,期货的言论了。换而言之,你只要给人感觉上快即可,实际上并不重要。这点最值得玩味。好了,话题扯远了。我的观点是,你要看你手中的资源来决定运营手段。比如你始终有第一手资源,那肯定无疑的快字当头。在别人还没得到消息源的时候,就爆出消息,熟练以后,再加以包装(特色,伪深度)。相反,如果你没有别人快,比如一场新品发布会,你没有被邀参加,那么没必要再快了,理论上你不可能比现场快。稳定更新即可,要做的就是再加工能力。即把不够新内容,往特色包装。当你够快的时候,就要深。当你够深的时候,就要快。两者缺一不可,你某一方面,足够好,只能弥补一定的不足。举个例子吧,以这次马航事件为例。快就是中央电视台和新浪微博,它们对应自己的群体显然是最快的(并不是其他媒体不够快,但加上平台影响力,这两者就显得突出了)。如果是你围绕灾难为核心做个社区的话,只需要及时转载上面这两个平台的内容,然后在深度上下功夫。比如,加上这些消息,制作诸如马方疑点的内容,整个一系列事件让这次空难一定不是简单的坠海,恐怖袭击,军方击落,或者根本没坠落,已经在小岛坠落,这些推断合理的可能。如果在24小时之内你就得出并推送这些内容,用户看到很有可能开始关注你的站点,长此以往,滚雪球了。最后,以上均为理想状态。事实上还有很多变量,比如整个过程都没有讨论市场,技术,管理的干扰因素,以及内容团队给力的基础上。而在现实中,小团队不可能同时有几个给力的团队,大团队利益冲突,100分的战斗力,团队倦怠,内耗直接自损5成。以上是特色层面,快或深。其实狭义运营在我看来更像是持久战,只有长时间的优质表现才能迎接质变。(公关市场给力的话,可以大大缩短质变需要时间)与特色同样重要的是日常的稳定和规律。仍以灾难社会为例,马航事件过后你能得到一些用户,那么这个事件之后怎么留住他们?这才是运营真正的考验。比如你可以讨论灾难后遗症,怎么对待身边的幸存者或者身亡家属。一句话总结:做内容,基本功是平时永远努力。特色要么够快,要么做经过内容团队大脑加工的内容。
1、首先要有一个清楚的定位。你要传达的价值观是什么?你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最终可以落在一句话上,然后你所有的内容运营,可以围绕着这句话进行,不断加强你的价值观。2、其次找到符合你的定位的合适的运营人员。3、通过你的运营人员,通过他积累的资源,找到批量的核心用户,由他们产生内容,并在本领域形成影响力。4、原创就不必说了,关键是你要找到合适的人,然后合适的内容自然会产生。
高质内容会吸引精英用户,精英用户再创造高质内容,同时吸引更多用户,用户围绕内容形成圈子??
1、有新鲜的内容2、有价值的内容或资讯3、提供易于互动的内容4、多组织一些活动,提高粘性
任何以UGC模式运营的社区,重点都在“人”这个字上,用互联网的说的比较多的词就是"用户"。但是这个所谓的“用户”还得分为两拨,一部分是外部用户,另一部分是内部用户。外部用户自发性创造的内容一般都良莠不齐,所以做社区需要做的就是把优质内容更好的呈现出来;而内部用户则是通过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对外部用户创造高质量内容的引导。这是大多数社区的操作方法,如果各位高人有更高明的运营方式欢迎讨论。
同意最高票数的答案,社区运营最重要的是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在做社区之前,最重要的是定位社区的目标用户。社区上线前,需要根据目标用户进行版块分类以及内容的填充,并且做好社区管理规则以及激励机制的制订。上线后初期,如果流量不是很大的话,可以在其他社区花钱聘一些优质的达人来充实帖子内容。(这块个人认为仅靠公司的运营人员不够用,成本高,而且帖子内容风格过于重复)上线后,通过流量引来用户,通过内容以及社区的激励机制促使用户发帖和回帖,并在这一起见挖掘优质的内容和优质的用户,并通过挖掘这部分用户建立起版主队伍也好,给予奖励也好。不断的互动,与优质用户一起不断创造社区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最后,版块的运营也是非常重要,在版块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拆分新的版块出来,有利于用户更容易发现感兴趣的内容和人。先写这些,有时间再补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参保号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